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成长故事

2022-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家风成长故事

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

摘要:“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其基本意蕴是引导每个家庭用自己已形成的做事方式和长辈提炼的为人要求陶养其成员的精神生命;其价值意义是生命成长、家庭繁衍、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实践策略为引导家长和学生学习家教经验,寻构良好家风,凝练家训格言,实践家训思想,互评亲子行为。

关键词:家风家训;生命成长;江苏省洪泽中学

人的生命可分为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精神生命也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和教化。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人的生命影响十分重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语言教化实现——家训的垂诫;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感化——家风的陶冶。据此可以说,家风家训能够滋养人的生命更好地成长。学校作为人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引导每个家庭凝练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在家风家训建构中促进学生和家长共享成长。

一、“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生命更好成长”的基本意蕴

(一)“家风家训”的含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特点。家风往往是这样形成的:家族中某一个出类拔萃、深孚众望的人物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子孙代代恪守祖训,于是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家训,是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在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过程中,家族或家庭为了维持必要的“生活需要”,拟定的约束家族所有人的行为规范,也有人称其为家法。后来,一些家族或家庭为了更好地治家教子,以名言警句的形式,提出“修身”、“齐家”的治家箴言。其内容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孝敬长辈,合乎礼教、正名分,祖宗祭祀、墓祭程序,修身齐家。其目的主要是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

(二)“家风”与“家训”的关系

“家风”与“家训”是一种家教方式。从教育方式上看,“家训”是显性的,以教育箴言形式存在,以训诫话语形式传承,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行事规矩。它是通过规则、要求和期望等规范语言对其成员进行教育,以言语方式对子孙后代所有成员实施教育的一种教育形态。“家风”是隐性的,以风气形式存在,以家庭或家族成员做事方式体现,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共同文化。它是通过家庭风气、做事方式等文化形态对其成员进行教育,以行为习惯陶冶方式实施教育的一种教育形态。从教育价值上看,“家训”更多是一种要求,其成员不一定能够化为自己的行为;“家风”是家庭或家族成员已经认同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风尚。从教育形态上看,“家训”是“家风”的语言凝练,“家风”是“家训”的体现形式。有的家族或家庭先有家风,其核心成员根据社会要求和对家庭成员的企盼提出“家训”;有的家族或家庭先有家训,其所有成员按照家训要求行事,建构“家风”。总而言之,家风与家训相辅相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的内涵

“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其意蕴是引导每个家庭用自己已形成的做事方式和长辈提炼出的为人要求陶养其成员的精神生命,规范他们的做事行为,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促进他们的生命更好地成长。家风家训对家族或家庭成员的影响,不只是传统的家风家训对现代家庭成员的影响,还应包括现代家庭成员通过自身努力对家风家训的发展和丰富;不只是上一辈对下一辈的教育,还应包含晚辈对长辈的反哺教育;不只是智慧和品德的提升,还应包含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全面成长。

二、“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的价值意义

(一)生命成长的需要

人的生命成长在不同时期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家庭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形成的摇篮,它为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奠定了基础。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成长的好或坏与家庭教育关系很大。家庭对其成员的影响不只是通过“家规”进行管理,更多是通过“家训”和“家风”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从生命发展的需要看,人的生命成长需要精神熏陶,家规对人的影响更多是一种约束,而家训和家风对人的影响是一种陶冶和激励。可见,人需要用家风家训滋养其生命的更好成长。

(二)家庭繁衍的需要

每个家族都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且每个成员都能成为精英,成员与成员之间也都能和睦相处。无论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的繁衍与发展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共同愿景”和“行事规则”。正如古人所云,“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需要用这些“目标”和“规则”引领其更好地繁衍与发展。可见,家庭繁衍需要用家风家训激励和引导其成员,让生命更好地成长。

(三)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的、价值、路径、方式和策略既需要赋予新的内涵,也需要进行深入改革。教育自身发展和人对教育的需求都企盼教育应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这一立体式模式。就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教育影响十分重大,且不可替代。就家庭教育而言,在教育内容方面,既需要家庭对其成员进行科学文化的熏陶,更需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方式的培植;在教育方式上,既需要长辈对晚辈进行言语说教,更需要营造一种相互勉励和共同感染的文化氛围。可见,教育发展需要通过家风家训教育促进人的生命的更好成长。

(四)社会发展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承担着多种形式的功能:生物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和信仰)、经济功能(生产和消费)、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从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看,家庭能促进社会的整合,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社会和谐需要家庭和睦,而家庭和睦需要家庭教育。从文化教育功能看,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风家训实施的,用家风家训引领和促进家庭成员更好地发展。可见,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家风家训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

三、“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学习家教经验中成长

我国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家庭通过实践,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为此,我校组织广大家长和学生广泛学习家教经典,引导他们从这些经验中汲取精华。

1.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学校组织相关人员研读《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教育经典,从中寻找关于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将其编入校本课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2.学习传统经典家训。学校组织相关人员研读历朝历代名人家训,遴选出孔子、孟子等诸多名人大家的经典家训,编入校本教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诸子百家思想的秘籍。

3.学习家族治家格言。学校组织相关人员研读古代的一些家族家训,将本地千人以上姓氏的家训编入校本课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自己先祖教育后代的思想。

4.学习名人教子方略。学校组织相关人员一方面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思想,另一方面研究近代社会名流家庭教育精髓,同时还研究在洪泽湖区工作的革命先烈的红色家庭教育经验,从中精心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家风家训家教经验,编入校本课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成功人士家教的秘典。

5.学习校友家教经验。学校向广大校友征集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将这些校友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经验”和“典型案例”编入校本课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成功校友的家教精髓。

从上可以看出,学校希望通过引导家长和学生学习他人的家教经验,促进他们在汲取别人家庭教育养分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寻构良好家风中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家庭教育备受关注。当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过于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淡化家风的建设。应该说,现代社会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家风。有的家庭家风清晰,有的家庭家风模糊;有的家庭家风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有的家庭家风仅停留在长辈的要求中;有的家庭家风益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有的家庭家风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为了引导家庭更好地建构良好的家风,我校开展了寻找和构建家风的教育实践活动。

1.探寻长辈严格的家教要求。请父母与孩子一起回忆长辈对他们提出的做人与做事的要求,并将这些具体要求进行分类归纳,共同寻找“家风之源”。

2.回忆感受深刻的家风故事。请父母与孩子一起回忆自己家庭中有关的家风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寻找家风的精髓,共同探究“家风之形”。

3.传承家庭良好的做事方式。请父母与孩子一起寻找长辈和自己践行家教要求的做事方式,从自家传统中找到对人有深刻影响的做法,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秉承这些经验,共同发扬“家风之本”。

4.追求亲子企盼的理想境界。请父母与孩子一起构筑家庭发展的理想愿景,让家庭每个成员都能够在未来生活中努力实践,共同建构“家风之魂”。

从上可以看出,学校通过引导家长和孩子寻构良好家风,促进他们在探寻家风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三)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凝练家训箴言中成长

现代社会人的家族意识逐渐淡薄。“文革”后,由于破“四旧”,很多家族家谱遗失,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明确的家训。家庭教育好的家长根据社会需要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一些做人做事的要求,这些要求只是在生活过程中提出的,并没有构成家庭成员的行事“规则”。目前,从育人和治家需要角度看,迫切需要把家风、家规和家庭发展的企盼升华提炼成“家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从家风和家规中,确立家庭愿景。学校引导家长和学生自己寻构家风,在此基础上,共建家庭成员发展愿景,明确家庭成员的发展目标。

2.从家风和家规中,探寻成长要求。学校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家庭愿景确立后,根据家风和家规的要求,针对每个成员的特点,明晰家庭成员的成长要求。

3.从家风和家规中,提炼家训箴言。学校引导家长和学生在明确成长要求后,根据家风和家规的要求,明确自己家庭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家训。从上可以看出,学校通过引导每个家庭凝练家训箴言,促进家庭成员在提炼家训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四)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实践家训思想中成长

家训是家族或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规矩或告诫的话。她可能源于家风或家庭愿景,也可能是长辈先订立家训,用家训严格训诫家风。无论基于何种情况,家训都需要家庭成员在自己的生活中认真实践。在现代社会,一些家庭也订立了“家训”,但是他们说的、想的和做的各不相同,一些家长甚至自己在生活中都无视家规,这样的家训订立还有何价值?应该说,家训不只是教育箴言,更应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家庭成员应在生活中践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为了引导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实践家训,我校开展了如下系列活动:

1.引导家庭成员铭记家训内容。学校在引导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家训后,组织开展记忆和理解家训竞赛活动,让大家都能铭记家训。

2.引导家庭成员对照家训行事。学校要求家长和学生在做每件事前都要想一想“家训”,严格按照家训要求做事。

3.引导家庭成员实践家训要求。学校要求家长和学生定期检讨家训内容,对家训中提出的每项要求都要认真实践,对于“帮助他人做事”、“坚持每日必读”这些需要坚持做的事,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实践,切不可让一日虚度。从上可以看出,学校通过引导家庭每个成员实践家训思想,促进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五)引导家长和学生在互评亲子行为中成长

众所周知,家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家风的要求。各级党组织也纷纷强化家风家训教育,各类学校也将家风家训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从形式上看,家风家训教育生机勃勃,但是人的价值观沦落现象严重。要想真正形成健康向上的家风,必须重视家庭成员践行家风家训的评价。据此,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风家训评价活动。

1.观察亲子践行家风家训的行为。要求家长和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自己和家庭其他成员在生活中是否践行家风家训的要求,有无违反家风家训所规定的“规则”,找到践行家风家训中好的行为和存在的问题。

2.评价亲子践行家风家训的做法。家庭要随时和定期开展亲子践行家风家训“提醒活动”,相互肯定各自好的行为表现,相互提醒对方在践行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学期也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并将评价情况记录在《洪泽中学家风家训考核表》中,作为考核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

3.修正亲子践行家风家训的方式。学校要求每个家庭针对家风家训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在下学期必须改正,且将其改进情况作为下学期考量的重要内容。

从上可以看出,学校通过引导家庭自评,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促进家长和学生将家风家训内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养分。

总而言之,家风家训是每个人生命成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不同的建构和教育形式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这便需要学校针对新时期的社会需求、人的发展需要和家庭教育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构和教育活动,以此促进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丁伟红

作者:李建成

第2篇:我家的家风故事 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故事

家风伴我成长

有一则资料说,美国有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爱德华是位德高行洁、博学勤勉、多才严谨的人。他的后辈儿孙,有十三位大学校长,一百多位教授,八十多位文学家,六十多位医生,还有一人当过副总统,一人当过大使,二十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个酒鬼、赌徒、无赖,终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后代,三百多人是乞丐、流浪汉,四百多人因酗酒致残或死亡,六十多人犯过诈骗、盗窃罪,七人是杀人犯,后代中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这个资料揭示了一个道理,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的爷爷很重视读书,就是现在88岁高龄,连儿孙都已经记不清楚了,任然手不释卷,孜孜不倦的读着书,即使已经记不住书中的内容。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书中蕴含的道理。记得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幼儿园的枕巾,觉得很漂亮,就偷偷把枕巾放到背包中拿回家,被爷爷发现后,告诉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让我把偷拿的枕巾还回幼儿园。

小时候,别人家都是从外面买春联,我家是由姥爷自己写,姥爷是个老党员,平时最喜欢练习毛笔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都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后来姥爷走了,我们家也没有手写的春联了,不过全家去买春联的时候,也会挑表达着爱国爱家,幸福安康的春联,通过这种方式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传递下去。 爷爷在解放前参加革命,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几十年,管理单位财务从来没有出过错,现在对于参加工作的小辈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工作中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只有美好廉洁的家庭,才能平安幸福。

第3篇: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由此可见,一个家的家风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品性。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一)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健康茁壮地成长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的印迹:孝敬长辈、勤劳节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

我要夸夸我的好妈妈。有一次,我的八十高龄的太公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医院里住了三个星期还是不见效。他吵着要回家,我们拗不过他,于是就把他接回了家。妈妈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主动提出不上班,在家照顾太公。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悉心照顾太公。一日三餐要喂给他吃,还要给他洗脸、洗脚。要知道,我妈妈可是有洁癖的哦!一天,妈妈端了一盆热水放在太公床前,掀开太公的被子,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我立即闪到一边。

妈妈对我说;“敏敏,快过来,帮妈妈一起把太公扶起来,我要给太公洗脚。”我只好一手捂着鼻子一手去扶。妈妈耐心地、细致地给太公洗好了脚,用干毛巾擦干了脚,然后用指甲钳小心翼翼地修剪那凹凸不平的指甲,还不时地问:“爷爷,痛吗?如果痛的话就跟我说。”见妈妈蹲着剪很费力,我就端了一张小凳子,让妈妈坐着剪,妈妈笑着说:“嗯,我丫头也懂事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也不由自主地当起了妈妈的小助手,一会儿扶着太公,一会给太公敲敲背,我发现太公的脸上有了笑容。

从那天起,我也学着妈妈照顾太公,给他端茶、端饭,给他讲故事、说笑话,逗太公开心。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太公的病终于好了。

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孝敬长辈、乐于助人,从爷爷奶奶身上学到了勤劳节俭,从爸爸身上学到了诚实守信,这些良好的家风伴着我健康成长!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二)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三)

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即家当然有家风啰!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创造美好环境。说起来是很容易,但是实际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不要看一粒米不值钱,但从种子到收获,农民付出多少汗水,再从稻子变成米饭其中又经过多少过程,最终成为盘中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不要看一张纸不值钱,但从树到纸又需要多少道工序。

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老太太就是这么做的,哪怕米饭掉在地上,也会捡起来放进嘴里。我的外公更是“节约标兵”,每次剩菜剩饭都会进他的肚子里,我们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盘”哦!

假日里,我们一家总喜欢种一些绿色植物,美化一下环境。妈妈为我在网上买来花种,我便每天看一看种子的生长情况,当我看见它们探出脑袋时,心里快活极了,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好让大家欣赏到我种的花儿。

我家还流行一句话:不求为下一代创造什么,总要为下一代留点什么。现代人只顾眼前的利益,无度的砍伐、开采,地球已经用雾霾来警告,。哎,我们只能尽一家之力,每到春天,妈妈总带着全家植树、护树,虽微不足道,毕竟添一份绿都是好的。全家出行能以步代行的绝不坐车,能做公交的,绝不开私家车,尽量低碳生活,让空气多一份清新!

“勤俭之风”伴我成长,“节约之风”养我好习惯。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四)

家风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家风是一阵清风,抚平我紧蹙的眉头;

家风是一缕阳光,温暖我疲惫的心灵。

如果家风是水,那我就是鱼,虽然我看不见它,但它一直围绕在我的身边,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的家风是自立,它伴我成长。

“无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很小的时候,爷爷对我很严格,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人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每每听到这句唠叨时,我总会眨巴着眼睛望着爷爷,不明其意。伴随这年龄的增长,在爷爷的教导下我掌握了照顾自己的本领,也明白的爷爷的用心良苦。因为自立的家风,让我告别了依赖。

我的家风是阅读,它伴我成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刚识字时,爸爸就让我多读书,所以我最爱做的事就是和爸爸在书房读书。沐浴在暖阳里,捧着书,心里满载着对未来的憧憬。读《绿野仙踪》,我懂得了什么是患难与共,什么是勇往直前;读《简·爱》,我学会了自尊自爱,学会了自强不息;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明白了坚忍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书像石头,铺砌出我的成长路;书是朋友,给我前进的动力;书是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因为读书的家风,让我品味了人间百态。

我的家风是勤劳,它伴我成长。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太阳还未从地平线升起,天空灰蒙蒙地一片。而奶奶的房间却有了动静。别看奶奶上了年纪,可她依然每天坚持为全家人做早饭。看着她在厨房忙绿麻利的身影,总让我心生敬佩。一段锅碗瓢盆协奏曲后,奶奶仍不感疲惫,又去小区锻炼起了身体。妈妈也经常劝奶奶:“妈!年纪大了,您就在家休息休息吧!”奶奶听了总会笑得一脸祥和:“都忙一辈子啦,习惯喽!”奶奶用她的行为为我诠释了勤劳,用行动教育着我。因为勤劳的家风,我不再懒惰。

良好的家风,就是最优秀的老师。它伴我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自立。它亦是我人生的诫尺,衡量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良好的家风,是正能量的传递。只有家风好了,国风才会正!中华名族才会更加强盛!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第4篇:我家的家风故事: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严谨、朴实,那么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也不会走上邪路;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不好,家长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很重视读书,家里崇尚读书的风气也很浓。我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买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书籍。爷爷经常说:“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贫乏。”

自从我懂事起,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有一次,爷爷告诉我:“‘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正因为如此,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帮我炖了条鱼,还煮了个鸡蛋,我把东西端到爷爷房里,爷爷抚摸我的头,“乖孙,你生病了,这个还是你吃,给你身子补营养。”我回答:“爷爷,我壮得很,没事。”那时,我看到爷爷眼里有一丝泪水。

爷爷不仅要求我读书,还让我坚持锻炼身体,爷爷常说:“没有好的体魄,将来怎么为国家做贡献?”爷爷爱看历史书籍,经常告诉我一些名人伟事,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问他读书的目的,周总理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爷爷经常教导我,一个人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在给我讲“嗟来之食”时,说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最后饿死,这个人很有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米用光了,母亲让我去堂婶家借点,堂婶一副势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轰出门,“你们家不是很有钱吗?怎么跑来跟我这个破落户借米,真是笑话,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这些告诉母亲,母亲把我搂在胸前,这时爷爷来了,“乖孙,你做得对,既然你堂婶不肯借给咱,我们也不必低声下气,男儿膝下有黄金,人家陶渊明都不为五斗米折腰哩!但是你要记住,以后长大了,碰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一定要尽力帮助别人。”爷爷这段话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工作影响很大,在单位里,每当碰到单位为灾区募捐或者到医院义务献血,我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因为我知道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能够帮助别人,自己也活的开心,总之一句话:“人善天不欺。”

高三那年,我高考失败,整天在家唉声叹气,仿佛眼前只有高考一条路,当我决定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整天拼命读书做题。那一天,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学校的时候,爷爷来送我,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孙,人生不止一条路,高考只是人生一个片段而已,读书却是伴随你一生的,你要记住,千万不要为考试而读书,要为自己的人生而读书,多读书,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正道。”在经过村里的状元泉的时候,爷爷说道:“乖孙,这是我们村里的状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凉。参加工作以后,我依然保持读书的习惯,偶尔也写写文章,当我看到身边有一些朋友误入歧途,去吸毒、去赌博,搞得倾家荡产,我很庆幸自己一直谨记爷爷的教诲。

爷爷,在你有生的日子里,我会依旧敬你、爱你、恋你,你给我一生的感动,永远都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风景!

第5篇:家风伴我成长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从幼稚不懂事的我逐渐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这其中,从小母亲就语重心长地给我灌输一些良好的家训。“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我家的良好的家训之一,其中让我懂得了许多领悟。

母亲常说,人以孝为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他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文化业没有用,这对社会往往只是个威胁,所以,要以孝为前提来待人处事。

仍记得母亲常向我提起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故事讲述,在几年前的一个小乡村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用自己的双手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原来男孩在一所乡村中学念初三,男孩在此之前成绩都是非常优秀的,在那所学校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刚到初三第一学期男孩不知道为什么成绩突然下降了许多,男孩的母亲为此感到非常担忧,便特地从城市赶过来陪着男孩,想知道男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从男孩班主任口里得知,男孩原来是和外面一些社会青年有所往来,而且频繁。就在一天夜里,母亲发现男孩急匆匆的赶着出门,而且行为鬼鬼祟祟,但是,母亲并没有阻止他,任由他去了。在男孩走后没多久,男孩母亲担心不已,心里着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她坐坐走走。

终于,在凌晨

三、四点的时候,男孩回来了,推开了门,而且醉醺醺的样子,像是喝了许多酒。母亲连忙跑过去搀扶男孩并且问:“这么晚了,刚刚去哪儿了,怎么喝的醉醺醺的”。没想到,男孩并没有做出理会。母亲接着问,男孩仍没有做出理会。母亲有接着问,男孩还是没有做出理会。母亲又问,这下可把男孩惹恼了,马上从桌子拿起一把刀,挥手砍去,刹那间,母亲鲜红的学溅满了男孩全身,男孩突然醒悟了,双膝跪地,抱头痛哭……后来,这位年仅15岁的男孩也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

每当想起这故事,心里总是多了几分寒酸。故事中的男孩竟然向自己的亲生母亲砍去,难道他就没想想他的母亲有多爱他,多关心他吗?就算他之前成绩再怎么好,那也是徒劳的,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其实,行孝并不难,只是看你到底有没有这份心罢了,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去工作,去挣钱,为了谁?还不是我们吗?而我们只要在他们下班时递一双拖鞋,端一杯热茶,再来几句问候,这也是一种有孝心的行为。所以,我们以后要以孝为本,孝心做人。

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只愿“家家之风、家家之训”能代代相传。

谢谢大家!

第6篇:家风助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实践活动

杏花学校

高兴业

一、指导思想: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知晓家风家训,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共筑“中国梦”,切实加强家校联系,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树立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

开学啦!9月1日,校园里由于学生们的返校而显得格外生机盎然。同学们带着假期的喜悦和对新学期的期待步入校园,站在庄严的国旗下,聆听了一堂由校长亲自主讲的“开学第一课”。这节课,没有讲学习、谈人生的枯燥说教,没有定规矩、守纪律的严肃要求,却赢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响亮的回应和坚定的决心。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学生的你们。这个大家庭所有成员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就是校风。校风的形成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全体莘莘学子共同凝练而成。校长还用两个简短又不乏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家风与校风的关系,让师生从故事中品味家风与校风的内涵。课接近尾声时,校长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你对良好校风的形成有什么想法呢?同学们飞快地转动着聪明的头脑,认真地思考着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的答案很快就在下午进行的班会课上尽情展现出来了。每个班级或陈述、或讨论、或辩论,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自己对家风校风的独特理解。“以后我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洗袜子。”“我认为在家孝敬父母,帮妈妈捶捶背就是好的家风。”“在学校文明守纪就是好的校风。”“我会好好学习,因为学风也是校风的一种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品味的人。”„„这些话可能有些质朴,却是同学们对自己思想最真实地表达。语言不在乎华丽,在乎发自内心。相信通过接下来的不断学习与领悟,对于家风与校风的问题,会引起孩子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开学第一课圆满结束,也引发了老师们对于家风校风问题的大讨论。正如一个家庭需要家风一样,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校风、级风、班风、教风、学风。每个级组、科组都在第一时间展开学习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新教育的潮流里,如何发挥教师的传承与引领作用,塑造更加优良、更加过硬、更加与时俱进的学校风气,在校园里掀起了传承良好风气、塑造崭新风貌的热潮。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立足之本,良好的家风展现的是家庭成员精神、品行的传统与继承,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终生的成长。而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共同形成了这种风气和氛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的“杏花学校”已经形成了“团结、进取、包容、创新”为核心的校风,这种风气在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的引领下,正逐渐成为每一个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在日新月异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无时无刻地将这种风气潜移默化地指引全体师生积极奋进、励志图强、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所以,就让我们趁此之际,让家风携手校风,让良好的风气吹向学校的每个角落,吹入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可以承借这股风,早日实现“杏花学校”的教育梦!

第7篇:家风助我成长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我的奶奶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以前,她总爱叮嘱我:“孩

子,做人就要有一个宽容的心,在学校不要斤斤计较,别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别人争吵,打斗,也不要去为难,欺负别人,做个本分人就行了。”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的现象。

爷爷总该给我讲他小时候的苦难事,他说,他小时候吃不

饱,穿不暖,困难时连饭都吃不上,只有过年时才有新衣服穿,才有肉香可以闻,更别想有零食吃。爷爷经常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我想。

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如今的我已经养成了宽容大度,勤

俭节约,能吃苦耐劳的个性,这与我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家风能塑造人才,不好的家风只能使人变得粗俗、傲慢、自私、懒惰。

展未来,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

得弘扬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上一篇:公司取名名字大全下一篇:第一次党员大会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