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表达能力和提问艺术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能真正上到学生心里,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七年级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提问艺术的含义、原则及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在深入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提问艺术,谈了笔者切身体验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润滑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 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

2 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 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 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二)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 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 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 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三)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 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 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 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 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才能使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更多智慧之花。

(责任编校:白水)

作者:石志华

第2篇: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语文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确定的主题,利用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理解课文,这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有着很大帮助。可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注重单篇课文讲解的情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中心,对七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手段,通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单元内课文的共同点进行梳理,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不仅如此,教师利用大单元教学还可以明确课文主题,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综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群文阅读,拓展阅读同类文章

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就可以通过主题引入同类型的文章,然后学生快速学习这些同类型的文章,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素材。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同类文章,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在利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主题,然后学生就会根据这个主题自主搜集资料进行阅读,然后彻底掌握主题内容。[1]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单元主题“亲人”为切入点展开群文阅读。在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几篇课文,在熟悉掌握这几篇课文之后,学生就可以以“亲人”为主题搜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主题与单元文章和课外文章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主题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组探讨,共同探究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是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的核心,每个人对单元主题理解不同,所以在利用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避免约束学生的思想,保障单元主题的开放性,这对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很有帮助,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间单元主题思想的探讨创造了条件。[2]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单元主题“人物”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这些人物,引导小组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互动讨论中逐漸明确单元主题“人物”的含义,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微课教学,整合主题快速学习

微课是一种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与微课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深入理解单元的课文内容,这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帮助。[3]

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与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结合,深入分析“小人物”的含义,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阅读文章,就可以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情,进而体会“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有效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结语: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讲解单元主题,这样学生才能从单元主题中理解课文内容,快速掌握课文核心知识,这为初中学生高效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苑.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钟山.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张洪敏.“部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1-13.

作者:王珍

第3篇:简评人教社2016版七年级《语文》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新修订稿为指导思想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终于到了师生的手里,面对新教科书,教师的第一感叹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语文”了。其实,新版教科书并不如一线教师感叹的那样不堪,新版教科书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它不但有了适当的写作教学序列指导,还加入了陈述性语文知识系列,也增加了适当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最大的亮点就是经典阅读指导进入了日常课堂。

不过一线老师面临新语文教科书的困惑也是事出有因,最显著的就是,新教科书的许多阅读课文的课后配套练习体系,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课程目标。教科书练习的课程设计指向,不是指向让学生学习语文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现代课程意识缺乏

在语文界,缺失现代课程意识是普遍现状,所以,常常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的理念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理论和现实需求的具体操作之间的脱节,造成一线语文老师实际操作中不知所措。新版教科书执行主编王本华说,这本新教科书的优势創新之一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就是借助“人文主题”来达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第一单元是借组“四时之景”来达成“朗读一:体味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的教学目标[1]。这种编辑教科书的理念无疑很先进,前所未有,至少在中国语文教学史上,的确是创新的举动,但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由于“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稍不留意,容易在“综合性”和“实践性”上出大问题,误入“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境地。因此,新版语文教科书,至少在阅读教学的处理上存在这样的缺失。我们就来看看教科书的设定。

阅读课文《春》开头的预习中,有这样两段煽情的话:

春天展现了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

这段话恰恰显示语文教科书现代语文课程意识的缺失。

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主目的,既不是为了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也不是为了认识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和赞美春天,而是为了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所感受到的春天和通过文字品味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而教科书显然将语文课程的要素颠倒了,真正落入了“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陷阱,教科书仅仅将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当作了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将语文曲解成了非语文。

当然说它完全没有课程意识,显然也有点冤枉,教科书里还说“这是一篇散文”,这本来是语文课程中文体意识的彰显,因为,文体意识是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起点,首先要学会辨文识体,可惜由于把握不准,又来了句“又像一首诗”,则将很好的课程意识给冲得一干二净。本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纯抒情散文,说有诗的情怀,也许更准确一点,但散文的抒情毕竟不同于诗歌。根本原因是教科书将语文课程仅仅理解为是对一篇篇语文课文的理解,是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为了通过这一篇抒情散文的教和学,从而让学生学会自能阅读所有抒情散文。也就是说,教科书没有走上通过阅读《春》来实现教会一种阅读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一条语文课程的正确路径,依然停留在为理解课文而理解课文的原地。这从《春》课后配套练习可以看出,它仍然没有脱离“理解课文内容”为旨归的语文无效教学的窠臼。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3]

这个问题,阅读指向是理解课文内容,而没有指向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当然,我们不是认为所有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指向都是不妥的,关键是,如果教科书的问题指向走出了理解文本语言的路径,而改用美术图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文本,则显然就不很合适了。虽然,我们也不能说,理解文本不能借助图画,但对于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首先要指向文本里的语言表达,只有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时,才可以借助于图画。可惜,教科书至今没弄清楚这个道理:一切没有指向文本语言的所谓阅读教学都是无效的语文教学。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3]

用什么方法去体味语言之美,这是需要语文课教的教材内容。练习中的“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一句中的“品味”,已经指明,就是教科书明确规定了阅读方法。就是说,要教学生用“品味”的方式来阅读《春》这篇文章用,所谓“品味”也就是用“赏析”这种阅读的方法。但如何赏析呢,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是需要教科书研制出来的教材内容,但教科书显然在这里失职了,因为教科书什么都没有提供,失职也就在所难免。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3]

这个配套练习,倒是指向“语言运用”的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来是值得表扬的设计。但在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书面语表达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参考答案”是这样的:“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鲜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回答错了,其实是教科书忘记了这是学习语文,是要品味文本的语言,而不是为了想象——想象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教,也是什么学科都教不了的——而是要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感受文本中的想象,而不是相反,从而让学生明白并学会语言描述的想象和图画雕塑等等其它艺术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当然,另一方面也不是为了教比喻这个语文陈述性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能正确运用比喻。而这就是教科书至今还没弄明白的地方,这是由于教科书的现代课程意识十分欠缺,因此,又如何能要求它真正符合语文课程呢。

文本解读能力欠缺

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書》看出,教科书能提供的几乎所有课文解读,都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目的的,而不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解读。如果以教科书那样的文本解读为前提的语文教学,是注定无法教会学生真正的阅读的。比如,教科书提供的《春》赏析,不是通过语言赏析让学生去学习语文,而是转化成美术课,用“春草图(报春图)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图)迎春图(人迎春)”之类美术课程知识,再由教师转换成美术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去教学生,这如何能不失败呢。虽然课后配套练习“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确实指向了语文,但教科书却不能提供如何“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的有效显性知识或默会知识途径,这样的语文赏析教学只能注定失败。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

积累拓展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对练习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教师教学用书》提供这样的参考答案: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形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尽管教师和学生们看了这个参考答案,但还是不清楚,这样的比喻和比喻叠加的强化后的形象好在哪里。还有是什么“形象”呢?教科书统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因为它都没有切中文学文本阅读的要害:语言!

那么我们如何从语言入手,解开文本的谜底呢?

正确的途径,应当是从分析《春》这个文本的语言入手。我们可以这样想,虽然“牛毛”有“密”的特点,但狗毛,猪毛,兔毛,等等,这些动物的毛,甚至都比牛毛更茂密,但为什么文章里却一定非用牛毛来比喻春雨,而不说春雨像狗毛、猪毛或者兔毛呢!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科书所提供的答案是无法让人满意的。答案说,牛毛“密”,但狗毛密度比牛毛还大啊!文本之所以用牛毛比喻春雨,自有它的道理。那是因为牛毛除了“密”特点,还有牛毛比较细和短的特点,远远看去,似有若无,而春雨刚开始下的时候,也是似有若无,这样的春雨,一定下得不大,所以,用牛毛比喻春雨,最贴切。春雨下得比牛毛再大些时,就像花针了,雨丝变长;再大些,就如细丝了,到春雨像细丝时,春雨从不连续变成连续的了。但无论哪种春雨,都是绵绵的,比较阴柔,不阳刚。原来这里,作者写春雨是由小到大在写,由断续到连续的进程来写的,十分符合春雨的特点。还有从语言的角度,后一句的“斜织”的“斜”显出春雨小,被气流或微风所左右,“斜织”的“织”,照应“花针”和“细丝”,春雨像丝织物,“细丝”的织物,用“细丝”比喻“春雨”,“细丝”的织物珍贵,而且斜纹织物比直纹织物工艺更高,更显出“春雨”珍贵无比,隐含了春雨贵如油的意思。而这个丝织物,还像屋顶上笼着的一层薄烟,可以知道这需要多高的纺织手艺啊!你看文学名家作品中的语言,前后互相照应,用词非常讲究,前后照应多么协调和谐,甚至天衣无缝。只有这样分析文学文本的语言,才能叫做文学赏析。

文学文本语言的上下文那种天衣无缝的和谐协调,不但体现在句子的前后语境中,而且在篇章中也是要做到协调和谐的。我们还是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子来赏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教科书这样提问:“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会想:写得太生动了,给人的印象真鲜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的练习,仅仅指向了学会考试,但没有指向学会语言运用。教科书这样教比喻,也太无效了,这些教学内容小学早已教了无数遍了,初中还教,是不是教科书偷懒了呢?教科书的确想不出办法了,于是只好祭出重复小学早已教过的教材内容的招数,这样省时省心,但损失的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是由于教科书文学文本解读能力的欠缺所致,它早已忘记了《春》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既然开头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就是说,春天来了想当也挡不住的。在描写了一大通春天的景色以后,文章当然还需要前后照应一下,结尾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小姑娘”,突出春天的可爱;“花枝招展”显示它的美丽,继续照应前文;至于“笑着走着”,写出春天欣欣向荣,无法阻挡,还照应着开头的“春天的脚步近了”,从脚步近了,到笑着走着,春天真的来了,理解文本,一定要从语言入手,就这么简单,可是教科书居然不知道!还有后三句第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里的“头到脚”,结尾句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都和开头“脚步”相紧扣,自然和谐,天衣无缝。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科书教材内容,教材课后练习“思考探究”第一大题第2小题说:“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设计的问题指向也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而不是指向学习语文。而第3小题:“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虽然概括是指向运用语文,但同样是指向概括文本内容,而不是指向运用语言概括。这类课后配套练习,设计的随意性太大,没有能体现语文规律性的语文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同样是不会解读而硬生出来的无效设计。

所以,阅读一切文学作品,千万不能忘记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如果想从文本语言以外的途径去求得文本的情感和意义,无异于缘木求鱼。

语文教材内容缺失

虽然我们可以要求一线教师有课程意识,但不能要求一线老师去研制语文课程内容和编制教科书中的教材内容,那都是需要“无中生有”的东西,这不是一线老师该承担的责任,这应该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的责任。一线老师们的职责是确定课堂里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里,我选取教科书规定的教材内容中的内容,来确定自己课堂里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将如此重任推给了一线老师,这是无法原谅的错误。我们还是以人教社2016版义务教学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为例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春》一样,属于抒情散文。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确定《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品对沦陷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痛的眷恋之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热情。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气势。[4]

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还需要给教科书确定具体适宜的教材内容,更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实现“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这一构想,可惜教科书没有提供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合理具体途径。对于下面的这段抒情文字: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喚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5]

《语文》教科书这样旁批:这里铺陈了许多赋予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5]

这样的旁批,显然是无效的提示,对阅读者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帮助。本来,教科书应该这样设问启发:文本这样的铺陈,本来是很啰嗦的,但为什么读者却不感到啰嗦呢?其实运用大量铺陈而不让读者感觉到啰嗦,是在于文本句式的适当变化和叙述视角转换,还有就是大量形容词的运用。感知作者的感受,这才是语文,是文学文本叙述的艺术,是需要学生学,教师教的。本来高粱、豆粒、脸庞、眼睛、山雕,都是东北最常见的东西,但用俯视的视角看到高粱像“红布似的”,读者获得一种新鲜感;用“金黄”形容豆粒的色彩,用“红玉”比喻脸庞,“黑玉”比喻眼睛,作者甚至没有告诉读者,这脸庞、眼睛是谁们的;用“斑斓”形容山雕,等等。这些金黄、红玉、黑玉、斑斓,都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珍贵的物品,“红布”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喜庆色彩,文本给平常物品用珍贵的东西来形容,那么,这些平常的物品也就变得珍贵起来,就衬托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有了这样的铺垫,连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声音和事情:幽远的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怪诞的狂风,等等,也在作者心目中变得如此珍贵难忘。这才是抒情文字的做法和目的所在。作者越是将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将平常被人所讨厌的东西,看得愈加重要,那么情感的错位就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抒情就愈加到位。比如“蛛丝”其实很不让人喜欢,但端木蕻良却在文本里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教科书其实要学生发现为什么要用“银丝”来形容“蛛丝”,这才是品味文本语言,学习语言运用,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文本,让读者明白,有如此美好的土地和物产的广袤东北大地,谁不想拥有她,谁又愿意失去她呢!当学生明白了这样的形容对抒情有什么好处时,这才是语文要学的真正要紧处。

对同样抒情的古代诗歌,教科书也毫无办法,不能提供赏析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地想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6]

教科书只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了诗歌,甚至解释都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解释翻译,除了让诗歌变得诗意全无以外,对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赏析能力,毫无帮助。“谁家”比“不知何人”不知有味多少倍,用“人”替代“家”,没有了“家”,这思念“故园”的情感便成了空中楼阁;用“玉笛”而不用“羌笛”,也不用吹笛,自有诗歌的必要;诗题中只是点明“春夜”,而没确定是深夜;所谓“何人”,其实是说诗人自己,但为何不用“自己”,而用“何人”来指称自己,这是赏析诗歌的要紧所在。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阅读诗歌,如果不通过赏析语言的好处,分析语言的妙处,品味或解读出语言所包含的所指和能指,那么这种赏析和阅读是注定要失败的。教科书对王维《竹里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用字造语”“平淡自然”,但编者们都没有指出王维《竹里馆》“用字造语”的好处来。连解释“明月来相照”“相照”也是出错的:“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6]这里,教科书们居然不清楚“相照”的“相”是什么意思,只能含糊地糊弄学生说是“明月”“来相映照”,其实,这“明月来相照”里的“相”当解释成代词“我”,这样解释才能与开头“独坐幽篁里”的“独”字相互映衬。真想问问教科书为何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

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方法去体味文本语言之美,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教科书研制的教材内容,但它却在最要紧处脱身了,这让我们一线教师感到十分遗憾。

几点建议

语文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其实已经非常明确: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正确理念和实际操作间的错位,造成了语文教学至今依然低效或者无效。由此分析可见,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语文课程没有研制出合宜的语文课程内容,教科书没有确定合宜的教材内容,却让本不该担责的一线教师担责。让一线教师自己来解决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的教材内容,而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却玩金蝉脱壳的把戏,这是有失公平的。

如此,想要改变语文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事实,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们,联合语文课程专家,纳入叙述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用学,语体学,逻辑学,修辞学,解读学,传播学,新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等和语文教学可能有关联的学科,筛选出中小学校所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新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当然还需要征求一下一线语文老师的意见,甚至也可以让一线语文老师参与制定课程标准。

其次,语文教科书的编制工作,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依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语文课程标准,由政府或出版社召集教材编辑人员编辑合宜的语文教科书,并让那些既懂语文课程和知道语文该教什么,又有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一线语文教师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也要向那些具有语文课程意识的一线教师征求如何编辑教科书的教材内容的意见,编出真正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语文教科书来。让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能像“数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等等的教科書一样,做到一线教师能到手就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备课几十年,教学无数次轮回,还是不知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

那么,什么样的课后练习系统设计才是指向学习语文的教学解读设计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设计是不是更合理。

细读文章,品味“文眼”式行文方式。

(一)理解百草园部分“野草”和“乐园”的对比关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1节,根据前边的全文阅读,找一找文章中哪句话起统领后文的作用?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怎么理解?怎样理解这句话?

2.阅读第2节,如何围绕“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展开描述。

3.“美女蛇”的故事和“野草”“乐园”能不能扯上关系?你怎样理解文章中安排的这样一个故事。

4.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二)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1.阅读过渡段,体味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感受。

2.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3.在作者笔下,三味书屋私塾里的先生是怎样一个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涯,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三)质疑问难

要求学生提问,(可以用小组比赛的方式)针对文本提出。如“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没有孔子的牌位,拜的是梅花鹿,却说算是拜孔子。并将提出的问题在纸上写完整。

这设计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的教学解读设计,这是指向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设计。当然并不是说,这样设计已经很完美了,而是提供一种正向思路。要做到这样,必须改变理解文本内容为旨归就是实施了语文教学的观念,从人教社的新编语文教科书中,我们看到,这个改变依然十分艰难,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全体语文人团结起来,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努力,走上语文教学真语文的正道。

注释: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p9

[2][3]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07.p2

[4]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2017.1.p81

[5][6]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11.p37.p79

作者:董水龙 周妙华

第4篇:七年级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也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薄弱的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特多。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语文素养?笔者认为:从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指导学法、拓宽资源等四个方面来帮助学困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学困生;基础;习惯;资源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中校,七至九年级的生源都来自周边的五个自然村的小学,他们升入七年级,不少学生语文基础非常薄弱,不仅一些词语、成语从未听过,甚至连很多常用字都不会写;背诵也只是死记硬背,不懂得理解消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好,具体表现在:课前不重视预习;课堂上不记笔记,不爱动脑思考;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马虎、潦草,甚至偷工减料。基于此,本人在施教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夯实基础

1、加强朗读,落实字音

课堂上做到每课必读,一般采取中等偏下的学生个别朗读,学生正音,读错即停的原则。要求他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时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爱上语文。七年级学困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连声调都不会标,读错字音、误读词语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笔者注意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或读错的字词都必须查工具书解决,并且要把它们誊写在错字本里。

2、掌握字形,规范书写

写字和朗读一样,都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七年级语文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笔顺笔画搞不清楚,以致在书写中错字、别字较多,随意涂改,字迹潦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学期初就把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语文版)附录中的《汉字造字法》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点线美、结构美和意象美。另外,在写字课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作业(练习册、作文以及考试),在写字方面更是要求严格,规范他们的写字。

3、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只有重视积累,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一是语言积累。要求摘抄字词、成语、格言警句以及古诗词名句、优美语段等。通过摘抄,不仅识记了字音、字形、字义,而且练了字。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二是文化积累。要求学生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搜集当地过节日的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培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想让学困生学好语文,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学生要想读通读懂课文,就必须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困生在养成习惯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2、培养读书必动笔的习惯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对学困生来说,教师更要培养他们动笔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圈点勾画,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感想或体会。并教给他们一系列圈点勾画的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困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3、培养课堂积极提问的习惯

善于发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笔者想方设法鼓励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然后试着去分析问题,最后尝试着解决问题,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在老师和优等生的帮助下,越来越会提问。

4、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对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书写。多则一篇一段,少则三五两句。每周检查一次。培养了学困生他们写日记的习惯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培养快速记录的习惯

有些学困生写字速度慢,不擅于边听边记,经常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笔者教给他们速记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来提高记录速度。很快,学生就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录。

三、指导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困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那就不怕他们学不好语文。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教给学困生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诗词记诵的方法、现代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作文审题的方法、仿写片段的方法等

四、拓宽资源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透彻地研究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的取舍并合理的开发教学资源。

1、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拓展语文教学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只要是与教学相关,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知识面窄,所以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扩展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开辟第二课堂在加强课内教学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学困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比赛、成语接龙、猜迷语、朗读、课本剧表演、我和名著相约等鲜活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同时通过活动来提高学困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转化学困生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钟钦云

第5篇:七年级语文课堂英化策略研究

摘 要:在当今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成为了一门国际语言。英语的学习与使用越来越广泛。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语言与英语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这样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而汉语英化就是最为普遍的一个情况。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英语思想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影响越来越深刻。这种畸形的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本文就是来探讨一下,七年级语文课堂上有关英化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英化;探讨

一、语文英化的原因

在日常交际或语文学习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这种“不规”英语式中文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初中语文教学者的基本功不是很扎实,且语文词汇量也不够,不够充分的了解语文语法,更不要说英语语法了,同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者对西方国家文化习俗与语言习惯不了解等造成的。基于此,就使得很多初中学生想用语文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又因为自身的词汇量不够,表达能力有限,就把表达出来的语句变成了汉语与英语的结合体,也就是表现出一定的句法问题。所以可以说,汉语英化仅仅只是初中生语文学习在实际学习中受到外语及其丈化、日常交际习惯等影响,而凭借主观想象重新组合成的一种汉语句式,也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过程,只需要教师又争取的引导就可以正确的解决了。但是,也需注意到,那些被修正更改的语法句式,其实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发展为抠头发。

二、语文英化的主要特点

1.句式而言

汉语辞典收录,并且在讲国内有较广泛应用的译借词与英语借词。同时,伴随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与经济的思展,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词汇越来越多,如香港(Hong Kong)等。而中国式英语本身就属于一种不甚规范的畸形语言,缺乏完整体系,也多用在口头交际中,故在词汇上普遍表现出词汇易出现词类混用的情况。但是也需注意,这些中国式应用也多用在人际交往调侃中,较少出现在书面语中。

2.句法而言

中文英化是指一些中文固定句式加上了一些英语的思维,因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性,也使得汉语句子多为意合型,跟西方的英语紧密的格式相不符合,这样就显得造出来的句子不是中文的也不是英文的,不伦不类。就比如“五四运动(May Fouth Movements)等,这句式是比较规范的句式,但是却有着较明显的中国持色,这就是中文英化的句式方面的特点。

3.其他特点

语文英化除了上面所说的两大方面之外,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点。比如汉语的拼音与英语的字母读音相混淆了:汉语的标点符号与英语中的符号相混淆等等。总之语文英语化的特点很是多样。

三、避免语文英化的措施

语文英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学习者语言知识不多,误认为语文与英语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同时也认为就算是英语的思想,但是只要通過语文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正确的语文表达方式,其实不是这样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正确的比较这两者语言,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英语思维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形象。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英语思维的影响。因为学生刚刚学习英语,英语的基本功不扎实,同时汉语的基本思想也没有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语文与英语在句式、句法、标点等方面相混淆。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好的、更加准确的学习语文呢。本文主要提一下几个意见。

1.紧抓词语基本功

熟练地掌握一些语文词语使学生正确使用这些词语的前提条件,所以这一点要引起语文教学者的重视。在学习语文词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知道也词语的含义,还需要知道这些词语使用在什么样的场合。同时也需要明白这些词语是否具有一词多义的情况,避免学生用错。当学生弄清楚这些词语的含义的时候,就需要反复的练习,以求熟练的掌握并达到正确使用的要求。

2.紧抓语法基本功

语法是词语造句的规则。当学生不能正确的使用相关的语文句式,那么就算学生懂得再多的词语的含义与用法,那也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做练习。熟能生巧。最终学生也可以正确的掌握语文的句式特点。

3.紧抓语言能力训练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当学生长期的处在一个正确的汉语交流环境中,那么学生就会正确的使用汉语文字,也就不会受到外来语言,英语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自己使用正确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语文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的发展只是汉语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参考方向。但是随着全球化不断变得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想让国内的语文教学不受到英语思维的影响,这就需要广大的教学者对学生从小就建立一个正确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式,避免学生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带有一定的英语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叶素英.中学语文课堂预习及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刘明月(1985.05.26—),性别:女;民族:满;籍贯:辽宁省本溪市;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职称:中学二级。

作者:刘明月

第6篇: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特点的体会

摘 要:2016年秋季开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进行了新版修订推广,是贴合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进行了创新实践。新教材与旧版本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也给了使用者全新的感觉。新教材通过自己的全新组织编订,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拼音、识字、阅读、造句、口语交际表达等语文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应用体会,探讨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下册;新版教材;特点

多年来,各地都在积极使用不同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常见出版社有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目前,全国范围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随着语文教材的广泛应用,人们往往可以总结出很多新教材的应用特点。新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于2016年秋季开始修订发行推广,刚开始使用就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笔者将以下册教材为研究对象,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整体印象受赞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于2016年11月人教出版社修订出版,是经教育部统一组织完成编写的专业教科书,全书共收录了24篇课文、6组写作、3篇综合性学习、2篇名著导读和8首课外古诗词,主要用于完成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程教学。可以看出,正是由专业大师、语言大家参与编著编审工作,才有了新的一版教科书问世。全书共163页,属16开本,较之旧教材在开本设置上明显不同,同时还对其中的字体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如将旧版教材课文题目由二号放大到小初号,正文字體由小二号放大至二号,田字格组字也由原来规格抬升了半号。因此,整体上让人感觉整洁大气。整书的装帧属精美层次,无论是整体布局、插画风格、页面留白、字体选择还是装帧设计,无一不是让人感觉到充满现代感,青春时尚。新教材大量使用童话类的图画,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童趣,降低原有教材的写实插画风格,并且原有的单线平涂也改为了新教材的无骨画法,立体感突出,更加生动直观,色彩更具饱和性,学生们在接到新书后,脸上的笑容和心中的喜悦是埋藏不住的。

二、新旧版本内容更换设置多面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六大单元基本含有阅读与写作两大结构内容。阅读课文中有描写人物的、有描写风景的;有古代文体、有现代文体;有描写现实的,有描写科幻的,不得不承认,所有的单元文章都属于各领域典型代表。整体上看,整本书24篇文章仅保留了旧教材的9篇文章,在其他新增文章中,很多内容来自于旧版教材的其他年级段文章,如收录在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1篇,收录在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4篇。新教材加强了在古诗词的诵读学习理解方面的文章收录,不仅保留原有的4首诗歌,还同时增加了4首,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感受到中外名家在诗歌创作上的灵感,也让大家体味到诗歌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名著导读部分,用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选段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选段分别替换了旧版中的《童年》《昆虫记》两个作品。当然,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在名著导读部分所选择的著作,都是传世佳作,学生通过新的题材和内容,可以直接加强对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如《骆驼祥子》就强调要通过圈点和标注来突出细节,《海底两万里》就强调通过快速阅读来提供语言的凝练度。

三、新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更有侧重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虽然突出体现了创新变革的思路,但是也注重通过加强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学生代入知识学习的殿堂。整个教材都在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多重关系,并按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分别为六大单元设置了主题。不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各有侧重,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通过对全书单元的备课和教学,对其中感受较深地就是单元内容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如第一单元通过讲述杰出人物,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生活追求。同时通过对不同文章的通览了解,通过对关键句段的斟酌揣摩,从字里行间读出特殊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如在第二单元中主要讲述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悠悠黄河的歌颂、最后一课的哀号、土地誓言的宣读、木兰诗的吟唱,仿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生存的重要性。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作品的背景与情感,在特定的抒情中完善自己的情感体会。在第三单元中学生们将重新提到爱心情感的话题,通过观察和体会生活中不同个体的感受遭遇来体会不一样的关系,要求学生们在普通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学会体谅不同的群体,保持应有的精神面貌。第四单元主讲的中华美德,是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单元,在不同篇幅的文章中,学生要能够从略读到精度再到快速阅读,不断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第五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加强描写,学生如果能够在不同的细节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情怀,必然能够将文章写得更加生动,语言的魅力也会跃然于纸上。第六单元带领着学生奔向未知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更加全新的时代。通过探险与科幻文章,学生们也会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探索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能够从自身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去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全面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可以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张秋喜.“三大变化”之“三大应变”——人教版2016年语文七年级教材内容变化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6(10):64-65.

[2]何小燕.2016年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结构的变化[J].考试与评价,2017(3):54-55.

[3]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学研究,2017(5):122-123.

作者简介:

王仁聪(1979.08—),性别:女;籍贯:四川宜宾高县;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语文;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单位:四川宜宾高县硕勋中学。

作者:王仁聪

第7篇:七年级语文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8分)

1、你能正确地默写出下面空格中的语句吗?(14分) ⑴绿树村边合, 。

⑵曲径通幽处, 。 ⑶万籁此都寂, 。 ⑷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⑸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⑹ ,潭影空人心。

⑺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⑻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⑼《龟虽寿》一诗中,常用来比喻人壮志不老,年老志不衰的名句是:(2分) , 。 , 。

⑽《过故人庄》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是 , 。

⑾《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正确书写下列汉字:(2分)

⑴hái 骨 ⑵ 静mì ⑶ cuàn夺 ⑷nǜe杀

3、翻译下列加点的词:(4分)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⑴莽莽 ⑵依稀 ⑶乌 ⑷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受大盘长涨影响,尤其是小盘科技股快速拉开的影响下,以持有科技股为主的大基金明显受到市场大追捧

b、"心连心"艺术团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c、1946年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沿江测试。

d、在创作《李清照》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李清照在燕尔新婚、惨遭离乱、扰国伤时几个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感情。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 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综合性学习(4分)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 一心要那荆州/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 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林俊杰《曹操》

(1)从这段歌词中,你能读出几处心领神会的三国典故故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① ;②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大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项毛,口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⑦。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合拢。 ③逡(qūn)巡:这里指来回地走动。 ④跳踯(zhí):指跳上跳下。 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

⑥(hé):咬

⑦啾啾:形容声音杂沓。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阖其扉,潜窥之

②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不啻

③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①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9、这篇寓言小品文的寓意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0、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

11、第l段文字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2分)

12、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2分)

13、下面的句子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 处。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2分)

14、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本文说明了

(二)暗 香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守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酲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

15、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分) 答:

16、第二段中"毫不张扬之意"与第三段中哪一句相照应?(2分) 答:

17、第三段中"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中"最温柔的记忆"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2分) 答:

18、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我们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19、通读全文回答,作者要赞扬生命中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答:

20、"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人,试举一例说明。(2分)

四、大作文(40分)

有生活就有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需求。如: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建设现代化最要创新人才......我们对某种"最需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请你围绕"最需要"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字数不少于600字。

(5)为了方便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江阴市要塞中学2008-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

2、

3、略

4 、c(a项中去掉"下";b项中"许多。应放在"妇女、老人和孩子"之前;d项中"谊染"与"感信"不搭配。)

5、d

6、(1)大战长坂坡、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官渡之战等

(2)①明月松间照 ② 明月几时有 (有"月"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7、①门扇 偷看 ②不上 ③稍稍

8、①众人都说猫胆小,认为它是没有能力捉大鼠的。 ②然后知道猫这样躲避,不是胆小,而是等待大鼠懈怠。

9、 克敌制胜必须避其锐气,运用智力;如果单凭匹夫之勇,那就无异于笨拙的大鼠。(主要从猫的方法、智慧联系实际来说寓意)

三、现代文阅读: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10、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11、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12、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磨擦作用。(意思对即可)

13、d

14、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暗香》

15、(1)指桂花香。(2)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6、"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17、指守门老大爷为一个同学打开方便之门。

18、敬重、感激。

19、默默行善,无私奉献。

第8篇: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七年级语文中的联想教学

七年级语文中的联想教学

从教多年,我对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感触颇深,尤其是许多课文中的联想,我认为不可忽视。课堂上,不少教师常把重点放在对主题的挖掘和对学生品德的教育上,而对联想这一手法的分析和训练比较少。其实这一环节引导到位的话,会把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孩子们带入语文兴趣的大门,会让他们在对语文基础的掌握上获益匪浅。

所谓“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它在初中语文中运用很广泛,其运用的技巧和艺术值得中学生学习和借鉴,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联想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联想的知识,开发他们富有创造性的联想能力。联想给人以自由的翅膀,它不受时空的约束,思接千载,把本来相隔久远,相距甚远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七年级课文中有许多运用联想的典范,朱自清在散文《春》中,描写景物时打破时间的局限,在描绘春花图时由桃花、杏花、梨花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联想,既丰富了写景的层次,又开拓了美的境界。如果把丰富的联想和巧妙的比喻联结起来融入描写中,就更能使文章富有文采和艺术魅力。如《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散文,他在描写雪后山景时写到:“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表现了山的秀美动人,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由花衣被吹动进一步联想到肌肤,生动地写出了飘雪的山体那种美丽的丰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可见抓住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比喻联想,启发学生广开思路,加强形象化的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可通过仿写来进行,如在教《春》时,我训练学生仿写最后三个排比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经过启发,学生能联想到春天像仙女、像画家,像魔术师,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在春天绚丽多姿的景象中徜徉,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得到美的陶冶。联想,不仅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且能够帮助作者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和升华。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极富哲理性的散文,作者沿着紫藤萝这条线索,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由紫藤萝的遭遇联想到人的遭遇,由花儿自衰到盛联想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联想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主题。不仅现代文章用这一艺术手段,文言文也不例外,如沈复在《童趣》中把夏蚊成雷联想为群鹤飞舞,以烟喷蚊联想成鹤唳云端,花台草木联想成树林和野兽。通过对童年生活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的具体描述,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神奇的联想和想象力及稚气烂漫的童趣,可见丰富的联想不仅符合七年级孩子的特点,也使文章有丰富的内涵和新意。运用联想,不仅能升华主旨,还能构思全篇,如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

1、2句通过问句形式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联想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

4、

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描写联想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可见整首诗歌的构思都是联想在起作用。再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中作者由香瓜子所处环境没有生长条件联想到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壳,由小飞蛾面临严重威胁时的极力挣扎联想到凡是生命都有求生欲望,由静听心跳联想到两种人生态度。文章就是在这三个联想的基础上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这些联想同时也是文章的写作思路,起了谋篇布局的作用。过后我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表达对文章生命的感悟。第二天我打开作业本一看,有同学举出了小草春风吹又生的例子,有同学举出 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有同学举出了天星桥石缝中树根的例子等等。这样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运用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既练了笔,又活跃了思维,还收获了一些哲理。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高峰时期,联想和思维活动十分活跃,利用教材中那些联想丰富的例子,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教会他们怎样运用联想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增长学生的写作知识,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联想不仅有以上作用,作者还能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愿望。任何事物总是有对立面的,运用事物的对立面作对比联想,可以使截然相反的事物形成鲜明对比,如由美想到丑,有善想到恶,由渺小想到崇高,由悲苦想到幸福,由黑暗想到光明,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作者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秘奇丽的美妙境界,作者正是因为不满人间的黑暗,才联想到天上的光明,在诗的第

三、四节中,诗人又由天上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以及自由的生活,联想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大胆创造,描绘了幸福美满的婚姻,自由安详的生活,这些奇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联想,生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封建统治和压迫的不满和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和向往。让学生了解诗中的联想,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知晓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并起到教育自我的作用。

另外,特征和本质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发生联想,作者也能借助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如法布尔的科学小品文《绿色蝈蝈》为了表现自己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惜在对蝈蝈的称呼上下功夫,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联想到“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联想到“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联想到“蝉的屠夫”,由于蝉和狩猎者、囚犯、屠夫特征相似,作者通过不同的联想来变换不同的称呼,不仅使行文灵活,给人深刻的印象,更表现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抓住课文中这些联想,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点拨和启发,不仅能把握文章脉络。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能让学生积累和学到相关的一些表达艺术和写作技巧。

七年级处于小学和中学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他们思维敏捷,喜欢联想,但缺乏一定的经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抓住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联想语段,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联想的作用和意义,利用形式各异的训练,培养他们联想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开创思维和创新精神,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上一篇:流动资金贷款下一篇:路面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