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
葛振林从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岗位上离休。曾在战火中6次负伤的他,又把培养青少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应邀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部队、机关、学校、工矿,义务给青少年作报告400余场次,担任了20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年过八旬的葛振林被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军地许多单位都来电来函邀请他去讲述那段抗日烽火岁月,病榻上的他欣然接受,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赶上这个对他来说异常重要的纪念日。
阴雨绵绵洒湘南,泪水盈盈送英雄。3月25日上午,多军民怀着沉痛的心情聚集衡山脚下,为名扬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送行,这一幕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人民爱戴葛振林,我们的民族需要“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各级宣传教育部门都有责任像葛振林那样尽心尽力地弘扬和光大它,让“狼牙山五壮士”这座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的青少年心中。
学习本文, 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 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弘扬民族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从中受到教育。
一、预习了解
1. 有条件, 就让学生观看电影
《狼牙山五壮士》, 或浏览有关抗战的网页 (见“血铸中华”网站、“民族魂”网站) , 从中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亲身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2. 预习课文, 初步了解狼牙山五
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 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从而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二、揭题导入
1. 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
段, 学生直观感受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转移, 把敌人引向绝路——狼牙山顶峰, 英勇跳下悬崖的感人肺腑的英雄壮举。 (板书:五壮士) 谁来说说“壮”字的意思?为什么把五位战士说成“五壮士”呢? (五位战士英勇顽强、勇于牺牲、仇恨敌人、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 (板书:狼牙山)
2. 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五位战士为什么要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 (2) 五位战士怎样诱敌上山, 痛击敌人? (3) 五位战士怎样歼灭敌人, 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 (4) 五位战士为什么要跳下悬崖?学生围绕这些题目去阅读, 去思考, 去感悟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初步感知课文是按“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叙述的。
三、精读感悟
1. 接受掩护转移任务。
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五位战士接受了什么任务?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表现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仇恨敌人, 坚定不移、不畏牺牲的精神。)
2. 诱敌上山, 痛击敌人。
默读第2自然段, (1) 想想:“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这里为什么用“一边……一边……”的关联词? (说明战斗任务艰巨,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 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表现五壮士英雄无畏的精神。) (2) 找出描写五名战士狠狠打击敌人的动作、神态的词语 (用“沉着”指挥战斗, 命令“狠狠”地打写班长马宝林的动作、神态;用大“吼”一声, 写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动作、神态;用“抡”一圈,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来写宋子义扔手榴弹的动作;用把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地瞄准, 写胡德林和胡福才的神态。) (3) 从五位战士的动作、神态中, 你们体会到什么? (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 机智沉着, 英勇顽强。) (4) 他们的英雄行为取得了什么战果?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3. 引上绝路, 誓死不移。
朗读第3自然段, 体会下面内容: (1) 五名战士面前有两条道路, 为什么要走通向绝路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 (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坚定不移地把敌人引上绝路, 也下定了自我的牺牲的决心。) (2)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一个“走”字,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体现班长态度之坚定, 决心之果断, 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 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 毫不犹豫。这里, 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 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 (“热血沸腾”) 和动作 (“紧跟”) 。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4. 引上顶峰, 英勇歼敌。
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感悟: (1) 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是怎样打击敌人的?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 敌人“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没有子弹了, 班长负伤, 他“猛地举起”。……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敌人被打得纷纷滚落深谷。“又一群敌人”……) (2) (出示句子) 顿时, 石头像雹子一样……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 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 非常迅猛, 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 英勇壮烈跳下悬崖。
朗读第6~9自然段。重点理解以下词语和句子: (1) 找出描写五壮士面对悬崖峭壁, 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的词语。 (“屹立”、“眺望着”、“露出”) (2) (出示句子)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他们回头望望……, 为什么前面用“眺望”, 后面却用“望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点拨。由于五壮士拖住了敌人, 群众和部队已经完全转移, 看远去的群众和部队主力, 用“眺望”。同时怀有依依惜别的感情, 表达了他们爱祖国和人民。他们可能在想:再见了, 祖国的亲人们!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希望, 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而“望望”是指回头看看, 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五壮士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表示对敌人非常藐视。 (3) 找出比喻句, 用什么比喻什么? (“走到悬崖边上,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用发起“冲锋”来比喻班长带头跳下深谷是多么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啊!) (4) 找出“激动”、“昂首挺胸”、“相继”、“壮烈豪迈”等词语读一读。这些描写表现五壮士什么崇高精神? (5) (出示句子)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学生高声朗读并理解结尾段。 (“这声音”是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 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 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 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6. 想一想:
课文有哪些写人记事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全文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写, 重点写了“痛击敌人”和“顶峰歼敌”这两部分, 文章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突出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 爱人民, 仇恨敌人,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的精神。文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集中写了五壮士群体打击敌人的“面”, 又着重写了五壮士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特别是写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 带头冲锋, 带头跳下悬崖的“点”。文章语言生动, 用词精练、恰当, 特别是多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拓展延伸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②读过后,我不禁想起19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挑起“七七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日本法西斯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不知有多少中国百姓惨遭杀害!光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就有1万同胞失去了生命……③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怎能不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呢?④
面对日寇的种种暴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团结起来,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年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这八年里,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卫家园献出宝贵的生命。杨靖宇、赵一曼、马本斋、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不朽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⑤
回顾历史,我不禁深思: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那样一场浩劫呢?⑥纵观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国家贫弱,人民遭殃。直到——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中華民族才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中国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现如今,我们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幸福,越来越接近了“中国梦”的实现!⑦
作为。世纪的小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怎能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呢?我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优秀接班人,才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⑧
[总][评]
学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后,小作者写了这篇读后感。通篇读下来,我被小作者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对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深深感染了。全文情绪激昂,一气呵成,这与小作者平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我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为国家、为民族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少年感到自豪!。
(常志新)
①简要概述原文内容,并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点明“我”读后的感受。
②由《狼牙山五壮士》联想到当时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再现历史画面,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③“肆意践踏”“深重的灾难”“惨遭杀害”“大屠杀”等词语感情色彩强烈,表达了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④反问句的使用,加强了上文感叹句所要表达的气势,引人深思,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
⑤由“八年侵略”很自然地过渡到“八年抗战”,歌颂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
⑥是在问自己,同时也是在问每位读者。
⑦感叹句连用,小作者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⑧三个“无愧于”构成排比句式,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了语气。
最近,我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五壮士那种英勇顽强,为革命不畏牺牲的精神感动了。
《狼牙山五壮士》讲了五位壮士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并且痛击敌人;然后把敌人带上了狼牙山顶峰,在上面又击落了不少敌人,最后跳下悬崖的故事。
读着读着,我的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几个人的背影: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严守纪律,是为了祖国;江姐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物质诱惑下,只字不说,是为了祖国;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掉敌人的碉堡,是为了祖国;刘胡兰在冰冷的铡刀下坚贞不屈,是为了祖国;黄继光在弹药用尽的情况,毅然地用他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是为了祖国……他们不正像五壮士那样宁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为祖国的利益着想吗?
班级上,也有许多同学为了集体着想。有每天擦黑板、讲台的舒怡、林梅等,有每天帮我们洗餐具的焕彩、彩莲、杰莉等,还有每天抬早餐、糕点的荣斌、格宾等。他们为了班集体而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也像五壮士一样崇高,令人敬佩!
今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抗日时期,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我被他们这种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在死的面前毫不犹豫,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而感动,不只我被感动了,就连当时和五壮士战斗的日本人也被这五位壮士的精神而感动了。当大批日本军爬上山顶,发现了五位八路军战士全部跳了崖,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完全被中国壮士为国为民牺牲的精神折服了,日军指挥官要他的士兵排成一行,面对五位壮士跳崖处,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今天我们才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才能快快乐乐的学习,才能开开心心的玩好,才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可是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就说我吧!每天早上我吃早点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挑食的坏毛病,早餐有好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好吃的食物就打一点儿,打了也剩在饭盒里面,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我们要珍惜粮食,也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当时,红军、解放军战士还没有食物吃,更别说吃什么山珍海味了,他们都是吃树皮,草根和皮带过日子的。从今天开始,我会改正这个挑食的坏毛病!
我们小学生现在虽然年龄小,不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伟人说过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宁强县南街小学五年级二班:蒲楠昕
本文系作文网(zuowen.com)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推荐阅读: 寒假读后感作文专辑
班长马宝玉,是一个战斗多年的人;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吼一声,似乎在发出对敌人的仇恨;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时,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炸死更多的敌人;两个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他们全神贯注的描准敌人开枪。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部队主力和群众远去的方向,班长
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此时此刻班长马宝玉负伤了,战士们来到了山顶,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壮士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最后,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读到这里,我心头一震,让我想起《梅花魂》文中,外祖父说过中国人就是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五位壮士难道不是外祖父所说的那种带有着梅花秉性的人吗?五位壮士,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不在敌人枪中死去,他们选择了跳崖。
如果,当时是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的人去选择,他们一定会成为汉奸,因为现在的人们贪生怕死,因为现在人们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认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因为........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负有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秉性,那世界一定会更美好。狼牙山五壮士,他们那坚强不屈,有集体荣誉感,是我们所需要的,所缺的。
谁会去读历史,谁想了解历史,那只有老年人,21世纪青年是不会看,更不想看的。在他们眼中,看历史书只会浪费他们的青春,可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文化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说起狼牙山五壮士,那是家喻户晓的人物。1941年,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在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的故事,带着悲壮的色彩,走上了舞台、银幕和荧屏,并通过教科书和各种读物传遍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英雄气概已化作一种精神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
你瞧,画面上五壮士如山峰般地矗立着,肃穆的表情摄人心魄,这幅《狼牙山五壮士》至今仍被艺术界公认为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说起作品的创作,这里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那是1958年初,离建国十周年的庆典还有一年多时间,从全国美术专业队伍中选拔出来的一批优秀画家正在为国庆“献礼工程”之一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开馆展览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27岁的詹建俊也在其中,他选定的题材是“狼牙山”。
确定题材之后,詹建俊开始找资料、酝酿、构思,并亲自到狼牙山,登上17年前五壮士跳崖的地方,物是人非的感怀与精神永恒的激荡冲击着他年轻的心。烈士忠魂化作既刚健又婀娜的群山,这正是他所想表现的既深沉肃穆又雄健高贵的精神境界,就这样作品草图在他心中渐渐地清晰起来……但是詹建俊没想到的是,他的草图构思被否定了,甚至有领导认为他是一个思想有问题的人,并写文章公开批评他。于是詹建俊带着压力去修改,画成打仗的,在战壕里打、扔手榴弹、开枪,或者冲出去……可总感觉没有原来的构思好……艺术和政治的不同思维逻辑,使詹建俊倍感痛苦,创作的热情荡然无存,但是他又不能拒绝任务。幸亏当时专门负责创作的全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知道后,坚决支持他,才使他的草图过关。就这样詹建俊最初的构想得以实现,才有了今天这幅中国油画史的传世之作。詹建俊用自己超凡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油画语言将五壮士英勇不屈的故事凝固在跳崖前的一刻,就在那一瞬间,生与死的碰撞激荡出高贵精神的永恒丰碑。
仔细欣赏画面,虽然表现的是五壮士跳崖前屹立在山巅的一瞬间,但五壮士身影同狼牙山熔铸在一起的构图,就像是一座烈士与祖国山川同在的纪念碑,尤为气吞山河,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就是作品大气势的构图。比山峰还高大、像山形稳定结构的五壮士群像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具体可感的意境,使作品像一首豪放壮美的抒情诗,感人至深。
再看作品中的五壮士那钢浇铁铸般的造型,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特别是中间的壮士和他身边的两位战友的表情尤其传神。画家放笔直取大的形象,没有琐碎的细节描绘,没有细腻的写实刻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却相当逼真。这种既保留着写实形象的生动性,又根据自己心中的意象进行了高度单纯化的处理,是詹建俊油画造型的特色——意象化的造型。人连着人,人连着山,山连着山,人又连着山谷中腾起的云气,连英雄脚下石上长的草,也像火焰一样在燃烧。这样的造型方法和画家年轻时对国画的认真学习是分不开的。中国画的特点在于“意”,讲究意境,西画的特点在于“真”,强调科学性,而詹建俊的追求,就是将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写实进行深层融合,这也是詹建俊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当时的油画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詹建俊追求油画的写意性还体现在他的笔触和色彩上。你瞧,画面上的油画笔触阔大,笔势奔放雄健,以大刀阔斧的雕塑式的笔触肌理塑造人物,加上整个画面厚重幽暗的青铜色调,人物好像青铜雕塑巍然矗立,更直接、更强烈地强化了作品悲壮的纪念碑气息。
在山东胶东半岛的乳山、海阳两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马石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飞腾在蓝天白云之中。
1942年,山东的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时期。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妄图歼灭山东纵队第五旅和第五支队。
日军此次凑集兵力15000多人,再加上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总兵力达到两万多人。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是牙山和马石山,因为牙山是八路军培养干部的基地,而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和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常驻在马石山的周边各村。
冈村宁次以嗜血成性和阴险狡诈而臭名远扬。这一次,他处心积虑设计的拉网大“扫荡”,企图把中共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消灭在火网内。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八路军胶东军区早做好了准备。在敌人的合围还未完成前,胶东军区及党政军机关就在16团、17团的掩护下,穿越了日军封锁线,成功转移至外线活动。
1942年11月21日开始,日军对牙山、马石山地区构成了合围态势。到23日傍晚,敌人集拢到了马石山四周,由于日军的行动迅速,数千群众和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伤病员都被拉入“网”内。
24日晨,日军扑到马石山,发现胶东军区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已经转移,敌人恼羞成怒,残杀了抗日军民5D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
慷慨悲壮十勇士
这时,被困在马石山—个山沟内的1000多名群众正急得团团转,忽然传来喊声:“八路军来了!”只见十个雄赳赳的八路军战士迎面走来。他们头戴钢盔,全身武装。战士们说他们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五旅的,执行完任务返回途中路过马石山,恰遇日军对马石山“铁壁合围”,他们已护送两拨群众安全脱离了险境。
班长王殿元高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咱们地熟、路熟,还愁出不去吗?大家尽管放心,我们带领大家往外冲。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
当天半夜,1000多位乡亲在十名战士的带领下,悄悄来到西北面的一条大沟。这条沟约三里长,日军已在沟口两面燃起野火。为了减小目标,王殿元决定分两次向外冲。准备完毕后,王殿元和另外3名战士,分别攀上了沟两侧的山脊,向两个山包上的火堆摸过去,其余6名战士带领群众向前移动。快接近沟口时,只见两个山包上有黑影晃动,日军哨兵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王殿元他们给收拾了,两堆火也熄灭了。战士们利用这难得的时机,带领群众冲出了沟口。
当战士们带领第二批群众刚爬上土岭就被敌人发觉了,一小队日军叫着追上来,机枪、步枪一齐向人群射击。紧要时刻,只听班长喊:“机关枪吸引敌人的火力,其他^跟我来!”于是,几个战士提着机枪跑下土岭,机枪一张口,就把敌人的子弹吸引过去。人们趁此机会冲过土岭。但是,还有群众没有突围出去,王殿元和战士们又返回马石山。
不一会儿,马石山西南角传来一阵剧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人们看到日军越聚越多,从东、西、南三面向平顶松周围攻击。渐渐地,枪声愈来愈稀,随之而来的是从山上滚下许多石头,砸得日军大哭小叫。不久,日本兵又发起更猛烈进攻,忽然,传来一声沉重的爆炸声,以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天亮后,日军刚撤离马石山,群众立刻沿着战士们最后返回的路跑上去。在山边的两个火堆旁,看到两个战士的遗体。山西南的一条沟里,有几百个同胞的尸首躺在那里。来到平顶松附近,只见石墙东塌西倒,4个战士牺牲在旁边。石墙内,砸坏的枪托、枪简和机枪散落在地上。石墙外,到处是一摊摊污血和许多被打穿的钢盔。最后在平顶松下,群众找到了班长等3个战士的遗体。他们像熟睡的亲兄弟,安静地躺在平顶松下。班长的手里,还握着一块手榴弹木把碎片……
十勇士虽然倒下了,但1000多群众却从虎口逃生了,人们当时虽然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马石山十勇士的事迹已经传开了。
英雄壮举世代景仰
马石山十勇士的英雄事迹,在革命老区引起强烈反响。著名作家峻青当时在海阳县工作,曾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我是跟在那位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问他姓名,至今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亲眼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峻青脱险后含着泪水写下《马石山上》,后又改写成小说,并在序言中声明:“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
后来,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十勇士的事迹后,立即指示一定要尽快弄清十勇士的具体情况。然后,许世友亲自给军区文工团交待任务:为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你们就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调查,由作战参谋李燧英介绍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全团昼夜奋战,很快演出了“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观众群情激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响了宣传十勇士的第一炮。接着,胶东《大众报》、延安《新华日报》、上海《七月》杂志等也先后对十勇士的事迹做了报道。
5旅旅长吴克华对十勇士大加赞扬,命令作战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前往马石山地区调查,寻找烈士遗体并处理好后事。侦察组经过调查,确认十勇士是5旅13团3营7连2排6班战士。
原来,每年的11月上旬,部队都统一换冬装,按规定领新必须交旧。反“扫荡”前,5旅13团政委李丙令派7连指导员许圣亭带2排担任押运任务,把全团的旧棉衣送往东海根据地的被服厂,7连机枪射手赵亭茂为了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机枪,也随队同行。反“扫荡”开始时,2排在马石山以东曾遭敌人围攻,指导员许圣亭和6班被冲散。2排在完成押运任务返回路过马石山时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失散的6班和机枪射手赵亭茂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势单力薄跟随部队突围,而是夺路西行,所以出现在马石山。他们路遇群众有难主动留下,组织乡亲突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反“扫荡”结束后,13团并不了解十勇士的下落和事迹,指导员许圣亭单身脱险归队后,因说不清6班的下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3团为此还向旅部呈送了“检讨报告”。经侦察组调查,13团才知道十勇士即为尚未归队的7连6班。查清事实后,13团遂开展了向十勇士学习活动。
十勇士的建制清楚了,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由于当时战争年代的特殊性,没有为后人留下一份完整名单。后来,有关方面追寻他们的英名时,因7连连长牛峰山已牺牲,7连指导员许圣亭也病故了,幸有8连指导员王济生记得6位烈士的姓名:王殿元是6班班长,还有机枪手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以及战士李贵、杨德培和李武斋,其他人记不清了。
建国后,27集团军军史办公室主任张克勤在去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瞻仰时,在陈列室发现一枚小印章,“宫子藩印”四个字清晰可辨,文字说明为“马石山十勇士遗物”,当即将两张拓片带回。分析此印章为掩埋烈士遗体时所发现,后来捐献给陵园陈列展出,这是马石山十勇士中第七位烈士姓名。其余3人,迄今无人知道姓名。
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再一次刊文缅怀十勇士的英勇壮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不起连六班的五位壮士―马宝玉、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福德林。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后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故事。
当我读到“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我的心头怦然一震,因为我被不畏牺牲的精神打动了,这是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当我有读到:“顿时,石头向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时,我仿佛看见五位壮士高大的身影。
我们的的百年“噩梦”终于过去,当我们迎接和平生活的到来时,你可曾知道,我们国家依然落后。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的少年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四(2)班 崔墨
前些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那五位壮士的气魄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让我深受感动。
故事主要讲了在1949年的秋天,日寇打我们的晋察冀根据地。当时,七连四班的五名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打败日寇,完成任务的故事。五壮士最后气壮山河的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正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在最后这段话里,我体会到,这声音饱含着中国人民的心声,是打跑日寇夺回我们的大好家园的心声!这也让我想到了钓鱼岛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是不会屈服于蛮横的日冠的。
从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是没有这些英雄,我们可能现在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我们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拼过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从种种树、养养花、少扔一点垃圾等方面做起。别让先辈们打拼过来的大好河山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从这篇文章中深刻地体会到“爱国”的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出国留学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接到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后,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五壮士英勇地跳下了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啊!这是五壮士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他们用己的生命完成了任务,换来了群众与连队主力的安全。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还出了许多像五壮士那样有气节的人物:李大钎为了中华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王二小为把敌人引进埋伏圈,牺牲了自己宝贵尚且幼小的生命;雷锋同志一生为人民服务,死时才22岁……这些,不都是我们的学习模范吗?要是没有这些英雄人物,我们就过不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拉开大网,对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我八路军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突围,把上千名日寇、伪军打得落花流水、尸横遍野,又将其引入狼牙山上的棋盘陀绝壁上,用石头砸死了数十名日伪军,将最后一颗手榴弹引爆,将手上的枪支摔碎,纵身一跳,跳入万丈深渊。
后人这样称赞他们:“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竟奇功。西畴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火壮高风。”“望狼牙巍巍之高峰,谁不为之赞叹之忠贞,坚信我民族之不可战胜也。”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向英雄致敬,他们是好样的!五壮士不仅得到了国人的尊敬,也得到了敌人的尊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用一颗爱国之心,用满腔的热血和实际行动去回报生我养我的祖国,让荣耀洒满祖国的大地!
1941年秋,日寇向我国晋察冀大举进犯。七连和他们战斗了一个多月,决定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山顶,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他们利用地形,使敌人不得靠近,并杀了近一半的敌人!任务完成后,壮士们一个个纵身跳入深谷,但他们却豪迈地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多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啊!可是,我同时也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感到羞愧。北宋灭亡后不久,赵明诚被命为健康知府。可是当一天深夜发生叛乱时,他却只顾个人利益和个人安危而临阵脱逃了!为了掩护部队,五壮士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牺牲了用金钱也换不来的生命!但他们却毫无怨言。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精神啊!而赵明诚却丝毫不顾国家安危,不但不帮忙,反而火上浇油。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中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这篇课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五位壮士顽强歼敌,英勇跳崖的那一部分。瞿秋白说,“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是呀,有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有谁不渴望自由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义无反顾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我深深地震撼了,五位壮士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赶走侵略者,竟然做出如此伟大的抉择。五位壮士在跳下悬崖时,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喊出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振奋人心的口号,这壮烈豪迈的声音,鼓舞着每一颗中国人民的心。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让我想到了另一位英雄——黄继光。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大英雄,他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士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战士们占领了敌人的火力点,完成了任务,可黄继光却光荣牺牲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永垂不朽,他虽然牺牲了,却永远地活在了人民心中。
【读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推荐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11-03
五年级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06-09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07-25
中小学生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1-02
学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06-07
狼牙山五壮士生字教学09-27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范文10-14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狼牙山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