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2022-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语文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确定的主题,利用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理解课文,这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有着很大帮助。可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注重单篇课文讲解的情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中心,对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手段,通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单元内课文的共同点进行梳理,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不仅如此,教师利用大单元教学还可以明确课文主题,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综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群文阅读,拓展阅读同类文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就可以通过主题引入同类型的文章,然后学生快速学习这些同类型的文章,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素材。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同类文章,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在利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主题,然后学生就会根据这个主题自主搜集资料进行阅读,然后彻底掌握主题内容。[1]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单元主题“亲人”为切入点展开群文阅读。在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几篇课文,在熟悉掌握这几篇课文之后,学生就可以以“亲人”为主题搜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主题与单元文章和课外文章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主题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组探讨,共同探究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是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的核心,每个人对单元主题理解不同,所以在利用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避免约束学生的思想,保障单元主题的开放性,这对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很有帮助,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间单元主题思想的探讨创造了条件。[2]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单元主题“人物”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这些人物,引导小组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互动讨论中逐漸明确单元主题“人物”的含义,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微课教学,整合主题快速学习

微课是一种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与微课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深入理解单元的课文内容,这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帮助。[3]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与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结合,深入分析“小人物”的含义,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阅读文章,就可以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情,进而体会“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有效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结语: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讲解单元主题,这样学生才能从单元主题中理解课文内容,快速掌握课文核心知识,这为初中学生高效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苑.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钟山.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张洪敏.“部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1-13.

作者:王珍

第2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秦汉帝国》测试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阪泉之战 D.邲之战 2.右面李白的诗反映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 D.秦完成统一 3.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 A B C D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国人暴动C.周武灭商D.商鞅变法 6.在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7.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百家”指的是

A.道家、法家B.诸子百家C.道家、儒家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9.西汉出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10.“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诗中的“胡”是指 A.鲜卑 B.蒙古 C.匈奴 D.氐族

11.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A.平定“七国之乱” 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币权 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x疆

13.2010年5月l7日,中央x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x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昭君出塞

14.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15.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科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周髀算经》 D.《甘石星经》 1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17.“仲景”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此商标是利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你知道下列哪部书是他写的

A.《九章算术》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8.“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被认为发源于青城山的中国本土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回教 D.基督教

19.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史记》,在书中他不可能读到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班超 D.汉武帝 20.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其杰出代表是

A.秦陵兵马俑 B.佛塔 C.洛阳白马寺 D.青铜器铭文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公元前221年,___________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____,秦朝建立后,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 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推行 。

(2)公元前202年,___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___,历史上称为西汉。汉武帝时为加强思想控制.,推行______________的政策 是我国的最高学府。 (3)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_____;西汉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__________出使两域。

三、组合列举题(8分)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列举我国秦汉时期的4项科学技术成就。

(1)列举我国秦汉时期的4项科学技术成就,并逐项概括其历史地位。(8分)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6分,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公元前211年秦朝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文字是“隶书”。 【 】 改正: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改正: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改正:

五、辨析改错题(8分).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x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 订正: (2)错误: 订正: (3)错误: 订正: (4)错误: 订正: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计19分,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 册 材料三: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2分)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措施是谁建议的?(3分)

(4)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2..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10分)

⑴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即今天的 市,最远可到达 。(4分)

⑵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2分)

⑶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 。(1分) ⑷“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六、活动与探究题 1.走进秦皇汉武(9分)

⑴图中两位皇帝分别是 和 。前者当政时,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修建了著名的 。后者在位时,西汉达到鼎盛时期,于公元前119年派 和 北击匈奴。(5分)

⑵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前者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 。后者接受著名学者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⑶图中两位皇帝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字数不超过50字,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A A A D C C A A C B B D C B C A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秦始皇;咸阳;中央集权;皇帝;郡县制(2)刘邦;长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3)长城;张骞

三、组合列举题(8分)

(1)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3)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4)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5)东汉华佗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6)东汉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答出其中4项即可,如答其他科技成就及历史地位,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同样正确)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6分,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隶书改为小篆(2)×东汉末年改为西汉末年(3)√

五、辨析改错题(8分)

(1)卫青改为张骞(2)洛阳改为长安(3)x藏改为x疆(4)非洲改为欧洲

五、材料解析题

1. (1)秦始皇和汉武帝。(2分)

(2)“秦皇”:焚书坑儒;(1分)“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3)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1分)颁布“推恩令”;(1分)主父偃。(1分) (4)统一文字和货币。(2分)

2.(1)丝绸之路 长安 陕西西安 大秦(或古代罗马)(4分)

(2)西汉 张骞(2分)

(3)西域都护(1分)

(4)意义:丝绸之路在当时称为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3分)

六、活动与探究题

1.⑴秦始皇;汉武帝;万里长城;卫青;霍去病(5分) ⑵焚书坑儒;董仲舒;独尊儒术(3分)

⑶学生可以简要概括地评价;也可以举例说明,如举例应不低于两例;初一的学生引导但在此不要求必须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历史人物。(2分)

第3篇: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朱元璋“即皇帝位”是在哪一年?( )

A. 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2.下列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

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 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3.“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4.明初,大学士宋濂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 )

A.宋濂唯唯诺诺,是皇帝的忠顺奴仆 B.宋濂对朱元璋很忠诚 C.明太祖利用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D.明朝君臣关系很和睦 5.2010年9月,陕西省首个“闯王”纪念馆在延安市富县太平村正式建成开馆。“闯王”曾于1644年攻入北京。该馆的修建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 ) A.陈胜 B.吴广 C.黄巢 D.李自成 6.下列皇帝中与朱元璋称帝的过程最相似的是( )

A.刘邦 B.刘备 C.赵匡胤 D.李世民 7.明清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君臣关系完全变成主仆关系的典型事件是( )

A.设立廷杖制度 B.设立特务机构 C.设立军机处 D.实行科举制度 8.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称赞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0.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 )

A.《瑷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疆域图 11.1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2.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擎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3.下列制度,能够说明明朝时期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宰相制度 C.内阁制度 D.行省制度 14.1757年,清政府准许与外国商人通商的唯一海上通商口岸是( )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宁波

15.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于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17.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 )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

A.属于平等的边界条约 B.是清军被迫求和的结果 C.规定割乌第河给俄国 D.埋下中俄冲突的隐患

19.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剧,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三藩叛乱 20.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

A.册封**五世 B.册封五世**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判断改错题(10分)

1.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

错误: 改正: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文字狱”。

错误: 改正: 3.乾隆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错误:

改正:

4.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参与制定了《大清时宪历》。

错误:

改正: 5.金曾灭辽,后来又出现了一个“金”,史称“后金”,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1.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之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舰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人心世道,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与杨蓉诸明府书》 材料二: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风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存余悸,如龚自珍所说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⑵.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

2.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天妃之神灵应记》 ⑴.材料中的“永乐三年”是指哪一年?这一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航海壮举?(3分)

⑵.这一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6分)

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材料中反映的这一重大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3.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⑴.材料

一、二中的“夷”各指什么?(4分)

⑵.据材料,概括唐朝、清朝统治者各自推行的政策,分析各自政策的最主要影响(8分)

四.探究题:话说清朝那些事(18分) 【屹立于世界东方】

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分) 【奠定中华版图】

⑵清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疆域北界① ,东北至②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③ ,南及④ ,西南抵⑤ ,西越⑥ ,西北达⑦ ,是亚洲最大的国家。(7分) 【强化君主集权】

⑶雍正时, 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2分) 【多民族的统一】

⑷清政府在西藏、新疆、台湾设置的机构(或官职)分别是什么?(3分)

【抗击外来侵略】

⑸17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个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第4篇: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案

申晓州

一、导课

各位同学,大家先看这四幅图片,这都是什么?(秦始皇陵、秦陵地宫想象图、长城、兵马俑)你会联想到谁?-----秦始皇。再看这四幅图片,又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图、丝绸之路图、霍去病墓、董仲舒像)你又会想到谁?-----汉武帝。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复习课

第10课、11课我们在期中考试时已经复习过,这节课我们再系统的看一下。

1、战国七雄都有谁?(齐楚燕韩赵魏秦)那么秦灭六国的顺序是什么?(喊赵薇去演戏)。什么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看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郡、县。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对以后的封建王朝影响深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再看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它的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从此汉字的结构基本定型)

思想上: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民族关系: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同学们看万里长城图片: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安定北疆。南修灵渠(开发东南、岭南·加强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看这个灵渠的图片,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那么,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为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安定生活提供了条件。3.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问:(秦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答案是一样的。

紧接着咱们来看------大一统的汉朝。(什么是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具体看看汉武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叫“推恩令”

谁的建议(主父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文化教育上:在长安设立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统一铸币和盐铁官营(五铢钱)

第13课

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北部边境得到安宁,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

第14课 对外交往: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第15课

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1、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看西汉的疆域图: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再看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再经今新疆境内到西亚,再由西亚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影响:1.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2.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渗透 有人说丝绸之路是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为什么?

 经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  文化之路: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 科技交流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等重大发明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

评价一下汉武帝:评价人物要把握这三个原则:实事求是、一分为

二、特定环境。同时要注意称谓+事迹+影响。大家试一下„„(汉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措施略;他统治期间,大一统的帝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三、课堂检测

咱们来一个竞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现场计分,输的组负责打扫今天的多媒体教室。回答对的加1分,回答错误的扣2分。会的你就站起来,以站起来的先后顺序作答。 规则明白了吧,好,准备„„

1、这个作为4个小问题,关于政治方面的,会的就站起来„„

政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削弱诸侯国王国的势力、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铸币盐铁官营、都有统一货币的措施

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但对待儒家学说态度相反;结果不同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匈奴都是采取主动出击、维护北部边疆的安定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材料一中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的目的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1)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2)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4、秦朝

蔡伦

古代希腊

5、秦朝

小篆

圆形方孔钱

6、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度

西汉

汉武帝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西汉、汉朝西域都护、丝绸之路

8、B.秦始皇“焚书坑儒”

9、B、小篆

10、A.①②

11、A.分封制

12、D.焚书坑儒

13、A.秦---→西汉

14、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15、C、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16、A.①②③

17、D.削弱诸侯国力量

18、C.儒家思想

19、C.稳固大一统局面

20、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21、A.张骞通西域

22、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3、B.西汉的长安

24、A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5、A.废除丞相

26、B、统一货币

27、A.推行郡县制

28、C、一统江山是秦朝

29、 D.②③④ 30、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31、D.统一度量衡

32、D.儒家思想问题

33、B.张骞通西域

34、C、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35、A.汉通西域

四、小结。

第三单元是这册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下不要放松,要继续努力背诵。

第5篇: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一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形成。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秦汉的历史最重要,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2、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

难点: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本单元重点,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

引入新课]

以秦始皇时期的4幅照片和汉武帝时期的4幅照片导入本单元。

[新课讲授]

(1)、串讲本单元

(2)、检测本单元,为了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分成两组,回答对的加一分,回答错的扣一分。报证正确率。共涉及了60到小题,涵盖面较全,题量较大。

[小

结]

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了各课之间的紧密联系,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第6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完整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 共40 分)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A.公元前230 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 年

D.公元221 年 3.“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 此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 )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周武王

D.汉武帝

4.秦统一后, 为加强封建统治, 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秦始皇在中央设的官职是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郡守 ⑤县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③④⑤ A.黄帝时期

B.夏启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 5.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 这一称呼最早始于 ( )

6.为巩固统一, 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朝统一了文字。 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A.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B.东起辽东, 西起临洮 C.东起鸭绿江, 西至嘉峪关

D.西起嘉峪关, 东至鸭绿江 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

11.秦朝末年, 民间流传着 “阿房, 阿房, 亡始皇” 的童谣。 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陈胜、 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 刘邦起义

A.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3.西汉的建立者是 ( )

A.项羽

B.刘邦

C.刘秀

D.刘彻

A.汉文帝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14.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

15.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的措施是 ( )

A.重视人才

B.“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C.设立太学 D.削弱封国势力 A.排斥诸子百家的学说

B.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C.排斥法家和道家学说

D.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 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史称“文景之治”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A.文帝、 景帝——— “文景之治” B.秦始皇———反击匈奴

C.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刘邦、 项羽———楚汉之争

A.耧车

B.二牛抬杠

C.水排

D.提花机 16.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 是指 ( )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12

. 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 2.秦 始 皇 统 一 六 国 是 在

1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开拓疆土, 加强集权,强化专制, 其中, 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措施是 ( )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制度

B.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开灵渠, 修长城 A.秦末农民战争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六国

18.下列相对应的选项中, 错误的一项是 ( )

9.与中国象棋中的 “楚河汉界”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10.公元前207 年, 项羽以少胜多, 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与这一史实有关的成语是 (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项庄舞剑

D.三顾茅庐

第 1 页 共 4 页

19.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 其中与冶炼有关的是 ( ) 20.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成吉思汗

D.拓拔宏

21.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 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 王昭君出塞属于 ( )

A.和亲政策

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A.汉武帝的大一统

B.张骞通西域

C.昭君出塞

D.卫青、 霍去病大破匈奴 ①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②创立了休养生息政策 ③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A.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B.今新疆地区 C.古长安以西

D.匈奴所在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2.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是 ( ) 23.“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此诗赞扬的历史事件是 ( ) 24.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 ( )

④颁布“推恩令”, 削弱封国势力 ⑤卫青、 霍去病大破匈奴 25.两汉时期, 西域指的是 ( )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中亚、 西亚 A.华佗

A.张衡

B.张仲景

C.蔡伦

D.张衡

31.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改进造纸术, 对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此人是 ( ) 32.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它的制作者是 ( )

B.杜诗

C.张仲景

D.诸葛亮

33.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 A.西汉时期, 纸张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B.东汉末年,一人突发疾病,医生给病人服下 “麻沸散”, 做了剖腹手术 C.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三千片竹简,需两个人才能抬动

D.公元183 年,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人们很快知道西部发生了地震 34.下面的著作中,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35.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古印度。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

A.战国

B.西汉末年

C.东汉

D.三国

36.东汉时一位帝王迷恋于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专门遣人炼制丹药, 供他服用。 这说明他 ( )

A.信奉佛教

B.信奉道教

C.信奉儒家思想

D.信奉基督教

37.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得到幸福。 宣扬这种说教的宗教是 ( )

A.佛教

A.长安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38.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39.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此部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A.陈胜、 吴广起义 C.张骞通西域

C.《论语》

D.《后汉书》

40.下列历史事件在 《史记》 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

B.鸿门宴

D.张衡发明地动仪能记记人的名 26.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 27.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 )

28.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 出土了一张纸。据考证,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它大约出现于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①葡萄 ②石榴 ③苜蓿 ④核桃 ⑤水稻 29.下列物产中, 有些是从西域传到内地的,它们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A.长安———今新疆———中亚、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中 亚、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 亚、西亚———欧洲

第 2 页 共 4 页 30.请你仔细观察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

二、非选择题(题14分,42题16分,43题17分,44题13分,共计60分。)

41、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把和平共处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某同学准备策划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完成。(14分)

(1) 爱好和平,反对战争。(4分)

③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3分)

42、(16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昭君出塞,三世无犬吠之警。

请回答: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昭君出塞是因为当时谁向西汉王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这件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3)张骞通西域

①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

以西,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分)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哪一行政机构总管西域事务?(1分)

第 3 页 共 4 页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了什么措施?(6分)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2分)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

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

材料二: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材料三:

(2)材料二: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发掘的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什么原因呢?(2分)

(3)材料三所呈现的史实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反映的历史史实有何作用?(8分)

4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3分)

(1)列举初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取得的天文家成就。(4分)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医学家及其成就。(4分)

(3)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在什么朝代?谁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他把改进后的纸叫做什么?(3)

(4)秦汉时期数学成就显著,这一时期反映数学成就的名著是________(1分)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的名言?列举他在史学方面的贡献。(3分)

秦末农民起义

(1)材料一展现了怎样的历史史实?出现这一历史史实的条件有哪些?(5分)

第 4 页 共 4 页

第7篇:2017-2018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 2.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和《史记》。

难点

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汉代造纸图;“麻沸散”和“五禽戏”相关资料;张仲景图像;《史记》相关资料;道教和佛教的相关资料;PPT课件。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图中两个人抬着的一捆捆竹简,就是东方朔的奏本。这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为了轻便,人们又用帛写字,但帛价钱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怎么办呢?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二、感知理解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1)甲骨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龟甲、兽骨) (2)“金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青铜器) (3)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什么书写材料?(竹简、丝帛) (4)课件演示:兽骨、龟甲→青铜器→竹、帛→纸 讲解: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现在我们还把书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但竹木简太重了,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重的文书。而帛又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了人们对造纸术的研究。

2.蔡伦改进造纸术。 引导: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已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他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料。提问:当时蔡伦用哪些原料来造纸?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用课件展示造纸原料) 讲解: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制造成本,造出纸的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课件演示:张仲景像、《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了帮助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以其卓越的成就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医圣”。

2.“神医”华佗。(课件演示:华佗像、“五禽戏”)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他勤奋好学,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麻醉剂做手术的外科医生,欧洲则是在华佗死后1700年才学会使用麻醉药的。他还创制了一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来锻炼人身体各部位的医疗体操,即“五禽戏”,至今仍有许多人学习它,受益较多。

(三)历史巨著《史记》

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原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说说司马迁能编成《史记》的原因。

司马迁的父亲是史官,司马迁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爱好文史;司马迁年轻时到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开阔了视野;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过了五年,他的好友李陵由于作战失利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在狱中,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作。后虽被赦,但仍著史不缀,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

2.《史记》的内容及影响。 (1)提问:《史记》一书的上下年限是什么?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2)提问:《史记》的写作体裁是什么?纪传体通史。

(3)引导:什么是纪传体呢?“纪”指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指将相或名人的传记。按这种体裁写的历史书叫纪传体史书。那么,《史记》一书中一共有多少纪,多少传呢?《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包括上下3000年的历史。其中战国、秦汉记载较详细。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中“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不曲笔回护,记事简洁明了,评价实事求是。《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1.佛教的传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佛教的地位、起源、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基本教义等。 (2)提问:佛教在世界宗教中的地位如何?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3)提问:当今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4)提问:佛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兴起?又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5)提问: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6)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外传,东汉明帝时派人到天竺求经,用白马驮回佛经42卷和释迦牟尼的画像。明帝令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开始大范围传入中国,并且发展很快。佛教传入后,最先接受的是统治阶级上层,到了东汉后期,有相当多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接受了佛教,请想一想,这又是为什么呢?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艰辛,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来世投胎等观点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7)引导:佛教传入我国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见闻,列举一些例子。 讲解:佛教的传入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

在哲学方面,佛教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有极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将差别、对立、矛盾等沟通起来,恢复了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这一切,都弥补了我国哲学的不足。

在文学方面,大量佛经翻译过来,受到了历代文人的喜爱。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意境、文体、词语等。特别是后来形成的禅宗思想,对王维、白居易、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世界、无常、现行、刹那、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针见血等。

在艺术方面:寺塔、佛像、石窟等,至今保存的大都成了风景名胜。此外,像舞蹈、音乐、壁画等,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另外,在医学方面影响也较大。

过渡:在佛教传入的同时,道教也在中国兴起。《西游记》里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都是道教尊奉的人物。道教是如何兴起的?它的教义有哪些?对我国文化有哪些影响?我们现在来学习这些问题。

2.道教的兴起。

(1)提问:东汉时期兴起的道教与佛教有哪些不同之处?

佛教是由国外传入;道教则是土生土长,在民间兴起。佛教主张今生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得到幸福;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追求今生的成功。

(2)引导: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持;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都对我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讲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秦汉时期,道教奉先秦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首要经典,以“道”为基本信仰。

(3)引导: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道教的兴起对我国有哪些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事物与道教有关。

讲解:道教和佛教一样,诞生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迹。哲学方面:比如陈传老祖创无极图;文学方面:我国几部有名的古典小说里面的内容都反映出道教的影响。例如《西游记》里的如来佛为佛教的最高首领,玉皇大帝为道教最高神。李白诗中那浪漫的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很大关系。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李白道士气太重;艺术方面:建筑、道教官观等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园林艺术;科技方面:道教的炼丹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道教的气功丰富了医学的内容,也对中国人体科学作出了贡献。

三、本课小结

以表格形式,分类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交流学习这节课最大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上一篇:六2班队活动计划下一篇:庆祝教师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