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教家风(推荐14篇)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六(3)班 江羽欣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假如一个家里没有了规矩,只有溺爱和包庇,那还能成为一个家吗?家庭是一株枝繁叶茂,顶天立地的苍天大树,万一,他被人砍了,倒了。这是谁造成的?那只有我们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爸爸妈妈没有了那般威严,而我们则个个变得蛮横无理了。家的大树倒了,家人们后悔了,懊恼了,可回头来,都变的后悔莫及。
我第一次碰到这个词偶尔一次看电视中,碰到了这个许久为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个词是在新闻联播里播出的,他们派出的记者,到街头巷尾,随机提问路人,“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训?”路人回答的答案更是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不会学到知识,学不会文明以及礼貌待人。教育,是所有中国父母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从小我的妈妈就跟我说,我们做事要认真对待,知错就改,还要有志气。长大到了学校里,老师跟我们是做人要分清黑白,踏踏实实,孝敬父母。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听党指挥。我们要学的太多了,但最重要的还是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们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修、齐、治、平。有位年轻人曾和我讲:修齐治平, 可概括为ABCD, 首先要重视AB, 要修身, 又要齐家, 讲B不忘A, 讲A不忘B;讲A和B不要忘记C和D, 讲C和D也不要忘记A和B。我很赞成他的意见。修、齐、治、平确实都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力图治国平天下的人, 首先要修身, 而修身又要从齐家开始。我长期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 这些年又专讲国学, 对此感触颇深。在研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史的过程中, 我发现历代仁人志士, 之所以成为名留千古的英雄豪杰, 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就是都拥有成功的早年家庭教育, 如我们熟知的周公戒子、孔子庭训, 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等都是成功家教的范例。
正由于有了家戒、家训, 形成了家教与家风, 所以这些家庭在社会上体现的多为“正能量”“主旋律”。从中国家教史上, 还可看到陆续出现了《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康熙庭训》, 还有司马迁之家教、司马光的《家苑》;又如宋人袁采的《袁氏世苑》等。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 周公旦在他儿子就封鲁国时, 谆谆告诫, 可视为中国历史上家教之范例。又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在父亲病榻前接受遗嘱的过程, 提出“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此孝之大者。”这些对司马迁一生无疑起到很大作用, 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日, 读《习仲勋传》一书, 载有习近平同志在父亲88岁“米寿”寿辰时撰写的祝寿词, 可谓家风、家训、家教的典范。现将信中部分内容附于此, 供大家研习家风、家训、家教时学习参阅并身体力行。
习近平给88岁父亲习仲勋的拜寿信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 已随父母相伴48年, 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 久而弥深。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 给我最深印象的大约如下几点:
一是学父亲做人。父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我党同志的普遍尊敬, 首先是因为您为人坦诚、忠厚。您曾教诲我, 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 这正像毛泽东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
二是学父亲做事。您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从不居功, 从不张扬, 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 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 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 还是身处逆境, 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 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社会上喊我们是“狗崽子”的年代, 我就坚信我的父亲是一个大英雄, 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父亲。历史已经证明, 您是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您热爱中国人民, 热爱革命战友, 热爱家乡父老, 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 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您像一头老黄牛, 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 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 家教的严格, 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 养成勤俭持家的习惯, 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 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我家很民主,尊重每一个人。凡是涉及全家三个人的事时,都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意见不一致,还要投票表决呢。
去年给新房子买家具时,爸爸妈妈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中了一套,其中包括三个大床。他们不仅把实物照片带回来了,也谈好了价格。但我很想买一个上下层的儿童床,这种床我在别人家里看到过,很喜欢。当爸爸妈妈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的想法。最后,爸爸妈妈不但没有强求我买大床,还特意为我网购了一个儿童床。
我家的节约意识也很强。小时候,我特别爱玩水,尤其是夏天,我总爱在浴室里拿着水龙头冲来冲去,觉得水冲刷的声音很好听。
有一天,我又偷偷开始水上大战。不巧妈妈进来了,被淋成了“落汤鸡”。我以为妈妈肯定会怒发冲冠,因此吓得不敢出声。没想到妈妈只是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如果你浪费一点,我浪费一点,那得浪费多少啊!”我不屑一顾地调皮地回答:“浪费了两点。”
妈妈没说什么就走出了房门。我想继续玩水,发现水龙头不出水了。我问妈妈,她说是我把水浪费完了。我不太相信,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去玩别的。玩累了渴了,我要水喝,妈妈又说水已被我浪费完了,没水喝。我终于彻底崩溃,大哭起来。
这时,妈妈把我拉到电脑前,让我看了很多干旱地区的图片,边看边给我讲解。我慢慢地理解,水是生命之源,而且绝大部分的水不可回收,应该节约每一滴水。如今我的资源节约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的家规家训是——诚实做人,这是爸妈对我的要求。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爸爸到山上去打药了,他穿着一双老土的水鞋,穿着一身破旧衣服,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爸爸走时叮嘱我:“小月,你在家里好好把作业做做,把书看看。”我把头点了点,爸爸的身影一会儿就消失了。我正准备做作业的时候,看见桌子上有东西闪闪发光,啊!是爸爸的钱,我望着这些钱,嘴巴不停地嚼了起来,我心里想:“把这些钱拿去买东西吃了算了,反正爸爸也不知道是我拿的。”我就拿着钱飞快的向小店跑去,我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吃,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想起了作业还没有做好。于是跑回家去,哗哗地写起作业来。不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他轻轻地推开门,我看见爸爸回来了,心里又紧张又害怕。爸爸叫我过去,问:“我放在家里的钱是不是你拿的”我低下头,爸爸严肃地又重复了一遍。“我,我没拿。”我小声地说。妈妈听见了说:“你们在干嘛,大声嚷嚷的”爸爸说:“现在你女儿长本事了,拿钱不承认,还学会了撒谎。”我跑进了自己的房间抽噎了好久。妈妈来到房间里,和蔼对我说:“今天,你犯了我们的家规,好好去向你爸爸道个歉。我回到客厅小声地对爸爸说:“对不起,我不该拿钱去买东西吃。”爸爸说:“做错事没关系,只要知错能改就行。”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做人要诚实,有错就该”这家风家训一直陪伴我长大,使我终身受益。
近日在很多法治栏目中都看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但在这令人痛心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作为家长,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和引导者,我们又该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家风,家训,家教。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成长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的历程。不同的只是树苗需要人工制作的木架来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孩子们则是需要家长的精心教育与帮助来健康成长。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候,家风,家训以及家教的好坏都被最有力地证明!
在我看来,首先,家风是一种教育方式的传承,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换言之,家风即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需要先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中。因此,对于孩子的家风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精神教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指不仅仅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判定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其所以然,进而引向教育的核心。如此反复,使家风的存在逐渐进入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行事的内在准则。再者,家训作为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相对于家风来说,家训则显得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明确地指出行为方式中的禁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细细想来,这种传统也不是全无道理的。熟记于心之后,每当你行事之前便会不自觉地以家训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则拒为之。事实上,家训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最后,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家教。它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可以说,家风与家训的教育都是家教内容的一部分。家教内容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的成功与否也能直接反映出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人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一旦形成,是很难再改变的。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育。
人在少不更事的时候,想法是多变的,却也是容易被影响的,好的东西会指引着孩子往更好更远的地方走,而不良的影响则会让孩子不明就里的就走上了旁门左道。我出身的地方在西北边陲的某个村落中,那里的生活状态是相对原生态的,村庄不大,所以会有很多公开的秘密充斥在人们的茶余饭后里。小孩子在无事可做的时候,通常都喜欢听大人聊天,大人们那侃天说地的本事一向是小孩子们最为羡慕的,而大人们夹杂于实事评说中的价值观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一并给孩子们吸收了去。在大人的话题中,总少不了对于近来村里被热议的各种新鲜事。村里人的话题有限,国家大事什么的真的谈不上,每个人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的情况,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左邻右舍的“新闻”,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巴掌大的村庄是藏不住什么秘密的,而这些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的“新闻”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在对谈资转述的过程中,或许有传达准确的,抑或是经过某些能手合理想象再转述给大家,就这样,是非便名正言顺的流传开来,也就是书面语中“谣言”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对待这些有意或无意闲谈中所谓的“新闻”时,总是听得多说的少,常听父亲说一句话“闲谈莫论人非”,母亲也是很赞同的,每每在出现涉及人非的闲谈中,父母亲总是会很公正的来评价“谈资”中的事件,甚至怀疑“谈资”的真实性。母亲待人宽厚,是个表面严厉实则心地善良直爽的人,每当看到别人家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闹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之时,她总会告诉我们一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小时候不懂,后来明白了这也是母亲一贯做人的原则,她说到,因为一些小事或者是根本就无所谓的事而与他人发生口角或者其他不文明的行为,那是在自讨苦吃。母亲从来都是以平常心对待周遭的人、事,这也令一些善于精心编排的人很是苦恼,因为编排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事,而母亲的这种做法让他们的功力失去了用武之地,怎能不苦恼。母亲常教导我们说,与他人置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既耽误自己的时间,又浪费了感情,实在是很伤气力的事。对待这些,一笑而过,便能化解一切恩怨于无形中。
关于父亲母亲类似的事情说不完,他们总是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事,忍让一下就过去了,自己不会损失什么,别人也不能够奈你何。常言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父母亲以他们的言行在实践着这句话的真谛,多年来这也是我们姐妹做事的圭臬。在父母亲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虽然他们不是很清楚家风是什么,但他们用他们的言行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也让我们的家风熠熠生辉,不会褪色。
质朴真诚起于行,源远流长到如今。闲来坐看天上月,悟道家风值千金。
历史上,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中, 留下了许多治家格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民间传说中的智慧人物诸葛亮 《诫子书》 曰:“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阐述修身养性, 治学做人的道理。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 《朱子家训》 全文五百余字, 内容言简意赅, 文字通俗易懂, 成为清代家喻户晓, 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典籍。还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 《弟子规》, 欧阳修 《诲学说》 等家风家教经典, 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纵观先秦到明清, 古代流传下来的家风家教, 可谓汗牛充栋, 其经典之处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 孝敬。“百善孝为先, 孝乃德之本”, 尤其是二十四孝的典故, 教育人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 感念长辈对自己的关怀。
2. 立德。“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古文曰:“吾辈读书, 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 一者修业之事。”读书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然后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
3. 诚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4. 勤俭。“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的先民“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勤勉治家。
5. 仁爱。“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 讲求和睦相处, 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6. 谦让。“不学礼, 无以立。”“礼, 人之干也。无礼, 无以立。”谦敬礼让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 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7. 崇学。“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我们的先辈历来重视“耕读传家”, 耕读使我们的民族得以繁衍, 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优良的家风家教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宝库, 目前, 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风家教的家庭教育形式, 与时俱进, 紧跟现代社会文明的步伐,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发扬光大, 使其更加持续地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绚丽的光芒。
二、家风家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家风家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度极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 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属性, 这一点, 和西方文明相比, 简直是大相径庭。在西方有普遍的教会组织, 有定期的经常化的宗教活动, 担负起化育国民,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升华人生等方面的作用, 相对于家庭教育这方面弱化了。但在中华大地上, 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由家庭教育来承担, 因此,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 家国情怀和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关系极大。
优秀的家风家教也是人们传统价值观追求的生动写照。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家教故事, 对后人影响深远; 《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潘家书》《傅雷家书》 等都体现了各自家庭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 形成了一个家庭和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也是一个家族和家庭得以传承绵久, 生生不息最核心的价值。
然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在不断消减, 还谈家风不合时宜;还有人说家风是大户人家的事, 和我们普通家庭的小老百姓关系不大;更有人讲, 现在应讲社风政风党风, 而不能退而求之谈家风。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 和他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息息相关, 常言道:“三岁看小, 七岁看老。”说明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 和他的家庭熏陶有直接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 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人生观, 对于不少人来说, 家风家教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
目前, 在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建设的同时, 我们更要发挥家风家教的潜移默化作用, 家风家教这个源头清了, 有利于涵养和巩固党风、政风、社风和民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千千万万个家庭家风好, 社风民风好才有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虽然家风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 但也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成长的起点, 也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能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 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所以, 我们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主流价值观引领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1. 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发出主流声音, 在思想观点的交锋中倡导主流价值, 强化人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
2. 要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在网络信息便捷的今天, 我们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形势, 利用各种网络平台, 主动抢占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络阵地, 借助电视、手机、电脑等终端,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 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面、心贴心、经常化、可持续。
3. 要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我们要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 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小学开展启蒙教育、认知教育, 高校开展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分层递进, 培育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要发挥文化礼堂的德育功能。目前, 乡村社区都普遍建立了文化礼堂, 是农民和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学习的地方, 我们要把文化礼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立足乡村、社区, 面向亿万个家庭, 精心安排, 周密部署, 从小事抓起, 把道德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 落地生根。
5. 要接地气常态化。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单位和行业, 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开展评选“最美家庭”、“道德人物”、“孝心好少年”、“我身边最美的人”, 还有“岗位学雷锋”等一系列活动, 让大众参与, 挖掘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 凡人善举, 始终让典型活跃在群众之中, 让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
总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家风家教抓起,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家风正, 则民风淳;民风淳, 才社风清;社风清, 则社会安。如此, 家庭和了, 家风盛了, 社会才能和谐有序,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那么,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才能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奋斗中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国杰, 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OB]..新华网, 2013-12-23.
[3]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J].时事报告, 2014 (2) .
[4]吴树青, 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5]郭庆生, 段建玲.国学知与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1.
记得有一次,品德课老师让我担任小老师,给同学们上一堂课。回家后,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并请她协助我准备教案和PPT课件。妈妈二话没说,一口就答应了我,还拍着胸脯说:“章老师,我来当你的助手,保准你满意。”很快,我的初稿就出炉了,但接下来的几天,妈妈一直都没有动静,我心想:“唉,看来妈妈是忘记对我的承诺了,我只能拿着自己的那个半成品稿子到班上随便读读了。”可是就在要上品德课的那一天中午,妈妈赶回了家中,帮我修改教案,并快马加鞭地做了个PPT课件,终于在我下午上学前将一切准备妥当。妈妈在将稿子和课件交给我时,对我说:“因为最近工作太忙了,所以让你担心了。但是请相信,妈妈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我听了点了点头,妈妈为了帮我修改教案和做课件,可是连午饭都没有吃呢,这难道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最好体现吗?
还有一次周末,爸爸要去单位加班,他说办完事就带我去图书馆。我在家等啊等啊,眼睛都盼酸了,直到下午4点钟,爸爸还没有回来接我,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说:“爸爸事情可能还没办完,一时回来不来,要不今天就不去图书馆了吧。”我一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嘴噘得能挂油瓶,心想:“爸爸说话不算数,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了。”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打开门,只见爸爸满头大汗,喘着粗气说:“苗苗,走,我带你去图书馆。”我一听,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看着大汗淋漓却顾不上休息的爸爸,我感动了,爸爸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诠释了“言必信,行必果”的真正含义。
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我也成了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有一天晚上,爸妈要出去办事,他们临走前嘱咐我:“苗苗,电视只能看二十分钟哦。”得到我的答应后,他们放心地出去了。我随即定了二十分钟的闹钟,当闹铃响起时,我自觉地关上了电视,开始读起了作文书。虽然没有爸妈在身边监督我,但我还是言而有信,没有多看电视一分钟,你看,我是不是很遵守家风家训呢?
家风家训让我知道了为人处事要“言必信,行必果”,家风家训让我成为了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家的家风便是“诚信”二字。爸爸总说“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向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把事情做好,是妈妈对我最基本的要求。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妈妈说:“‘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除了家风,还有另一个引导着人们的——家训。
与家风相对的一条,我们家的家训中也有“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这一说。做事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着一步登天,那么干出的事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脚踏实地的专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骛远,必然能够有所成就。总之,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成功的人的背后必定有好的家风和家训。爷爷口中的以德立家,最重要的是一家之长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创作用。只有一家之长德高行洁,为他的后代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让他的道德光芒,长久地指引着后代们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
-----家教家风家国情怀 河北正定四中 张丽娟 家教家风之于家庭,是维系一家之本;家国情怀之于国家,是安定团结之根基。《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处世哲学,也为后世留下了家国兴旺的不二法门。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颜氏家训》把学问和技艺当作铁饭碗,是安身立命的手段。“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只要有学问,穷点儿,不丢人。书读完了,即便是仅限于中国的古代典籍,也是大境界。如《老子》《庄子》《礼记》《左传》《诗经》《论语》《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战国策》《楚辞》等,颜之推一边强调博览群书,一边极力解释,读书不是目的,而是齐家报效国家的手段。“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性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现在的学者功利心强,应该“修身”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才能“求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夫学者,贵能博闻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博闻”的现代翻版。“多为少善,不如执一。”术业有专攻,抓住一个专业不放,把活儿干得地道点,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只能依靠尽量显著的优势,来弥补弱点。我们学习,要避免学过,就算掌握了,应该温故而知新。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不等于老天爷。读书要有真才实学,不能纸上谈兵。
“如(妻子)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两口子从耳鬓厮磨到白头偕老,哪能随随便便结婚,潦潦草草散伙呢?《颜氏家训》教导:处于强势地位的丈夫,应该率先体贴妻子,这是“风化’的一部分。如果妻子疼到心里,便不会计较谁强谁弱,犹如《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中的天族太子夜华,疼爱凡人素素疼到可以失去自己的性命,婚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颜之推治家共两招:先“风化”,也就是感化教育;行不通,立马动武—即刑罚。让“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是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心平气和地过消停日子。即现在的所谓的幸福指数。平平淡淡才是真,朴素的就是持久的。爱着的即是永恒。家教家风概括无不是孔子语录的翻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女人善良贤惠,拒绝诱惑,男女都有最适合的角色,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结构仍适于当今纷杂的社会现实。老人孩子、买菜做饭、周末辅导等看重生活品位,生活有滋有味。女人背后的痛苦,外界既不领情,也不理会。
《颜氏家训》这部书的写作意图就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门内”即指家里人,“门外”指花花世界,滚滚红尘。处理家务,应该“内外各异,亲疏有别”,即对内,无条件;对外,有保留。兴隆的家庭平安和顺,不贪婪,又知足。颜之推推崇平淡生活,追求简朴。诗意的栖居。“谦虚冲损,可以免害。”别想的太多,别要求太高,别追得太急。少一分欲望,多一份满足,或许能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有福慢慢享,千万别烧包。惜福就是敬畏家国恩泽,敬畏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家庭幸福就应保持这种状态:云霞俱静,细水长流。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有余庆。”颜之推认为:虔诚修善,自然会赢得幸福人生——“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家庭需要信仰。信仰,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每位家庭成员穿越百年。每当家族遭遇大灾难,有信仰,不会倒。有信仰,生活有奔头儿。《颜氏家训》劝人向善:“夫修善立明者,亦犹筑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修善,收获最隽永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为亲人,为好友,多一份雪中送炭,多一次扶危济困,多一回救死扶伤,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还不是人生之兴,家庭之福吗?
乔石祖居浙江舟山定海镬厂弄4号,祖父在城里摆咸货摊,生有三子。乔石父亲排行第二,少年时即去上海学做生意,受过新学教育,后在一家家具行当账房先生。乔石母亲则是上海一纺织厂的纺织女工,她自幼为生活所迫而当童工,厂方对产品质量的苛刻要求,日本老板在中国工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傲慢态度,使乔石的母亲对世道不公、人间不平的现象产生强烈的不满。
1924年12月,乔石出生于上海,在他半岁的时候,五卅运动爆发,思想进步的母亲也加入到罢工队伍。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的生身之恩和养育之劳对乔石影响很大。乔石常说:“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他从懂事起就认定要为家庭分担责任,不让弟弟们受饿。
那时,母亲为了能够把乔石四兄妹抚养成人,每天起早摸黑地在纱厂里劳作十几个小时。乔石的幼年时代,常常听到母亲劳累一天后的痛苦呻吟。但坚强的母亲宁可自己忍饥受寒,也要供养乔石读书。这使乔石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堂教育。
乔石曾分别在青年学生时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两度集中时间,认真地将几十卷本的《列宁全集》通读两遍,并先后做了3000多张资料卡片,在每张卡片上都用钢笔一丝不苟地详细注明篇名、页码、内容摘要和分类编号。
让天下穷苦人不受衣食温饱问题困扰的朴素情感,使乔石较早选择了投身革命。1940年8月,年仅16岁的乔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后,在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新华社发表的新闻稿称乔石“在抗日战争中确立了革命的人生道路”。乔石曾经回忆说:“其实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革命的真正含义,只知道要天下的穷苦百姓都能够过得上好日子,要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但是随着阅历和经历的丰富,才明白这些和革命本质上是一致的。”
艰难岁月,努力给孩子创造受教育的机会
“在我小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跟爸爸妈妈一点都不亲。”乔石的女儿乔晓溪回忆,20世纪中国大炼钢铁的年代。乔石夫妇在东北辽宁的鞍山钢铁公司工作。两年后,又调到大西北,去参加创建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因为西北条件太艰苦,他们工作忙,乔石的四个孩子被送到南京,由爷爷奶奶代为照料。“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几乎没有爸爸妈妈的身影。”乔晓溪说。
有一天,两姊妹在家门口玩耍,远远看到难得回来探家的爸爸妈妈,风尘仆仆地急切走来。姐妹彼此窃窃私语,“咦,他们回来了”,却没有一个迎上去,投入他们的怀抱。“在我们眼里,爸爸妈妈是家里难得来访的稀客。”
这样与爸爸妈妈聚少离多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1965年,小女儿、儿子小东和爷爷奶奶才全部都搬到了北京,一家八口终于团聚了。
女儿乔晓溪到北京时,本是计划秋季入学,但是因为生日晚,北京对入学年龄卡得严,没有上成,只得再等一年。妻子郁文看女儿在幼儿园学不到什么知识,就督促大女儿开始在家教小女儿小学课程。
一年后,乔晓溪该上学了,不想“文革”爆发,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在“文革”战火还没烧到乔石家前,郁文鼓励孩子在家读书。“文革”两年后,在“复课闹革命”的口号中,乔晓溪终于踏进了小学的大门。刚刚入学,就已算是三年级的学生。
不久后,乔氏夫妇去了黑龙江五七干校。当时大女儿管家,定期给他们写信。一天,乔晓溪心血来潮,也胡乱划拉了几笔,寄去了她写的第一封信,期盼着妈妈的夸奖。收到回信,乔晓溪惊呆了。妈妈寄回了女儿的原信,但是上面已经“面目全非”,娟秀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布满了信纸,全是批改和点评,从书信结构,到用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我当时还不能完全领悟妈妈的用心,只感到无比气馁。后来我才渐渐体会到,就是在那样的艰难情形下,妈妈仍然抓住一切机会教我学习。”
“在‘文革’那样混乱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妈妈对我们的教育的重视,就不可能有我以后学业上的进步,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学术位置。”如今已是教授的乔晓溪回忆道。
夫妇二人做孩子困境中的人生导师
乔石与郁文育有二子二女。在乔石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都能够自食其力。他的儿女就读的学校是普通的中学和大学。他要求家人:不要出风头,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够不公开讲话就不公开,能够不参与就不参与;不要在乡里炫耀自己。
1976年,女儿乔晓溪面临高中毕业。虽然“文革”已近尾声,下乡插队仍是当时中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乔晓溪也下乡插队了。
晓溪住在16个女生同住的双排通铺的宿舍里,每天收工后回到宿舍,同伴们就是给家里写信诉苦,然后等待和拆读家人的来信。读信时,往往一人开个头,宿舍里便稀里哗啦哭成一片。“我平时属于泪点低的人,但这次来插队,对我而言完全是自讨苦吃,来之前又跟家里立了军令状,现在面对这样的结果,以我倔强好胜的个性,也只有哑巴吃黄连,跟家里报喜不报忧。”
有一天,乔晓溪也收到了妈妈的来信。这是一封与众不同的家信。信里除了关切、问候,通篇没有任何悲切的文字,更没有一字的责难。“妈妈说,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锻炼人的意志;越是困难的环境,越是将来值得回味的经历,这些都是可贵的人生财富。当初我选择去插队,说明我有勇气,她为我感到骄傲,相信我能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同宿舍的姐妹们也都对乔晓溪感慨地说:“你妈妈真伟大!”
后来,乔晓溪回到北京,听家里人说起,妈妈知道她在那里受苦,夜里默默落泪。但郁文知道眼泪帮助不了女儿,唯有正面的激励,才能坚定乔晓溪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决心。
沟通兵法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它常常决定着一个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在如今的21世纪,独生子女的大家庭里,隔代育儿是主要的传承家教,沟通就显得更加格外重要。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还可以让一个家庭更和谐、更幸福美满。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年轻的父母往往趋于理性,注重于孩子的人格培养和智力开发;而老人则着重于感性,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法对孩子是有利还是有弊。因此,隔代育儿的矛盾自然是层出不穷。
在养育上和老人产生分歧时,不要在问题表面争论不休。如果有科学依据,不妨将反驳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础上。这样既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又容易让老人接受建议。毕竟,所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愿意孩子越来越好的。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的理由确实有理有据,老人一定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
凡人闲语
我的家在小垣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们告诫我做人要诚实守信,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由于一场车祸,成了残疾。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摆起了水果摊,正是有父母的教导,我的生意越做越火。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受妈妈的教育:小孩子要诚实,不可以骗人,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但因为年纪小,有时还是会打点小谎,说话不算数,说些有的没的给妈妈听,以为这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即使妈妈看破了,也不会把我怎样。记得有一次,我把七十多分的试卷藏起来,不想给妈妈知道,并假报成绩,骗取了外出游玩的机会。可终究被发现,被妈妈狠揍了一顿。事后,我知道:妈妈不是气在我的分数,而是我没把考卷给她看、把真实的分数告诉她,而且我还骗取她对我学习的信任,让她非常难过。在我一再保证和爸爸的劝慰下,妈妈才原谅了我,也就是从这件事后,我再没犯过此类错误,“诚信”二字也在我心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孔子曾道:民无信不立。因此,他也经常教育他手下的三千学子须诚信。曾子就为孔子的三千学子之一。有一次,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哭泣的孩子而许诺回来给孩子杀猪吃,回来后见曾子捉猪便杀忙上前阻止,曾子却说:“孩子不懂事,凡是由着父母。现你哄骗他,不是教他骗人吗?”于是就立即杀了猪。我记的刚刚听完确实没什么感触,但细细琢磨,心中突然油然而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敬佩: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基本准则,曾子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定能保住,可在一个纯洁孩子的幼小心灵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现在的我们正在一天天走向社会,同时,诚信的观念更应当一天天加强。我们应当经常用诚信的尺子来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他人,毕竟只有自己的“以诚待人”,才能收获别人的“以诚相报”。
刚摆摊的那个暑假,我八岁的儿子与我作伴,看着新鲜的水果儿子都流涎水,一次,他趁我不注意,打开桂圆袋子,伸手拿了两颗,当他正要吃到嘴里时,我问,“东,你口里吃什么?”他吞吞吐吐的说:“没,没甚。”我眼睛盯着他,他吓哭了,平日里他不听话,我打骂过他,但那次我的沉默让他莫名的害怕,他慢慢的从嘴里掏出桂圆核,把剩下的一颗给了我,然而,我把剩下的桂圆又递给了他,我心平气和的说:“爸爸做的是小本生意,虽赚不了几个钱,但是绝不能骗人,诚实守信,做人的根本。”他拿着手中的桂圆,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种品质,在我们这个人文社会,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福,一
个拥有诚信的人不管在事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取得成功,所以诚信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一项方面。
诚信不仅是说,也要行动,诚信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提高,有一个成语叫做日行一善,我们也要做到日行一诚,只有坚持才能保持自己不变的品德,在诚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练自己的耐力,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吗?
记得那次我的生意不错,人们在摊前围得水泄不通,我忙的又找钱,又称水果,忽然,我放下称,大声叫前面一位妇女,人们叫:“快点吧,我要香蕉,我要桔子,”而我只顾叫那位妇女,“你的钱,你的钱,”人们渐渐明白,原来那个妇女只买了25元的东西,却给了100元。人们帮忙找回了那个妇女。当那个妇女感谢我时,其他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后来,他们自觉排好了对。
诚信比金重,诚信如同一身华丽的衣服,使我们给每个人都留一个深刻的印象。诚信比金重,诚信如同一把大雨中的雨伞,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为我们挡风遮。因此,我们每个都要“言必信,行必果。”使我们美丽的大家园被优秀的品质所环绕。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拥有诚信,就像雄鹰拥有了锐眼,只有内心注满诚信,别人才会容纳你,生活也会更美好。
有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但在德国四处求职时,却被很多大公司拒绝,当他选了一家小公司求职时,没想到仍被拒绝,德国人给他一份记录,记录他乘公共汽车时,曾被抓到了三次逃票,讲述这件事的一位知名学者说,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到的机率是万分之三,这位高材生被抓到三次,在严谨的德国人眼里是不可饶恕的,诚信是人之本,拥有诚信,才有更多的机会留给你。
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只回答两个字“诚信”。一个人在三毛两角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你还能指望在别的事情上可以依赖他吗?他的话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世界各地。可见诚信是人生的底线,也是一切成功之本,拥有诚信,才能让让世界更美丽。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了易水送别之歌;诚信是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还是山盟的执著,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成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富国强的信念,才弹出了崇洁尚廉之歌。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个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接应。诚实需要勇敢和谨慎,信用需要坚持和完善,只有做到这样,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诚信的人。
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骗他人、不守信用,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
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就是骗子,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要具备诚信。
诚信需要经得起诱惑,无论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违背诚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会对自己将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无诚信比起来,诚信要好得许多,既然诚信好,我们为什么又要去选择无诚信呢?
诚信已成了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品德,诚信能完善我们自己,它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业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进步,这些比无诚信要好上许多。懂得诚信是一面锃亮的明镜,照应着你我的内心;诚信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洗去肮脏流淌洁净;诚信是一块不朽的基石,让我们踏它前行……以诚待人,以信律己是我们一直以来必须实行的宗旨。可以说:诚信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关键词】家风 家训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家风和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孩子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好的家风家训,如爱党爱国,诚信待人,尊老爱幼,遵守时间,言谈举止文明,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等,都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好家风好家训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家风家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身教重于言教,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点滴
身教重于言教。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对象。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更是情感交流、语言交际活动的过程。如:师生到校问候“Cood mom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Not bad, thank you.”等这些最基本的打招呼中渗透家风家训中的讲文明懂礼貌。班级值日活动中教育学生“Help each other. ”学习互助互爱。同学生病了,可以去关心地说:“Im sorry to hear that. I hope you get better soon. ”“I can help with your English after school.”学会关心他人。做错事,说错话要用道歉语“Im sorry.”打扰别人时要学会说:“Excuse me。”请求别人帮忙时要客气地说:“Canyou/ Could you/ May I...,please.”活教活用这些内容,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很好地将家风家训教学渗透于英语教学的点滴中。
二、以教材为载体,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课堂
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借助词汇教学、语言习惯、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如3B Unit 2 In the library,教学伊始,教师以教材为载体,播放课文动画,学习句型Dont... 之后,教师呈现央视公益广告视频,学生说Dont eat in the bus. Dont shout in the library. Dont sleep in the station,最后,教师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是你们的家庭不允许你们做的,学生畅所欲言,如Dont eat and drink in the library. Dont walk in the grass. Dont swim in the lake. Dont shout in the supermarket. Dont litter at all times...这样,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课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文明言行。在6B Unit 6 Holidays教学中,教师将Mothers Day, Fathers Day的感人故事告诉学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母爱、父爱的伟大,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父母爱自己,自己年龄小,可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他们说I can make cards as birthday presents to my parents. I can wash dishes and clothes. I study hard. I go to school by myself. I can cook nice food for my parents.等等,在这些平常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
三、家校结合,将家风家训教育融入课外作业
教师可以家校结合,布置富有个性,形式丰富的家庭作业,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课处作业之中。如作业一:小小手抄报。3A Unit 4 My family的课外作业是小小手抄报,学生回家抱一抱,亲一亲,画一画自己的家庭成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小小手抄报做的特别认真,有的学生说每次都是父母抱他们,亲他们,他们很少主动地拥抱父母,抚摸他们的手,昨天,他们不仅拥抱父母,抚摸他们辛劳的双手,还主动地帮助他们做家务。在每一张小小手抄报上,学生都介绍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掌握了句型This is my... 并发自内心地写道I love my family. 他们还介绍了老师和同学,用五彩的笔写出Ilove my friends. I love my teachers. 将家风家训融入课外作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作业二:好听的声音。4B Unit 4 My Day的课外作业是学生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录下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提问When does ... get up/ go to school/ have lunch/ go home/ have dinner/ do ones homework/ watch TV/ go to bed?之后,播放学生播音,学生之间给予评价,如果他们觉得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他们会说Its late. Make the most of your time ! Time is precious !等等。将家风家训融入课外作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课外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目的都是让好习惯,好家风好家训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