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

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

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2012—2013年)

为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号)以及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2010〕108号)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宜居城市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发展质量,提高市民幸福感,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创建优势

我市较早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体制,在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方面为宜居城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宜业”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移民城市,具有自主创新、开放包容的特点,成为全国最适合创业的活力之都。近些年,我市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优化,新兴产业不断衍生发育,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为市民乐业安居创造了较好条件。

(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深圳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完善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全方位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水电油气等资源能源工程有序推进,城市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较完备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完整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宜居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渐趋成熟。

我市是全国最早建立商品房市场的城市,特区成立以来,房地产市场发展渐趋成熟,住房供应结构逐渐合理。建设用地供应从新增向存量转变,通过城市更新建设住房,落实差异化的住房金融税收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至2010年末,全市住房总建筑面积4.09亿平方米,约810万套。人均居住面积达39平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

(四)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圳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201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6天,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公园总数653个,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五)社会保障全国领先。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生态补偿也是全国先行者之一。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总量突破3500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农民工的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名列内地大中城市之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目前的510元/人/月,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公交都市”初步形成。

深圳地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6月,深圳地铁二期全面建成通车,地铁运行总里程达到178公里,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绿道网低碳慢行系统逐步建成。

二、面临的挑战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原特区内外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宜居城市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一)住房问题较突出,居住条件待改善。

近几年住房价格上涨较快,房价收入比偏高,增加了市民的居住成本和人才的创业成本。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距离市民实际需求量尚有差距。城中村改造及老旧住宅区居住条件改善尚需加快。

(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

原特区内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标准不一,原特区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外来人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及利用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亟待完善。

(三)居住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主要河流中下游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数量逐年增多。地铁、公交和慢行系统不够完善,道路拥堵现象经常发生。部分区域居住、工业混杂现象严重,社区周边环境状况堪忧,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

(四)社会管理相对薄弱。

深圳城市发展历史短,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社会管理面临形势复杂,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区域性治安问题突出。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仍面临考验,食品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三、行动目标

经过两年努力,力争我市在居民住房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及基层基础设施、城市文明等方面成效明显改善,市民的安全感增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宜居城市。到2013年,实现如下目标:

(一)居民居住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多层次、多覆盖,住有所居。

(二)市民享受到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河流水质恶化得到控制,灰霾天气有所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低碳;教育和医疗卫生配置结构和布局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能更好满足现实需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市居民,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逐年提高。

(五)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原特区内外社区二元化差距显著缩小,宜居社区比例超过30%。

(六)市民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得到激发,城市文明水平与精神面貌持续提升。

四、主要内容

(一)居住条件改善行动。

1.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调整配置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障社会公平发展的目标。按照宜居的要求编制规划,强化城市规划对配置空间资源的基础性、先导性和统筹性作用。把宜居作为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目标。按照宜居的要求在各级规划编制中突出岭南文化特色,依法保护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复兴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落实城市“紫线”管理。

2.进一步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监管与分析,适度新增土地供应,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加大城市更新实施力度,力争实现房价收入比逐步下降,不断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

3.推行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2012年新增安排筹集4万套,新开工不少于3.5万套,竣工1万套。创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采用BOT等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拓宽保障性住房供应渠道,解决人才及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公共租赁房、安居型商品房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公共住房政策,确保公平分配和动态管理。

4.推进住宅产业化提升住房品质。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逐步实现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物流配送专业化。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采用力度,不断提高住宅的生产效率和功能品质,促进住宅工业化建设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改善老旧住宅区建筑和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与提升城中村、老旧住宅区整体配套设施以及住房质量,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消除居住区内的消防和安全隐患。2013年,对建筑质量较好、配套设施齐全的老旧住宅区进行增设电梯试点,推动停车位权属立法,积极开展老旧住宅区的设施改善工作。

(二)环境建设保护行动。

1.加强森林建设实现绿量增长。围绕“四带六廊”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建设连通七个关键生态节点,加强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形成“五河两岸多库”的基本格局。注

2.加快建设绿道网。积极规划建设驿站、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设施,实现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全面贯通,实现与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商业街、滨水休闲带等公共空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绿道网的旅游休闲服务功能、体育运动服务功能。

3.推行城市立体绿化。开展屋顶绿化、墙面垂直绿化、窗阳台绿化、高架桥柱绿化、天桥绿化、停车场绿化等城市立体绿化。先行在政府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进行示范。到2013年,力争实现全市屋顶绿化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

4.规划建设滨水空间。研究和规划城市滨水空间,并结合城市更新、新区建设、绿道网建设中亲水空间的维护与建设,选取滨水空间改造开发示范段项目进行试点。

注 四带六廊:是我市依托山体、水库、海岸带等自然区域构建的10条横贯全市,“东西贯通、陆海相连”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的简称。“四带”分别是东西走向的北部边界生态承接带,中北部城镇生态隔离带,中南部山脉生态支撑带和南部滨海生态防护带;“六廊”分别是南北走向的宝安生态走廊、宝安-南山生态走廊、宝安-福田生态走廊、龙岗-罗湖生态走廊、龙岗-盐田生态走廊和龙岗生态走廊。

五河两岸多库:是我市生态湿地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内容,即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建立“五河(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两岸(东部海岸、西部海岸)多库(各水库)的基本格局。

5.整治河流污染提升水环境。严格实施和逐步完善分流制排水体制,纠正各市政道路、工业企业、住宅小区雨水、污水混接现象。实施水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以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等流域为整治重点,逐步关停清退流域内的重污染企业;推进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工程,实施河流生态恢复工作,全面改善我市河流水质。

6.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广使用国Ⅳ标准车用燃油,对新车上牌全面执行国Ⅳ标准,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加强机动车执法监管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范围,出台鼓励绿色出行措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物快速增长。到2013年,实现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360天。

7.规范处理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餐厨垃圾管理网络,严控餐厨垃圾流向,对餐厨垃圾进行统一收集、清运和规范化处理,保障饮食安全。到2013年,在全市建设完成5座餐厨垃圾处理收治中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5%。

8.推广住宅全装修减少建筑垃圾。宣传和倡导低碳建筑的先进理念,推广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的建设单位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逐步提高全装修住宅在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中的比例。到2013年,商品公寓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装修一次到位。

(三)公共服务优化行动。

1.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统一全市交通设施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宝安、龙岗、光明、坪山、龙华和大鹏的公交配套设施,完成“四站”配置工程,到2013年,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1%以上。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政策研究和试点。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开展研究立体步行慢行系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公交接驳系统。研究新政策解决停车难。

2.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扶植力度。重点解决原特区内外学校布局不均衡的问题,通过新改扩建公办学校以及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满足学位供给,扩大高中优质学位,争取到2013年,学位紧张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3.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完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布局,重点增加宝安、龙岗、光明、坪山、龙华和大鹏的医院数量。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人员素质,逐年降低医疗投诉率。到2013年,实现每千人床位数达2.9张。

4.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完善落实小型环卫设施建设规划,规范环卫设施建设和管养标准。新增或改建30个街心休闲公园,为市民休闲提供更多的公共场所。积极推行人行天桥安装顶棚工程,新建人行天桥顶棚覆盖率达100%。将调频广播信号覆盖列为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建设的配套项目工程,消除调频广播信号盲点,实现市内调频广播信号全覆盖。

(四)公共安全提升行动。

1.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为龙头,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物业管理,增设视频监控探头,对社区进行视频围合管理。到2013年,实现万人刑事案发率比2010年降低45%,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

2.严格监管食品安全。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业的违规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加快建成我市食品安全实验室。建立重点行业驻场检查制度,对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鲜肉和肉制品、酒类等5大重点行业驻厂检查。到2013年,实现食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

3.增强应急避难能力。积极通过市属各媒体及市政公交、地铁广告牌等多种手段宣传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市民应急防灾技能,增强应急逃生自救能力。大力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到2013年,建成150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五)宜居社区创建行动。

1.实现住宅区物业管理全覆盖。针对原特区外物业管理薄弱的现状,采取专业式、菜单式、守护岗式等多种模式引入物业管理,整合优化社区管理资源,解决社区尤其是城中村、旧村的物业管理问题。到2013年,实现全市住宅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2.完善社康中心建设。加大社康中心建设财政投入,吸引优秀医疗人才服务社区。积极探索完善发挥社康中心作用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全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康中心服务制度,满足社区居民就近看病的需求。到2013年,社康中心建设得到完善,各个社康中心配备1名全科医生。

3.整治规范后街背巷。针对城中村等老旧住宅区实施后街背巷改善工程,完善环卫设施及雨污水系统,加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平整后街背巷的路面,整治建筑物立面,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美化后街背巷容貌,优化公共空间。

4.打造特色街区。从社区入手,充分挖掘小巷街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商业、民居风貌等方面的特色。发挥特色街区的示范作用,推动特色城区、特色街道的创建工作。

5.新建改建文体广场和社区公园。完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新建改建文体广场或社区公园;工业园区、高档住宅和写字楼集中的社区,因地制宜地设置功能有别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6.规划建设养老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规划建设符合老龄人生活要求、设施齐全、服务全面、绿色环保的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场所;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开展养老服务示范基地试点。

7.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流动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免费电影、京剧、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社区展演。开展社区文化节,促进社区互相交流。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

8.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社区安装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不断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居民文化素养。到2013年,实现在80个社区安装自助图书馆服务机。

9.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加大白蚁防治力度,加强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白蚁预防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时,对白蚁防治予以把关,将白蚁防治列入办理条件之一,城市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审批工作。完善“四害”防治基础设施,推行专业消杀,规范“四害”消杀标准、程序;在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同时,避免环境再度污染,提高消杀专业化水平,逐步推行“四害”消杀市场化。

10.推广社区特色服务。积极推广“星光老人之家”、“四点半学校”、“外来工法律援助站”、“就业指南”、“家庭医生服务”等社区特色服务,在法律援助、劳动保障、义务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全、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

(六)精神文明提升行动。

1.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手册、公益活动、文明创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以及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文明出行、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等内容,发扬市民主体作用,引导市民雅言端行、共建文明。

2.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通过建立相关网站、论坛,为市民创造交流和发表建议的平台,使广大市民共同为宜居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培养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自发热爱家园、管理家园、维护美好和谐城市环境。

3.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宜居城市建设要全民共建共享,鼓励社会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宜居城市的良好氛围和人文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确定责任人及联络人。

建立工作年报制度。各责任单位每半年定期向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行动进展情况。建立监督考核制度。由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环保实绩考核。

(二)保障资金,快速推进。

责任单位负责申请项目建设资金;市发展改革委对宜居城市创建重点工程的立项要优先审批,并及时下达财政投资计划;市财政委按规定落实和监管资金。2012年下半年,将创建重点工程列入下半年资金预算,2013年,将创建重点工程纳入资金预算。各责任单位要统筹项目资金,不断探索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参与宜居城市创建,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项目实施。

(三)加强交流,促进沟通。

各责任单位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共建城市共享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手段,提高宜居城市创建水平。各区之间要定期组织街道及社区间的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创建成效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项目,实现优势互补,深化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四)广泛宣传,公众参与。

加大对宜居城市创建的宣传力度,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开辟专门时段或开设专栏进行公益宣传;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路等主要出入口投放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创建宜居城市项目工程的施工围挡,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宜居城市创建的氛围,形成全民重视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附件: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表(2012—2013年) 附件

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表(2012—2013年)

第二篇: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汇报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2017年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任务》(@@@字〔2017〕@@号)及《@@@@@@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实施方案》(@@字〔2017〕@@号)文件精神,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宣传工作,现就半年的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了推动“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的开展,我委成立了“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搞好“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明确了分工。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

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委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及家属参与@@@@中心城区创建中国宜居城市的各项活动,并制定了2017年创建宜居城市工作计划,将创建“宜居单位”列入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之中,同时向各科室安排了创建宜居城市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

三、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加强干部职工的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意识,我委由专人负责,对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和宣传,在全委掀起以“创建文明和谐城市、建现代宜居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热潮。

四、积极支持、广泛参与

1、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宜居城市创建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委干部职工的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意识、对创建宜居城市工作的支持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知晓率和支持度高达95%以上。

2、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棋牌比赛等,对促进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

3、要求干部职工自觉参加所在社区的“宜居社区、宜居小区和美丽庭院”创建和@@@@@“宜居林”认养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参与宜居城市各项创建工作,为建设美丽@@@、幸福@@@、宜居@@@献言献策。

@@@@@@@ 2017年7月26日

第三篇:深化卫生城市创建 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实施“3010”行动计划 深化卫生城市创建

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新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乡以建设中原城市群强市为目标,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快速提高,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城市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期、城市成长关键期和城市价值提升期。站在城市发展的质变点上,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抢抓城市发展机遇,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升新乡城市价值,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是新乡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

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创建就是打造“幸福宜居之城”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涵。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及巩固提升工作,将其列为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并以深化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体市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和谐新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落实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 新乡市于2008年12月份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备受鼓舞,下决心保持并巩固创卫成果,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让全

市人民长期享有一个卫生、舒适,秩序良好的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创建工作要从行政强力推动到制度保障运行转变,从突击治理到日常的严格监督管理转变,从非常态创卫到常态的有效管理转变的“三个转变”,使城市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使新乡创卫的成果得到不断完善和巩固。

市委书记吴天君,市长李庆贵等新乡市主要领导一年内对城市卫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40余次的巡视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60多件,协调各部门解决问题100多件。一年内对城市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如2009年12月12日,市委书记吴天君在爱国卫生简报上的批示中要求:“要按照原确定的市爱卫会和市城管指挥中心的运作机制,加大督查、整改力度,严格兑现奖惩政策,确保我市创卫成果。”

新乡市出台了《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构建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新政办〔2008〕165号)确立了“市领导周巡查,城管指挥中心日督查,爱卫办月暗访”的工作机制,每周安排市四大班子一名市级领导带队开展巡视活动;每月由市爱卫办组织有关专家对照创卫标准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五小治理、病媒生物防制等进行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工作督办通知书,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经济处罚,并报效能监察室处理;对工作开展好、长效机制落实到位的单

位颁发红旗进行表扬和相应的经济奖励。截止今年8月份,市爱卫办工下达工作督办通知书214份,整改通知书3份。市纪委监察局在城管指挥中心设立效能监察室,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还设立有群众举报电话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等多种途径接受社会监督。每月召开一次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城市管理讲评会,对各区、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进行点评和部署,严格落实奖惩政策。

目前,新乡市爱卫办、城管指挥中心、城管监督中心、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已建立起了良好的运作机制,并在不断优化提升中,真正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卫生管理的长效保持,并不断推向深入。

二、大力实施“3010”行动计划,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群众对卫生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人群、环境、社会的健康水平,成为了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迫切需要,也是党委政府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工作重心。新乡市以“3010”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市民群众生活需求。

“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是按照“产城共融、交通先行、产业协调、城乡一体、集约发展”的理念,即通过优化周边八条快速通道连接功能, 绿化美化沿路景观, 实现 30 分

钟到达六座卫星城和大型产业聚集区 ,打造“30分钟经济圈”,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建设“10分钟生活服务圈”,使市民出门步行 10 分钟 , 即可方便地到达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以及购物、休闲、健身等场所;建设 “10分钟生态休闲圈” ,从市区乘车 10 分钟 , 即可到达市区周边的生态园、植物园、水系景观等景点 , 游览和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造就一个生态、和谐、舒适、方便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适度、出行的便利度、环境的适合度和服务的满意度。

(一)快速通道、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10年7月份,全市新建8条快速路的拆迁、绿化任务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98%;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28个,已启动12个,累计拆除各类房屋213万㎡;新建提升改造3座污水处理厂,正在按计划推进;升级改造12座农贸市场,已完成2座;23处游园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开放使用;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4个,构建了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救治病房楼、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监所,城市医疗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二)道路维护、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进展迅速。

2009年新乡市市政设施翻修、维护工作量是前三年的总和。翻修维修道路17.4万平方米,便道维修达1.4万平方米,维修经费达1764.8万元;2010年上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相继投入2.3亿元,兴建的“一湖两线三园”圆满竣工并交付使用,为提高新乡城市品位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我市协调社会力量投资213.6万元,设置广告式果皮箱1300个,大型户外公益广告900块;市政府投资641万元,购买各种环卫工程机械、工作车辆32部;市政府计划投资3600万元,新建和改造公厕100座、压缩式中转站20座。36座新建公厕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即将开工建设;3座压缩式中转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3010”行动计划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全面促进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使群众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城区带动辐射,城乡一体推进,连片创建。 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要以市区为龙头,带动辐射各县(市)共同创建。以此来提升新乡全市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更多人群的生活环境条件。

市委市政府要求,已经创成省级卫生城市的县(市)要

在3年内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条件成熟的县(市)要立即申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其他县(市)要在3年内提出申报。并以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列入对各县(市)的目标考核内容,追踪督查落实。

每年4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将整治活动引向乡村。在城镇重点解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庭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占道经营等市容市貌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问题;在农村重点解决暴露性垃圾、厕所及饮用水安全等突出问题。生活垃圾处理要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全市已建成及在建农村垃圾中转站56座,县级垃圾处理场8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上,09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四分之一,今年运用中央改厕专项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改厕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已逾三分之一。

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物业、卫生医疗、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上跟进。以各级卫生城镇创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民逐渐提升卫生意识,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已建成新乡县祥和新村社区、辉县市孟庄社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意义的新型农村社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四、对爱国卫生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们认为,持续深化爱国卫生工作是当地党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自我加压,呼应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惠民工程,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认为,卫生城市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环境卫生,其外延更加广泛,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积极健康,生活的舒适,环境的优美,设施的完善,功能的齐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精神生活的愉悦等等。是一个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

我们认为,卫生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评估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持续提升的过程。重在建设而非创建;重在过程而非结果;重在坚持不懈而非半途而废;重在长远谋划、统筹兼顾而非急功近利、以偏概全;重在持续提升而非一蹴而就。

我们认为,创建卫生城市是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立体工程,需要乘时代之风,聚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去完成的综合性民生工程。在政府合理规划,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认为,创建卫生城市要从创建卫生村、卫生镇、卫

生社区、卫生单位等细胞工程做起。要由城镇向乡村延伸;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延伸;由单体个别创建向辐射连片创建延伸;由短期集中整治向长期制度化管理运行延伸。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创建卫生城市工作。

深化卫生城市创建,是我们把握高品质生活趋势的主动作为,是新乡城市发展的华丽转身,也将是新乡城市建设伟大而艰辛的新征程。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把新乡建设成为创业者向往、投资者留恋、居住者舒心的幸福宜居之城,谱写新乡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第四篇:阳山注重生态文明全力创建山水宜居城市(精)

注重生态文明 全力创建山水宜居城乡 阳山县创建宜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 10月 28日

2010年 7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建设“宜 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的战略部署,根据《清远市建设宜 居城乡工作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我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爱阳任组长,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叶秀才和县 住建局局长周文华任副组长,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社保、人 社、公安、交通、宣传、教育、科农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宜 居城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阳山县创建宜居城乡工作实 施方案》 ,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头并进,全力推进我县宜居 城乡创建活动工作。

一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为切实落实做好省、 市提出创建宜居城乡活动各项工作, 结合 我县实际, 建立了创建宜居城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由分管城 乡建设的副县长李爱阳同志为第一召集人, 县府办副主任叶秀才同 志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周文华同志为召集人, 县委宣传部等 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日常工作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并 成立了县创建宜居城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备办公设备、 车辆, 县政府划拨专项办公经费。

二、制定措施,以点带面树 典型

为确保创建宜居城乡工作顺利开展, 去年我县先后制定了 《阳 山县建设宜居城乡工作实施方案》 、 《阳山县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 考核办法》 , 《阳山县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标》 , 今年还制定《阳山县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村社区实施方案》 , 并迅速发至各个乡镇及联席会议各单位, 全面启动乡镇创建宜居城 镇、宜居村庄工作,采取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的方式,选择条件较 好的黎埠镇作为县的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示范点。 李爱阳副县长经常 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创建宜居建设工作, 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并对 该镇河边村活动场所建设提出好的意

见和建议, 划拨资金给该村建 设活动场所,使该村的活动场所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该镇 能根据县的要求, 高度重视创建宜居城乡工作, 成立了联席会议和 办公室,由镇长担任第一召集人,积极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 三 、 规划先行,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县委、 县政府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规划部门先后修编了 《阳山县十二 五总体发展规划》 、 《阳山县环境卫生设施发展规划》 、 《阳山县县城 市政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城市 规划的前瞻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让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宜居 城乡的引领者,为城市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目前, 我县正进一步加快中心城镇建设, 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 改造并举,继续实施“东拓南展西扩北改”战略,进一步扩张城市

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宜业、宜商、宜工、宜游的“山水 宜居城市” 。

四、加大投入,促进城市功能升级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公共环境配套,促 进城市功能升级。一是投入近 1亿元,建成了阳山县贤令大道、城 南主要道路黑底化、县城住宅小区道路硬底化工程、 “三边”整治 工程、城乡清洁工程,提高了城镇管理水平,推动了创建宜居城乡 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房产地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县公共设施的不 断完善, 阳山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也聚集了越来越多房地 产开发商的目光。阳山碧桂园、御景新城、贤景湾等一批高品质楼 盘相继建成, 房地产的连锁效应和规模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吸引周 边地区和珠三角人士来阳山投资置业, 努力打造 “ 生水宜居城市” 。 还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大中等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 促进房地 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廉租保障住房建设。 为切实解决低 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快廉租 房建设步伐,几年来,我们共投入了 3000多万元,建成了 276套 廉租房、 35套公共租赁住房,总建筑面积达 2万多平方米的阳光 小区,已安置低收入家庭 311户入住保障房,完善了小区设施,构 建一个安全、舒适和安静的居住环境。

五、落实措施,积极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

我们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每年制定工作计划,提前到各乡镇 踩点, 选择基础好的村庄作为申报点和下一年的申报点, 对照考核

指标, 提前做好收集资料工作, 查漏补缺。 创建宜居城乡这项工作, 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有些问题我们较难解决, 因此, 我们就多请示、 勤汇报,由县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采取主动上门、函文的方式,要 求有关责任单位协助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有关资料, 从而使我们的 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能够按市的要求提前提交申报资料, 得到上级 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今年 8月我们申报了阳城镇城北西社区为 今年的创建点,我们对照考核指标,在该社区资金缺、人员少情况 下, 帮助他们向县政府申请划拨经费贰万元, 在步行道加设了健身 器材, 在连江公园加设了休闲座椅, 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 弟县对比和上级的要求, 我们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存在问题是 创建宜居村底子薄弱, 有新村无新貌, 对创建宜居村标准有较大差 距, 今后我们要加大创建力度, 按照规划先行作为切入点抓好各项 工作,使创建宜居工作落到实处。

创建宜居城乡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 社会保障、 环保、医疗、卫生、公安、教育、体育、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管 理等十几个部门,也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民心 工程, 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 我们将在县委、 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以人为本,立足“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统筹管理,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为把阳山早日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宜居城乡而努 力。

第五篇: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宜居环境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如何保证城市水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我们吕梁市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区域,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远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立方米的居民用水标准。近年来,我市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水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活和工业取水的90%以上取自地下水,地下水位以年均2米的速度下降。建市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就水的角度 而言,是以超采地下水为代价换来的。二是环境污染加剧了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煤炭工业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据测算,采煤排水平均 为每吨0.88立方米,按年生产能力4000万吨计算,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就达3000多立方米,年排污达5000多万立方米,不仅导致全市80%的河流水域遭受污染,而且带来地面沉降,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三是节水机制不健全,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到2020年,市区将由现在的平方公里扩到平方公里,城市规模将由现在的万人扩大到万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一批新建、改建、扩建的煤、电、化工项目建设,城市的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如何保证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已越来越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课题。要解决好城市水问题,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活动,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2.要积极推行节水型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要按照国家颁发的节水技术标准,制定政策,鼓励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均不得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3.要坚持治理污染,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城市污水白白流失,既污染了水环境,又浪费了水资源。根据规划目标,到 2010 年我国城市排水量将达到 600 亿立方米,我市污水处理厂今年投入使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万立方米。今年又将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4.是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节水理念、节水效益和节水型城市建设重大意义,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节约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增强公众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管理水平

近几年,吕梁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中心,学习借鉴我国节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思路,公众的节水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节水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节水措施行之有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是搞好节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我们在世纪广场开展了大规模的节水宣传活动。设置5块以加大节水减排力度,迎接绿色奥运和吕梁市水资源现状为内容的节水宣传图版;设立节水咨询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传授节水经验和技术;发放节水宣传知识读本、节水宣传手册1万份;利用媒体效应在吕梁市电视台、吕梁日报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在吕梁市主要街道公交站牌张贴节水广告200余份;走进机关、学校、医院宣传节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生活小常识。在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围绕中心工作抓好计划用水管理

(一)新增计划用水单位100户。计划用水管理城市节水工作多核心内容之一,我市始终重视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现市区范围内非居民用水大户以基本都纳入计划用水管理。但仍有部分用水户和新增的餐饮行业属无限制用水,浪费水现象严重。为此,我办组织人员深入走访调研,个别督促逐步将其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对不积极配合、无

理取闹逃避的单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取得了大多数单位的支持。

(二)合理下达计划用水指标,严格计划用水考核。对每个用水单位都建立详细的节水档案。依据国家和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结合我市的水之源状况和用水单位的用水记录,给用水单位下达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并对超计划用水的单位严格按规定收取超计划用水加价费。

今后我们要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重视节水宣传。节水宣传要在提高市民节水意识的同时,广泛开展节水知识的普及宣传。

2. 加大节水管理力度。依靠各级政府,并充分调动各行各业节水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把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组织好实施好。尤其对用水大户进行严格管理。

3. 推广应用节水器具、设备。如: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4. 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如:中水回用、无水洗车等。中水回用是将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居民家中作杂用水或生活用水,既可减少居民小区的排水量,又可低于自来水水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水源,从而降低水费支出。它是对居民小区用水排水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变原有的居民用水方式,从而达到全方位节约用水的目的。

5、积极为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奠定基础。

我们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

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以节水促减污,以限排促节水,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把我市的节水工作搞好,更上一个台阶。

第六篇:街道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总结

凤山街道按照《汕尾市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环境整洁优美、文体活动繁荣发达等因素是宜居城乡的具体体现,也是宜居城乡的推进方向,街道各部门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理解宜居城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加快推进宜居城乡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狠抓落实,确保宜居城乡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党政齐抓、领导带头”的原则,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工作人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建设,改善生活环境。为改善生活环境,街道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60万元的红海东路东段,投资850万元和顺南路,投资XX万元的关帝庙文化景区,投资1500万元的奎山老人活动中心等,都已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三是抓文化、树文明新风。街道重视文化生活的发展,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积极组织地方戏剧演出,龙舟竞赛等活动。四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宜居城乡建设是社区建设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全街道13社区(村)积极真探索创建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推动宜居社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我街道滨海、凤苑社区被省评为2011宜居社区。

我街道在创建宜居城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区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我们将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大力提高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幸福街道。

上一篇:迎接考试演讲稿下一篇: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