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措施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艾滋病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措施、病例率极高的传染病,它的蔓延已经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认真贯彻各级领导关于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指示精神,现特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1、 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

性乱。

2、 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 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

或手术。

6、 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 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 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

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唐山镇第二小学

2005.9

第二篇: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东莞市图盈实业有限公司

艾滋病防治计划

一、目的:为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把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职责:行政部负责治定艾滋病的防治计划及实施对员工宣传教育。

员工负责提高预防艾滋病的自我防范意识。

三、HIV感染临床表现:

1. 有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度以上,大于一个月 ;

2. 乏力、咽痛、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茵感染;

3. 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4. 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5.3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6.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四、 防治计划: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遵守婚前健康检查的规定;婚前一定要知道对象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

2.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等必须每个人自备专用,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必须每个人一把。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眼、纹眉、纹身;

4.怀疑自己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立马去医院检查;

5.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6.有毒瘾者暂未戒除,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实施戒毒;

7.医疗时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诊所、医院去打针、拔牙、针炙或手术,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到自己的皮肤或粘膜上;

8.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

9.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不要怀孕;

10.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

第三篇:预防艾滋病整改措施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

工作督导整改报告

市妇幼保健院为进一步了解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半年工作情况,于2014年5月8日对我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进行了半年督导及考核。通过此次督导,对我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提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好我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工作,根据专家组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督导发现的问题

1、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早期诊断未做。

2、县人民医院梅毒用药登记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县卫生局领导根据省专家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工作督导出的问题进行统一部署,责任落实到人,要求按照问题一一整改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工作的督导考核,按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2、进一步加强干预工作

各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对HIV和梅毒阳性孕产妇进行规范治疗,定期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提供各项保健服务。对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尽快进行早期诊断。

3、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

各医疗保健机构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信息登记上报管理制度,规范填写项目各种表册,清楚标识项目咨询检测情况,及时准确统计上报项目信息。特别是加强阳性个案卡的填写。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大的符号我国国情的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 主要人群是广大的育龄妇女,孕产妇以及她们的家族.她们是保健和教育方面的脆弱人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知识水平不高,保健意识较差.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将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如何预防的信息传递给她们,提高她们的认识,帮助建立安全的行为,自觉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健康教育成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联系多部门,多系统共同参与的纽带.

健康教育能够营造对艾滋病正确认识,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号召全社会给予妇女,儿童真正意义上的关怀.

2、健康教育的方法

大众传播: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象,文字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过程.

人际传播:需要传播者掌握交流技巧或沟通技巧,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关键.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多采用咨询(个别,门诊,电话,电脑),讲座,小组讨论等传播方式.

3、健康教育核心内容 (1)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a、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严重传染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期间,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它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母婴传播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感高. 血液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被感染.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会感染艾滋病.

母婴传播: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孕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感染的机会为15%~50%.

c、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输血,美容,吸毒,不安全的性行为,性病,孕妇传染给胎婴儿

d、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的意义 及早了解感染状况.

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自身感染. 采取措施,避免感染对方. 尽早做出对婚育的选择.

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后代的影响. e、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

一般为1~6个月.此时,人体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已具有传染性,但在血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

具有高危行为者,要分析是否在"窗口期".在高危行为后尽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阴性,还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需在3个月后再次检测,方能判断是否感染.

(2) 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 a、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途径:

怀孕期间,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接触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可能被感染;

产后哺乳过程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乳汁感染婴儿. b、艾滋病对儿童的威胁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1/3.

目前,艾滋病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若未获得治疗,大部分会在5岁以前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将面临不能获得良好的呵护,沦为艾滋病孤儿的悲惨遭遇.

c、艾滋病病毒感染与妊娠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初产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经产妇相比,更易将病毒传染给胎婴儿.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艾滋病病毒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孕妇艾滋病病情加重,并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7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初乳的艾滋病病毒含量最高.

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与产前检查或分娩方式有关.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进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人工破膜,羊膜穿刺术等操作均会增加母婴传播的危险.

妊娠期阴道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最高.次时要减少性接触,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3)孕产妇健康教育要点

一、孕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时刻. 怀孕妇女都应尽早孕期保健,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咨询,并免费进行艾滋病检测,尽早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有高危行为者更应接受检查.

不论HIV检测结果如何,都应改变危险行为,采取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

HIV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经胎盘,产道,母乳感染胎婴儿.

孕早期发现终止妊娠毒感染,应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危害,知情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决定终止终止妊娠的孕妇,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终止妊娠后可依病情需要积极治疗.

继续妊娠者,要定期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自孕期或在产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一定要住院分娩,医生助产时会避免侧切,胎吸,破膜,产钳助产等不安全的操作,以减少经产道感染胎婴儿的机会.

艾滋病病毒孕产妇在孕期或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婴儿出生后,应及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对婴儿实施人工喂养,尽量不要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婴儿在12个月和18个月时应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确定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应同其他儿童一样完成全程计划免疫. 儿童应接受保健,生长发育检测. (4)婚前保健人群健康教育要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要从婚前开始,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都应接受婚前保健,获得咨询,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尽早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感染状态慎重决定婚育.

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生活时必须使用避孕套,以免对方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慎重决定是否怀孕, 避免不艾滋病病毒,因为不安全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杜绝毒品和一切不良嗜好及行为.

在艾滋病的高发地区或有危险行为的男女双方,尤其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二、自愿咨询与检测(VCT)服务

1、概念;VCT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对是否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做出民智选择的过程,这一决定完全基于求询者自愿,完全是保密的.

RCT推荐咨询检测;国际及国内专家对VCT的服务,在自愿知情选择咨询与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即向人们推荐咨询检测,也可理解为负责任的咨询检测.

2、服务对象及要求;

医疗保健机构的妇产科门诊为婚前保健人群,孕妇,产妇设立VCT的服务.

场所要求; 服务人员要求; 咨询技巧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检测前咨询 a宣教;内容同前 b危险行为评估;

c解释HIV检测及告知检测的意义; 4、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检测后咨询 a对检测结果阴性者咨询 b对检测结果阳性者咨询

告知检测结果阳性,表示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并不是病人.从感染到患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应照常生活.这时期要保持身体健康,能延缓发病.

告知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通过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可以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几率为20%~40%;而由于父母感染故去,也会使后代成为孤儿. 妊娠可以加快孕产妇从感染者转为病人的进程. 妊娠期间,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病毒检出率较非妊娠期高2~3倍,所以妊娠期应减少性接触,要进行安全的性生活.

终止妊娠建议原则

对妊娠小于12周或大于12周伴有身体欠佳者,特别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急性期或已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建议终止妊娠.

是否终止妊娠不仅要本人决定,同时还应征得配偶的同意,以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如果要求终止妊娠,最好在妊娠12周内终止. 评估检查要求:查记录(自愿咨询服务登记、HIV检测登记),考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知晓,咨询技能。

三、孕产妇保健管理

1、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保健 a、加强孕期保健

对孕妇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了解艾滋病病度感染对本人及胎、婴儿的危害,使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

对于要求终止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妇,应尽早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人工流产服务,并给予有效的避孕方法指导。(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 对要求继续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妇提供常规孕期保健、检测和随访,建议孕妇定期检查,并建立保健卡。为孕妇提供特殊心理支持和关怀。

给予优孕、优育、孕期保健及孕其哺乳准备、孕产期抗病毒药物应用、产后婴儿喂养问题的咨询和保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产前避免进行羊水穿刺、胎儿镜等有创性检查。 感染孕产妇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检测和指导。

了解孕产史、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既往分娩方式等,了解其他疾病史和药物尤其是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情况。

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预防和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b、提倡住院分娩

在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使孕妇及家庭了解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作用。

倡导住院分娩,鼓励所有孕产妇尤其是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

为所有住院分娩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和检测、母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避免产时损伤性操作、产后保健和婴儿喂养指导等服务。

四、提供预防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目前认为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是可以同过干预手段而被阻断,通过干预可使30%左右的母婴传播率降低至1~2%。

金标准: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案(2008年7月修改)

一、 没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既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

(一)建议方案

孕期:自28周(或妊娠28周后发现感染尽早)开始口服齐多夫定(AZT)300mg,每日2次,至临产;

临产后:立即口服AZT300mg,奈韦拉平(NVP)200mg以及拉米夫定(3TC)150mg;之后每3小时服用AZT300mg,每12小时服用3TC150mg,直至分娩结束;

分娩后:产妇继续口服AZT300mg及3TC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周。

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抗病毒药物

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同时口服AZT4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服用AZT的时间不足4周,新生儿需连续应用AZT4周。

对于孕期未发现、临产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也应及时按照建议方案,自临产后的药物方案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分娩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产妇本人可以暂不应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婴儿则应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开始应用单剂量NVP以及4周AZT,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同建议方案。

(二)最低限度方案

产妇临产后:立即口服奈韦拉平(NVP)200mg,一次;

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

一、 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或既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

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参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相关内容。

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服用AZT4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需持续4周。

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知情同意书(保密) 评估检查内容:查阳性产妇及新生儿病历、服药记录 考医务人员了解药物的可及性

五、提供安全助产

1、阴道分娩 产程处理总原则: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尽量缩短产程;避免强宫缩;缩短膜

早破时间。

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主要是指:宫内胎儿头皮电极检测、会阴侧切术、人工破膜、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接产时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裂伤。胎头娩出后,充分挤出口鼻内黏液和羊水,以减少感染机会。

胎膜早破的,要积极处理,缩短产程。

2、剖宫产

改变观念;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感染机会无明显差异。要求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产科合并症者剖宫产。

属地管理,就地治疗,避免转治。

3、新生儿产科相关处理

新生儿断脐后,交台下护士(或换手套)处理,保暖。 及时清除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母血、羊水及分泌物。注意操作轻柔,防止黏膜损伤。

出生后及早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新生儿,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和黏膜。

新生儿脐带处理严格消毒。

新生儿体格检查(注意记录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呼吸、肝脾、淋巴结肿大)。

预防接种,进行CD4细胞检测(若大于cp/mm31500 cp/mm3可用卡介苗)不能确定者,尽量不用活疫苗。12—18月阻断好的,可以补种卡介苗

指导人工喂养

出生2-6个月开始卡氏肺孢子肺炎的预防:复方新诺明20mg/kg/d 每日2次 每周服3天。

筛查HIV:对HIV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后的管理包括筛查和确诊实验,9-12月、18月两次。

评估检查:查产妇及新生儿的病历记录 考医务人员了解诊断治疗及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六、产妇及婴儿预防

1、产科干预

HIV产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乳喂养。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最安全,指导正确的人工喂养方法。包括奶制品的选择、喂养器皿消毒、配制比例、添加泥糊状食物等

如果无条件进行人工喂养时,可劝其纯母乳喂养、替代喂养,并缩短喂养时间,不超过4个月。HIV阳性的母乳应进行热处理,如巴氏消毒法(将母乳加热至62摄氏度,持续加热30分钟)

杜绝混合喂养,多项研究表明3种喂养方式中混合喂养母婴传播的几率最高

2、确保孕期和产后良好的营养 孕期应补充铁剂、叶酸、锌和其他微量元素,预防贫血。贫血和Va缺乏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HIV阳性产妇在分娩后应补充Va

3、指导正确的喂养技术

注意哺乳期乳房的保护,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孕产期保健艾滋病检测和服务流程 产时保健艾滋病检测和服务流程 婴幼儿随访和检测服务流程

七、对感染孕产妇及婴儿进行随访与关怀

提供转介服务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因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随之母婴传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全国艾滋病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0.1%上升到2003年的0.6%。因此,在妇幼保健系统和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能力建设,实施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规范化服务迫在眉睫。

1 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在产前门诊、孕妇学校、病房及产房、婚前保健门诊以及村卫生室、学校等多种场所,运用多种形式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人群,建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向孕产妇及家庭、婚前保健人群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注重提高服务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能力,开发、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进行材料的分发及使用的指导。各相关机构要设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热线(或在预防艾滋病咨询热线中加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内容),提供相关内容的咨询服务。

2 提供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

承担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提供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前咨询,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艾滋病对母婴危害的信息,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建议并动员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应用ELISA或快速检测试剂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结果阴性者按照正常孕产妇进行常规保健;结果阳性者换另外一种检测试剂或检测方法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或不确定者,进行确认试验以明确感染状况。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检测后咨询,帮助其分析感染状况及可能的危害,由本人及其家属知情选择妊娠结局。为决定终止妊娠者提供流产服务.给予有效的避孕指导。对选择继续妊娠者,加强孕期保健,动员其住院分娩,以及时得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服务,同时建议其配偶接受相关的咨询和检测。

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阴性者,也要进行检测后咨询,特别是本人或配偶具有危险行为者,要提供有关艾滋病感染“窗I=I期”的信息。对于孕期未进行监测的已经临产的孕产妇,在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测和确认试验的情况下,应及时应用两种不同的快速试剂同时进行检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视为阴性,正常分娩;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出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反应或两种试剂均出现阳性反应,应暂时按照阳性结果处理,及时告知受检者并进行咨询,在知情同意原则下,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产程中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确认结果为阴性,则及时终止已采取的干预措施。

3 加强孕期保健

3.1 对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其本人和家人对艾滋病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使充分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对本人及所生胎婴儿可通过母婴传播的危害,使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

3.2 对于要求终止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应尽早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决定终止妊娠者提供人工流产服务,并给予有效的避孕指导。

3.3 为要求继续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提供常规孕期保健、监测和随访,建议并鼓励孕妇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并为感染孕妇提供特殊心理支持和综合关怀服务。

3.4 给予优孕、优育、孕期保健及孕期哺乳准备、孕产期抗病毒药物应用、产后婴儿喂养等问题的咨询和保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3.5 感染孕产妇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监测和指导。了解孕产史、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既往分娩方式等,了解其他疾病史和药物(尤其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预防和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4 提供产时保健。提倡住院分娩

4.1 在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以使孕产妇及家庭了解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作用。倡导住院分娩,鼓励所有孕产妇尤其是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

4.2 为所有住院分娩的感染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和检测、母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避免产时损伤性操作、产后保健和婴儿喂养指导等服务。并根据分娩医院和孕产妇的具体隋况选择分娩方式。

4.3 阴道分娩助产应避免的产科损伤性操作,如羊水穿刺、胎儿镜检查、宫内胎儿头皮电极监测、会阴侧切术、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可增加传播机会的操作。如果出现胎膜早破或临产早期出现胎膜破裂,应积极处理,缩短产程。

4.4 在有条件地区,择期剖宫产可降低母婴传播机会,由于剖宫产可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目前尚不主张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作为剖宫产指征。临产后的剖宫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没有明显作用。实施择期剖宫产术同时应按照所选方案正确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5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ART)

对于妊娠期间HIV阳性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相对独立但是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一是针对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另外是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必须权衡抗病毒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考虑到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目前对尚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推荐使用的预防用药方案如下,各地可根据孕妇及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5.1 方案一(推荐用药)。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NVP联合用药):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 mg,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分娩过程中每3 hAZT 300 mg,口服,至分娩结束;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简称NVP)200 mg,若孕妇服药24 h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 mg。若选择性剖宫产,应在手术前2 h服用维乐命200 mg。婴儿出生后72 h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 ms/kg,最多不超过6 mg;新生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 h 1次,2 mg/kg,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6周。

5.2 方案二。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方案):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 mg,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分娩过程中每3 h AZT 300 mg,口服,至分娩结束;婴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 h 1次,2 ms/kg,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6周。

5.3 方案三。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3TC联合用药):孕妇从妊娠36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 mg+拉米夫定(3TC)150 mg,每日2次,至临产;分娩过程中齐多夫定300 mg每3 h 1次+拉米夫定150 mg每日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产妇齐多夫定300 mg每日2次+拉米夫定150 mg每日2次,持续用药1周;新生儿齐多夫定4 ms/kg每日2次+拉米夫定2 ms/kg每日2次,持续用药1周。

5.4 方案四。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维乐命方案):孕产妇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20卷

临产后一次性服用维乐命(简称NVP)200 mg,若孕妇服药24 h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 mg。若选择性剖宫产,应在手术前2 h服用维乐命200 mg。婴儿出生后72 h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 ms/kg(或混悬液0.2 ml/kg),最多不超过6 mg(0.6 m1)。若新生儿服用

维乐命1 h内呕吐,则应重复服用维乐命一次。

选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孕产妇自身、孕产妇及丈夫以往是否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及用药时间,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及毒副反应等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如有抗病毒治疗指征(CD4 <250个细骨包/mill ),推荐使用AZT+3TC+NVP联合用药方案。

5.5 产后预防

5.5.1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提供产后的常规保健和随访,开展咨询、心理支持和综合关怀服务。感染HIV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和贫血,上述两种状况均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建议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应进食富有营养的饮食。所有的孕妇应补充铁、叶酸、锌和其他微量元素。妇女在分娩后应补充高剂量的维生素A。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产后应纳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追踪管理。

5.5.2 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的保健。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及其婴儿的关爱,进行喂养指导、常规儿童保健,监测生长发育,预防营养不良,增强体质。

5.5.3 由于母乳喂养可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机会,因此,应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权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对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提倡实施人工喂养,尽量避免母乳喂养,绝对不要混合喂养。应为感染HIV的产妇提供咨询、选择和实施婴儿喂养计划、预防母乳传播HIV的干预措施和计划生育服务。正确选择和实施婴儿喂养措施包括单纯母乳喂养、替代喂养或者缩短母乳喂养时间,同时降低婴儿的易感性等。指导正确的喂养技术,注意哺乳期乳房的保护,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显著增加母乳传播HIV的危险。

5.5.4 婴儿应于12个月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则排除感染,纳入正常儿童保健。阳性者继续追踪随访,至18个月再次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排除感染,纳入正常儿童保健;结果阳性婴儿转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

5.5.5 按照正常计划免疫程序给予预防接种。如果婴儿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除不接种卡介苗外,应按照正常预防接种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第六篇: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 、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5、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

6、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7、预防措施 :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总结:

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上一篇:4s店实习报告下一篇:安检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