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感动中国”医生人物

200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首次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当年,钟南山就以“战疫者”的身份出现在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上,17年后,钟南山又以84岁的高龄继续抗击新冠病毒。本章,我们梳理了从2003年-2019年历年来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医生。看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应能体会到,岁月静好里少不了医者的守护。仁医,本就是济世良药。无数医者用大爱情怀和精湛技艺书写了医务工作者忠于信仰、无私奉献的人生轨迹,感动了中国。

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2004年2月20日,高耀洁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1927年出生的高耀洁,直到她从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职位退休后,才不经意间成为了社会的“高光人物”,也成就了她余生的事業。多年来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她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1996年,高耀洁第一次接触到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例。那天,她去某医院会诊,遇到了一位女病人,身体极度消瘦,高烧不退,皮肤上还出现了暗紫色的斑点。高耀洁的脑海里闪过艾滋病的症状,但刚有这个念头,就被别的医生否定。那时,艾滋病对于国人来说,还很遥远。

“开始我也根本不相信。后来那个女病人被确诊是艾滋病,而且以前接受过输血。我叫她的爱人来检查,又叫她的孩子来检查,结果都是阴性。这下我才相信她是因为输血感染的。”高耀洁回忆道。当时高耀洁和同事都认为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可患者不可能是性工作者。凭着医生的直觉,她开始调查艾滋病的传染源。

听说河南开封某地疫情严重,高耀洁带着记者赶了过去。一到那儿,他们就被客气地“请”上了回郑州的汽车。“我告诉司机要去开封的家。”司机就在离开封40多公里的地方让他们下了车。高耀洁一行人在路边一晚5元钱的旅店住下。第二天,天还未亮,高耀洁就叫醒两位随行的记者。他们半路上打动了一个三轮车夫,坐着摇摇晃晃的三轮车抄小路进了村。那次,高耀洁一口气走了7个村子,被捂得严严实实的真相一个个地“炸开”……

类似这样“游击战”式的调查,高耀洁进行了六七年。从最初暴发的老疫区,到新的疫区,高耀洁越“打”越接近“血浆经济”导致众多农民感染艾滋病的真相。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患者都有献血史,高耀洁开始意识到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严重性。从此她积极曝光河南省通过采血而导致的艾滋病急速传播,继而被人所知。她也成为第一个拉响中原艾滋病警报的人。

最初高耀洁自费印刷防艾传单,自己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地点分发,甚至曾到夜总会宣传。多年来,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高耀洁自费出版《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报》以“宣传和预防艾滋病”为己任,长时间战斗在中国防艾战线的最前沿。

高耀洁至今忘不了那一幕。2001年10月的一天,高耀洁去探访艾滋病患者,一进村就听见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在喊,“你下来,你下来”,声音都有点嘶哑了。高耀洁推开一间破旧的茅屋,竟看见一个女人吊死在房梁上。她的脚边,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一边喊着,一边饿得啃她的脚跟。村民告诉高耀洁,孩子的父母卖血时感染了艾滋病,男人已死,女人在贫病交加中,实在活不下去自杀了,孩子也患了艾滋病。

从此,高耀洁改变了对艾滋病人的救助方式,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艾滋病死者的遗孤。

高耀洁所定义的“艾滋孤儿”,即艾滋病患者去世后留下的未成年子女,与“艾滋病孤儿”不同,他们并未感染艾滋病,但是他们失去了依靠的亲人,生活没有着落,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高耀洁先后救助了164个孤儿。她给他们寄钱,寄衣物。春节的时候还把孤儿们带回家过年。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高奶奶”。

2001年,“全球卫生理事会”授予高耀洁“乔纳森·曼卫生及人权奖”。2002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同年,又被《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2003年,她被中国官方媒体评为“中国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又获得“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桂希恩:“一个教授做的五年,可以影响中国五百年”

2020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春节假期,年逾八旬的桂希恩仍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

桂希恩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主任,2004年度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词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一个教授做的五年,可以影响中国五百年。”

1960年,桂希恩即将大学毕业,同学们都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桂希恩的父亲桂质庭、母亲许海兰都是武汉大学的知名教授,他完全有条件留在武汉,但年轻的他心中有一个抱负——将自己的所学献给缺医少药的边区人民。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这一愿望时,父亲对他说:“你以后的路由你自己选择,你只要把握一点,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于是桂希恩到了青海,主要从事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197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桂希恩调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当了一名传染科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桂恩希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80年代末被国家卫生部授予“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称号。

1985年,为了开展国内的出血热治疗,桂希恩从美国带回了基因工程干扰素。由于这种干扰素需要进行临床实验,桂希恩将其注射进自己的体内,结果高烧不止。他是我国第一个接受基因工程干扰素注射的人,也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医生。

从1985年到1987年,桂希恩连续3年都到湖北钟祥进行出血热防治工作,每次一去就是三个月。1986年底,在钟祥进行病毒唑治疗出血热的临床实验,要过年了,同去的人都走了,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既当化验员又当医生,240例临床实验他一人就完成了80多例。

1999年夏天,桂希恩的一位来自河南上蔡的学生告诉他一件事,说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发烧、拉肚子,怎么也治不好,还有一些人已死于这种“怪病”。几天后,桂希恩就来到上蔡县文楼村。第一次抽了11人份血样回来,结果10人艾滋病检测呈阳性;第二次抽140人份血样回来,一半艾滋病是阳性。而且他们都卖过血。

从那一年开始,桂希恩数十次深入到河南艾滋病高发区,倾其所有为当地人提供检测和治疗的帮助,并开展家属内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研究。在长达5年的工作后,艾滋病高发区终于被发现。桂希恩不仅揭示了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之众,而且还揭示了艾滋病在中国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此前,高耀洁等人的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中国防治艾滋病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之后,桂希恩开始接受社会捐赠,每一笔捐赠和去处他都造册登记,并向医院报账,累计超过了10万元。有一次他不小心说漏了嘴:“我们家庭投入这个事的钱要比捐赠的钱多得多。”

桂希恩曾数十次去河南,为500多名艾滋病高危患者做过检测。不仅往返路费和住宿的费用是他自己出,就连其中许多病人的检测费用都是他支付!至今已有100多个艾滋儿童和艾滋病人接受过他的资助。

桂希恩对病人非常慷慨,可他对自己却非常苛刻。走进桂希恩的家,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个有着海外关系的、大学教授的家,书柜是上世纪60年代的,桌子是70年代的,椅子是80年代的,就连最值钱的“家当”也不过是一台25英寸的彩电!墙壁不但没有任何装修,刷的还是卫生漆,油漆的颜色还新旧不同。

文楼村的艾滋病病人程金在武汉治疗时,看到桂希恩竟无一件像样的衣服,十分难过。在离开武汉前,他特地将媒体捐赠给他的一件崭新的衬衣悄悄压在桂希恩的枕头底下,并在纸条上写下留言:“作为一个专家,您的穿着也不比我好,这件衣服您留着比我更有用。我知道当面给您,您不会接受,所以在临走前将衣服放在您的枕头底下,只有这样才能再次表达对您的感谢……”

2001年5月,桂希恩将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医院将他们安排住进一栋将要拆掉的两层宿舍楼。此举立即引起邻居们的抗议,面对重重压力,桂希恩把5名艾滋病患者接到自己家中,与这些病人同吃同住,以此向公众表示与艾滋病患者正常的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

2004年2月19日中午,湖北浠水的艾滋病患者万晓(化名)来到中南医院找桂希恩看病,桂希恩带着她做了各种检查,中午安排她吃了中饭。万晓给桂希恩带来了两瓶洋酒,趁桂希恩出去给她配药的时候偷偷放到桂希恩的办公桌下。因为艾滋病,万晓感到“自己两口子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她记得“桂教授每次来住处看我们总给我们资助,给我们做检查时,都不戴手套。我有时还提醒他防护一下。他总是摇摇手对我笑笑说,没事,这样不传染”。

桂希恩回到办公室时发现了她的这一“小动作”。他“威胁”万晓:“这样我就不再给你瞧病了。”万晓流着泪说:“每次都给您添麻烦,我们都不好意思。”桂希恩说:“省下钱把病治好,抚养好孩子,比送什么东西给我都好。”

临走之前,桂希恩叮嘱她要按时服药,并让她去药店配另外两种药,“这两种药在药店比医院便宜”。

2004年2月,桂希恩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的杰出贡献,成为第四个“贝利·马丁奖”的获得者。桂希恩当场宣布把该奖奖金5000美元拿出来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

李春燕:守护苗寨的白衣天使

李春燕,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卫生室副主任医师,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0年,李春燕从卫校毕业后,随丈夫孟凡斌来到贫困村寨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这是一个从没有过医生的苗族村寨。

200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两头耕牛,筹资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

卫生室创办之初,为节省开支,李春燕连药箱也舍不得买,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的大塘村,村民生病只能步行到很远的乡里或县里医治,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一些贫困、愚昧的村民求神拜佛或请来巫师驱神弄鬼。因此,李春燕的卫生室在创办后受到村民欢迎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长期相信巫师的村民们对这个挎着竹篮、不穿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没有太多的信任,找她治病的村民寥寥无几。

李春燕向来对巫术深恶痛绝,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抢占领地”,为了便于与村民沟通,不会讲苗语的李春燕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苗语。于是,一场医学与巫术的争斗自李春燕创办卫生室后悄然在大塘村展开。

大寨村民组一吴姓人家孩子得了肠炎无钱治疗,只好请巫师来“治病”,恰巧李春燕路过,当即为患者作了诊断并开了药,没几天,孩子的病治愈了。随着治愈患者数量的增多,李春燕慢慢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找巫师的人越来越少,来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刚边寨村民王岁山患了肠套叠,在医院治疗花光了几千元的贷款后,只好来找李春燕。从李春燕家到刚边寨,走得最快的人都得半个小时,为给王岁山治病,李春燕每天得往刚边寨来回跑4趟。两个月时间,她累得连走路都走不稳,最后,索性把王岁山接到家里来治疗,一个多月后,王岁山痊愈,而李春燕分文未收。

王岁山并不是村里唯一享有李春燕特别照顾的病人,她每次出诊,从不收取费用,村民穷,拿不出钱付医药费,大多数人看病只能赊账,卖给村民的药,也与批发价差不多,要是遇到特别困难的村民,她甚至连药费也不收。

行医的同时,李春燕还为村里的产妇接生。每年,村里通过她迎接的新生命都有几十个。接生一个孩子,得到的回报很少超过5元钱,有时守候一个通宵,只有幾角钱。

到2004年底,李春燕为全村近7000人次消除疾病,把许多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自己却欠下了7000余元的债务,辛苦创办的村卫生室面临倒闭。

生活的艰难让李春燕想到过放弃,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但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他们拿着零钱和鸡蛋来还债……捏着村民们还来的一堆皱巴巴的总数才100多元的块币和角币,李春燕猛然读懂了乡亲们眼神里的期盼和信赖,她没有离开大塘。在李春燕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塘村原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俗也慢慢得到了转变。

从2005年起,一些媒体陆续对李春燕的事迹进行报道,媒体的关注使她得到了全国各地热心人的支持和资助。在新闻媒体对李春燕报道后的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会接到多个来自各地的电话,其中不少是被她的事迹感动后邀请她外出发展的。“别人的邀请并不是没考虑过,如果我真的走了,这里乡亲生病就没有人给他们医治了,我舍不得丢下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生命同样可贵。”村民的依赖和信任使李春燕婉言谢绝了他人的邀请。

在热心人士帮助下,2006年4月,总投资22万余元的大塘村新村卫生室终于竣工。这个使用面积达27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有药房、治疗室、病房、办公室、B超室等。现在,李春燕工作的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共有医务人员4人,每年都有志愿者前来服务。

华益慰:“人民的好军医”

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主要从事胃肠、甲状腺、乳腺等普通外科临床工作,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专家组成员。在48年的从医生涯中,他用仁心仁术累计治愈上万名患者,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好军医”“值得托付生命的人”。2006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全军广大医务工作者向他学习。同年,华益慰被授予“白求恩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华益慰1933年3月生于天津一个医学世家。解放前,华益慰父母开办了一家“华氏夫妇医院”,家里挂着的一块“医乃仁术”的长匾,让他记了一辈子。“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这些深深刻入了华益慰的脑海里。他的少年是在南开中学度过的,“允公允能”的校訓同样让他铭记在心。1950年,华益慰从南开毕业被保荐到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医预系。1953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往军医大学学习,入伍参了军。这次选择,决定了他未来一生的走向。

作为我国建国后培养的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华益慰从医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手术数千例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华益慰医术精湛,他把“对事业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负责”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他说:“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不是‘你交钱我看病’这么简单的交易关系,医生是一个社会角色,选择了当医生就是选择了责任。”

多年来,华益慰一直坚持每次查房都是稳稳地站在病床前,和颜悦色,低声细语,耐心地解答病人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下病人每一个细小变化;冬天为病人查体时,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遇到女性病人,他都要求一名女医生或女护士在场,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他常对年轻医生讲,查房时一定要站稳,眼睛看着患者讲话,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给患者一种踏实感。每次手术后,他都不急着换下手术服,而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病人醒来时,他总是认真查看术后情况,询问病人感觉,交代注意事项。华益慰始终坚守着“病人以生死相托,责任千钧”的行医理念。

在华益慰眼里,病人都是亲人,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他给许多高级干部看过病,但从来没有利用医患关系办过一件私事;他给贫困患者看病,也是同样地周到细致热情。在别人看来,一名外科医生不收患者一次红包,好像令人难以置信,但华益慰做到了。1997年的某一天,一名患者家属在爱人手术前到华益慰家里咨询治疗方案,硬塞给他1000元钱。华益慰执意不收,反复退也退不回去,就以送钱人的名字在银行给送钱人存了起来,最终把存折还给了本人。

华益慰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挂不上他的专家门诊号,就会到家里去找他。为不耽误给患者看病,他特地在家腾出一间房用来接待病人,并且不收一分钱的费用。

1960年,华益慰刚工作没多久,他便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当时,军队组织了支援西藏医疗队,名单上没有他,但他再三申请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为此他推迟了一年的婚期。在这次任务中,华益慰表现出色被评为“积极分子”。通过这次锻炼,华益慰真正体会到了军人的荣誉与职责,为国家所担负的神圣使命。

1975至1976年,海城、唐山大地震接踵而至,华益慰都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特别是在参加唐山救灾半年多时间里,正赶上爱人病重,妻儿三人无人照料,困难重重,但他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1981年,华益慰的妻子张燕容因患直肠癌住进了他们的科室。那一天,给妻子做完手术,华益慰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伤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失声恸哭。为了减轻华益慰的负担,张燕容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的肩上。

1985年,华益慰的母亲病危住在301医院,老人走的那一天,正赶上他有一台手术,连老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看上。第二天早晨,他简单办完丧事后就赶回医院,又站在手术台旁。华益慰并不是不懂亲情,上世纪70年代,他把父母从天津接到身边,老人眼睛不好,小黑白电视看不清,他就和妻子取出家里的积蓄买了彩电。母亲病重时想吃新玉米面粥,他下班骑着车到处找。

1998年,华益慰退休。以他在外科界的名望,有很多机会到社会上去挣大钱,但他仍然坚守在医院临床工作一线,从不要组织的特殊照顾。他总是说:“我要留下来,还可以为科室建设和发展提一些建议,病人到医院可以找到我,我还能为医院出点力。”

退休本来是退出工作岗位在家休养,但华益慰不顾自己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和高血压,依然坚持为患者看病,全神贯注做手术。年过七旬还坚持每年做100多台手术,有时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大汗淋漓,两层手术衣都被汗水湿透。由于体力不支,他专门准备了一个高凳子,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凳子上为病人做手术。直到2006年7月25日,华益慰被初步诊断为胃癌,他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为预约好的病人成功地做了手术。这是他从医生涯中最后一台手术。

华益慰先后3次接受大手术治疗,他忍着病痛把自己作为“活教材”向临床医生传授医术。华益慰找到医院病理科主任丁华野,对他手说:“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我行医几十年里从未遇到的,所以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华益慰的父母、岳父母4位老人都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了医院,用于医学解剖。一套父母脏器标本的教学切片是老人留给儿女的唯一纪念。

2006年8月12日,华益慰病逝,在遗嘱中,他写道:“身后的一切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

陈晓兰:执著打假的医生

陈晓兰,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从1997年开始,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多年不懈地与医疗腐败现象顽强斗争,她也因此成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1997年,当时45岁的陈晓兰已经有近30年医龄,业务水平也得到认可。7月的一天,陈晓兰的一位老病人向她求助,说医生非给他打一种“激光针”,一打就很痛,人还发抖。陈晓兰于是开始关注这个新进入医院的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她看到仪器上写的是“ZWG-B2型”,说是“激光针”,其实是紫外光。随后,陈晓兰了解到,“光量子”一次治疗收费40元,每开给病人一次,医生可以拿到7元提成。因经济利益刺激,“光量子”使用越来越频繁。

8月底,陈晓兰偷偷从住院部借来这台仪器,拿一瓶装了生理盐水的盐水瓶,加入丹参并充氧,模拟人体,然后用“光量子”仪器进行“治疗”,结果瓶内产生了大量的絮状物。

这个“光量子”肯定有问题!陈晓兰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一医疗器械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并违法的东西,说是可以治疗57种病,事实上啥也不能治。按照说明,仪器的发明者是上海医科大学的陆应石教授。可陈晓兰到上海医科大学询问,却被告之,查无此人。陈晓兰开始去寻找使用了“光量子”治疗的病人。1998年夏,她找来挂号室的同事,搜集了一些使用“光量子”的病人病史,以作为资料保存。

为了获取准确证据,陈晓兰决定“以身试医”。她充当患者,先后到4家医院使用了“光量子”,然后在1999年3月15日,将这4家医院告到上海市虹口区法院。这样惊心动魄的举动也很让陈晓兰后怕:在一家医院打完针后,她回家就发起了高烧,不得已服用了免疫抑制药物。

1999年4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当时的医疗保险局、医药管理局,作出了禁止使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和石英玻璃输液器的决定。“光量子”从此在上海销声匿迹,但北京、河南、河北、四川等地还在使用,并能进入医保报销范围。直到2005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有关文件,这一治疗方法才被彻底制止。

“这是我打假的开始。”陈晓兰说。人们盛赞她打假的勇气,陈晓兰却认为:“这并不需要勇气,只是一种职业习惯,就像看到瘟疫、传染病要让它们停下来一样。”

选择揭露医疗黑幕,意味着站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对立面,也意味着要面对各种威胁、阻挠甚至诬陷。从陈晓兰对自己所在医院进行实名举报之日起,医院内部就有人到处散播“陈晓兰有精神病”的流言,而且流言像流感病毒一样快速扩散。陈晓兰算是有心人,退休前特意开了一份出全勤的证明,她只能以此说明,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没有工夫闹神经病”。

在上海医疗界,陈晓兰名声在外,她去一些医院、诊所调查取证,很容易遭遇盯梢、阻拦甚至搜身,她经常随身携带不止一个录音笔。

10年来,经陈晓兰举报而被查处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欺诈性治疗方法,除了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还有石英玻璃输液器、鼻激光头、光纤针、半导体假冒的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血管内激光和药物同步治療、静舒氧输气器及其进气器件等。

为了举报伪劣医疗器械,10年来,陈晓兰在京沪线上往返了40多次。曾经有人提出要为她募捐,资助她经费,她全都回绝了。“一旦拿了钱,即使你把这些钱全都用到正道上,也会有人说你另有所图。我不拿,我就行得正。”

2007年10月,以陈晓兰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陈晓兰说:“如果不是走上了这条路,我现在也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但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万青:情系藏族同胞的汉族“曼巴”

“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王万青颁奖词中的一句话。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服务牧区。得知玛曲县最艰苦,王万青又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玛曲草原。“真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想出风头,就是觉得人一辈子应该做点什么。”王万青说。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玛曲县阿万仓乡还没有通公路,马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万青来到海拔3600多米的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几张掉了油漆的桌子,药柜里只有寥寥的几瓶药,没有病床,整个卫生院最贵的医疗设备是院长亲自掌管的血压计。完全听不懂的藏语,更是让王万青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这些都没有让王万青打“退堂鼓”,他把常用的话语用汉语注音,得空就背,不到半个月王万青能独立看病了。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玛曲草原上的牧民生了病往往求医无门。王万青来了,带着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术和一颗医者的仁心,长期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终于有了好“曼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王万青第一次骑马出诊是去抢救一名烧伤的老人和一名患急性扁桃腺炎的妇女。可是马走到半路,突然受惊,王万青从马背上摔下来,胳膊脱臼,疼得他躺在草地上直打滚,他强忍着刺骨的疼痛,指导同行的两个牧民对自己进行上臂复位,并吊着伤臂坚持前行,圆满完成自己首次出诊任务。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不论刮风下雨,王万青绝对不让病人焦急地等待,只要能为群众解除病痛,他就要尽一切办法去做。

在玛曲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曼巴”救人的故事。那是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藏族孩子,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的肠管都已变色。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孩子送到乡卫生院时,小南美的血压已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要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征得家长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个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

手术后10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夸赞这位神奇的“曼巴”。像这样救人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王万青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20多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而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才3400余人。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王万青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1993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担任医院外科主任。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或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长期的草原行医过程中,王万青认识到要减轻藏区群众的病痛,光靠看病还不够,没有完善的基础医疗普查就没有藏区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8年时间,一个人、一匹马,王万青完成了阿万仓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乡牧民孩子的计划免疫。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惠及牧民群众达1500多人。与此同时,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尚属首例。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王万青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工作之余,刻苦攻读,翻译医学资料10万余字;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20余篇科研论文,部分论文获奖后还引起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及国外医学界的关注。正因为他取得的突出成绩,王万青曾获得省部级表彰10多次,并于2010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

数十年,王万青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玛曲大草原的土地上。后来,年逾古稀的王万青出诊时,他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藏袍的老妇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藏族妻子凯嫪。年纪大了,妻子已经不放心王万青一个人奔波在草原上。他们的大儿子接了王万青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的“草原曼巴”,二儿子做了警察,两个儿子都娶了藏族妻子,唯一的女儿则嫁给了当地的牧民。

“我要用我剩余的时间继续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要讓全国、全世界看到藏汉两个民族的团结、融合,看到藏区的发展成就。”王万青说。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2019年1月14日,97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吴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动情地说。

从医70多年,吴孟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000多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1922年,吴孟超出生在福建闽清县。5岁时随母亲移居马来西亚,初中毕业后,他放弃学做生意的机会回国抗日,年轻的吴孟超深深懂得:“国家不强盛,咱们的腰杆就不硬。”

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毕业那年8月,上海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医生,吴孟超前去应聘,从此走上了医学报国之路。

自从选择了肝脏外科作为自己的事业,吴孟超就与肝脏结下了不解之缘。

肝脏是人体的“营养库”和“化工厂”,一直被视作外科手术的禁区。在我国,肝脏外科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是一片空白。1956年,外国的一个肝脏外科专家访问中国时断言:中国的肝脏外科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至少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吴孟超带领他的肝脏外科团队,仅用7年时间,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实现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重大突破。

1959年,吴孟超创立中国人肝脏“五叶四段”的经典解剖学理论,奠定我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1960年,他主刀成功完成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发明“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法”,开创我国肝脏外科手术止血方法先河;1963年,他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术,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胆外科的前列。

1975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来求治,被吴孟超诊断为肝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个马蜂窝,容易破裂导致患者死亡,当时国内外的救治成功率很低。吴孟超带着40人的医疗团队,决心手术,手术做了12个小时,切下的瘤子重18千克。直到今天,这仍是世界之最。多年过去了,已经80多岁的陆本海还经常打电话给吴孟超,反复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激。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肿瘤,发生肝细胞瘤的危险很大。1983年,吴孟超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一个星期后,女婴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部趋于正常,体重还增加了1公斤。

吴孟超医术高超,来找他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总是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千方百计为患者省钱。每次手术缝合,他都是用手缝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1000多块,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特需科主任杨甲梅教授说,吴孟超对患者关怀备至,冬天查房时,他总是先把手搓热了才开始给患者检查。做完检查之后,总会顺手为患者拉好衣服,掖好被角,并把鞋子放在最方便的位置。

常有全国各地被“判了死刑”的肝癌患者,都冲着吴孟超的名望来医院。正是患者的敬慕和信赖,让吴孟超坚守在肝脏外科一线。他说:“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我觉得我身体还可以,所以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是我最大的幸福。”

2006年,因为在肝脏外科界作出的突出贡献,吴孟超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500万奖金。解放军总后勤部也奖励他100万元。吴孟超说:“我所有的知识和荣誉都是党和军队给予的,而我回报祖国和人民的还太少太少。600万元对我没什么用,还不如拿出来培养人才。”他把奖金500万用于培养科技人才,100万元用于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医护人员。

在一次中德医学会学术年会上,吴孟超发现王红阳思路敏捷,就推荐她到德国留学。回国后,为她建立最好的实验室。后来,王红阳在肝癌等疾病信号转导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吴孟超说。目前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人才梯队脱颖而出,他培养的2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这是“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和丈夫艾起的颁奖词。

1969年出生的周月华,8个月大时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因此残疾。然而身体上的不便,没有让周月华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凭着自己的执著,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顺利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在父母家人的支持下,1990年11月,“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正式挂牌营业,那时她21岁。

起初的几年,周月华左手拄着拐杖,右肩背着药箱,独自一人奔走于村民家与卫生室之间。这种行医方式一直到她遇到艾起才有了改变。

第一次看到周月华,艾起的目光就无法从她身上移开。在他眼中,她自强自立,乐观向上。

“我很想和你一起去追寻美好生活。”当周月华问艾起为什么会向自己这样身体有残缺的人提亲时,艾起说道。

1995年,艾起与周月华喜结良缘。婚后,周月华和艾起将卫生室搬到邻近西河村小学的一套三层旧楼房里,而这里也成为他们的家。从这以后,艾起正式成为周月华的“专职司机”:无论风雨,无论路况,有周月华的地方,就有艾起,有路的地方他骑着摩托载着她,没路的地方他背着她,一步步前行。

艾起是村里的会计,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也承担起家务活,洗衣做饭。周月华忙碌起来,出诊探病、接待病人,不得不连轴转。背起妻子的同时,艾起也为妻子做好一切后勤工作:周月华忙得没时间吃饭,艾起就把热饭端到她面前;周月华列出诊所需要的药品清单,艾起骑着摩托出发,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1998年的一天,凌晨3时,细雨蒙蒙。睡梦中的周月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村民杨光照家的儿媳临产了,想请周月华去接生。“艾起,快起床!”她赶紧摇醒沉睡的丈夫。艾起二话没说,背上周月华就出诊了。

那是一条怎样的山路啊!路面凹凸不平,盘旋陡峭。右边,是高高的峭壁;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艾起背着周月华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杨家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艾起左脚一滑,右腿一下子跪在地上。周月华一下子被摔了下来,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艾起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艾起,你在哪儿呢?”周月华哭着大喊。喊了一阵,黑夜里终于传来丈夫的声音。原来艾起掉到下面,幸好被崖边的一丛灌木挡住了。爬回路面后,艾起右腿膝盖处已是鲜血淋漓。但两人没有停留,又赶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为杨家顺利地接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贝。

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周月华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她还是会让艾起背起自己就走。

这个男人用20多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20多年来,周月华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医生”,感动了全中国的观众。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艾起说。

胡佩蘭:98岁高龄的仁心医者

2014年1月22日,“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胡佩兰走了,她用简单平凡的一生感动了中国。2014年2月10日,胡佩兰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胡佩兰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县城北关。193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部,1944年毕业。1986年,胡佩兰70岁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子上退休。她担任这个职务多年,是医院著名的妇科专家。她曾带头攻克了多个妇科疑难杂症,也经常临危担纲危重手术。退休后,胡佩兰先后在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每周6天,每天接诊30余人,20多年来从未间断。

解放后,由于在医院勤勤恳恳,胡佩兰被评为铁道部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胡佩兰参加了天安门阅兵,走在第一排,周恩来和朱德同她亲切握手,她还参加了周恩来举行的酒会。

胡佩兰养育了包括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在内的4个儿子。70岁退下来后,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坚持去出诊,为此,她还一度和家人“生气”。

每天早上8时,胡佩兰都会准时来到医院开始接诊。满头银发、鼻梁上架着眼镜的她在仔细听完病人叙述后,会用力撑着桌子站起身,扶着椅子走进检查室给病人手检。检查完她再扶着门框慢慢移出,略作思考,一笔一画地写下处方,用手指一行一字检查确认书写无误后,叮嘱病人几句,再迎接下一个患者。这一系列动作,缓慢但是娴熟,胡佩兰每天上午都会重复二三十遍。

亲手为每一个患者检查,亲笔记录每一份病历,接诊期间不休息、不间断,不看完病人绝不下班。“只要能活动一天,我就要为病人服务一天,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人民服好务,不能白吃公家饭。”胡佩兰这么说,也在这样做,认真、笃定。

“便宜药治大病”是胡佩兰的口头禅,她在给初次看病的患者开药时往往只开3到5天的药量,病人服药见效后才会再增开药量。

在病人眼里,胡佩兰既是贴心的医生也是严厉的家长。一次,胡佩兰给一个23岁的女孩检查时,发现她已经做过8次引产,胡佩兰十分生气,严厉批评女孩不爱惜身体。她把每一个病人都当做家人,看到他们生病痛苦的样子,她都打心眼里感到心疼。

年事已高的胡佩兰记忆明显下降,但是病人的名字、病情、病状她却记得清清楚楚。哪个病人复查来晚了,哪个病人病情加重了,有时不用看病历她就能说得出来,特别是跟着她10多年的老病号,病因、病情、病症,甚至开过什么药,吃什么有效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经熟人介绍,不远千里慕名来到这个不起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胡佩兰看病。时间一长,前来求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心胡佩兰会过于劳累,曾限定每天门诊挂号名额,胡佩兰得知后十分生气。“看病还能拖日子?怎么能让病人白跑一趟?”此后无论多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经常从早上一直忙碌到下午两三点。

胡佩兰性格耿直、待人热情,把徒弟当做孩子一样照顾,可一旦发现徒弟做出有违医德的事情,她就会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绝不容情。胡佩兰说:“做医生要担得起责任,对得起病人的信任,贪慕虚荣,见利忘义就对不起医生这个职业。”有时看见电视上报道医生收受红包,卖药提成时,她总是摇头叹息,气愤地对孩子们说这样的人毁了医生的名节。胡佩兰行医70年从未收过一个红包。很多经胡佩兰治愈的病人都会带点礼物到她家中看望,表示感谢,胡佩兰推辞不掉收下礼物后,坚持补还现金。

70年的从医经历让胡佩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见、高发的妇科病胡佩兰基本能药到病除,但是对待每一个患者她依然会耐心检查,小心诊断。胡佩兰年纪虽大,但她对现代新型的治疗技术和医疗检测设备并不陌生,接诊时如果遇到患者病情复杂,社区服务中心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她会清楚地告诉病人去什么类型医院做哪些方面的检查。

由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胡佩兰的腰部束上了钢板,不能走远路,但是她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跑多远来了,找不见人,心里肯定不舒服,这儿收钱不多,来看病的都是一般的老百姓,我只是给病人解决点小问题。”胡佩兰说。

除了坚持出诊,胡佩兰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在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托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2014年1月22日,98岁的胡佩兰逝世,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肖卿福:坚守40多年麻防路

肖卿福,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2015年2月27日,肖卿福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上世纪70年代,人们“谈麻色变”。1972年,24岁的肖卿福从赣南卫生学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县皮肤病防治所,得知是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时,家人坚决不同意。但第二天,他还是走进了黄麟乡安背康复村。

“刚接手麻防工作时心里也怕,麻风病人长期患病后身体一些部位会发生溃烂,看起来很吓人。第一次进村,我害怕得一夜未睡,连床都没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回忆起当年,肖卿福并不掩饰最初对这项工作的恐惧心理。

接治第一位麻风病人的场景,让他至今不能忘怀。一位刘姓老人是畸残患者,治愈后双手双足成爪形,在他面前,老人蹒跚前行,那个背影是如此的凄苦悲凉。那一刻,肖卿福暗下决心,下次还要进村来,这一进就是40年。

为了不漏掉一个病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上门服务的办法。他负责的片点多、任务重,当时交通不便,只有骑自行车下乡,单程一趟好几百里。工作起来往往要好几天,每次就在外面住一宿,第二天继续工作。碰到雨天路滑,土路泥泞,他就扛着自行车,坚持探访完最后一个病人。

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使肖卿福赢得了病人的亲近和信任。“要治病,先得走进病人的心里。”肖卿福说,麻防是一条艰辛的医务路,他每天除了为患者身上的溃疡脓液进行清创,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心病,取得信任,配合治疗。为深入了解全县麻风病人的病情,大多数时间,肖卿福都是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于村落和田壟间。通常,他从县城出发,沿一条线走乡串户,一路随访病人家,一趟就是十天半个月。

肖卿福把患者当亲人。通常下乡工作要谢绝在村民家里吃饭的,但他恰恰相反,和病人一起吃饭,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起初,患者们抵触,甚至不耐烦,但肖卿福用理解和宽容得到了病人最终的信赖,也让他最真实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病人钟某,1976年患麻风病,属多菌型传染性,左脚溃烂得十分严重。当时他只有20多岁,曾多次想要轻生,肖卿福一边细心开导,鼓励他战胜疾病,一边专门为他制订治疗方案,与有关医疗单位联系,实行医、护、清洁消毒三管齐下,最终使该病人康复。钟某康复后激动地说:“是肖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4小时不关机,这成了我的习惯。”肖卿福说,常有病人打电话给他,但询问的大都不是关于病情的话题,而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群病人的生活圈子太窄,能接纳他们的人不多。在病人眼里,肖卿福就是亲人,他们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肖卿福。

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擦身子。

1995年冬的一天,一中年妇女见到步行40余里来她家回访的肖卿福时,禁不住双眼含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恳求肖卿福救一救他们家。原来,该妇女丈夫因病已故,她只身带着一对幼年小孩,而且左足严重内翻导致外踝着地形成复杂性溃疡,毫无自食其力的能力,在她的眼中,肖卿福就是她的救星。肖卿福回所里后,立即向有关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终经多方协调,该妇女被收入了康复村治疗,小孩移交亲朋抚养,费用则由县、乡民政解决。一年后肖卿福主刀为该妇女免费做了截肢术,并安装了假肢,后来她与村内一男性留院养老者喜结良缘,一时被传为佳话……

1998年夏天,面对一个全身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全身皮肤呈现“熟牛肉状”的多菌型病人,肖卿福并没有避而远之,反而是在转入上级医院未能如愿的情况下,带领同事们住进了麻风康复村,与麻风病人24小時“零距离”接触,历时40余天,最终肖卿福赢得了与死神的较量,从死亡线上拉回了该患者。

麻风病患者在当时非常受歧视,这给肖卿福走访群众、排查病情带来了阻力,群众怕医生到家里来走访后,会让亲戚朋友误以为自己家有人得了麻风病,他们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要来我家”,“有的人远远看到你来了,马上就把家门反锁,不让你进门。”让肖卿福更尴尬的是,不仅群众远离他,连朋友、医院其他科室的同事也不欢迎“麻风病”医生,大家都怕他们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染上了麻风病,“想去朋友家坐坐,很多人都说没时间。单位里开个会,其他科室的同事也要和你保持距离”。

虽然大家都歧视“麻风病”,但是肖卿福越干越有劲。为了尽快消除人们谈“麻”色变的心理,肖卿福组织人员利用版画、海报、广播,到各乡镇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还将有关麻风病咨询问答资料印发到各个村组,举办麻风病知识培训班、办起了宣传栏。他还蹲点在乡镇,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访群众,摸查各地麻风病的发病率,消除群众的担心。

在肖卿福和前面两代“麻防人”的努力下,当地的麻风病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消灭,肖卿福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他撰写的多篇科研性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全国麻防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多次被全国麻防中心、省麻防指导组指定参与重要科研课题。

肖卿福有多次机会可以调整工作岗位,但最终他选择了坚守。他说,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他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走不动那一天……

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展现大爱

2015年2月27日晚,“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在接近尾声时,现场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特别致敬环节,致敬的对象,就是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6名死亡。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万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2015年1月12日,在这里就诊的三名埃博拉患者康复出院。疫情虽然并没有过去,但正在出现转机。

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在2015年3月底举行的埃博拉病毒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指出,中国先后向西非提供总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派出抗疫医务人员近1000人,累计检测病毒标本约5000份,收治患者近900例,完成公共卫生培训逾13000人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动。

为了应对疫情,中国人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不少一线医护人员、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远离家人,冒着风险奉献。使命彰显大爱,在征战西非的背后,有许多爱的故事。

在西非,医护人员需要在隔离区内治疗病人,身着三层防护服和三层手套,在西非高温的环境下常常因缺氧而头晕,汗水常常打湿了全身。但是,这个时候需要靠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行为。一旦在暴露的病毒区域中将口罩摘了下来,那么就会被感染病毒了。

雅尤玛是个9岁女孩,失去亲人的她3天没有进食,高烧、呕吐、腹泻……死神随时可能把她掠走,她虚弱无力地蜷缩在病床上,一双无助的大眼睛时而睁开时而紧闭。第302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内科护士长、第二批援塞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黄顺,被这眼神深深地刺痛了。

每次给雅尤玛喂水,黄顺总是用手腕先试好水温。平时,手腕试水温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隔着三层厚厚的防护手套却很难准确感知。为了减少判断失误,她在办公区域先调好水的温度,穿戴上防护用品后,再反复去感觉那个温度。

爱是战胜病魔的最好良药,雅尤玛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却常常独自一人发呆。黄顺把国内带去的熊猫玩具送给雅尤玛。雅尤玛接过小熊猫,抱在胸前,爱不释手,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黄妈妈!黄妈妈!”雅尤玛康复出院时,她搂着黄顺,两张不同肤色的脸紧紧地贴在一起。

玛鲁芭是利比里亚的一名患者,当女儿出世时,她与女儿一起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她被救护车送来时已经在发高烧,当告诉她被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时,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一丝泪花,眼神无助和绝望。

经过中国援非医疗团队20天的奋战,玛鲁芭体内病毒消失。她在医疗队的春节联欢会上,向着台下到访的各国医疗队代表、联合国维和部队代表说:“是中国医疗队救了我的命!”

浙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蔡剑说,当地的电视台和电台都采访过他们,他听到当地人对中国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China is good!”

梁益建:“只有爱心能促使你去做一个更好的醫生”

作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的权威专家,梁益建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被手术、查房、问诊、回访占去。梁益建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国医师奖”“大美医生”……满载荣誉,却永葆初心。

在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之前,梁益建的名字就已经在脊柱畸形患者圈中广为流传。2008年2月,他做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例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当时,梁益建在四川盐源县泸沽湖附近做医疗支援,遇到一个胸口几乎贴着大腿的人,走路时眼睛只能看着地面,他叫伍才林。“当了多年骨科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驼得这么严重的患者。”梁益建仔细观察后,说了句:“我可以做手术让你站起来。”伍才林起初不信,梁益建又拿出纸笔,跟他讲解原理,伍才林才答应做手术。

同年5月,梁益建把伍才林接到成都,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这个原本身高不到1.3米的小伙子康复后长高到1.78米,实现了站起来的梦想。为了铭记这一人生的转折,他将名字改成伍才立。伍才立手术成功后,梁益建名声大振,全国各地的脊柱畸形患者很快找上门来求医。从此以后,梁益建与重度脊柱畸形矫正结下了不解之缘。

梁益建另一次“出名”有些意外。2013年5月,一名身着手术服、穿着拖鞋,连口罩都忘摘的医生侧卧在两把小凳子上睡熟了。当时的手术室护士长见状,偷拍了一张照片。照片被传到网上之后,感动了不少人。这名医生就是梁益建。他当天做了两台手术,手术结束后,病人腿部的麻醉效果还没结束,他就在旁边等,一等就睡着了。

骨科护士长陈澜说,这种情况对梁医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有时一些高难度的手术甚至需要7个小时,他稍作休息之后,还会亲自去查房。梁益建每周平均做5台手术,其他时间就诊、开业务讨论会。

脊柱畸形,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我国一大批人正在饱受这种困扰。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侧弯130度以上,四处求医无门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脊柱畸形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形,与之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也在不断侵蚀着人的生命。面对患者,梁益建沙哑的声音说得最多的就是四个字:“我治得好。”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梁益建在该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达507名,其中,417人术后出院,余下90人继续接受治疗。

为了在脊柱矫形领域走得更远,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多年来梁益建一直勤学不辍,在考取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两年后,又受邀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站到了世界脊柱矫形界的学科最前沿。学成后,他怀揣着建立一个国家级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研究中心的梦想,婉拒了美国医院丰厚的薪酬,毅然回到中国。多年来,他参与过的“驼背”手术有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

梁益建在无数个本可以拒绝的病例中创造出了一连串“之最”,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三大禁区: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他治疗过的病例已经囊括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所有类型,年龄跨度从2岁到80岁,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这些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都是难以复制的奇迹。

为打造一个国家级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研究中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梁益建的手机时刻保持畅通,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自己的科室人员也保持手机24小时开启,以便病人可以随时问诊求医。他每天坚持7:30到岗,晚上7时后才离开,像一根上紧了的发条——查房、问诊、手术、回访,回家还要研究病例,甚至周末也是各种讲座和交流,每周的工作时间接近100个小时。

根据学科未来的发展,他把科室的研究方向重点放在了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和非融合技术以及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研究。他依托医院麻醉科、呼吸、消化、心血管科等相关科室的整体优势,成立了一个有近50名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确保完成一些重危、高难、超高龄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其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由于梁益建不断追求极致,人类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水平在他的努力下,一次次被推向更高的高度。

“作为医生,除了要有技术,更重要的是富有爱心,只有爱心能促使你去做一个更好的医生,这种情感是很温暖的。”梁益建对于病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他联系了一些大学志愿者来为住院的孩子补课,还自掏腰包请了声乐老师来教孩子们唱歌,以锻炼肺活量;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患者,安排他们的亲属在医院做护工以保障他们的住院生活不受影响;病人住院期间,他请来计算机老师,想帮助这些身体不便的病患多学一种技能;等病人出了院,他又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他们解决工作问题。2013年,梁益建及其团队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该公益基金会至2017年2月已向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定点捐助了220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捐助金额达到880万元。除了在医院做手术,梁益建每年都会去贫困山区、藏区义诊。

聊及职业目标或计划,梁益建回答:“小医生有什么目标和计划,做好当下工作最重要,还有好多病人等着我呢!”

郭小平:艾滋病孩子的“大家长”

“大家认不认识我无所谓,我只是想通过节目让大家认识我们学校的这群孩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不止一次这样说。

郭小平,出生于1963年,曾任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我国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创办者和校長。

“最早就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根本没想到后来会成立一个学校。”回忆起创办学校的过程,郭小平如是说。

2004年,郭小平所在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了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病区“绿色港湾”,其中有几名因为母婴感染、一生下来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孩子。由于父母去世,亲戚也不愿意接他们回家,4个孩子长期住在病区。

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但对他们来说,这并不容易。由于经常发病,他们身体虚弱,随时可能住院;人们对于艾滋病的恐惧、歧视也让孩子们受到不少伤害。曾静是4个孩子中的一个,他曾去学校上学,可当老师和同学知道他有艾滋病后,他就被彻底孤立了。“上课时,我被孤零零地安排在教室的一个角落;下课后,也没人愿意跟我说话。”后来,曾静得了抑郁症。抑郁症好了,他也不想再回学校了。

这些无辜的孩子本就生死未卜,还被人歧视,这让郭小平很难过。“也不知道孩子们能活多久,就是想让他们学一点知识,过得快乐一点。再说,呆在医院里,也不上学,不成文盲了吗?”

为此,医院腾出了一个病房,买了一块黑板、4张课桌,“爱心课堂”就这样“开学”了。医生、护士轮流当老师,拿来自家孩子用过的课本,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们认字、做算术。课堂虽小,但孩子们高兴极了,经常是刚拔掉输液管,就飞奔到教室。病区里的患者刘丽萍主动请缨给孩子们当老师,多年前,一次术后输血时,她不幸感染上了艾滋病。“想到过自杀,也想过要报复社会”,但这个小课堂让她看到了希望。

课堂建立不久,孩子们的命运迎来了转折。2005年,医院收到国际捐助的儿童抗病毒药物。这种药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增强免疫系统,只要按时服用,孩子们就能健康地活下去。

一年后,“爱心课堂”里的孩子增加到了16名。孩子多了,临时教室就不够了。2006年9月,依靠社会捐助,“红丝带学校”建立起来,但招老师却成了郭小平的心病。只要有教师资格证,愿意来的,他们统统招收。“我们待遇不好,又是这样的学校,没啥人愿意来。”郭小平记得,聘来的第一个老师上课时戴着手套、穿着消毒外套,不愿意跟孩子们接触,没多久就离开了。但现在好了,学校有七名教学老师和两名生活老师,郭小平的女儿也是其中之一。“我闺女从小就跟着我,和孩子们在一桌上吃饭,她根本没有‘歧视’这个概念。从医科毕业后,我说你去学校教孩子们吧,她乐呵呵地就来了。”

对学校的25个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人教授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一进校门,你就能看到一组图画:郁郁葱葱的树上挂着大苹果,每个苹果上都贴着一个孩子的笑脸,周围簇拥着一棵棵向日葵。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郭小平又有了一个心病。学校成立6年来,一直没有办学资格,孩子们没学籍,也就拿不到毕业证,不能参加升学考试。为此,他跑过不少地方,但一直难以解决。

转机悄然到来。2011年11月15日,世卫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彭丽媛来到学校看望孩子们,还和他们一起吃了午餐。彭丽媛的到访,大大推进了学校“转正”,不到一个月学校正式挂牌。

学校合法了,孩子们有了学籍,郭小平的心也大了。“以前,我觉得孩子们能上个职业学校,能自食其力,也就够了。现在,我对他们的期望也高了——考高中、考大学。”他难掩兴奋,“初三的孩子,我亲自抓学习,还挺见成效的”。

因为担心孩子们不被正常的高中接收,郭小平已经提前聘请了高中老师。“考上考不上,那是凭个人的本事。但是,受教育是孩子们的权利。”对这一点,他很坚持。

被问及办学的艰难,郭小平笑了:“你们总爱问我多难,难事当然有,但过去了我就忘了,只记得那些快乐的事。”人们对艾滋病的态度的变化,是最让郭小平快乐的事:热衷于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了,社会的歧视减轻了。“以前我做艾滋病防治,别人都不愿意跟我一桌吃饭。现在我们发起了‘5·26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到了那一天,来的人太多,坐都坐不下。我们学校旁边是个村子,刚建校的时候,孩子们去村里理发,没人给理,想买东西,人家也不卖,现在就好多了。”他还开玩笑说,过去连小偷都不来,现在“都有人开始偷我们的菜了”。

郭小平告介绍,学校里有一半孩子是孤儿。“这些孩子要是没人管,还不就自生自灭了。等长大了,你说他能不憎恨社会?很多人都说艾滋病儿童的问题,光说有啥用,总得有人去做吧。”

也曾有人对红丝带学校提出质疑,认为建一个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本身是一种隔离政策,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郭小平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建立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孩子们很可能就没有学上。这就是现实。”但他相信,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我希望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有红丝带这样的学校。”

对孩子们的未来,郭小平的想法十分清醒。尽管歧视减轻了,但他们想要像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生活,仍然不容易。他常会和孩子们聊起人生、梦想、将来的职业选择,给他们建议。

“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郭小平认真地说。

(参考资料:《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文史参考》2010年第4期、《桂希恩:中国抗艾先锋》《人民文摘》2005年第4期、《李春燕:感动中国的苗寨医生》人民网2007年8月3日、《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人民日报》2006年07月13日、《陈晓兰:一个医生的救赎》《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48期、《王万青:情系藏族同胞的“汉族曼巴”》新华网2014年8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新民晚报》2019年4月6日、《周月华、艾起:背起梦想一起前行》《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26日、《“仁心大医”胡佩兰:中国最年老的出诊医生》《郑州晚报》2014年6月18日、《肖卿福与麻风病人共同坚守的白衣战士》《人物周刊》2015年第10期、《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展现大爱》《青春期健康》2015年第14期、《梁益建:每周工作近100个小时医者仁心大爱情怀》《四川日报》2017年11月6日、《郭小平:艾滋病孩子的“大家长”》《环球人物》2013年第32期等;作者:林颖、钱忠军、田巧萍、高翔、孙晓娟、李惊亚、王丽、关军、柴会群、姜伟超、左妍、王帅等)

作者:黄梦怡

第2篇:2013感动人物的人物

毛主席生活管理员 吴连登

我们不能给主席丢脸

2013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的日子。其实,从2013年年初开始,全国各地或自发或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我有幸参加过几次,如: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还有《人物》周刊的老朋友、电视剧《毛岸英》制片人邹小提女士出品的话剧《毛泽东和他的长子》,等等。2013年清明节前夕,同样是怀着对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我采访了陪伴毛主席度过最后12年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老师。人称“毛主席管家”的吴连登,是江苏盐城人,1942年出生,种过田,务过工,当过服务员,1964年,22岁的吴连登被毛泽东请去管理家务。

4月19日上午,细雨霏霏。我如约到吴连登老师家翻拍照片,细心的吴老师提前骑自行车到几百米外的路口等我……吴连登的家异常简朴、狭小,没有几件像样的电器和家具,而布满房间的是各种尺寸的毛主席塑像、照片,还有相关的纪念品……吴连登抱着一本又一本相册,一张又一张地指给我看。相册一尘不染,每张照片都诉说着他对毛主席的想念,他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主席最后一次和我们合影,你看他的腿,瘦得——”吴连登哽咽了,转过头去,我看到照片中的毛主席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吴连登感慨地说:“他老人家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自己身后没有财产,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都像他的孩子一样,可以说日日聆听他的教诲,亲眼见证了他的操劳……我们在物质方面都很知足,教育子女也是凡事靠自己的双手。”

对吴连登来说,这些相册里的照片并不是尘封起的历史,而是刚刚过去的昨天,正在经历的今天……“老实说,我对主席比对父母的感情还要深。我父亲去世时,我都没有回去,就是怕主席知道了,分散他的精力。因为主席的健康和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完成好。关于主席,我们这些朝夕相处的人讲话,不会有什么艺术加工,我们就是想还原真实的主席。中国人民过上现在的日子,可以说是托了他老人家的福,而主席更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的心,永远想着人民,做事,永远为了人民。这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主席经常跟我们说:所有要求别人做到的事,都要从我开始,在北京,我是北京市民,在中国,我是中国公民。老人家一生勤奋,勤俭,勤政、廉政,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他每天工作长达20个小时,最多时连续几天工作,根本不睡觉,一看到主席考虑问题,不吃不喝,就是我们心最疼的时候。他每天粗茶淡饭,工作时间是常人的两三倍,他活了八十几岁,实际上是很长寿的,因为他天天透支自己,不像有的人白活一生。看到老百姓受苦,他流泪,看到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他也流泪,主席想到那些曾和他一起战斗的英烈们,其中也包括牺牲的亲人。人民会永远怀念他,因为他把历史看透了、研究透了,他读书、研究历史,是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个国家,主席总结了,没有一个朝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我注意到吴连登珍藏的相册里有一类照片,是他在毛主席办公、居住乃至散步甚至停留过的地方照的,还有一类照片是主席的个人生活用品,包括穿过的衣服、鞋子,用过的茶杯、烟缸、蒲扇,我想也许是睹物思人,也许是给自己心里留下主席不曾离开的证据。

吴连登说:“主席离开我们37年了,但人民依然那么崇敬他、怀念他。你看,无论春夏秋冬,纪念堂开放的时候,门前都有长长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捧着鲜花,等着看看他老人家。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每到清明节,每年9月9日——主席的忌日,还有12月26日——主席的诞辰,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纪念堂看老人家,平时还以不同形式纪念他,我家里有许多主席的著作,他的塑像,过年过节,我要在他的塑像前点支烟,做一碗红烧肉,放在那里,表示哀思。”

几年前,我采访过毛岸英烈士生前妻子刘松林老师,也采访过曾经见过毛主席的一些老艺术家和老同志,主席的勤俭和情义是所有人念念不忘的,对于这一点,吴连登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曾与主席朝夕相伴度过了最后12年,“主席一生倡导勤俭节约,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关注小事小节、从自己做起,比如主席爱抽烟,正常情况下一天要两包多烟,彻夜开会时就更多,主席用火柴,总是从中间向一边划,他心里有数,用完一半,磷没了,再用另一半,有时我们看火柴没了就把火柴盒扔掉,主席发现后问我们怎么老是新火柴,那个旧火柴皮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旧火柴皮再利用上。我们就找北京火柴厂,买火柴头,旧火柴皮再刷上磷水,接着用。有时候晚上跟主席外出,主席会突然想起来,叫我回去把灯关上。主席常说,中国这么大,不缺我毛泽东一人一家的吃喝用度,可如果我不检点,随便吃了、用了、拿了国家和人民的,那部长、省长、市长、县长们又会怎样'国家还有办法治理吗,我第一次看到主席家的仓库,心都流泪了,仓库里一共有六个木质柜子,主席占了三个,江青两个,还有一个柜子是毛岸英的遗物,其中有几大包袱——旧毛巾、旧布头、旧毛线,都是补衣服、补毛巾被、补袜子用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前从西柏坡带回来的大棉袄等,都在仓库里放着。”

吴连登说主席对人民的情义胜过对他的家人:“主席对人民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泛泛的,这也是人民爱戴毛主席的原因。我给你讲个事情,你就明白主席和人民是性命之交、是患难之交!我们成立了一个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全国有72家毛泽东纪念馆,都是当年毛主席足迹到的地方,我们现在也沿着主席的足迹走一走。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离不开毛主席,可以说是毛主席靠两条腿带领穷人们走出来的天下。到了福建我们才知道,毛主席曾9次到福建,都是靠两条腿。最危险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福建,他病了,走不了路,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国民党知道了就派军队围剿,房东是哥俩,劝毛主席赶快走,主席说我走不了路,哥俩说有一个山洞,我们小时候在那儿玩捉迷藏,别人找不到的,我们背着你。主席答应了,让他们把他的鞋倒过来穿,迷惑敌人。哥俩把主席背到那个山洞,路挺远的,他们把蜘蛛网扒开,将主席放进山洞后,再把蜘蛛网小心地拉回去,主席这才躲过了一劫。1952年国庆,毛主席特意把他们请到天安门观礼。这都是当地纪念馆的同志讲的。毛主席还曾8次去安源,这也是有记载的。还有个事也能说明这一点,毛主席经常到群众中去,叶帅担心他的安全,就跟汪东兴说,给主席做一套防弹服。汪东兴说不要做了,会挨批的。叶帅说我做了你就送去。毛主席那天正在看书,看见汪东兴拿着东西,就说你给我送什么礼来了,一听是防弹服,主席就把书给扔了,你说什么?防弹服?哪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怕人民的?你们要怕人民,你们拿去穿,我毛泽东不穿!坏人想搞我毛泽东,他搞不了,他也不敢,人民不会伤害我的!对这一点,他非常自信。粮票、布票、油票、线票,购货本,主席都有,和老百姓一样。困难时期,营养跟不上,全身浮肿,还开玩笑说:你们看,我都长胖了。汪东兴和我们商量,主席老这样,可不行,就做了一碗肉端上去,主席生气地说:我还吃肉,你们吃去!一个战士从老家带回黑窝窝头,主席一边吃一边流泪,主席7个月不吃肉,勒紧裤带,和全国人民一道,还苏联的钱。”

1976年9月,吴连登将毛泽东主席的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民瞻伸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剩下500多元生活费外(后来这几百元钱也作为文物收藏了),不论在在国内银行还是在国外银行,没有一个存折,也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既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一件金银珠宝,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一间房、一垄地等任何物质遗产;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十万册书籍!只有悔内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元……这就是领导了近10亿人口、时间长达27年的人民共和国领袖的全部家当!

两次采访吴连登,两次感受到主席的言教身教对他一生的深刻影响,这也是笔者采访过的许多近距离接触过主席的人身上所共有的特点:俭朴、平易、自敛。近些年,吴连登经常陪同李敏、李讷出席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无论到哪儿都是住最普通的宾馆、吃最普通的饭,匆匆来去,从不给任何人添麻烦。吴连登说:“我们何其渺小,我们是沐浴在伟人的光辉之下,我们没有一点可特殊的地方,我们不能给主席丢脸!”

原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刘玉堤中将

写鹰画鹰爱鹰的快乐老人

两次采访原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中将,是今年完美的收官之作。91岁高龄的老将军带给我几大感动,一是感动于老将军的豪情勃发、壮心不已,时值日本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再叫嚣之际,曾经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6架、击伤2架敌机,并创造了一次击落4架敌机纪录的刘玉堤将军大手一挥,掷地有声地说道:“中国人民现在确实站起来了,跟过去不一样……你胆敢犯我,我就让你有来无回!”

二是感动于老将军的严谨和较真。采访时谈到当年击落击伤敌机的具体数字,刘将军说:“不止9架,有两架设算,射击胶卷重叠了……”刘将军比画着跟我讲解射击胶卷是怎样重叠的,虽然地面发现了飞机残骸,但严谨和较真的刘将军坚持以射击胶卷判读为准。

三是感动于老将军的自信和豪情。刘玉堤是东北老航校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当年,他带头给刘亚楼司令敬酒,誓言:“只要让我们上了天,就一定能打下敌人的飞机,没什么了不起!”由青春到暮年,半世风霜雨雪,老刘将军的自信和豪情丝毫不减,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们好好过日子吧,他们不敢打。放心好了,他敢!”

四是感动于老人的学习精神。年近古稀,恋上翰墨丹青,且一发不可收,写鹰画鹰不辍,而今已积数千之多。采访结束后,我曾观摩老将军的“一笔鹰”,气定神闲,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无法胜有法,老将军自创的“不害臊”理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写字、绘画要不害臊,害臊就学不成,害臊就长进不了……我就是不害臊地写、不害臊地画,哪个字美,哪个画好,咱就学,拿照相机拍下来,慢慢地体会,慢慢地学习。我现在刻过三四百方印,画了三千多张鹰,写的字就更多了。要是老自个儿害臊,就什么都别干了。”刘将军的画室,既是书房,又是收藏馆,还是台球厅,虽然装修简单、陈设简陋,但藏品却异常丰富——从各地或捡或买的奇石、根雕,还有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以及参加各种书画笔会和活动的证书、奖杯、纪念章……

五是感动于刘将军的乐观豁达、从容幽默。刘将军的画室门上有一副自书的对联,上联是: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下联是: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这幅对联不仅尽显老将军的幽默性格,更是其一生豁达从容的真实写照。听刘玉堤讲话,很难不被其俏皮、幽默的语言所吸引,往往是三言两语便抓住重点,且语含机锋,形象生动。刘将军之子刘飞保老师给我讲了个故事:当年,北京军区空军有一些高干子弟,群众有些反映,一般人都觉得这是个难啃的骨头,说轻了不见效果,说重了也不合适,一次在大会上,刘将军说:有些人,你们要注意了,别以为我没办法,你们家住哪儿我都清楚,别让我上你们家告状去!说得大家哄堂而笑,自此,个别高于子弟再也不敢做出格的事。刘飞保说父亲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从来都是脱稿,如果给他讲稿,他反倒不会说了。无论是当师长、副军长,还是位至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只要是刘玉堤参加的会,大家都踊跃参加,为的是能现场听他机智幽默的“唠嗑儿”,其语言之生动、幽默可见一斑。

年轻时驾战鹰搏击长空,中年时以鹰励志,亲手教出一代代雏鹰,老年后写鹰画鹰不辍,刘玉堤这一辈子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鹰富含动静之美,动则迅捷勇猛、一招致命,静则蓄势以待、稳如泰山,特别是鹰到老年后,常于崖壁之上叩击爪喙,脱去旧我,以求新生,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像极了老人的性格和一生追求。我想这或许就是刘玉堤将军爱鹰的缘由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人生总是充实而精彩

从青涩少年到揽月大师,院士是怎样炼成的?采访著名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之前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大脑里。在近3小时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我们的“嫦娥之父”,思维常常异于常人,但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可爱——比如,他能量体裁衣,下厨房,一气儿能做上20几个人的饭菜;上世纪60年代,大伙都在研究地球上的事儿,他把目光寂寞地望向了天空;上世纪90年代,大伙都要房子要票子,而他的户口工资人事关系,至今还被他执拗地留在贵阳……仔细咂摸,首席科学家的生活有不少精彩之处。而最令我感动的是院士跟我说起他很多求学以及拼搏的故事。4岁起他就和家人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17岁那年,他赶上了我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全国第一次统考。他像一名古代书生,挑着行李走了94公里到市里去赶考,结果被北京地质学院录取了。在北京地质学院,他刻苦求学,每个寒暑假都没能回家,而是去很多遥远的、艰苦的地方去做矿产的实地勘探工作。他心中总有报不完的恩情。他谈到自己为何爱上了读书,告诉记者,“当你不只是学习,而是热爱时,你便可以距离完美更近。”如今已90高龄老师的这句话至今铭刻于心。让欧阳自远院士怀念不已的两位学界前辈,一位是他研究生的导师——涂光炽先生,另一位是侯德封先生。他告诉记者,侯德封先生是地质学界具有极大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一面旗帜。侯德封先生引路让他进入“核地球化学”这门新学科的研读,让他初步涉猎陨石与宇宙尘等的研究,再到核物理、原子能,让他受益匪浅。为此,欧阳院士放弃了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连吃饭、上厕所的时候,手上都拿着书。他甚至规定自己每天睡眠时间不可以超过5个小时。在一个个崭新的领域里,他的学识不断丰富,多次“临危受命”,和着泪水和汗水的成功,最打动人心。1978年,中美两国的首次交往居然与月球息息相关。美国人送给中国人的一粒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标本,成了欧阳自远第一次和月球“亲密接触”的良机。他填补了我国航空领域发展的多项技术空白!为了搞地下核实验即“核爆炸”,一切工作和任务都属于高级秘密,他愣是多年没有跟家人说他去哪儿了。竞争和创新永无止境!上世纪90年代初,中科院领导调欧阳自远到北京,出任地理资源环境局局长并兼任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领导还三次建议欧阳自远把户口、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从贵阳转到北京,都被他婉拒,理由是,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他做研究工作的根,也是他参与奶大的孩子,作为家长,他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孩子。那些年,欧阳自远往返于北京、贵阳之间,租房住过,学生家里待过,招待所也熬过,上了年纪的他竟过了一段难忘的“北漂生活”。如今欧阳自远院士如此感叹:多少科学家苦了一辈子,自己的科学理想都未必能实现,而我终于在耄耋之年,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争分夺秒,因为“能干活,一说明健康,二说明被需要,三自己感觉充实快乐,没时间想自己是个老人”。其言行怎不令人感动。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指导员 王经文

80岁开博客,一辈子的战士情怀

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原副政委王经文曾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指导员,在他31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五次。在这些沉甸甸的军功章背后,都有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他曾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次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团中央委员。而让他最难忘的是当年他代表连队从许世友上将手中接过了“南京路上好八连”锦旗。今年正好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这位名人“指导员”,在参加纪念“好八连”命名50周年研讨会上,依然用洪亮的声音演讲了《荣幸参与好八连传承光荣传统第二棒》的发言,他说:“一棒传递五年,五年胜读十书,五年学习磨炼,五年幸福荣耀,五年终身难忘,五年终身受益……”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当他一谈到“好八连”,眼睛放光,嗓音也亮堂多了,看上去精神矍铄,气色也不错,说起话来思维敏捷。他谈到了像戏曲艺术家沈西蒙和漠雁,在宣传连队事迹的吕兴臣的协助下,如何在连队体验生活的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介绍了八连从巡逻放哨到特战尖刀的全部历史,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让我感动的除了他自己的人生奋斗故事之外,更有他和他的好八连的故事。王老为人很低调,不爱讲自己,但他谈连队的好人好事,如数家珍。王经文在他31年的军旅生涯中,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宣传处处长、上海警备区守备6团政委、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副政委。令人感动的还有,王老为了丰富晚年生活,还学习格律诗,其中他的作品被报刊采纳了近70首。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到快80岁时,开博客成了新闻人物。如今,他的博客之“老仁”的点击率高达15万人次了。王老自从领导岗位退休后,先后担任报告团副团长、荣誉指导员、编外政治指导员、校外政治辅导员等。多年来,他给中小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干部、警备区武警部队青年官兵,作“好八连”光荣传统报告,讲“好八连”艰苦奋斗故事,前后大约有250多场次,听众约有28000多人次,先后被授予先进退休干部等多种荣誉称号,曾经是《军休天地》的封面人物。这正是一个战士的情怀,一辈子的爱国追求。

新中国第一代童星 赵玉嵘

常于小事、小节中令我感动

认识赵玉嵘老师七八年了,我由衷地佩服她。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童星,到自学成才的编剧、导演;从大银幕崭露头角,到成为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开创者之一;从驰骋电影、电视、广播、话剧等舞台的艺术全才,到如今古稀之年童心依然的社会活动家……赵玉嵘的人生可谓多姿多彩!尽管跨界、多栖到极致,尽管工作时像个拼命三郎,可赵玉蝾老师身上有一点是一辈子没变过的,那就是她的那颗积极、乐观、永不退缩的童心!童心未泯的玉嵘老师连卧室都是童趣盎然,干净、欢快、明亮的房间里,到处是玩具、娃娃、小饰品、小挂件,布满鲜花的窗台上依次摆放着父母、两个女儿和外孙们的照片,她说每天晚上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她都会凝视爸爸妈妈的遗像半天,向他们问好、道别……

赵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太多了,常于小事、小节中令我感动。有一次,为了让我及时看到她搜集的材料,年近古稀的她竟然在寒风中等了我半个小时,离约定的地点几百米时,我就远远看见素爱整洁的赵老师在风中挺拔地伫立,头发也“一丝不苟”地飞舞着——在路上堵车时我打电话给她,让她在附近找个地方坐一坐,赵老师说:没事的,你放心,我不会冻着自己的……见面后,我问她这么大风,身后就是商场,您干吗不进去待会儿呀。赵老师说:这个地方我不是很熟悉,但离你很近,我个子矮,一到商场就会被“淹没”了,哪有在外面醒目,你老远就会看见我……

凡事先为别人着想,总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赵玉嵘一贯的作风。亲友、同事间如果要搞一个聚会,那发起者和组织者一定是赵玉嵘,大家都信服她,知道不会被疏忽被落下。几年前,我参加她主编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一书的发布会,场面之大、规格之高出乎我的想象,而这都是她奔波、联络数月的结果,在几百人的会场上,身材矮小的她像一根“银针”,没有一个环节没有一个细节可以离开她,而一切是那么的井井有条,后来当我了解到此书出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时,我更加为之叹服,原本是一个做砸了的事最后竟被她“起死回生”,搞得轰轰烈烈,可见她付出之多、承受之巨、历经之艰,而面对所有困难,她总是淡然一笑,默默去做……

赵玉嵘1942年出生于云南思茅,父亲在海关工作多年后转为教师,母亲也是教师。虽然家境平凡,但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开放自由的,很注重发掘她的天赋并因势利导。她的第一次登台是在父亲单位举行的联欢会上演讲,尽管父亲之前一再叮嘱她不要忘词,她嘴里说没事、放心吧,却在被抱上用小方桌为她搭成的“舞台”的那一瞬间忘了词儿,她一边扶着话筒架子,一边笑眯眯地歪头找辙,把全场的大人都逗笑了,下不了台的她,一点也不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终于给自己圆了场……开朗、要强的性格特质表露无遗。这个小小的人生开端已经预示了她之后的60年从艺之路——充满乐观、昂扬、愈挫愈勇的精神,不顺的路也会让她走顺了!

赵玉蝾的身上和经历中折射着师友乃至伟人的光辉和影响,她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是沾了许多人的光。”在她的朗诵生涯中,最令她难忘和感动,最让她感到无上荣光的是为敬爱的周总理表演诗朗诵《白鹭》,“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广播大楼落成,周恩来总理要来视察。当时正是春节,我回上海探亲,团里给我打长途电话,说有任务,把我紧急召回来,回到团里才知道是周总理要来视察,我们文工团为周总理准备了一些小节目,团里指定我表演在少年宫时最拿手的节目——诗朗诵《白鹭》。”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留下了一张张珍贵合影。有一张照片中,周总理紧握着小玉蝾的手,慈祥地看着她……“周总理挺喜欢我的朗诵,他温暖、有力的大手长时间地握着我。我按团长的嘱咐请总理给大家讲话,我连连说,总理,给我们讲讲话吧,讲讲吧。没想到总理竟玩笑地小声对我说:你比我说得好,我就不说了。”1961年,剧团复排曹禺的《北京人》,赵玉嵘当场记,有一天戏演到一半,领导叫她出去,原来是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来了,“我领着他们摸着黑、悄悄地进入剧场,他们就坐在我旁边,不清楚的地方就问我,比如有一句台词,女主角说要把好的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总理用疑惑的口气问我:这是原剧本的台词,还是你们后加的?我说是原剧本就有的,他才舒了口气。这也反映出总理的文艺思想,就是不要把现在人的语言强加给角色。那天看排演时,总理还不时小声地向邓颖超说着剧情和人物关系,显示出他对这部戏的熟悉和喜爱。”

几次采访后,我和赵老师成了忘年之交。我也会主动和她说一些自己的事情,知道我近几年身体不太好,她每周都会为我发来保健养生方面的文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探亲,从无间断,迄今已三年多的时间。正是这些小事、小节,让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是否精彩是否快乐是否富足,一定与你的性格和品格成正比。

泳坛泰斗 穆祥雄

至今拥有强大的“粉丝阵营”

彭立昭/文

上世纪60年代,由著名导演谢添导演、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主演的电影《水上春秋》就是以泳坛泰斗穆成宽、穆祥雄为原型而拍摄的,拷贝曾发行到18个国家,给无数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穆祥雄的职业生涯中,他获得过14项全国冠军、9项国际冠军、三次打破世界蛙泳纪录,“蛙王”称号是实至名归。但老人也一直心存遗憾,因为若不是受政治因素干扰,穆祥雄很可能早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就为中国人赢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作为中国游泳的标志性人物,穆祥雄在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奥运会开幕式执旗手;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体坛特殊贡献者,同年被评为天津“海河骄子”……然而在集中的“曝光”后,“蛙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至2013年4月,国际泳联为他和他已故的父亲穆成宽颁发了“先锋成就奖”并邀请他到场领奖后,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次,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刚刚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领奖归来的体育老前辈。如今,穆老虽已是78岁的人了,却精神矍铄,其言谈举止依然很酷。当然,更让人羡慕的是他的心态和他当初的经历……他对他父亲一直很感恩,他说,“我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属于我父亲”,他也特别说到了当年贺龙元帅以“古有杨家将,今有穆家军”的称赞背后,他和他的十几个从事该项运动的兄弟姐妹的亲情和励志故事。另一个是他强烈的爱国心。当年他曾被邀请离开中国去国外做游泳教练,通过他的训练,所带的女子运动员在1966年于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夺得200米蛙泳冠军,而我们中国队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当时他的心里很矛盾,也很难受。很快,他就申请回国了。归国后,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游泳的技术辅导上。后来陆续有14个国家的游泳队来请他去国外当教练,但他都全部谢绝了。他觉得自己是党和国家、人民培养出来的,必须回报祖国,回报人民。国内不论哪个地方,只要一个电话,路再远、设施再差他也愿意去,他说,“绝技只在国内传。”而且他也培养了很多国家一流的游泳运动员,不断在为国争光。穆祥雄在担任中国泳协副主席期间,特别重视群众性体育运动,更多地侧重于推广群众游泳运动。那时,穆祥雄拥有强大的“粉丝阵营”。每年夏天,泳池里、河边、湖边、海边,常常挤满了学习蛙泳的人,人们谈论的话题都会自我标榜:“我是标准的穆式蛙泳姿势”。穆老也一直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第一个游泳俱乐部。每年将二三百名学龄前儿童聚拢在身边,悉心调教,为延续中国泳坛“穆家军”的辉煌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多年来,健身离不开职业爱好的穆老,身后有一大批游泳爱好者。生活中穆老爱好广泛,散步、打拳、养花、写字等,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在他看来,自己还是那么年轻,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他去完成。真是应验了那句,“只有不服老,才不会老。”最能代表穆老师性格的是他那无与伦比的、渗透在骨子里的幽默。因为说好是两个小时,但时间也过得太快,匆匆又溜走了一个小时。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老女排名将 陈招娣

陈招娣将军生前最后的采访

她,曾经是叱咤排坛的“独臂将军”;她,曾经是语文课本中所熟知的人物;她,曾和队友们一起创造了中国女排的辉煌,她就是女排老将陈招娣。从奥运冠军到将军的陈招娣,2013年4月1日突然去世的消息,让记者很震惊,因为我们刚刚刊出她的特别报道,这个报道压了不少日子,从新闻角度来说,受访者生前最后的采访,可以说是成功的,但从几次的接触中产生的感情,陈招娣将军去世的消息,让我难过了许久。

早在四年前的央视“体坛风云”颁奖现场记者就与陈招娣将军有过采访之约,印象中当时她神采奕奕,虽然清瘦却面色红润,说话温和也带着笑容,她并没有太拒绝,但也没有答应,这个采访一拖再拖就到了2012年年底。体坛风云人物的颁奖前夕,记者再次打通她的电话,尽管工作依然很忙,我们还是约在她出差回来后的一个下午进行了采访。

按理说她刚刚出差归来,又赶上要搬家,她有理由拒绝,因为这10年的各种被拒绝的采访经验让我已经锻炼出被拒绝也不会有太多挫折感的心态。

见了面记者才知道之前几次被拒绝是因为被病痛折磨的,眼前的陈招娣将军比几年前更瘦了,面对采访她有些为难,却又被记者的软磨硬泡感动,不忍拒绝。本来的理直气壮也因此有些惭愧。要是一般人肯定会以身体为由推托,但是招娣老师犹豫后还是接受了采访,她言被记者的执着打动,其实记者为她的善良、真诚感动。她在被病痛折磨中,不仅接受采访,还到楼下接我,在去她办公室途中,不少人关心她的身体,询问病情。我们的采访几乎没有什么寒暄直入主题,因为我希望她能早些回去休息。整个采访,她窝在沙发里,虽然没有太痛苦的表情,她的手轻轻护着身上疼痛的地方,她几乎不换姿势,想必每次动,身上都会疼。

与她的痛苦状态不同,采访中陈招娣始终保持着微笑,讲着过去的艰苦除了平静还有一丝调侃,一切磨难在她那里似乎都风轻云淡,她更喜欢讲轻松的话题,最高兴的就是老女排的聚会。陈招娣说,她们每年都会聚会,“回忆当时是怎么打球的,怎么发脾气的,然后袁指导怎么‘修理’我们的,很有意思。当时训练,大家都挺辛苦的,但是现在回忆,却很有趣。当时袁指导罚我们不让休息,后来我们就去‘整’他。可能他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陈招娣说袁指导总能在平时训练时抓住她们的小细节:“张蓉芳传球,球落下来可以传也可以垫,但传球手指被掰得很疼,她就垫球,按理说也没有错,但袁指导就让她练传球,而且给她发很高的球让她练,她一边传一边哭,袁指导的目的就是让她不畏惧高球。”

几乎每个队员都有被袁伟民指导“修理”的经历,所以后来她们也总想着法子想修理他一下,却每次都不得手:“我们聚会时袁指导还会得意当年是如何‘修理’我们的,我们也会说现在不会再上他的当了。”陈招娣说,“有一次陈亚琼都抱着他的腰了,我们三个人想一块扳倒他,却弄不动他,陈亚琼反被他弄得脚离了地。他身体好,跑得快,我们也追不着他。”

因为身体不适,采访中司机还要接她早些回去休息,她还是一直坚持到采访结束才离开。其实当运动员时陈招娣就饱受伤病困扰,她一直很瘦,这次采访见她更消瘦。尽管不舒服,甚至有些痛苦,对于记者的问题陈招娣还是有答必问,她的手一边轻轻揉搓身上疼痛的地方,一边讲着自己的故事,眼前这个老女排著名的运动员,能干的将军非常平易近人。以前在赛场上永不服输的陈招娣,虽然也喜爱运动,可是受到病痛影响,她说现在的状态是回到家就躺着,就这样她还坚持工作。采访结束后,记者希望她早些回家,可她知道我是坐地铁去的,执意让司机先给我送到地铁站。

因为病中接受采访,陈招娣没有同意拍照,她说会发照片,出稿后,记者多次联系她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记者心中有一丝不安,和主任交流后,我们有了共同的担忧,还是决定先发稿,稿子刊发后不到一个月,就见到陈招娣将军去世的噩耗。在微信中发出这个消息后,有同行和体育界的老友都表示,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运动员,大家为她这么年轻就去世而惋惜。

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 鞠萍

鞠萍姐姐的心态比我年轻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和鞠萍姐姐联系过,当时她没有同意接受采访,今年再次联系,本以为还会拒绝,令我觉得意外的是她竟然答应了,而且答应得很干脆,就是荧屏上的那个邻家大姐姐的感觉:“我明天上午例会,下午要谈新节目的事情,如果你没事中午我们可以边吃边聊,反正你不来我也在梅地亚附近飞着。”电话那头鞠萍姐姐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很亲切。作为中国第一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伴随着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缓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也是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

第二天我如约来到梅地亚中心,我们在日餐餐馆见面。见到生活中的鞠萍姐姐,她的真实、坦承、热情、率直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最重要的是,她展现出人到中年女性的那种自信、豁达的好心态,看到她你就会相信,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身材,却无法夺走她的童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的采访真的是边吃边聊中进行的,和她说话你不会有陌生感,她没有架子,也没有名人身上的事儿。鞠萍骨子里有北京人的义气、豁达,也有山东人的能干、贤惠,她告诉记者,受父母影响,她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除了有点胖,身体、心态都很好。出门在外没有助理,不上节目不会化妆,不知护肤品品牌的鞠萍,简单、随和的个性走到哪都很受欢迎。她说爱玩的她,走到哪就玩到哪,很快能够融入当地文化、娱乐中去,到了四川就打川麻——血战到底,人家请吃饭就大块吃肉、豪爽喝酒。

其实采访前,同事就透露说鞠萍是酒场高手,很能喝酒,在采访前做功课时,我特意提出这个问题,但我不认为她会正面回答,甚至也许会拒绝回答。再次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承认自己能喝酒,而且也讲了因为喝高了闹出的笑话,可见鞠萍是个性情中人:“年轻的时候无拘无束,和同事在一起游玩,免不了吃喝一场。饭桌上大多少不了喝酒,每逢这时我总是冲在前面,名人要随和。”鞠萍第一次喝酒是在1986年底。那次是为空军协助拍摄1987年少儿元旦节目,为了感谢对方,录完节目有一顿饭局,鞠萍代表剧组前去感谢空军首长,后来又和台内其他工种喝:“那时流行感情深,一口闷。最后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反正我在路边吐,出租司机看我这样都不肯拉我。从此我落下个能喝酒的名声。”其实在喝酒这事上她也很矛盾,她不喝怕人家觉得她架子大,可喝多了确实对身体不好,也影响形象。

采访鞠萍时,她的素面朝天也让记者颇有些意外,与大多数央视女主持人不一样,鞠萍说她出差从来不会因为化妆品的问题而托运行李,都是小瓶的旅行装一抹就搞定,她从来搞不清楚护肤品第一层该用什么,第二层该涂什么,出镜前,也是化妆老师帮着打理。随着采访深入,她爽朗的笑声,真诚的话语,确实让人深信她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而最让记者觉得感动的是,她有一颗感恩的心。还有12年就退休的鞠萍坦言,她情愿自己退居幕后,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她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孩子做好的节目,做更多的公益事业,还有“金话筒”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这是她要坚持做下去的事。她说人在火的时候不能洋洋得意,不能超越组织,危的时候要依靠组织,维护组织,要有感恩心,“我是央视培养的,12年后到退休干部处找‘鞠萍姐姐’吧。”不论何种话题,你在鞠萍身上看到的都是简单、快乐,生活对于她来说也许就是如此,感恩、知足。她把快乐不仅传递给小朋友,更带给家人、同事和朋友。

艺坛伉俪 刘萍与刘秉魁

结识《人物》周刊记者很高兴

2013年上半年,我先后采访了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刘萍和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化装师刘秉魁,长春电影制片厂早年拍摄的经典电影《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的演员化装造型均出自他的手笔。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均取得骄人业绩的刘萍和刘秉魁其实是一对艺坛伉俪,而且均经历传奇,这在记者多年的采访经历中实不多见,更令记者难忘的是他们二人言谈举止上的反差。

刘萍老师1957年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重点学习白派表演艺术,小白玉霜曾亲授《灵堂会》。白派自白玉霜创立至小白玉霜已历经两代,其间宗“白”学“白”者不乏其人,而真正深得自派三昧,被戏剧界和观众一致公认为白派第三代传人的只有刘萍。她的唱腔低回婉转、深沉醇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继承白派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火爆一时、连演150余场的现代评剧《评剧皇后》,在这出戏中,刘萍扮演的是评剧传奇大师白玉霜。

与舞台上风姿绰约、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形成反差的是,生活中的刘萍老师为人随和,装束朴实。印象最深的是刘萍老师话语不多,但思路清晰且言简意赅,例如采访前,在电话里她为记者指去她家的路,非常简洁清晰。又例如采访中,她对于过往几十年的演艺路的介绍,不但条理清晰,而且对于陈年旧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言语等诸多要素均记忆犹新,如此超强的条理性和记忆力令人佩服。当然,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少年时代的刘萍的理想曾是当地质勘探员,那时的她理工科成绩一流。如今这超强的条理性和记忆力,或许就是学生时代打下的基础吧。

记者能意外结识并采访电影化装大师刘秉魁,完全得益于别人的推荐。当然,推荐者并非别人,正是刘萍老师。

刘秉魁可谓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化装师,上世纪50年代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先后担任了电影《五朵金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景颇姑娘》、《冰山上的来客》、《丫丫》、《佩剑将军》、《人到中年》、《重庆谈判》、《太阳有耳》及电视剧《四世同堂》、《雍正王朝》、《隋炀帝》、《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化装造型工作。

说实话,在刘萍老师家采访之初,记者对于坐在一旁微笑不语的刘秉魁知之不多,一来他从事的是电影艺术的幕后工作,二来则是他几乎很少插话,也没详细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记者对于刘秉魁的印象就是他这个人很谨慎,而且原则性比较强,例如记者向刘萍老师借用她的一些珍贵老照片及个人资料以备发稿之用时,或许说碍于记者的情面,刘萍老师倒是非常大度地应允记者可以将这些照片和资料带走一用,但坐在一旁的刘秉魁提出反对,并很决绝地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他说:“你别拿走了,弄丢了就没了,以前也有记者来采访,曾带走照片,说得好好的会归还,结果后来就不了了之。你这样吧,我给你翻拍一下吧,回去你肯定一样用,我拍照技术你就放心吧,我玩摄影可有50多年历史了!”说着,他便用记者的相机翻拍起照片,而且还不时对翻拍的技巧和效果向记者讲解一番,这一切让记者佩服不已。翻拍照片间隙,一旁的刘萍老师简要向记者介绍了一下刘秉魁老师,说他是搞电影的,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待了一辈子,并说:“其实你可以采访一下他,他的经历比我更传奇。”

采访刘秉魁老师是初夏的一天午后,记者顶着大太阳第二次来到刘萍老师家,一进门尚未坐定,刘秉魁先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啤酒给记者:“天气热,赶快喝点,凉快凉快!”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刘秉魁老师不但创造并见证了《五朵金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景颇姑娘》、《冰山上的来客》、《丫丫》、《佩剑将军》、《人到中年》、《四世同堂》、《雍正王朝》等等这些经典影视作品,生活中的他还是一位兴趣广泛、才艺颇多的人,不但早年开过画展,并且当年还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通过几张演员定装照,一举为影坛发掘了李幼斌。同时在拍摄电影《忠诚战士》之初,为姜昆、朱时茂等初涉影坛的演员拍摄的一组定装照还曾获得过摄影大奖。

刘秉魁老师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应记者的请求,还特别为记者牵线搭桥联系采访对象,记者年采访的化装泰斗、《万水千山》、《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影片的化装师王希钟就得益于刘秉魁老师的引见。

平易近人的刘秉魁老师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自结识一来,每回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刘秉魁老师都会用浓重的东北口音一再对记者说:“你这人挺好,我和老伴得请你吃顿饭,咱俩得好好喝两杯,你定个时间!”

评剧表演艺术家 戴月琴

花月仙的专访让我热泪盈瞳

若论2013年的采访对象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者,那非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莫属,戴月琴老师的周到、体贴、谦逊、重情至今难忘。

提及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很多戏迷一定会记起上世纪70年代末曾风靡京城的复排名剧《刘巧儿》和《花为媒》,这两部大戏的主演就是戴月琴。评剧《刘巧儿》、《花为媒》是评剧大师新凤霞的代表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自幼喜爱评剧艺术的戴月琴1964年从北京市女八中考入中国评剧院六零届学员班插班学习,拜新凤霞、花月仙为师。次年,剧院排演《阮文追》,她首次与新凤霞同台演出。

采访之前,记者对于戴月琴老师的了解仅此而已,但打通戴老师的电话时,她的亲切体贴却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电话里,戴月琴老师不但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一些近况,而且还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她家所在的地区位置。怕记者找不到,她甚至还很周到地告诉记者,所在小区大门的朝向,路口其他单位的参照路标,还包括路边单位门口挂了几个红灯笼都说得一清二楚。同时,戴老师还非常体贴地向记者介绍了去往她家的乘车线路和地铁出口,包括出了地铁口需要走几分钟的路程等等。

记者如约前去戴月琴老师家采访那天上午,由于教学工作非常繁忙的戴老师前一夜很晚才回来,见到记者时,戴老师满含撒意地对记者说:“我昨晚后半夜才到家,你来之前刚匆匆忙忙睡了一会儿。真是不好意思,现在的状态不佳,恐怕会耽误你的采访。”

相谈甚欢,一见如故,采访过程自不赘述。采访结束时,婉拒留下吃午饭的盛情,戴老师则执意要送记者出门,送下楼,送出小区,送到街口,如果不是记者劝戴月琴老师留步,她大有将记者一路护送进地铁之势。告别时,戴老师还一再致歉,说耽误了记者的时间,到了饭点,也没能留住记者在家吃口饭,让你饿着肚子,回去的路还这么远,真是过意不去。

戴月琴老师给记者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她的谦逊。在艺术上取得许多骄人业绩的她,在采访中提到的几乎都是感恩,感念师恩是她从始至终一直提的话题,她不但细述了与新凤霞情同母女的师徒情,同时更念念不忘吴祖光、花月仙、筱白玉霜、徐文华、夏有才等老一辈艺术家给予自己的教诲。当采访结束道别时,她还一再对记者说:“版面有限,尽量不要说我的事,多说说我的那些老师和那些老前辈的事,他们才真的很了不起,要再不说他们,现在的人已经知道的不多了,就快把他们遗忘了。”

在此次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戴月琴老师一个过人的技能,那就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娴熟。据了解,她2004年起曾学习计算机管理与网络应用本科专业,用了3年时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被北京市成教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但在她这个年纪的人中堪称少有,而且都令长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记者自叹弗如。

2013年,记者还采访了92岁高龄的评剧大家花月仙,此次采访正是得益于戴月琴老师的引见。在采访花月仙老师之前,戴月琴老师不但细心周到地替记者联系花月仙老师的儿子张连生先生,同时详细地向记者讲述相关情况和花月仙老师家的地址及行车路线,工作繁忙的戴月琴老师还不无歉意地说:“这几天一直都忙,实在脱不开身,我如果时间容许,就陪你一起去,一来看望一下花老师,二来怕你不认识路,到那还可以帮你介绍一下情况。”

采访花月仙老师的文章见报后,从报摊上买到报纸的戴月琴老师第一时间就给记者打来电话,不但赞赏了记者的文采,还特别说:“我看了报纸,读完专访文章后都哭了,真的非常感谢你,能为老一辈艺术家记录人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你这个人很好,能跟你成为朋友,很高兴!”这番话让记者备感温暖,感怀至今。

第3篇:2008中国企业十大卓越管理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

评委会主任 金碚,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营报》社社长,China Econo-mist(英文·双月刊)主编。

已出版《宏观筹资与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产业组织经济学》、《国有企业根本改革论》、《报业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等学术著作30多部。科研成果中有15项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成果奖。

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管理专家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评委会委员 莫少昆

亚太地区著名战略管理专家,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新加坡及中国多家大型集团首席顾问、独立董事;曾任新加坡大华银行副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芬兰赫尔辛基经济学院EMBA客座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客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客座教授、中山大学EMBA客座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客座教授。

评委会委员 曹和平,博士。云南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6—1991年间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工作,曾获聘为研究室副主任。2002—2004年底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北京大学环境经济系主任、北京大学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2001-2004,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委员会会刊《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中国区)编辑。2006- 广州市金融咨询决策专家委员会成员。马来西亚马中友好协会顾问。

评委会委员 王育琨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85-1993),世界银行顾问(1988-1993)、福特基金会资助“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课题负责人(1991-1996),知名集团公司副总裁(1994-2005)。现为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品牌管理专家,知名公司管理顾问,《福布斯》中文版特约撰稿人。

评委会委员 李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 国际商业管理硕士(MIM)。

现任中国卓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任《卓越管理》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对外合作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资深财经传媒人,曾任《中国经营报》山东记者站站长,记者总站站长。公开发表作品数十万字,并出版有财经文集《老板可以这么当》等。

第4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颁奖辞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钱伟长

·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主要成就:

·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光辉事迹: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专访钱伟长之子:钱元凯

我觉得父亲对我们更重要的影响是做人,他希望我们孩子们,能够永远不论有什么多大的本事能够忠于职守淡泊名利。希望我们能够胸怀坦荡,表里如一。

颁奖辞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二十年来,我们没有拖欠过农民工的。最晚不到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二十年来我们没有。今年我们更不会,以后,永远也不会。”

——孙东林

•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10年春节前夕,为了赶在节前给家乡的民工发放工钱,孙水林迎风冒雪连夜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罹难。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来不及擦去伤心的泪水,弟弟孙东林主动接力,完成哥哥的遗愿,将33.6万元工钱如期发放到了60名乡亲的手中。

事迹回溯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往年的习惯,春节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发生什么,20多年来他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专访弟弟:孙东林

“我觉得,我们二十年来,不欠工人的良心债。这样做是应该的。因为农民工在外边打工,不容易,特别辛酸。他们挣的钱不是拿出去挥霍,不是拿出去买那个奢侈品,他们挣的钱,是为了回去过日子。从我们做起,不欠那良心债,我们干什么事要凭良心。”

颁奖辞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这个碰头的时候,这个强卫书记我不知道,不知道的话,那个 我看到他哭了,哭着的好领导,和我们父母亲一样的。那个领导一样的,我碰头着。” ——才哇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青海省委书记与才哇相拥而泣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才哇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才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

事迹回溯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将结古镇刹那间变成废墟。才哇在往家赶的路上停下,和当地的村民一起救援。女儿打来电话说,妈妈、姐姐和侄子都被压在下面。但才哇还是选择了留下。焦急的女儿再次打来电话,告诉他3位亲人已遇难。才哇对女儿说:等我安顿好这里的人,就马上回去„„

专访:才哇

主持人:您和省委书记这个,这个头抵着头,在这个藏族的习我们才碰头的,亲人之间才这样。亲人最亲的那个。

颁奖辞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简单就是做了一些简单的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确实是我们生活在我们这个土地上的一些人的需要。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确实需要我们伸出一把手,孩子甚至买不到一双鞋,我们拿出三百块钱,给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会说:我今天可以买一双鞋。我真的感觉到非常非常地安慰,我能做的仅仅是这些。”

——郭明义

•郭明义,1958年12月生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矿工家庭,当过兵,1982年转业到齐大山铁矿工作,现为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鞍钢矿业公司模范共产党员、鞍钢精神文明建设标兵、鞍山市道德模范。 事迹回溯

他叫郭明义,52岁,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矿山开采场公路一个普普通通的管理员。他和妻子、女儿住的房子至今只有40平米。但多年来,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习惯。

专访:郭明义

“天真,就是我做一些小事的时候,好像从我身体发出自然而然的就想要去做,就要去做......”

颁奖辞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 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如果有天堂的话,我希望她在天堂里过得幸福,到了那地方给我报声平安,也许就是托梦或什么,给我说一声,我就知道她到了,我现在主要是想她……”

——王伟

王伟的最大心愿

王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等所有救援结束后,休一次假,带上妻子张蓉的照片去西藏。因为妻子活着的时候常说她特别喜欢西藏,感觉那里很纯净,想让王伟抽时间陪她去一趟。

王伟打算找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把妻子的照片放在那里,让她看看纯净的西藏是什么样子。

悲壮事迹

军人王伟在灾难降临后投入了紧张的舟曲泥石流救援工作中,与战友们先后救出23名幸存群众,却没有接到怀孕妻子最后的电话。这,成为了王伟心中永远的痛„„

专访:王伟

王伟:“想和她说说我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到这边来,也没有挖她,也没有寻找她,就觉得挺愧疚她,心里面堵得慌。”

颁奖辞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家乡上海寄来的报纸我全保存。上海我永远忘不了,甘肃是我第二故乡了。我忘不了上海,从物质上来说,差别太大了。城市的生活享受 的确很丰富,而草原上往往是苦些。但我一直考虑,不能从物质上来比较,我还是从精神上,从人生的意义上来看的。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草原!”

——王万青

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43年来,王万青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始终如一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坚守对家庭的责任承诺,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书写了许许多多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的感人故事,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先后被授予全省、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初,他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

王万青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整整生活了42年。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一名医生。藏语把医生叫曼巴,从此玛曲草原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

专访:王万青

“幸福和快乐就是被需要。上世纪玛曲草原缺医少药死亡率很高,很需要大夫。我作为一个医生作为大夫,不希望人家感谢我,我需要牧民群众,我需要病人,病人感谢我,我心里有的时候高兴,有的时候也感觉到有点难受,感谢得太多了,难受。我要感谢病人。”

颁奖辞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我想回去上课,想见到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想见到我那可爱的女儿。”

——王茂华 “我知道他很痛很痛,但他不会叫出来,因为他怕我担心,就只有一次,他确实痛得全身发抖……”

——谭长华

•王茂华,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

教师王茂华的最后一课

2010年3月21日14时50分许,宜春市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民房发生火灾。王茂华和谭良才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5月2日凌晨逝世。

英雄事迹

2010年3月21日,江西宜春袁州区一栋民房突发大火,烈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房屋,隔壁的中学教师王茂华和他的岳父谭良才毅然冲进了火海,救出6个孩子,而王茂华和谭良才却烧成炭黑一般。5月4日,王茂华抱憾辞世„„

专访:王茂华妻子

“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相爱着,永远都不要因为困难而分开。因为我已经失去一个家我不能再失去另外一个家。”

颁奖辞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我不怕挑战,我也不怕去接受挑战,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敢于去面对挑战,应该去敢于面对自己害怕的东西。如果说我在做某一件事情,我还没做之前我就已经害怕了,那么我可能 我还没做之前,我就已经失败了。” ——何祥美

•何祥美,男,汉族,江西崇义人,1981年10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5月入党,大专文化程度,现任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2007年11月,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并单独接见合影。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2010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精武模范士官”称号。

何祥美所在部队组织的一次实弹演练,何祥美带领战斗小组,担负突袭任务。不到一分钟 他们就将人质全部安全解救,看到他们敏捷的身手,人们难以想象,何祥美这位80后的战士,从新兵到特种兵,经历了10年的艰苦训练。

专访:何祥美

“作为一名军人,爱军,是本职;牢记职责使命,也是军人的天职,把武艺练精,把本领练好,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工作。也许一辈子也用不到战场上,但作为一名军人来说,我把自己的本职干好,我做好我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颁奖辞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十年前大家来洗脚都是像寻开心,而现在来洗脚的人,是因为真正不舒服,他要找一个人,来让他自己肩膀舒服一点,睡眠能好一点,那十年后的今天,我就感觉到,我们除了没有挂中医证,没有去穿白大褂、戴白帽子,我们跟中医理疗师做的是一样的工作。”

——刘丽

•刘丽,30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她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37个贫困学生,自己却仍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事迹回溯

30岁的刘丽在厦门的一家足浴城上班,每天蹒跚走过长长的走廊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 这个被人们称作洗脚妹的姑娘,这些年资助了上百个贫困的学生......

专访:刘丽

“有人说过我,要对自己好一点,自己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去帮助那些小孩有什么用?我觉得,就算是买几件好看的衣服,买一也许就造就了他一生,所以可能在这方面来得更有价值。”

颁奖辞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 终点,他比 我们有更多坦然。

“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快乐,我自己认为,工作就是快乐。出门上班就是出征,上班回家就是凯旋。”

——孙炎明

•孙炎明,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2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先后在金华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科、城中派出所、城北派出所、预审科工作。现任金华市看守所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对党和公安事业无限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公安工作当作自己的天职。为了使在押人员消除对抗情绪,面对现实,勇于改过自新,他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名在押人员,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

感人事迹

看守所管教孙炎明身患脑癌5年来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为了减轻痛苦,哪怕寒冬他都经常用冷水冲淋脑后的伤疤。治疗一结束他就赶回上班。破罐破摔的叶某不服监管,整天大闹,孙管教主动把他调到自己的监室,并深情地跟他谈心„„

专访:孙炎明

“虽然他们犯了罪,或者甚至是被判死刑,但是在没有执行死刑之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也是一个人。有些没有判死刑的,尊重他们的人格之后了,他们就又改回来,走上社会。”

颁奖辞

中国人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一刻,感动的不仅是中国,还有世界。

颁奖辞

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正是这个团队,成了奇迹创造者。

颁奖辞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员。让它,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

第5篇: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

《感动中国2010人物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评选结果已于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晚的央视综合频道播晓。

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分别是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雷锋传人”郭明义、“舟曲之子”王伟、“草原曼巴”王万青、“英雄翁婿”王茂华和谭良才、 “最美”洗脚妹刘丽、“三栖尖兵”何祥美、“玉树铁汉”才哇以及“警界保尔”孙炎明。

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三个群体,他们分别是铁道部K165次列车乘务组、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八位维和英烈以及中国志愿者群体。

1、科学泰斗 钱伟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2、信义兄弟 孙水林 孙东林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孙水林弟弟。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出发了。次日凌晨,由于路面结冰,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3、康巴铁汉 才哇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才哇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4、雷锋传人 郭明义

郭明义,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他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斗室里。

【获奖名片】传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5、舟曲之子 王伟

王伟,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2010年8月7日晚,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获奖名片】砥柱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6、草原曼巴 王万青

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7、英雄翁婿 王茂华 谭良才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面对大火的无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三入火海,舍生忘死,救出六个孩子。生与死关头,他们义无反顾,用朴实的行为、无声的壮举诠释了什么叫崇高、什么叫伟大。

【获奖名片】炽爱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8、枪王 何祥美

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9、最美洗脚妹 刘丽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刘丽资助人数现在固定有37个。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10、警界保尔 孙炎明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特别奖:

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 八位维和英烈

感动中国特别奖:

K165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 K165列车乘务组 感动中国特别奖: 中国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

第6篇:2004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名单及颁奖词) 2004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名单及颁奖词)

http://.cn 2005 年 02 月 17 日 10:52 华夏经纬网

“2004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将于今晚在央视播出。

大河报作为本次活动河南省唯一一家协作媒体,参与了活动推举、评选、颁奖全过程。 大河报推荐的数名候选人中,任长霞全票当选。【感动人物】

2004,他们感动中国 2004,他们感动中国今晚 8 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一套节目)将播放“2004 感动 中国人物”颁奖典礼, 与任长霞同时入选“2004 感动中国人物”的还有 9 名个人和 1 个集体。今年 1 月 16 日,中央电视台在北京航空航天学院体

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 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 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田世国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 一个儿子在 2004 年用身 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 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2

梁万俊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 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 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孙必干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 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 年, 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牛玉儒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 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 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常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 雄鹰的故乡!

桂希恩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会聚, 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 更博大的爱。【感动细节】

3

第7篇: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及最美人物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

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

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林俊德 ——纵死终令汗竹香

主要事迹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于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俊德中学和大学的学习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慢慢挪移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下。”马兰,这是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推选原因

推选委员杜玉波: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主要事迹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2012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后,学校

脑瘤

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 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推选原因

颁奖辞: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

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推选原因

推选委员胡占凡评价林俊德: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推选委员张瑞敏评价他: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4]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主要事迹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

时文朝:12岁的小女孩坦然面对生死已属难能,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这一场生命最后的告别,不知敲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平凡善举,可以开启一个有爱的未来。阿来:今天,当我们怀着悲伤提起这个名字时,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的生命与另外的生命合二为一,仍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4]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主要事迹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

江义务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

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多年来,他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推选原因

于丹:在办公室当局长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险卧底当局长是情份。用情份去担当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彭长城:主动为民生奔波,体恤民生艰难,小可帮扶一家一户,大则微而不弱,烛照未来。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主要事迹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 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 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颁奖辞: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推选原因

陈彤:14年的奉献让爱变成了接力赛。志愿者让爱心小院更幸福。这一切都缘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王振耀:十几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的孩子挡风遮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使她成为最伟大的母亲。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主要事迹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猛地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颁奖辞: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推选原因

陈雨露:她播撒下的大爱种子,必将被无数的奔跑接力,从黑土地传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师心中有爱,孩子的世界才会绽放光芒!孙伟:危急时刻,她凭直觉挺身而出。那直觉的背后是最具魅力的纯正师德。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主要事迹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长期在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 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颁奖辞: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你也有爱,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推选原因

童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大浪孤胆守海疆。刘姝威:李文波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人生。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主要事迹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他流过浪,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

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慢慢地升起。 推选原因

李小林:无论是纯粹的爱情,还是无私的奉献,他们都让我们泪盈于睫。陆小华:看了周月华的行医路,谁还好意思再说行路难。古人说,医者仁心。她这医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背上的女村医,一对普通中国夫妇,合拼成了大写的人。[4]

罗 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主要事迹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 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解决问题,采取多种

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

颁奖辞: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推选原因

阎肃: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成千上万上万。坚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张会军: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于,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颁奖辞: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推选原因

黄宏:罗阳用生命诠释了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你倒下了,梦在起飞。陈小川:战机起飞和英雄的陨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同等的震撼。罗阳是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高度凝聚,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后人。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

主要事迹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

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打算行医。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 ,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才发生改变。

艾起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颁奖辞: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2年感动中国的10大“最美”人物

1、最美“富二代”——周江疆

2012年7月2日凌晨,山东烟台开发区发生一起火灾,夺去了这位江苏籍老总的生命。他叫周江疆,是通州建筑总公司第十分公司的总经理。周江疆第一个发现火情,边逃生边大声呼叫沉睡的员工,自己安全撤离后却又冲进火场救人,10个人都获救了,他却再也没走出来。28岁,未婚,1.86米的个头,开着保时捷的“富二代”,建筑公司老总……如果给他贴上标签,他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身家千万的他为救员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012年7月5日,山东省烟台市追授周江疆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南通团市委追授周江疆“南通青年五四奖章”。

积水成河。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清理排水孔的身影,凝聚成北京精神的“最美剪影”和“最佳注脚”,通过网络感动了万千市民,立刻成为暴雨日当天“最美”人物之一。

7、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

2012年5月18日18时30分,高铁成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饭,刚结束休假的他,马上就要坐上返京的火车归队了。当面馆发生爆炸时,他完全可以保命外逃,但他却选择了与别人相反的方向,三次勇闯火海,奔向后厨去关闭煤气罐阀门。为此,他被烈火烧伤,造成头、面、颈、双上肢和右脚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6%。被称为“最美警卫战士”。随着治疗工作的开展,高铁成面部肌肤已可以停止上药等待恢复。躺在医院,高铁成挂念最多的就是连队的工作,他说他想赶紧养好伤,早点回到部队去。

2、最美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2012年5月15日、5月16日,张丽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05月18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醒后第一句话:谢谢你们!2012年7月1日,张丽莉宣示入党……至今,张丽莉的家人、朋友还有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都在时刻关注着她。愿我们的关爱能让她早日康复。

8、最美学警——李博亚

下午5时40分,德州至哈尔滨的1547次列车缓缓驶入昌黎火车站,火车进站,正当他们维持秩序时,突然有旅客跳下站台卧轨轻生。生死关头,他不顾一切奋力相救,不料双腿被车轮轧过,身受重伤。他是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90后大学生李博亚,人们心中的“最美学警”。16时57分,在昌黎火车站勇救卧轨者而不幸被轧断双腿的“最美学警”李博亚,发出了伤后的第一条微博。“作为一名预备警察,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情,我不后悔。如果有第二次,我还会跳下去救人。”

3、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途中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至肝脏破裂,他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报警。后被送往无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抢救。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他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流传,并被人们称为杭州最美司机。

9、最美保安——周震寰

45岁的周震寰来自江西,在乐清一家电器厂当保安。2012年6月16日凌晨零时,周震寰租住的乐清市城南街道上米岙村一间四层民房突然着火。从睡梦中惊醒时,周震寰完全有机会逃生,但他选择救人,并在营救中被严重烧伤。烈焰升腾,只顾自己先逃生,还是先救人,在那一个瞬间,转身方向决定谁才是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这一分钟,或许你的转身能让自己平安,但会有人在你眼前伤亡;或许你的转身就能救出别人,但会伤及自己。周震寰用一个转身诠释了人性的美好,诠释了道义的真谛。目前,周震寰的烧伤基本痊愈,创面基本好了,后期只要加强护理就行。

4、最美护士姐——万永平

2012年7月15日夜凌晨,在一辆疾驰前往吉林图门的列车上,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位孕妇即将临产,羊水已经流出。就在这关系两个生命的危急时刻,一位还处在实习期的护士勇敢地、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喊道:我是护士,我能去看看吗?因为她的勇敢,这位产妇成功地产下了一名男婴,母子平安。这位勇敢的,被网友们誉为“最美护士姐”的实习护士,叫万永平,1990年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岔庙镇,在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实习。事后涟水县中医院授予万永平同志“优秀实习护士”称号。

10、最美农民工——王俊旺

2012年6月4日,年仅18岁的临漳县砖寨营乡协王村小伙王俊旺,在武安市打工时,为了避免滑坡失控的货车撞击其他工友和煤气管道,不顾个人安危,追随车辆强拉制动,不幸被失控车辆碾轧罹难。18岁的生命,20秒的义举。拼死控车救人的临漳农民工小伙王俊旺就这样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难中将自己的人生定格。

5、最美孕妇——彭伟平

2012年6月5日下午2点多,安徽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一名2岁女童不慎掉入水塘,危急时刻,同村27岁的孕妇彭伟平跳入近2米深的塘水中,救起了女童。身怀6个月的身孕,全然不顾自身及腹中两个胎儿的安危,毅然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女童的事迹,不仅在当地传为佳话,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也引起强烈反响,被网友称为“最美孕妇”。7月25日晚上,彭伟平因胎动减少被紧急送到省立医院,次日产下一子。目前,母子二人身体状况都很稳定。

6、最美清洁工——李成友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强度降雨。在滂沱大雨中,他面对堵塞的雨水管道,毫不犹豫地卧倒在积水中徒手清掏,感动了无数网友、感动了整个北京,他是海淀区环卫中心二队魏公村班的一名普通清洁工,他叫李成友。暴雨如注,

第8篇: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有感

每一个年底,我们国家都会举行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因为要借此活动来评选出每一年里国内值得赞颂的先进人物,所以每一次的活动都十分隆重。在2011的评选活动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已经80多岁但仍然在坚持植树造林的老人——杨善洲。

杨善洲,这位80多岁的老人,曾经做过地委书记,现在的他早已退休在家了。在现代社会里,一般80多岁的老人都是在家里享清福的,而杨善洲却继续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带领村民们植树造林。据统计,他已经坚持植树造林22个春秋了。在这22个春秋里,他共计造林5.6万亩。当然,他的先进事迹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曾经带领村民们为山区人民架设长达4公里的电线。眼看,光秃秃的山头绿了,山区人民笑了,而时间却染白了他头上原来乌黑油亮的头发,但他却依然无怨无悔。他还说,要将自己所造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声称,他还将继续植树造林,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看完他的事迹后,我十分感动,我被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他身上的这些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象他那样去植树造林,但我想在这个物质膨胀的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很多人做事情时总喜欢斤斤计较权衡利弊,难道我们就不如一个80多岁的老人那样去奉献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觉得 除了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还要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轻言放弃,要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将它做好为止。

当然生活中我们还大部分是平凡的人,不一定能象这些先进人物这样去做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记住:勿心善小而不为,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第9篇:2014中考热点:201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教研室 王 康

【热点材料】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64年,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91岁的"五保"老人。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陈俊贵,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带着妻儿在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不忘战友临终嘱托,寻找探望班长父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 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获奖名片】一秉至公

【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段爱平,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9年,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自己竟贴了十几万。2013年查出身患淋巴癌,但她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五位:“油菜花父子”35年的追梦路--沈克泉 沈昌健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2011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六位: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获奖名片】格桑花开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200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七位: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获奖名片】秋兰为佩

【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事迹】胡佩兰,98岁一直坚持坐诊。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 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

【获奖名片】寸草春晖

【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姚厚芝,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2006年查出乳腺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为给孩子留下学费,历经3年零5个月,绣制成《清明上河图》。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被拒绝。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九位: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 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获奖名片】克明俊德

【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事迹】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十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

【获奖名片】松筠之节

【颁奖词】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事迹】龚全珍,理解和支持丈夫由开国将军到农民的转变。全力配合丈夫,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 2013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2014感动中国人物群体:载人航天英雄群体

从2003—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10年的历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教材知识链接】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承担责任的代价: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回报。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与收获的回报是统一的。没有只有代价而没有回报的责任,也没有只有回报而没有代价的责任。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5.承担责任的回报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自立自强的精神、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6.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优、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辞的责任。

7.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再与长短,而在于奉献。延伸生命的价值。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8.角色与责任: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应该向胡忠、阿里木等先模人物那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9.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和人生力量的源泉;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命题角度】

1、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2)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2、他们感动中国的原因:

(1)热爱祖国;(2)敬业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使命;(4)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6)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7)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3.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有什么意义?

答: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4.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

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

5、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6、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答: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

答:主题班会,主题:“„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 ②自由发言,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洪战辉先进事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 ④为„开展爱心捐助 (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7.“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2)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应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不断发扬和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向钱伟长那样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贡献力量。

(4)学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5)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志坚强的崇高品格。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获奖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8.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你准备怎样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命题角度预测】

本热点从道德角度出发,主要涉及到承担责任等考点;从法律角度出发,主要涉及到依法治国考点,从国情角度出发,主要涉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科技创新。纵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政治试题,不难发现,先进人物及其事迹一直是命题的热点材料,因此,“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必将成为2014年各省思想品德的一个热点,以认识、看法类试题设计为主,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迁移等能力。

上一篇:京卡互助服务卡介绍下一篇:吸毒者断吸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