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期中测试

2023-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历史上期中测试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

( )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 )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 )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 )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 )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 )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

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

D、辽、北宋、夏、金

( )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 )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 )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 )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

26、从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时期。

27、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时期。

28、 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29、隋朝书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30、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 、 ,成为重要粮仓。

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10分)

35、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A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荣

27、隋炀帝 武则天

28、 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苏州 湖州

31、广州 泉州 市舶司

3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第33题:12分;第34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4分)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4分)

(3)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4分)

34、(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5分)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分)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5分)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④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⑥重视文化教育,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⑦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⑧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总结其中五点以上者给满分,其余可酌情给分)

第2篇: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 A、杨坚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朱元璋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道:“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课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北京

4、右图是某教具厂生产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流自由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在 (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5、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观点,它适合作为以下哪位主人公的台词( ) A、汉武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诸葛亮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7、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善于骑射,后被地州官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 )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9、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 ) A、匈奴 B、新罗 C、靺鞨 D、吐蕃

10、历经了六次东渡,最终成功达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戚继光

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放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12、唐朝是为了管理对外贸易,在番禺设立了专门机构,该机构是 (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3、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下列与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不相干的是 (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4、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时期。 ( )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两宋 D、明清

15、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 ) A、东京市民到“瓦子”(瓦肆)看戏 B、人们过元旦(春节)挂年画。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16、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 ) A、藏族 B、壮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17、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8、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开通了大运河 C.推行郡县制D.创立了科举制度

19、“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其修建于 ( )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20、小华是一位书法爱好者,经常临摹“颜体”,“颜体”的创立者是 ( ) A.颜真卿B.阎立本C.柳公权D.欧阳询

二、判断题:(共10分)

21、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

2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

23、唐朝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 )

24、怀素是唐朝时的楷书书法家。 ( )

25、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 )

26、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

27、建立辽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 ( )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鉴真和尚。 ( )

29、我们今天的省级行政区的“省”的称呼来自元朝的行省制。 ( ) 30、宋朝形成的“瓷都”是松江。 ( )

三、综合题:(共50分)

31、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另一种说法认为,“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你如何看待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18分)

32、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18分)

33、请列举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4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第3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选择题测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训练题

一、单项题

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2.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

)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位于伯益

D.夏传子,家天下

3.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4.下列制度在西周时实行的有:(

) ①王位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5.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中,首先成为霸主的诸侯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7.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8.秦统一后全国通用的字体是(

)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小篆

9.下列成语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连接不正确的是(

)

A.一鸣惊人——楚庄王

B.问鼎中原——齐桓公

C.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D.破釜沉舟——项羽

10、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11、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①水稻②玉米③粟④花生⑤西瓜⑥西红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⑤⑥

12、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800年 D、公元前1046年

13、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

)

A、奄 B、朝歌

C、殷 D、阳城

)

14、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铜象尊 D、大盂鼎

15、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16、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称霸最根本的原因是(

)

A、齐国物产丰富 B、齐国当时是东方大国 C、齐桓公“尊王攘夷”旗号 D、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17、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18、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19、秦朝定都于(

)

A、殷 B、咸阳

C、长安 D、阳城 20、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地方设县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22.能够种植粟,居住在半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3.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过很大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国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 黄帝 B尧 C 舜 D 禹

2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2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A 商鞅变法 B 水利工程修建 C 正确的外交策略 D 国王有为

26.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料中“上从其计”后颁布的政令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实行修养生息政策 C 颁布“推恩令” D 颁布“焚书令” 27.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8.稻米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品尝到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29.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华人遍布界各地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30.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39.党的十七大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中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

A.“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C.“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

40.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

A.诸候争霸

B.秦统一全国

C.焚书坑儒

D.楚汉之争

41.秦朝统一后,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是(

)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

D.金文

4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秦朝时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秦朝强大

B.抵御匈奴

C.便于秦始皇巡游

D.征服越族 31.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而得名(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4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白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

)

A.晋文公

项羽

B.项羽

勾践

C.夫差

刘邦

D.周幽王

刘邦 3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下列青铜器不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A.青铜神树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面具

44.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B.恢复发展生产 D.加强中央集权 33.一些成语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晋文公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围魏救赵

D.烽火戏诸侯

45.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34.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的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大运河

46、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4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掌握取火技术 D.享用熟食

48、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49、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青铜文 C.金文 D.铜文

5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有关历史(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1、西周众多诸候,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2、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处于(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3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建立县制 C.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36.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于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D.是研究商朝历史唯一的资料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37.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 A.黄帝 B.屈原

C.孔子

D.老子

38.“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兵家

D.法家

2

53、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54、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55、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56、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秦统一后的文字是(

)

A.大篆 B.楷书 C.小篆 D.金文 5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墨家 D.道家和兵家

58、成语“破釜沉舟”来自下列哪个战争(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59、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60、你喜欢恐龙吗?2003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省 6

1、“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出自《史记》中的(

)

A、五帝本纪 B、夏本纪 C、殷本纪 D、周本纪 6

2、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立成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殷”字吉利 6

3、“烽火戏诸候”演绎了东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6

4、“一鸣惊人”的成语与下列哪位春秋霸主相关(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

5、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首霸的第一功臣是(

)

A、姜子牙 B、管仲 C、孙武 D、商鞅 6

6、“战国七雄”中,邯郸是哪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

A、赵国 B、魏国 C、韩国 D、楚国 6

7、做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得名的说法之一是这一时期战争众多,争夺激烈。下列有关战国时期的战争介绍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铁兵器出现,青铜兵器也得以改进 B、车兵成为主要兵种,骑兵和步兵退居次要

C、各国组织起庞大军队,在边境和都城修筑坚固的城防工事D、人们更加注重研究军事,大批军事家涌现 6

8、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6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后代仍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7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于(

)

A、约前2070年 B、前230年 C、前221年 D、221年 7

1、秦始皇的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

2、秦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

)

①沉重的赋税 ②漫长的兵役 ③无休的徭役 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④

73、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7

4、汉武帝在位时,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的名字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7

5、当今学位名称中在古代时为官名的是(

)

A、学士 B、硕士 C、博士 D、博士后

76、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货币国家统一铸造 B、盐铁国家垄断经营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休养生息

77.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嫘祖 7

8、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7

9、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80、通过分封制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 C、西周 D、秦朝 8

1、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8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候国是(

)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8

3、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8

5、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 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 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8

6、有关汉朝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朝有西汉和东汉之分 B、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C、汉景帝解决了“同姓王”对抗中央的问题 D、刘彻在位时,汉朝进行鼎盛时期 8

7、三星堆博物馆地处于四川(

)

A、成都 B、广汉 C、都江堰 D、九寨沟 8

8、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

3 8

9、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90.假如你回到了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会见到你情景最有可能的是( )

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在捕鱼

D.黄帝大战蚩尤 91.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他们已经是人了,这是因为(

)

A.他们已直立行走 B.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C.他们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 D.他们会使用天然火 92.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聚落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93.“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意思是:天下属于大家,推选品质高尚和有才干的人为首领),这种现象出现在(

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 炎帝黄帝时期

C.尧舜时期

D.禹时期 94.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年

B.晚500年

C.早5000年

D.晚5000年 95.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历史的国王是(

)

A.禹

B.启

C.桀

D.汤

96.下列有关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B.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取胜后,周文王建立周朝

C.夏桀、商纣王、周幽王都是昏君

D.夏朝、商朝的灭亡,告诉我们:统治者的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 97.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

B.诸侯国必须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

C.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

D.诸侯国必须按受封的田亩数定期纳税、服役 98.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A.晋国

B.楚国

C.韩国

D.燕国

99.“合纵”与“连横”发生在(

)

A.商朝

B. 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00.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01.“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开始出现是在(

)

A.商朝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102.下列文物中,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的是(

)

A.大盂铜鼎

B.楚国王子午鼎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10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孔子的言论,应查找(

)

A.《大学》

B.《诗经》

C.《论语》

D.《道德经》

10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认为,对这句话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

A.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B. 学习态度要端正C.学习时要独立思考D.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 105.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 )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106.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7.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磨制石器 ② 打制石器 ③ 铁制工具 ④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108.武王伐纣过程中发生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 109. 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110.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发展而来的

A.钟鼎铭文

B.大篆

C.甲骨文 D.隶书 111.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 A.老子的学说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孙子的学说 112.今天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她形成的基础是( )

1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春秋》 129.能够典型反映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⑴北京人 ⑵河姆渡原始居民 ⑶山顶洞人 ⑷半坡原始居民 A. ⑴⑵ B .⑵⑶ C.⑴ ⑶ D. ⑵⑷

130.“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话反映了西周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财产私有制 D.分封制

131.西周时期,在我国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其实质是(

) A.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 B.黄帝、舜的部落联盟 C.炎帝、禹的部落联盟 D.禹、启的部落联盟

113.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逐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14.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总结者是( )

A.炎帝 B.鲁班 C.华佗 D.扁鹊 1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周 D.秦国

116.战国时期,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孔子

11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18.保存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乐器编钟出土于( ) A.河南安阳 B.湖南长沙 C.湖北随州 D.陕西西安

119.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秦朝时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秦朝强大 B.抵御匈奴 C.便于秦始皇巡游 D.征服越族 12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21.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122.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123.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12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25.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行政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126.下列对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 B.商朝时期,就能烧制青瓷

C.战国时期,人们就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D.扁鹊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27.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统治建立西汉,其定都在(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阳城

A.农耕文化 B.青瓷文化 C.青铜文化 D.神巫文化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

) A.重视人才 B.训练军队 C.国富兵强 D.封建制代替奴隶制

.商鞅变法诸项措施中促进封建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奖励耕战 B.按军功授爵 C.建立县制 D.承认土地私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这句话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有人说:“方块字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国首先统一使用的方块字是:(

)小篆 B.大篆 C.甲骨文 D.金文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D.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是(

)

公元前209年 陈 B.公元前210年,大泽乡 C.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D.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相同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中央集权 C.摧残文化 D.完善文化教育制度 .闻名中外的甲骨文发现于(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河南登封 D.陕西西安 .“伐无道,诛暴秦”,说明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自然灾害 C.外族入侵 D.争夺统治权

.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史书记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夏朝

.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的 (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甲骨文 D.铭文

.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处于战国时期的 (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32133134135 136 A.137 A.138 A.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149.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

)

A.中国生产的瓷器最多 B.中国最早发明瓷器 C.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 D.中国的瓷器非常精美

163.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5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人类。现代社会的我们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正确的方式你认为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51.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小明家应是在(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 152.氏族公社与原始人群的根本不同点是(

)

A.共同劳动 B.是否会制造工具 C.是否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D.共同分配食物 153.在商和西周建立之初,都重用贤臣,促使国力逐步强大。这些贤臣分别是(

)

A.禹和汤 B.伊尹和姜尚 C.汤和文王 D.盘庚和武王 154.商、西周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部门是(

)

A.玉器制造 B.纺织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陶瓷业

15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在我国已经齐备的时期是(

)

A.商朝 B.夏朝 C.商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5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王室地位衰落 D.天子依附于诸侯 157.公元前221年,蒙恬被秦王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京城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的(

)

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D.允许土地买卖

158.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订丁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法出现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5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

) ①秦统一全国 ②楚汉战争 ③焚书坑儒 ④秦末农民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0.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和汉武并称,这主要是因为(

)

A.两人都是暴君 B.两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C.两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 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161.原始农耕生活时代,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 A.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162.英文“china”是瓷器的意思,“China”代表中国,外国人这样称呼中国的原因应是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 A. ① B. ① 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战国时的都江堰 B.战国时的郑国渠 C.秦朝时的灵渠 D.两汉时的白渠

1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攻”和“和为贵”等思想。春秋战国时主张“非攻”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宁有种乎”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

A.陈胜、吴广起义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今天我们强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而西汉政府重视“以德化民”,这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帝时期 C.景帝时期 D.文景时期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

A、水稻、小麦 B、水稻、 C、水稻、玉米 D、、小麦 、最早建立国家政权机构的是:(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下列人物是无道之君的是:①启,②桀,③纣,④周平王,⑤周幽王(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灭亡西周的是:(

)

A、汤 B、周武王 C、周平王 D、犬戎

、西周时实行的制度主要有: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主要为:(

)

A、分封诸侯 B、让诸侯服从周天子 C、巩固国家政权 D、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下列人物不属于贵族的是:(

)

A、周天子 B、士 C、平民 D、诸侯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君主是:(

)

164.166.167.168. 169170171172173174175A、秦孝公 B、秦始皇 C、秦穆公 D、秦皇岛 17

6、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楷书 D、草书

17

7、提倡“仁”、“礼”和“为政以德”的人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商鞅 D、孔子 17

8、主张“刑罚”治理国家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7

9、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80、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主张“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81.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过程起了重大作用。从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从下列哪个时期的原始人开始,我们的祖先已学会了人工取火?(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第4篇:2011_2012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1——2012年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5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 A.桀

B.汤

C.纣

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烽火戏诸候”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 A.燕、赵、魏

B.韩、赵、魏 C.楚、赵、魏

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16.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 ) A.李斯

B.吕不韦 C.韩非

D.赵高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7、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2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30、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31、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32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3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34.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甲骨文 35.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 ( ) 36.《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37.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38.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

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3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40.听说海湾战争时,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常把一部中国古代兵书摆在桌上,进行学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是

A.《论语》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孙膑兵法》

41.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42.秦统一六国是在 (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43.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44.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汉初有个皇帝对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只能用陶瓦,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这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 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46.匈奴的首领称为

A.皇帝

B.大王 C.单于 D.国君 4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

A.秦 B.三国

C.西汉 D.西晋 48.曹操生活在 (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东汉时期

49.下列成语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草木皆兵

B.风声鹤唳 C.投鞭断水 D.三顾茅庐

50.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__________,半坡遗址和__________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2、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

3、公元前_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___变法。

4、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5、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和______。

6、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7、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8、贾思勰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9、北朝的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材料解析题 (35分)

1、材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5分) 阅读后请回答:

(1)此材料评价哪一位历史人物?评价的是他的什么成就?

(2)被评价的人物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品?后人怎样尊称他?

2、材料解析题(4分) 阅读下列材料:(4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 时期的大 家、大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 。 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2分)

3.读右图,请回答:(3分)

(1) 图中所示仪器的名称是什么?(1分)

(2) 它是东汉时期的哪位科学家发明的?(1分)

(3) 它的功能是什么?(1分) 4.阅读下列材料:(3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读后请回答:

(1)这段话是谁的名言?(1分)

(2他的主要文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文献(2分)

5.阅读下列材料:(4分)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读后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 (1分)

(2)他有哪些改革措施?(3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1分)“孝公”指哪国国君?(1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他派一支起义军继续西进,到达成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请回答: (1)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起义?是谁发动的? (1分)

(2)这次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口号分别是什么?(1分)

(3)这次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或者意义? (3分)

8、阅读材料:(6分)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目的是什么?(2分)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1分)

(4)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设立于哪一年?(2分)

第5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卷Ⅰ(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

) 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

(

)

A、士

B、诸侯

C、平民

D、卿大夫 5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指(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6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

B、齐

C、秦

D燕 7.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

A春秋

B战国

C夏朝

D商朝

8.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9、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龙的传人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兵家鼻祖

10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16.“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

B.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

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其发生的根源是西周的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3..商鞅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商鞅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

B.商鞅鼓励人们勤劳工作

C.商鞅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

D.商鞅对工商业一视同仁 14.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的器具包括 (

)①青铜器

②玉器③陶瓷器④铁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5.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各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 (

)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16.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联盟会议推举C、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7.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18.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

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

.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19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

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刘秀和朱元璋 20.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21. 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2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23.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24.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25.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26.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27.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28.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29.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30.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31.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33.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34.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35.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3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卷Ⅱ(50分)(开卷型) 班级: 姓名: 分数: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三大题50分。26题16分,27题22分,28题12分) 2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8分)

(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守旧群臣”打击最大?(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4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8分)他创立的常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2分)

(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6)

28、(1)列举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6分)

(2)列举夏、商、西周(上古三代)三朝建立的起止时间、三位建立者和三个暴君。(9分)

(3) 列举诸子百家关于战争、治理国家、环保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17、了解圣人孔子(9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2分)

(1)春秋晚期(2分);儒家学派(2分);《论语》(2分)

(2)“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三句(3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任选三句,一句1分,共3分

26.(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8分)

(2)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就贵族的特权(2分)

(3)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或者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分)

对改革的看法:改革是强国之路,动力之源等等,酌情给分(1分) 27.(1)孔子(2分)仁(2分)

(2)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8分)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2分) (1) 劳动:法家

班长:儒家 生活:道家(6分)

2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6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由( )进化而来的。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 2.元谋人发现于我国的( )。

A.陕西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云南省 3.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 A.交流 B.劳动 C.语言 D.运动

4.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是(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5.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6.第一个采取“禅让”办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建立的。 A.启 B.禹 C.舜 D.尧

8.西周初年,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推恩令 9.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0.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1.经过( ),东方六国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

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2.我国最迟在( )已使用牛耕。

A.夏朝末年 B.西周末年 C.春秋末年 D.战国末年

13.下列哪一水利工程,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

国( )

A.郑国渠 B.灵渠 C.白渠 D.都江堰 14.(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A.老子 B.墨子 C.庄子 D.孔子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6.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A.韩非 B.庄子 C.墨子 D.孔子 17.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发动了( )。 A.国人暴动 B.大泽乡起义 C.楚汉战争 D.黄巾军起义

18.秦灭亡后,( )和(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楚汉战争”。

A.项羽和刘邦 B.吴广和陈胜 C.武王和纣王 D.黄帝和蚩尤

19.公元前202年,( )建立西汉王朝,他就是汉高祖。

A.项羽 B.陈胜 C.刘邦 D.嬴政 20.秦统一中国是在( )

A.前221年 B.前230年C.前317年D.前226年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化石是 。 2.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不能制造和使用 。

3. 的体质特征已经和现代人没多大区别了。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之一。 5. 原始居民,已经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6. 和 被后代尊称为中华文明之祖。 7. 因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8.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时期。 9. 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10.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后人称之为“ ”。 11.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是秦国蜀守 。 12. 在中国封建时代被尊为圣人。

13.秦朝时期修建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 。

三、连线搭配(每线1分,共6分)。 学派 代表人物 相关著作

儒家 墨子 《道德经》 道家 孔子 《墨子》 墨家 老子 《论语》

四、列举题(每题4分,共12分)

1、列举出商周时期两件著名的青铜器。

2、分别列举出春秋五霸。

3、列举出战国七雄。

五、材料分析(共4分)。

材料: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学说,并宣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观念。 请回答: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言论收在哪一本书中?

六、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上一篇:百日安全竞赛方案下一篇:学生会生活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