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加剧患者的物质负担和生理痛苦,还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医疗纠纷[1]。该研究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最佳的预防措施,提高妇产科腹部手术的质量。现对该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行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4~41岁,平均年龄为32.6岁。另外随机选取60例妇产科行腹部手术后为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32.4岁。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年龄、病史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1.2 感染标准

手术切口感染分为三个等级,即深部切口感染、表浅切口感染和非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指的是感染部位是切口深部的软组织和切口外的解剖部位,患者的这些部位会出现脓液,切口内部有脓性分泌物。表浅切口感染指的是切口涉及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即上述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红、肿、通等现象。非切口感染指的是切口的缝合处存在轻微的炎症和少量的分泌物,切口出现液化[2]。观察组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为表浅切口感染,8例患者为深部切口感染。

1.3 试验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而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

1.4 统计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由于肥胖引起的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引起的比例为21.67%,由于消毒不到位引起的比例为13.33%,由于基础性疾病未预防用药引起的比例为16.67%,由于病室污染引起的比例为8.33%,由于换药拖延引起的比例为5%。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60例感染患者伤口全部愈合。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也在不断地改善,但是切口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3]。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由于肥胖引起的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引起的比例为21.67%,由于消毒不到位引起的比例为13.33%,由于基础性疾病未预防用药引起的比例为16.67%,由于病室污染引起的比例为8.33%,由于换药拖延引起的比例为5%。

因此,应当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预防。首先,应当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前的住院时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患者体内产生耐药株。其次,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手术前应当进行实验室检查,针对相应的病原菌选择治疗药物,手术后则应当尽快停止用药。再次,应当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强化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手术时间,严格执行无菌手术制度。最后,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发现切口出现异常应当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综上所述,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肥胖、手术时间、消毒、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等,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由于肥胖引起的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引起的比例为21.67%,由于消毒不到位引起的比例为13.33%,由于基础性疾病未预防用药引起的比例为16.67%,由于病室污染引起的比例为8.33%,由于换药拖延引起的比例为5%。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60例感染患者伤口全部愈合。结论 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肥胖、手术时间、消毒、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等,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高媛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19-121.

[2] 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3] 张小红,罗丽霞.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2):301-301.

上一篇:血清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及狼疮肾炎之间的相关性下一篇:“人生第一证”科学管理亟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