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精选7篇)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 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 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 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 “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 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 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 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 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 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 中国著名作家,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 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淳朴, 文笔通俗晓畅, 描写从容自然, 结构简洁完整, 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 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字佩弦, 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长于江苏扬州, 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 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 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 博览奇书, 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 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 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 遣词精当, “词组只字, 妙绝古今”, 或用白描, 或施浓彩, 疏落有致, 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 富于变化, 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 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 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 《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 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 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 所运用的群众口语, 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 取材较为广泛, 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 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 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 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 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 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 行文草木有灵, 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 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 其作品《晋词》《觅渡, 觅渡, 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 也称楹联、对子, 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 始创于五代时期, 盛于明清,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 所以, 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 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 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 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 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儿,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 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5.重点字词
略无 (完全没有) 飞漱 (飞泻冲荡) 沿溯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 (确实很多) 涧肃 (山涧寂静) 属引 (连续不断, 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 倒映着 (山石林木的) 影子。
(3)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 两岸山峰高峻, 山上草木茂盛, 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 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 草色清新、柔嫩,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 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 兼摄远近之景, 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 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 一年之计在于春, 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 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 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 写晴, 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 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 既写出了所见、所闻, 又写出了所嗅, 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 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 有声, 有情, 三者水乳交融, 真是情景相生, 声情并茂。
写雨, 既有层次, 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 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 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 可那是“旧时”, 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 “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 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 富有情趣, 读后, 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 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归省xǐng
踱duó步
怠dài慢
絮叨xù dāo
潺潺 chán chán
凫fú水
不惮dàn
撺掇cuān duo
皎jiǎo洁
屹yì立
茶峒dòng
踊跃yǒng yuè
干燥zào
擂léi鼓
泅qiú水
蘸zhàn酒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鬏jiū
阖hé家
烙lào印
簸箕bò ji
澄chénɡ清
疙瘩ɡē da
抠kōu
晾晒
黄晕yùn
酝酿yùn niànɡ
蓑suō衣
抖擞sǒu
葱茏lóng
黛dài色
贮zhù藏
迸bèng发
遗憾hàn
磅礴 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苦涩sè
髻jì
镶xiānɡ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不识好歹
呐喊助威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邪魔鬼祟
念念有词
七嘴八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繁花嫩叶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
蓬蓬勃发
闲情逸致
宛转嘹亮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奇书,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富于变化,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广泛,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其作品《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代数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数学规范):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浙教版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标 0,纵坐标 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填“>”、“<”或“=”)
8、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 |b| ,到y轴的距离是 |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 相等,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 到x轴的距离是 ; 到y轴的距离是 ; 点P(2,3) 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点P(2,3) 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
11、如果两个点的 横坐标 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 ;如果两点的 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 。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轴,PQ⊥x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轴,PQ⊥y轴。
1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a,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 a = b ;如果点P(a,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 a = -b 。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 |a|≥0.
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单元多音字
单元形近字
第17课
《紫藤萝瀑布》
一.字词梳理
rǎ嚷ng suì穗
cāng舱
còu凑
niàng酿
bèng迸jiàn溅 tiǎo挑dòu逗 chén沉diàn淀 花bāo苞 zhù伫立 枯kūhuái槐 líng伶dīng仃
zhàn
绽开 发fāduān
端 zhōng终极jí
bèng迸jiàn
溅
tiǎo挑dòu
逗
fán繁密mìlǒng笼zhào罩
稀xīlíng零
忍俊不禁jìn
(jīn)仙露qióng琼jiāng
浆
蜂围蝶dié
阵
盘虬qiú
卧龙
2.多音字
禁
(jīn)
禁受:受得住,耐久。
(jìn)
禁止:不许,制止 盛(shèng)兴盛:兴旺。
(chéng)盛饭:把东西放进去。
笼(lóng)灯笼: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lǒng)箱笼:较大的箱子 宁(níng)宁静:平安,安定。
(nìng)宁肯:情愿。
(zhù)
贮藏;积聚。同“贮”。
二、单元字词汇总 1.终极:终点。2.繁密:多而密。
3.伫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瀑pù
布
níng
凝望
4.凝望:凝神而望。
5.蜂围蝶阵:是指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6.仙露琼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来指极少,不多见。7.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8.迸溅:向四处飞溅。
9.伶仃:瘦弱无力的样子。
1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11.遗憾:这里指不称心。
12.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13.枯槐:枯死了的槐树。14.依傍:依靠。
三、文常
《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宗璞女士偶然在家乡见到开得很旺盛的紫藤萝,心情感到十分舒服,淡化了弟弟离去的悲痛,感到生命的顽强、永恒和美好。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宗璞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笼罩在作者心头。在“文革”结束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棵盛开的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四、重点阅读理解阅读
文题解说: 文题点出了本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且以“瀑布”比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长茂盛的特点,而且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的内容,也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创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她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作者的弟弟于1982年10月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主旨:作者借花喻世,根据自我经历、情感的需要,抓住藤萝花像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从“流动向前”的紫藤萝瀑布中,感悟到向前奋进的力量,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 “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写作思路
行踪词语
感情变化
赏花
停住脚步
繁花似锦,内心愉悦 忆花
伫立花前
回忆往事,遗憾悲痛 悟花
加快脚步
感悟生命,精神振奋
2、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4、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设置悬念。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5、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中心主题?
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家庭遭受的不幸以及小弟病症带来的焦虑、悲痛;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用花儿抒发我的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
紫藤萝败落
______ 家庭不幸,小弟病症 紫藤萝盛开
______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紫藤萝的衰胜变化 ______自己家庭的衰胜变化
6、人生哲理:
写景 ______
感悟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生命,如果跟顽强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有生命,就有希望。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7、赏析课文,品析语言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请把他它划出来,先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理由。运用以下句式进行赏析: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用“我欣赏‘________’这一句,它运用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______”的句式进行赏析。
○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了花的繁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一词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
4、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A感觉写B感觉”,从而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
○
5、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
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紫藤萝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总结: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对比(如文中紫藤萝前后不同的遭遇)等修辞方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同学们应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眼前的紫藤萝树可以用什么词语概括它的特点?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的描写来体现它的这个特点?
眼前的紫藤萝树的特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花?
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面对这样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发生看怎样的变化? 惊喜——振奋——激动
4.分小组朗读“忆花”(7一9),并思考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怎样?面对这样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怎样?
萧条、冷落;作者的心情:疑惑、痛楚、遗憾。
5.齐读“思花”(10—11),请从中找到点睛之笔。作者此时的心情又怎样?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宁静、喜悦、振奋。
6.“我”为什么会“焦虑”和“悲痛”?
结合背景理解,“我”的“焦虑”和“悲痛”是因为我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而且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而深感悲痛。
7.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8.怎样理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作者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后,心情便豁然开朗,所以“加快了脚步”。
9.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一切都会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的。展现在她面前的紫藤萝花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在这些跳动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深深地感悟,她获得了面对不幸的勇气,她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萝瀑布”的力量带走了,她已经能够平静地看待这些不幸,将焦虑和悲痛转化为精神的宁静。“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说明了这些花长得很茂盛,很有活力,体现出了生命的可爱,正是在这些富有生命气息的花面前,她深深地思考了生和死的关系,最终她领悟到了一种生的喜悦。
10.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小结: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视觉到嗅觉,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把紫藤萝花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
首先,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其次,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再次,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最后,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11.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使作者联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但人类生命的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向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课堂小结:生命中会有磨难,但磨难终会过去,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绽放自己生命的异彩,为人类生命的长河增添光彩和芳香。愿你的生命盛开如花!
第18课.一棵小桃树
一、字词
chànhuǐ忏悔
纤纤的 矜持 孱头儿 恍然 服侍 魂魄
马嵬坡 单薄
花苞 孕tuìjìnàomànwěisuǒhuò
àosàng
zhízhuóxiānjīnchánhuǎngránshìhúnpòwéidānbóhuābāoyùn育 褪尽 傲慢 猥琐 祸不单行 懊丧
执著
二、多音字
着[zhuó]穿着
着 [zháo]着边
着 [zhāo]着数 着 [zhe]走着
单 [dān]单纯
单 [shàn]姓单
单 [chán]单于
凹
[āo] 凹透镜
凹 [wā] 同“洼”(用于地名):核桃~凹
丧
[sāng]丧事
丧 [sàng]丧失
三、字词汇总
1.褪尽:指年龄、颜色、物体、岁月等消散、消失、褪散。2.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3.矜持:自鸣得意;自负。4.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5.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yù6.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7.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四、文常
《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对自己成长的隐喻,艰难但倔强;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关心呵护“我”成长的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怀念狼》已问世。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五、重点问题 文题解说:“一棵小桃树”是全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抒情的对象,很明显的托物言志的散文。
创作背景: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主旨:作者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辛酸与苦涩,从而唤醒人们珍惜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的今朝。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
本文在结构层次上比较清晰,可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划分层次。
本文的结构层次是眼前景→回忆过去→眼前景
1、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
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是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历经风雨的摧残。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总之,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关注它、爱护它。寄意(托物言志)
3.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4.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是怎样过渡的?
作者先写春雨中的小桃树不堪风雨的吹打,花一片一片地落了,桃树也瘦了,进而联想到自己往日的傲慢、矜持和今日的软弱。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对往日的回忆上了。
5.第三自然段中奶奶的话给了“我”什么启迪? “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是什么意思?
奶奶的话启发了“我”追求理想、追求幸福。“蓄着我的梦”反映了作者孩提时代对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的向往。
6.第四自然段中说“它长得很委屈”是什么意思?
说“它长得很委屈”表面是说它生长的环境不宽松,在一个墙角里,不能茁壮成长,暗示作者自己从小生活在小山村的环境里,孤陋寡闻,直到进城里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
7.第五自然段中,作者拿爷爷待弄的各种各样的花草与“默默地长”的小桃树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反衬了小桃树生命力的旺盛,纵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
8.第六自然段中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几句话的含义是“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9.文章第七、第八两自然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 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这篇散文就是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和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说“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是什么意思? 文章以此作结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表示“我”对小桃树充满信心,相信它会耐得住风雨,经得住挫折,最终会成为大桃树,结出果实的。文章以此作结具有深刻含义: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我”坚信,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果实。
总结全文: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一棵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小桃树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
19.外国诗二首
一、字词
1.镇zhèn静:情绪稳定或平静。2.忧郁yù:忧伤、愁闷。3.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霎时,刹那。4.怀恋:动词,怀念依恋。5.人迹:人的足迹。
6.涉shè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7.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8.幽寂jì:幽静,寂寞。9.延绵:绵延。
二.多音字
假 [jiǎ]假如
假 [jià]假期
将 [jiāng]将来
将 [jiàng]将领
更 [gēng]更改
更 [gèng]更加
三、文常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以普普通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向女孩提出慰藉。这首诗以劝告的口吻和平等的娓娓动听的语言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实,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四、重点问题 文题解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未选择的路》:用“未选择的”修饰“路”,揭示了诗歌的切入点——他虽然写了已走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主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未选择的路》一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5.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只能等待。6.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7.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4.学了这首诗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地选择。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1.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登幽州台歌》。有《陈子昂集》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传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有《示儿》《诉衷情》等。
5.龚自珍,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怆(仓)
(二)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曾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诵不绝。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眦 凌(临)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21教育网
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21cnjy.com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身(生)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怀对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诗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之中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着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涯(崖)作(做)
【练习巩固】
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4.《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蕴意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一、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二、文章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三、探究: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交流点拨: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蚁为兽(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何不试之以足(用)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推荐阅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05-27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总结12-31
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12-18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苏教版06-2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11-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梳理09-11
七年级语文常识知识点2006-27
七年级上册语文重要知识点07-05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人教版09-17
七年级语文诗歌默写知识点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