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家风的作文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良家风的作文(精选10篇)

优良家风的作文 篇1

我在优良家风熏陶下成长

家风,是每一个人的家里必有的习惯,人人都会在家风的影响下慢慢的成长。校有校规,家有家风。然而,家风就成为我既想学习,又不想失去的“伙伴”了,接下来,我就来跟你说说我家的家风吧!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家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吃香喝辣。晚上还要看春晚,还必须要熬到凌晨十二点,为的是吃饺子,还要往饺子里包硬币,小孩吃到,就会得到大人的奖励;大人吃到,我们就祝他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心想事成,好运连连。

除了过节的习贯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吃饭时必须闭嘴吃,有客人到家里来要问好,坐时后背要挺直,不过有一个习惯是我学了好久才会的。

记得是我第一次学习拿筷子的时候,总是把我的食指翘起来。因此,每当我的食指翘了起来的时候,妈妈总会打我的食指,给我严厉的批评,可是我还是改不掉我的坏习惯。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吃我的饭,不知不觉的就发现我的食指竟然没有翘起来,就连妈妈和姥姥也感到到很意外,当再一次吃饭的时候,我的食指依然没有翘起来,连几顿饭以后,我觉得我终于成功的改掉了我的这个坏习惯。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每当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都不敢说话。但是,家风,让我变得不再胆小了,而是一个既受人爱戴又勇敢的人。

有一次,爸爸的一个朋友来到家里来做客。妈妈曾经问我想不想当一个受人喜欢的小孩子。如果想,就要有礼貌我当然要当一个受人喜欢的小孩子了,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不敢的!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一见客人我就连忙问好,给客人沏茶,客人十分的喜欢我。吃饭时,客人总是往我的碗里面夹肉,我总是不停地说谢谢。

坐立的姿态很重要。小时候,妈妈总是告诉我坐的时候,后背一定要挺直,不然的话,长大以后后背就是弯的了。虽然妈妈不少次让我后背挺直后背,但是我总是改不掉,直到有一次,我和妈妈参加她同事的生日宴会,我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好好坐,而我却弯背,我想:别的小孩都能走得那么直,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挺直了后背,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的吃起饭来。

家风,将伴我成长,我愿与它永远的成为“好伙伴”!

好家风,我传承

在这个物流纵横,世风日下的时代,家风俨然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是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我们一直在传递。12岁农家少年张俊,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些是小张俊对奶奶的承诺,他希望奶奶快乐!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一张评比表,上面写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这个少年在用真心演绎孝的家风,孝根植我们内心,我们一直在!

励志奋斗,我们一直在行动!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的正能量,也是我们的率真和勇气!我们会带社会的历练,奋斗终生。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在!

诚实守信,我们一直在弘扬。不说谎话,不说大话,实事求是,是家里人从小对我的教诲。原来家风一直都在!

家风需要传承。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展现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啃老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减少一些?

如今的社会岁月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至今的家风。我们承载祖先的基因,流淌祖先的血液,享有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延续下去?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要齐家,就要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家风,我们一直在;好家风,我传承!

传承优良家风

周总理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得助于深刻的家风;三曹的建安风骨得助于睿智的家风;李清照的清新婉约的词锋亦得助于严格的家风。由此可知,家风不但有深刻的内涵,亦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家风是严格的,它能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史俱扬。”想必大家对窦燕山的故事必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他生活在战乱不断的五代,一般的人家可能认为能够在战乱中得以生存并衣食无忧便是谢天谢地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从小严格教育子女,最终成就五子登科的美谈,更被当时文学大家称之为“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经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严格的家风,有助于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风是睿智的,它有助于人取得最后的成功。诸葛亮这一著名人物,想必是妇孺皆知了吧。但大家可能只知道其风光的历史成就,却不知其也有辛酸的发家史。诸葛亮在刘备还未发现他的时候,亦有数载发奋苦读,想必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便是对其家风的最好诠释了吧。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要是诸葛亮在刘备还未找到其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或是贪图快乐不在苦读,想必他非但不能成为千古名相,恐怕连衣食也有很大的问题了。到那时,真会应了他的那句名言“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了吧。也真的会是一条“卧龙”了。由此可知,睿智的家风,有助于人取得成功。

家风是深刻的,它有助于培养人的个性品质。一代词女李清照,想必也是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可是大家可能只知道她风华绝代、才艺过人的外表,却不知其在小的时候也是一位天真可人的女孩子,只不过是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深刻的家风的教导和熏陶罢了。相反,如果她没有以上两种东西的帮助,可能会还是一位只知道情爱的小女人而已。由此可知,深刻的家风,有助于培养人的个性品质。

优良家风的作文 篇2

关键词:家风 文化传承 修身齐家

《我们仨》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的生活回忆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对梦境的描写,隐喻对失去家人的隐忧,作为进入第二部分的引子。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以一个长梦的方式,描写了三人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住院,她一人奔走于两处,照顾他们。最终,她还是失去了他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自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至1997年、1998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六十多年的时光,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普通、平常却又爱意充盈。严格、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一家三口为人、治学、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强好学、忠恕为人的好传统弥足珍贵。

一.平静如水道人生聚散

本书的结构,匠心独运,慧心独具。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主要描写了女儿和丈夫因病先后故去前一年多相聚的日子。作者没有将这段锥心泣血的历程以纪实的方式进行描写,而是讲述了一个“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相聚相失的梦境。梦中,她只身一人,白日踽踽在古驿道上,去探望孤舟中的丈夫;夜晚,回到客栈,让自己变成另一个梦,到女儿身边,默默地依偎和抚摸着病中的女儿;白日,再走过古驿道,来到丈夫身边,告诉他关于女儿的一切。“我疑疑惑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了一年多。”梦境与现实虚实相交,虽没有直接描写这一年多承受的疲惫、痛苦和煎熬,却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更让人感受到她面对亲人病、故的孤独、无助,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身永别伴侣的痛彻心扉。

第三部分,着墨最多。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她与丈夫、女儿穿越大半个世纪,相知相守,相聚相离,相扶相失的点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艰辛,都是美好的回忆。透过文字,仿佛看到初秋的阳光照在他们的发梢,温暖又安宁。1997年早春,女儿去世。1998年岁末,丈夫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本书的文字朴实干净,一如这一家三人。然而,朴实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直透人的心底。含蓄节制的文字,弥漫着对丈夫和女儿牵心挂肚的痛惜和不舍。挥之不去的忧伤,读来令人动容,不经意间,泪水就会充盈眼眶。听说女儿在病中依然惦着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看到女儿病情一天天加重,勉力忍受着病痛和治疗的千般折磨,“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女儿去了,“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每跳一跳,就牵着肚肠一起痛”。最终,丈夫也去了。“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唯一的骨肉,一生的伴侣,相继先她而去,其中的悲凉与苦痛,无以体会。书中没有撕心裂肺的诉说,没有悲痛欲绝的呼喊,只是用一种淡淡的、安静的笔触,缓缓地讲述着,如同一条静静的河流,淌过广袤无垠的草地。字字句句,浸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回忆和思念。

二.自强好学看家风传承

在江浙一带,钱氏是望族。自吴越王钱谬以来,钱氏家族就有族谱。历朝历代,钱氏家族精英辈出,子孙鼎盛。钱基博、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其琛、钱永健、钱文忠等,皆是钱家的杰出人物。钱氏家族的兴盛不衰,《钱氏家训》起着重要作用。《钱氏家训》涵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伟长曾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说过:“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钟书先生一生清贫自守,埋首学问,终成大家,也是家风传承所致。他的父亲钱基博描述其祖父钱福烔“恬退淡荣利”,他评价自己“生平无营求,淡嗜欲而勤于职事”。他告诫钱钟书,立身正大、待人忠恕比名声大地位高更加重要。他要钱钟书多读书,少说话,不虚夸,并为钱钟书取字“默存”。《我们仨》这本书中,钱氏家训对一家三人的的影响无处不在,传承随处可见。

1.勤俭为本,忠厚传家

对于家庭,书中这样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女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父母慈爱、女儿孝顺、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跃然眼前。书中所附照片,家中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其他陈设及三人平常穿着服饰都简朴无华。钱钟书和杨绛相互为对方理发,一个用电推子,一个用剪刀,“勤俭为本”的持家理念点滴可见。“忠厚传家”的家训则是不断在艰苦磨难的生活中信守和践行的。

钱钟书对待在“反右”中受伤害的人和迫害他人的人,是非分明,态度鲜明,从未失缺自己的本心。1958年,萧乾、吴兴华被错划为“右派”,都有意回避亲友,以免连累别人,但钱锺书见面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还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与他们驻足交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好像一点也不担心这一幕会成为日后挨整的材料。

1956年,钱瑗到山西武乡城关公社四清。不久,文革开始。山西城关公社学校的一群革命小将到北京串联,找到钱瑗老师,讨论如何揪斗校长。钱瑗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说明校长是好人,不该揪斗。革命小将们对钱老师很信服,就没向校长闹革命。十年之后,这位校长特地到北京,向钱瑗道谢,谢她解救了他这场灾祸。

文革期间,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挨批斗,剃阴阳头,但他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与杨绛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令旁人羡慕。后来,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女儿阿瑗则属于“革命群众”。她每每回家看望父母,须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为母亲缝衣裳,带给父亲爱吃的夹心糖。她告诉父母,开始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贴补家用。如此的孝道,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2.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钱锺书秉承家门遗风,他的一生,除了读书研究,对名利视若浮尘,淡泊自守。他有洞悉政治本质的远见,更有对家国民族的拳拳之心,对独立人格的坚守自持。

在法国留学期间,得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已占领家乡,“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奖学金还能延期一年,我们都急要回国了”,辗转托人买了船票,于一九三八年八月间,坐三等舱回国。抗战胜利后,一位朋友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钟书立即辞谢了。因为“那是胡萝卜”。压根儿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他们不喜高唱爱国调,只在内心默默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1982年6月间,社科院人事变动。文学院换了所长,钱钟书被聘为文学所顾问,他力辞得免。那天晚上,他特别高兴,说:“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胡乔木同志要求钱钟书做社科院副院长,当时没有辞掉。一年后,他就向胡乔木同志提出辞职,说是“尸位素餐,于心不安”。至于所有学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聘请他担任的任何职务,他也一概拒绝。改革开放后,海外高校研究所请他讲学,电视台采约,都婉然拒绝。有人不解,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钱钟书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还会迷信这东西嘛?”有人仰慕钱钟书的才华,想要与他见一面,他笑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钱钟书翻译毛选时,有一次指出原文有一个错误。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孙猴儿是变作小虫,给铁扇公主吞入肚里的;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于是胡乔木同志调了全国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查看。钱钟书没有错。格物致知和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从中可窥见一斑。

3.兴学育才,言传身教

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瑗,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钟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我们仨》里写道,“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杨绛称钱瑗为她“平生惟一杰作”。钱瑗生前是北师大英语系教授、博导,第一个在我国高校开辟英语‘文体学这门新课程。杨绛评价女儿说:“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治学不倦,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之下,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始终物我两忘,潜心学问,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书中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女儿。在《我们仨》这本书中,钱瑗着墨不多,但孝顺懂事、真诚向善、治学严谨、才情盎然的形象如在眼前。她和父母一样,不慕名利,一心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学生的毕业论文,常常改了又改,责令重做。这种百分之二百的工作强度,终至积劳成疾。在病中,钱瑗说:“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5年,钱钟书先生病重,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好读书”,并坚持不用他们个人名字命名。“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在于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寒门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期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

三.修身齐家伴道德进步

《我们仨》中的家,是一个平常的家。生活的磨难丝毫不能折损他们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个家的背后是家人的相互扶持,是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纯洁的家风令人向往。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准则,影响着后辈成长。《颜氏家训》、《放翁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以及《傅雷家书》等,从家庭小伦理的层面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中国许多普通人家,虽然没有成文家训,但也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家教文化。

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荒芜贫瘠,家庭伦理文化的缺失,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前几天,媒体报道,在武汉一家幼教机构,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因为另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小心用玩具将他女儿眼角打破了点皮,居然当着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师、家长的面,打了两岁孩子三个耳光。看到这个消息的震惊,不能言表。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民怎么了?这种行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底线和对法律的基本敬畏,是可怕的。且不说这种伤害对两岁孩子造成的心里伤害和心理阴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复,他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言传身教方式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生长?这虽然只是一个极端个例,但折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家庭伦理和德行修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人民日报曾撰文说一些贫者正由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习近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这是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提出,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城市,在发达地区,许多人知识充足、物质富裕、资源丰富,灵魂却是贫穷的,急需进行精神上的“精准扶贫”,补上如何做人的基本课程。我们绝不能让精神贫穷也由暂时贫穷走向跨代贫穷,因为精神上贫穷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2004年7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论《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他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说过:“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怎样传承中华文化,怎样推进文化进步,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进道德文化建设,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要从贴近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日常人伦着手,从家风家教着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培养伦理道德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家风也是德行素养、立身创业的精神滋养。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为廉洁为政为官提供精神支撑,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做出行动表率。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家风正,则社风正、民风正。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好的个体,更能建成强大的国家。

【推荐】优良家风作文 篇3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良家风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良家风作文 篇1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我在一旁默默地听,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然,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优良家风作文 篇2

家,是心灵的归宿,让我们在风雨中无所畏惧;家,是心灵的依托,让我们在伤痛中有所慰藉;家,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在落寞时有所倾诉。家风,尤其是良好的家风、家训,在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是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语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只有家风优良,家训规范,才能塑造美好的家庭,激发美好的心灵之源。

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已经渐渐将中国传统家风遗忘,当有人问起何为“五常”,何为“八德”时,我相信在座的至少有90%甚至更多的人会被问的哑口无言,因为我们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重视度太低,特别是已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家风遗忘,遗忘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遗忘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这13个简单的汉字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倘若我们能身体力行将这13个字践行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去,那么借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那就是“完美”!然而人无完人,我们不提倡虚假的绝对化,相对的能够践行或者具备传统优良家风的一点或几点就已足矣。

遗忘了优良家风的内涵,我们的社会开始变得冷淡无情;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精髓,我们社会中的群体开始变得自私自利: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灵魂,我们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开始变得寡言少语,我们丢失了基本的尊老爱幼,事事以我为中心,我们开始寡言少语,仅限于自己的一隅之地,我们不再乐于助人,生怕惹祸上身,人的情绪越来越焦躁,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集体,这样的家庭难道是我们想要的,需要的吗?

不,我们坚决拒绝接收这样的未来,作为一名基层年轻的工作人员,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是主力,是中坚力量,我们坚决拒绝生活在遗失传统优良家风的大环境中,人情冷漠非我们所追求,我们所向往的是温暖,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的互助,是家与家的和谐,是充满色彩、洒满阳光的五彩世界,拒绝灰色与阴霾的笼罩,作为未来发展力量的一份子,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阳光的人,一个守礼守法的人,一个守信勤劳的人,影响身边的人,传递良好家风所散发的正能量,扩大影响范围,找回被遗忘的家风、家训,打造美好的小家庭,为重塑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献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优良家风作文 篇3

清风拂过耳畔,风儿凉凉的,在耳边窃窃私语,吹着冷气,似丝丝缕缕的锦缎,飘扬在天空中,路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而我们,却怀着激动的心情欢乐漫步于小径上,“哈哈!”

哦,我们东城小学504班墨韵小队去采访了临池阁陈老师和陈同学,“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活动进行中。

我是主持人,一进门,就紧张地谁出我们的来由,尽管磕磕巴巴,但仍博得了同学对我赞扬的目光。接着,我们坐到座位上,与陈老师激动地交流起来,我们抛出问题,而陈老师来为我们解答,陈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手上还时不时做着手势,脸上一副和蔼的神情,那滔滔不绝的话语让我们懂得了不少。随后,陈老师又让我们体验了写毛笔字,让我们感受书法的魅力。陈老师握着我们的手,同我们一起书写,一点一横,一笔一划,那氛围顷刻间安静了下来,一切,都是那么肃静,陈老师的眼睛专注地盯着纸,我们也一样,静静地,静静地,我们已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书法魅力中了。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去代代相传,传承这种艺术,让这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染上更耀眼的金光,去挥洒这优良的家风!

优良家风作文 篇4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辉煌成就,涌现了无数经天纬地的杰出人才。从蒙昧的旧石器时代的各种粗糙工具,到现在的“天宫”系列飞行器;从最初的黄帝炎帝,到现在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无不证明我中华文化的底蕴是多么深厚。然而,在所有的荣耀背后,都离不开严谨家训和优良家风的教导。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东晋的王羲之作为一代书圣,不仅自己的书法水平入木三分,还培养了一个书法水平不弱于自己的儿子――王献之,据说王献之学书法时稍有成绩便骄傲自满,王羲之夫妇见儿子如此心性,深知这不利于王献之以后的书法练习,便严厉要求他,直到王献之练字用尽了十八缸水,终于将书法练得炉火纯青,传下了“双王”的美名。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长辈以身作则,给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既是我们生命诞生的地方,也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我们吃饭走路,教会我们明辨是非善恶,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知识是父母的上一代教给他们的,父母上一代的知识是上上代教给他们的,这些从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是非判断标准,就是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继承了优良的家风甚至把它发扬光大,就是光宗耀祖,反之则是败坏门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他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能对我来说比较熟悉的就是傅雷家书,这是我初中有阅读过的,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他们虽然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的,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等,信中儿子如果写了错别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纠正。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由此看来,不管是在封建专制的古代,还是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优良的家风和严谨的家训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家风家训看起来很抽象,实际是很具体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良好的家风家训,可以养成良好的教养其实,只要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看看那些有作为的伟人或卓越者,并不是穷养与富养的结果,而是教养使然!

不管是司马光,还是曾国藩,都为中国在对子孙的教养上点燃了一盏盏的智慧之灯。特别是诸葛亮的戒子书,更是写得语重心长、言简意深: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教养,是一个人内在的良好的品格修养映射于外的优雅和从容之美,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来。

教养,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属,也不是贫穷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个家庭或父母或教师都能送给孩子的一笔无价之宝,是为孩子心灵世界打造的一盏智慧之灯。

因此,教养,是培养孩子成人的灵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础,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智慧,亦是对父母本身所具教养的一种考验!

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每个家庭都是跟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要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树立家风,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风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但家风的决定者,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因此,家长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

父母要利用家庭教育集体教育和影响孩子。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哪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育的整体,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作为父母,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还要重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愿人爱,不愿爱人。

优良家风作文 篇4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把诚信放到第一位。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我的好朋友在小卖部买东西吃,可我没有带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朋友把一片片饼干送进嘴里,然后津津有味地咀嚼……我看着直吞口水,去问我朋友要点饼干来吃又太没有面子……忽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不,就偷偷地拿一包吃吧,反正小卖部里人多拥挤,不会有人注意的。我偷偷拿起一包饼干,赶忙藏在口袋里,还没和朋友打个招呼说再见,就跑出了小卖部,朝家奔去。回到家,我躲在阁楼上小心翼翼把这个包充满罪恶的饼干从口袋里拿出来。但,不诚信的东西,再香甜放在嘴里也变了味儿。后来爸爸知道了,教育我道:“你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偷窃是极其不诚信的行为!你可能现在还小不太懂事,但以后永远都要把诚实守信放在第一位。”慢慢的,诚信变成了我的一种品质。它使我交了很多的朋友,他们都愿意相信我,都愿意和我一起讨论学习上问题和谈论处理生活中一些烦恼。

除了讲诚信,我们家还有一条家风:霸得蛮。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像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里,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一个个接连不断的考试“裁决”着、“划分”着同学们。考得好,是一种肯定;考得不好,面对老师、同学的安慰,觉得很没有颜面;回到家,又会有家人来问学习上的事,对心理有很大的打击……记得初一的一次数学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反映出了计算能力低的问题。老师和爸妈因此找了有针对性的习题给我练,每次完成家庭作业后一般十点多了,真想睡了,此时“霸得蛮”几个字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打起精神,多练道题就是我此时唯一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加紧练习,在接下来的期末考中,数学有了很大进步。我想,在学习中,只要努力奋斗,终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清明节家风优良传承抒情作文 篇5

在我们家很重视尊爱幼,我们家风的来历还是因为我。由于在一次吃饭时,我不懂事,抢了妹妹吃的东西,还自己占位先吃。妈妈说我不懂尊老爱幼,从此便立下了这个规矩。自此之后,在我们家里的人,都很遵守这个规矩。就比如在一次过年里,妈妈和爸爸都起得很早,忙得包饺子,下饺子。等饺子下完后,妈妈对我说;“把这一碗饺子,去给你的姥姥送去。”于是,我便端着饺子送到姥姥家。在晚上吃团圆饭时,妈妈总对我说要先让爷爷姥姥坐下,等人都坐下后,在开始吃。我都劳记着妈妈的话,妈妈做好菜后,我端到桌子上,然后给姥姥爷爷让座。所有人就为位后,要让着弟弟妹妹,不要跟他们抢好吃的。

吃饭时,妈妈总给弟弟妹妹挟菜,而我要也学会尊老爱幼,所以我挟了几个水饺给爷爷姥姥,姥姥和爷爷说我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家想必也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这样做,有好东西,要拿出来给弟弟妹妹分享。就比如上一次,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的玩具,我到家就藏了起来。妈妈说要给弟弟一起玩。我想到了妈妈的定的家风——尊老爱幼。于是拿出来,和弟弟一起玩得很开心。

子女的幸福——传承优良家风 篇6

——传承优良家风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一问到家风是什么,有些人就不知道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家风吧!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风气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败坏,这家人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所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走得更远!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奶奶经常教育我,不要看一粒米不值钱,但从种子到收获,农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成为盘中餐呀!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奶奶就是这样要求我的,有一次没吃干净米粒,还被奶奶训斥了一顿,这件事始终让我记忆犹新。我爷爷更是“节约标兵”,他要求奶奶做饭限定总量,减少油量,说是对身体有好处。我们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盘行动”的哦!

平时上兴趣班,妈妈都开电动车送我去,她说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每次煮饭,妈妈都会把淘米水装在一个小瓶里,用来呵护小花;就连每天洗衣服剩下的水都会被妈妈储存在大盆子里,用来冲厕所。

优良家风学习心得 篇7

6月27日,通过局里组织学习优良家风教育,让我有很深的学习感触,收获很多。首先,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承担着很多家庭角色,作为子女,作为兄弟姐妹甚至于未来也会组建自己的家庭,家风的养成和树立是尤为重要的。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

作为子女,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父母辛苦几十载将我们抚养长大,而我们能够给他们的就是孝敬,工作之余多多陪伴和照顾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安慰。作为父母,我们同样要严格对子女的教育,给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格,同时作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榜样,以身作则。作为兄弟姐妹,我们要互帮互助,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风是作风的缩影,良好的家风对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也是很大。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同样要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面对工作,保持“忠心”,忠于工作忠于人民,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家教,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承和弘扬下去。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标准来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小家”紧系“大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习主席用辩证法阐述小家与大家,家庭与国家的辩证统一关系,言简意明,家是国,国是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不可分刈,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对立统一。无论好家风,好国风,还是好家教,好国教都离不开代代传承教育培养,中断失传都会出现风水过劫现象,必须重新彰显传统优良家教国教之风才能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坚守信心,这是历史经验教训,必须牢记在心。

传承优良家风演讲稿 篇8

家,是心灵的归宿,让我们在风雨中无所畏惧;家,是心灵的依托,让我们在伤痛中有所慰藉;家,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在落寞时有所倾诉。家风,尤其是良好的家风、家训,在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是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语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只有家风优良,家训规范,才能塑造美好的家庭,激发美好的心灵之源。

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已经渐渐将中国传统家风遗忘,当有人问起何为“五常”,何为“八德”时,我相信在座的至少有90%甚至更多的人会被问的哑口无言,因为我们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重视度太低,特别是已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家风遗忘,遗忘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遗忘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这13个简单的汉字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倘若我们能身体力行将这13个字践行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去,那么借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那就是“完美”!然而人无完人,我们不提倡虚假的绝对化,相对的能够践行或者具备传统优良家风的一点或几点就已足矣。

遗忘了优良家风的内涵,我们的社会开始变得冷淡无情;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精髓,我们社会中的群体开始变得自私自利:遗忘了优良家风的灵魂,我们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开始变得寡言少语,我们丢失了基本的尊老爱幼,事事以我为中心,我们开始寡言少语,仅限于自己的一隅之地,我们不再乐于助人,生怕惹祸上身,人的情绪越来越焦躁,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集体,这样的家庭难道是我们想要的,需要的吗?

弘扬优良家风演讲稿 篇9

大家好!

自从我懂事起,妈妈就一直教诲我要“勤俭节约”,让我要养成节省的好习惯。可我却一直没有把它当回事,直到这件事情发生,才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节省的重要。那天,妈妈叫我到超市买一包盐。到了超市,我把钱递给了售货员阿姨,阿姨把盐和找回的一角钱递给我。回到家,我把盐递给妈妈,顺手便把那找回来的一角钱扔进了垃圾桶。妈妈看见了,说:“你为什么把钱给扔了?”我说:“现在的一角钱留着有什么用,什么都买不了,扔掉算了。”妈妈说:“那可不行,一角钱虽少,可也是钱,只要积少成多,就会是一大笔钱。”我嘴上容许,可心里还是在想:等一角钱攒到大钱,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过了几天,家里要交电费,妈妈带着我拿了两百元钱去银行交电费。我问柜台阿姨我家电费多少,阿姨用卡一刷说:“两百元零一角。”我就把两百元递给她。阿姨说不够,我便理直气壮地说:“不就少一角嘛!算了!”阿姨和我说:“不要小看一角钱,要是一人少一角,一天有那么多人,那一年下来要少多少钱?”我摸摸脑袋,想想也对啊。回到家,我便把那一角钱捡起来,放进了一个小抽屉里。从此,我便把一些零钱都放到了那个抽屉里,养成了节省的好习惯。

节省,是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我一定要把这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半岁时,我家从四川搬到了荆门,刚到荆门,日子十分窘迫。爷爷、奶奶打起了退堂鼓,想回老家。太爷爷沉默良久,说了一番话:“当年的延安,缺衣少粮,毛主席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多年下来,根据地军民不仅没有饿垮,反而越来越团结、强大。现在条件比那时强多了,只要我们自力更生、艰辛奋斗,还怕不能闯过难关?”一番话拨云见日,让一家人定下心来在荆门安家落户。

5岁时,太爷爷去世了,换成爷爷给我们讲太爷爷的革命经历,讲革命时期那些自力更生、艰辛奋斗的故事。这几年爷爷渐渐老了,爸爸又成了讲述者。他们将自力更生、艰辛奋斗的精神牢牢记在了心里,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家盖起了楼房,开上了汽车,日子越过越好。

别人家的客厅挂的是优美的风景画,而我家客厅挂的是“自力更生、艰辛奋斗”几个大字。每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这几个字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指引我战胜困难。

优良家风的作文 篇10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x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x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x,在x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李嘉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关于个人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本【二】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家风也叫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道德要求。家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有着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理念并不仅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旨趣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生共体的,与政治文化是休戚相关的。许多政治文化理念原本是家风家教中对个人美德的赞誉,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倡导,通过各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逐渐演化而成的。它们润物无声地内化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政治理念,构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教育资源。

这也使中国传统社会家风培育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范围。对个人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使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接纳的意义;对家族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荫泽后代、光宗耀祖的意义;对社会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使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礼治天下、约束为政者行为的功能。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个人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本【三】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x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x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x,在x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李嘉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关于个人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本【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就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正道直行,做优良家风的坚定传承者

中华民族高度崇尚优良家风。2000多年前的《孟子·离娄上》写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平稳,国家的秩序才能平稳;家庭兴盛,国家的发展才能兴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精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也是《三字经》《增广贤文》《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典籍和家书家训中最常出现的主题,“养不教,父之过”“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醒悟做事,反思做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读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启迪至深。

共产党人带头发扬优良家风。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在涵养和发扬优良家风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留下了很多感人事例。毛泽东主席始终非常节俭,他的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线开了缝住就行,磨破了补上就好,反反复复,共打了73个补丁。焦裕禄坚持“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杨善洲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儿女找个“铁饭碗”开绿灯,女儿结婚时,他要求从简办事,不请客、不收礼。习近平总书记的办公室摆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和夫人、女儿,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另一张是他牵着母亲的手散步,让我们感受到甜蜜的责任和浓浓的温馨。

广大家庭始终需要优良家风。家风既不是故纸尘封的“老旧古董”,也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伴随你我、贯穿生活的“刚需”。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让人记忆犹新,它讲了一个小男孩看到下班后的妈妈端水为奶奶洗脚,当这位妈妈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只见这个小男孩正在吃力地端着满满一盆水,踉踉跄跄地走过来说:“妈妈洗脚”。现在,年轻同志面对父母和长辈,能否耐心地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带着他们跟上数字时代?平时是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还是勤俭节约,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能否在出门旅行的时候,做文明游客,让孩子理解公共场合的行为规则?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营养,正道直行,坚定地传承优良家风。

砥节砺行,做优良家风的忠实守护者

在春风化雨的引导中守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单位是人生的第一个熔炉,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家庭,就是在单位。我们要切实承担起共同建立自己“小家庭”和单位“大家庭”和谐、团结、友爱环境的光荣职责。少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轮x,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很好的成长性,我们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成长和心智发育规律,既重视“言传”,更做好“身教”,帮助他们形成美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让优良家风成为培养年轻“后浪”的沃土,成为涵养健康、积极、向上社会风气的基石。

在栉风沐雨的奋斗中守家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体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子女远离“温室”、远离溺爱、远离纵容。林则徐讲:“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们给孩子再多的钱财,如果他们不是勤俭持家,而是挥霍浪费,甚至违纪违法,那留下来的钱财对他们而言只会是有害无益。“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一辈子总会遇到挑战和困难。栉风沐雨的奋斗就是为了守好昂扬、拼搏、进取的家风,鼓励和引导孩子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能够在社会上自立、自律、自尊、自强。

在暴风骤雨的洗礼中守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搞“一人当官、全家敛财”、“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腐败家风,一定会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损害党的形象。苏荣就曾忏悔到:“在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本人出问题,老婆变得贪婪无度,收敛钱财不择手段,儿子利用我的职权影响受贿数额巨大”。x省供销社的原主任矫智仁在受审时也说:“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关于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个人经商办企业等规定,都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管好家人和身边人,防止他们在外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借助其权力和影响牟利。大家要警钟长鸣,始终拧紧清正廉洁家风的“思想弦”,时刻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

携手同行,做优良家风的优秀塑造者

思想引领,站位高远立家风。以前讲“富不过三代”。要打破这个普遍规律,古人往往寄希望于“耕读传家”,推崇“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曾国藩更认为“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读书也是毛泽东主席一生的爱好和习惯。即使在红军长征时期,在国民党围追堵截、险象环生的环境中,毛主席仍然坚持阅看《孙子兵法》《资治通鉴》。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带部队已经入驻x香山,他又多次翻看《甲申三百年祭》,反思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警醒革命队伍不要当“李闯王”。但是,蒋介石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却觉得郭沫若是在抨击他、反对他、诅咒他。这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境界远高于蒋介石。人生如爬山,能够“望远”更能够有助于“登高”。我们首先要超越在山脚看到草丛、泥巴,担心脏鞋、脏衣,损害自己利益的想法。其次要避免在山腰看到花树繁茂、小径环绕,产生跑马圈地、贪图享乐的思维。最后要能够在山顶看到天高地阔、宇宙无穷,再看过去的困难是“乌蒙磅礴走泥丸”,看过眼的利益是“粪土当年万户侯”,看过关的轻松,还能保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读书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古今中外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非常熟悉,常常脱口而出,妙语连珠,话语充满力量,令人叹服。他说“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都体现着他崇高的境界和深厚的情怀。我们要认真学习伟人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及时了解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要部署,做好消化吸收,指引人生方向。

人民至上,格局宏大树家风。思想工作是带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改变一代人的重要工作。要更好的体现我们党员先进性,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家庭成员和家风形成,持续用作风正家风,带民风,促社风。真心尊重人民。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将把工作做好作为对群众最大的尊重和对组织最好的交代,绝不搞作秀、取宠、讨巧,浪费民力、伤害民心的“面子工程”。真诚服务人民。要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保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群众路线传统,把群众当成兄弟姐妹,当成父母长辈,时刻都能够让群众想得起、信得过、靠得住。真正敬畏人民。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不要跟商人比钱,跟同事比官,而要跟大家比创造的社会价值。老祖宗讲“天道忌巧,天道忌贰,天道忌盈”,就是告诫我们人生的路要走正走稳,一步一个脚印,切忌耍小聪明吃大亏;要对党绝对忠诚,自觉遵守各项党纪党规;要知足常乐,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干部好不好,群众是明眼人,要始终保持“清”“亲”政商关系,不诱于非分之财,不惑于不当之利,不堕于私欲之害。

实干为要,扛起责任育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有着鲜明的务实精神。他为人朴实、待人诚实、干事踏实,不管是农村的支部书记,还是县委书记、地委书记,一直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他从来都是实事求是、身体力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务实精神在他对科技工作的讲话上也有着深刻体现,他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仍较突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等等。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当前加速前进的时代洪流和历史大势中,一定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善于创新、宽容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政策推动与规划引导,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创新生产能力、转化和产业化服务能力、产权保护和市场良性竞争治理能力,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通过掌握最先进的科技,争取对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党员干部家庭的家风情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观感;直接决定着是否有清正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奋发作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作为服务科技发展的一分子,希望大家始终秉持初心,树立好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宗旨意识;要注重家庭教育,从立德修身上管好家人,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家风纯正;以良好的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为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守护一片净土,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x愿景作出积极贡献。

关于个人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本【五】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上一篇:语文二单元知识点下一篇:创新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