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精选12篇)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2.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3.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如得了肺炎,就要及时把肺炎治好;得了感冒,要抓紧把感冒治好。而且,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4.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2)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5.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6.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到哪里去检测?
一般来说,可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县以上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HIV抗体检测,确诊须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
7.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生活和情绪可能会受到很大干扰。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等于是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有很长的潜伏期,感染者潜伏期内跟健康人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要延缓发病时间。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持免疫力不下降太快,艾滋病病毒数量不增加太快:
(1)接受事实,不自暴自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情绪;(2)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
(3)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4)如果你的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继续工作。有工作、能劳动,既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保持经济的来源;
(5)坚决改变高危行为;
(6)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
(7)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过有规律的生活。这样将会大大延缓艾滋病的发作,延长寿命。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战胜艾滋病病毒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南昌市8所高校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1年10—11月。
1.2 调查方法
在每所高校内选择1个学生社团以协助完成调查, 在每个社团内部选定10名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 由其在各高校图书馆随机选择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 或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 交由调查员审核并收回。调查问卷在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其他地市高校艾滋病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状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欲了解态度。问卷制定后在所有参加培训的志愿者内部进行预调查, 并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 Date 3.1进行数据录入, 并进行双录入核查纠错,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状况
共调查2 192名大学生, 收回有效问卷2 060份, 有效率为94.0%。年龄为10~26岁, 平均年龄 (19.5±1.3) 岁, ≤18岁454人 (2.0%) , 19岁组589人 (28.6%) , 20岁组595人 (28.9%) , 21岁组287人 (13.9%) , ≥22岁组135人 (6.6%) ;男性1 208人 (58.6%) , 女性852人 (41.4%) ;农村生源占50.0%, 其他依次为城镇33.3% (685人) 、城市16.7% (343人) ;学校类型为综合类526人 (25.5%) , 师范类553人 (26.8%) , 理工类432 (21.0%) , 农业类324人 (15.7%) , 医学类225人 (10.9%) ;年级分别为大学一年级985人 (47.8%) , 大学二年级729人 (35.4%) , 大学三年级346人 (16.8%) 。
2.2 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
根据相关标准, 答对6题及以上者即为知晓, 则南昌市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为63.0% (1 297人) , 他们对“感染HIV的人不能从外表看出”“与感染者同桌吃饭不会传播HIV”“输入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传播HIV”和“感染HIV的孕妇生下的孩子可能会感染HIV”4个方面上知晓状况较好, 正确应答率为83.0%~85.3%;在“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HIV”“感染性病会增加HIV感染风险”和“感染HIV可进行有效治疗”4个方面上知晓状况较差, 正确应答率为57.9%~63.3%。见表1。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3 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南昌市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电视 (75.2%, 1 549人) 、报刊书籍 (62.5%, 1 287人) 、学校教育 (58.7%, 1 210人) 、互联网 (50.0%, 1 031人) 、免费宣传材料 (46.8%, 964人) 、宣传栏 (43.3%, 891人) 、广播 (29.4%, 605人) 、朋友 (25.6%, 528人) 、医生 (14.3%, 294人) 、咨询服务 (13.6%, 280人) 、其他 (5.0%, 104人) 。
2.4 不同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对象特征比较
不同知晓状况大学生在年龄、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来自于农村、接受过艾滋病学校教育以及对了解艾滋病知识十分感兴趣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5 调查对象对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态度
南昌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技能 (64.7%) 、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 (62.7%) 、安全性行为知识 (60.6%) 、毒品相关知识 (60.5%) 、艾滋病相关症状 (59.9%) 、艾滋病检测 (59.7%) 、AIDS治疗与研究进展 (55.9%) 、艾滋病相关法律知识 (54.6%) 、性道德和性态度的教育与引导 (52.0%) 和同性恋相关知识与资讯 (46.4%) 。将“感兴趣”选项赋值为1, 其他选项赋值为0, 则大学生对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得分范围为0~10分, 将0~3分划分为无兴趣, 4~6分为一般, 7~10分为有兴趣, 南昌市大学生在各项上所占比例分别为32.9% (677人) 、20.6% (425人) 和46.5% (958人) 。见表3。
2.6 调查对象对其接受的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的评价及教育需求
对1 210名接受过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的被调查者进行深入的调查, 对其所接受的艾滋病学校宣传教育内容及形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67.4%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内容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依次为过于简单肤浅 (32.9%) 、缺乏吸引力 (17.4%) 、没有真实感 (17.3%) 、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11.5%) 、过于陈旧 (9.1%) 以及其他结果 (占11.8%) ;而他们认为在宣传教育形式上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依次为缺乏趣味性 (32.6%) 、不具备参与性 (25.0%) 、宣传频率低 (19.4%) 、形式不够贴近生活 (7.6%) 以及缺乏时尚元素 (3.4%) , 其他占12.0%。
调查对象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观看相关影片 (45.8%) 、专家讲座 (43.7%) 和感染者亲身经历分享 (43.1%) , 其他形式依次为参与式游戏 (41.8%) 、专业的咨询服务 (40.1%) 、知识竞赛 (36.7%) 、同伴教育 (35.6%) 、小组讨论及辩论 (34.0%) 、明星公益宣传 (33.9%) 、互动话题 (30.4%) 。
被调查对象在遇到艾滋病问题或困惑时, 最愿意寻求帮助的对象为专业医生 (44.9%) , 其次是互联网咨询员 (20.0%) , 再其次是同学或朋友 (11.3%) , 其他依次是家长 (9.1%) 、老师 (6.2%) 以及感染者志愿者 (6.1%) 。而最愿意接受的帮助或解答形式呈现出3种形式基本持平的现象, 即26.5%的人选择了保密的电话咨询, 26.3%选择了去专业机构咨询, 25.4%选择保密的互联网咨询, 仅有18.8%的人选择了与同伴教育员保密的面对面的交流。
3 讨论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20年) 》中指出, 到2010年底校内青少年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5%以上[3]。而此次调查发现南昌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仅为63.0%, 与所定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亦低于男男性行为人群、女性性工作者90%以上的艾滋病知晓率[4,5], 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较为侧重于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密集且持续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而在一般人群中由于覆盖面较窄、宣传工作缺乏持久性且不够深入等原因而收效甚微。特别是因传统思想或教学资源等因素限制, 本应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父母、教师职能的缺失, 使大多数学生仅能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上获取相关知识, 大众媒体在具备传播面广、信息量大等优点的同时, 也存在诸如讲授知识片面、针对性差等缺点, 造成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误解[6,7], 如仅有57.9%的大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 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甚至使大学生产生歧视、排斥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行为[8]。另外, 南昌市大学生在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HIV、感染性病会增加HIV感染风险等知识上亦缺乏准确认识, 鉴于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时期, 而有限的健康信息使他们易于发生高危性行为, 将危及自身健康, 并导致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9]。
结果显示, 不同知晓状况大学生在年龄、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南昌市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普遍存在着艾滋病知晓率低的问题。但是有46.5%的大学生希望能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 并持有十分感兴趣的态度, 且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相对较好, 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较为积极, 可激发他们主动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还显示超过60.0%的大学生最想了解的是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技能, 包括安全性行为等与自我保护密切相关的知识;而对于毒品相关知识以及性道德、性态度的教育引导也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关注。提示学校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工作内容, 需要考虑以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全面地、系统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10]。
本次调查发现, 有58.7%的大学生曾经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教育, 并且这些学生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上较未接受过类似学校教育的学生要好, 说明了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但是有67.4%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满意。学校在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时应当多采用大学生较愿意接受的观看影片、专家讲座和感染者亲身经历分享等形式, 尽量避免缺乏趣味性、不具备参与性、宣传频率低、不够贴近生活等形式上的不足。改变以往艾滋病宣传教育简单、枯燥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求助需求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 大学生普遍选择了较为私密的交流方式作为其最愿意接受的艾滋病相关帮助和解答的形式, 如互联网咨询及电话咨询, 以及专业的机构提供的保密咨询。由此可见, 专业的医生和咨询员在为大学生解决艾滋病相关疑问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立广泛可及的咨询帮助渠道, 提供专业的、保密的健康咨询服务, 开展更具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宣传教育活动, 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及时解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和困惑, 减低其可能存在的风险。
摘要:目的 了解南昌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对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建议与需求, 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8所高校内, 根据年级与专业进行整群抽样, 共抽取2 192名大学生参与艾滋病知识及需求问卷匿名调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2 060份,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 (19.5±1.3) 岁, 农村生源占50.0%,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3%, 来自于农村、接受过艾滋病学校教育以及对艾滋病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7.4%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不满意, 主要问题包括:过于简单肤浅 (32.9%) 、缺乏吸引力 (17.4%) 、没有真实感 (17.3%) 、缺乏趣味性 (32.6%) 、不具备参与性 (25.0%) 、宣传频率低 (19.4%) ;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排在前3位的是观看影片 (45.8%) 、专家讲座 (43.7%) 和感染者亲身经历分享 (43.1%) ;大学生最愿意寻求帮助的对象为专业医生 (44.9%) , 形式为保密的电话咨询、专业机构咨询和互联网咨询。结论 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足, 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学校,教育,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曙光.艾滋病:青少年的脆弱与应对——策略方案与理论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12-22.
[2]习青华, 周小军, 洪鹰.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24) :4828-4832.
[4]李艳, 林鹏, 聂少萍, 等.广东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9, 35 (3) :13-16, 20.
[3]鲍宇刚, 张艳辉, 赵金扣, 等。我国14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 (11) :981-983.
[5]丁夷峰, 董选军, 赖瑞南.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 (5) :29-30.
[6]高淑羹, 杜含陵.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医疗前沿, 2007, 2 (22) :127-128.
[7]黄久红, 李小宁, 胡金妹, 等.泰州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 2006, 17 (1) :14-16.
[8]闵汉珍, 李敏, 容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27) :858-3859.
[9]董蕾, 钱跃升, 张晓菲, 等.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1) :978-979.
[10]王斌, 曾祥丽, 马红昌.2005—2009年南阳市卧龙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5) :324-326.
治疗并不能将病毒根除。在2004年底,全球有约四千万被感染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共同生存的人,流行状况最为严重的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亚与东南亚,命。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夫妻之间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他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的音译(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但该年涨幅最快的地区是东亚、东欧及中亚。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但是,因为性乱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则必须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他易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建设精神文明、提倡遵纪守法,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路。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有多个性接触者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或性病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特别大。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险。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病。
关于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顾名思义 它是人类免疫系统的一项缺陷,还有一种意思,它还可以造成人类的免疫发生严重缺陷。
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的失去抵抗力,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近1200万人的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在感染后会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
如何预防艾滋病
金口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宣
正确理解艾滋病感染几率
率远远低于交通事故死亡率。
很多人在有了一次失足行为后,都非常关心几率问题。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于男性来说,与女HIV携带者进行无保护(不戴安全套)阴道交一次,“中标”概率为1/1000。而如果戴了安全套,则风险降低20倍。另据资料,2001年,中国女性服务者中HIV携带率为1/80,假设这一比例2002年上升到1/50,则男性与女性服务者发生一次戴套YD交且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包括不破损),“中标”概率为1/1000X1/20X1/50=一百万分之一。如果没戴套,概率为1/1000X1/50=五万分之一。
一百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和交通事故死亡率作个对比。中国现有近13亿人口,2002年前10个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到10万,全年不会超过13万,则中国目前交通事故死亡率为一万分之一。这就是说,如果你没戴套与女性服务者发生一次YD交,“中标”概率仅为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五分之一,如果你戴套了,“中标”概率更小,仅为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一百分之一。
所以说,如果你只是偶尔性乱,那么如果你不担心出门被车撞死,就不要担心会“中标”。
艾滋病感染几率的问题当然,不是鼓励你去乱来,而是针对大家惶惶不可终日的实际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去除大家的恐惧心理。另外,也是鼓励大家去做检测,偶尔失足者,放心大胆地去检吧!检过了,你就安心了。这对亲人、朋友和自己都是最负责的办法。
心进行这种工作。WHO认为HIV自愿咨询与检测是艾滋病预防和关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艾滋病咨询和检测两个部分。艾滋病咨询服务包括HIV检测前咨询,和HIV检测后阳性结果或阴性结果咨询。在VCT服务中,为了保证求询者在接受HIV检测后能够尽快得到检测后咨询,我市使用HIV快速检测方法。VCT的目标人群包括吸毒人群、性工作者、献血员人群、流动人群、青少年、男性同性恋人群等。VCT实施可以促进危险行为的改变,主要是安全性行为和安全注射,乌干达、赞比亚、泰国的研究均证明这点。通过艾滋病咨询服务的提供,使求询者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促使HIV检测阳性者或阴性者的危险行为发生改变,从而预防HIV新感染者的发生,控制艾滋病的流行;通过艾滋病转介服务的提供,使HIV检测阳性者及早得到医疗关怀与帮助,以及母婴传播的预防;通过HIV检测服务的提供,有助于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首先不必恐慌,不应歧视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AIDS和HIV感染者,妥善解决他们的医疗生活和工作问题。医务工作者艾滋病感染几率问题的,这篇文章说明:一次“中标”
有责任为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保密,但应劝导他们注意保护自己的性伴侣以及他人免受感染。
自愿咨询和检测(VCT)
艾滋病的自愿咨询和检测是指人们经过咨询后能够对于HIV检测做出明智选择的过程。这一决定必须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他们一定得到保证,这一过程是完全保密的。目前在天津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
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
什么是窗口期?窗口期有多长?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感染者体内的hiv数量会在这时达到一个峰值,传染性极强。急性感染期也出现在这段时间。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但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
关于窗口期到底有多长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存在很多争论,有说6—8周的,也有说3个月的,最保守的说法是6个月!国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3个月,但是,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最高机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曹韵珍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窗口期是2—6周。
窗口期如何计算?
窗口期的计算应从高危行为之时或是接受输血之时算起,也就是说,如果你是1月1号发生高危性行为或是接受输血,那么,你接受抗体检测的时间应该是从1月1号算起6周后,也就是2月12日。
不同的感染途径会不会影响窗口期的长短?
艾滋病前期或感染并无特定病徵。现时使用的抗体测试是测验身体中有否艾滋病毒抗体存在。不同途径的感染可能感染不同的亚型(subtype).但都可在空窗期後的抗体测试中检定出来。同时,进入体内的hiv数量多寡也不会影响窗口期的长短。也就是说,不论是输血感染、性交感染、哺乳感染或其它形式的感染,也不论感染的hiv多少,一般都会在窗口期后出现抗体阳性反应。除极少特例外,不存在有的特定感染窗口期长而有的特定感染短的现象。
关于窗口期的长短
目前还没有国际上和国内统一认可的窗口期,比较流行的说法分别是6周、3个月和6个月。
其中,个人比较认可的是曹韵贞教授的6周理论。她在国际上也是权威,又有1000多例临床经验,这人命关天的事情谁都不会随便说的;很多朋友向她询问这个问题时,她从来都是斩钉截铁的,足见她对自己的理论是多么自信;另外,一方面现在的检测试剂已经足够灵敏了,所以才只有假阳,而从没有假阴。另一方面我们都是健康的年轻人,这么厉害的病毒一个半月还产生不了抗体吗?呵呵 当然,据我所知,所有人3个月时都会去复查的,这还是必要的。至少大多数医院和防疫站都还坚持3个月的说法,给自己的健康加上一把100%把握的保险,给自己100个放心吧。至于有些医生还在坚持6个月的说法,我首先怀疑他的业务水平和钻研态度,而且是不敢承担责任,这是在给他自己上保险,他不会错的,呵呵,如果他说要1年就更不会错了。
以下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关于XX年艾滋病宣传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XX年艾滋病宣传资料:
XX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
XX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一、活动主题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意在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携手并肩,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流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二、活动内容
(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汇报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和倡导,让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关心和重视防治工作,积极参加“世界艾滋病日”现场宣传活动,主动深入工作一线,研究解决问题,督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工作建议征集活动。各地有关部门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渠道以照片、视频短片等形式,征集在伸出的手上写出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希望和建议,为防艾出主意、尽力量。同时,广泛传播好的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艾滋病防治工作,了解防治知识和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主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按照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依法主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活动,针对流动人口、青年学生、老年人、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深入细致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强调艾滋病的危害和道德法制教育,积极引导有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参加自愿咨询检测活动,了解自身感染状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传播风险。
(四)全面开展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宣传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及有关法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基金会、社会组织和自愿者等社会力量,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关怀救助等公益活动。
三、相关要求
(一)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下发宣传活动通知和材料,组织好相关活动。各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和优势,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为其他部门、系统、团体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形成宣传活动的高潮。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艾滋病虽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爱自身、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乱性。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安全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1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必要性
1.1 大学生成为艾滋病宣传教育重点人群
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大学生成为重点人群之一[3]。 (1) 大学生性现状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 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3,4,5];在一项对全国东、中、西部9所不同类型高校性行为调查中发现, 发生过性交行为的大学生比例达到13.4%, 同性性接触达4.0%[6];另一项对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7]。 (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相关调查[8,9,10]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不全面、缺乏系统性, 心理防范意识薄弱,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多没有全面正确的了解, 大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表浅阶段, 对艾滋病预防措施了解不够[8,9,10]。 (3)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影响更大。大学生是特殊群体, 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带来的损失高于其他群体[11]。
1.2 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
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2]。 (1) 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利于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 他们热心公益事业, 充满爱心, 同时又有锻炼自己的强烈需求; (2) 大学生同伴群体影响力强, 同伴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方面起着强有力的作用[13,14,15]; (3) 大学生群体对其他群体影响力强, 往往联系着多个社会群体, 因此影响更加广泛; (4) 延续性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 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向更多的人宣传艾滋病的知识, 其效果长久, 延续性强。
1.3 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4年3月,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落实教学课时。2006年1月29日, 温家宝总理签发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指出, 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2006年2月29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抑制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中明确规定了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2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领导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对开展艾滋病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学生从学校获得的艾滋病知识较少。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未能积极开展校园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16]。
2.2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内容保守
高等院校中专门从事艾滋病教育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是中途转行, 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学内容保守, 部分教师自己对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感到羞涩, 不能达到艾滋病教育的目的。
2.3 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教育不同步, 活动形式单一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较好掌握并不会必然形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17], 表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提升并不同步。在大学的艾滋病教育中, 部分院校没有重视对待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的教育, 或者活动形式单一, 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
3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困境
3.1 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困境
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其他阶段不同, 在学习内容上重视实践, 注重动手, 在学习方式上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18]。因此, 对大学生的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增加参与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目前, 在大学校园的艾滋病宣传活动中, 为了增加活动参与人数, 部分院校不断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忽略了活动内容的本质性;也有一部分活动只注重了知识宣传, 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参与人数少, 同样达不到目标。因而, 大学艾滋病教育应将活动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3.2 活动范围与活动深度的困境
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中, 要不断拓宽宣传范围, 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 同时也应在宣传教育内容上有所深入和扩展。现实中, 由于各种原因, 多数活动不能兼顾活动的范围和深度, 大部分艾滋病教育的组织或个人也不明确, 以致在开展中目标性不强, 效果不佳。
3.3 多方带头、重复宣传和延续性的困境
在大学生艾滋病教育中, 经常出现多个机构或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 特别是在世界艾滋病日, 各个相关机构都争相开展艾滋病宣传, 而且多年对同样的内容反复宣传, 大学艾滋艾滋病宣传病教育缺少了延续性, 变成了片面性、间断性和重复性的教育活动, 使得校园艾滋病教育出现混乱的场面。
3.4 兼顾积极和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大学生
艾滋病宣传教育中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 也有部分大学生不愿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 这使得历年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可能是同一部分学生, 而另一部分学生一直没有接受艾滋病教育。
3.5 积极轻松与消极可怕的宣传氛围
为了更好开展艾滋病教育, 引起更多学生关注, 部分院校不断地宣传艾滋病的残酷性和危害性, 使得艾滋病教育成了宣传艾滋病的残酷与危害的教育。但如果不重点宣传, 大学生又不会重视艾滋病, 也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接受艾滋病教育。
3.6 艾滋病是否变成一门课程
艾滋病教育是否变成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热点。但不论结果如何, 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而艾滋病严重的流行形势却不容等待。
4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探索
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决定了必须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教育模式或方法。笔者认为,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可按照以下模式开展。
4.1 以学生自主教育为手段
大学生自主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大学生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自我策划、自我组织、自我开展。自我教育就是主动学习艾滋知识、防治技能;同伴教育就是把所学知识教给同伴, 再由同伴教给其他同伴的形式, 形成点到面、面到体的辐射式教育。自主教育既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特点, 也锻炼了大学生多种能力, 解决了部分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艾滋病宣传的队伍中。
4.2 以多种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
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丰富着大学生生活,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19]。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应以学生社团为依托, 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原因为: (1) 主动性强。学生社团活动多为学生自主开 展, 从而增强了目标人群参与的主动性。 (2) 接受面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而拓宽了大学生的接受面。 (3) 灵活性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 学生社团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其灵活性强, 更益于知识的传输和接受。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 把艾滋知识融入大学生愿意接受、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去, 以活动为载体,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锻炼, 在活动中成长。
4.3 以科普教育为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遏制艾滋行动计划 (2006-2010) 》明确提出:至2007年, 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率达85%以上, 校外青少年达65%以上, 至2010年, 知晓率分别达95%和75%以上。艾滋病宣传教育属于科普知识教育, 因而应尽量拓展宽度, 在宣传中避免知识的过深、过专、过偏, 争取让更多大学生参加, 让更多大学生受益, 以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 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4.4 以知识教育与态度和行为教育同步进行为基本策略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同步提高, 这要求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不仅要加强对知识的宣传, 还要加强对态度的教育、行为观的培养, 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 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以达到知识—态度—行为同步改变。
4.5 以积极轻松的氛围为基调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降低艾滋感染机率和树立正确伦理观为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学生关注, 更多学生参与, 营造一种关心、关爱、无歧视的环境。如果艾滋病宣传教育单纯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一味宣传艾滋有多么可怕, 结果只会使大学生们更加恐“艾”、谈“艾”色变。因此, 艾滋病宣传要以积极向上、轻松愉快为基调, 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让大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艾滋病知识, 在积极环境中关心、关爱艾滋病人。用爱防艾, 用爱心筑起关艾长城。
4.6 鼓励大学生整合资源, 加强交流学习
现实中, 很多大学生志愿做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但校方领导往往不支持, 最后因无支持力量只好放弃。对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并整合可利用资源。就此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寻求从事艾滋病宣传教师的支持, 二是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 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共青团等;3三是从社会上寻求资源, 如一些爱心慈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 除了整合资源, 大学生们应积极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和学习, 主动与同龄人交流。
4.7 学校及相关机构应加强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大学生艾滋病教育的督导机制
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全民皆动、全民参与,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 更应负起祖国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成为我国艾滋病宣传的主要力量。学校和相关机构应做到: (1) 相信大学生有能力做好大学生自身艾滋病宣传教育, 而且很可能做得比其他任何机构都好, 有调查显示, 在预防AIDS教育中, 应以学校为基础制定预防艾滋病策略和措施[20]; (2) 加强对他们的支持, 包括资金和技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去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让大学生放手做, 大胆做; (3) 完善评估与督导, 加强监督。
5 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具体策略
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 必须融知识、态度与行为教育于一体。大学生首先应掌握必须的艾滋病知识, 尤其是医学相关学生, 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 更是应该系统学习AIDS/HIV相关知识[21], 只有这样, 才能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其次, 应该加强大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态度培养;另外, 大学生应从行为方面与艾滋病毒作斗争, 遏制艾滋, 关心关爱艾滋病人。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
5.1 知识普及活动
主要向大学生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培养正确生活技能, 具体活动包括: (1) 科普讲座, 向大学生讲述艾滋病科普知识; (2) 同伴教育, 是一种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艾滋病宣传技能; (3) 安全套普及, 向大学生普及安全套的用法, 培养正确的生活技能; (4) 知识竞赛, 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艾滋病知识, 关注艾滋病; (5) 图片展、宣传册等, 以形象生动形式展示艾滋相关知识。
5.2 态度改变活动
主要树立大学生反歧视的态度, 关心、关爱艾滋病病人, 具体活动有: (1) 电影课, 以艾滋病相关电影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艾滋病知识和伦理; (2) 演讲赛和辩论赛, 以目标人群为中心, 激发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态度; (3) 角色扮演、小话剧等, 以生动形象展现艾滋病伦理态度相关问题。
5.3 行为培养活动
主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向周围、社会宣传艾滋病知识, 主要活动有: (1) 社会宣传活动, 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积极向社会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 (2) 暑期“三下乡”活动, 组织学生到农村、乡镇开展艾滋病宣传。
6 对大学生的2点建议
6.1 提高大学生自主教育的技能
在大学生自主教育模式中, 所有宣传教育活动都是由大学生独立完成, 这要求大学生全面掌握艾滋病及相关知识, 有较高的自主教育技能, 能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艾滋病教育活动。因而大学生应不断学习, 经常同有经验的人士交流, 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不断提升[22,23], 把自己锻炼成一名优秀的艾滋病宣传教育骨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接班人。
6.2 加强自主教育的灵活性
自主教育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过程, 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大学生[24]。在具体开展中, 要针对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 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 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不生搬硬套, 盲目模仿, 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院校特色的艾滋病教育模式。
XX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 to Zero)是今年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
艾滋病(AIDS)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HIV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HIV病毒大量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之前,病毒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决定把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检测出的日子——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从此12月1日定为世界爱滋病日,该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红绸带:作为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红稠带表现了这样的意志:红稠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万例,死亡万。而据估计我国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是81万,也就是说大约有46%的感染者目前尚未被发现。
不可避免,在“艾滋常识”没有普及的地区,人们往往“谈艾色变”,对艾滋病患者避而远之,甚至采取歧视、抛弃等无情的做法。“艾滋不是一颗子弹”,正常的人际交往对我们来说没有感染患病的危险,然而,就是大家的惧怕和疏离,使艾滋患者饱受身体、心灵的煎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医院考察时表示,“艾滋病可防可控可治。我们已经决定,将一些技术上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的防艾措施,在XX年底前推广到全国,力争率先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目标”。
李克强说,对待艾滋患者的态度,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谈艾色变”的老思想必须抛弃,要给艾滋患者更多关爱。“让艾滋患者前行的路不再孤独。”
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是HIV病毒传播的最主要、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指同HIV携带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指的是接触了HIV携带者的血液导致的感染。
而感染了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时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婴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如没有条件,注射器具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注意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行业所用的刀、针和其它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是否经过严格消毒。
有过高危行为而怀疑自己感染HIV,可以到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检测。这是在免费、匿名、保密的原则下,进行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或者可以到有初筛资格的正规医院进行检测。疾控中心和艾滋病门诊虽然服务的方式有所差别,但均可提供保密、准确可靠的检测服务。
1、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卖淫嫖娼、与多个人有性接触等;
2、共用不洁针具静脉吸毒;
3、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4、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穿耳针及纹身器具;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分娩等。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大南山教育组根据普宁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普教发〔2016〕55号)文件精神,街道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在教育局的指导下,教育组结合教育职能和行业特点,以推进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和宣传,要求各学校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及时下发宣传活动通知和材料,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任务,力求实效
为切实提高活动成效,防止活动流于形式,要求各校明确任务,力求实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微信及手机短信、微平台等新型媒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的针对性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针对青年学生这一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艾滋病感染风险及道德法制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和减少易感染艾滋病行为。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教育组要求各校严格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组织,认真实施,发动全体师生,采取多种形式,以丰富宣传内容,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主要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防护知识共同掀起街道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高潮。
1、开展了“6个一”活动,包括开好一次主题班会,搞好一次专题调研,组织好一次读书活动,举办好一次知识竞赛,推进好一次同伴教育,筹备好一次讲座.2、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健康课,把艾滋病的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室、图书室、讲座、黑板报、宣传挂图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把艾滋病的基本常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使每位师生对艾滋病的知识都有了很大的了解和认识。
4、组织师生观看各类艾滋病宣传片更多了解到艾滋病宣传活动情况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仔细研究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如何把艾滋病宣传教育搞得更好。
5、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宣传卫生常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册,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辖区内所有5所初级中学和2所高级中学全部参加, 每所初级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个班, 每所高级中学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2个班, 抽取班级的学生则全部参加进行问卷调查, 初中段15个班618人, 高中段12个班589人。
1.2 方法
根据中学生特点, 并参照《预防艾滋病学生教育宣传读本》[1]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学校名称和年级) 、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获得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的态度等。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人员由区疾控中心和校医共同担任。调查人员向学生强调本次调查为不记名形式, 在学生教室现场发放, 当场收回, 要求学生们闭卷答题, 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1207份, 回收有效问卷1207份。总体知晓率 (%) = (回答正确总题数/应回总答题数) ×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02软件双人录入校对, 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调查每张问卷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共16题, 均为选择题, 备选答案分别为是、否、不知道或不清楚。共回答19 312题次, 答对题次13 284, 辖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 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 (6347/9888) , 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 (6937/9424) , 总体知晓率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比较, 经检验, χ2=199.46,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学生艾滋病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不同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比较 初中和高中共7所中学校分别以A、B、C、D、E、F、G表示, 则各学校学生对艾滋病各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及不同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分别见表1和表2。调查结果显示, 5所不同初中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71.19% (1344/1888) 、66.07% (1184/1792) 、64.35% (1493/2320) 、58.18% (1238/2128) 、61.82% (1088/1760) , 总体知晓率5所初中校间比较, 经检验, χ2=80.77,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所不同高中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73.63% (3393/4608) 、73.59% (3544/4816) , 基本相同。
2.2 中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见表3。
2.3 对艾滋病态度的调查 多数学生因害怕艾滋病而持歧视态度。有47.89%的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做同学, 33.80%的学生不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亲戚朋友及同班同学相处或交往, 有52.20%的同学赞成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实行严格隔离, 有60.32的同学对今后可能会接触到艾滋病人时会感到恐惧和害怕。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反映了大厂地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现状, 据统计, 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 特别是对艾滋病的3大主要传播途径 (血液、性、母婴) 已经基本掌握, 这可能与平时无论是媒体宣传、广告横幅还是健康教育大多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宣传有关。调查同时反映出辖区不少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还缺乏深入了解, 一方面, 体现在对蚊虫叮咬等几项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多误区, 导致多数中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惧心理, 并对艾滋病病人有歧视, 不愿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处或交往, 赞成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实行严格隔离;另一方面, 体现在对艾滋病的个人防范意识显得不足, 如:艾滋病感染者不发病时具有传染性以及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等知晓率不高。这提示我们今后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时, 要着重加强艾滋病常见非传播途径和有效预防艾滋病感染方法的宣传, 消除恐惧心理, 引导学生同情关爱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 反对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行为。高中段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体知晓率高于初中段学生, 这说明随着教育机会的增多, 阅读报刊、书籍的增多, 文化程度和社会接触面的提高, 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生理的改变, 中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更敏感, 故而对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接受理解能力也越强。
从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大众媒体宣传 (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 、健康教育活动 (知识讲座、竞赛、宣传栏、宣传手册、户外广告或横幅等) 、学校课程教育、网络信息、亲朋好友及同学间交流。初、高中阶段从学校课程教育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分别仅占39.16%和34.47%, 学校的艾滋病课程教育显得相对薄弱, 造成辖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低 (68.59%) , 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 不同初中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考虑可能与不同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有关, 提示今后应强制要求每所中学都应按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开足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 将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全面讲解有关艾滋病知识,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消除学生对艾滋病的模糊认识, 帮助树立正确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同时, 还应强化督查, 防止部分学校只注重文化教育课, 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摘要:目的 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 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 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 (6347/9888) , 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 (6937/9424) 。5所初中学间比较, 经检验χ2=80.77,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 经检验χ2=199.46,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关于开展2013年春节期间
流动人群艾滋病、肺结核疾病的防治知识
宣传活动总结
为更好落实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艾滋病、肺结核防治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艾滋病、肺结核防治知识,增强艾滋病、肺结核防治意识,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正直中心卫生院公卫科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回高峰期,组织人员于2013年2月8日上午在正直中心卫生院大门口举行了以流动人员为重点开展的艾滋病、肺结核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活动时间为三个小时。为了此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院领导相当重视,精心部署,采取多样形式宣传艾滋病、肺结核防治知识和提高民众知晓率:
一、对参加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发放各类宣传物品;
三、艾滋病、肺结核防治知识现场讲解,结合艾滋病、肺结核防治知识对有疑问的群众进行现场指导。主要内容有艾滋病、肺结核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艾滋病、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本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反响良好,效果显著。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宣传口袋200余个,避孕套100余盒。咨询者约200余人。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对大力普及艾滋病、肺结核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艾滋病、肺结核防治工作的认识,对推动艾滋病、肺结核防治工作
全面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次宣传加强了群众防治艾滋病、肺结核的意识,提高了民众知晓率。
艾滋病病毒,又叫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英文全称是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英文缩写为 “HIV”。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二、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病 ●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 病。
●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 等公共设施传播。
●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三、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 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 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 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 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 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 责任。
四、国家 “ 四免一关怀 ” 政策
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 “ 四免一关怀 ” 政策。
“ 四免一关怀 ” 政策四免是
1、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
2、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3、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艾滋病监测检测的信息数据,社区暗娼、吸毒人群、孕产妇、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等四类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1.2 方法
数据通过Excel进行录入,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有关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保障措施的落实
2.1.1 建立防治工作领导机制
2009年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区长为主任的工作委员会,成员由16个镇政府(开发实验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21个茂南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7个市直单位组成,架构示范区工作领导管理体系。研究制订综合性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鼓励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投入防治工作,形成了由政府主导为主体,多部门共同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局面。
2.1.2 专项经费拨付情况
设立示范区专项经费银行账户,严格财务管理,认真审核专项经费的使用。市级财政对国家和省级经费下拨及时,并按专项经费1:1进行配套。2009-2013年共筹集中央、省及地方艾滋病示范区专项经费300万元。
2.1.3 扩大防艾队伍
区疾控机构与抗病毒治疗机构设立独立的艾滋病防治科室,增加专职人员数量,不断建立健全艾滋病快速检测点、VCT门诊、针具交换点,完善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的转介网络,基本满足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各领域工作的需要。见表1。
注:-无数据,以下表同
2.1.4 强化督导工作
根据《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加大了对艾滋病工作的督导。区政府每年都下发督导文件对示范区成员单位进行抽查,主要检查成员单位示范区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及专项经费使用情况。通过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示范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2 示范区防治效果
2.2.1 艾滋病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2009-2013年,茂南区的艾滋病疫情虽然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已减缓,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死亡人数不断下降。见表2。
2.2.2 监测检测覆盖面明显扩大
构筑了区、镇二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增大。
2008年,茂南示范区监测哨点仅2个,其后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新增暗娼和孕产妇哨点。目前开展了4类人群的哨点监测,监测人数由2008年的1176人增至2013年1606人。示范区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建设不断扩大,在疾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建立规范的VCT门诊,提供专业的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同时还促进辖区综合性的医疗机构能为门诊和住院病人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乡镇卫生院则通过HIV快速检测点的建立而加强艾滋病相关咨询检测的服务增大。见表3、表4。
2.2.3 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
2009-2013年示范区每年都自主开发3种含HIV、梅毒及丙肝知识的宣传资料,共计12类;在茂南区每个行政村村委设立艾滋病宣传栏或悬挂宣传标语共146个;围绕“12·1”、“6·26”、“7·28”等主题日进行宣传,累计宣传各类人群20万人次;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护人员、公安司法人员、青年学生、农民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合计12073人次。通过这一系列的宣教活动,全区各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见表5。
2.2.4 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明显加强
示范区有1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但2009-2013年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美沙酮门诊年保持率、HIV/HCV/梅毒检测率的提高显著。据《2013年度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显示,至2013年12月茂南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广东省61个美沙酮门诊综合排名第二。见表6。
进行常规暗娼干预工作,通过充实干预服务内容,增加常规妇科检测项目,在干预队伍中增加妇科专业医师,及时提供专业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干预覆盖率。见表7。
开展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以下简称MSM)人群的干预,2011年成功通过网络群组寻找居住或活跃于茂南区的MSM人群,借此成功打入茂南区乃至全市MSM群体,成功举办了10多场MSM干预活动。见表8。
2.2.5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明显加强
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或其固定性伴提供干预服务,包括艾滋病防护知识及定期免费的HIV检测服务,至2013年12月茂南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检测率达到了100%,CD4检测率达99%以上。对CD4+检测低于350个单位的给予免费抗病毒治疗。5年来,管理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病人342人。
2.2.6 各项关怀救助政策得到落实
完善HIV感染者/病人医疗救治制度,治疗机构设立了独立科室和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病人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药品管理,积极落实医药费减免政策,大大减轻了病人负担,提高了效率。见表9。
3 讨论
3.1 主要成效
(1)通过示范区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对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影响的认识,更加明确各自在艾滋病防控中的职责,有利于示范区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保证了地方配套防治经费按项目要求配套落实,推动抗病毒治疗医院和区级疾控中心成立艾滋病防治科室,配备了专职人员。(3)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通过开展艾滋病知识宣教、健康咨询、同伴教育、行为干预等措施,目标人群的预防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众为88.5%,青少年为95.9%,暗娼为99.0%,吸毒人群为93.8%。(4)完善了疫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了实验室网络体系,及时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使其能尽早获得救治。(5)提高安全套推广、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针具交换等干预工作的工作质量,使示范区暗娼干预覆盖率达到了98.3%,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保持在93.0%;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维持率达99.7%。降低了高危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6)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工作见成效。通过不断地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随访服务的内容,使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2013年该示范区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接受CD4检测比例及其配偶/固定性伴检测比例、抗病毒治疗比例等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逐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工作,动员多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生活关怀和支持,降低了社会歧视程度,为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提供了充足的心理支持与关怀[3]。(8)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指标迅速提高。2013年茂南区示范区项目的10个考核指标中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示范区的平均水平,在2013年的309个国家示范区排名中位居103名,较2011年的第254名进步了151名[4]。(9)发挥带动作用,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市,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茂名市仿效示范区每季度情况通报,促使茂名市各县区之间形成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提高了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
3.2 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重视不足;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尚未满足目前的防治需求;艾滋病防治人员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难点,如男男同性恋的干预、农村人群宣传干预、对感染者的结果告知与转介、乡镇卫生院开展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随访、一站式服务等工作需进一步探索;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程度不高,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经验缺乏,社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等。建议:(1)加强政府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将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落实专人责任制,建立政府定期的督导与通报制度[5]。同时,还要通过党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培训等形式的加强对相关部门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促进各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去[6]。(2)在制度层面保证艾滋病防控工作经费。建议政府将艾滋病防控工作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或将艾滋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当地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从制度上保证艾滋病的防控经费。同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防控艾滋病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队伍的素质。防治专业队伍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力军,必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建立市、县(区)、镇三级防治工作网络,特别是逐渐培养乡镇卫生院的艾滋病防治能力,通过加强培训、政策支持及必要的物质鼓励,稳定防治工作队伍,提高队伍的素质[7]。(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健康知识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疫苗”,让群众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自觉采取预防行为,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有效减少新发病例,更好地控制艾滋病疫情[8]。(5)进一步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9]。支持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在逐渐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不断地提升民间防艾组织的工作热情和技能[10]。
摘要:目的 分析茂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流行特点进,评价其防治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示范区2009-2014年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数据,包括能力及机构建设、疫情监测、健康教育、病人管理、治疗关怀、行为干预等几项指标,计算和分析示范区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艾滋病综合防治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14年专职的防治工作人员数较2009年增长300%;艾滋病检测实验室、VCT门诊、美沙酮门诊及抗病毒治疗等网络不断扩大及完善,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监测检测能力不断加强,高危人群干预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结论 2009-2014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落实综合防治工作显著。
关键词: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吴迪,张恒,姚新蕾,等.2008-2011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主要工作质量指标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65-66.
[2]卫生部.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Z].2004.
[3]李春梅.艾滋病病人歧视环境的主观建构研究——以鄂东QQ镇乡村艾滋病病人为例[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
[4]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13年全省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R].粤疾控[2014]57号.
[5]何科方.湖北省地方领导干部防艾意识与能力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6]徐鸣,杨维多,覃世龙,等.某省委党校艾滋病教育培训效果评价[J].医学与社会,2009,22(9):44-49.
[7]赵锐.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化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2.
[8]罗洁.健康教育对消除艾滋病歧视的作用概述[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0):932-934.
[9]者丽艳.云南艾滋病相关组织长效链接平台建设探索及其意义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13):328-328.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推荐阅读: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07-11
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进社区活动10-12
2006年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10-09
艾滋病宣传活动07-20
学校艾滋病宣传活动05-26
艾滋病、乙肝梅毒宣传板报06-05
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方案10-16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内容11-05
艾滋病宣传横幅的标语11-11
《艾滋病防治条例》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