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观后感(精选14篇)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电视里的被采访者回答的很多关于家风的答案都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这种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
在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成文的家规,但家家都有家风,大都推崇正直、守法、勤俭、淳朴、孝顺、诚信、友善,求学、上进等,清正的家风向社会道德注入了正能量,守住了国风的本色。
但是,我们的家风中也有一些个性或共性的问题,比如,有的家庭教育子女自私自利、不能吃一点亏,有的家庭迷信不良的社会潜规则,把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托关系走后门、欺诈失信甚至违法乱纪视为能事,有的家庭好吃懒做,有的家庭骄奢淫逸,有的家庭长幼失序??类似不良家风只会向社会道德注入负能量,侵蚀国风。
家风是家庭的性格,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好的家风对家庭有益,对国家也有益,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根据法律、社会公德树立正派、健康、积极的家风,摒弃歪门邪道、丑陋、消极的家风。
家风能够影响国风,反过来又受国风的影响。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到家风、国风共树,让家风国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儿子贺鹏飞出生时, 贺龙已经五十岁, 但他从不娇惯儿子。上初中的贺鹏飞踢足球时, 腿部骨折。照理说, 父母心疼都来不及。可是, 一个星期后, 贺龙就让打着石膏的儿子去学校。贺龙自然不允许儿子坐自己的专车, 就在街上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每天负责接送贺鹏飞上下学。贺鹏飞拄着拐杖坐在三轮车上, 全然没有因为是元帅的儿子觉得不自在。当时, 有老战友觉得贺龙不近人情, 他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 再说, 正好借机让他受到磨炼, 将来也好独当一面, 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 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出面帮忙。贺龙告诉儿子:“要想实现人生理想, 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 再没有第二个途径。”明白了父亲意思的贺鹏飞, 在清华附中复读一年后, 终于如愿以偿。
贺龙教育子女, 日常的基本礼仪和艰苦奋斗的传统坚决不能丢。吃饭时, 嘴巴不能发出声响, 饭没咽下去之前不准说话。孩子们如果不慎掉下饭粒, 他会捡起来吃掉, 并对大家说:“一粒粮食一粒汗, 要懂得去珍惜。”贺鹏飞少年时的着装, 几乎全由父亲的旧军装改成。
有一年在重庆, 恰逢贺龙父亲的忌日, 他把子女们召集起来, 逐一对着搁置在窗台上的父亲照片磕头跪拜。他说:“这不是封建迷信, 而是对长辈的追思和悼念, 尽管离去的老人不可能知道在祭奠他, 但后人却不能失去感恩之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大家才会有今天。”贺龙元帅倡导的孝道, 被儿女们很好地继承下来。到了贺鹏飞这一辈, 形成一种习惯, 姊妹中每天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陪着老母亲吃饭。
女儿贺晓明年少时, 总是给人腰伸不直的感觉。贺龙多次提醒后无果, 就训导女儿说:“做人, 坐得有个坐相, 站得有个站相, 这不只是雅不雅观, 而是个精气神的问题。小小年纪就弯腰驼背的, 那怎么行?”他责令女儿每天必须靠墙站立一个小时进行自我矫正。如今, 67岁的贺晓明, 身板依然挺拔, 无疑是父亲的功劳。
正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齐家”而后“治国”,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
家风正则国风正,“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培育良好家风:向榜样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焦裕禄有“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跟差的比”的家训。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至今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杨善洲任县委书记时既没有利用职权给家人“农转非”,也没有为儿女端上“铁饭碗”,女儿结婚时还不让请客、不让收礼。
“廉洁齐家”首次被列入党内规章,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严词告诫领导干部:“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
言出必行。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配套规章、措施相继出台: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先后试点“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
笔者认为,这五位员工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来自他们平时不懈的坚持,这是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俗语说“功到自然成”,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勇在年初五会上倡导全局员工“坚持坚持坚持 人到半山路更陡 胜利在前再坚持”“要在坚持中‘守正’,在坚持中‘深改’,在坚持中‘奋进’。要在‘守正’的基础上,通过‘深改’路径,实现坚持中的‘奋进’。”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其实,时间对于每一人都是公平的,单看你是怎么利用它了,有的人成了时间的主人,有的人却成了时间的奴隶。但凡每一个成功的人,他们都是勤奋、努力的;而凡每一个勤奋、努力的人,都是善于抓住时间的人,从不轻言放弃的。我们都知道,成功路上需要不断的学习,大成功者是终身学习者,大成功者是大磨难者,这种说法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了,我们才知道,这一路上有多少事情需要实干,有多少东西需要学习。但凡每个成功的人都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勇往直前的勇气,敢于付出而不怕失败,在距离成功的日子每天计算着,规划着,分析着。坚持着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努力地让生命充实地去实现自己的计划。他们会学习,而不是人云亦云,安安静静地等待机会,不羡慕他人既得的成就,对自己抱有信心。成功,或许还很遥远,但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足以让自己过得精彩了。
在观展中,我一直思考“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重点阅读了林则徐、曾国藩等家族的家风之后,对家风稍有理解。近代名人徐特立先生的“有关家国常读书,无益身心莫所为”的手书步入眼帘,让我幡然醒悟。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成员做人、做事的作风和追求。是一个家族长期行为与智慧的结晶,是家族精神的传承;是家族成员“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好的家风会影响和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敢于为国为家奉献一切。不正的家风,也会将其后人引向歧途,成为败类。
无论著名和普通家庭都有家风。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但时刻塑造着家中每个成员的心灵。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每个人的行为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家庭的特点。人们常说的“有家教”和“无家教”,实际上就是对家风的评价。
那么, 什么是家风呢?总的来讲,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所具有的传统的、一贯的作风、风气与风尚, 体现着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风具有传承性、自觉性、时代性、潜移默化等特点, 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风貌, 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财富。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和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个人能力、才智、德行等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 家风更是共产党人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作为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该搞好家风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弘扬优良家风
目前我国的家风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口的快速流动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 传统家庭价值观念受到影响, 人们一味强调物质利益而忽视家风建设, 出现了家庭关系破裂、道德滑坡、价值错位、诚信缺失、社会冷漠等一系列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我们必须承认造成这些家庭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家风建设的缺失有着一定的关系。家庭对于个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塑造着家庭成员的人格品德, 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正是由于一些共产党员忽视了家风建设, 才使得个人或其家属因缺乏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在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因此,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进行家风建设的意义, 树立良好的家风。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家风建设问题, 并从思想和行动上搞好家风建设, 树立良好家风, 抓好社会主义家风建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资源, 它为我们进行共产党员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验。中国人具有弘扬优良家风的文化传统, 这一传统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的有志之士, 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优良家风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渊博的中国智慧, 我们必须继续弘扬优良家风, 将中国优秀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生活相结合, 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 努力搞好社会主义家风建设, 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有加强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 每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无不重视家风家教的确立,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进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家风建设, 不仅需要借鉴古代传统家风家训的经验, 更需要学习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进行家风建设的宝贵经验。我们党历来都重视对党员及其家庭在家风家教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并且将能否搞好家风建设作为检验党员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优良家风的典范, 他虽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但是从不搞特殊化, 也不允许家人搞特殊化, 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形成了清正廉洁、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的魅力人格。他始终重视对家人、身边工作人员、朋友的谆谆教导与亲切交流, 重视对子女在各方面的教育, 重视家风建设, 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 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今天的红安县董必武纪念馆刻有这样两句话:“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性习于俭, 俭以养廉。”这是董必武在建国初期立下的座右铭,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董必武把勤劳俭朴、艰苦朴素作为第一要求, 董必武也始终奉行这一要求。
董必武始终坚持爱护公家的财产, 她从不允许亲人朋友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浪费公家的财产, 更不允许损公济私。董良翚说, 对于董家人来说, 现今许多高官以权谋私的现象都不能理解, “我父亲节俭, 对待公家物品, 即使是一张桌子, 搬动时也要全部抬起来, 怕桌脚在拖动时被磨坏。”
二、搞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意义深远
首先,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的家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 共产党人的家风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子女、配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家风, 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作风, 更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家风建设上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表率, 要搞好个人的家庭生活, 抓好家风建设。
其次, 搞好中国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对于促进中国共产党员队伍的自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家风往往可以使中国共产党员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使共产党员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有利于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 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实现党员队伍的自我净化, 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广大中国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搞好个人的家庭生活, 搞好家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家风。
最后, 搞好党员的家风建设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只是整个国家的目标要求, 更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价值追求, 实现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个团结友爱、勤劳和谐的家庭的支持。要想发挥家庭在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 必须弘扬优良家风。因此,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头搞好家风建设, 发挥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 使党员家庭树立良好风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党员家风建设和整个社会家风建设的良性互动, 净化社会风气, 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
搞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必须深入推进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
第一, 共产党员自身必须提高对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 充分发挥其建设良好家风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做到“严以修身”, 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忽视家风建设, 家风败坏, 管不好配偶及其子女, 对家属假借其名义大肆敛财、胡作非为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庇护家人的错误。许多党员干部往往首先因为在家风上出了问题而导致其出现腐败问题, 家风不正会使其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 逐步使家庭沦为进行利益交换的场所, 进而使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贪污受贿的不归之路。因此, 共产党员必须将自身的家风建设作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加强自身的修养, 培养良好的家风, 让家庭成为拒腐防腐抗腐的坚固阵地。
第二, 必须将艰苦朴素作为共产党员家风的重要内容。艰苦朴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朴、诚、勇、毅”这四个字是董必武的家训。在董必武的家训中, “朴”字居于第一位, 董必武及其家人始终保持这种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 从不因居于高位而谋求物质享乐。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不应该追求物质享受, 应该继续保持勤俭朴素的优秀品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诱惑的增多以及多种利益交织在一起, 一些共产党员的家庭成为进行追名逐利的平台, 许多党员的家庭出现了家风败坏的问题, 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共产党员的家庭更应该发扬艰苦朴素的家风,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应该沉溺于奢靡的物质享乐中, 坚决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骄奢淫逸的想法。
第三, 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贯彻到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中。共产党员及其家庭成员必须正确对待权力, 党员自身必须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不能以权谋私。董必武同志始终坚持严以用权、大公无私, 即使在女儿的工作分配问题上也绝不含糊, 他不允许女儿提出特殊要求, 告诉女儿应该坚决服从学校的安排。现在, 许多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不能坚持公私分明、公事公办的原则, 把权力当成“拉关系”“走后门”、升官发财的筹码才逐渐腐化堕落。一部分共产党员成为领导干部后, 没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仗着自己手上有权力, 产生了特权思想, 加上其家属、子女、亲戚朋友不能正确对待权力、私心私欲过重, 于是以权谋私, 逐步走上腐败的道路。因此, 共产党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坚持大公无私、公正廉洁, 正确行使权力, 坚守权力底线, 做到洁身自好。同时, 共产党员也必须管好、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 让配偶、子女、亲戚、朋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正确对待权力, 理解党的工作作风, 坚决不能让家庭成为权力腐败的场所。
第四, 必须把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亲情观念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好。共产党人必须处理好协调好家庭关系, 形成良好的家庭风气。共产党员必须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共产党人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观, 重视家风建设,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共产党人应该处理好夫妻关系, 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产党人应该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既要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等, 又要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一言一行提出严格要求;共产党人还应该孝敬父母, 处理好与亲戚朋友的关系, 增进与亲戚朋友的和睦相处, 同时还要坚持公私分明,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恪守原则。
第五, 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中。共产党员的家风与普通群众的家风相比,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着特别要求, 这是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决定的。我们必须对党员的家风建设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尤其要加强对党员的家庭成员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一部分共产党员由于意志不坚定, 经不住各种诱惑, 一味沉迷于自我享乐之中, 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者缺失理想信念的现象。身为共产党人, 应该要求自己做到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且也应该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共产党人的家庭成员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家庭成员, 应该提高精神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 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 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我们必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不仅要搞好工作作风, 更要搞好生活作风, 树立良好家风。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搞好中国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 深入学习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事迹, 深入把握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的规律, 认真总结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的经验,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2]本书编写组.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3]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新时期共产党员道德建设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 2001.
有一首歌谣这样描述孝道与家风的关系:尽孝道,讲传承,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孝道与家风有什么渊源?“以孝传家”靠什么?
《孝经》开篇就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道德的源头根本,家风的养成就应该由孝道开始,把孝道作为家风的源头。
大家常说“正家风,首在行孝道”。正因为孝道与家风有上述紧密的联系,因此,孝道教化在家风中就成为首要的内容,或者说,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由孝道的教育而形成的。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解释中国的“教”字,一个“孝”字,一个“文”字,也就是说,教化就是通过文化教人孝,这和《孝经》所讲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作首。”孝道是家风的根本和基础。试想,如果一个家庭中,子女不孝敬父母,晚辈不尊重长辈,这个家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家其他方面会好吗?即便是“好”也是暂时的,虚伪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家训著作。其中的忠孝教诲很多:“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让孝成为家风是从古至今无数家庭的追求。
宋代以后的家训在孝道教化上更趋具体,强调实践性。如司马光在《居家杂仪》、《训子孙文》中有言:“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升阶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凡事不敢自拟于其父。”、“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抚卫之。”这是古时家风家训中的孝道篇章。是说做为子女,外出时先告诉父母亲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心安。
“不孝”各个年龄层都有,成年人更需率先垂范
寄居在城里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唐一诺,为了交乒乓球特训班费用和贴补家用,和同学来到青青酒店想打一份小工。没想到突遇检查组,同学们四处逃窜,而他误入冷藏间,后被区教育局副局长发现……
随着情节的发展,唐一诺和家人的故事被一层一层揭开,才知道他的善良、纯朴、热情、勤奋、通达等诸多美好品质都源于他的家庭教育,源于良好的家风。
小说以疏朗恬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全书读起来波澜迭起,扣人心弦。
读完这本书,我有了许多的感想。我懂得了家庭是儿童精神成长中最重要的“摇篮”,家风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包括家长的言行、气质、性格、品德和思想。
最小的儿子保钢该参加工作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坚决让儿子到汽车修理厂当临时工。兰考刚兴装电话时,在乡里工作的儿子跃进兴冲冲地也打算在家安一个,没想到徐俊雅坚决不同意:“你装个电话,是不是打算在家遥控办公呢?一乡之长你不走村串户,怎么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还有一次,儿子回家接电话,商量为招商引资招待客人。听着听着徐俊雅听不下去了:我就信一条,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我就不信,不请客不吃饭工作真就干不成!
桩桩件件,折射焦家的清正家风,不仅源于父亲在世时的言传身教,更因有母亲的坚守和叮咛。徐俊雅永远不会忘记焦裕禄临终前的嘱托:“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这是丈夫的遗训,也是焦家的家规。从32岁失去丈夫,拉扯着6个孩子、侍奉着两位老人,几十年里,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说出个天来也不行”。
正是这样的坚守,让焦门家风历久弥新。有人劝徐俊雅:“时代变了。”她说:“心不能变。”几十年风雨沧桑,在她的心里,老焦是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她照着自己也照着儿女,决不许有丝毫偏差。她告诫孩子们:“你们做好了人家会说,看,这是焦裕禄的孩子;你们做不好,人家同样会指着你们脊梁骨说,看,那是焦裕禄的孩子!”“焦裕禄的家人,这个名号,我们全家要当得起,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当得起。”
曾经因打满补丁的旧衣服而抬不起头,为一份“不体面”的工作而伤心落泪,为一次严厉的训斥而满肚子委屈……在母亲年复一年的言传身教中,这些孩子们童年时与父亲有关的记忆碎片渐渐焕发出新的色调。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从一桩桩一件件生活小事中,从母亲温和而又坚定的声声话语里,从她无数次的肯定与否定中,日渐光大,最终成就焦门家风这道精神的风景。
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今天,焦家大女儿焦守凤,是开封城旧平房里一位毫不起眼的老太太。儿子焦跃进从生产队长做到县长,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再忙,一年也至少要走访一百家贫困户。小儿子焦保钢在医院昏迷8个月,一直住在六七个人一间的大病房,家人从未透露他的家世。有关领导得知后感慨地说:“没办法,焦家的人就是这样。”
对,焦家的人就是这样。焦跃进说,每当夜深人静,他总能听到父亲那铜钟般的山东口音,想起他留给焦家后代的最后一句话:“我也没啥好留给你们的了……”但是,他给孩子们留下了这世界上最为宝贵的遗产,它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纯真朴素而安宁充实的心灵世界。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珍贵的财富吗?
走遍世界,金窝银窝,家是最温暖的所在。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家风是最美好的传承。
伟哉,焦门家风!
――读《中国好家风》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套书――《中国好家风》,在这套书中,编者教给了我们十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这简简单单的十五个字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过阅读它,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好家风,明白了处世以诚、待人以恭的多种道理。
这套书中最让我感触的是“恭”这个字,恭就是恭敬。“处世以诚,待人以恭”这样才能赢得相互的尊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但当我读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师”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唐太宗李世民虽为一国之君,但对老师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师官职的高低,自始至终都是严谨选师,恭敬待师。唐太宗为魏王李泰请来了礼部尚书王为师,但李泰初时仗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对待自己的老师极不服气,对老师极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气,当着王的面把深受自己溺爱的儿子狠狠批评了一通。后来李泰见到王也从不以亲王身份自居,不仅见师以礼,拜答如礼,还主动向王请教忠孝之道,王逝世,唐太宗特下诏令李泰亲率百官亲往临哭后《养正图解》专门为魏王李泰崇师问道一事作画,清代的乾隆、嘉庆皆作诗称赞。这里描述的李泰初时的心态和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时的培训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没比我大多少的年轻老师,对于这种“姐姐”级的老师,我有时很不服气,还会跟她们顶嘴,认为她们也没啥了不起的。当时外婆和妈妈都跟我叮嘱过:虽然老师没大你几岁,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师重道,态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对外婆妈妈的叮嘱我是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没当回事。但李泰高居亲王之位,深受皇帝溺爱的情况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会尊师重道,留下千古流传的美德故事,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实际中改进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让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识。
刘瑞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
哈密货运中心
“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传承下来的。”打开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无疑成为了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
慢慢浏览每篇文章,那亲切的言语、丰富的艺术配图,使我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共鸣。
《阅读与家风》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刻细致地定义了阅读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的书承载着文化沉淀的言辞话语,如细雨微风般吹进我们的心里,启发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人生形象的根基。拥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完善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也激励我们家庭成员在各个方向全面发展。
我的父亲早年是一位语文教师,我的印象中,家里的书柜永远都是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父亲喜欢读书,一部分源于他的职业,另一部分也是兴趣使然。他珍爱的每本书籍,比如《毛泽东诗词选》《近代文学》《二十四史》等他都会用牛皮纸将封面认真地包好,并教育我也要爱惜每本书。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会给我讲那些书中的故事,关于正直、关于爱国、关于诚实……同时,他会告诉我哪些书值得反复品读,哪些书浅尝辄止。受他的影响,我也时常翻阅书架上那些父亲钟爱的书籍。
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茶余饭后会与父亲聊书中内涵、自己的感悟,一起谈天论地的家庭氛围从我儿时延续至今。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感慨,父亲从没有强迫我去读书,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才能让我彻底把阅读变为喜好。
长大后的我完全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熏陶对于日后自己性格及人品的修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下班以后我也经常会同父亲一起去书店,所以家里的书架越来越满,越来越宽。
如果说父亲的阅读是坚韧的,那么母亲的阅读一定是柔软的。我的母亲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同样对读书充满兴趣,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的读书素养,但是闲暇时光,她也会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母亲偏爱真实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记得有段日子她非常喜欢海岩的作品,《便衣警察》那本小说长时间摆在她的床头。小说中传达的无私、奉献、以爱为根、患难与共的精神,都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灵,并感染着她像主角一样勇敢地面对当下。
与父亲不同,母亲会陪我阅读很多通俗易懂却有无限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因为书中英雄的陨落而落泪,也因为无比真挚的感情而深感幸福。到如今,母亲每当看完一本她所欣赏的书,总会兴致蓬勃地分享给我,我们之间因此从来都不缺少共同语言。
对我来说,个人世界观的建立,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所谓“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淳,则社会风气正”,的确是有其中道理的。如果每个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熏陶他,树立良好的情操和正气,那么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更好。
在这个互联网无限发达的时代,消息与知识的来源渠道层出不穷,但是阅读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碎,很多人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手捧图书慢慢感受文字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甚至质疑静心阅读的意义。
之前看到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意义?”的回答,他首先反问了在场所有人“为什么我们要吃饭呢?”。没错,读书本就是如吃饭一般稀松平常的事,从阅读中得到的“宝物”,不一定会形象立体地让我们触碰到,但终究会变成你思想的血与肉,丰富着我们的内心。
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很多行之有效的娱乐方式,但也消耗着我们应具备的思想深度,挑战着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与底线。“没有信仰”成为威胁着文化传承与道德建设的猛兽。丧失阅读习惯的民族,无疑是可悲的。
再次翻开《阅读与家风》,我更愿意抛开书名而用自己的理解阅读书中的每段文字。历史的一切最初便是先人们用文字的形式一笔一划延续下来,这是我们民族原始的习惯。而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思想的飞跃,这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阅读可以完善家风建设,阅读可以成为家风传承的载体。我希望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吸取养分,让好的家风伴随我们成长。
编后语:
阅读这些作品,我们犹如欣赏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可以尽观姿态万千铁路女性的风采。
对待长辈、丈夫、子女,她们温婉柔和,以孝敬亲情和睦家庭,用明理贤德教化子女。
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特别是遭遇困难或疾病缠身时,她们乐观豁达,以执着热爱点燃人生,用自强不息谱写巾帼风华。
在“5·31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毋庸置疑,良好家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发展“乘风破浪会有时”的重要助力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传统家风积淀丰厚、传承千年的文化结晶,也离不开现代家风抽象继承、创造型转变的生存智慧。
首先,文化深厚的传统家风。“任何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受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和抹去的。”[1]传统家风内含一种优秀的文化因子,有其深厚的社会根基,感念历史,追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传统良好家风。如“耕读传家诗礼长”的家风,即形成一种以淳朴刻苦为本,以奉心为纽带,以耕读传家为终极追求的典型传统家风,告诉后人要以勤为生、知书达理、修身养性,以立高德;“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告诫后人要用至孝之心回馈养育之恩,感恩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若人缺乏孝心,则不可有一个善良、仁爱之心;“诚实守信”的家风,海涅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言下之意人必须对自己负责,把诚实守信当做一种力量,彰显自己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尤其在当代道德有所下滑,更应倡导实事求是,待人以诚……
其次,与时俱进的现代家风。家风深受丰富的家庭生活影响,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传统家族尤为强调“笃学修行,不追门风”。且家风以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反映一定的社会和阶层的意志,其具有实践性和时代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现代化阶梯式迅速发展的趋势,昔日的“四世同堂”逐渐演变成“碎片化”的小型化家庭,呈现一种抽离感情而以利益为纽带的冷漠的商品化联系。诚然,秉承传统美德重塑现代家风成为了新时代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家风有了新内涵、新发展。”张颐武说,除了“男尊女卑”等体现不平等意识的家庭秩序需要调整,市场经济所引入的法律秩序、现代化知识储备作为家风传承的背景也不可或缺[2]。世易时移,现代家风已逐渐摆脱传统家风繁文缛节的家规教训,已呈现家庭关系平等化、民主化、教育统一化、感情化等特点,无形中增添了包容、开明的元素,鼓励子女走出去,为人生的理想而拼搏,为祖国的兴旺而奋斗。
二、良好家风为中华儿女孕育和谐的社会因子
俗话说,“和顺一门有百福,家和才能万事兴”良好家风不仅能促成好的社会风尚、国之正气,其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进而言之,良好家风能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并发酵浸染,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执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活无穷的能量和注入和谐的社会因子。
首先,良好家风促成人的社会化转变。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是从家庭而走上社会舞台的。每个人在成为社会角色之前,首先都必定在家庭中以其家风的模式为“脚本”而进行“勾脸”和“排练”[3]。“儿女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耳提面命”和“耳濡目染”,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和未来发展。在完成年代更迭,进行历史延续,社会化转变的过程中,家风则是家庭教育的教科书,有其超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秉承“成己成物成人”良好家风陪伴中华儿女的健康成长,并在传播和浸染中释放无穷的能量,把信仰之魂、规约之美送去千万家,家家相应,户户相染,无形中完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化转变,为当代中国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良好家风促成人的自觉化约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人不能随心所欲、毫无规矩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而是要遵从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秩序有规律地进行生产和劳动,这就需要构成社会控制,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形成社会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家庭约束,乃至生命个体的自我约束。良好家风以其熠熠闪光的人生哲理和传承精华,内化一种自觉的坚守,保持高度的理性认识来自我规劝、自我约束已达社会安定。
最后,良好家风促成人的平和化心态。倘若一个人想要一生都摆脱苦难,这无关富贵,无关贫贱,而是关乎了然于心的平和心态,唯有平和知足的人才最幸福。众所周知,当代和谐社会尤其注重人自身的和谐,其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人自身平和安宁,推己及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最终社会才能和谐。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良好家风指引我们:当面对未来彷徨而无措时,当遭遇困苦无助而绝望时,当收获成功喜悦而兴奋时,莫要忌惮人生的挑战和轻言放弃,更无须遗失自我,凡事要以平和心态去善始善终,谦虚而无畏、至自我和谐方可社会和谐。
三、良好家风为中华儿女培养健全的个人品格
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小窥大,以大见小,要想做好平抚天下、治理国家的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正其心、修其行,注重自身品格的培养。健全的个人品格并非人的先天禀赋,不可一蹴而就,而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良好家风历经千载,不断教育、强化,才使大爱无疆、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高尚精神植根于华夏这方沃土,涤荡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灵,教化培养其具有优良的个人品德,为其打下适宜的人生底色,汇聚中华儿女开创未来走向成功的无穷能量。
首先,良好家风注重人的“大爱”教育。大爱无疆首当“爱国”。“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中国尤为凸显,正因为此,“爱国”长期以来普遍成为“家风”教育的主题词—无论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理论顺承,还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种自下而上、由小到大的逻辑推演,其中总显现着“家”与“国”互融互通的影子[5]。新时期,爱国就是心系“中国梦”,坚持放飞理想,激发更多的正能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大爱无疆亦是“爱人”即中国历来推崇的“与人为善”、“待人宽厚”、“好施恩德”的良好家风。只有仁爱之心永驻其心,全社会才能形成推己及人、礼让谦逊、弘扬正气、共创和谐的良好风尚,铸就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理想家园。
其次,良好家风注重人的“德行”教育。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在于其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也是家风的内核精神。修德不仅能使人乐善合群,更能兴国。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尤为注重良好家风对生命个体价值取向、道德修养与人格培植的重要作用,且良好家风的直接作用就首先体现在对中华儿女“德行”的培育上。古人云“: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即提倡教育和引导,推崇积德行善,培树良好道德。时至今日,良好家风进一步明确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性,主张培养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品德,以此丰富人们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直的价值意愿,建构完善的伦理评判体系,提高人们“德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良好家风注重人的“文风”教育。“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主题始终贯穿于良好家风传承发展的始末,这亦是培植良好家风的基本任务。纵观古今,古有“学以增智,学以立身”,“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告诫后人要勤勉好学、不耻下问,把个人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时至今日,社会充斥诸多诱惑,人们容易情绪浮躁和安于享乐,把物质追求视为生命的终极渴望,而忽视知识宝藏的挖掘。良好家风则始终致力于中华儿女“学而乐、思而优”情结的培养,加深其“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的思想,并强调学以致用,营造浓厚的求知氛围,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引入高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
四、良好家风为中华儿女寻求高尚的精神追求
1.良好家风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是个崇尚自由和彰显真我的自媒体时代,现实中的社会舆论、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难免呈现复杂多变、浮夸扭曲的局面。即便如此,良好家风在当下依旧影响广泛,就在于良好家风来源既在的家庭生活,群众基础扎实,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良好家风又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文化因子,且内含“知行合一”的思想而其成为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具有内在的道德约束力和文化导向作用,无形中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其执着于做一名舵手,指引人们驶向高尚精神的彼岸,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群众生活,凝聚一种统一的内核动力。
这篇文章讲述了汪玉婷的故事。四年级时,她被发现患上了“肌营养不良症”。辍学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开始画画。父亲总是对她说:“别把自己看作是个没用的人,你会画画,并不比别人差。”20xx年父亲去世,她依旧坚持画画。她开始以卖画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文中的父亲鼓励辍学的女儿画画,告诉她并不比别人差,这难道不是一种父爱,一种好家风吗?这时,我想起了我们家。当我跌倒时,当我失败时,当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也总是有人给予我鼓励,让我拥有继续向前冲的力量与勇气。
如果说父亲鼓励重病辍学的女儿是“小家风”,那么汪玉婷卖画资助贫困大学生便可以形象地将它说为是“大家风”了。是啊,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小家”是“大家”的一个缩影,“大家”便是“小家”的`放大。在“小家”中,鼓励是好家风,那在“大家”中,帮助也是个好家风。也许是因为自己未曾读完书,完成学业罢,也许是因为对他们的同情罢,她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她灵魂的干净纯洁和心灵的高尚美丽是毋庸置疑的,这不就是好家风吗?从常人角度来想,这种现象是难得可贵的,但联系她儿时的经历的到这种结果又是必然的,由“小家”逐渐发展到“大家”,父亲的潜移默化是不可缺失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传承这一家风呢?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再由小化大,比如做志愿者之类的,为社会更美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像文中的汪玉婷一样自强自立,勇敢地挑战命运,乐观面对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如既往,传递爱的力量。
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一定家庭文化的沉淀,是一代一代家族美德的传承。良好家风,无言的教育,如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福泽子孙后代。
好家风,道德的“涵养池”.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做人做事的底线。道德表达的是灵魂之美,体现的是理想、正直、良知和责任,其内涵是宽容、和善、真诚、大度。好家风往往把崇尚家庭伦理道德,塑造人格精神的高尚,作为第一准则,因此为后人铺就一条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好家风,是用行动传递道德之美。漫漫人生路,也许行走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也许行走在激流滚滚的商场,也许行走在复杂多变的各种职场。无论你身处任何岗位、任何场合,你良好的品德修养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应涵养身心、注重品德修炼,用行动传递道德之美,塑造为人向善、心灵纯洁无私的良好社会形象。
好家风,弘扬的是传统美德,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自古以来,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作为一个家庭,若把传统美德融人生活之中,好家风自然会形成,家庭成员的修养自然会提升。这就如同天然的“道德营养液”,从小喝着长大,自然而然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好家风,讲究厚德载物。德如大地,厚德才能够万物生发。道德的涵养,在于把一切名利、金钱和地位看作是身外之物。把德作为家庭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家庭成员对道德的坚守。家庭对于子女要求最重要的不应该是物质给予,而是把握修行,把握品行,通过自律提升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
道德,表达的是灵魂之美。作为一种修行,可以说是代表人生价值永恒的标志。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周游道德世界,其实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包容、善良、诚信、友爱和仁慈的美好中徜徉,在这个世界里体会人生的根本,()才智的动力,言行的镜子,成功的向导。品德的高尚,意味着人格的伟大,意味着人性的美好。积蓄美德,就是积蓄财富;传承美德,就是传承精神。
在吉林省边陲,鸭绿江岸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活跃着一位专门为留守老年妇女服务的女企业家金光玉,她在商业经营中注入传承美德的思想,并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金光玉是一位单亲母亲,年轻时代就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生活。因为离婚,因为单亲,女儿没有考上大学。为了教育女儿成人,她为女儿立下规矩,没有工作自己创业。为引领女儿,她创办绿化公司,开发绿化产业。几十年种花种树,形成可观的百合生产基地。她组织50多名孤寡老人成立合作社,带领她们走致富道路。组织留守老年妇女种百合,她提供种子,协助销售,为老年妇女积蓄了生活来源。
从帮助老年妇女到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她把产业延伸到省城,在一所民办高校创办起“百合咖啡屋”.这个咖啡屋半价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培训。她对女儿说,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必须把这种关怀传承下去,做到创业、善良、仁慈,帮助最困难的人群,而且要坚持下去。
“创业、善良、仁慈”,成为金光玉对女儿的家风教育。女儿在母亲创办的“百合咖啡屋”打工,她把咖啡调到醇香,她为大学生提供最优惠的服务,她为不喝咖啡的大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很快,这个咖啡屋成为来自于天南海北大学生交流的天地,学习创业的乐园。
金光玉作为单亲母亲,因为未能帮助女儿考上大学而自卑了许多年,而她经过努力把女儿培养成为创业者、奉献者,她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怀。
好家风,流动着远行的力量。从小生活在一个有好家风的环境里,并不会感觉到束缚和困境,情不自禁地会产生一种正能量,那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好家风是在抒写人格精神的高尚,把道德注入人生,使得人的心灵有德行的守护。
20世纪的90年代,深圳一个普通的雇佣家庭里,发生了一件平凡却让雇主难忘而感动的事情。郭女士从家乡东北的大草原来到经济发达的南国深圳,在一个富裕家庭做了保姆。她每天的任务是洗衣、做饭,送雇主女儿上学。她勤劳能干,把一个家料理得井井有条。要过春节了,主人听说郭女士家有年迈的老母亲,就把一大包放了几年舍不得丢弃的衣服送给郭女士,让她洗洗带回家给母亲。郭女士很高兴,对雇主的馈赠连连表示谢意。晚上,当雇主下班回到家,突然发现写字台上放了一摞被水浸泡过又晒干的人民币,数一数,5000元。郭女士告诉雇主,是清洗旧衣服时发现的。雇主感动之余说,这些衣服放了好多年了,里面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记得了。这是意外收获,送给你作为我们家里的道德奖金。郭女士婉言谢绝,说:“我劳动,得到应得的工资就已经满足了,绝不能索取多余的钱财,这是我80岁母亲的嘱咐”.雇主在郭女士笔记本上发现一段感言:“远走他乡,做人要好,做工要强。”原来,郭女士是因为丈夫做生意投资失败欠了外债,她是为还欠债特意跑到经济发达的深圳打工。千里迢迢,她把自己的德行扩展到祖国的最南端。有母亲的嘱咐,她力量倍增,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家,过河的桥,乘凉的树,歇脚的屋,也是自我修养的大课堂。一个好的家庭,又有好的家风,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人心。沉浸在道德“涵养池”里,足以给我们一生的净化。
【家风的观后感】推荐阅读:
周恩来家风观后感11-16
家风的征文10-23
优良家风的作文09-23
严格的家风作文11-05
家风润我行的作文06-06
家的风气——家风作文07-09
弘扬我们的优秀家风07-25
描写家风家训的作文09-22
我家的“无悔”家风作文10-25
高二我家的家风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