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精选9篇)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初级中学 狄赛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谰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名家名篇,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将随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感受不同节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社戏》:小说按照“盼看社戏DD去看社戏DD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详写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详写部分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对烘托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对社戏的怀念起着点旨作用。“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可精读,两教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本文题目是“社戏”,但为何还要写到“乐土”中的其它三“乐”?
2、简述去赵庄看戏的过程。
3、请你通过想象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用画笔画出来,体会一下“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可在课后完成)
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少年朋友和哪位成年人?为什么?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小组交流)
5、其实,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去看戏,也不尽兴,但“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论,你是如何理解的?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小组讨论)
6、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说给大家听听(或课后写出来)。
7、你希望你的家乡有怎样的“民风”?事实上怎样?
《端午日》:散文描写了端午赛龙舟的热烈场面,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意在体现传统节日的价值。让学生在了解淳朴民风的同时,丰富生活体验,感受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和爱国、爱民、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本文可以略读,一教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2、作者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文中重点写的是哪种?(或为何不以“赛龙舟”为题?)
3、假如你来组织一次“赛龙舟”活动,将如何策划呢?(如赛前准备、人员安排、预期效果、奖励形式、注意事项等等)(小组讨论)
4、如果你是文中插图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愿意当哪一处的哪一种或哪一个人物?如何当好这个角色?(可涵盖文中描写的各种细节,引导学生明确“同舟共济”精神的重要)(小组交流)
5、你家乡的端午是怎么过的?有什么寓意吗?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别的习俗吗?
《我的本命年》:散文回忆了作者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从腊月预热,后一天比一天增温、火热、发烧直到年三十的除夕之夜,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本文可精读,两教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你知道“年”的传说吗?
2、作者小时候过年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何寓意?
3、挑选文中的几个习俗,为它们做几个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剪纸或年画。
4、现在过年都有哪些习俗?与文中比较,消失或保留或发扬光大了哪些习俗?由此,你明白了什么?(结合课后“探究、练习”)(小组讨论)
5、你最向往以何种方式过春节?
6、收集其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是如何度过一年中其它隆重的节日的(如圣诞节、感恩节、泼水节、庙会等等),并了解共寓意。
7、在课后开展辩论,主题围绕习俗与时尚的不同意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尽管作者朝代不同,诗词体裁不同,但反映的都是一个共同主题:中秋咏月抒怀。中秋是我国传统三大节日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月圆之时,人们渴望国家统一,家人团聚。(可精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两教时)
《十五望月》:在唐代咏中秋诗篇中,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久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由月光的转移照着“无眠”的人自然引出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怅恨与亲人久别,而又无可奈何,于是自叹自哀,得出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常理的结论,最终以积极的心态战胜了“遁世”的念头,表达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借中秋之月抒发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不是一般的低呤浅唱,表面的是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人民幸福的期待。
三首诗词建议以诵读为主,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课文,从而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表达等方面去体会、去欣赏。课后可让学生去收集各地的中秋习俗,充分感受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如安徽农村的“舞草龙”、广西壮族的歌墟活动、浙江山区的“抢瓜”、台湾地区的“抛帕招亲”等等),也可让学生竞赛背诵咏月名句或创作咏月诗歌。
诵读欣赏:可让学生利用注释及说明自己读背领会。
.写作:生活中到处是“米”,但要做到四多:“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将自己精彩的见闻及由此引发的所思、所感写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
1、到图书馆亲自借阅本学期涉及过的名家著作,如冰心、巴金、鲁迅、艾青等,从而熟悉借书的有关程序。
2、查阅有关书籍的目录或名言警句等。
3、查阅与单元相关的资料,制作读书卡片,如各地重大节日的风俗习惯,相关传说等内容。
4、交流各自制作的各类卡片,并按内容分类、展览、评比。
5、结合微机课学会网上检索有关信息
以往, 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大多停留在感受民风、民俗的层面上, 总感觉意犹未尽, 也为此听过其他老师的课, 并请教了更多的同行, 但都没能获得什么新突破。而今, 再次教学这一单元, 我多方面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文本, 突然顿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只是表象, 斑斓多彩的节日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这才真正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精髓!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传统节日蕴涵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 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信仰、理想、价值观, 是我们民族之根。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 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例如,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忧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 长期以来, 传统节日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常常被忽视或忽略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 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 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 结果却大失所望, 他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 这不也能说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吗?上海某中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问题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答对三题为及格的话, 几乎80%的学生都处在及格线以下。去年, 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送培到县”的活动中, 在我展示的一节省级优质课《端午日》上, 当我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多数学生表示过洋节是时髦, 传统节日没气氛。不可否认, 在90后的新生代意识里, 我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大众传媒的兴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挤压等。但是, 学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冷落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 在“韩流”“日流”“欧美流”正严重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青少年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肩负起将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呢?
一、思想上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认识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主要是它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绝大部分节日中, 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民间谚语, 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节日诗词等。节日文化还包含着绘画艺术, 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 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 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 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节日文化中饮食文化也很丰富, 如春节的饺子、年糕, 元宵节的汤圆, 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 重阳节的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 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 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诸如踩高跷、扭秧歌、划龙舟等, 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二、课堂上强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还有很多, 上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穿插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它的知识性、趣味性,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 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 辩论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汇编成讲义, 课后分发给学生阅读, 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感性认识。我教学本单元时, 就汇编了“端午节文化”“春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讲义。如“端午节文化”, 包括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少数民族过端午、海外华人过端午等多项内容。我还穿插播放了2006年春节期间央视十套播放的系列节目《我们的节日》的视频。学生读后、观后反应相当强烈, 拓展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三、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
在校园内,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演讲、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形式, 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 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点燃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情感。例如, 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时, 就利用课外时间分两次对全年级的学生做了“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学完本单元后, 就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各显其能, 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色彩缤纷的好作品。我们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画廊中展出, 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
此外, 由于传统节日文化本身产于民间生活, 因此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更要延伸到课外去。因为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教师可利用每个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如清明节扫墓等一系列活动, 表达了对祖先或逝者的怀念, 回顾和重温了家庭之源、民族之根。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我们的根。我们在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 必须重视传承节日文化, 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 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让我们留住我们的根!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初中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编号:E-c/2009/052) 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民俗风情、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我们民族的根。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包含诸多传统节日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让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一 、片段写作
他是一个瘦小的男孩,比同龄人要矮很多。要不是开学报到那天老师点到他的名字,我还真怀疑他走错教室了。他长得很迷你,什么都很小,小小的脸庞,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最可爱的是他小小的眼睛。那双眼睛可真神奇!一般人的眼眶是狭长形的,他的却是偏椭圆形。小小的黑眼珠子嵌在小圆眼眶里不停地转悠,真是有说不出的机灵。以前有听别人说起过“豆大的眼珠”,一直不能领会,看到他的眼睛,我忽然冒出一个词“绿豆眼”。他喜欢笑,一笑起来,整个五官都“挤”在一起,特别生动。这时你会发现他的小嘴唇颜色特别鲜亮,小眼睛连缝都没了,反倒小脸庞上出现了两个深深的酒窝,让人忍不住想去戳一戳。他有一头自然卷发,发质偏黄,总是蓬松地堆在头顶。他有一个习惯动作,当遇到难题或遭到批评时,总是用右手不停地挠头皮。这时他的那头卷发就像秋天的杂草一般了。你知道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我们班鼎鼎大名的“袖珍娃”——高昊博。
沈思怡 浙江省桐乡市第九中学701班
[【蔡老师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这就叫“千人千面”。那么写作中如何才能将一个人的外形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特点进行描绘。这段文字刻画人物肖像可谓独到。首先,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小”来细描细绘。个子小、脸庞小、鼻子小、嘴巴小、眼睛小……这是从整体上来把握人物的外形特征。其次,作者能选取最有特征的点来进行突破。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眼睛,让人看到一双机灵的“绿豆眼”。对于小酒窝和黄色卷发的描写也十分生动。最后,还能找到“迷你”“袖珍”等恰当的总结性的词来概括其特征,更强化了人物的特征。
当然,这段文字还有一个小瑕疵。对人物瘦小的形体描写不够准确。可直接写他的身高、体重,比如:“他是一个瘦小的男孩,身高不过一米三,体重大概三十多公斤,看上去像三四年级的小学生。”
教案
申晓州
一、导课
各位同学,大家先看这四幅图片,这都是什么?(秦始皇陵、秦陵地宫想象图、长城、兵马俑)你会联想到谁?-----秦始皇。再看这四幅图片,又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图、丝绸之路图、霍去病墓、董仲舒像)你又会想到谁?-----汉武帝。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三单元“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复习课
第10课、11课我们在期中考试时已经复习过,这节课我们再系统的看一下。
1、战国七雄都有谁?(齐楚燕韩赵魏秦)那么秦灭六国的顺序是什么?(喊赵薇去演戏)。什么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看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郡、县。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对以后的封建王朝影响深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再看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它的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从此汉字的结构基本定型)
思想上: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民族关系: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同学们看万里长城图片: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安定北疆。南修灵渠(开发东南、岭南·加强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看这个灵渠的图片,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那么,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为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安定生活提供了条件。3.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问:(秦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答案是一样的。
紧接着咱们来看------大一统的汉朝。(什么是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具体看看汉武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叫“推恩令”
谁的建议(主父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教育上:在长安设立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统一铸币和盐铁官营(五铢钱)
第13课
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北部边境得到安宁,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
第14课 对外交往: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第15课
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1、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看西汉的疆域图: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再看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再经今新疆境内到西亚,再由西亚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影响:1.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2.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渗透 有人说丝绸之路是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为什么?
经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 文化之路: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科技交流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等重大发明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
评价一下汉武帝:评价人物要把握这三个原则:实事求是、一分为
二、特定环境。同时要注意称谓+事迹+影响。大家试一下„„(汉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措施略;他统治期间,大一统的帝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三、课堂检测
咱们来一个竞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现场计分,输的组负责打扫今天的多媒体教室。回答对的加1分,回答错误的扣2分。会的你就站起来,以站起来的先后顺序作答。规则明白了吧,好,准备„„
1、这个作为4个小问题,关于政治方面的,会的就站起来„„
政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削弱诸侯国王国的势力、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铸币盐铁官营、都有统一货币的措施
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但对待儒家学说态度相反;结果不同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匈奴都是采取主动出击、维护北部边疆的安定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材料一中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的目的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1)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2)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4、秦朝
蔡伦
古代希腊
5、秦朝
小篆
圆形方孔钱
6、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度
西汉
汉武帝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西汉、汉朝西域都护、丝绸之路
8、B.秦始皇“焚书坑儒”
9、B、小篆
10、A.①②
11、A.分封制
12、D.焚书坑儒
13、A.秦---→西汉
14、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15、C、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16、A.①②③
17、D.削弱诸侯国力量
18、C.儒家思想
19、C.稳固大一统局面
20、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21、A.张骞通西域
22、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3、B.西汉的长安
24、A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5、A.废除丞相
26、B、统一货币
27、A.推行郡县制
28、C、一统江山是秦朝
29、D.②③④ 30、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31、D.统一度量衡
32、D.儒家思想问题
33、B.张骞通西域
34、C、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35、A.汉通西域
四、小结。
其一:我是小小推销员
“晚上作业不怕难,就怕看灯来找难,不怕不怕我知道,新型玻璃来帮忙。”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推销员,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种能使你舒舒服服过四季的产品,他的名字叫“荧光玻璃”。你还在为下学晚,回到家后天色已经黑了,而开开灯写作业烦恼吗?今天,新型玻璃——“荧光”问世了,它可以让你消除开灯写作业,又费电又对眼睛有害的烦恼。这款玻璃白天吸收足够的光线,晚上就会自动发出强光,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自动调节光线的强弱,只要是广大群众需要的,它都能满足,怎么样?各位观众,你们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非常欢迎广大顾客踊跃购买,如果现在拨打电话购买,八折优惠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哦!
其二:我是小小推销员
大家好!
我是一位推销员,我叫蒋文婷。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果汁机。这款果汁机是属于天成电器公司;全自动家用果汁机JYDZ-23型。
首先我先介绍下它的外观:它是一个口杯型,由机头,面板开关,温度传感器,电热器等组成他们的作用是加热,而下面的拉法尔网:用于粉碎。
下面由我来介绍下使用方法吧:
1、把苹果洗干净,切开。
2、杯体加入苹果。
3、杯体内加入清水(可以不加,也可以加冰)将水加至上、下水位线之间。
4、取拉法尔网按安装指示箭头方向装好,5、制作苹果汁。将机头按正确位置放入杯体中,插上电源线,电源指示灯亮,按下红键,启动程序,程序通过自动工作程序自动进行。工作结束后,自动断电,机器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已做好。拔下电源,即可准备饮用苹果汁。制作一瓶苹果汁只需2-3分钟。
这台机还可以制做豆浆的!
瞧,使用就是这样简单而味美可口,营养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心动不如行动啊。快买一台回家试试哦。果汁机整机包修一年,终生免费维修,全国联保,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哦!
其三:我是小小推销员
大家好!
我是光辉公司派来的推销员,我叫王晨晖,大家可以叫我王推销员。转入正题我推销的东西是一款新的布式文具盒它呈长方形,宽大约有4厘米长,长大约
有17厘米长。想知道它的外观是什么样的吗?那你就跟我走进推销市场吧!它表面是灰色的,上面有一幅图画,图画的左下脚有一个小天使,他灰色的上衣,背上长有一对银白色的翅膀,头顶上有一个蓝色的太阳镜,旁边有许多的气泡和花朵。那些气泡应该是装载人们伟大梦想的气泡,那个小天使应该是运载梦想将它们飞向浩瀚的蓝天阳光天使。我只能希望人们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吧!这个文具盒的中间有一个拉链,把它拉开就可以往里面放东西。你可以把勤劳的橡皮哥哥放在里面,把又细又长的铅笔弟弟放在中间,把华丽的钢笔姐姐放在外面,这样搭配就合适了。但你也可一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将这些淘气的文具们合理的搭配。
你们可能会想,那尺子呢?难道它就无家可归了吗?当然有它的“家”了,其实下面也有一个“家”尺子就经常住这里的!把拉链拉开就可以把朴实又文静的尺子妹妹放回“家”了。
大家们,你们觉得我介绍的好吗?好就来买呦!886!seeyou啦啦!
其四:我是小小推销员
今天,我来推销一种文具——计算器
计算器具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工作全自动以及使用范围广等通用性的特点。
我这计算器是选用优质的塑料、电子元件,精心制作而成,颜色为深蓝色。它还可以进行数学计算,还拥有集成电路芯片。这个计算器采用滑盖设计,这一切都可以增加计算器的使用寿命,最适合我们学生用了,它的规格是:16cm7.5cm,他的最少起批量为一件衣上。
我这个计算器由50个按键、资格自然书写显示屏、一个滑盖组成。
我这个计算器不光有加、减、乘、除的功能,还可以计算根号,计算““π”。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首先,不要进水,在使用计算器之前,要把滑盖“滑”下来,套在背面,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 读拼音写汉字 mìn lìn bō làn dí jiàn jí xián qí jiàn qiān pào zuǒ xián shìixiàn chōn jī sǐ wán chú le qí yú biān sài qín hàn hú mǎ yuán dǎn 二、形近字组词 波 浪 抢 线 除 赛 秦 坡 狼 枪 浅 余 塞 奏 三、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 乘风破浪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 例:迎着晨光,巨轮 (乘风破浪),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1.他的`演讲 ,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2.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3.小明说了慌话,面对老师的目光, ,手足无措。 4.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 地走向刑场。 5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 。 四.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因为……所以…… 例:陈阳不仅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也很棒。 1. 小红比小刚高, 力气没有小刚大。 2 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 3.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 4. 雪太大, 车不能开得太快。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下兴亡, 。 ,视死忽如归。 人生自古随无死, 。 国家对你来说应该比 。 六、默写古诗,解释词语。 但使 飞将 胡马 示儿 王师 家祭 乃翁 七.用直线把恰当的词语连起来。 一封 大火 密集的 战士 一艘 大学 英勇的 炮火 一所 军舰 热烈的 掌声 一场 家书 激情的 宣传 八、多音字注音组词 强 累 横 塞 逮 教 华 参 倒 得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困扰语文教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 如何将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 并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提高成绩和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 却发现有些知识和技能反复讲授多遍, 但是学生在独自练习和考试的时候, 依然会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现象, 应该考虑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入手, 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赖格卢特曾在1983年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指出: 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当然教学设计也不例外。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十分有效的设计程序。希望借助于这样一种教学设计, 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复杂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为四元教学 模式 , 简称为4C/IDmodel, 也有人翻 译成“四 成分教学设计模式”或“四元素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冯曼利伯教授与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 该模式已经被国际培训与教学技术界公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之一, 对改进教学效能, 聚焦复杂学习, 实现学习迁移等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复杂学习的含义
复杂学习是为了完成一组综合学习任务, 通过综合学习过程形成 融会贯通 的学习能力。 荷兰开放大学教育专长研究中心保罗·克什纳教授对这一“能力”作了具体说明。“‘能力’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之外, 还特别需要考虑策略或情境因素, 因此, ‘技能娴熟行为’与‘能力胜任行为’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根据他的观点“能力”实际上包含着认知技能和知识, 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能力”体现的是更为复杂、灵活和高阶的学习行为。面向完整任务的复杂学习正是要形成学习者的这种学习能力。
(二)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
“四元”分别指的是 : 安排完整任务、掌握相关知识、提供程序支持和进行专项操练。
1.面向完整任务
安排完整任务要体现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过程。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的难易程度要一致。对于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 第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应给予高支持力度指导, 到这一任务组的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时, 教师应该撤销所有的支持指导, 也就是说最后的一个学习任务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从第一个学习任务到最后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的指导力度逐渐减少, 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这就是从扶到放的支架作用。
2.呈现相关知能
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任务中的创生性技能, 即形成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心理、认知策略、认知反馈三个方面。例如如果运用归纳策略教学, 应先提供案例学习和模式示范举例, 然后再采取归纳———探究 (即指导性发现) 或者归纳———讲解的策略掌握一般原理和策略。如果运用演绎策略教学, 应先提供一般原理或者策略, 然后通过以第一个学习任务为实例进行具体讲解说明。掌握相关知识这一成分仍然是贯穿于全部任务类别中, 在学习了一个以上的学习任务之后, 学习者应该被给予认知反馈。
3. 提供程序支持
它是为掌握学习任务中再生性技能作准备的, 即形成学习者对规则的娴熟掌握能力。主要通过信息呈现、举例、校正来实现。这其中就体现了教师从扶到放的支持作用。及时学习, 及时练习, 及时校正。
4.安排专项操练
教师安排对掌握规则或方法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 可以灵活安排练习来达到强化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
三、 设计模式在初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 )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具体步骤
第一,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重新整合单元教学篇目。将整合后的单元篇目看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 并对任务群进行排序。
第二, 分析这些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从而确定具体学习目标, 预设评估标准。
第三, 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选取一个篇目进行详细的举例和示范。从高支持力度的教学逐渐过渡到低支持力度的教学。在整个过程中, 穿插进行必要的专项练习。
第四, 经过教师的举例或示证, 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 )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1.分析课程标准 、学情及教材, 确定学习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7-9) 年级的阅读总目标以及七年级上册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分析可知, 学习者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 阅读教学内容不宜过难, 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方法为主。本册书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以自然世界科学探索为主。共有五篇课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 》和《山市》。由于《化石吟 》是一首科学诗,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读懂这样一首诗并不困难, 所以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个预习任务, 教师补充一些诸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等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 让学生反复朗读, 交流感受, 这是预备阶段。《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主要由教师进行高、中支持力度的指导学习。《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基本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确定学习目标 、预设评估标准
如何说明一个事物或记录一种现象是任务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归纳方法为辅助目标。确定具体学习目标之后, 预设评估标准、制定相应的量规, 量规就是一种以二维方式呈现的、含有评价准则和等级说明的评分标准, 是一种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工具。”表1是美国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提出的一个简化的评估量规。根据这个评估量规,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考察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 (见表2) 。
3. 针对学习任务 , 教师举例、示证
教师举例、示证过程采用扶放教学模型。扶放教学模型是从教师承担展示一个任务的所有责任到完全由学习者承担所有任务的责任。学习者通过这种逐渐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 会变成更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
扶放教学模式含义如图:
如上图所示, 左边的三角形是教师主导, 右边的三角形是学生主导, 整个过程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 最终实现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根据扶放教学模式《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属于模式的第一、第二阶段。以《看云识天气》为例:
学习目标一: 作者是如何介绍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
教师示证指导: 第一段是概述, 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然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寻找文章具有概括性的语句。会发现文章第二段“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随后教师带领学习者分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的主要内容, 发现第三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薄云”、“天气晴朗的象征”, 第四段、第五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低而厚的云”、“阴雨的预兆”这样教师就指导学生发现原来第二段是第三、四、五段的“纲”。通过这样的示证指导, 就会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中形成一个概念, 介绍一个事物可以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先总说事物具有的特征, 然后再对总说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在举例之后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 目的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两个概念和一个技能。两个概念分别是:介绍一个事物要有顺序;要尽量从多个角度介绍一个事物。一个技能是:通过查找关键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目标二: 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师示证指导: 分析作者如何说明晴天和雨天的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做表格的方法完成, 重点强调晴天时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变化, 突出雨雪水雹云层的变化:
借助扶放教学逐 步完成。完成之后, 教师启发学生发现对云的形态描写的比喻句, 强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 学习者小组合作与独立展示
通过之前教师示 证教学 , 此阶段学习者独立完成另外两个任务《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只罗列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月亮上的足迹》为例, 可以列出如下问题: (1) 试把登月的过程画一张示意图, 并进行说明。 (2) 在说明这一壮举的过程中, 作者用的最多的是哪种说明方法, 找出一、二个进行解释。可以看出问题 (1) 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文章的结构;问题 (2) 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 是否掌握 了说明方法。 这两个问题均与教师示证讲解有着紧密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回答情况, 进行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ji? y? g b n sh? sh? ku? w?
( ) ( ) ( ) ( )
y? s? l g
( ) 式 严( ) 忧( ) ( )舍
j鵱:( )俏 ( )工
二、选择正确的音或字,打上“√”。(4分)
瞥见(pi pi ) 瘦削(xu xi o) 魁梧(w w∏闾╭ ng q n)
(报 抱)歉 羞(愧 槐) 一如(既 即)往 刻骨(铭 明)心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张:A.陈设、铺排;B.商店开业;C.姓;D.量词。
1.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 )
2.我家附近的马家板鸭店开张了。 ( )
3.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 ( )
4.我们讲故事时不要张冠李戴。 ( )
四、用“静”字组词填空,请不要重复使用。(4分)
1.黄昏的森林里一片昏暗,( )极了。
2.小外孙吵闹了一个下午,吃晚饭时终于( )下来。
3.遇事要沉着( ),不要慌张。
4.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 )的湖面上,美不胜收。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兴高( )烈 怒目圆( ) 十指( )心 泰然( )之
流连( )返 ( )之大吉 心( )肉( ) 自( )自( )
六、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精不诚, 。
,天之道也;诚之者, 。
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小红学习努力。小红体育锻炼也很积极。
3.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音乐教授。
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5.我为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缩句:
七、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穷人》一课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中表现了桑娜和渔夫 、 、 的品质。
2.林子里 。 ,听起来像 。(选自《唯一的听众》)
3.屋外 ,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选自《穷人》)
4.读了《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你的感受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唯一的听众(节选)(8分)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用横线画出“我”刻苦练琴的句子。(1分)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一句既说明了 ,又说明 。(2分)
3.文中多次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2分)
4.生活中有许多善意的谎言,带给了人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请列举一例。(3分)
(二)捐 诚(15分)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b? y髐 f n shu ( )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姐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一连串的问题把我这个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摆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当我把5加元放到布袋里时,他俩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微笑着大声说:“非常感谢您!”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个路口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老式军装,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勋章、奖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深深鞠躬,并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募捐的人相当踊跃,而且zh? x? j ng r醤( ),气氛庄严。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1分)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②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 ( )
3.文中写了两件事:一是 ;二是 。(2分)
4. 文章最后一句“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只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中的“捧”字换成“递”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5. “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4分)
九、习作园地。(30分)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建字底;读写“应该”等10个词语,会用“应该”写句子。
2、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第四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的学习。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2、3段;字型:懂、建、器。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细读1、2两节,学会用句式“……多得数也数不清”说话。
教学过程:
一、看图启发谈话,引入课文:(4’)
1、你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呢?发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呢?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出示课题:31 浪娃娃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8’)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
3、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填空:浪娃娃是()的孩子,他们原来(),后来听了(),去给人们()。科学家让他们()。
4、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1、2两节:(20’)
1、反复朗读这两节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试着解答刚才的疑问。
2、交流:
1)、根据问题,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补充具体:
浪娃娃很多。(多得怎么样?)
浪娃娃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浪娃娃怎样贪玩?)
浪娃娃不应(),应该()。(海妈妈叫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2)、句式训练:海妈妈的孩子多得数也数不清。
天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面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里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多得数也数不清。
3、学习生字:数、整、贪、应、该。
尝试用“应该”说一句话。浪娃娃应该学会什么?你应该学会什么?
4、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想妈妈的话怎么读?
5、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浪娃娃怎样贪玩。
三、指导抄写生字:(8’)
1、卡片读生字,并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课前,我利用录象做了课件。上课时,学生看课件说话,能很好的说出浪娃娃的贪玩,理解了第一节内容,并解决了自学时的疑问,为什么说浪娃娃是海妈妈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3、4两节,学会生字:奔、哗、懂、建、推、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5’)
1、开火车读生字,口头组词。
2、完成课后题1填空,并纠正。
3、齐读1、2两节。说说浪娃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海妈妈教育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3节:(10’)
1、出示课件(浅海区波涛汹涌)说说听了海妈妈的话,浪娃娃是怎么做的?
2、自由读一读第三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理解“海岸、奔跑”。
2)、从哪儿看出浪娃娃很高兴学做好事?
3)、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自由准备,指名读一读,并齐读。
4)、练习说话:浪娃娃听了海妈妈的话(),非常高兴,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叫:“哗哗,哗哗,我们学做好事来啦!”(浪娃娃听了海妈妈什么话,他们怎么高兴?)
5)、结合学习生字“奔、哗”。
三、学习第四节:(10’)
1、出示课件:海边发电站。
2、自由读一读这一节: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1)、科学家们听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话?他们怎样帮助浪娃娃做好事?看图说说这是上什么机器?(认识发电机、推动)
2)、学习生字:懂、建、推、器
3)、朗读这一节,自由读,齐读
四、朗读全文。(5’)
小结:浪娃娃真不错,听了妈妈的话,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给人们做好事——推动机器发电。
五、指导作业:(10’)
1、卡片读生字,说说“懂、建、器”的结构。
2、抄写生字,并评议。
3、自由朗读全文。
教后感:
在教学时,我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根据课后及作业本作业,设计了两次学课文句式说话的练习,边学边说。这样效果较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
1、认读生字、词语。
2、完成扩词练习,作业本题3。
3、看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题2。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
1、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作业本题4。
4、尝试背诵第四节。
5、听写这一节。
6、小结:
1)、浪娃娃原来怎样贪玩?后来学做什么好事?
2)、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3)、介绍: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有的发电机是用火力发电,还有的用核发电,如我省的秦山核电站。电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三、作业指导:(12’)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例句,说说补充什么?
2)、尝试做,并交流。
2、完成课后题3。
3、用“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
4、完成课后题4。
板书:
浪娃娃
应该
贪玩→奔去 推动机器发电
建造发电站
雪被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
(媒体演示)望着这雪花纷飞的冬天,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出示课题,板书:雪被子(个别读――齐读)
过渡:这条雪被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把书翻到。。
二、初读课文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雪被子?
检查(课件):麦地 盖上 淘气 口哨 做梦 裙子 蓝天 跳舞 麦穗 丰收
雪白的被子 觉得暖烘烘的 淘气的北风 快乐的梦 金色的麦穗
这是一条()的雪被子
三、想象过渡,学习第一、二段
1、(音乐响起,雪花飘)“冬天到了,北风吹,雪花轻轻地飘着,软软的,白白的”看课件。
2、多美的雪景,打开书,轻轻地读读第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教学句子(随机):你最喜欢哪一句?
出示句子:小雪花满天飞,轻轻落在麦地里。
(1)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读?指读,评议;
(2)指导朗读:呀,我真的看到雪花了,我听到雪花轻轻地落下来了!呦,这么多雪花!雪花真多啊,满天飞。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了!教师范读;学生再读,评议;
(3)齐读。
出示句子: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觉得暖烘烘的。
(1)自己好好地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点击:暖烘烘你在什么时候感到暖烘烘的?像这样的词语你能来说出几个吗?(绿油油、红通通,亮晶晶)
(3)读好“暖烘烘的”
(4)小麦苗在雪地里会怎么想呢?
(暖和)师:那你能把暖和的感受读出来吗?
(感激)师:是啊,那你能把体会的到的感激读出来吗?
(5)下面,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名----齐读)
4、出示句子: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了,想吹跑雪被子,可是怎么也吹不动。
(1)淘气的北风会怎么吹?试试看!
(2)说说:北风会怎么吹?
(3)北风那么使劲地吹,可是——(没有吹动,再读一次!)
5、小麦苗睡在雪被子下面,暖烘烘的,多舒服啊!拿起书,我们一起读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雪被子保护了小麦苗们,小朋友们看啊!雪被子下面,小麦苗正在做着快乐的梦。他们会梦见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或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
板书30.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周静忽喊燕睡眠舒粮食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周、静、眠、食”几个字是翘舌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喊:右边是“咸”,不是“成”。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静、眠、粮、食”几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和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
(三)指导书写。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良”。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着重指导“燕”:“廿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5 动物过冬
。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您好!新年老人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说:“新年老人,您好!”
“欢迎您!新年老人!”
“祝您新年快乐!”
“祝您健康长寿!”
“您好!新年老人。”)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A、先自己准备,你向新年老人说什么?
B、老师扮演新年老人,指明几个同学上台共同表演。集体评议。
C、分小组表演说话。推荐一人当新年老人,其他学生向新年老人说的话不能重复。
D、分组上讲台表演,集体评议。
(6)总结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向新年老人汇报了自己一年来的进步。新年老人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新年老人提出的要求去做,争取更大的进步。
◎ 练习7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能正确搭配词语;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2、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3、--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4、--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
2、能正确搭配词语。
3、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4、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说说偏旁的名称
2、--让学生按要求写,看谁写得多。
3、--看一看,这些字与偏旁有什么关系。
二、--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1、--让学生读一读词语,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2、--按题示把这些词语逐个地写在下面四类中。
3、--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三、--第三题。给句子加标点。
1、--让学生看一看这是怎么样的一段对话。(问答式对话)
2、--给每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3、--读对话,看看标点符号加得对不对。
4、--同桌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四、--第四题。搭配词语。
1、--让学生仿效例子口头答题,师生共同评议。
2、--进行书面练习,让学生一边连词一边读读,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3、--反馈、校对。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2、--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说出句子中的错误。
1、--让学生逐句读句子,想一想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2、--教给改正的方法。
3、--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二、--第六题。照样子填词,写句子。
1、--指导读懂例句。
2、--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3、--选一句写下来。
三、--第七题。说说写写。
1、--观察小白兔的外形,提醒学生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来说。
2、--让小白兔跳一跳,看看它是怎么走路的。
3、--说一说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推荐阅读: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11-19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6-14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社戏》09-2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测试卷07-13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古诗测试卷20111-13
三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09-06
一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11-08
语文一上第三单元测试卷试卷分析07-27
五年级语文上第7单元课文知识点06-10
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