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到女儿国

2023-03-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唐僧到女儿国

《西游》女儿国国王为唐僧20年未嫁真相?

作者:大西轰萌萌哒

导语:86版电视剧《西游记》已经播出近30年,重播了3000多次,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虽然《西游记》几度被翻拍,但老版始终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衍生出的幕后,也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其中不乏爱情故事。比如“孙悟空”六小龄童就和天竺国王后饰演者于虹结为夫妻。

网上还传出消息,“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朱琳,在拍摄期间假戏真做爱上“唐僧”徐少华,甚至为了他20多年都未嫁人。但朱琳本人却矢口否认。这一传闻为何诞生?真相究竟如何?小妹为你一一道来。绯闻由来:再聚首,暧昧告白引误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琳曾被誉为最美的电影演员,在《西游记》里饰演女儿国国王,不但在剧中对唐僧用情至深,甚至还上演了唐僧唯一一场床戏。

日前,网上曝光了一张徐少华和朱琳的近期合影,引发网友的关注。照片中,朱琳双手搭在男方手臂上,二人看上去颇为亲密。而关于“朱琳为徐少华20多年未嫁”的消息,再度在网上流传。

这段绯闻究竟是因何而来呢?原来是起源于2004年的《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再聚首”,作为“女儿国国王”的朱琳,上场后深情凝视着徐少华“告白”:“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徐少华也当场红了眼圈。

而当年在《西游记》片场,朱琳因为剧情需要“色诱”唐僧,大胆出演轻纱曼妙、香肩半露的“香艳”镜头。不但让对手徐少华手心狂冒汗,也让许多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网上有一篇热传的文章,十分详细地描述了徐少华与朱琳“交往”的过程,不但包括对话,甚至有人物的心理描写。文章中,朱琳乍一进剧组,就对“丰姿英伟”的徐少华暗生情愫。随后,还出现了两人畅谈青岛风貌,徐少华倾诉大学梦、清晨朗诵《银杏》诗等诸多细节。最细致婉转的,还是两人爬山看银杏树的一段。朱琳穿着高跟碰伤膝盖,徐少华将她背上山:“趴伏在徐少华宽大厚实的背上,还从未恋爱过的朱琳又羞又激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满足。”可惜男方在进剧组前三天结婚,朱琳只有默守这份美丽浪漫的爱情,并为他20多年未嫁。

文章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媒体以“朱琳为唐僧徐少华独身二十年”为题大幅报道。她和徐少华的关系,也成为中国娱乐界被炒作时间最长的绯闻。

但细细品来,这些场景是不是颇为眼熟?略微看过几部爱情片的,大概都心领神会吧。绯闻澄清:早已婚,从未接受作者采访

在2008年,《钱江晚报》曾报道朱琳的辟谣。谈起和“唐僧”徐少华之间长达二十多年的绯闻,朱琳表示这个传言太神奇,太不可思议。

对于在《艺术人生》上的“告白”,朱琳解释是“为了调节录制节目的气氛”,而且,“毕竟大家多年未见了,我们都从当时的少年成长为今日中年模样,有些情绪化的表达也是很正常的。”

而关于网上热传的煽情文章,她一脸无辜,啼笑皆非:“我不认识写那篇文章的作者,他也没采访过我,我到现在都很莫名其妙。”

朱琳表示在进《西游记》剧组前,她就结婚了,“我是有夫之妇。” 老公从来不看八卦新闻,偶然在战友聚会的时候,才听人说了这件事,“你老婆还未婚呐”,弄得他哭笑不得,回来就抱怨:“那我是谁?我在哪儿待着?”

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澄清,甚至去起诉作者造谣,朱琳的解释是:“人家也不容易,听说还凭这篇文章得了大奖,我去告他,不是把他毁了?我在媒体上说过这事,结果网上说我在炒作。我就懒得说了。”

演戏就是演戏,怎能等同于生活?脑洞大开的意淫者,还是把种种幻想保存在大脑里吧,免得给当事人造成困扰。若遇上较真儿的当事人,自己恐怕也会也摊上官司。错过之后:唐僧走穴,女王拍戏

目前,徐少华是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及齐鲁晚报青年话剧团团长。同时他也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由于行政事务比较多,徐少华近年来很少在荧屏上出现。

其实《西游》之后,徐少华也出演过一些电视剧,但始终难以超越经典的“唐僧”。近年他不时以唐僧的造型走穴。2013年,徐少华参加浙江省湖州市的桃花节开幕式。网友发现,他身材发福,脸上有皱纹,戏服也显得劣质。2014年,有网友曝光了徐少华主持东镇沂山祀山大典的照片,纵使身骑白马,也难恢复昔日的风采。

朱琳则一直活跃在台前,常看电视剧的观众,可以在《雪在烧》《重案六组4》等影片中发现她的身影。她还曾获得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虽然朱琳已经62岁,但保养得宜,本人还是颇为漂亮。

20多年过去了,《西游记》各位主创的人生有高有低,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能独自品味。还好《西游记》雕刻下他们最美的年华,铸就了永恒的经典。

第2篇:癌症病人到医院就是唐僧肉

作者:陈若雷 标签:生活2012-03-01 07:09 星期四 晴

Reposted by Norman de Chen 【出于求生的本能,癌症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毙。殊不知,他们的求生欲望与求治要求,竟让自己成为不良医院各科室之间抢夺的“唐僧肉”。一位年轻医生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秘密。】

2009年,我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幸运地成为山东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个癌症病人,他们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对我们的话都言听计从。

第二天上午,我接诊了一个肝癌晚期的老人。他的癌细胞已全身转移,没法治疗了。再说,从老人的穿着来看,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钱了。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儿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放弃治疗。老人的女儿放声大哭,伤心地把老人带走了。一星期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老人竟然又被收住院了!护士长告诉我老人回家后不甘心“等死”,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又挂了肿瘤科的一个专家号求治,当即就被专家收住院了。护士长还悄悄告诉我:老人还在病房里说你医德不行,自己没本事治他的病,就让他回家等死!

2009年11月底,肿瘤科发奖金时,平均一个人才2000多元!主任关上门给我们开了个秘密会议:“咱们医院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收人减去成本再乘以提成的百分比,才是科室的奖金。”他故意顿了顿,说:“不需要我多解释了吧?你们用几元钱的便宜药,那是你们的自由,不过,你不能把自己当成菩萨下凡,让大家陪你喝西北风。”

主任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我脸上立即火辣辣的...

这件事没过几天,病房就住进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试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谈话:“我建议用相对好一点的药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的话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鸡啄米似点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药,我舍得给我们家老张花钱!”有了这句话,我放开了手脚,什么药贵上什么药。

最后,老人在病房里住了两个月,共花费了40万元,还是死了。

我心里有鬼,自觉愧对老人。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家属办完后事,专门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说我把病人当亲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0年7月,我接诊了一个早期肺癌病人,觉得有手术指征,就介绍给了胸外科一个医生。没想到,病人手术之后,胸外科医生专门请我吃了顿饭,并给了我一个500元的红包。我不要,他却说:“这是你应该得的。以后你那边有要做化疗的病人,也“介绍”给你。我们俩长期合作!”

然后,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我:“你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现在摸清楚肿瘤科的工作流程没有?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来个癌症病人,先介绍到外科给他们做手术,让外科把手术的钱赚到了,再把病人转到化疗科化疗,然后再转到放疗科放疗,等着些科室的钱都赚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喝中药。”

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终于验证了这位外科医生的话。有一个胃癌晚期病人,癌细胞已经腹膜转移。可还是被转到普外科做了手术,术后又转到肿瘤科化疗,放疗科放疗,中药科喝中药,如此折腾3个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调出病人的影像资料,一看就发现没有手术指征。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有过一次合作经历的那位胸外科医生给我转来一个肺癌术后病人。病人70多岁,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疗也可以较长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诉他可以保守治疗的时候,他却质问我:“癌症手术后化疗放疗是常规治疗,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疗,我的癌症复发了你负责?”其实,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这种年老体弱的癌症病人来说,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强挺过4个月疗程的化疗,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剧下降,肺癌也随之复发,并出现了脑转移。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给老人做了伽马刀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 如此折腾了一年多,老人终于在痛苦中死去了!

第3篇:癌症病人到医院就是唐僧肉

一位年轻医生的自述:癌症病人到医院就是唐僧肉 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毙。殊不知,他们的求生欲望与求治要求,竟让自己成为某些不良医院各科室之间抢夺的“唐僧肉”.....一位年轻医生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秘密。 2009年,我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幸运地成为山东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个癌症病人,他们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对我们的话都言听计从。

第二天上午,我接诊了一个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治疗价值了。再说,从老人的穿着来看,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钱了。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儿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放弃治疗。老人的女儿放声大哭,伤心地把老人带走了。不料,一个星期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老人竟然被收住院了!护士长告诉我老人回家后不甘心“等死”,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又挂了肿瘤科的一个专家号求治,当即就被专家收住院了。护士长还悄悄告诉我:老人还在病房里说你医德不行,自己没本事治他的病,就让他回家等死! 2009年11月底,我们肿瘤科发奖金时,平均一个人才2000多元!主任关上门给我们开了个秘密会议:“咱们医院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收人减去成本再乘以提成的百分比,才是科室的奖金。”他故意顿了顿,说:“不需要我多解释了吧?你们用几元钱的便宜药,那是你们的自由,不过,你不能把自己当成菩萨下凡,让大家陪你喝西北风”主任的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就齐刷刷地投向我,我脸上立即火辣辣的......” 这件事没过几天,病房就住进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试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谈话:“我建议用相对好一点的药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的话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鸡啄米似点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药,我舍得给我们家老张花钱!”有了这句话,我放开了手脚,什么药贵上什么药。最后,老人在病房里住了两个月,共花费了40万元,最总还是死了。 我心里有鬼,自觉愧对老人。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家属办完后事,经专门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说我把病人当亲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0年7月,我接诊了一个早期肺癌病人,觉得有手术指征,就介绍给了胸外科一个医生。没想到,病人手术之后,胸外科医生专门请我吃了顿饭,并给了我一个500元的红包。我不要,他却说:“这是你应该得的。以后你那边有要做化疗的病人,也”介绍“给你。我们俩长期合作!”然后,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我:“你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现在摸清楚肿瘤科的工作流程没有?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来个癌症病人,先介绍到外科给他们做手术,让外科把手术的钱赚到了,再把病人转到化疗科化疗,然后再转到放疗科放疗,等着些科室的钱都赚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喝中药。”

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终于验证了这位外科医生的话。有一个胃癌晚期病人,癌细胞已经腹膜转移。可还是被转到普外科做了手术,术后又转到肿瘤科化疗,放疗科放疗,中药科喝中药,如此折腾3个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调出病人的影像资料,一看就发现没有手术指征。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有过一次合作经历的那位胸外科医生给我转来一个肺癌术后病人。病人70多岁,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疗也可以长期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诉他可以保守治疗的时候,他却质问我:“癌症手术后化疗放疗是常规治疗,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疗,我的癌症复发了你负责?”其实,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这种年老体弱的癌症病人来说,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强挺过4个月疗程的化疗,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剧下降,肺癌也随之复发,并出现了脑转移。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给老人做了伽马刀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如此折腾了一年多,老人终于在痛苦中死去了! 我国心脏支架滥用严重:9倍暴利超贩毒 2012-10-15 10:42:05 来源:新闻晨报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

冠造是心脏病患者安放心脏支架前的一项必要检查,比它被滥用后果更严重的,是滥放心脏支架成了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问题。在美国,有统计显示,近半数不该放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认为,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放支架的患者被“过度医疗”。

为什么会出现心脏支架的滥用?首先,一些医院把它当作摇钱树。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曾透露,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就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就成了3.8万元。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与支架过度使用并存的一个现象是,该放支架的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胡大一说,比如急性心梗患者,是最应该急诊做支架手术的。

据了解,新加坡医保部门规定,需要放支架的病人,每人最多只能报销3个,如果超过,一来医保部门不给报销,二来医生还要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胡大一认为,我国也需要制订类似的标准,对安放支架进行规范。

[数字]

我国心脏介入手术市场增速惊人。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是2万例,到2011年竟达到了40.8万例,增长了20倍。

警惕过度治疗中的暴利驱动 2012-10-15 15:49:35 来源:新民晚报 魏英杰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针对心脏介入手术的“市场繁荣”景象,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指出:“一半的(心脏)支架都不靠谱儿。”据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数量为2万例,2011年达到40.8万例,增长了20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每台心脏介入手术平均使用约1.6个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

相关手术数量激增,固然与心血管病人大幅增长有关,但更不可忽视的是背后的暴利驱动因素。据悉,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钱。一个出厂价不过3000元的国产支架,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心脏支架的暴利程度相当惊人。

在如此暴利的驱动下,过度治疗俨然成为难以避免的后果。报道称,济南某患者因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疗手术,竟被先后放入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问题是,过度治疗有时候就像吃保健品,吃多了虽无疗效却也死不了人;但有时候却如一剂猛药,不仅影响治疗,还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最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凌志军,根据自己的抗癌经历写作出版了一部《重生手记》。在这部书中,他转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而在癌症化疗中,倘若发生过度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病痛,导致治疗失败。虽然这个数据并不能证明对癌症的过度治疗皆因暴利驱动所致,但这显然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胡大一还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心脏支架。正是由于(药物支架的)药物涂层使支架和血管壁的贴口不好,带来了长期发生血栓的危险。 事实上,支架过度使用,不只是医生的原因,也有来自患者的原因。一些患者认为吃药、打针太麻烦,放支架可以一劳永逸,并且能去根,常常自己要求放支架。 胡大一指出,放支架并非一劳永逸,“放了支架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放完支架,后期没有后期的康复和预防,首先一点就是支架解决了局部的问题,其他地方还会长病;第二个支架本身会产生一定血栓,支架本身就有风险,如果回家后把药停了出了问题,可能会伴随长期的风险。”

但若医生建议患者不要做支架,有几个患者会主动要求做支架呢?就算有,我想也是极少数。哪怕是公费医疗的患者,或不缺钱的主,对在自个身上关键部位动刀子,毕竟还是有点怵的吧。可令人奇怪的是,我国心脏介入手术增速惊人,十来年里增长了20倍,有人估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这固然跟近些年心血管病暴发有很大关系,但再怎么暴发,心血管病人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增量。那些原本没必要做支架的心血管病人,是谁把他们的身体绑架了?

在生与死之间,个体生命的抛物线不可避免要受到金钱的制约。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我花了昂贵的医疗费,对生命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特别是仅仅因为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医生可以从暴利中分一杯羹,就鼓励患者多做支架。从各级代理商、经销商到医院,这条黑色暴利链不除,患者就算有钱也很可能得不到正确的治疗。

金钱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一旦握在对人的生命有直接影响的人手里,是会血流成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老百姓感叹的“病不起”并不只是钱的问题,也还有命的问题。海德格尔说:“我们并非拥有一个身体,而毋宁说,我们身体性地‘存在’。”身体就是存在本身,谁因为金钱伤害了我们的身体,谁就是损害我们存在的根本利益。(洪信良)

除了癌症、心脏病治疗,在其他医学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别的不讲,就说普通的发烧感冒吧。如今一上医院,一旦查出点毛病,许多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患者吊针,或者开抗生素药物。这种不管病情程度的治疗,既导致了抗生素滥用,也抬高了看病的成本。看个感冒发烧花几百块钱,已是稀松平常的事。大到癌症小到普通感冒,过度治疗的功利身影随处可见。

如何制定合宜的治疗方案,理应听从医生专业判断。但应当关注的是,对医院的治疗方案,患者是否有更多选择余地?或者说,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逐利的过度治疗,医院和监管部门是否有专业上的制约措施?在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今天,倘若不认真对待这一问题,过度治疗就会成为引发医患纠纷的一大隐患。在专业判断与行业规范之间,应当有一个利益均衡机制,这样才不会使医生处方沦为医院的暴利工具。

医学治疗关乎生命安全,焉能不慎?无论是对那些因判断失误导致的过度治疗,还是对那些出于营利动机的过度治疗,都必须加以规范。(魏英杰)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针对心脏介入手术的“市场繁荣”景象,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指出:“一半的(心脏)支架都不靠谱儿。”据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数量为2万例,2011年达到40.8万例,增长了20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每台心脏介入手术平均使用约1.6个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

相关手术数量激增,固然与心血管病人大幅增长有关,但更不可忽视的是背后的暴利驱动因素。据悉,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钱。一个出厂价不过3000元的国产支架,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心脏支架的暴利程度相当惊人。

在如此暴利的驱动下,过度治疗俨然成为难以避免的后果。报道称,济南某患者因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疗手术,竟被先后放入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问题是,过度治疗有时候就像吃保健品,吃多了虽无疗效却也死不了人;但有时候却如一剂猛药,不仅影响治疗,还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最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凌志军,根据自己的抗癌经历写作出版了一部《重生手记》。在这部书中,他转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而在癌症化疗中,倘若发生过度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病痛,导致治疗失败。虽然这个数据并不能证明对癌症的过度治疗皆因暴利驱动所致,但这显然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除了癌症、心脏病治疗,在其他医学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别的不讲,就说普通的发烧感冒吧。如今一上医院,一旦查出点毛病,许多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患者吊针,或者开抗生素药物。这种不管病情程度的治疗,既导致了抗生素滥用,也抬高了看病的成本。看个感冒发烧花几百块钱,已是稀松平常的事。大到癌症小到普通感冒,过度治疗的功利身影随处可见。

如何制定合宜的治疗方案,理应听从医生专业判断。但应当关注的是,对医院的治疗方案,患者是否有更多选择余地?或者说,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逐利的过度治疗,医院和监管部门是否有专业上的制约措施?在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今天,倘若不认真对待这一问题,过度治疗就会成为引发医患纠纷的一大隐患。在专业判断与行业规范之间,应当有一个利益均衡机制,这样才不会使医生处方沦为医院的暴利工具。

医学治疗关乎生命安全,焉能不慎?无论是对那些因判断失误导致的过度治疗,还是对那些出于营利动机的过度治疗,都必须加以规范。(魏英杰) 心脏支架只是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 南方都市报 2012-10-15 知道分子(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张田勘专栏

中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称,“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它对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但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因此,在稳定的情况下,我作为心脏科大夫不建议做支架。”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也曾表示,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心脏支架成了今天中国过度医疗的一个代表,然而,心脏支架不过是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为什么会有过度医疗,总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医学偏离了治病救人的人文关怀方向,而成为追逐暴利的手段;二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崇拜并受制于现代尖端医疗技术。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医学教授韦尔奇在著作《过度诊断:保健抑或是致病?》中对过度医疗做了分析。他认为,过度医疗的产生是因为,比起医治真正的患者,增加新患者更加轻而易举;开发出新的检测方法比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来得容易;要统计出参与检查的健康人数比确定慢性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容易得多。

不幸的是,过度医疗像一种现代瘟疫,已经悄然流行于世界各国,而且人们几乎拿不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在中国,目前每台心脏介入手术平均使用约1.6个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而且极端的情况是,有的病人身上装6-10个支架,过多的支架不仅耗尽了病人的钱财,而且对心脏病人的疗效并不显著。

暴利是过度医疗的主要动机,盲目迷信技术同样是过度医疗的原因。科技的发展固然为公众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但在为公众提供更先进、更细致、更灵敏和更有效的诊疗技术与设备的同时,也助长了所有人尤其是专业人员迷信和依赖技术的思维和行为。(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抗生素、微创外科、器官移植、辅助生育技术、基因疗法、干细胞治疗医疗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共同推进,与此同时,X光、超声波、心电图、核磁共振成像、CT、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心脏除颤器等也成为今天人们检查和诊治疾病的常见技术和设备。这些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以此为据使诊治疾病水平的提高,让“科学至上论”更深入医疗专业者的内心,甚至迷信尖端技术可以检查和诊治一切疾病。一些医生认为,在现阶段,只要采用先进诊治手段,就可以查出和治好疾病,现在诊治不好疾病只是科技还不够发达,或者说还没有采用更好的技术和设备。(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专业人员喜欢采用高新技术,不仅导致了过度检查和诊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看病日益昂贵的局面。例如,在美国,新技术在诊疗费用中的贡献超过2/3。在中国,这种高昂的医疗成本造成的后果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由于过度医疗的费用高昂,如心脏支架,而且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

其实,专业人员早就对此有思考,并且提出应当本着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来解决问题,其中最受公众欢迎的做法就是,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治疗。正如胡大一指出,和心血管疾病做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狂做支架,此病的根源在于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其实,这也正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做法,即广泛开展预防医学和健康教育,把健康的生活方式传输给公众,依靠健康饮食、体育运动、不吸烟和不酗酒等方式来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学者) 看病堪比“贩毒”,医改何去何从?

国内大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迷信支架,崇拜搭桥,因为它对病情有很大的作用,但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的讲话却告诉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说法,“在稳定的情况下,作为心脏科大夫不建议做支架”。另据报道,我国的心脏手术介入术在10年内激增20倍,2011年达到40.8万例使用支架超过65万个,支架价格由2.7万元至3.8万元不等,然而其成本却只有0.3万元至0.6万元。至此,专家揭开了心脏搭桥手术的两个黑色“潜规则”,一是当做不当做都做,二是比毒品更高的暴利。

首先,不当做的也做反映了“过度医疗”问题的普遍性和顽固性。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采取不能为患者提高诊治价值、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为。患者普遍对医疗知识不够了解,造成了医患关系的客观不对等性,使得患者只能唯“遗嘱”是从。现行医疗体制未能彻底改革前,医生们的福利待遇还是只能和医疗费用、药费所挂钩,这就客观造成了过度医疗问题解决起来很难、很顽固,甚至成为医改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其次,一个小小的支架从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能身价倍涨,反应了医疗器械行业中的暴利问题。老百姓看病贵问题已经阻挠了中国社会整体和谐向前发展的步伐多年,成为了人民幸福感降低的重要原因。国家一方面要求降低药价,一方面要求医疗器械、药品等要进入市场进行招标,但还是阻挠不了小小心脏支架的暴利问题。马克思说,“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高额的利润已经让医院、医生冲涨了头。

两个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制止的,在患者来说是只能摇头接受的,要想解决问题,监督管理责任和医疗体制改革自然只能落到政府头上。考监督管理从表面斩断从生产到销售到使用各个环节的“黑手”,从改革上来根本改变医生、医院靠药靠器械发奖金发提成的混乱体质。

幸福,要从心底来。

上一篇:8月份工作计划2下一篇:打卡签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