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其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提出及现今我国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希望纳米科技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纳米材料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应用

一、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根据物理形态划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与宏观物质所迥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1984年,德国萨尔兰大学的Gleiter以及美国阿贡试验室的Siegel相继成功地制得了纯物质的纳米细粉。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二、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科技发展迅猛,大规模生产的各种人造纳米材料已经在生活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中广泛使用。据统计,纳米材料已经应用在近千种消费类产品中,来提高原有的功能或获得崭新的新功能,包括化妆品、食品、服装、生活日用品、医药产品等领域。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双刃剑”特性,即在提高原有材料功能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例如,美国科学家让一组小鼠生活在含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结果小鼠在4小时内全部死亡;而另一组生活在含1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的小鼠,却安然无恙。仅仅尺寸改变,竟导致如此巨大的生物毒性变化。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纳米颗粒可通过胎盘屏障由母体进入到胎儿体;碳纳米颗粒可经嗅觉神经直接进入动物脑部;一些人造纳米颗粒在很小剂量下也容易引起器官炎症,或导致大脑损伤,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急,随纳米尺寸减小生物毒性有增大的趋势。研究还发现,纳米颗粒非常容易进入细胞,它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一些人工纳米结构具有自组装能力,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不同微环境里,会自组装成不同的可蔓延生长的特殊结构,这些结构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什么影响?它们是否会干扰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成为科学前沿问题

2005年12月,美国政府以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名义,召集世界各国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圆桌会议,讨论如何采取措施,保障“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纳米安全性问题之所以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如此重视,是因为纳米材料的应用事关人体健康和安全,而“健康和安全”永远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纳米科技事关国家前沿科技的发展,美国国务院代表在华盛顿的“纳米安全会议”上说“保障纳米科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保持我们科技领先地位的国家战略”。纳米科技居于21世纪公认的前沿科技之首。因此,为纳米科技保驾护航,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同时,率先开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就有可能抢占先机,抓住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机遇:人造纳米结构或纳米颗粒与生命体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未知领域,存在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规律,无论对纳米科技的发展或者对理解生命过程本身都孕育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抢占先机,就意味着拥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机会。

四、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欧洲等地不断出现反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应用的大规模游行,其实是因为人们不清楚纳米材料毒理学效应和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所导致的误解。因此,建立科学客观评价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方法,是扭转目前一提到纳米材料就认为不安全的误区的唯一办法。目前,国际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当务之急要研究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从结构明确、成分明确、剂量明确的人造纳米颗粒入手,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模型,分析预测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行为以及它们的协同效应对生命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建立出合适的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评价方法,这也是目前发展纳米技术的最大瓶颈之一。尤其是生物微环境中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细胞环境中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体内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等。已有的纳米毒理学研究结果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发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毒理学现象,但是机制不清;研究在大剂量,急性暴露下引起的毒性反应,虽然可用于“突发事故”的安全性评估,但对纳米材料含量低的纳米产品并不适用;缺乏实际工作现场的研究,导致无法对生产场所的安全评价做出正确的结论。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出现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展的工作是围绕与工作场所和纳米产品相关,已经规模化生产或使用的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展开研究,在科学上重点揭示生产场所纳米颗粒的释放与团聚行为;揭示在食品中大量应用的纳米颗粒进入胃肠道后的行为和命运;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这些纳米材料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以及皮肤相互作用机理;力争阐明影响工作场所和消费品中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和共性规律,以及纳米颗粒与产品添加剂的复合——协同效应关系。同时,在应用上,筛选出能够用于评价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生物学或毒理学的指标,提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工作场所和消费产品相关的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和评估程序,向国家提出相关纳米材料的职业接触限值,为国家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纳米科技的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应用,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革命性影响,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它们对人类健康有可能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如何驾驭纳米科技,使之造福而不伤害人类,既是科学界面临的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前沿科技发展战略与健康安全的国家需求。

作者:刘天齐

第2篇: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纸质包装材料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纸质包装材料是一种最为传统的包装材料,在包装时价格低廉、方便运输且易于做造型等,使用十分广泛。但是,纸类包装材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是有些纸质包装材料是通过对废弃的纸张进行再生产,在原料收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霉变的纸张,经再次生产后,会产生大量的致病菌和霉菌,容易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回收的旧纸张含有大量的铅、镉等有害物质,用于食品的包装后会对人体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二是一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纸类包装物,没有使用专用的食品包装油墨,直接采用了非专用的油墨,易造成食品中的苯类溶剂超标,直接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白血病。三是使用大量的漂白剂等添加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致病的几率。

塑料包装材料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前在食品行业中,塑料包装材料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加工容易、运输方便及对食品具有较好的保护性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塑料包装材料的主要材质是树脂,树脂虽然无毒,但其单体、降解后衍生的产物会对食品的安全产生着很重要的影响。此外,塑料回收容易,因此常被反复使用,如果将回收后的塑料材料直接用来包装食品,很容易滋生细菌,对食品造成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一些医学垃圾塑料也会被一些黑心商家直接回收利用,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金属包装材料及存在的安全问题。与纸质和塑料包装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抗高温、不易变形、易回收等优点,但却存在化学稳定性较差和酸碱性耐受不足的问题。常见的金属类包装容器分为费涂层金属类和涂层金属类两种,对应的将会造成有毒害的重金属超标渗出及溶出游离甲醛等有毒单体。运用不合规的金属包装材料,人体食用其包装的食品后,会造成食物中毒及有害物质慢性蓄积中毒。

提高食品材料包装安全性的几点思考

国家和政府层面,应制定相应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法规。目前,我国食品包装行业仍采用的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所制定的法规,这些法规中对苯残留、迁移量及部分重金属含量相对应的指标等未做明确规定。因此,政府应根据我国食品包装发展的情况,及时更新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采用的添加剂、粘合剂积油墨的成分组成标准及包装器具的市场准入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保障机制。

企业层面,积极研发新型包装材料,引进先进的包装技术。传统包装材料存在成本高且安全系数差的弊端,因此,急需研发新型功能性包装材料。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致力于新型包装材料的研究。据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未来大约有半数的食品包装将会采用智能包装技术生产的包装袋,食品包装材料将会向功能化、智能化和环保化方向转型,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此外,还应积极关注国外先进的包装工艺并积极引入,通过采用新型包装材料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食品包装检测机制,加强监管。包装材料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不同的成型工艺及不同的助剂,致使食品包装材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检测时也比较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的食品包装检测体系,对各类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此外,还应不断提高检测技术,采用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逐步提高食品包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水平。

综上所述,食品包装材料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安全性,当前大多数的纸类包装材料存在油墨、塑料包装含有添加剂成分、金属包装材料的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對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因此,改善食品包装材料的性能,做好食品的安全包装迫在眉睫。国家和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食品包装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企业层面应不断研发新型包装材料,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包装技术;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检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三管齐下,才能从本质上真正减少食品包装材料带来的安全问题。

作者:张艳玲

第3篇: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现代纳米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纳米尺度物质对人类环境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逐渐引起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者广泛关注。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系统总结了目前有关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

关键词: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

作者:杨 明 王德举 徐 芳

第4篇: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一、高处作业安全

一)、高处作业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高处作业: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多。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是事故预防的重点之一。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由于高处作业活动面小,四周临空,风力大,且垂直交凡作业多,因此是一项十分复杂、危险的工作,稍有疏忽,就将造成严重事故。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 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健全。

3、 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

4、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蹭空、滑倒、失稳。

5、 立体垂直交叉作业时不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6、高处作业时,由于站位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物体碰撞、电击、风刮而坠落等。

二)、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1、 高处作业人员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

2、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随用随拿。常用的工具应系带在身上,用

不着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应采用系绳溜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而掉落伤人。

三)、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在施工现场空间上下不同层次(高度)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叫交叉作业。其安全操作规范是:

1、作业人员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当高层建筑高处超过24m以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保护设施。

2、.禁止下层作业人员在防护栏杆、平台等的下方休息。

四)、攀登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在施工现场,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叫攀登作业。其安全操作规范是:

1.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

2.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体攀登。

3. 禁止在阳台栏杆、钢筋和管架、模板及其支撑杆上作业。 4. 禁止沿屋架上弦、檩条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业。 5. 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

2 下。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

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五)、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

1.高处作业平台的防护哪些要求?

答: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1~1.2m的防护拦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cm高档脚板,平台板为5cm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供工作人员上下,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间距为30cm。

2、临边作业的防护哪些要求?

答 在高处作业时,工作面边缘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0.8m时,此高处作业为临边作业。桥(墩、台)面、基坑周边等临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防止坠落人或物。

3、洞口防护有哪些规定?

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孔、洞,有从孔、洞坠落的危险。根据孔、洞口大小位置的不同,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闭牢固、严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如要拆除,须经工地负责人批准。

4、登高作业时,使用工具要注意什么?

答:登高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内,常用的工具应系带在

身上,所需材料或其他工具,必须用牢固结实的绳索传递,禁止

3 用手来回抛掷,以免掉落伤人,作业结束后,所用工具应清点收回、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而掉落伤人。

5、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如果上下两层同时进行工作,必须采取什么措施,才允许工人在同一垂直线的下方工作? 答:上下两层间必须设有专用的防护板或者其他隔离措施。

6、高处作业禁止穿哪些鞋? 答: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7、 患有什么疾病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答: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疾病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8、如何用好安全“三宝”?

答:(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带;(2)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先挂好安全带。(3)脚手架外侧悬挂密目式安全网、基坑周边及桥面临边挂挂网。

9、佩戴安全帽有哪些要求?

答:⑴安全帽由帽衬和帽壳两部分组成,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定间隙,当有物料坠落到安全帽壳上时,帽衬可起到缓冲作用,不使颈椎受到伤害。⑵必须栓紧下鄂带,当人体发生坠落时,由于安全帽戴在头部,起到对头部的保护作用。

10、施工现场危险地区夜间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应设红灯示警。

二、临时用电安全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什么情况下需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答: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用量50KW及50KW以上。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在建工程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1KV以下、1-10KV、35-110KV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答:4m、6m、8m。

3、变配电室要求做到“五防一通”指的是什么?

答:五防:即防火、防雨、防雪、防雷、防小动物。一通:即保持通风良好。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中的三级配电是指那三级?

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

5、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两台及两以上的用电设备,包含什么?

答:含插座。

6、采用三级配电箱是指哪三级? 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7、在操作闸刀开头和磁力开关时,为什么必须将盖盖好? 答: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

8、电工在停电维修时,必须在闸刀处挂上什么警示牌? 答:“正在检修,不得合闸”。

5

9、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哪种保护系统?

答:TN-S接零保护系统。

10、我国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规定安全电压有哪几个等级? 答:

6、

12、

24、

36、42为安全电压额定值等级。

1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应如何设备?

答:应按两级设置,并应具备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功能。一级漏电保护设在开关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客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另一级漏电保护应设在总配电箱。

12、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采用什么材料制作?

答:施工现场接地装置接地体应采用圆钢、钢管、角钢、扁钢等材料制作,螺纹钢不能作接地体。

13、配电屏(盘)上的配电线路应有什么标志? 答:配电屏(盘)上的配电线路应编号,并标明用途。

14、什么叫触电,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15、常见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答:(1)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3)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4)跨步电压触电。

16、什么叫短路?

6 答:电源两端直接短接,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剧增,这种现象叫短路。

17、什么叫断路?

答:断路是在闭合回路中发生断线,使电流不能导通的现象。

18、对短路保护有何要求?

答:短路保护应能保证当发生短路时,或接近于短路电流数值的电流出现时,可靠地切断电源。

19、过载保护有何要求?

答:过载保护庆能保证当线路或设备的负荷超过允许范围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

20、接地和接零按其作用分为四种方式,请说出哪四种? 答:(1)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3)保护接零;(4)重复接地。

21、什么叫中性线和零线?

答:(1)低压侧星形接法的配电变压器,其三相线圈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即中性线。(2)如果发电机和变压器和中性点是接地的,则这时的中性点称为零点,中性线则称为零线。

22、从安全角度来理解电气设备为什么要接地?

答:从安全角度考虑:(1)消除漏电。电气设备如果通电部分的绝缘性能欠佳,就会轻则感到“麻手”,重则伤人。倘若接地,漏电电流就从地线漏到大地,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2)避

7 免雷击。电气设备上的避雷器是一种防止雷击的器件,必须埋好地线,以便引雷入地;(3)消除感应。电气设备会受到静电感应,如果机壳接地,就可将感应电荷安全地导入地中。

23、在同一配电线路中不允许一部分接地,另一部分设备接零,这句话对吗?

答:对。

24、由同一个变压器供电的采用保护接零的配电系统中,能否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为什么?

答:(1)不能混用。(2)如果个别设备采取了保护接地措施,而离开零线网,则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这里该设备和其他所有接零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也都升到110伏,以至所有接触该设备和接零设备的人都有触电危险。

25、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防爆场所对电气设备安全要求基本原则是整体防爆。整体防爆是指在爆炸危险区内,安装使用的电气动力、通讯、照明、控制设备、仪器仪表、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动工具)及其输配电线路等,应全部按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要求。如果其中之一不符合爆炸危险场所的要求,也就不能说达到了电气整体防爆,就存在着爆炸危险。

26、具备哪两个条件会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

答:(1)场所空气中存在各种可燃易爆物质;(2)电气装置

8 中产生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源。

27、电气设备着火灭火的安全要求?

答: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采用适当灭火机,如二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干粉等灭火机。

28、防止电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1)根据周围环境和生产性质,选用合适的电气装置;(2)电气装置不得超负荷运行;(3)要保证电气装置的安装与检修质量,使之处于良好状态;(4)电气装置附近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5)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29、避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当遭到直接雷击时,能迅速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保证在放电时,雷电流能安全地分散。

30、为什么电线接头不好会引起火灾?

答:电流流过导线接头,设备都会发热,电流发势量与电阻大小成正比,当接头不好,接触电阻应大为增加。因此发热量大大增加,使绝缘层烧坏而引起火灾。

31、在建工程与临近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多少?

答:1KV以下距离为4米;1-10KV距离为6米;35-110KV距离为8米;154-220KV距离为10米;350-500KV距离为15米。

32、施工现场的架空线路的档距、线间距离如何规定?

9 答:档距应不得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得小于0.3m。

33、施工现场架空截面有什么规定?

答: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0平方毫米,铅导线水小于16平方毫米。

34、为什么保险丝不能用铜、铁丝代替?

答:因为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当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

35、安全电压的电源使用范围有哪些?

答:(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屋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就采用36V。(2)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于36V。(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5)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6、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哪些?

答: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37、旋转臂加械起重机的任何部件或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应为多少? 答:不得小于2m。

38、在架设外电防护设施时应有什么人员负责监护? 答: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39、什么是TN-S接零保护系统?

10 答: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40、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是什么? 答:绿/黄双色线。

41、禁止使用什么导线作电气设备的负荷线? 答:绿/黄双色线。

42、配电箱、开头箱的安装高度有何规定?

答:固定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m。移动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1.6m。

43、配电箱、开头箱中导线的进、出线口有何规定? 答: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外。

44、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有何要求? 答: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室外灯具不得低于3m。

45、照明系统中的第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多少个? 答:25个。

46、配电室的门应向内开还是外开? 答:应向外开。

47、手持电动工具所采用的漏电保护器,其动作参数有何规定?

答:应选用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毫安,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11

48、对保护零线的线路有何规定? 答: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头或熔断器。

49、保护接地电阻、重复接地电阻、工作接地电阻、防雷接地电阻值有何规定?

答:工作接地电阻值和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防雷接地电脑阻值不大于30欧姆。

50、什么叫工作接地?

答: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

51、什么是保护接地?

答: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而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和接地装置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52、什么是保护接零?

答:保护接零是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件等用导线与系统零线进行直接连接。

53、什么是重复接地?

答: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线路中除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以外,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54、白炽灯、高压汞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多少?

答:0.5米。

12

55、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使用有缺陷的电气设备,触及带电的破旧电线,触及未接地的电气设备及裸露线,开头,保险等;(2)无保护性的地线或地线质量不良;(3)非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电器维修;(4)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便携式灯具;(5)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

56、施工现场电气发生火情,可否用水及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答:不可。

57、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如何急救?

答:首先迅速接电闸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部分分离开;然后抬到平整的场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负责人报

三、 起重吊装

1、什么是“十不用”原则﹖

答:1)被吊物重员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2)信号不清不准吊,3)吊物下方有人站立不准吊;4)吊物上站人不准吊;5)埋在地下的物品不准吊;6)斜拉斜牵物不准吊;7)散物捆绑不牢不准吊;8)零散物不装容器不准吊;9)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准吊;10)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天影响视力和大雨雪时不准吊。

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有哪几类 答:手势信号,旗语信号和音响信号。

3、吊钩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多少时应报废﹖

答:超过原高度的10%应报废。

4、塔吊作业前重点检查内容有哪些﹖

答:1)机械结构外观情况,各传动机构应正常;2)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应符合标准;3)主要部位连接螺栓应无松动,4)钢丝绳磨损情况及穿绕滑轮应符合规定,5)供电电缆应无破损。

5、起重机吊运物体时是否可以从入的头顶越过﹖ 答:不可以,起重吊运物体禁止从人的头顶超过。

6、起重机械的信号员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答:吊运过程中,给操作人员适当的指示信号,令吊运工作顺利进行。

7、什么是塔吊安全装置的“四限位两保险”﹖

答:四限位:力矩、超高、变幅、行走限位装置。两保险:吊钩保险和卷筒保险装置,

8、发生塔机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答:1)无证操作;2)超负荷运行;3)指挥信号错误,

14 造成误操作;4)歪拉斜吊;5)安全装置失灵;6)轨道与附着装置安装不合要求:7)不履行保养检修制度,故障未及时排除; 8)对气候变化估计不足,特别是夜间无人工作时遇有大风,夹轨钳夹持不住。

9、当塔吊扶梯设在结构内部时,什么情况下可不设护圈﹖ 答:扶梯与结构间的自由通道间距小于l.2m时,可不设护圈。

10、塔式起重机的轨道的纵横向不平度如何规定﹖ 答:均不得大于1%。

11、钢丝绳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更换﹖

答:钢丝绳断丝数在捻节距内超过总丝数的10%,绳径磨损40%,应更换新绳。

12、《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规定,遇有多少级风力的时候,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和高空作业﹖ 答:六级以上的强风。

第5篇: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一、安全管理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的处罚施工单位200元/人次。

2、外来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合格不得上岗,出入公司必须佩带入厂证。

3、非电气焊专业操作人员违章使用电气焊,违者一项处罚施工单位500元

4、酒后上岗或施工现场喝酒的处罚施工单位1000元/人次。

5、吊装作业无专人指挥、未划分警戒区域,处罚施工单位200元/人次 。

6、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动火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相应的消防设施,且要有监护人。

8、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9、使用中的气瓶应垂直存放,与明火源不少于10米,氧气瓶和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小于5米,气瓶压力表要保证有效。

10、进入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者,处罚施工单位200元/人次;不按要求系带的,处罚施工单位100元/人次。

11、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才能开动使用。

12、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13、“三不动火”的原则是没有没有合格的火票不动火 、没有 监护人不动火 、没有落实防火措施不动火

14、安全标志的作用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伤害。

15、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

16、不走大门进入公司的(如:翻墙、爬墙),罚款200元。

17、施工现场随地大小便的处罚200元/人次。

18、安装单位未经金泰方同意,不能私自带领外单位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参观,违者一经查出,一次罚款1000元。

19、施工单位必须与施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并交纳员工的工伤保险或意外伤害险的费用。 20、进厂车辆应停放在指定位置,进厂物资要在门卫登记,出厂物资必须凭 物资外出批准条。

二、判断

1、工作中,穿凉鞋、拖鞋属于违章行为。 对

2、电缆接头拆除与装配必须切断电源方可进行作业。对

3、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错

4、高处作业允许从上往下抛掷任何物料、工具和施工垃圾。 错

5、未经允许,私自动用车间管道、阀门。 错

6、在搬用照明灯风扇,和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对

7、有人有生产中违障操作,和自己没有关系。 错

8、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是必须持合格有效证件上岗,如:电工、电气焊、信号工。对

9、在受限空间作业,进入人员最好佩戴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一般口罩无效。 对

10、漏电保护装置是用于防止用电中断和用电损耗。错

11、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应把生产放在首位。错

12、在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施工。对

13、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必须办动火证。对

14、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必须有人监护,严禁酒后操作。对

15、未经清洗干净的废油桶,可以用电气焊进行焊接。错

16、禁止氧气瓶及乙炔瓶放在一起运送,使用过程中氧气、乙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对

三、安全规定问答

1、进入金泰项目首先需要办理的手续:

答:1.提交施工方资质证书2.提交施工人员明细表及近期1寸彩色照片2张3.提交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表及资格证复印件4.提交特种设备清单及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明5.签订安全管理协议6.办理入厂证。

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

3、进入施工现场个人着装及个人防护:

答:作业人员进入现场除了穿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外,还要穿着保护身体和四肢的工作服或防护服。

4、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答:选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高挂低用,禁止打结或接长使用,系挂牢固,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5、登高作业的主要事项:

答:1)登高作业前,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监护。2)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禁止登高作业。3)登高前,施工负责人应对全体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4)检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须安全可靠。5)登高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6)登高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位置,系好安全带。7)脚手架必须达到负重量。 8)铺板应进行固定,防止脱落或由于受力不均侧翻。9)进行高空焊接、氧割作业时,必须事先清除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物。10)使用梯子时,必须先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60°为宜。梯底宽度不低于50公分,并应有防滑装置。梯顶无搭勾,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6、作业人员作业前应检查内容:

答:应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7、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作业人员应采取的措施:

答:立即停止作业、从安全通道撤离至安全区域,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6篇:教师安全教育培训材料

学校安全教育从你我做起

------教师安全培训材料

教师工作是一个特殊的事业。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肩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并且,教师自身的言行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并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基础。

教师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要努力增强安全责任感:首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施教的意识,自觉杜绝体罚学生、辱骂学生等侵权行为。其次,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制度的学习,认知学校事故出现的类型,结合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掌握意外事故的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保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且全方位地实施安全保护。第三,要明确教师的安全职责,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安全事故,要及时处理或及时上报。

一、当前教师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教师安全意识淡漠

应该说,我们广大教师基本上都能注意到学生安全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在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个别教师安全意识淡漠的现象,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种:

1.严师型

如,有些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自制力差,因此易调皮捣蛋。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有些教师就采用“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施行体罚,如用教鞭打手掌、打屁股等。细一分析,这些教师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因为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体罚学生的危害,自然更谈不上对学生安全的重视。

案例 1-

1我学区前几年因学生体罚而造成学生家长集体上访的事件就发生了好几起,对我学区的教师形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2.粗心型

一些教师由于过于粗心,没有发现学生身体的异常现象,因而使危及学生安全的事件发生。

案例 1-

2今年2月21日,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铁索关镇初级中学发生一起学生坠楼事件。起因是在打扫完教室卫生后,初一学生小亮(化名)与同学小宁、小成共同负责倾倒教

室垃圾。当三人倒完垃圾回到教室时,上课铃已经响过5分钟。数学老师郑翠英询问三人为何迟到,他们回答:“我们倒垃圾去了。”郑翠英说,当时自己就让3名学生回到各自的座位上,然后说了一句“你们爱倒垃圾,那下周你们就倒一周”后继续上课。

小亮回到座位后就趴在座位上低声哭泣,由于哭泣声小,座位又在教室最后一排,郑翠英并未发现。约15分钟后,小亮突然离开座位从教室前门跑出。郑老师立即让同学去追,但此时小亮已从三楼坠下。

之后,小亮被迅速送往汉中市医院。经检查,双脚根骨骨折,胸骨骨折,目前正在治疗。分析此案例,如果我们的教师平时对学生细心一些,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3.南郭先生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南郭先生”。他们专业知识不过硬,因而不能及时发现或避免教学中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

案例 1-

3老师错误指导,少年腰部受伤

2001 年 3 月,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某小学学生张某上体育课时,在老师吴某的指导下做弯腰动作,吴老师认为张某的动作不规范,在纠正动作时用力压张某颈部,造成张某腰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形。

上述案例发生后,学校和当时的体育老师虽然都比较重视,多次到医院看望,但细细分析案例背后存的问题,该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过硬,安全意识不强应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尤其是体育、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二)个别教师缺乏爱心与耐心

1.急躁型

当前在我国,与学校发生的纠纷案件中, 30 %左右的是由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引发的。同时,相当一些的中小学校里存在着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由此给学生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也屡见不鲜。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问题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与耐心。

案例 1-

42002 年 9 月的一天,河南西峡县某学校范玲玲同学上数学课时,数学教师赵某在课堂上向范玲玲要数学作业,因范站在座位上未动,赵老师便又重复喊了一声,让范玲玲把作业交上来。但赵老师看到范玲玲还没有做完作业时,一气之下就把作业摔到地上,并对其来回推搡,接着又照范玲玲同学的脸上打了几耳光。当时,范感到头晕眼黑,第二天开始出现高

烧症状,接着出现恶心、头疼、头晕、呕吐、不能走路、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等症状,后经司法技术鉴定为阻塞性脑积水。

试想,如果上述案例中的 赵老师能耐下性子,对孩子多一些爱心,耐心地询问范玲玲,而不是盛怒之下对其进行体罚,其后也就不会有赵玲玲的肉体上的痛苦,也不会有赵老师心灵上的折磨了。因此,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也是造成未成年人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2.粗暴型

案例 1-

52004 年 10 月 22 日 清晨,万年县青云镇某中学 16 岁的花季少年姜祖斌,在外婆家的床上自杀。姜祖斌的母亲饶雪枝认为,导致儿子自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曾多次被该校初三( 6 ) 班化学老师当众辱骂殴打、物理老师的多次变相体罚,儿子自尊心极大地受到伤害,导致他害怕上学,不愿上学,挨打后回家不敢告诉家长,最后对生活感到绝望而服毒自杀。饶雪枝坚定地认为,某中学教育管理的松懈、老师的素质差、教育方法欠妥是导致姜祖斌自杀的导火索之一,学校和化学老师对本次事故应负一定的责任。

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姜祖斌自杀的原因与遭受教师的体罚与变相体罚有一定关系,并且多个同学证明该学校确实存在教师素质低下,经常体罚学生的事实。姜祖斌在人格尊严受到严重践踏之后,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不知道怎样面对的情况下选择了死亡,导致了一个悲剧的发生。案例中该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也很有道理,“老师的心是善意的”,但就是因为方法不恰当,这种好意间接地造成了姜祖斌的自杀。

世界上有很多对老师的赞美之词,也正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体罚学生现象的不良认识,导致处理教师体罚学生案例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修养,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文件,早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教育学生。此外,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尊敬师长,文明待人,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会坚强和为他人着想,切莫过于悲观。

二、教师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除于睡眠时间,我们会发现,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其实不是家长,而是学校的老师。那么,对于学生的安全,教师的责任之重大就毋庸置疑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近年来,媒体相继报道了许多在校学生的伤害赔偿案件,引起教育领域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给广大中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面对着学生的安全,教师们常常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为此,班主任不敢组织学生活动,

科任教师不敢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体育老师甚至申请取消体育课的某些项目。这种状况,不仅使得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当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难于落实,甚至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个全面成长的空间。具体说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中小学班主任

1.班主任的安全职责

( 1 )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和决定,具体负责本班的日常安全工作;

( 2 )经常宣传安全知识;

( 3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或向学校领导报告;

( 4 )经常巡查班里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 5 )积极向学校领导提出安全建议;

( 6 )其他本班日常安全工作。

2.班主任如何履行安全职责

保护学生在校园的安全,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保护学生安全:

(1)常宣传。班主任要对学校制订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经常宣传,具体落实。如要与学生家长每学期签订《安全责任书》。班上要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不厌其烦地讲,要时时向学生敲警钟。利用班会、晨会、读报时间,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等方式,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学生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

(2)多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对班级安全、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管理均有一定的精神和要求,班主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安全工作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而应该脚踏实地、防患未然。教室内应张贴安全标语,危险处应设置警示牌,班级办《安全专栏》,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法制知识,演唱安全歌等。利用各种活动,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心,润人细无声”。

(3)细管理。安全工作必须从细处加强管理。安全工作的细致教育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泰山。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忘了那少部分时间(即课余时间)。事实证明,我们很多的纠纷、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空档时间的细致入微的管理。在工作中履行课间操到场、课余

时间到场(班)、升旗仪式等集会到场。否则,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

(4)巧沟通。班主任要善于沟通、巧妙沟通。注意观察自己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异常动向,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与学生有矛盾,班主任要沟通心灵,消除隔阂,特别是本班学生与其他班的学生存在分歧时,一定要沟通在先,消除隐患,化干戈为玉帛。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还要与其他教师以及学生沟通,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合力抓好安全工作。班主任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及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中小学任课教师

1.任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1)遵守法律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

(2)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侮辱学生;

(3)不得擅离职守,自习课时也应在课堂值班;

(4)及时正确处理课内发生的伤害事故;

(5)其他学校规定的安全职责。

2.任课教师如何履行安全职责

(1)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①体育组教师平时养成定期检查体育器械的习惯,并进行即时检查并维修,每堂课之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

②教师充分备好教案,场地安排合理,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教师要能很好地兼顾,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使学生学到系统的安全知识;课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服装,并禁止学生配带任何挂件上体育课。

③在组织教学时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性,教师对有的项目适当降低难度,或在条件允许下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单双杠降低高度,或在不影响基本动作要求前降低难度;上课时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法激励学生完成动作,以免由于心理紧张而使动作变形。

④体育教师在课中动作示范要正确、合理、到位,让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动作概念,禁止犯技术性的错误;另外在体操课的练习中教师注意对学生的保护,当然教师对保护的位置也要合理到位。

⑤体育教师在上完每堂课后都要即时地进行总结,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得心应手,使学生安全意识更强。

(2)实验教师。学校的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教师,由于其进行实验时,

会涉及一些安全程序,故实验教师要有安全意识。具体来说可注意以下几点:

①实验员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②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课前认真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步骤熟记于心,并教会学生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及处理安全事故的知识;上课时先讲实验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上课过程中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③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课前预习,课间认真实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不懂就问,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④实验室要加强有毒、有害、有腐蚀性药品的管理,储存、放置要规范,使用、操作要规范,给学生指导、讲解要详细规范。实验员负责向学生讲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员和任课教师要讲清楚药品(特别是危险药品)的正确使用和操作的注意事项,预防学生因操作使用不当而酿成危险和出现中毒受腐蚀等伤害事故。

(3)值班教师。值班教师要在学生课间休息和放学时保证楼道畅通,寄宿制学校教师要告诫学生按时作息,禁止提前起床,严禁在宿舍内挑灯夜战。

总之,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做到课前点名、课后清人、课间有序,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做好记载和处理工作。在课间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教育和管理,看到学生追逐、打闹、爬窗、爬栏杆等有较大安全隐患的事件有责任及时制止,并适当地批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准学生随意私自离开教学场所,对学生生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并妥善处理。

2014.3.13

第7篇:厂级安全培训材料

员工厂级安全教育

培 训 教 材

姓名:

入厂时间: 年 月 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三月

1 员工厂级安全培训教材

1、新入职员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新入职员工必须注意并遵守如下事项: (1)进入车间内应走安全通道,车间外行走应靠右侧通行,经过丁字路口及十字路口时应注意瞭望,及时避让车辆。 (2)进入实习岗位,要严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并听从师傅安排;不得随意离岗、串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3)进入厂区严禁带烟带火,更不允许在厂内吸烟。 (4)在需要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劳保鞋等)的场所,要正确佩戴使用。 (5)在工作场所内应规范穿戴工作服,工作服做到“三紧”:领口、袖口、下摆。严禁赤膊、穿拖鞋进入生产车间。 (6)正确使用各类办公器材和设备设施,避免公司财产受损以及人身伤害。 (7)人员下班或离开工作场所,必须及时关闭或切断各类用电设备电源,如电脑、电风扇、照明灯等。 (8)时刻注意自身工作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如发现应及时报单位安全负责人,以便迅速排查险情。 (9)妥善处理以及保管各类纸质文件、单据、电子文档,确保不外泄、不丢失。 (10)严格按照工艺、设备安全要求的规程规范操作。 (11)严禁在安全措施不到位及违章违规情况下从事各类作业活动,严禁违反劳动纪律。 (12)工作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13)正确使用和保养好本岗位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包括运输车辆),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应立即报部门相关负责人,委派专业人员维修排除故障。 (14)不允许私自接触所有参与生产的各类原材料,特别是各类危险化学品,严禁私自取用。有较多危险化学品物理性状与水类似,在不清楚之前严禁接触,预防腐蚀事故发生。 (15)严禁随意乱动工作场所内电气设备;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必须注意自身及周围人员安全,不能带故障情况下使用电气设备。 (16)懂得正确使用消防栓、灭火器; 正确识别各类安全及消防警示标志。

2、安全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作业风险的辨识、控制、应急处置和避险自救能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3、 三级安全教育指什么? 三级安全教育是厂、矿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基本制度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入厂教育(厂级)、车间级教育、岗位(班组级)教育。

4、学习安全知识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提高预防及处理灾害和事故的能力。

5、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6、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7、新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新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8、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9、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持续、稳定、

2 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安全工作的目的。

10、我国目前的安全工作体制是什么?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11、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什么? 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是生产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安全工作搞不好,就谈不到企业的效益,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人身和企业造成灾难。那种认为安全是软指标,或只抓生产,忽视安全甚至拼设备,不顾职工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做法和观念,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

13、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1)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 坚持“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3) 坚持“三同时”原则; (4)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14、“四不放过”原则指什么?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该受到教育者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惩罚不放过。

15、什么是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16、“三违”是指什么? 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17、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指建立和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即要明确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场所、各个环节、各有关人员。

18、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主要负责人、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二是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自主管理,落实责任;三是责任追究的依据。

19、 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生产而制订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也是追究违章事故的依据。 20,、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就是依据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1、什么是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就是从设计、工艺、生产组织、操作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发生。

22、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主要手段。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和整改隐患。

23、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个方面: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安全设施。

24、什么叫安全整改? 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凡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交上级主管部门。

25、安全整改的“三定”是什么? 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

26、 什么是“四不伤害”? 指在安全生产中要求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27、 夏季“四防”和冬季“五防”分别指什么? 夏季四防:防洪汛、防雷电、防暴风雨、防倒塌和霉变。冬季五防:防火、防爆、防冻、防滑、防一氧化碳中毒。

28、 什么是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五到位”?

3 整改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时限到位、预案到位。

29、什么叫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是用来隔离工人与危险部分而避免发生事故的装置。常见的有防护罩、防护挡板、防护栅栏等。 30、 什么是“车间安全通道”? 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

31、 车间安全通道宽度有哪些要求? (1)、宽度:通行汽车的宽度要大于3米;通行电瓶车的宽度要大于1.8米;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要大于1.5米;一般人行通道宽度大于1米。(2)、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路面应平整无台阶、坑、沟和突出路面的管线。道路土建施工要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应有红灯警示。

32、什么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3、 事故隐患是如何分类及定义的?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险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4、 什么是“危险”?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5、 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6、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7、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的化学品。

3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是如何要求的?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上粘贴或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39、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的不良。 (4)管理的缺陷。 40、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 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41、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 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42、 什么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是保证安全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

43、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有哪些?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44、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45、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等

46、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的“三证”、“一标志”是指? 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一标志:安全标志。

4

47、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什么?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48、 依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依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49、 安全色:红、蓝、黄、绿各代表什么意思? (1)红色用于禁止标志,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2)黄色用于警告标志,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3)蓝色用于指令标志,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4)绿色用于提示标志,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50、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以《安全生产法》为龙头,以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51、《安全生产法》什么时间开始施行的? 自2002年11月1日其开始施行。

52、《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性是如何描述的? 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的。《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

53、《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除了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原有特殊规定以外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都要 适 用《安全生产法》。

54、《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预防为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六先”:安全意识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责任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

55、《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是什么?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依法应当负有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6项基本职责。

56、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

1、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2、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3、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5、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3、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57、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形式有哪些? 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通常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来实施。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主要是行政制裁,共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建设、停止使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证照、行政拘留、关闭等11种。

58、《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除上述规定以外,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3)、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59、《刑法》对犯罪人员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界定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0、根据《劳动法》未成年工是如何定义的?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5 6

1、国家对哪些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多久? 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这五类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必须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向有关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不设年检。 6

2、 突发事件预警是如何分级的? 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6

3、 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哪些步骤? 一是成立工作组;二是资料收集;三是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四是应急能力评估;五是应急预案编制;六是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6

4、什么是特种作业?特种作业的分类有哪些?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分为以下十大类: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烟火爆竹安全作业。 6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 经社区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具备必要的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6

6、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从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如何进行?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从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6

7、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是多少?审证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一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6年一次。 6

8、 根据《职业病目录》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哪10大类(115种)? 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知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知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6

9、什么是职业性病损? 劳动者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到职业危害因素而造成的健康损害统称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的疾病。 70、 什么是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7

1、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一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二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三是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四是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7

2、 职业卫生工作方针是什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7

3、 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吸入、经皮吸收、食入。 7

4、 职业病诊断是如何规定的?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预评价、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因素。 7

5、 非机动车道道路交通是如何规定的?限速是多少? 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千米。 7

6、高速公路道路交通规则是如何规定的?限速是多少?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链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形式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 7

7、企业工伤事故分为哪20类?

6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7

8、工伤认定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7

9、工伤认定应提交哪些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8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生产安全事故是如何分级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依据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三个要素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作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等级标准中所称的“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

1、生产安全事故的上报时限及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8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 8

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组织分级: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8

4、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根据事故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8

5、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期限: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7 8

6、什么是“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的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8

7、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 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8

8、 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方式是什么?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的方式。 8

9、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1)、确定目标。(2)、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保证。(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90、 安全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安全文化主要包括:一是处于深层的安全观念文化;二是处于中间层的安全制度文化;三是处于表层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 9

1、 什么是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指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 能性极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9

2、安全评价的分类有哪些?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9

3、 什么是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9

4、 机械伤害的特点: 形式惨重: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将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乃至身亡。 9

5、公司内常见可能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 : 有切草机、双锥除尘器、大小刮板机、绞笼、齿轮传动机、皮带运输机、行车、车床、纸机回头辊、水力碎浆机、离心机、搅拌器、轮碾机、滚筒筛、连轴器等。 9

6、 常见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 (1)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 如:干毯、毛布与回头辊入口区、运转中辊轴及网部入口、压榨辊进口处 、压光机、卷取轴入口等。 (2)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对向齿轮、卷纸轴与卷纸缸 、施胶机、涂布机等。 (3)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 (4)无防护的旋转设备。 9

7、 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 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全。如人进入设备内检修、检查、清扫作业,不断电彻底,未挂安全警示牌,未设监护人、未拉大闸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检维等作业。 (4)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或在机械空隙中穿行。 (5) 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设备电源或开关。 9

8、 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有哪些? (1)、砂轮机安装正面装设不低于1.8米高度的防护挡板且要固定牢固。(2)、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且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达1厘米时要更换新砂轮片。(3)、砂轮要有防护罩且安装牢固。(4)、砂轮直径在150毫米以上的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距离最大不超过3毫米。(5)、禁止侧面磨削。(6)、不准正面操作。(7)、只准1人操作。

8 9

9、 用电安全的基本要求: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发生故障不能带病运转,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经常接触使用的配电箱、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 需要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导线被压时不要硬拉,防止拉断。 打扫卫生、擦拭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抹布擦拭,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停电检修时,应将带电部分遮拦起来,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 100、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有哪些?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10

1、防止直接电击的技术措施: (1)绝缘(2)屏护和间距。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盖箱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间距: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0

2、防止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 (1)保护接地(2)工作接零、接地(3)保护接零 10

3、防止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的技术措施: (1) 双重绝缘。 (2)使用安全电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电压等级。例如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照明灯具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3)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0

4、什么是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电气设备在故障的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经保护接地线、接地体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这种做法叫保护接地。但是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 保护接零:在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中,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联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队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 10

5、触电事故的急救: (1)先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断开近处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如断电有困难,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等绝缘物体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源,使之脱离电源。 触电者紧握电线时,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板等绝缘物插入触触电者身下借以隔断电源。事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就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戴上相应绝缘等级的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等级的绝缘工具切断电源。 (2)对症救护处理: 1)如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些内心惊慌,或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则应保持空气流通,使触电者安静休息,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者送往医院。 2) 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平卧;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3) 如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仍不可以认为已经死亡,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使胸部能自由扩张,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黏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鼻孔朝上,以便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以每分钟12次为宜。 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的急救方法。做胸外心脏挤压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其腰间两侧,两手交叉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对成人压陷3—4厘米,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对儿童用力要轻些。

9 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压,两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10

6、触电外伤的处理方法: 如果触电人受外伤,可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和温开水洗伤,再用干净绷带或布类包扎,然后送医院处理。如伤口出血,则应设法止血。通常方法是:将出血肢体高高举起,或用干净纱布扎紧止血等,同时急请医生处理。 10

7、登高作业安全常识: (1)高处作业的含义: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级别: 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m—5m; 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m—15m; 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m—30m; 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m以上。 (3)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 要清楚认识到高处坠落事故危害性和严重性,高处坠落事故有近70%的人员是重伤。 2)作业人员的身体要符合安全要求。不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人从事高处作业;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也不要进行高处作业。 3)作业人员的着装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 4) 高处作业时要对所使用的防护用品和相关用具进行安全可靠性和牢固性检查。 5)使用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同时两梯之间要用牢固的绳索系牢,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 6) 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上边沿处、在支撑面外或坡度大于45度的斜支撑面上工作也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质量要达到使用要求,做到高挂低用。 7)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的安全可靠性,如脚踏物的承重能力;禁止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8)禁止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9)要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10) 登高作业时要严防物体坠落,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器材。 10

8、什么是特种设备?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0

9、特种设备的分类有哪些? 分为承压类和机电类特种设备。承压类: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机电类: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10、什么是锅炉?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1

11、锅炉有哪些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计、保护装置、排污阀或放水装置、防爆门、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等。 1

12、压力容器是如何定义的?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1

13、压力容器的分类: 按压力等级分:低压容器:0.1Mpa≤P<1.6 Mpa 中压容器:1.6Mpa≤P<10.0 Mpa 高亚容器:10.0Mpa≤P<100.0 Mpa 超高压容器: P≥100.0 Mpa 按生产中的作用分: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储存容器 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

10 1

14、压力容器原始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质量证明书 (2)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3)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合格证、几何尺寸汇总表、用材一览表、材质证明书、强度计算书、无损探伤检验报告、水压试验报告、铭牌拓印件等) (4)竣工蓝图(该有设计单位章及竣工图章) 1

15、压力容器有哪些安全附件? 安全阀、爆破片、安全阀与爆破片组合装置、爆破帽、易熔塞、紧急切断阀、减压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 1

16、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应于投用满3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下次全面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本次全面检验结果确定。 1

17、安全阀的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1

18、压力管道是如何定义的?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1

19、压力管道原始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管道材质证明书 (2)管件质量证明书 (3)竣工蓝图:加盖设计图章及竣工图章,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书、管道平立图、管道轴测图、管道剖面图等。 120、压力管道管道元器件有哪些? 有管道、阀门(截止阀、球阀、闸阀、减压阀、疏水阀、仪表阀等)、法兰、垫片、补偿器、变径、弯头、支吊架(固定式、滑动式)等。 1

21、起重机械是如何定义的? 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1

22、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1次;桥式起重机、旋臂起重机等其他在用起重机械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1次。 1

23、起重机械安全附件有哪些? 限位器、限重器、缓冲器、安全钩、防坠器、力矩限制器等。 1

24、起重吊装作业“十不吊”有哪些? (1)指挥信号不明确、信号听不清或违章指挥不吊。 (2)起重设备超载、被吊物重量不明、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3)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不平衡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或有浮放物件的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的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牵挂的不吊。 (7)作业地点光线阴暗,无法看清场地和被吊物的不吊。 (8)对于棱角物件,边缘锋利处无防切割措施的不吊。 (9)吊运物件时吊钩应保持垂直状态,歪拉斜拽工件不吊。 (10)氧气瓶、乙炔瓶等爆炸物、危险品不吊。 1

25、场(厂)内机动车辆有哪些? 单斗挖掘机、叉车、平板拖车、自卸汽车、静作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式装载机、推土机、蓄电池车辆等。 1

26、场(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1

27、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哪些?

11 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方是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1

28、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做到哪“三会”? (1)会检查防护品的可靠性。(2)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会正确维护保养防护用具。 1

29、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经验观察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30、火灾三要素有哪些? 氧气、可燃物、点火源。 1

31、电缆火灾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电缆绝缘损坏。(2)、电缆头故障使绝缘自燃。(3)、电缆接头存在隐患。(4)、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5)、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6)、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1

32、电气火灾的灭火措施: (1)电气火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着火的电气设备可能带电,扑灭火灾时,若不注意,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二是有些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如电力变压器、油断路器等,发生火灾时,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 (2)灭火时首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有时来不及断电,需要带电灭火,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电气火灾)。二是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1

33、手提贮气瓶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 手提贮气瓶式:一手拿着喷嘴胶管,对准燃烧物体火焰根部,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拉环,粉雾即喷出。 (2)手提贮压式:一手拿着喷嘴胶管,对准燃烧物体火焰根部,另一只手拔出拉环,用手紧握提把,粉雾即喷出。 1

34、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1) 应放置通风干燥处,在40摄氏度以下环境中储放,超过有效期要检验确定是否可用。(2)检查压力指针,黄区标示压力偏高,绿区标示压力适当,红区标示压力偏低失效。(3)使用时人要站在上风口。(4) 桶底不能对人,以防炸伤。 1

35、动火作业六大禁令指什么? (1) 动火证未经批准,不准动火。(2)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 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

36、烫伤后的急救: 离。迅速的离开热源,避免伤害的持续造成,然后用干的纸或者布将烫伤面的水吸干。 冷。伤口冷处理,如果有猪油可以用猪油涂抹整个烫伤面,这样可以防止“热”往里走,恢复会很快,不留伤痕。 送。简单的处理一下后,如果不放心还是应该及时的送往医院治疗。 1

37、烫伤的处理: (1)一度: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 泡出现。 应急:马上用冷水对伤处进行降温20分钟以上,对水龙头冲就可以,但水不要开太大,冲洗完后可涂抹一些药膏。 (2) 二度: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应急:马上用冷水对伤处进行降温20分钟以上,对水龙头冲就可以,但水不要开太大,然后用一块干净、潮湿的纱布覆盖伤处,然后送医院处理。 (3)三度: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伤害,创面苍白或焦黄呈炭化,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应急:严重烫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烫伤面,并立刻送医院治疗。大面积烫伤时,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和用冷水对伤处进行降温,以免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严重烫伤病人,在转送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伤员烦渴时,可给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开水,而导致伤员出现脑水肿。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部 2017年3月

第8篇: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第一章 物业安全知识

1、安全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狭义上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生产;广义上是指除了生产安全外,还包括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领域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如生活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和生存安全(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等等。

2、物业安全

指所管物业区域内的人身和财产在物业所控制的范围内没有危险,也没有其它因素导致危险发生。

3、治安安全的要素 1)树立安全意识; 2)懂得安全知识;

3)遵守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掌握安全技能;

5)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6)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

4、治安安全的基本原则

1)业户至上,安全第一; 2)预防为主; 3)群防群治;

4)谁主管,谁负责; 5)外松内紧。

5、物业安全管理

是指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及物业的财产安全而对物业范围内治安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 1)向来访客人索取有效身份证件,根据公安机关的指示,及时把客人的有效证件进行扫描、登记,核实资料是否正确;

2)防止自然灾害、中毒、治安、刑事案件、用电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3)防止暴力犯罪和盗窃案件及其他犯罪活动的发生;

4)保护业户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物业、设施的安全;

5)巡逻中时刻注意楼层走道及消防楼梯内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情况立即询问及报告; 6)设施设备、配电箱等要定期检查;

7)配合公安机关查控被通缉的犯罪分子。

6、从业人员安全的职责和义务

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

2)应当接受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3)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遵守劳动纪律和行业道德。

第二章 物业各类安全守则

1、安全门卫守则

1)要确保大门及周边的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保持通道的畅通; 2)除了对客人的询问指引外,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3)出租车、特约司机要遵守安全原则和停车秩序,对不遵守的应及时处理; 4)了解发生火灾或当救护车抵达时的应变程序;

5)对一些形迹可疑或公安机关通报的人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协查;

6)对一些喝酒过多、发生争吵过急的人员应时刻多加注意,以防发生突发性事情,必要时给予帮助。

2、环境管理守则

1)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工具、材料应放于仓库,安放整齐,保持工作场地整齐清洁; 2)工作场地、消防楼道、安全通道须保持畅通无阻。电线不得横跨走道,通道上下不得堆放物料,如必须暂时放臵,也要摆放整齐;

3)墙壁、桌椅有突出的铁钉、针头,必须立即拔除,以免造成刺伤、割伤; 4)工作完毕后,所有物品、工具等不得放在工作场所,应收藏到仓库里放好; 5)通道、台阶、地面须保持平坦、完整,如有破损,应随时上报有关部门;

6)消火栓前不准放臵杂物、防碍其使用,手提灭火器不得挂放衣物或堆臵物品; 7)除指定场所外,不得随意吸烟; 8)安全门须保持关闭状态;

9)特殊工作时应戴上手套,脚穿平底胶鞋,不得佩带松弛的饰物; 10)搬运过大的垃圾桶时,要找人帮忙,不要勉强用力。

3、上下班安全守则

1)提前出门,把赶到单位上班的时间多留出一些; 2)不得无证驾驶汽车、摩托车; 3)骑摩托车要戴安全头盔;

4)遵守交通规则、不开快车、不酒后开车; 5)绝对不超载。

4、液化气(管道煤气)使用安全守则

1)在室内使用液化气须注意通风,不得在密闭室内使用液化气燃具;

2)液化气灶具使用时应放在不燃性的台面上,其周围50厘米以内,上方150厘米以内必须留出空间,且无可燃性物质。

5、一般用电安全守则

1)电线、开关、插头等均有一定的安全容量,千万不可超负荷作用; 2)电线、电气开关及插座不准悬挂衣物或放臵易燃物品; 3)除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受指示后可安装电气设备或接通电源之外,任何人不准私自安装电气设备或随意搭接电源线;

4)公共区域或办公室不准使用电炉、电水壶和电热器等物品;

5)不可让易燃物靠近灯泡、日光灯管,用书籍、纸张或用衣帽遮蔽光线都是危险行为; 6)开关、插头如用手接触感觉有热度,显然有接触不良情形,应立即报修;

7)电气开关如使用时冒出火花、接触不良,须立即报修;

8)操作电器用具务必保持良好绝缘,如发现有漏电情况,应立即拔下插头,切断电源,立即停止使用或报修;

9)电线断落,千万不可碰触;

10)发现电气设备异常,首先切断电源,并立即通知设施部;

11)若电线外皮破损或导电体露出,则易发生危险,务必换新或报修,不能再使用。

6、办公室安全守则

1)用完抽屉应立即关好,尤其是暂时离开更要关好抽屉,防止物品丢失; 2)不要把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的物品带到办公室; 3)电话线不要太长,不可拖过走道;

4)不准使用电壶烧开水,也不要煮咖啡; 5)换修电器设备须先拔下电源;

6)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须关掉空调、电灯、电脑、饮水机等一切电气设备,并关好门窗; 7)在办公室内或附近发现可疑人员、事、物,须立即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如时间紧迫,可直接联络安全人员进行查询。

7、卫生清洁安全守则

1)清洁剂非酸即碱,对皮肤都有伤害,尤其是眼睛,须特别小心; 2)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强酸、强碱,要用中性的清洁液代替;

3)不得使用碱性或酸性的清洁液泼洒,以免溅到眼睛,万一被溅到眼睛,应用清水清洗后立即就医;

4)使用吸尘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破损的电源线千万不能再使用; 5)厕所内地面上的水渍须及时清除,保持干净,避免人员滑到。

8、工作梯使用安全守则

1)梯子不宜架设在易滑动的地砖上或不坚实的地面上,而应有平坦及稳固的立足点,有人帮忙扶梯;

2)架设梯子应使其稳固,上下4个支点着力,力求稳妥;

3)上下梯子时,两手两脚不能同时放在同一横档,身体重心应维持在中间; 4)切记在上下梯子时手中拿有任何物件;

5)不得使用横档有缺陷的梯子,有缺陷的梯子都不宜使用; 6)绝不允许两个人在同一个梯子上;

7)梯子绝对不允许架设在门口,以防门内(外)有人进出推翻梯子,除非将门锁上,或有人专门看守;

8)梯子不使用时要立即收妥,无人看管时不得竖立,因会倒下伤人,也会让人绊倒。

第三章 物业各类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1、发生煤气泄漏、人员中毒时的处理

1) 严禁在现场使用对讲机、手电等带电工具,严禁开启电灯等电器设备; 2) 应立即汇报部门主管,切断气源,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使室内煤气疏散; 3) 疏散周围的闲杂、围观人员;

4) 对中毒者,应尽快将其撤离现场,移到空气通畅处,松开衣扣和腰带; 5) 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将中毒人员的人数、地点、现场的具体位臵及已做的抢救措施报告给管理处。

2、发生停电事故的处理

1) 所有的员工平静的留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注意周围的情况; 2) 向员工说明情况,安保员应提供方便、引领和护送;

3) 帮助滞留在楼层上的人员带到安全地带,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解救被困在电梯内的人员;

4) 维修人员及时找出停电原因,如果是外部引起,立即与电力部门联系,弄清停电的原因、持续时间等。如果是内部引起,则应组织力量抢修,排除故障; 5) 在停电期间,安保员须加强巡逻,防止其他事故发生。

3、发生火灾时的事故处理

1) 一旦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要边扑救边呼叫,其他员工应迅速报警,切断着火部位的电源、风机、搬迁周围能移动的可燃物,就近提取灭火器材积极进行扑救;

2) 根据火势情况,马上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讲清着火的单位、地址、起火的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等消防车的到来; 3) 指派一名员工协同管理人员负责楼内员工的安全疏散工作,控制各出入口,对所有的人员只许出不许入。除工作救护人员和“120”、“119”、“110”等外;

4) 火灾事故发生后,维修人员应立即切断着火处电源,启动备用消防电源,关闭空调系统,开启排烟系统以及加压风机,随时准备启动水泵,喷淋系统;

5) 在扑救过程中,所有员工都必须服从现场最高负责人的指挥,积极沉着、冷静地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做到“先控制,后灭火”,“119”火警(消防队员)到达后配合其工作;

6) 在扑救过程中,应带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湿毛巾捂鼻,防止中毒,对一些难以搬运的物品、设备及易燃物品要用水冷却,防止受热爆炸;

7) 发生火灾时,应把孕妇老弱病残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直立行走有困难时,应弯腰前进或伏在地上爬行,因为底部会保留一部分新鲜空气;

8) 对受伤人员和被浓烟熏昏迷人员需及时进行紧急处理,迅速抢救到安全区域,人员疏散时不要使用电梯;

9) 物资疏散时要有组织,有领导时进行,以流水线作业的程序为妥,避免混乱现象,在搬运物资过程中,凡是有毒物品或遇碰撞、受热等易引起爆炸的物品,应谨慎处理,疏散时要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造成伤亡事故; 10) 事后保洁人员清扫现场。

4、发生触电事故的处理

1) 当发生人员触电时首先要将电源切断,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注意不要在未断电情况下触碰,同时,对触电者及时现场抢救,另一方面及时报“120”医疗救护,等候救护车到来; 2) 对触电者的现场救护方法如下;

A. 如触电者神智清楚,心慌、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等,只需将病人 扶至空气疏通清凉处休息,做些安慰病人的工作,但要随时观察情况,送医院作必要的检查和护理工作; B. 如触电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应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按摩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 C. 如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有跳动,应同时应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来恢复病人的呼吸; D. 如触电者心跳、呼吸全部停止,应同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按摩法来进行施救。

5、电气设备机房着火的处理

1)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并通知各用电部门;

2) 立即进行扑救和报警,对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严禁使用酸碱、泡沫灭火器或直接用水);

3) 参加扑救时,设施部人员必须到现场,服从最高负责人的指挥,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做到“先控制,后灭火”。

6、电梯困人事件处理

1) 安保人员应及时通过三方通话与轿箱内顾客取得联系。

2) 应及时问清电梯停靠的层数,并安慰顾客不要惊慌,救护人员立即赶到。 3) 监控室安保人员应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前往处理,并汇报部门

4) 在电梯维修人员赶到之前,安保人员应以正常语调与被困乘客对话,同时查明乘客身体健康状况、电梯状况、发生故障最后停留的层数、有多少人员被困、梯内照明是否依然亮着、机内空调系统或换气扇是否运行等情况,必要时安保人员应赶到电梯停靠层外,陪伴、安慰顾客。 5) 如电梯内困有顾客身体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拔打“120”。

6) 需要暂停通话时,要通知他们暂时不能与其通话,并劝告他们保持镇定。 7) 电梯维修人员将实施营救方案前,应及时告知电梯内顾客,并请顾客保持稳定,站离电梯门口。 8) 正确操作电梯, 不得慌乱,其他人员做好配合。

9) 被困顾客营救完毕后,应及时询问其身体状况,确定无碍后离开。

第9篇:医疗安全培训材料

第一季度医疗安全教育内容

医疗事故与一般医疗损害的法律依据

从我国目前的医疗纠纷程序来看,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医学会鉴定专家组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即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径;二是通过司法鉴定部门进行的因果关系鉴定,即司法鉴定诉讼途径,在医疗纠纷法律实践中,称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由于二者的启动程序、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方式、鉴定内容不尽相同,必然依据的法律、法规也是不尽相同的。

一、医疗事故纠纷诉讼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诉讼中,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做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程序,称之为“条例事故诉讼程序”。按照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在诉讼程序中,法官必然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判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是违反医疗规范的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等等。因此,在这个诉讼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事故鉴定是标准和依据、医疗诉讼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的要求都是不相同的。

按照我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就医疗过程中造成的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施行“ 举证责任倒置”,有医疗机构就医疗过 程中不存在医疗过错、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是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其判定标准仍然是在“医疗技术”的范围之内的。这是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的最大的特点。其“法律依据”不如更确切的说是“医疗技术依据和标准”,技术上的判断先于法律事实上的判定。法律责任的承担也是在技术行为的认定后,再次做出的法律上的区分和分配。因此,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程序是“技术先行原则”。

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

在我国对于医疗纠纷诉讼的处理中,还存在以人身伤害为诉讼理由。通过对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获得赔偿的诉讼程序。患者及其家属在听到这样的程序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比较“新鲜”,认为这是一个新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也一定是一些新鲜出台的法律法规。其实不然,以人身伤害诉讼医疗纠纷案件的,是用的“老法唱新曲”。该程序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恰恰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民法通则》及其解释(意见),《证据规则》、《司法鉴定规则》、《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解释》等等法律法规。

用最通俗的话讲,这样的纠纷案件更像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由于一方(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造成另一方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另一方(患者及其家属)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 责任的纠纷案件。换句话讲,就是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患者的身体的损害后果,并且该损害后果就是由于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的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赔偿责任。

在该诉讼程序中,患者及其家属也看到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诉讼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更不是法官进行判决的法律依据;不再是事实认定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相关事实的认定的标准上已经完全不同于“医疗事故”的判定标准,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诉讼程序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与该程序没有任何关系的。

在涉及民事赔偿的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强调违约问题(美容纠纷案件),目前一般是将医疗损害事件作为侵权纠纷来处理。

因此,法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损害事件是否符合侵权责任构成的四个要件:

1、损害行为,通俗讲,就是医院在治疗、抢救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行为。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患者及其家属,这里所讲的过错行为是现实存在、并且可以用相关证据证明的“过错行为”。对于这个问题,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受害人,千万不要“想当然”!由于医疗纠纷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在医疗过错的判断上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有时是很难做出判定的。

2、损害结果,就是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功能障碍、器官缺损、身体残疾、患者死亡的结果;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手头上有“诊 断证明”、相关检查“报告”。可以客观的证明受到的损害后果的,就可以作为损害后果的证据。

3、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这是医疗纠纷中的核心和难点,由于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时本身就是存在其他疾病的,怎样区别损害后果是由于原发疾病造成的,还是医院的医疗损害造成的,需要通过鉴定来区别,再划分责任大小。在法律的责任划分上讲求“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患者的伤害后果就是由于医院的医疗过错行为造成的,在能够确定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医疗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过错。在判定上需要医疗专业技术的支持。而其后第

3、第4两个要件,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法官难以判断真伪,即使医疗机构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举证,法官也难以从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据中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因此,法官更多地需要专业鉴定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司法鉴定正是满足了法官的这一要求,在鉴定中着重解决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过错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从对人身损害的判定标准上看,这基本上是民事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与我们代理民事纠纷案件没有太多的区别。其实际上就是按照侵权纠纷案件处理了。在判定的标准上使用的是构成要件标准。并不涉及太多的医疗技术问题,如果有相关的医疗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人身伤害的司法鉴定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法官在 判决案件的过程中,可以更为主动的指挥和调动当事人双方的积极性。将不再以医疗技术的判定作为案件法律判定的前提和基础对待。

第二季度医疗安全教育内容

医疗事故发生的五大原因

1.人的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个人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医疗事故。思想重视程度低,不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违章操作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如医护人员情绪过度兴奋或压抑时,都会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身控制失常,导致差错和事故发生。医疗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技术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者易发生事故,这一点在进修、实习大夫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功能性缺陷或传染性疾病者,如色盲等,在特殊岗位上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明知自己业务水平低,不足以处理疑难或危重病人,但为逞能好胜、炫耀个人,未向上级医师请示即擅自行动而致严重后果者,应列为责任事故。

要以社会主义医德和医学原则支配自己的行为,不能为自己练技术而滥施手术。有的医生为了拼湊某一科研课题的病例数,或探索新的检查方法,竟然不顾病人健康,在病人身上练刀、练操作技术或作实验等,以致造成严重重后果的,亦应作责任事故。

2.机器设备因素

检查、诊疗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重大缺陷和隐患,会造成医疗事故,如我国不久前发生的高压氧仓着火特大事故,就是空调电火花引起的。调备超负荷、超龄运行,没有定期校验、维修、保养,也是事故发生的温床,如有些老式生化分析仪开机两小时后会发生零点漂移,造成测试结果失真,严重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设备无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漏电等都可能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

3.物料因素

苞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等。药品制剂质量性能不符合要求,卫生材料和器械品种规格不配套不合标准,消毒不完全或二次污染都会造成医疗事故,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品种不全有时也会威胁病人安全甚至死亡。

4.允许患者审查病例,接受患方监督。

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否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是否及时解答相关情况,医疗规程是否规范,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

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

1、社会方面因素

(1)目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落后,个人对医疗费用承担能力低下,是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基础。(2)社会舆论总偏向于“弱者”的观念,媒体对医疗纠纷不负责任的报道,助长患者及家属的对抗心态和势力。(3)社会法制观念薄弱。执法机关在干预、协助处理医疗纠纷中执法力度不够,致使医院陷入被动局面。

2、病人方面因素

(1)患者对专业医学常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或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怀疑、抱怨。(2)参与医疗纠纷的对象不断扩大。有策划有组织干扰正常医疗工作,漫天要价。(3)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纠纷不进行司法处理。许多患者、家属明知自己无理取闹或医院无过错,偏要进行“协商”,对医院实行敲诈勒索。

3、未说明可能之后遗症和药物副作用

这项原因其实也属于医患双方对于愈后认知的差距,医师在进行治疗之前,并未向病人说明或详细解释可能产生之后遗症,因而在去除原有之病状后,产生出后遗症时,病人无法接受,进而引发纠纷。

有些药物之副作用,只有在比例极少的病人会发生,医师在用药时,往往忽略告知病人,

或是怕告知以后,病人反而拒绝服用的情况,因而没有告知病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当病人有严重的副作用产生,自然怪罪医师。

4、医院责任方面的原因

(1)、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对病情观察不仔细,导致诊断错误;值班不坚守岗位,抢救不及时;对急、危重病人不及时转院,延误治疗;(2)、“马虎”现象:操作不到位,技术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实,敷衍了事,违反医疗操作规程;(3)、违反《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乡村医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纠纷发生后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4)、更为严重的是上下级医师或同行之间在病人面前相互拆台,导致医患纠纷一触即发;(5)、违反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能服从管理。

医疗纠纷发生的防范措施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

1.转变服务观念。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2.增强法律观念。由于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步确立,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大大增强,我们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应该努力增强法制观念。

当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个别医务人员没有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发生医疗事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医院和医务人员对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认识不清,缺乏法律意识,从而不能很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某些没有医疗责任的纠纷中不能很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形成医疗资源的不合理流失。

3.严格管理,堵塞漏洞。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

4.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

5.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

6.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讯息。

7.完善病历和处方的书写,病历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件的记录存在缺陷,势必使医院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因此,规范病历书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各种医疗文件应按照有关规定详细记录、及时完成,特别是抢救、会诊、手术、麻醉、上级医师查房、交接班等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规定

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二是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制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法制经济,今后医院在与病人打交道、与药厂打交道、与其他有关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必须受到市场体制规律的约束。因此,依法办事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让医院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利于不败之地,要想让医院充分自如地应付医疗纠纷,必须要有懂得法律实务的律师来参与医院的决策、管理和重大事件的处理。聘请既懂医又懂法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该说是当今医院选择的上策,可以迅速将医院的医疗行为、医院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增强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

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疗纠纷诉讼的胜负。尽管法律有比较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毕竟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完善,法律缺陷和法律漏洞比较多,没有法律调整的范围也很多,因此,具体运用法律来处理具体医疗纠纷事件的司法机关就显得相当重 要。因此,经常、及时与律师以及司法机关联系,请他们做法制报告,一方面可以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司法实践中得到有关医疗纠纷的反馈信息,接受司法机关的建议,及时发现医务工作中的不足。

上一篇:离岸基金下一篇:公司领导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