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读后感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稻盛和夫读后感(通用10篇)

读稻盛和夫读后感 篇1

《干法》,这是一本切中时弊的书。人类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世界不出问题也是不可能的,但真正可怕的并非犯错误和出问题,而是这些错误居然受到鼓励,这些问题居然被视为理所当然。代表人类未来的年轻人的工作观、劳动观与世界观出现了问题,却被视为理所当然,那这本书的观点就是“惹人生厌”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轻易放过,而是必须被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话,这本书无疑就是切中时弊,击人梦醒的警世之体了。

阅读此书,让我想起了领导教导的一句话,“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为自己没错”,是的,犯错误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可以告诉你自身存在了什么问题,并逼着自己去纠正这些问题,使自己不断地往好的一面发展。要是你害怕发生错误,采取逃避的态度,甚至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你就永远没有机会了解这件事,更没有机会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是井底之蛙,自娱自乐,不知道世界之大,多么的可笑可耻。

在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至今尚未明白认真工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是只能理解浅层的表面意思,无法鞭策自己实行起来。在许多人看来,“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要把“工作”与“自己”分开,让两者保持距离。又比如,很多人只是把工作当“饭碗”,不认真努力工作,得过且过,总是怨东怨西、怨天怨地,却不知道反省自己。而《干法》一书就是真切、深刻地揭示了工作的意义。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但能够碰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很少,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不如先喜欢自己已有的工作。从一定程度说,人类生活、生命的意义都是由于工作创造的意义所支撑的,只有真正理解了工作的意义,才能建立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会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稻盛和夫还说:“工作造就人格”。比完善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但是干活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全身心投入到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每天就幻想着找一份轻松的、舒服的、待遇高的工作,却不知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样的工作是不存在的。即使真的是有如此“两全其美”的工作,长期呆在这般轻松的工作环境下,不思近取,自身工作技能和水平又如何能够得到提高?试问哪一个企业会雇佣一个从来不会与时俱进,专业技能和素质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面的员工?因此,每位员工都应该居安思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努力思善、行善,通过反省改进,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向上提升。

作者:卢雪玲

读稻盛和夫的思考 篇2

写这样的题目蛮觉得别扭,因为一般人写读后感基本都是一本书的,很少有人把两本书合起来写,不过仔细一想也觉得确实可行。因为《活法》和《干法》的脉络、语言特点、内在的行文逻辑基本是一致的,两本书都是基于稻盛和夫创办京瓷和第二电电以及晚年执掌日航而总结出的管理经验和人生智慧,因而这两本书就放在一块写了。

一、稻盛思想与儒家文化

读者两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是持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甚至有些挑剔的眼光,因为读者两本书的感觉和读中国儒家经典的感觉基本上属于一个味道,他总是强调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恪守,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好像我们处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简单地等同于我们处理自身与自身的关系,好像我们与外部世界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是通过自身与自身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这样难免给人以片面和压抑的感觉。完全不像西方文化中强调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那种文化价值观那样鲜活生动。这两年,于丹作为传播国学文化的学者在中国媒体走红,尤其是她对儒家孔子的解读,仿佛为这个世界注入了心灵的鸡汤一样,无数内心背负沉重压力的学生、白领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把他当做心灵解放的使者。但是,我们有些人发现于丹的论语和社会上的成功学好像如出一辙,听听感觉很爽,可回到现实生活中仍就不能解决问题。其实背后的主要原因致我们解读孔子解读儒家的角度错了。我们没能回归到真实的现实历史中去,而是把古人拉到了现代,站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上解读孔子,所以难免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孔子的思想。春秋时期是礼坏乐崩的时代,是奴隶社会不断瓦解,新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的时代,孔子的政治目的是通过周游列国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的政治思想整合社会、克己复礼,重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他是作为一种统治思想来通知人民,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其功效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和立场而言的。准确点说,孔子是通过政治家的渠道来实现了思想家的定位。所以我们当今社会解读孔子往往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因而总觉得儒家思想满是束缚。而稻盛和夫在这两本书当中也极力强调员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实,而他作为企业的创办人,推行自己稻盛哲学的内在机理好像是一个样子。因而开始是对他的管理哲学不是非常的赞同,但是后来读着读着发现稻盛哲学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处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过程中,外部世界与外部环境具有客观性,她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就某个时间段或某证条件下,我们能够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我们通过改变自己来间接地改变外部环境,从而实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良性循环。从这个角度讲稻盛哲学的确意义重大,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管理都有着重大的参考价。

二、稻盛哲学对我们个人发展的价值参考

稻盛和夫在《干法》的开始部分就说明,一个人不应该把工作和自己看成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客体,他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统一于个人成长的历程中。对于工作方面可以提高效率、技术,对于自己可以修炼心灵,增加自己的厚重。正如他所言:“要从工作中体会出生命的精彩,就应该消除够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两者密不可分,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情的爱情事情就很难做的出色。”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很有价值的,他倡导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把工作当做是提升自己内心和技术的最重要的渠道和方式。

他背后的逻辑是,认得到快乐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即可以通过娱乐、游戏来得到快乐;又可以通过专心致志的工作,让自己精神内守,注意力力集中,通过完成工作获得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来满足自己内心的丰腴。反观西方,“劳动既是苦役”的观念,来源与基督教义。由于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劳动既是苦役的观念已经在西方人的脑中落地生根,从此他们把劳动和快乐堪称是彼此相互对立的事情,因而得出结论,劳动等于苦难不等于快乐,快乐只有通过放松、玩才能获得。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幸福观,也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劳动观,因而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稻盛哲学是我们正确认识到应该有的劳动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劳动和自己的关系,是自己在工作和心理上都得到应有的提升。

在《干法》当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理论应该是稻盛和夫关与心智模式的理论。其中心智模式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处理问题是所遵循的固有程序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同样的事情,有的人会很积极的处理,从而使自己获得一个很好的提升;有的人却是消极处理,最终却会导致一个不理想的结果。可见产生两种不同后果的根源并非人们主观意识上判定的那件相同的事情,而是有这件事情引发,使人们的产生不同的不同心理反应。在心里学上即所谓的情绪A-B-C理论,相同时间的A,不同的心理反应B,导致不同的结果C。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们懂得产生不同事件的根源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做怎样的认知。只有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套有效健康正向的反应机制,这样才不会被事件本身所困扰,从而可以较为稳定的持续一种内心的品质或精神的追求,是自己身心受益,最终获得成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是考试失利,有的同学则认为是自己的脑袋不够聪明,方法不够妥当,自己跟本就不是那块学习的料;有的同学则认为从考试当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是自己提升的最佳时刻,因而精神振奋,劲头十足,导致最终取得很好的成绩,不同的反应模型,产生不同的后果。同样是经营企业失败,有的人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史玉柱却吸取教训,再接再厉,终获成功。马云说:“失败的原因总是相似的,而成功者却各有各的成功。”而相似的失败的共同原因即是这些人从来没有建立正向的、正确的、积极的心智模型,这样就导致他们的情绪状态不稳定,在成功过程中相互抵消的能量太多,最终导致失业的平庸和人生的失败。

针对如何建立正确的,正向的心智模型,稻盛和夫并没有明确说明,但从行文材料中可以看出,针对一件事情我们必须确立固有的正确的反应态度,然后在未来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和强化,不断的验证它的正确性,久而久之,这种东西将会内化成我们的性格,这种精神将会渗入到我们的骨子里面,这既是正确心智模型培养和建立的过程。

稻盛和夫极力倡导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自己,现在做不成的事情,不要着急,你硬着头皮勇敢的去做就行了,因为你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增长的。你认为你做不成这件事情的判断时基于你目前的情况和能力而做出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你的能力是呈现不断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增长的,因此你并不能保证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你做不成这件事情。所以我们要从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思维去评价自己,去做事情,只有这昂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真正做到是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历史具体的统一。

骑士采用这样的方法去看待问题基于两点,其一我们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确是呈现不断提高的,这有助于我们面对情况更加复杂的局面和问题,解决当时我们凭借享有能力解决碧聊的问题。其

二、如果我们下定决心要做现在做不成,而未来有可能做成功的事情时,我们就不会依旧保持平时的那种状态,而是指其期限之内从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来促使自己达成目标,已完成未来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的能力会得到快速的提升,以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完成不了,那我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也比不按照这种方法平平淡淡的好,从个人发展角度,我们仍然是胜利者,仍然获得了正向的能量和价值。

稻盛和夫提倡的情景再现的方法对于我们没一个想要成功但平时却总是很难把事情做得很好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稻盛和夫说“事先看到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对此他通过列举自己预测手机市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他预测手机将以何种速度发展,如何普及,以及以何种价格、什么尺寸在市场上流通,这些问题在发生之前已经在她的脑袋中清晰呈现。他强调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成功。

稻盛和夫这个理念如果好好的利用,对我们将会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好像着重强调了深刻思考直到清晰看见,一定能做到成功,但是并没有详细分析其中产生作用的机理,深刻思考为什么能够导致成功?其实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叫做“意识雷达”。既当我们用全部的时间,全心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内心以及身体的频率就会不断发生调整,最终和我们所想的那件事情的频率达到同步,这样意识层面和物质层面就会达到一个同频共振的状态,从而产生出强大的能量,促使我们成功。另外如果你专心思考一件事情,你的大脑就会接受和这件事情频率相同的信息,而其他的信息就会被自动屏蔽掉,这样你想要的信息就会不断的积累,而那些你不需要的信息就会被屏蔽掉,久而久之,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成功。第三、当我们深刻思考一件事情时,他的各个细节我们都能体会到,从而提前预测到事情在哪些细节方面可能出问题,提前想到解决的思路,这样更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另外,这样的事情会使我们在办事过程中由于心里有了底气而显得心态平和,信心十足,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这样会在做

事情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有助于我们达到理想的成功状态。

三、辩证吸收、合理利用

通过读稻盛和夫的书,的却是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启发,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状态。但是把稻盛和夫的全部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还需要仔细的思考,并不应该不顾客观条件全盘的吸收。例如稻盛将做事情要严格按照原则执行,并通过它意欲用公车带妻子上班的事例做了说明,我认为这种规则之所以能在日本有效地执行,是由于日本民族一项具有严谨、保守的民族性格。而中华民族性格中,其深层次是人情关系。在办事情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讲究规则的应用。同样一件事情放到日本会认为是正直高尚的表现;而在中国鞋认为是不近人情的表现。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会导致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这里讲中国是人情文化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办事不应该遵守原则,而是应该用更加灵活的手段去处理制度和人情的关系,更灵活的执行刚性标准和柔性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中国文化的智慧。

读稻盛和夫《干法》的一些感悟 篇3

按照**物管公司“书海徜徉 发展你我”主题读书活动的要求,拜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说实话由于网络的冲击最近几年很少完整读完一本纸质书籍了,在这里还要感谢“书海徜徉 发展你我”主题读书活动的的开展。

《干法》这本书让我进一步了解日本的传奇人物稻盛和夫,虽然稻盛和夫的人生和成功经历不可能复制,但也给我启发。下面我将读这本书的心得与大家来交流一下。

一、工作的目的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吃饭,为了养家,为了获取报酬?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那我们的人生将以悲剧而告终,而且枯燥乏味的结束。

工作是为了什么

1、工作是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必须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体现社会价值。

2、工作是锻炼人性、磨砺心志、造就人格的“修行”。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持之以恒的努力工作,全身心得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就能够做到心无旁骛,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逐步造就自己独立的、厚重的、优秀的人格。

3、工作是获得快乐的前提。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没有目标,不做工作,每天吃喝玩乐,乍看起来这样的生活多么开心快乐,但长期持续这种无聊的生活,人就会丧失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二、工作的方法 以设备维保工为例

1、爱上自己的工作。设备检修工工作中通常有这样一句话“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抓好检修保养工作。”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微不至的爱。只有设备检修工爱上设备才能对设备的运行状况细心观察,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对设备嘘寒问暖,检修到设备从内到外的每个细节,才能保证设备长期健康运行。

2、倾听设备的哭泣。检修工作,通常首要的是“检”,其次才是“修”。这就要求设备检修工在设备运行中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在设备正常运转中出现细微的变化及时发现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设备检修工都会被要求定时做好设备的巡查,观察各处温度是否过低或超温,认真听各运转部位的声音是否有变化等。同时被要求要锻炼很高的“敏锐度”,因为往往机械有故障都是先发出异响,但设备的动作可能仍然和正常一样,这就要求当设备在哭泣时我们必须有很高的“敏锐度”来发现它。

3、培养“自燃型”的人。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设备检修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良心活,必须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把设备当做自己的事,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才能确保设备良好运转,保障用户的正常经营。

三、工作的结果。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积极的情绪对事情的成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人生·工作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热情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工作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持续做出了无限度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稻盛和夫读后感 篇4

从企业家稻盛先生成长的经验看,企业家道德价值要有七种品质,即感恩、仁爱、勤奋、慷慨、正直、慎独和守信。

1、要感恩。企业家所获得一切成就都是社会赐予的,你应当从内心里感谢社会和他人给你的厚爱。

2、要仁爱。企业家要与员工要有“同心之情”,要“仁爱之情”,要“筑建一个互相信任的同志式共同体”。“仁爱”可以消除隔膜,减少磨合成本,创造精神财富,是形成企业合力的不竭源泉。

3、要勤奋。一般而言“业精于勤,荒于嬉”。企业家的勤奋,事关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毅力等品质优良的根本系质,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如稻盛先生像艺术家那样“为工作而倾倒,迷恋上工作”“让自己所有热情和能量都能在工作中去完全燃烧”。

4、要慷慨。人的社会性要求在权利与义务、索取与奉献、为人与利己要有合于国家的集体的价值取向。正如稻盛先生所提倡的“利他经营”的企业哲学,他对“利他经营”的概念解释说:只有“利他这样一个目的,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得到大家的共识”。

5、要正直。正直与诚实不可分,正直与坦荡相辅相成,正直是自信和力量的表现。企业家人格的魅力是由正直坦诚的人品折射出来的。稻盛先生所言:做事要正直,要光明磊落,要“坚韧不拔地去把它干到底,直到把它干成功。”

6、要慎独。自我控制,能够抵制本能的冲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是检验企业家是否有真正坚定、磊落的试金石。高级管理人员如没有慎独的品质,根本无法授之以权利,委之以重任。

7、要守信。诚实守信是修身之本,做人之本。守信是对企业家考核的重要条件。稻盛先生的“以心为本”,要企业家与企业、社会要成为相互信任的同志共同体”,“大家都在为共同体而工作”。

企业家成长的经历各有各的不同,现代经济发展基本趋势是由客体经济(物质资源)向主体经济(人本资源)的转化。因此,在当前对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是必然的。一个缺乏积极道德伦理的人,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可能将其内在的潜能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实际能力。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利用其“才能”对企业对社会价值的创造产生负作用,甚至巨大的破坏作用。反之,一个具有忠诚、守信、责任感等道德素养的人,即使是力量弱小,天赋不强的人,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活法 稻盛和夫 读后感 篇5

爱你的工作。现在的我们可能正在想:我要辞职不干了!老实说,入司一段时间,由于不太习惯这种工作模式和极大的压力,觉得自己完全枯竭了,但是一想,辞职并不代表从此就能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要是真辞职了的话,大概过不了几天,又得急着找工作了。所以,我觉得只要学会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就能从工作中找到无尽得乐趣的!

我时常在想,人这种集天万物之灵气的生物,造物主在创造时一定煞费苦心。你我能成为人,机会实属不易,那么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人的精彩。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理想和人生价值,只要我们少一些抱怨,努力把握现在,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来,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认为,坚忍不拔,勤勤恳恳是做事的起码原则。无论事情多么简单,多么不值一提,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上面,认真地完成它。如入司时主任一直提倡我们要学会做小事,通过做小事不断感动客户,提高我司人员的素质一样,有些小事在别人面前看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往往这就是忽略小事的心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当我们做小事时,给别人的是一种态度和信任。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此刻付出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篇6

对稻盛和夫有一定的了解是在2011年,来源于刘总给我推荐的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这本书,但当时对于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和体会,因为感觉那本写得有点浅,没有将阿米巴经营这种好的模式的精髓体现出来,也没有让我感觉稻盛和夫这人有多么神奇多么厉害!今天写这篇读后感,并不是要来批判哪本书的好坏,只是谈下对于稻盛和夫和他的一些作品的感想!但是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后让我对于他这个人有了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看法和想法:他的经营理念和想法确实是很超前的,而且他对于工作的认真度以及要求的完美度确实是无人可以比拟,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同时把两家公司都做到上市而且都是做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根本原因吧!就像他的人生观和工作观中提到那个公式一样: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是的,其实普通人每个人的智商(也相当于这个公式中的能力)是相差不是特别大的,但为什么每个人的一生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呢,这就取决于后期对于工作的热情程度以及自己的思维方式;像稻盛和夫自己在财经频道的对话节目中所说的那样,他对于自己的能力评分也不高,也就是他的成绩完全是取决于他自己后天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以及自己极度的工作;我想如果每个人能做到像稻盛和夫那样热爱工作,能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每个人一生的成就都是很大的。在京瓷公司创建后不久,京瓷只能做小型陶瓷产品,对于一个老客户要求做冷却广播机器真空管用的“水冷复式水管”的盛情难却,在没有设备和相关技术的情况下接下这个任务;为了做好这一产品,不失信于他们,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很多方式,但结果仍不理想;最后想出一招,就是在尚未完全干燥、还处于柔软状态的产品表面卷上布条,再向布条上吹雾气,让产品慢慢地干燥但因为产品太大,干燥时间过长的话,产品会因为自身的重量发生变形;为了防止变形,稻盛和夫最后选择的方式既然是抱着水管睡觉,在炉窑附近躺下,把水管抱在胸前整个晚上慢慢地转动水管,用这种方式干燥,防止产品变形;稻盛和夫就是抱着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产品培育成人的想法,倾注了全部的爱,最终顺利交出产品。这只是一个个例,但这确实是京瓷公司工作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工作态度;今天分享这个故事,并不是一定要大家来完全照搬这种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来学习这种态度,学习这种对待工作的热爱度,学习这种不把问题解决誓不罢休的态度!“要做到让神愿意伸手援助,你就必须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样的话,不管面临多么困难的局面,神一定会帮你,事情一定能成功”。大家看到这段话时,是不是觉得比较可笑,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神,怎么可能会有神来帮助自己?其实在稻盛和夫先生看来,在尽人事之后,只有向神祈祷、让神灵保佑我们这一条路了。问题是“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产品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这才是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有抱着这样强烈的愿意,使出浑身的力量,这个时候“神”才会愿意现身,才会向你伸出援手;向困难的工作挑战,或者想要实现很高的目标,那么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必须的,只有此时,懒得动弹的“神”才会出手相助。大家有没有过那种感受和体现: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或解决一个难题时,竭尽全力并达到那种忘我的状态时,之前觉得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或难题,或者之前毫无头绪的事情,会突然有灵感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我觉得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说得神的帮助吧!

在京瓷创业之初,稻盛和夫先生去参加了“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演讲:经营景气的时候,不要以为经济会一直这样好下去,要考虑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在财务上余裕的时候就要注意储备,就像水库蓄水一样。经营企业,随时要为经济不景气时做好储备。这是当时讲演的主题,在演讲结束后,有个互动环节,有个学员提问:“先生所讲,就是经营必须有余裕,我理解了。但是这层意思,即使不讲,我们中小企业经营也都明白。正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才感到苦恼。怎样才能让经营有余裕?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才能做到经营余裕”这时,幸之助先生露出相当困惑的表情,在大家认为是答非所问的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不,你不这样想可不行。引来了满堂哄笑,但当时稻盛和夫先生就是被这句话所震撼了,是的,如果你想要企业经营得很好,做大做强,那么你就必须做到让企业经营有余裕;怎么做才能实现,其实方法千差万别,每个企业一定都有适合你自己企业的做法,别人是没有办法完全教你的,你也无法照搬其他企业的做法;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真去思考,并且需想办法必须去做到。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有那种必须完全做到的强烈的愿望,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找具体的方法,那么就一定可以实现。其实这段话对于我的感触也是很深,在我们工作以及生活中,哪些是你这个角色、这个岗位需要去做到,如果你能做到不去想可能会有那么困难障碍自己做不到,只告诉自己我想实现哪个目标,这些都是自己必须要去做到,并且竭尽全力,寻求各种资源,想各种方法,我想所有的问题和障碍都是可以解决的,并且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扫地”改变人生:稻盛和夫经常举的扫地的例子,比如你之前扫地都是从左扫到右,那么今天改变一下,从四周扫到中间怎么样?如果用扫帚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么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买一台吸尘器如何?再进一步,自己再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其实就这样扫地的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又可能你后来就成了扫地专家;再后来你可能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其实这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和案例,其实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只要你愿意积极的去做,并且抱着问题意识去做,不满足于现状,对现状开动脑筋进行改良,总想做到更好,总想不断地提升自己,哪项工作都是可以做得很好,做出成绩的;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也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吧。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7

知道稻盛和夫是听翟鸿燊老师的视频,提到做人、做事、做企业,说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和他的两家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如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旧每年托钵修行。

而后找这本书一直没找到。再后来,一次财经频道请稻盛和夫做客经济论坛,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节目,也是我第二次听到和他有关的信息。电视上看到的他,谦逊有礼。提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哲理,以及如何挽救濒临倒闭的日航。当时不太明白,不确定他提到的那么简单的哲理,就可以挽救一家看似没救的企业,而且是他从未涉及过的行业。节目最后,老先生送给财经频道两个中文字‘至诚’,让人印象深刻。据说第一次作客财经,送的四个字是‘敬天爱人’。越发的,《活法》和他的作者在我的心里神秘起来,那本书里,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如今,第二遍读完这本书,像从未读过一样,只因为这些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现有浮躁的社会里太难看到。自己好似也被麻痹一般,屡屡忘记书中最简单至诚的道理。

坐在这里一行行码下自己的心得,秋日明媚的阳光正照着窗台的花花草草和床上的被褥。平静美好。我想,很多事,都不必太着急了,如同书中所说,精心过好今天即可,自能看到明天,精心过好明天,自能看得见未来。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在受邀后最常送人的四个字,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四个字源自日本近代史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其中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深刻的体会。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贪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的人。阳明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自得于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此,才能达到敬天爱人的境界。

阳明学归纳起来,就是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喜欢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也像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最纯洁的良知,它像24小时工作的哨兵,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与人为善自不必说,即使是做尽坏事的人,其实他的心底也会有起码的良知。违背良知所以做错事,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良知。为什么会违心做自认为不对的事,书中也有解释‘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也想圣经里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害羞的事,便是良知指引不对的事。对己,要自律,物质上的匮乏终会过去,但精神上的不一样,会如影随形跟随自己一辈子,不必因为物质,而迷失自己该有的良知。对人,圣经上也有指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书中对于做人的态度也有个清晰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热情也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有了能力,也必须爱上自己的事业。然而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思维方式和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方程式里,热情和能力都是零到一百的分值,唯有思维方式是付一百到一百的分值,三者又是相乘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即使再好,若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道理简单,人们总喜欢复杂,而摒弃简单的真理。心有所想,你总会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人。勇于思考未来,基于现实不逃避,实现心中所想。

梦想很重要,要静下心来在心中勾勒,勾勒出它的轮廓、细节、背景、再为其描绘美丽的颜色,让它在头脑里行程清晰的印象,那么,你看到的东西就能做成。

‘你想要做某件事,产生这种愿望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证据,证明你具备将这种愿望变为现实的潜在力量。人们不会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会产生超越自身素质的、不切实际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极高。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书中处处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每段话都发人深省。核心思想就是,遇到要抉择的事情时,需要当机立断。当机立断的依据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再深层次的矛盾,个人、团体、政府、国家之间,看似复杂的矛盾,都可以回归到‘作为人,何谓正确’。

天堂秀这部电视剧里,苏绣界的师祖对天堂秀迷失海外而深表遗憾,但退后一步来看,天堂秀不论在那个国家,都不影响这个旷世之作的伟大,无论在哪里,人们看到它,自会啧啧称奇,它始终代表苏绣业,代表中国,代表世界,代表人类文化在某个领域的一次飞跃。所以,它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8

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读完《活法》这套书,放下书来,仔细回味,最令我感触的是稻盛和夫关于工作,关于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特别关注稻盛和夫的研发态度和方法,稻盛和夫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陶瓷方面的门外汉开发出世界领先的陶瓷技术,并借此成立京都陶瓷,而京都陶瓷也借助于稻盛先生对于新技术不断地开发和应用而步入世界500强的行列,对比一下,我们公司现在就像是刚成立的京瓷,我们也是依赖世界领先的技术而成立,同样的如果我们要发展壮大,就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地钻研,开发出新技术,推动公司的发展。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对此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千斤重。在此总结了稻盛先生的科研态度和方法,作为从事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希望也能像稻盛先生那样做出研究成果。

1、科研的态度----心不唤物,物不至

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有成功的愿望,这种愿望要比谁都强

烈,热情要达到燃烧的程度;其次不要相信常识上的不可能;再次要不断的在心中描绘你想要的景象,思考推敲,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这样当你想做的事情面临选择时,你就能做出更接近成功的选择。

拿我现在在做的研究说,刚开始我会犹豫,会觉得这个是不

可能的,凭我的能力能研究出一个产品?有这种心情,遇到试验

不顺利的时候,就会烦躁,退缩,觉得在做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虽然现在仍然没有做出来,但是我坚信我们一定做的出来,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还需要努力去做,这个产品已经存在我的脑海里了.2、科研的方法----锲而不舍,持续努力,结果只能是成功

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坚忍不拔,使出浑身解数,绝对能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远大理想就要一点一点的积累,与其为明天烦恼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工作,这样以前看不清楚的未来景象就会显现出来;不走老路,是钻研创新的本质,这也是走向成功的秘诀。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9

稻盛和夫的哲学就是要我们懂得,人类活着的好处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练灵魂,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

追求正确人生态度和人类应有的状态已经不是我们个人问题了,稻盛和夫的哲学为了把人类引向正确的方向,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务必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有义务认识自己的职责,终其一生去努力磨练灵魂,使灵魂更高尚,一点点反复精进。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练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好处,才是稻盛和夫哲学阐述的真实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则思考,化繁就简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作为个体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确告诉自己不能做。

真理是一根线织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单纯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于是用简单的方法去对待复杂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很重要。其实用最朴素的原理却能解决大问题,很多问题是我们想复杂了。人生的原则如此,工作的原则亦相通,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认真分解,然后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从整体D局部D整体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往往遇到的难题也能解决。

该书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长历程来给予劝告,当我们用他的哲学观来看待事情时,所有的困难都会突然出现简单有效的解决之道。他认为:工作现场有“神灵之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无论怎样想办法、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处处碰壁,无计可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就应恢复冷静,然后应对现实对产品和现场,重新审视、体察、倾听,才能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实我工作亦经常遇到困难,应对困难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时我一贯的做法也是不“作为”,认真反省自己,把思路方法过滤一遍,如有可能尽量去现场,在现场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以现场发生的现象及收集的数据来分析问题,难题往往也能解决。当我们遇到困难仅凭想象和经验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尤其当我们应对的“产品”有其独特性时,这种应对“产品”,亲临现场掌握该“产品”的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我负责太仓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在带给试验大纲时心理很害怕,因为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试验且对该类型超临界机组不了解,但项目立了总要做吧,多方查资料并向前辈学习还是心理没底。在做试验前一个礼拜我去电厂熟悉状况,每一天对着IP系统看,与运行人员交流机组运行状况,慢慢的了解了该机组的特性,到做试验时也就有信心了,项目能够顺利进展。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10

面对在108个烦恼中,让人类苦难深重的三毒――欲望、抱怨、愤怒,我们无法摆脱,无法逃离,这“毒素”一直侵蚀着我们的心灵,让灵魂不断地升华,我们真的愿意这样吗,我们究竟该怎么办?稻盛和夫的哲学,给予我们在心灵的道路上点燃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去靠近真理,寻觅人生真正的“活法”。稻盛和夫的哲学参透了佛学思想,用更客观的方式向我们解读人生在世的真谛。他说人生受两只“看不见的手”所驾驭,第一只手就是命运。人们带着各自的命运降临世上,而且在不知命运如何的情况下被牵引着,也许很多人不相信命运,但是我觉得伟大的意志是存在的,万物都有规律,而这个规律是谁定下的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确受某种力量支配着,不受个人意志或思想左右,它不顾我们的喜怒哀乐,像奔流不息的大河,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一刻不停的把我们带向大海。人类在命运面前真的无能为力吗?

稻盛和夫认为并非如此,因为还有一只从根本上掌控人生的无形巨手――“因果报应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产善果,恶因造恶果,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必定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必有果,而对这个结果的反应又转变成为导致下个结果的原因,因果定律无限的循环又是支配我们人生的天意。命运和因果定律这两大原理支配着每个人的一生。命运是经线,因果报应则是纬线,经线和纬线织成了我们人生的这块布。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人生并不能被命运所掌控,是因为因果定律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善行不一定带来善果是因为命运的干扰。重要的是,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比命运稍微强大一些,所以即使是与生俱来的命运也能利用因果报应法则加以改变。因此,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将命运引向没好的一面,人类一方面受命运的支配,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善思善行改变命运。

如果做好事以后即刻表现出好的结果,也许人们会坚信不疑,但是由某个原因即刻导致某种结果的事情几乎没有,并不一定今天做了好事明天就有好报。因为命运和因果相互影响,比如在命运多舛时期,即使做了一点好事,微小的善行被强势的命运抵消,也许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同样,在鸿运当头的时候即使做了一点坏事,也不会因为一点恶因造就恶果。所以,因果报应法则难以被人看清并轻易相信,是因为人们只用很短的时间来衡量和判断事物。思想、言行作为结果表现出来还需要相应的时间,在两三年这个短暂的时间单位里难以看出结果来,但是如果20年、30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原因和结果是非常吻合的,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人生和通过观察别人的经历见证了这一切。确实,做了坏事的人也许会小人得势,而努力善行的人也许会一时命运不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将慢慢得到修正,终将得到与各自言行或生活态度一致的结果。长远看来,诚恳地不吝啬善行的人不会永远时运不济,而懒惰、敷衍了事的人不可能荣华一世。

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最求财产、地位、名誉,甚至乐此不疲。但是,这些只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去,今生之物仅限今世。如果说今生之物有一样永不消失的东西,那不就是“灵魂”吗?在迎接死神的时候,人不得不舍弃今生所建立起来的一切,只能带上灵魂开始新的旅程。稻盛和夫的哲学就是要我们懂得,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练灵魂,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追求正确人生态度和人类应有的状态已经不是我们个人问题了,稻盛和夫的哲学为了把人类引向正确的方向,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

上一篇:江西省建筑工程设计下一篇:四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