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共6篇)
作为学校建设的总工程师,首先我觉得占地面积一定要很大才够爽,至少要两个小区那么大。大门要用最好的彩石和木料,并刻画一条腾飞的长龙,象征我们学校将成为一条巨龙,无校能比。
一进大门,鲜花丛中就会出现一个机器人,它拿着一个卫星电子无线导航系统,上面写着、画着学校的建筑示意图。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机器人将会热心地为你介绍;如果你是本校的学生,机器人将拿出热帕子和水盆、镜子,请你打扮好了自己就可以去上学了。
我们的教学楼环绕着学校操场,形成一个椭圆型,教学楼的对角连接着一架高空天桥,桥的颜色正好是彩虹的色彩,上面写着“实验小学欢迎您!”学生有专门的上楼电梯,在地上有像进入飞机一样的室外电梯,你走在上面就有一种步步登天的感觉,一会儿就到了教室门口。
操场像是学校的“心脏”。操场的草全是采用中国生产的超级防滑草,跑道用的是红色立交海星技术,踏在上面很有弹性。整个操场其实就是一个巨型足球场,球门柱是用特殊的材料制成的,就算是用原子弹轰也轰不烂的。那升旗台和旗杆都是用景德镇的精品青花瓷做的,显得庄重、华贵。
另外,还有网络图书馆、能自动换水的游泳池、新一代电脑室、科技果园等等,都是十分美丽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准备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出示李子)这是什么?你吃过它吗?(指导学生谈谈李子的外形,味道。)李子中间有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有核?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字词。
2、提出本节课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瓦尼亚从阿来没有吃过李子,很想马上吃一只,他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就吃了一只李子。当妈妈发现少了一只李子问他时,他说谎了。这是不对的。调一日如果你是瓦尼亚该怎么做?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巩固练习,指导造句。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6、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大象博士请助手
设计意图:
1.指导二年级学生会学课文,能用圈圈点点作书头笔记。
2.语文课中要有单一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但也要有综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能有差异地发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有单一训练,如用“先„„。然后„„”说清楚小猫进门后的举动,也安排综合训练,如:写一写小猴、小兔、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3.强化正面形象,以完成思品学科的教育目标。
4.在课堂中进行差异教育的研究。
教学要求:
1.懂得行为要文明,说话要礼貌。
2.能找出并理解表示动作的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象博士请助手》。
1.什么叫“博士”?“助手”呢?
2.看来大家预习得挺认真的,再请大家练一练。
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kǎo shì
zhuàng fān
lù qǔ
()
()()
你还学会了哪些字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反馈:“考试”的“试”要注意什么?
“撞翻”的“翻”是什么偏旁?
3.写了几个?写了三个的有没有?两个的?(还要评价写得是否端正。)
4.预习的时候,你发现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一、二两段。
1.教师背诵第一段。
什么叫“布告”?大象博士的布告上会写些什么?
2.布告贴出以后,有谁来报名了?把课文中的这句话划出来,读一读。还可以怎么说?谁能换一种句式说?
(1)用逗号,不用句号。
(2)用上“也”。
(3)用上“都”。
(4)换顺序:来报名的有……
3.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3—5段。
1.大象博士最后录取谁当助手?
(1)课文哪一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可提示在最后一段)。
(2)(出示句子:我录取小猫当助手。)这里的“我”是谁?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3)能不能把词语的次序换一换而意思不变?句式训练(让学生自由说,有几种说法?两种?三种?再请学生站起来说)
用“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说。
2.为什么不录取小猴、小兔、小熊呢?课文哪几段告诉我们的?
3.自由读3—5段课文,把大象博士不录取小猴、小兔、小熊原因的词句划下来。
(1)自学一划词句一读句子。
(2)集体反馈:一句一句读。
(3)朗读指导,这些句子该怎么读?大象博士看了非常不满意,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4.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6—7段。
大象博士对谁最满意?请自学课文第六段:
1.小猫进来是怎样的?自由朗读这段课文,划出写小猫动作的词。及时反馈:读课文,说动词。
2.个性学习。
(1)朗读这段课文,边读边在座位上表演。
(2)用自己的话说是怎么进来的,用上圈出来的动词。
3.反馈:
(1)请学生演小猫,其余的同学演大象博士。大象博士一起说:“请小猫进来吧!”(表演开始)
评一评:大象博士,你们对这只小猫满意吗?它是怎么进来的?(用上圈出来的动词进行说话训练)
(2)对这么文明有礼貌的小猫,大象博士,你想对它说句什么话?赶快写下来。
五、学习第七段。
1.怎么考也不考就录取了?考过了?考什么?小猴、小兔、小熊它们知道吗?哪儿看出来的?(理解“等急、齐声”)齐读这段。
2.小猴、小兔、小熊它们会怎么想呢?(想象、说话训练)
六、小结。(根据情况选择)
1.(生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学懂了什么?是怎么学的?
2.(师小结)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演演的方法学懂了课文,而且还知道了平时要像小猫那样举止文明有礼貌。
七、最后一个作业,请同学们选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把《大象博士请助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替大象博士写一张布告。
附作业:看拼音写词语。
kǎo shì zhuàng fān
lù qǔ
()()()
写话。
大象博士对小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替大象博士写一张布告。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公鸡的脸红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学会邻居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2.学习课文,理解“抢修、深夜”,用“帮助”说话。
3.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这里有什么?(公鸡)它长什么样?它是怎么样的?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出示课题。
(1)齐读课题,你们想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会红吗?(想)
(2)初读课文,指名读6个自然段。
(3)齐读第一段,问:还可以怎么说。(),()和()是公鸡的邻居。公鸡的邻居是(),()和()。公鸡的邻居有(),有(),还有()。
说明: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2、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出示第二段
A.听录音,用“------”把兔子请公鸡帮忙的那句话划下来。
B.学生听、画。
C.学生读,师单击。
出示句式:()请公鸡()。
小朋友想一想,兔子请公鸡帮忙,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读?
(有礼貌、诚恳),你是怎么知道的?(请、!)
(2)指导朗读。
A 指名读,学生评价:好在那里?
B 齐读
(3)公鸡的态度怎么样呢?请你把公鸡的话用双横线划下来。
(4)学生读划。
(5)指名读,出示公鸡()。
那公鸡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不耐烦、不高兴)
(6)分角色朗读。
(7)归纳:出示()请公鸡(),公鸡()。
学生说话。
3、学习三、四段。
(1)我们刚才学习第二段,先请小朋友划句子,然后谁请公鸡帮什么忙,公鸡怎么样来说话,最后进行朗读。我们也用这方法学习3、4段。
(2)学生读划。
(3)请用()请公鸡(),公鸡()。
(4)分角色朗读,你愿意读谁的话就读谁的话,师单击。
(5)想一想:鸭子、松鼠的话应该怎么读,公鸡的话应该怎么读?同桌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
师:小朋友从这里看出公鸡是()的邻居呢!
学生说。
可是,当公鸡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们却赶来了。
4、学习第五段
请小朋友读读第五段,找出写邻居们的一句话。
(1)学生读。
(2)学生说,师出示第三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邻居们帮助公鸡抢修屋顶。)
B.变红“这时候”问: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在读第五段,找出有关句子,用“------”划下来。
(3)学习第一句。
A.指名说,问: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天气)
B.深夜指的是什么时候?(半夜,大家都睡觉了。)
想一想:又刮大风,又下大雨是怎么样的?听录音。]
朗读“又-----又-----”
(4)学习第二句。
这时候除了指天气时间外,还指什么?
A.指名说,出示
a.看图,公鸡看见自己的屋顶被刮跑了,是怎么样的。
b.强调“又叫又跳”想:公鸡张大嘴巴在叫什么?可配上动作。(不得了了,我的屋顶被-------)
(没有屋顶,又是风,又是雨,我可怎么住啊)
(谁来帮帮我------)。
c.指名读,可配上动作,(5)学习第三句
A.出示第三句,齐读,找出不懂的词。
B.“抢修”,问:修什么?东西破了要修。这里修什么?
为什么还要加上抢?
C.看图,从左到右,说说动物们在干什么?
(6)说说兔子、鸭子、松鼠是()的邻居。
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习第六段
(1)这是因为有了邻居们的帮助,公鸡的屋顶()。出示第六段
(2)出示板书
(3)师讲解:当邻居们有困难请公鸡帮忙,公鸡不肯帮忙,而公鸡有了困难,尽管是深夜又刮大风,又下大雨,邻居门也赶来帮忙了。
(4)用“帮助”写话。
既然互相帮助很重要,我们也要用“帮助”说说话。
A()帮助公鸡修好了屋顶。
B()是因为得到了()的帮助。
C在()的帮助下,公鸡的屋顶修好了。
a.出示一句让学生练说。
b.说说其他的说法,师出示B C句。
说明:帮助一词在前、在后、在中间,但是意思不变。
学生选一种用“帮助”说话。
想象:
师过渡:邻居爸爸帮助公鸡修好了屋顶,公鸡的脸红了。
此时此刻,公鸡会想什么?
以后邻居再找公鸡帮忙,公鸡会怎么说?
慰问军属
教学目标
1、懂得要尊敬军属、热爱军属。要为军属做力所能及的事。
2、能看图把同学们慰问军属的经过说清楚,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要慰问军属;能看图把慰问军属的经过说清楚、说具体。
教学难点:能有序地观察图画,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把慰问军属的经过说具体,并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清楚。
教学准备
1、两帽放大的教学图,其中第2幅图上仅画老大。
2、将第2帽图中戴红花、唱歌、跳舞、送苹果分别制成剪贴活动图。
教学时间:1裸时
教学过程:
1、提出任务,明确要求。
这节说话课我们要进行看图听说说训练。看看谁看图看得最仔细,学得最认真,说得
最清楚、具体、完整。
2、看图谈话揭题。
(1)出示图1,理解”军属”。
请看图,你从房门上挂着的两张照片知道了什么?(这家有人参军。)那么门前的两位老人是谁?军人家里的人叫什么?(板书:军属)还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军属的家?(“光荣人家”这几个字。)解放军叔叔为了保卫祖国,远离家乡、亲人,好多年未能回家一趟,他们的家属该有多寂寞呀,他们多么需要人们的关心帮助,你们想去看望他们的家属吗?
(2)揭题:慰问军属。
慰问军属就是用语言行动或物品安慰问候军人的家人。
3.看图练习说话。
(1)看图1。
①图上有谁?用学过的“有„„有„„有„„还有„„”句式说说。
(图上有老师,有同学们,还有军属爷爷奶奶。)
②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板书:(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指名说,同桌互说。要求人人会说。
③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去的呢?
连起来,说说谁怎么样地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2)看图2
①同学们是怎样慰问的,他们在做些什么呢?(师逐个加贴苹果,唱歌、跳舞图片,分别指名说)
②谁会连起来说说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因为他们在干着不同的事,我们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说。自轻声练说。
③指名说,生评议。说说这位同学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指导:可由远至近,亦可由近至远)。我们看图和说话都要有一定的顺序。
④同学们不但做了这些事,一定还会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想想,他们在说什么呢?(要求想象合理)。
⑤连起来说说同学们来到军属爷爷奶奶家是怎样慰问的,他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A、指名说。
B、教师无声点图,再次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说话的顺序。生边看边想句子。
C、同桌轻声互说。
⑥看图,军属爷爷奶奶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好像在对同学们说些什么?指名说。
4、巩固练习。
(1)接力比赛:每组推选两名学生,分别说图
1、图2的内容。要求说得清楚、具体,前后衔接自然,看哪组的两位同学说得最好。说后师生评议。
(2)看看谁最能干,能一个人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容连起来说。四人小组练说,派代表说。(达到上述目标,表扬鼓励)
(3)联系实际练说。
①你参加过慰问军属活动吗?说说。
②你们知道除了慰问军属还可以慰问谁?你参加过其他的慰问活动吗?简单说说你们是怎样慰问的,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5、总结。
今天学了这一课,你觉得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可爱吗?为什么?
他们是尊敬军属,热爱军属的好孩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6、课外练习。
把图的内容说给家长或邻居小弟弟小妹妹听,并学习图中小朋友,了解附近军属,开展慰问军属活动。
◎ 练习8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2、--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3、--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4、--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
2、--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3、--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多音字。
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读词语,比一比注拼音的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2、--说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再读一读词语,体会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据词定音。
二、第2题。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1、--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3种不同类型。
2、--说说这些字中各属于哪一种类型。
3、--按结构特点,认真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三、第3题。
1、--读一读,看看这些词语的形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理解一下每个词语的意思,把这些词语和有关词语搭配起来。如:静悄悄的黎明、暖烘烘的阳光。
3、--自选两个各说一句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2、--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3、--能看懂图意,根据图意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读一读4个意思相近的词。
2、--看图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3、--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完整。
二、--第5题。
1、--先给事物归类。
2、--看图照样子写句子。
3、--反馈、评议。
三、--第6题。看图说话。
1、--看懂几幅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意思重新排列图的顺序。先独立排,再校对。
3、--把几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查,哪几项做得好,哪几项做得不够好或没有做到。
二、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讲一讲谁做得最好。
我醒来后先叫醒妈妈,再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就往厨房里跑,因为我还要做早饭。之所以我这么着急。我走进厨房,拿出了四个鸡蛋在桌子上使劲一磕,依次放入盆里,搅拌若干次,然后从面袋里取了一大盒面,和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放点葱,面糊就做好了。
然后打开电磁炉的开关,锅热后放入一些油,油热后把面糊倒入,就这样,一会儿两个鸡蛋饼就做好了。早饭做好了,喊爸爸起床。吃早饭了,妈妈尝了一口我的饼,说:“你放盐了吗?”。我拍拍脑袋说:“啊,忘了!”但是爸爸妈妈竟然夸我饼做的好吃。吃完早饭,我进入厨房,厨房被我做早餐时弄得不像样,我便收拾了一番。刚忙完厨房,又该扫地了。
扫了一会地,我就累得趴在床上不想起来了。可是还得干呀!休息了一会儿,我又踏上了艰苦的拖地工作。终于拖完地了,一看表已经接近上午十一点了。终于可以写一会儿自己的作业了。可是我还没有写半个小时的作业,又要考虑中午的饭了。中午妈妈教我炒白菜。我切好菜,又切了一点葱花和蒜。妈妈帮我打开火,锅热后,放上油,等油热后,又放上葱花和蒜,然后把菜倒入锅中,因为站在地上翻炒,觉得有点不够高,我搬来一个凳子,跪在凳子上炒菜。
我放了盐,又放了酱油,这时我觉得放点香油在菜里很可能会好吃一点,于是我倒了一些香油在菜里。菜上桌了,我尝了尝,满口的香油味,没有妈妈平时炒的好吃。吃完午饭后,就是艰苦的工作——洗碗。我洗碗的时候,忘记了还有锅。当洗完碗,妈妈告诉我还有个锅没有洗,但是当时我累得一点也不想动了。最后还是妈妈帮我干的。
三年级下学期时,我忽然迷恋上了养植物。在我的再三央求下,妈妈终于给我买了一盆薄荷。妈妈郑重其事道:“这是你自己的植物,我可不会帮你浇水。”我毫不含糊地应声说:“绝对认真对待!”“一言为定,你要对它负责。”妈妈又叮嘱了一遍。
从此以后,每天我都按时浇水。小小的薄荷长势旺盛,心形的叶片越长越多,整盆绿油油的,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看起来清新极了。我开心地拉着妈妈看我的培育成果,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薄荷君”。可是炫耀过了,我对薄荷君就没有那么上心了。有一次,我一连好几天都忘记了浇水。后来,期末考试临近,我忙着复习,竟然都忘了阳台上还有这么一盆属于我的植物了。等我终于想起它时,薄荷君已经枯掉了。曾经的绿叶茵茵,如今只剩下枯枝败叶。我难过极了,可现在,想补救也来不及了。妈妈也叹了口气,把薄荷君移到了阳台的角落上。
就在薄荷君枯萎一个多月后,一天,我惊奇地发现薄荷君竟然抽出了新芽!我抬头一看,立刻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妈妈最近总在这个地方晾衣服。顽强的薄荷君就靠着湿衣服滴下来的几滴水,获得了新生。看似纤弱的薄荷君原来这么坚强!我突然觉得自己愧对了薄荷君:当我忘记了照顾它的责任时,它却没有放弃自己。一有机会,它便牢牢抓住,孕育出新的枝芽。从此,我再也没有忘记过照料它。
薄荷君长得比以前更加旺盛。我还对它进行了分株的工作。薄荷君每天都为家里带来一缕清香。这缕清香也时刻提醒着我,做人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才是成长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安静 夜晚 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四、指导书写。1.出示“头”,齐读。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出示笔顺规则)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学生书写。
五、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提出不懂的地方。师讲解诗意。2.入境朗诵
(1)出示课文插图: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3)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六、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教学反思:
11.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听读识字把字读准确。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指导朗读,感受诗歌。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听读识字,感受诗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夜空。一闪一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多美呀!快看看,是谁来了? 生:豆豆来了。
师:哦,豆豆乘着美丽的月亮船来了。今天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11.小小的船
师:谁愿意大声的读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自己练着读一读。3.谁想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4.讨论: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试着画一画。
师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在蓝蓝的夜空中,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又是弯弯的,如弯弯的小船。
三、认读生字
师:这首小儿歌大家都会读了,现在看看你都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了?快把它们请出来。(拿出生字卡片)
师:把你认识的字摆在上面,不太认识的摆在下面。生:(动手摆)
师:谁想把你不认识的字拿上来,请同学帮帮你?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一人领读,全班跟读)师:„„(适时指导。)
四、游戏巩固词语
师:快来看,这几颗淘气的星星跑到这儿来了。(指黑板)每颗星下面都藏着一个词呢!谁读对了,星星就跟你回家。(学生参与游戏,巩固词语)。
五、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尖” 1.观察,纠正笔顺。2.找关键笔画。3.自己动笔写。
六、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回到美丽的夜空。四人一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组里读读这首小诗。一会读给大家听。
小组汇报读,评读。再练练,能背更好。板书:
小小的 弯弯的教学反思:
尖尖的
蓝蓝的 闪闪的 12.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和认字,理解最后一段和“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教学准备: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双耳旁”。
二、初读课文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2.自由读全文。
3.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同桌读(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指导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
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四、学习第2、5两段
1.师朗读最后一段,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抛出难点: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1)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说。
(2)加深感知:找一找课文什么地方也写了阳光的宝贵。随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3.读第二段.(1)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理解“锦缎”(先让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看一张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各自说说你的理解。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引读;指名读,评议;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画面。)
(3)选择一句,自由朗读。
(4)你最想向谁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再读句子。(5)再次反馈,交流朗读。
(6)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板书:
12.阳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2.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谁
二、学习第3、4段
1.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学生说感受。
2.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3.指导朗读3、4两段。
三、指导朗读全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评议。2.音乐伴奏齐读,边读边感悟。
四、写字指导
1.学习笔画(竖提与竖折)。自己寻找带有新笔画的生字。彩色电线演示新笔画。书空生字。
2.写字练习。
五、扩展练习
1.组词理解:早、星、晨、春、香、阳、晚 2.找找有“日”的生字。3.你喜爱阳光吗?写几句话。板书:
12.阳光
田野 禾苗 更绿了
山上 小树 更高了
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河里 小河 像锦缎 教学反思:
13.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教学难点: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课前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
2.生字卡片,教学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5个偏旁“彡、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课文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1)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2)看了这两幅图,大家有什么疑问? 2.揭示课题:
教师归纳:大家看图后提出的疑问都是有关影子的。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九课就是介绍影子的知识,你们愿意学吗?教师板书课题:影子。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分学习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1)用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再认读生字。(2)要求学生读准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翘舌音“常、着”。
(3)简单区别“黑”与“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4.分四人小组齐读课文,讨论:你觉得课文中描写影子的句子哪些最有趣?
三、细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觉得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最有趣? 2.学习“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两句。
(1)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前、后强调再读生字:前、后。(2)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图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启发学生看图,从影子、太阳、小朋友三者关系来理解。教师概括:影子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真奇妙。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个别读、齐读)
(3)实践活动: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选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边做手势,边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
3.启发提问:你还觉得哪些语句有趣?
(1)齐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提问: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为什么是黑的?影子为什么常常跟着我?
(2)指导朗读(齐读,个别读,小组竞赛读)。
小结:只要有太阳照着,影子就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同我们形影不离。
四、自读第二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二小节,学生自己再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解决问题。如:你觉得这一小节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左边,有时在小朋友的右边?等等„„
2、教师板书:左、右
小结:白天,在阳光下,影子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左、右,还在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 3.巩固方位词,巩固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签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赛读)
3.背诵课文。(个人背、齐背,自由结伴背,边表演边背)
二、指导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1.教师揭示方法:
一看:看范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记:记生字的笔顺、笔画。(认识“竖折折钩”和“横斜钩”。帮助学生分辨“鸟与“马”的区别:“”就像鸟头上的羽毛,“丶”就像“鸟”的眼睛。)
三描:学生在范字上描一描。四写:学生动笔练习。
2.教师逐字示范,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3.互相评改。
三、举行“小小擂台赛”
两名学生站起,一生随意报身边某一事物,让另一生说出这一事物的前(或后或左或右)是什么,然后二人交换说,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就成为擂主,再与新的同学比赛说。这个活动还可建议学生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板书:
教学反思:
13.影子 gǒu tā
狗
它
比尾巴
14.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尾、巴、比、好、把、伞”。认识2个偏旁“女”、“人”,认识8个生字“尾、短、像、猴、兔、松、鸭、鼠、孔、雀”。
2.能正确流利地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会背诵课文。3.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习句子词语。
教学难点:观察插图再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书、说话能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森林里一年一度的比尾巴活动就要开始啦!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带你们一块儿去。上车后请你们坐好并闭上眼睛,一边听儿歌,一边想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二、听配乐的儿歌《比尾巴》。
三、(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随着学生的讲述,师出示动物图。)过渡:它们都跟谁比,比的结果怎样,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到课文找答案吧!
四、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音节卡片:song shu shui zui xiang chang san bian(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包括第三声。)(3)个别读课文。(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可多读几个。)(4)齐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
1.认识小节。2.学习第一、二两节。
(1)自由读一、二两节课文,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六句话,前三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2)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短,松鼠的尾母像—把伞。)(3)结合看图,比较“长”和“短”。a.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b.比较猴子、松鼠的尾巴。c.小结。
通过比较,告诉学生“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一、二节句子。(重点指导读问句)(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一七二两节韵内容。3.学习第三、四两节。
(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看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理解。
(4)指导读三、四两节。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三、四节的内容。
六、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用男女生对话的形式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和插图作提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七、巩固练习,扩散思维。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读完即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分析生字,记忆字形。
1.学习新的偏旁:女、人。2.自学生字的字形。
(1)看看哪些字好记?哪些字不好记?(2)想一想你是怎么记的? 3.检查自学情况。本课可采用的记忆方法有;
(1)形象记忆法。如:“伞”像撑开的一把伞。(2)笔画记忆法。如:“长”、“比”、“巴”。
(3)部件记忆法。如:“好”“女+子=好”“把”=“+巴” 4.生字口头组词
比:比较相比比赛比美比一比 巴:尾巴巴住 长:长江长河长征长跑 好:好事好人好坏好处 把:一把把握
伞:雨伞花伞太阳伞降落伞
三、指导写字。1.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指导学生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注意“比”、“长”、“伞”的笔顺规则。3.练习写字。
四、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的练习。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挂图、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2)齐读:“我会读”。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 一()水 几()小鸡 一()阳光 一()手 几()房子 几()鱼 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回家用一()()口头造句。板书设计:子、头、长、出、飞、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过程: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
(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
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四、作业布置:回家认方向。板书设计:东 南 西 北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教学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2.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说出这两件事情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教学准备:
损坏公共利益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1.揭示话题:这样做不好。读题。2.质疑: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了解图意
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讨论、交流、评议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怎么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1)自己练说。(2)师生角色交流。
老师承担阿姨的角色,学生承担劝说者的角色。如: 生:阿姨,不要让水龙头的水不停地流。师:水多了,菜洗得干净。生:这样做不好。
师:没关系,水多得很,用不完。
过渡:阿姨不听你的,怎么办呢?再想想办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3)评议:为什么阿姨不听劝说?要怎么说阿姨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
(4)相机引导,明确怎样劝说最有效:劝说时要讲出道理,讲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过渡:同学们再想想,这样做为什么不好?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组准备推选两位代表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6)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水,而水资源是有限的。
(7)评一评。学生互评,教师提醒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给予肯定。对说得好或说话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
四、表演
1.每组选一幅图演一演。联系实际,注意劝说的语言、方法、态度、语气等,可以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和动作。2.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五、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同学们,平时,你们是否看到过好像这样不好的事?
1.学生举例。如:用小刀在树上刻字,把衣服晾晒在树上,攀折树枝,往稻田里扔石头,等等。
2.学生分组交流:遇到这种事,你们应该怎么做? 3.各组选送代表在班上交流。4.设置情境,演一演。
5.评议、总结。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六、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说“这样做不好”的事情。板书设计:这样做不好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检测及讲解
(3课时)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2.通过讲评,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会分析题目。3.查缺补漏,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教学重点: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难点: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试卷 教学过程:
一、成绩情况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2.表扬考试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
二、发放试卷。
三、进行试卷讲评。(逐题讲解)
四、学生独立改题。
五、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3、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29、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钓 鱼 得意
放 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4、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28、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反思: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1、通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1、引导学生感情读文。
2、激发学生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在组内交流读书体会。(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学生读后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交流预设: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三、研读课文,见解交流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提问预设:
(1)为什么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2)怎样理解“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的含义。
(3)父亲的教导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交流预设: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父亲的教导人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虽然“我”所叙述的例子只是两个,但事实上绝对不止。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四、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五、总结写法
体会文章的写法,哪里是详写,哪里是略写?(自由发言)
课文表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更好体现“我”在父亲教导的启发下,战胜困难,是“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的。
六、拓展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在困难面前另辟蹊径时,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尽管你们还是学生,但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所了解的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一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的话。
七、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yàn huì pǔ sù chuí tïu sàng qì luî yì bù jué
()()()()
2.仿例写比喻句。
例: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高兴时:
伤心时:
八、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另辟蹊径: 1.走出一条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道路;
2.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走另一条路试试+坚持不懈=成功 反思:
15、落花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3、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
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课文的主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划分: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资料。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î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六、小结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花 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反思:
16、珍珠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珍珠鸟)
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亲近)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① 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④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小结
是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就是《珍珠鸟》给我们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六、板书设计 大鸟 信赖 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从中得到启发。
2、指导写清漫画内容,并借写作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1、根据学生所选的角度不同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
2、在习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大胆写作。
:
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阅读口语交际要求。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四、教师总结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你感悟最深的漫画来写一写。
二、写作指导
1.看书认真观察,进行思考:
“漫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你对这幅漫画有怎样的想法?
2.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3.组内交流,互相启发。
三、自主习作,自读自改
四、同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全班交流
1.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2.再次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2、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3、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4、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5、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第八单元作文10-24
一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11-08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未来的家乡05-31
四年级上第六单元习作05-27
六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06-03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350字:我的梦想06-21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一本书的传奇经历作文600字11-09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题10-18
习作案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1-0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