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有效教学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近些年来, 我国的上千所高职院校在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 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规模等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的新口号也唱响了大江南北的高职校园, 可真正能彻底做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又有多少呢?

1 明确工作过程的概念

所谓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作过程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工作成果, 这个工作成果是某些像货物、作品等得具体的产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 要完成最终的产品就必须完成多个工作过程所组成的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教学如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必须首先进行整体化的岗位需求分析, 然后根据岗位需求开发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本课程的学习领域, 再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列化, 最终形成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该教学内容体系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成形式来进行, 但必须坚持“行动导向”的基本原则,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

2 将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工学结合来进行。教学的内容要经过认真调研, 结合企业实际需求,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利于当今高职人才的培养, 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制作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则由主导的地位转变为启发、引导的位置。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理念, 我们专业对相应的课程进行了改革, 下面以《CI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为例来讲解一下我们在此课程所做的基于工作过程方面的改革。

2.1 教学项目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重点是要设计好我们的教学项目, 设计好每一个学习情境。设计教学项目时我们要遵从两条原则:一是项目要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 以职业能力贯穿始终;二是项目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到难来设计, 使学生在已掌握的基础之上渐渐深入, 同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以上这两条设计原则, 我们将《CI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设计了企业形象调研报告、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基础要素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要素设计三个工作项目, 一共13个教学情境。每个工作项目根据企业形象设计的工作过程又细分为相应的任务, 基本上包括了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常见任务。我们所选择的项目载体基本上都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 然后根据课程的目标进行设计, 整个工作流程也是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进行。通过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工作情境为支撑, 实施“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2.2 学习情境设计

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就必须将知识置入情境当中, 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学习和掌握。下面是我们教学情境的设计如表1所示。

在这个教学情境中,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角色。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到项目实施阶段, 教师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评价阶段, 教师又是学生的评价者与指导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则是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

2.3 考核办法

考核方面主要采用“过程式”考核+平时考核+“VI形象设计作品”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过程式”考核占总评的40%,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均进行一次考核, 主要考核项目方案、创意、实施过程等几个环节, 在本考核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并及时解决问题;平时考核占20%, 主要是组织纪律、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环境意识、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的考核;VI形象设计作品考核占40%, 主要考核作品的风格、创新、版式与工艺等几个方面。

3 两个注意

3.1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在“做中学, 学中做”,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

3.2 教学手段

(1)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仿真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公司的真实的项目, 也可以利用一体化实训形成虚拟项目的仿真教学环境, 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使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在一体化实训室中, 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使我们的课程变得形象、直观, 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优化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师生及生生的交流、学习、提问、学习资料下载等,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温总理曾说过:“有人把教、学、做看成是三件事, 我认为是一件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在高职教育的新理念下, 我们要在工作工程导向下设计好我们的课程, 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相应的任务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并能综合运用自己的所学, 从而实现“教、学、做”真正意义上的合一。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学习中, 通过各种真实的或虚拟的工作任务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做中学, 学中做”的学习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项目,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 官燕燕, 亓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印刷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青年与社会, 2009, 7.

[2] 路大勇, 张洪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职教论坛, 2009 (1 4) .

[3] 刘道平.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有效教学[E B/O L].http://wenku.baidu.com/view/71708c19964bcf84b9d57b3bhtml.

上一篇:油田配电网谐波治理方案及效果分析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