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项目管理办法

2023-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脱贫攻坚项目管理办法

基于脱贫攻坚探究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

摘 要:我国村级档案信息详细记录了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见证者,同时也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力量之一。因此,农村脱贫攻坚的档案信息管理一直都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分析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对如何进行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策略。

關键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村级档案管理;规范化

前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坚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制,确保在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 ]。如今脱贫工作结束,大量扶贫档案需要管理,也为乡村振兴的档案管理打基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健全村级档案管理,为乡村振兴、现代化夯实基础[2 ]。目前,我国虽在5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已逐步建立了村级档案管理,但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对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乃至乡村现代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概述

1.1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定义与分类

档案是指国家、社会或个人从事相应政治、技术、文化等活动,从而形成对国家或社会有价值的信息,将此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形成的记录[3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往往是指在进行村级脱贫攻坚过程中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进行的记录。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不仅反映了村级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还保存着建档立卡户纳入与退出档案。此外,还包含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群众评定、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工作的全面信息材料。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应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形式可分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类:纸质档案以纸张为载体,主要保存文件、图纸、户籍、证书、笔记等的原本或原稿;电子档案以计算机为载体,对相关电子文件、图片进行存续[4 ]。按内容分为文书档案与农户档案两类:文书档案指上级党委、政府下发的脱贫攻坚的政策、法规文件;农户档案以村户为单位,根据每村每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进行分类,完善农户资料。

1.2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主要作用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在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5 ]。第一,是相关法律、政策的依据。农村实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加入与退出、低保贫困户的评选、养老保险等保险金的缴纳、“两免一补”等相关脱贫政策都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与政府政策的执行,才能避免出现人为干涉现象,而这些政策、法规都可以在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中找到。第二,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一般为纸质档案,同时每家每户存在一个档案中,是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调查得出,也是最真实、原始的材料,因此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可通过档案锁定需要扶贫的用户,根据用户的贫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帮助百姓脱贫。第三,是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扶贫工作要保证其务实性与真实性,获得广大农民的一致认可与满意。为此,要有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目前,我国采用了省际间交叉考核等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检查农民生活状况,走访农户进行抽检,也要抽查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一旦在检查中发现一定问题,可能要乡、县职部门进行举证,此时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就是重要证明。第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村级脱贫攻坚档案除了包括村民生活情况,对村子的基本情况,如街道、人口、面积、经济来源等信息也有详细梳理,此外还有相关的政策文件。为了更好地推行乡村的振兴战略,相关部门需要查阅村级脱贫攻坚档案获得有效信息。

2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不规范

首先,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保管档案的期限也没有明确概念,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无章可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没有系统性、规律性;其次,部门村落的村级文件收集不完整,存在认知偏差,村委会对迎接上级检查的相关文件往往可以有效保存,但涉及民生的相关文件保存不完善,针对脱贫攻坚的相应文件有些甚至散存于私人手中,随意丢弃到办公室或仓库中,既不安全也不利于查阅,严重影响了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

2.2 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条件较差

由于开展脱贫攻坚的村落一般较为贫困,因此工作环境及工作设施都较为简陋,相关条件不够充足。由于经费、人力物力的不足,很多村组织没有将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导致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机构缺失,没有专业的人员管理,同时保存档案的房间、工具严重不足,更无法保证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安全,档案被盗窃、受潮、损坏的现象较严重,为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3 缺乏管理机制

我国在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了大量资料与信息,同时这些资料与信息涉及多个党政层次与行业部门,在村级档案的资料收集与归档建设中存在杂乱无章的现象,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与之对应。同时,在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管理人员一般为村干部或驻村小队队长。这些人员很可能身兼数职,对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工作分配不出过多精力,无法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和模式,使村级脱贫攻坚档案信息缺乏准确性与完整性。

2.4 档案管理不具现代化

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人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村级脱贫攻坚的档案管理中,还未完善信息化技术,也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在经费、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我国部分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工作往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对纸质文档进行相关检索与调阅,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使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与信息传递也较为不利。

3 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策略

3.1 加强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村级档案的归档、分类、保管期等的设定,应由区、县政府牵头,协同乡镇根据本地村级档案工作的现状进行统一制定、印发,做好培训与指导,保证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为文件材料的归档质量带来保障。同时要制定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根据《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本村状况进行制定,使该制度合理合法,要对档案的分类、组卷、装订等工作做出全面规定,同时基层档案工作人员要经过相应技术培训才能上岗工作。

3.2 加强条件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面对村落较大,村中人口众多的村子,可通过“村档村管”的管理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即本村人员管理本村档案。在村级脱贫攻坚制度实施时,档案部门应对各级领导宣传村级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求配置管理村级档案的相关设备与条件,完善档案装具和档案用房。

人员配置是村级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可选用村中思想觉悟高、文化程度较高、基本素质好的年轻人承担档案管理员,并进行培训,令管理员拥有相应的业务能力与技能素质,同时为村级脱贫攻坚档案的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3.3 加强村级档案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要引起相关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树立一定信息化管理理念,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培养专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其次,加快村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村级档案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出其价值与意义。最后,实现村级信息档案的资源共享,借助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村级档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对重要档案或各部门共同需求的档案进行资源共享。同时设置查询系统与安全系统,为村级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避免病毒的入侵。

参考文献:

[1]卯琼.档案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档案,2019,551(9):32—33.

[2]陆玉雪,陈筠,李学明,等.大学生助力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工作方法探索——以贵州省凯里市麻江县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4):342—343.

[3]王健.“兰”香酒城不负韶华——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曾泽兰[J].中国档案,2020,566(12):73—74.

[4]黄凤平.把握关键要点紧扣系统精准全力守护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历史记忆[J].中国档案,2020,555(1):36—37.

[5]蒋和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推动政策创新——兼评《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2):191—194.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

作者:尹敏聪

第2篇: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对脱贫攻坚的作用探析

摘 要:脱贫攻坚是现阶段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脱贫攻坚工作更为紧迫,国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先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因为如果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就会导致脱贫规划不合理甚至滞后。因此,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打造高质量的经济管理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脱贫攻坚

现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越发紧迫繁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脱贫攻坚是必须的。要促进经济发展,就要加固农村产业结构,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切实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尽力帮助贫困户拓宽经济来源。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完善经济体制,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農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

1.个体经营方式。围绕个体经营方式,该方式建立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之上,在该经济管理形式中,以个体经营作为部分农特产品加工及生产的主要形式,不仅生产经营渠道较为灵活,同时也能发挥不同经营个体的生产优势。但是由于个体经营使得技术资源相对分散,导致规模化生产经营难以实现,且需要建立在政府村“两委”集中引导之上来确保个体经营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此外,在个体经营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经营个体均缺乏一定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导致市场风险很容易对个体利益造成影响,并直接影响经营个体的长期健康发展。

2.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基于个体经营方式所存在的资源分散问题,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随之诞生,其中,该经济管理形式建立在对于农村资源的集中整合之上,即包括土地、林木、农畜在内的多种资源均列入经济管理范畴。在此基础上,任何参与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的经营个体均能够享受集中资源管理带来的福利,而依托于明确的股权划分,经营个体能够公平、公正的参与市场竞争,有助于确保经营个体的经济利益。同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依托合作管理方式开展经济管理活动,且充分践行了多劳多得的管理思想,这使得合作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被大幅提高,有助于改善针对本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现有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对此,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十分适用于市场组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城市周边或发达农村地区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考虑到其经济管理活动会受到交流、资源、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该方式的利用价值并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3.企业或龙头大户带动形式。在多元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农业市场中不免会出现一定的大型企业和龙头大户,而针对这些于农村市场中占有较高主导权的经营体,如何发挥其市场带头作用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或龙头大户为依托带动经济管理活动长期开展,同样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其中,由农村大户及企业组织在一起形成协会,再通过发挥协会力量整合多种农业资源,进而一方面可实现对于全方位农业信息的交互共享,另一方面也能真正确保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然而,需注意的是,针对一些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农村地区,该经济管理形式的适用性相对较低,即虽然能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充分开展,但对于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使经营协会面临较大市场危机。

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现状

1.个体经营难以抵抗市场风险。个体经营较为常见,农村的个体经营一般是建立在土地承包上,个体是农民或家庭。个体经营因为其具有灵活性,让不少贫困经营用户选择这种经营方式。不过由于其规模难以扩大,所以大多不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脱贫攻坚地区,政府会先引导散户,不过这个方法使得农民更为分散,不利于提高脱贫效率。

2.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离不开经济管理体制的存在,不过根据目前实际的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这是一个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不少扶贫工作人员还没有切实地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也没有掌握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关系和力度的方法。而且不少贫困地区都体现出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无法抵御市场风险。所以,如果不能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仅无法助力脱贫攻坚任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此外,针对大多数贫困农村,其均尚未形成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且整体经济管理活动开展也不够灵活,与实际的农村发展情况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进而不仅不利于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同时也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农业建设原则。

3.农村基层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对于脱贫攻坚来说,不仅需要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也离不开一支高素养高水平的基层管理队伍。不过,目前的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并没有顺应新时代,而是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也正是沿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各项产业,既会加重农村分散程度,也不利于贫困户降低市场风险。从一定程度上说,对生产效率毫无作用甚至会降低生产效率,所以必须提高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水平。

4.各项产业脱贫攻坚规划工作滞后。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少不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制定出一套脱贫攻坚的规划和方案供农村开展,但是产业脱贫工作却始终处于滞后位置,说明规划和方案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首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人员不够重视规划,反而一股脑地将精力放到项目上面。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促进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的规划。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工作风险增加,势必会导致帮扶单位犹豫是否帮扶,使得一些机构企业等不敢轻易投入资金,极大地阻碍了脱贫工作效率。其次,就算有产业脱贫规划,但如果质量太低,无法衔接人与产业,规划就会如同虚设,致使农村资源分散浪费。

5.经济管理方式选择不当。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往往是确保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质量的关键前提。但是,围绕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经济管理人员,导致现有农村对于经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不仅无法于多种管理形式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且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案,同时也不能针对当前农村市场潜在的市场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缺乏应有创新性和执行力,经济管理工作能效也会大打折扣。

6.经济管理监督力度较低。在现有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中,因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所致的腐败问题依旧存在严重,其中,虽然国家已经针对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较高重视,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资源,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经济管理监督体制,导致社会资源及国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很难落实到真正的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之中。此外,围绕现阶段农村发展情况,多数农村均尚未针对经济管理队伍构建完善的约束机制,这导致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很难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性、协调性发展。

三、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对脱贫攻坚的作用

脱贫攻坚工作不是一个单项项目,而是具有系统性,离不开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和有效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伴随着近些年来农业产业也在创新发展,使得社会各界对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越来越关注。要达成脱贫攻坚任务,就要根据贫困村最实际的情况,积极寻求适合该贫困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这些,必须要有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助力,因此有必要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经济发展的模式,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细优化农村经济体制,帮助贫困村住户找到适合自身增加农业收入的生产方式,能够从整体上使农村经济环境趋于良好和谐,增加农业收入,实现巩固脱贫成果。

四、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策略

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对于脱贫攻坚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更为精细和精准,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首先,要在满足贫困户基本意愿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脱贫方式。其次,要学会因地制宜,全面考虑不同贫困区的优势,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养殖或发展的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政策。最后,积极引导贫困户更加集约化,及时有效地调整产业模式。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能够促进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1.公开扶贫资金使用状况。要让扶贫地区的广大村民明确地了解到扶贫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就必须保证能够公开扶贫资金的使用状况,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时,能够去研究资金真实的使用情况并公示出来。做到资金公开,更能使贫困户信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乐于跟随基层管理人员的引导,做到团结一致。还应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化系统化,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扶贫资金管理政策,保证资金公开、透明和公正。

2.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观念。目前的大多数农村财务的工作和管理方式都还比较保守落后,这样势必会严重制约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有效提高水平。新时代的现在,注重以人为本,财务管理就应该切实地为村民争取利益,帮助他们提高资金收入,提升整个扶贫区的资金利用率。所以,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观念,积极开展各类理财和投资,积极引导村民走向致富道路,达成脱贫攻坚任务。

3.发挥企业或龙头大户的带动作用。在脱贫攻坚地区的农村,通过企业或龙头大户带动农民这一经营方式是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十分广泛,并且已经取得不俗成绩。虽然说这种方式集约化程度不够,但是与以往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相对比,其带来的效益更多。一般来说,企业或龙头大户会组织成为一个协会,集中发挥带动力量,组织农民并且减少农民分散程度,让他们享受到这个协会所带来的好处和经济信息。同时,这一经营方式还能发挥出农民的集体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以,需要推动这一经营方式。

4.建设专业的基层脱贫攻坚队伍。在构建基层脱贫攻坚工作队伍时,应加强专业化管理,尽可能秉承因村派人原则来做好帮扶工作队伍建设。同时,应基于不同贫困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环境,在引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此外,围绕现有工作队伍,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通過及时开展专业技能和思想教育活动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并依赖健全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措施保证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在发挥现有管理人员创新能动力的同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健康长期发展。

5.创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方式。围绕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活动,除了应基于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管理形式外,还应以信息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为载体创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形式,进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其中,一方面应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信息交互桥梁,实现经济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则应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发挥QQ、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效果,进而在打造农村信息交互平台的基础上提升农村脱贫攻坚队伍的服务能力,并最终于营造融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保障农村经营个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段万菊.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J].云南农业,2020,(4):30-31.

[2]  闵祥国.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商业文化,2020,(9):60-61.

[3]  贾文博,岑金花.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方法探析[J].轻工科技,2020,(2):116-117.

[4]  金德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22.

A Probe into the Role of Improving the R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in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YAN Yi

(Linzho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Anyang 456500,China)

Key words:rural economy;management system;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晏祎

第3篇:关于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及乡村振兴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首先从脱贫攻坚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研究档案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究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档案管理的优化对策,以为我国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档案管理;乡村振兴

前言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吹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乡村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档案管理、农业档案管理、改革档案管理和人才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更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略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但在档案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本文围绕档案管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档案管理优化措施,让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乡村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1. 脱贫攻坚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档案管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

档案管理通过乡村逐户调查并建档立卡,根据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乡村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资料,便于政府机关精准锁定需要帮扶的困难户,并通过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地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因此档案管理中详尽的人员基础资料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和计划提供了必要基础;第二,在经过前期对帮扶对象有了基础的了解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计划以后,详细的帮扶动态台账不仅能有效监督和保障帮扶人员每个阶段帮扶工作的落实到位,还能反映每个阶段的帮扶成效,并根据帮扶日志来总结和进一步优化帮扶办法,提高扶贫效率。由此可见,档案管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

1.2档案管理是制定脱贫攻坚战略政策的依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不同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需要帮扶干部点对点深入到贫困户的生活环境中,从自然环境、资源、交通以及因病或因灾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判断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并建立扶贫档案,定期更新,对于已经脱贫的村或户也要积极关注其生产生活情况,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不断完善扶贫档案,来帮助帮扶干部理清扶贫思路和对策,有利于避免脱贫村户返贫返困,为脱贫攻坚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

1.3扶贫档案是检验扶贫成效的重要手段

扶贫档案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对脱贫攻坚工作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记录我省精准扶贫工作历程。,档案中的各项记录,尤其是视频和图片前后对比,直观比对出帮扶前后贫困村风貌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能体现帮扶的成效,更加直观地展现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结果。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取得的成绩

首先,更加进一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笔者多次参与督查工作下鄉下村,切身感受到了乡村档案管理的不断完善。通过最原始的记录乡村发展及其他各项活动资料的收集归档来形成的乡村档案有效助推了当地发展政策计划的出台,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另一方面,当地的发展和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乡村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有序进行。

其次,乡村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加强。自1998年至今,国家各职能部门陆续结合共同颁布各项农村档案信息工作管理的试行办法,从国家层面,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规范化和科学化村级档案的管理,并将其正式纳入国家资源建设管理的战略中,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完整建设,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再者,乡村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及规范化、科学化程度逐渐提高。随着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我国各职能部门从三农问题和基层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作为重点关注内容纳入行动计划工作范围中,推动乡村档案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推动乡村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档案的保管、保密、借阅以及台账登记等制度,推动乡村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有张可寻,两一方面,在档案室的配置上也有着明确的基础配置要求,如烟感探测装置、空调、防盗门窗和电子扫描防盗系统等,利用硬件设施及软件支撑为乡村档案管理打造更加安全、高效、规范的档案管理设施。

最后,乡村档案管理逐渐朝着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乡村档案管理也顺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朝着信息化建设发展,通过利用电子档案可一键备份、快速传输以及海量储存等突出优势,逐渐将传统纸质文件档案进行电子转化,并且结合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势,根据电子档案的不同类别增设电子目录数据库,并不断完善、更新和壮大数据库信息,实现各职能部门内部档案管理的信息共享。

2.2存在的问题

2.2.1乡村档案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乡村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是由乡村职能人员兼管,难免会出现由于工作事务较多且较为复杂、加之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无暇顾及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和开展。二是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分类、归档、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导致档案信息容易出现遗失、档案保管不全等问题。长此以往,无法充分发挥出乡村档案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2.2基础设施不足及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相比较于其他经济和民生等核心工作而言,难以引起乡村和村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在档案管理上投入的时间、资金以及人力和物力等资源较小,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档案工作的硬件及软件设备尚不齐全,据笔者到村走访观察,部分乡村档案管理室的设施装修均不符合国家对于档案业务管理规范的统一要求。

其次,在乡村中,具体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并且基本以兼职为主的工作人员,因此在工作上的流动性和变化较大,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接容易出现断档现象,不利于工作持续性的开展,并且流动性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缺乏了解,掌握程度不够,整体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且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在对档案文件进行归档时容易出现材料散乱和归档不及时的问题,档案信息杂糅,还会为下次借阅档案信息时造成不便。

2.2.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经对目前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研究调查不难发现其目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远远低于社会信息化水平,大部分乡村档案历仍然以传统的纸质版档案为主,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大部分乡村档案管理工作即便是增加了信息化建设也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针对纸质版档案信息做了简单的目录检索,而没有实现真正的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通过分析可知,乡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是乡村村民基本没有利用和查看档案信息的意识,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日常工作也是忙于农活或是其他工作,对于档案管理的关注较小;其次是由于目前乡村在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上尚不齐全,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因此对外开放的档案查询、利用和服务平台较少,渠道有限,档案的利用率自然较低。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档案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建立健全乡村档案管理体制

针对乡村档案资源收集不齐、保存不当和归档不清等各方面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乡村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档案监管力度,通过在乡村成立监督小组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乡村档案管理展开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其次,要切实转变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逐步使其认识到乡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并不断加大对档案管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力度,将档案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

3.2加强并丰富乡村档案资源建设

首先在乡村档案资源的搜集上可以通过扩大范围和精细化内容等,丰富和扩大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如重视乡风文明、乡村特色档案资源的收集和归档等,结合乡村实际的自然环境资源、土特产以及名胜古迹等,通过发展农家乐或是其他旅游资源,以此推动休闲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實现,促进乡村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其次,要科学整合乡村档案资源,通过设立标准化的整合要求来保障档案归档和管理保存的连续性,同时也便于后续档案资料的检索、借阅和使用。最后,是改善档案管理的条件,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为档案资料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设备支撑,同时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乡村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需要加大对档案管理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引进和购入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3加强培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首先是创新乡村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岗前的专业化档案搜集、归档、保存等一系列专业培训,依托线上线下多种平台和形式,为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时间提供多种灵活选择,并通过考试等形式及时检验和反馈工作人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是丰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强化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档案保密等职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换的业务实操能力,通过失恋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其他档案管理的各方面内容,推动乡村档案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最后乡村各职能部门也可通过公务员或事业编等考试渠道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通过福利政策和优惠政策等吸引大学生入乡就业,扩充人才和技术支撑,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3.4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一方面要通过细化和分类管理乡村资源中包括家庭档案管理、农业档案管理、改革档案管理和人才档案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拓展,还要将档案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如根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乡村各项工作需求的开展,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延伸,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乡村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学会科学管理和使用档案,同时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实现乡村档案管理由传统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同时还要注意对档案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处理,严格规定和落实档案借阅和传递手续,避免出现重要信息泄露等安全管理事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同时对于乡村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乡村档案管理,需要从建立健全乡村档案管理制度、丰富乡村档案资源建设、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和加强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方式推动乡村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参开文献

[1]任义生,高雪华,王云庆.新疆地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J].办公自动化,2020,25(05):47-49+64.

[2]刘霄.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J].兰台内外,2020 (12):38-39.

[3]任越.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档案工作中“三引”工程探究[J].档案与建设,2020(06):10-14.

[4]李建春.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探究[J].城建档案, 2020(07):78-79.

[5]王惠敏,孔祥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管理观察,2018(28):70-71.

作者:王方舟

第4篇:和顺县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和顺县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脱贫攻坚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实施程序,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立足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 本县行政区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及资金管理、使用、监督,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扶贫项目管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类指导、规模开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效益、稳定脱贫的原则;要坚持资金扶持项目,项目支撑产业,产业带动脱贫的原则。第二章 申报审批制度第四条 项目申报。坚持“村—乡—县”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村级(或项目实施单位)聘请相关业务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初步拟定项目后,由村委会组织召开“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村委会提出申请,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县人民政府。各乡镇、所属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组织的项目申报,均由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县人民政府。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只接受乡(镇)人民政府的申报,不接受村委、企业、合作社、工作队等任何项目实施单位和个人的申报。项目申报后县人民政府建立财政扶贫项目库,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只扶持财政扶贫项目库中的项目,不在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予扶持。第五条 项目确定。县扶贫开发中心将入库项目按行业部门分类打印成册,提交由各职能部门牵头、专家技术骨干组织的项目初审组深入到各乡(镇)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就项目初审进行对接,实地考察讨论,调研筛选,初步选出当年实施扶贫项目,项目初审组写出项目考察对接情况报告,报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针对报告情况由分管县长组织各乡镇主要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召开项目座谈会,对各类扶持项目再讨论、再对接,以会议纪要形式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将对接后的项目资料交县脱贫攻坚领导组成员,一周后召开县脱贫攻坚领导组会议审论项目。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优先有利于脱贫攻坚的原则确定项目。第六条 项目审批。县脱贫攻坚领导组确定项目后,报县政府常务会审定批复,以文件形式批复到各职能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实施。第三章 实施管理制度第七条 项目实施。项目批复下达后,按项目类别由主管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职能部门牵头与申报项目乡(镇)人民政府成立项目领导组,按照项目的要求和内容,编制项目的实施方案。第八条 项目实施要以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和项目规划为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确需调整的要由项目承载单位提出,主管职能部门科学论证,与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共同提出意见,报县人民政府批复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 项目工程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规定执行。第十条 项目物资实行统一采购制,凡可批量采购的项目物资,要按照政府采购的各类规定要求,实行招标采购或询价采购,采购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有群众代表参与。对动植物要进行检疫,对重要物资要进行质量检验。第十一条 坚持项目合同管理责任制。扶贫项目计划下达后,县各职能部门要在规定工作日同项目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层层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或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工。合同内容包括项目类别、名称、地点、总概况、建设工期、进度、责任人、建设责任及处罚措施。第四章 资金拨付制度第十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已由报账制改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第十三条 为减少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县财政根据县政府审定的项目批复文件,将乡镇指标分解到项目主管部门,项目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由实施职能部门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将项目资金直接支付到项目建设施工单位。第十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县财政局是财政扶贫资金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监督检查。县扶贫开发中心是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审批、规划,资金的使用监督。各职能部门是项目主管部门,既是组织者又负责资金的拨付使用,项目乡镇既是项目的组织部门又是项目的监管部门,是项目的责任主体。项目实施单位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和资金的直接使用。第十五条 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坚持项目启动、进度督查、项目骏工验收分阶段拔付的原则进行支付。项目批复后,根据项目实施职能部门的意见,预付项目投资10%-30%的项目启动预付资金。项目启动后,每月由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下设的督查考核小组汇同项目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对项目进度质量进行督导考评,县财政局根据项目督查报告,由分管县长审批,报县长批准后按进度拨付项目工程款。第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拨付。

(一)无项目计划擅自实施的项目。

(二)未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擅自调整改变的项目。

(三)存在质量问题,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项目。

(四)擅自变更合同内容的项目。

(五)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及超范围开支的项目。

(六) 没有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

(七)不接受督导检查项目,拒不整改的项目。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拨付。

(一)超项目计划资金,未履行追加审批手续的项目。

(二)不按时申报项目建设进度的项目。

(三)停建的项目。

(四)应验收而未验收的项目。第十八条 严格资金拨付。项目实施职能部门在支付到户项目资金时要实行农户“一卡通”制,不得付现。第十九条 严格质量保证金制度。项目主管部门要对项目实施单位预留5%的资金作为工程质量保障金,待工程项目施工交付使用一年后,无任何质量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验收后,可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第五章 公开公示制度第二十条 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山西省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开制度》的规定,将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名称、资金来源、投资规模、建设内容、项目进度、验收结果等情况,向群众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单位要通过县、乡(镇)、村三级政(村)务公开栏、网络、广播等形式将实施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实施内容、补助标准、补助范围、申请立项、群众民主评议、审核上报、社会公示、上级主管部门复核审查等程序向社会和群众公开。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中,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施工合同、施工进度、工程用工及工资预拨付情况。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开工程决算及资金支付情况,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补助金额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第六章 督查验收制度第二十四条 严格监督检查制。按照“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协作、项目到人”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对施工合同签订、费用支出审核、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等进行全程监督,督促项目计划执行和资金落实。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每月要会同项目主管部门联合对项目实施进行督查,掌握项目动态,及时将督查报告上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县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坚持“谁实施、谁验收、谁拨款”的原则,由项目实施职能部门组织验收,将验收报告报县扶贫开发中心、县分管领导和县财政局。第七章 绩效评估制度第二十六条 为了全面落实脱贫攻坚项目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质量,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县扶贫开发中心、财政局、审计局要组织相关专家成立项目绩效考核小组,在接到各职能部门实施项目验收报告后,十五日内开展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通过脱贫攻坚网和乡村公开栏向社会公示。第二十七条 评估程序。项目自评,整体评价,评估结果确认三个步骤。项目自评由项目实施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评,向县绩效评估小组提供绩效报告;整体评价,县绩效评估小组对照绩效报告,深入实地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确认,县绩效评估小组对该项目写出绩效评估报告,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进行确认公告。第二十八条 考评原则。坚持客观公开,规范有序的原则;坚持权责统一,上下结合的原则;坚持程序一致,便于操作的原则;坚持平时督查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体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第二十九条 考评范围。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支助的项目,全部纳入考评范围。第三十条 目标完成情况①是否完善项目申报、立项、审批、实施和验收等各项手续。②项目工程数量、质量是否完成年度项目计划要求,是否达到预期效益。③是否按规定程序拨付资金④是否按要求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⑤是否有擅自调整批复的项目计划问题⑥是否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问题第三十一条 资金使用管理情况①财政扶贫资金是否实行专户管理,专帐运行②财政扶贫资金是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③是否挤占、挪用、滞留④是否擅自调整扶贫项目资金第三十二条 奖罚办法。对于实施项目好的乡镇和单位在下一年度优先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并在资金规模上给予倾斜。对实施项目不达标的乡(镇)、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第八章 后续管理制度第三十三条 按照“宜于管理,有偿使用,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乡(镇)签订后续管理责任书,由项目乡(镇)具体管理,实施项目的乡(镇)负责总体管理监管。第三十四条 项目村所在乡(镇)在项目实施竣工后要成立乡(镇)后续管理领导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本乡镇项目村后续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后续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第三十五条 财政扶贫资金建成的村级公共项目所形成的资产,产权归项目村集体所有,到户项目资金,产权归项目户所有,但要按所支助扶贫资金占一定的份额股份,上缴集体收益,或让参加的贫困户分红。第三十六条 扶贫项目形成的固定资金,由村委会逐一登记造册,并指定专人管理。非营利性固定资产,要定期保养维护,确保正常运行,营利性固定资产,要由村委会决定经营模式,发展集体经济。第九章 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十七条 任何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项目主管部门和监管单位把关不严,审核不细,程序不慎,手续不全。

(二)项目实施单位不按规划和程序实施项目,随意变更项目内容的;不能严格按照方案所规定的目标任务,质量标准进行实施的。

(三)项目实施单位违背扶贫开发有关政策和规定,实施不严、质量不高、进度不快,随意变更扶贫项目资金用途的。

(四)虚报项目,弄虚作假,骗取套取扶贫项目专项资金的。

(五)不按要求进行社会公开公示,或公开公示的时间、范围、地点、不符合要求的。

(六) 暗箱操作侵害农民利益的。

(七)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的。

(八)侵占、挪用、截留、滞留项目资金的。

(九) 违反扶贫政策及其它管理规定的。

(十) 在项目实施中“吃、拿、卡、要”的。(十一) 不按时拨付项目资金的。第三十八条 有上述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视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责任单位、直接责任人和负领导责任者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第十章 附则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县扶贫开发中心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执行,同时废止和政办发[2015]19号文件。

第5篇:脱贫攻坚项目计划书

庐阳区结对帮扶临泉县

脱贫攻坚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 食用菌规模化发展项目

【项目帮扶主体单位】庐阳区科技局

【项目受益单位】临泉县科技局

【项目负责人】 葛 健(临泉县科技局党组成员) 王秀军(庐阳区科技局副局长)

食用菌规模化发展项目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

科技局经过实地到各乡镇调研,发现临泉大多食用菌种植户规模较小,缺少资金技术支撑,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经营,而临泉食用菌市场需求较大。庐阳区立新菌种学校有较成熟的菌种技术培训,通过与其对接,给予食用菌种植户提供食用菌技术培训、菌种制作。并与庐阳区科技局共同筹集项目资金,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临泉食用菌种植规模,并形成食用菌成熟产业链。

二、项目地点、内容

(一)项目地点

1.高塘镇范集村丰亦菌类种植有限公司 2.艾亭镇刘大村贡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3.城关镇周楼村程庆利家庭农场

(二)项目内容

给予食用菌基地资金技术支持,发展壮大基地规模。明确食用菌基地扶贫绩效目标,包括带动贫困户人数、贫困户增收预期目标、提供贫困户技术培训、与贫困户建立产销体系,并与贫困户签订相关协议,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达到脱贫致富目标。

三、项目计划完成时间

- 12.6到8月,利用3个月时间,分批次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到庐阳区立新菌种学校培训,确保学员掌握食用菌种植、菌种制作等技术。

(二)培养种植大户、成立食用菌基地

与庐阳区科技局共同筹集项目资金,支持种植大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在种植大户基础上,发展3到5家食用菌产业基地。

(三)成立食用菌协会

七、项目成果

(一)已完成工作

1.6月上旬,科技局对在全县范围内对食用菌种植户进行摸底,统计汇总食用菌食用菌种植人员、食用菌种类、投资规模等基本信息,形成食用菌种植人员信息库。

2.6月下旬,组织滑集镇29名学员到合肥学习食用菌技术。

3.科技局已扶持高塘镇范集村丰亦菌类种植有限公司 、艾亭镇刘大村贡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城关镇周楼村程庆利家庭农场3家食用菌基地项目资金50万元。下一步将会和庐阳区对接,请求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二)预期效益

1.吸纳贫困户就业,直接增加贫困户收益。

2.帮助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形成持久产业扶贫效益。

- 3

7月12

年日

第6篇:某镇脱贫攻坚项目情况汇报打好脱贫攻坚致富一方百姓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们**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下,通过全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镇共有贫困人口1925户、4125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125户、2889人。2008年度我镇安排了耀南、高一、高二、程徐和华丰5个村进行了整村推进式脱贫,当时这五个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12户、贫困人口955人,通过一年的努力,到2008年底,这些贫困户全部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他们脱贫的具体项目,实现了脱贫任务。2009年初,我镇安排了**、夏塘、沟埃、三岔、黑沙墩、石涧等6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这六个村共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99户、贫困人口1329人。在这6个村中,**、沟埃、三岔和夏塘4个村以发展优质高效的花卉苗木为主,通过花木产业的提档升级实现脱贫目标。黑沙墩村以发展甜叶菊种植为脱贫攻坚产业,石涧村以发展特色养殖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目前,这6个村的产业优势都十分突出,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并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们镇党委、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特点和我镇的具体情况,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

我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全镇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扶贫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和各村各单位一把手是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加强领导,年初镇党委、政府重新调整了扶贫工作小组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扶贫工作格局。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全镇扶贫工作的形势,将三套班子成员按照蹲点包村要求与扶贫工作挂钩,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评先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任务,充分调动镇村干部搞好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为了在全镇营造出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从多方位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流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及张贴标语、写墙字、拉横幅等各种方式进行扶贫政策宣传。目前我们已经印发宣传资料2000多份,横幅墙字10多幅,张贴标语数10处,为实现全镇脱贫攻坚的任务和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瞄准产业,加大扶持,利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发展优势产业。

自2008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镇不但发展和壮大了传统的花木和花生产业,而且还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扶持和发展了苏北最大的华丰大棚西瓜基地2200多亩,黑沙墩钢架大棚西瓜500亩,耀南双胞菇基地300亩,耀南花木市场、程徐千亩黄桃基地以及高一、高二苗木基地等脱贫攻坚项目示范区建设。

首先是华丰村8424西瓜基地,由于大棚西瓜的种植不能重茬,这给我们的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配套带来了难度,面对困难镇领导没有退缩,在土地流转中镇分管领导、蹲村人员和村组干部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群众家里和地头随时可见干部身影,真是“磨破嘴皮、舍破脸皮、跑破脚皮”,功夫不负有心人,2200多亩西瓜基地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流转出来,为西瓜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华丰村的扶贫资金相当少,全村只有8.5万元,这还不够给贫困户的籽种和技术指导费,在这种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当即立断从非常紧张的财政资金中拿出30万元,完成了西瓜基地的沟、渠、路桥、涵、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为贫困户的脱贫,为高效优质西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华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其次是黑沙墩村的钢架大棚西瓜基地,这种钢架大棚西瓜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基础设施全部需要配套,而黑沙墩村作为2009年脱贫村,年初在该村制定这一脱贫项目时,扶贫资金尚未到位,镇党委、政府为了能够早日建成这一脱贫项目基地,采用政府挪、分管领导借、村里挤的方式共筹集资金8万多元,对西瓜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全面配套。而在生产过程中,当承包户、贫困户遇到困难时,镇领导更是关怀备至,今年6月份的一场大风,黑沙墩的钢架大棚西瓜被大风刮坏了80%,如不及时修整,将极大程度影响西瓜的生长,看到七零八落的大棚损失如此惨重,承包户和部分贫困户失去了信心,几乎放弃了重建希望。镇领导得知后,立即赶到村里,与全体村组干部一道,组织几十名劳动力,连夜对大棚进行修整,所有人工酬劳全部由政府买单,及时挽回了所有瓜农的损失,使西瓜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此瓜农多次到政府感谢。

(三)结合特点,找准方式,实现脱贫攻坚成效最大化。

今年以来,我们对以耀南村为代表的,**、夏塘、高一、高二和三岔等村在内的花木一、二、三、四期苗木基地进行统一购苗全面的补植和设施配套,在补植和配套工作中,利用扶贫资金统一为贫困户购苗、购肥,并在耀南村花木市场建立了贫困户帮扶带动基地,使部分贫困户与花木种植大户签订了帮扶带动协议,让他们从分红和固定的劳务收入中得到脱贫;

而在程徐村的黄桃基地采取发动全村贫困户和部分村民进行黄桃种植,利用扶贫资金进行统一购苗购肥,统一聘请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扶贫资金不足情况下,政府又拿出数十多万元为黄桃基地配套了基础设施。黄桃基地今年已经部分挂果,明年将大部分有收益,亩均上万元将使所有贫困户全面步入小康。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贫困户的积极参与下,既发展壮大了我镇的传统产业,又带来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缩短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时间。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勇夺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建设一个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7篇:全县脱贫攻坚项目观摩暨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

全县脱贫攻坚项目观摩暨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

通过xx月2日至xx月3日近两天的观摩,发现较之前的观摩会新增了一些亮点,结合观摩实际谈一点个人想法,一会x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以xx书记讲话为准。

一、在全县范围内已经形成全面发力、齐抓共管的氛围

一是变化较大。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各尽其力,抓好全县观摩会工作。如:龙山镇结合当地旅游开发,通过翼龙公司办停车场,带动贫困户就业及增收。办洗车场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虽然只增加4个人的就业,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谷脚镇发挥镇内物流企业、工业企业落地优势,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环境;如:湾滩河镇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用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洗马镇通过发展刺梨带动群众致富、醒狮镇创奇公司通过环卫站务工增加群众致富渠道、冠山街道高新区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总之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各镇(街道)结合辖区内资源优势在脱贫攻坚上尽了最大努力。二是部门齐心协力,聚焦脱贫攻坚。如县工信局在包保的金溪村,通过联系贵龙中药材饮片厂帮助当地发展中药材,取得很好效果;县财政局争取财政部门资金,通过帮助谷冰村发展冷水鱼养殖等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特点,结合包保村寨当地资源优势和贫困户特定情况,做出了很多好项目和试点示范效果。

二、在全县范围内已形成共识、产业和脱贫有机结合

各镇(街道)观摩项目均有共同特点,体现了抓龙头企业带动、抓家庭农场、抓种植大户,通过他们带动发展生产、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对接市场。如洗马老布依带动当地群众种植3000多亩刺梨,如醒狮镇程熙公司流转土地带动群众在种植刺梨基础上发展辣椒,湾滩河镇花椒寨的三禾益农业公司、走马寨赶超农业公司等都体现了镇(街道)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效果的重视,同时在抓产业化和脱贫攻坚结合工作中,各镇(街道)充分体现抓基础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基础建设把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结合起来,如冠山街道三合村从外地引进老板,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蔬菜,从观摩现场看,蔬菜长势良好、种植水平高,观摩效果较好。湾滩河镇走马村苦瓜种植基地项目、花椒寨葛根种植基地项目,洗马镇台上村刺梨套种辣椒项目等都有很多亮点,醒狮镇太子山种植大户流转100余亩土地带动XXX户农户发展刺梨,效果良好。目前,我县在产业化上重点突出,不像过去比较零碎,在产业化过程中突出主导产业优势,融入刺梨、蔬菜、养殖业发展。

三、在县已形成点线面的合理分工、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有效

从全县的角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一是建立通村路。20**年力争完成800公里通村路,路修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如过去洗马镇田坝、二箐等较为困难,路修通后,道路两边刺梨种植起来了,还有贵龙村,过去交通不便,路修通后,当地的养殖业小黄牛产业目前已引到村里。二是人饮安全。刚才屈芳副书记通报专门强调人饮安全尚未落实到的情况,目前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重新梳理,县里今年还要落实7万人的人饮安全,真正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将脱贫攻坚工作抓到实处,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对县、镇、村工作感到满意,如小农水工程要及时引进,刺梨种植基地(台上、田坝、二箐等)。三是危房改造。20**年要全面启动危房改造工作,把2018年任务提前到20**年实施,目的是聚焦脱贫攻坚、聚焦今年退出片区县要求,同时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及各部门专项资金。农业部门从省争取到对园区的扶持资金有上千万,连续三年给湾滩河园区支持,县人社局的救治资金,用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园区、到企业就业,如县工信局争取的技改资金,来自龙头企业,这些资金,都聚焦、汇拢到农业产业化中来,体现全县上下联动,点线结合的结局。

四、全县已形成决战之势、工作有变化、有成绩、也有差距

扶贫政策知晓率还比较低,目前从通报情况看,驻村干部满意度全县平均下来只有XX.X%,脱贫工作满意度只有XX%,扶贫政策知晓率只有XX%,知晓率的问题,到村里了解到一些群众对一些政策不是很了解,如群众在报销住院医疗费时有些政策不是很了解,还有在抽查中发现一些贫困户对兜底政策不了解,另外干部满意率不是很高,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对政策了解不多,因为自身对政策了解不多,所以无法把政策宣传、发放到群众中去,在这些方面体现也比较多,项目观摩还要进一步将任务压紧压实,紧紧围绕两率一度,做好产业、就业扶贫。

第8篇:全国“脱贫攻坚”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在京举行

4月30日下午,由发展中国论坛(CDF)、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CCIIP)、《中国扶贫》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四川省、安徽省、湖北省、山西省、河北省、云南省等几十个贫困县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十余个扶贫项目进行了路演,相关投资机构负责人与贫困县的有关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洽谈,部分项目进行了现场对接。这次洽谈会,整合全国各行各业相关单位齐心协力,共同搭建全国“脱贫攻坚”的大平台,汇聚各界的力量,加强协作配合,以促进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在全国“脱贫攻坚”投融资项目洽谈会上了解到,四川省剑阁县、安徽省临泉县、湖北省竹溪县、北京清大天眼视控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贫困县、投资公司及扶贫公司的代表纷纷发言,从电商扶贫、产业扶贫和大数据扶贫等角度,分析了贫困县贫困的痛点,指出正值国家发起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总攻的号召,“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县域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特色制宜推进脱贫攻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洽谈会上,贫困地区政府、贫困地区企业、非贫困地区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其他机构,就招商引资对接(招揽企业在贫困县落户或项目落地)、政府合作对接(企业或扶贫项目落户贫困县)、商贸合作对接(企业间开展贸易、技术合作)、投融资对接及其他对接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洽谈,并签订相关合作意向。

记者在投融资项目洽谈会上采访了国润民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该公司最近创建了消费扶贫、冰箱扶贫的模式。在冰箱扶贫的基础上,创建了产业扶贫,“欧李”产业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按照一县一业精准扶贫的要求,“欧李”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已在河北张家口落地,另外即将在山西、内蒙古、河北中部落地,帮扶当地贫困户种植、深加工及销售,实现产业脱贫致富,为实现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欧李是一种蔷薇科樱属矮生灌木野生果树,为中国特有植物,民间俗称:酸丁、山梅子、小李仁、?趵?奈,属国内第三代小水果新品种,食药同源,具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宜在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吉林等十七个省区海拔在100―1800米的阳坡、沙地和山地中种植,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极高,适合于贫困户种植脱贫。

与全国“脱贫攻坚”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同期举行的还有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主题为“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共分为九大展区:全国脱贫攻坚展区、“城镇化+”展区、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展区、特色小镇风情展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展区、军民融合产业展区、中医中药产业展区、“一带一路”国家展区、2018“一带一路”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内容,综合了新时期部分领域创新发展的多项成果。

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汇聚了湖南、云南、安徽、阜阳、山西、桐柏、四川、内蒙、黑龙江、浙江、乌鲁木齐等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集体亮相。展览时间为5月1日至5月3日。

第9篇:脱贫攻坚政策扶持实施办法

脱贫攻坚政策扶持实施办法(摘要)

一、易地搬迁

(一)易地搬迁扶贫对象: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在网脱贫人口)以及确需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

(二)集中安置:县城(玉鼎佳苑)、镇中心(大杨村)

(三)分散安置:以进城务工和投靠亲友等方式自行安置。

(四)建设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5平方米;户型面积可按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建设,对确有困难的可适当扩大住房面积,集中安置最大建房面积不超过125平方米,分散安置最大不超过140平方米。

(五)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筹措标准

1、集中安置按每户15万元标准筹措:贫困户每户建房补助资金7万元;基础设施配套每户4万元,宅基地腾退复垦每户1万元;发展产业每户3万元。

2、分散安置按每户8万元标准筹措。其中建房补助4万元、产业扶持3万元、宅基地腾退复垦1万元。

二、产业扶贫

(一)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经济脱贫

1、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多数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扶贫贷款贴息、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助。

2、对以苹果为中心发展的种植业和其他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按照“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对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贫困户,可向商业银行申请5万元以内小额贷款,享受3年期全额贴息扶持。

3、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经营托管等方式加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属2016年至2018年新增加连片流转,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耕地,一次性给予贫困户每亩300元补助;其他类型土地的一次性给予每亩50元补助。

(二)支持“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涉农企业+贫困户”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1、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安置贫困户就业,除可享受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政策外,另可给予一定额度的建设项目支持。

2、通过贫困户入股参股等形式合作发展,每脱贫1户,按照5万元贷款规模给予财政贴息扶持。

(三)支持“旅游+贫困户”产业扶贫带动模式。

1、对新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半年以上或参与旅游服务经营的旅游企业,可享受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扶持资金贴息政策。

2、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半年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按每吸纳1人补贴2000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3、对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验收达标的每户补助1万元。

(四)支持电子商务平台、网店与贫困户对接,对于贫困农户新发展“互联网+”电商网店,验收达标的按标准给予一定额度补助。

三、医疗救助

1、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全额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个人缴费部分财政给予定额补贴。

2、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不断提高报销比例。2016年新农合在上年度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

3、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

四、教育扶贫

(一)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

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凡建档立卡困难户子女就读各级各类学校,可不经评审直接享受对应的资助政策,资助分类等级以就高为原则,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免除公、民办学前一年幼儿(学前班、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

2、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按照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提供生活补助。

3、普通高中资助政策:从2016年秋起,对普通高中免除学费。对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按照贫困生每人每年1500元,特困生每人每年250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

4、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 (1)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

一、

二、三年级在校生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按照每生每年1600元给予免学费补助。(2)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

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学生的20%确定),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从2016年起,将对新入学的贫困家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

5、大学生资助政策 (1)对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学生,提供每年8000元额度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对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省内院校每人500元、省外院校每人1000元标准一次性发放新生入学助学金。(3)对当年考取普通高校二本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由县扶贫办按每人5000元标准发放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

五、社会保障

1、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儿童、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单亲未成年人、非义务教育段学生、哺乳期妇女增发20%至70%的救助金,提高特殊困难人群保障水平。

2、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但尚不稳定,且未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给予12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

上一篇:人生上善若水下一篇:停车场ppp项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