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剖析材料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扶贫攻坚剖析材料(精选4篇)

扶贫攻坚剖析材料 篇1

扶贫攻坚事迹材料 3 篇

扶贫攻坚事迹材料第 1 篇

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委、市委、县委及各个乡镇领导干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投身于扶贫攻坚工作中,致力于脱贫摘帽,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踏实苦干的先进典型干部能人,他们走村进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贫困户谋求发展,用实际行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贫困户脚踏实地迈上脱贫致富道路,XXX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XXX,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县委扶贫干部工作者。但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在工作 XXX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子拼劲。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X 同乡镇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进入基层进行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公正排查,精准扶贫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精准,确保扶贫项目落实到真正贫困农户中,在扶贫对象排查上 XXX 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在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为了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XXX 不分

节假日还是双休日,不分炎炎烈日还是寒冬腊月,到贫困户家中调查走访,每到一户,XXX 都坐下来和他们谈心,仔细询问贫困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详细了解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劳动力技能状况、子女就学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和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所有贫困户情况他是一清二楚,为贫困户的排查和信息采集提供了真实详细的资料。

二、全心全意,爱心扶贫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心理较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 XXX 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扶贫,用爱心为他们送去温暖。去年 8 月份,五保户王某查出胃癌,无钱住院做手术,XXX 得知后第一时间提出由自已出钱垫付住院费用,并且在一个多月的住院期间,他经常利用自已休息时间去医院看望王某,与王某亲切交谈,鼓励他战胜病魔,树立信心,王某的入院、出院、医药费报销等手续都是他办理的。村里的许多老人在谈到 XXX 时,都亲切的说道本应该儿子做的事 XXX 全给做了,他就是我们大家的贴心好儿子啊。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对于扶贫工作,XXX 经常说扶贫款是救命钱,是高压线,不能碰,钱要用在刀刃上。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中,他不优亲

厚友,坚持不侵占、不挪用扶贫资金,不接受建筑公司宴请。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到村,经村民代表表决、公示,报批后实施。项目完工后,组织部分村民代表、街直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XXX 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干部,XXX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一名扶贫干部,XXX 始终心系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扶贫攻坚事迹材料第 2 篇

女,1980 年 11 月出生,本科,2001 年 3 月参加工作,2004 年 4 月入党,2012 年 9 月任_区档案局(馆)副局(馆)长。2017 年 3 月,任_区精准扶贫驻_村第一书记。

作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_用实际行动证明:扶贫,巾帼不让须眉。

两年来,带领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建成村史陈列室,解决村民生活困难

和难题,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过硬的扶贫措施,让_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放下孩子驻村精准扶贫

2017 年 3 月区档案馆驻_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退休了,虽然单位还有在职党员 4 人,但是她主动站出来,勇于承担精准扶贫驻村工作。

当时_的大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二女儿不满一周岁尚在哺乳期,两个孩子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关爱。但是眼看到单位人员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_同志深知,虽然已为人母的她还有很多角色要扮演,但是在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里,每个人都必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她思前想后,回到家中跟同样工作繁忙的丈夫做好思想工作,请来自己年岁已高的老母亲帮忙照顾家里,她硬起心肠给不满一岁的女儿断了奶,盘算着大女儿小学毕业后送到寄宿学校,把家里老小安顿好后,很快就投入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了解村里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_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背包里装着一个写满村里每户情况的笔记本,在薄雾晨曦中她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村级小路上了。经常在晚上九点多,村民都要入睡了,乡亲们在_小区还能看到她入户的身影,最多的是和农户亲切、贴心的拉家常、记录民情民意。

虽然_村是城中村,离家里就二十分钟车程,但她严格按照住村工作队五天四夜的要求住在村里,一周回一次家。有一次,因为小女儿刚刚断奶,出现不适应,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每每家中打来电话,_也是情不自禁落下泪来。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她一直咬紧牙关,没请假回去看望、照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_村的板块,走访全村 550 户村民,走遍 6 个村民小组的沟沟坎坎,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 35 户 73 人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哪个是因病致贫、哪户是因学致贫、哪个享受五保、哪家享受低保、哪家住土房、哪家有几个人在外务工、哪家养了多少猪和鸡一个个数据牢牢的记入了她的大脑。

用真情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精准识别阶段,虽然村里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前已将贫困户的情况上报,但为了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她还是一个个地进行仔细核对,并做好群众的工作。

许长宽和徐承汤两户,是_的贫困户,原来也属于贫困户,后来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资格,他们心里不理解。_时不时就去探望,遇到他们家人生病住院,还主动跑到医院去看望。后来,他们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实干苦干、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在贫困户家中,她常常轻车熟路的撩起衣袖,帮忙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庭院、翻地摘菜等,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贫困户的认可、点赞。

由于_村贫困户大部分为老弱病残、痴呆傻,导致包联干部和工作队多次宣传政策效果不够好,_想出各种办法开展政策宣传: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入户,为贫困户亲属或监护人讲解、宣传精准扶贫产业奖补、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借助院子会、村民代表会等人多的会议,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在主题党日上为_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讲党课;利用三八妇女节、扶贫日、重阳节等活动,参与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为村民表演节目,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扶贫知识有奖问答,让精准扶贫政策入脑入心。

多措并举,让扶贫政策在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行,提高了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群众脱贫致富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

用档案见证脱贫蝶变

_先后深入到东城开发区、_村、马家河村等,积极开展工作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完成《_区精准扶贫档案调研报告》,提出了档案规范整理与扶贫工作实际同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加强精准扶贫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了可操作

性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法。

为巩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取得的成果,_帮助争取资金 3 万余元,为_村建成村陈列室。村陈列室约 40平方米,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_村基本情况、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的成果。

我深知扛在肩上的责任,或许也曾怀疑自己的辛苦和奔波是否有回报。然而,当看到乡亲们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看到_村一天天的变化,才发现,付出的艰辛、流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_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关爱老人

帮助贫困户,不能只搞基建、搞产业,还要让贫困户甩开思想的包袱,改变他们某些落后思维模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帮扶当中来,这样才能实现脱贫目标。

作为第一书记,她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的所有信息。徐家的蔬菜有几亩,许家的房子有几间,聂家的老人患了什么病......这些基础性信息都是她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大家的多次共同讨论,形成了_村五年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_是_村年龄最大的长者,儿子早年去世了,大女儿刘凤仙勤劳善良,在白浪菜市场务工,家庭并不宽裕的她却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把老母亲从_村接到自己租住

的房里来照顾。但平时女儿为了生计奔波,经常工作到很晚回家,孤独的老人只能坐在院子里望着外面的人来人往。

_和帮扶干部彭艳等,每周都要抽时间到白浪看望这位 95 岁高龄的老太太,_虽然年事已高,可头脑清醒的很,经常满含热泪拉着她俩的手不让走,要留她们陪她说话聊天。

为做实安幼养老工作,推动_村在全区率先开办四点半学校,免费为_村的孩子们提供暑期托管,为务工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孝道红黑榜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对贫困户金明银、许长芬家庭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宣传群众身边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举行庆祝建党节活动

做好乡风文明建设,采用诗朗诵、三句半、大合唱等节目,宣传向上向善的优秀传统文化。_和工作队员张雨梦联合表演的相声《如此孝敬》,受到群众的好评。

通过两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_用自己的真情真心付出,换来了_村贫困户的信任和认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她与村干部同心同力、共同筑路,与广大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振兴路、小康幸福路!扶贫攻坚事迹材料第 3 篇

我从党员的投票中感到了沉甸

甸的责任,更从村民的眼神中感到了期盼和压力,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刻,我一定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彻底摘掉贫困村帽子。2018 年 4 月,_再次当选为城山村支部书记时,满怀信心地说道。

_,2006 年成为_县_镇城山村的当家人,2015 年被该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6 年被县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他不仅是一位好党员,更是一位带头致富的好支书!

主动担责贫困村发展难题

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因为党的好政策和政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山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农田少、资源匮乏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村子的发展。面对这些难题,_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多方奔走,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为本村争取项目,对下协调群众,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经过他的多方努力,2017 年,村里 97 亩坝地进行了覆土、修排水渠,恢复 780 亩水毁农田和 300 亩撂荒果园,维修了村部党员活动阵地。目前,全村耕地面积达到了2421 亩,人均 2.4 亩。

筹措扶贫资金。成立互助资金协会,_任理事长,每户入股 500 元作为会费,可以贷款 3000 至 5000 元用于发展产业,优先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协会不认可,不愿意入股,_带头入了股,并说服自己的亲戚全

部入了股。发放了第一笔贷款后,村民才相信了这个组织。现在全村互助资金已达 21.8 万元,会员发展到了 436 户,全村累计发放贷款 10 万元,为 6 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资金 15万,使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了资金保障。

返乡青年创业。_爱才也惜才,吸引众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且把他们都发展成党员,作为村上的后备发展力量。在他的感召下,这几年在外干得风生水起的杨占金回到村里,流转了 15 亩闲置土地,加上自家 5 亩土地,新建了 20亩苹果园。畜牧防疫专业的_大学毕业后,回村养了 50 头猪20 头肉牛,闲暇时给周边多个县区的牲畜看病,仅这一项净收入就多达十余万元。_说:家乡和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好。而且回来创业实现自己致富梦的同时,还能为家乡作点贡献。

主动服务贫困户增收难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城山村有精准扶贫户 9 户 27 人,张召花、刘世勇、王海丽等 3 户最困难的贫困户也是他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他组织村三委班子多次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每户制定了脱贫办法和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建成了长效发展产业,确保逐步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改善人居环境。面对扶贫工作,_先从人居环境入手,11 争取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为 9 户贫困户进行了室内、围墙、双瓮式漏斗厕所粉刷、房屋置顶、配备了窗帘、沙发等。为张召花、刘世勇两户还配备了米面柜、衣服柜、洗衣机等。张召花、刘世勇两户属于兜底户,家人都带有弱智,这儿的人管叫愣汉,家里原来脏乱不堪,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家里有了大的改观,市县主要领导也多次来访调研。贫困户胡有桂没有安全住房,_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危房改造项目,亲自监督建造房屋,现在已经住进了新房。胡有桂总对人说:没有李支书,我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发展苹果产业。按照县上政策,_选定了苹果产业作为全村的的主导产业,现在全村已实现户户有果树,每户至少有 1 人懂果树管理技术。村上成立了果树技术服务队,来回督导培训,按时组织参加县镇果树技术培训会。张召花家有 3 口人,张召花和三儿刘世岩智残,刘世勇家有 5 口人,儿媳腿残,两户家所有人几乎都带有弱智倾向。为了发展长效产业,防止返贫,2017 年_帮助张召花家和刘世勇家以每亩 300 元的价格分别流转了 5.1 亩、9 亩土地,种植 5 年生初挂果果树。考虑到这两家劳力少,_带领村果树技术服务队帮忙套袋、打药、摘袋。何平贵今年 80 多岁,独居老人,家中 4 亩果园无人管理,_先是帮助代管,又上门做女儿的工作,现在由女儿和村上共同帮助管理。何平贵常念叨:共产党好,村支部好,没有他们我也活不到今天,每年给我米

面油,房子漏水给免费置顶,还领上免费看病,代管果园,就跟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扶志与扶智。_每周都要到贫困户家中和他们拉家常,开导心智,帮他们树立致富信心。他还提倡贫困户每家必须有 1 人学会果树管理技术,村果树服务队手把手教,直至学会为止。

拓展增收渠道。在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为了保障收入,增加增收渠道,_又为张召花家和刘世勇家各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本村公路沿线打扫卫生,每人一段 300米距离,每月工资 600 元。他还雇佣贫困户给村集体干活,在逢年过节时给予提供米面油和时令衣服,保证了他们日常生活所需。

发展特色养殖。富汉崾岘村王海丽家有 6 口人,由于男人犯法被判了 3 年有期徒刑,留下 5 个娃,其中最大的才六岁,还有一对双胞胎,2 个已上幼儿园,3 个还在家里,光娃娃都让王海丽一人忙不过来了,收入无从谈起。面对这种情况,2017 年,_协调信用社给王海丽贷款扶贫资金 5 万元,帮助她养起了 8 头牛,并说服王海丽老人帮忙代管 8 头牛和 3 亩苹果,县上又给补助 5000 元产业发展资金,现在已发展到了 20 头了,每头牛至少能产肉 350 斤,按市场价每斤 35 元算,每头牛收入可以过万元,抛过本,每头牛也可挣大几千元,脱贫不成问题。为了帮助张召花和刘世勇两

户贫困户脱贫,_加大投入力度,自己出资为两户每户各买 3头猪,帮助发展养殖业。

主动出击村集体经济空白难题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 年,_代表村集体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3亩被荒废的耕地,流转期限为25年。目前,已经栽上了苹果树苗 198 亩,其余的正在覆土增肥。

2017 年 7 月,城山村还成立了_清润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集体经济的各项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_算了笔账:前 3 年,通过在果园里套种黄豆,每亩基本能赚 300 元,把流转费稳稳就包住了。等苹果见利特别是进入丰产期后,每亩至少能卖 1 万元,刨除给村民 30%的分红和其他各项投入开支,村里至少还能落下五六千元。现在村集体还有 740亩林地,集体拆迁征地款 21 万元,全部用于发展苹果产业。

有这样一个当家人、引路人,城山村连续两年被_镇党委、政府评为综合发展先进村、脱贫攻坚先进村,2017 年又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2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几年来,扶贫工作队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身于 xxxx 的脱贫致富,专注于 xxxx 的繁荣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发展之路。

一、扶贫之花结硕果

自 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夯实基础工程,顺势推进产业发展,xxxx 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正沿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xx 村 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 1350 元,2012 年增至 2600 元,3 年翻了近两番多,预计 2013 年农民纯收入可达 3800 元以上。在 xxxx 集团的帮扶下,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蜂蜜、茶叶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并成立了 xxxx 养蜂、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农民产销难题。同时,紧扣“吃、穿、住、行、购、娱”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农家乐,并围绕农家乐做文章,带动广大村民种菜、养鸡、养猪,将农民种的、养的提供给农家乐,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现在xxxx 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了城市居民向往、当地群众致富的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三年多来,xxxx 集团共投入扶贫资金 1300 万元,实施项目 24 个,帮助引进资金 2470 万元;完成了洪千公路改造和消防通道建设;对近37 公里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实施全面整修;维修改造危桥五座;总投资 2000 万元的巡护步道全面建设开工;投资220 万元集村级组织、游客接待、停车场、蜂蜜加工和村级卫生室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规格土家族特色风格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预计年底竣工。同时,完成了全村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实施了千塘湾人畜饮水工程,先后投资 5 万元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管问题;拉通了 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修建了 2 座移动通讯基站,通信网络覆盖全村 90%区域;通过三年的努力,电话普及率发展到 100%,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户平2 部,电视普及率 100%。

生态文明村庄建成。xxxx 村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以“治脏,治乱,治差,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圈”为目标,大力实施“美化,净化”工程,着力打造“秀美村庄”。几年来,清路障 12 公里,清沟渠淤泥 3000 米,建沼气池 10 座,安装 52 台多功能节柴热水灶,改水 7 个、改厨60 间、改栏 40 间、改厕 65 间;完成 115 户“穿衣戴帽”的农房改造工程;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使 xxxx 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村庄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xxxx 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省巾帼文明示范村和市、县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富裕、文明、幸福、祥和的新 xxxx 正在映入世人的眼帘。

二、成功经验

深入剖析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用“四个一”来总结。

建强一个好班子——引领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一直以来,扶贫工作队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把责任心、工作和带头能力强的人选入村支两委,并每年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同时,注重干部的培训,每年采取以会代训、选派和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游步道与农家乐建设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增强致富能力。几年来,在 xxxx 集团工作队的帮扶下,xxxx 村村支两委先后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同时,利用 xxxx 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茶叶和农家乐产业,支部书记符星艳、支部委员符星龙带头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在 20 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农家乐增至 6 家;村主任吴显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带动群众种茶,增加茶农收入;村妇女主任积极养蜂,蜂群达45 箱,年增收 2 万余元;村委会委员、养蜂大户张忠美被称为“采花大盗”,年收入达 15 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xxxx 村发展养蜂户 25 户,仅蜂蜜就增收 40 万元以上。今年,村支部委员符星龙和新吸收进来年轻干部孟晖借助生态旅游的东风,分别组建了 xxxx 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农产品开发公司,破解了村民产销难题,为群众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xxxx 村的村支两委干部个个有产业,人人都是致富带头人。

筑牢一个好基础——打好底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村情,立足长远,实施了“五通”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 xxxx 村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一是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衔接,修桥铺路改善行路难问题。先后完成洪千公路改造、消防通道建设、洪水坪滚水坝和 37 公里长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整修以及危桥改造。二是积极与部门协调,解决水电难题。争取电力部门投资,完成全村 10 个村民小组 170 户农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同时实施了千塘湾饮水工程,并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问题。三是积极与企业部门沟通,缓解了通信信息困难。在县政府的协调下,协调争取移动公司投资 60 余万元拉通了从洪水坪基站至千塘湾基站近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在 xxxx 村修建了三座移动通讯基站,移动通讯覆盖全村 90%区域,结束了 xxxx村无通讯信号的历史。另外,争取到县广播电视政策支持,全村 186 户全部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探索一条好路子——富民兴村。xxxx 村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全村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受到保护,群众以林木、野生动物和药材为主要收入来源断绝;加之,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恶劣、田地稀少的原因,xxxx 村村民生活非常贫苦。如何才能发家致富,摆脱贫穷;一直是摆在xxxx村组干部和群众面前的难题。2010年3月,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xxxx村以来,通过走访调查、外出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发展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的思路,为 xxxx 村群众寻求了一条产业致富的路子。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茶一鱼”的产业战略目标,在 xxxx 村冒古洞原有的茶叶基础上,采取“大户 农户“的模式,大力鼓励村民发展茶叶产业,截止目前,茶叶面积达 180 亩,年增收达 20 万元以上;二是紧扣县委县政府“一点四线”旅游发展战略,借助xxxx 生态旅游,大力扶持农家乐产业,并围绕农家乐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将群众种的、养的销售给游客,从而拓宽增收渠道,农家乐产业年收入达到 80 万元以上;三是立足 xxxx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和丰富的蜜源,大力发展蜂业产业,先后组建了 xxxx 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的模式,发展蜂农 25 户,年产值达到 40 多万元。几年过去,xxxx 村的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竞相发展,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一种好机制——激发内力。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自身内力是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创新“治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培训机制,围绕茶叶、养蜂、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及种养殖等内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先后举办养蜂技能培训、旅游知识等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技能;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组长和群众代表,到官庄镇海沙坪、沐濯铺村、望城光明村和宁乡关山村等扶贫开发工作典型示范点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激发创业热情。同时,创新扶贫新机制,根据实际,加大对两项制度衔接户的扶持力度,围绕茶叶、蜂蜜和农家乐三大产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扶贫对象户发展三大产业相关的种养殖业,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股分红,为扶贫对象户脱贫致富引好路。另外,努力搭建航海专业人员就业平台,通过穿针引线,建立江苏鑫海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与 xxxx 县三维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训、就业合作关系,进行人才培养和输出,提高 xxxx 人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扶贫机制创新,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三、经验启示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以来,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其经验对于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快速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合力“联”动,是贫困地区“转变”的重要措施。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合力是关键。扶贫工作不是一个扶贫工作队的事情,而是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只有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整合当地政府、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把效力发挥到最大化;在产业发展上,积极联合涉农部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在人员培训上,争取农办、科协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农民素质提升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在扶贫宣传上,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名人、名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为扶贫工作争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更大支持。正是因为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整合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使 xxxx 村飞跃式发展。

找准“特”色,是贫困地区“思变”的观念引擎。一般来说,条件贫困地区往往资源贫乏、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农业竞争优势。剖析 xxxx 集团扶贫开发的之路,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秉赋,善于变资源“劣势”为比较优势。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落后,但森林植被良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就是它的比较优势;随着 xx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气的提升,徒步、溯溪、探险、攀岩等户外活动的生态游、探险游的兴起,山高路远、交通落后又是它的特色优势;扶贫工作队借助旅游的东风,突出区域特色,围绕农家乐、蜂蜜、茶叶三大产业做文章,促进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农业转变。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通行条件,打开“山门”,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进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创建 xxxx 生态品牌、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蜂业有限公司和农产品开发公司,使农业效益

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

强化“带”动,是贫困地区“蝶变”的关键环节。“强村背后有能人”。xxxx 村能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很大程度归功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xxxx 村支书符星艳、村主任吴显本、村支部委员符星龙、村委会委员张忠美、村妇女主任都是有头脑、有见识的基层干部;2010 年来,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群众修路铺桥、抬杆架线、找水源、修水池,身先士卒;同时,带头开办农家乐、种茶叶、养蜜蜂,身体力行;组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公司,解决农民的产销难题,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激发“创”业,是贫困地区“求变”的重要保障。真正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依靠工作队,重要的是充足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自己双手和聪明才智,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繁荣农村经济。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实践,从培育茶叶产业到发展农家乐、蜂蜜,从修路到引水、建池、建房,从规范农家乐到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都是一步步“创”出的结果。实践证明,xxxx 村民富村变,正得力于全村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得力于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在农民培训上的加大投入,以及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技能、崇尚科学、强化修养,造就了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构筑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力的基石。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xx 县 20xx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xx 年以来累计建档立卡 x 个村 x 户 x 人。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命中靶心、见到实效。到 20xx 年底,贫困发生率由 20xx 年的 x%降至 x%。

一、聚焦五大攻坚体系

一是攻坚统筹有力。实行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建立 x 个由县领导任团长的扶贫工作团,x个行业部门分线作战,x 个乡镇分块作战,实行“帮乡、包村、帮户”,一包到底。二是精准帮扶有力。组建 x 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x 个帮扶单位 x 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落实“网格化、捆绑式”责任体系。三是资金整合有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 x 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四是社会扶贫有力。积极衔接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xx、x 集团、xx 区结对帮扶,争取帮扶资金 x 万元。五是督促考核有力。组建 x 个督察组、x个暗访组,一月一督查,两月一排名,出台激励问责办法,脱贫攻坚一线提拔 x 人,重用 x人,处分 x 人。

二、聚焦六个攻坚重点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临界对象 x 户 x 人,新增贫困对象 x 户 x 人,清理“四类人员”x 户 x 人。二是改善基础条件。立足“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x 个,标准化卫生室 x 个,文化室、广播站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道路硬化 x 公里,人行便道 x 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 x 处,实施分散式供水工程 x 处。三是推动产业覆盖。立足“4+3+X”产业布局,因地因户订制特色脱贫产业“菜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 x 万人。四是落实到

户政策。对照“x”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 x 万人次,健康扶贫坚持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实施住房改造 x 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x 万人,安全饮水户户通新增 x 万户,“四合一”政策兜底 x 人。五是从严监管资金。聘请 x 家中介机构,全面清理扶贫资金、项目,建立扶贫项目廉政责任书,落实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员,确保用好每一笔资金。六是党建引领扶贫。坚持一网覆盖、一户一策、一人不漏、一包到底,调整村级班子 x 人,转化 x 个后进村党组织,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打造 x 个脱贫攻坚模范村。

三、聚焦七项创新探索

一是金融扶贫撬动“产业兴”。推出“两免一贴”5 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成功放款 x 户,放款金额 x 亿,放款额度居全市第一。二是电商扶贫激活“新业态”。x 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为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电商脱贫样板县,带动 x 万户贫困户增收。三是集中供养释放“劳动力”。建成 3 个集中供养中心,供养贫困户家庭失能人员 x 人次,累计释放劳动力 x余人。四是健康扶贫让就医“便利化”。构建健康扶贫“五张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报账“一站式”结算,建卡贫困患者平均自付 x%。五是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x 个行政村每村补助 x 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产业,x%以上集体收入用于贫困户和深度贫困户分红。六是统筹镇村发展“均衡化”。识别 1 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x 个县级深度贫困乡镇、x 个县级深度贫困村,对 x 个非贫困村每村安排 x 万元,推动均衡发展。七是强化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深度挖掘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x 余名贫困户主动提出脱贫申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四、聚焦八个到户到人

一是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帮扶团长、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每月到乡镇不少于x 天,驻乡、驻村工作队全脱钩、全脱产、全天候、全身心帮乡扶贫,做到家家到、户户清,走访覆盖所有人。二是工作到户、政策到人。对照“1+18”和“1+3”政策体系,查漏补缺“两不愁三保障”,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三是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围绕“一达标”,引导每户贫困户培育形成 1—2 个增收产业,掌握 1—2 个增收技能,确保长效收入精准到人。四是问题到户、解决到人。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临界户等困难群体,走访排查问题、收集问题,建立三级问题处理体系,解决反馈到人。五是挂牌到户、信息到人。对未脱贫户、脱贫户、稳定脱贫户建立人口信息户情档案,分成红黄蓝三类,挂牌明确,全面排查杜绝“漏评”、“错退”。六是环境到户、文明到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变“脏乱差”为“洁净美”。七是满意到户、引导到人。坚持工作落实是前提,关系融洽是基础,教育引导是重点,解决问题是关键,教育引导上访户、缠访户、有怨气户、不感恩户,提升群众满意度。八是效果到户、佐证到人。围绕“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全面开展脱贫效果“回头看”,收集佐证资料,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到最关键处。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扶贫攻坚剖析材料 篇3

他是同事心中的“大行家”。“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坚决把工作做好”,这是陆积龙接到扶贫工作任务后的庄严表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陆积龙来讲,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解还是一片空白,扶贫工作怎么干?应当怎么帮扶?扶贫政策有哪些?是他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困难,也是必须战胜第一关。很多人面对工作困难踌躇不前,习惯退缩,但陆积龙没有,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奔走于村民家中、穿行在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深入专研每一条扶贫政策,认真倾听每一份脱贫意愿。每日晨曦,陆积龙办公室的灯第一个亮起,每夜日暮,他的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熄灭。从起初对扶贫工作懵懂未知,到后来得心应手,陆积龙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现在的他能够说清白银纳乡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无论是致贫原因、收入状况、身体现状、脱贫诉求等等,他全能娓娓道来。久而久之,他成为了扶贫帮扶人心中最可靠的帮手,成为了同事口中深悉扶贫政策的高手,群众眼中助力扶贫的行家里手。

他是群众心中的“暖心袄”。“致贫原因很多种,各家状况不一样,脱贫路上更应当突出精准,提高效率”这是陆积龙帮扶工作的心得体会。他经常与贫困户、村干部一起讨论贫困户综合情况,针对劳动能力、身体年龄、个人意愿、政策兜底等先后为全乡68户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精准的脱贫方案和帮扶计划,完善了贫困户脱贫措施,最大限度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红光村贫困户程远莲,眼睛残疾,无儿无女,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这样一个残疾人的肩上,脱贫路上有心无力,找不到出路。陆积龙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帮扶工作,一有空闲就扎到他的家中,既做思想工作,又主动帮助研究力所能及的脱贫办法。2019年、2020年,陆积龙帮助程远莲购置了鸡雏,找到了专业师傅指导贫困户养鸡,临秋末了,又帮助销售笨鸡,程远莲的收入一下子增长了一大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又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没想到我一个残疾人也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让人瞧得起自己。”程远莲对现在的生活格外的满意和珍惜。陆积龙不怕苦累、不怕麻烦,积极帮组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引导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群众有事愿意找他,就好像只要找到了陆积龙,他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是村官心中的“参谋长”。扶贫产业项目是脱贫的重要保障,只有扶贫产业项目符合本实际,才能使产业项目获得更大的收益,帮助贫困群众实现长效的脱贫。陆积龙十分重视扶贫项目建设工作,经常与各村书记共同研究本村扶贫项目,有时一聊就聊到到深夜。由于陆积龙对各村情况、扶贫政策、群众意愿等十分了解,往往在项目谋划上能够提出更加合理的实施意见,各村的村书记、村干部都愿意与他探讨、共同研究。在经常走访中,他发现很多村民培育蔬菜秧苗出售,拥有成型技术,于是他探索提出了“组织贫困户种植万寿菊、孔雀草、小丽花等观赏花卉”的项目意向,通过种植高价值作物,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得到了村干部的高度认可和支持。项目实施后,白银纳累计栽种各样花苗15万余株,带动40余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大幅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也为产业扶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效显著,更是受到各村书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淡然地表示,“扶贫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个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岗位,它让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所以我一定要做好!”

他是家人心中的“大忙人”。作为一名扶贫专干,陆积龙无疑是称职优秀的,在作为妻子眼中的丈夫和孩子眼中的父亲,更是有所亏欠的。陆积龙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丝遗憾:那就是没有关心好妻子、照顾好儿子。由于基层扶贫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他虽初为人父,但却很少在家中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职责。他也常说:“身为一名基层的扶贫干部、党员干部就要有为扶贫工作牺牲一切的政治觉悟,百姓的生活疾苦放在首位,自己的儿女柔情放在身旁”。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紧要时期,他更是加班加点奋战在基层,一边承担防疫工作任务,一边积极帮助贫困户参与疫情防控,增加收入,避免出现因疫致贫。疫情期间,他积极组织雇佣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脱困户,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疫情临时务工的方式,贫困户合计实现增收13.4万元,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扶贫工作稳定,切实巩固和提高了扶贫攻坚成果。

扶贫攻坚剖析材料 篇4

中共丰宁满族自治县委 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4年11月 日)

尊敬的赵勇副书记、沈小平副省长、吴显国副组长、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县扶贫攻坚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北部,南邻北京,北靠内蒙,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县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县。全县总面积 8765平方公里,辖9镇17乡、309个行政村,总人口40.2万人。按照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通过建档立卡(以2013年底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贫困标准不变价)统计,我县还有171个贫困村、13.3万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县总村数和农业人口的55.3%和40.4%。其中:低保人口4.2万,五保人口0.4万,扶贫对象8.71万。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开展以来,全县上下抢抓机遇,紧紧围绕“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这一工作大局,充分利用市场思维、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举全县之力打造展示环首都扶贫开发成果的靓丽风景线。三年来,共实现6.59万人口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444元,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1440元提高到2772元。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

我县立足实际,完善农业产业规划体系。瞄准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坝上和接坝地区,编制完成了《坝上及接坝地区生态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园规划》。紧紧围绕脱贫甩帽,突出五个特点,一是谋划到村组。综合自然条件、发展习惯、劳动力素质等因素,按照产业生态化的要求,由当地群众自主选择,为每个村科学确定了2-3个脱贫产业;二是扶持到项目。将产业发展直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每个项目都有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市场主体来承担。坝上及接坝地区2014年共实施产业项目159个,总投资达到3.38亿元;三是受益到农户。注重产业的领富带富作用,力求实现共同富裕。所谋划的项目对当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还能切实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四是责任到人头。列入年度实施范围的农业产业项目涉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列出了清单,相关部门一把手做为直接责任人,实行清单式对接;五是鼓励做规模。针对原有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的现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且每年设定不同的扶持门槛,比如舍饲养牛、今年做100头规模有扶持,明年达到200头规模才扶持。通过这种制度设计,让市场主体滚动发展成长起来。

瞄准丰宁富民优势产业,聘请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编制完成了《丰宁有机奶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使全县奶牛存栏达到5万头。县内划分为奶业改造提升区和奶业优先发展区,县城周边37家奶牛小区规划为改造提升区,并逐小区配套制定了改造提升方案,到2015年底丰宁奶牛将 全部实现牧场化养殖。在坝下12个乡镇划定了奶业优先发展区,为新建奶业现代牧场提供空间。

依托区域特色富民产业,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内容涉及《坝下地区特色种养区规划》、《黄旗小米保护区规划》、《林果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土壤有机质提升规划》、《草业种植规划》等,为全县农业发展绘制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蓝图。

(二)突出特色优势,聚焦产业扶贫

立足于丰宁空气质量优、水质好、土壤无污染等优良生态环境,借助与北京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高端生态有机农业区。奶业以打造“中国有机奶都”为目标,立足国际公认“黄金奶牛带”优势,通过现代化牧场建设和小区改造提升,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优质奶源基地向高端乳品加工方向转变。三年来,在5个贫困村建成饲养规模2000头现代化牧场五处,全县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日产鲜奶270吨,年实现产值5亿元,直接带动34个贫困村、2130户、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蔬菜产业以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为前提,以建设首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为目标,不断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全县蔬菜向生态、环保、节水方向发展。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2.5万亩,形成了41个标准化园区,年实现产值4.5亿元。林果产业共启动了20个示范园区建设,栽植经果林5.2万亩,发展苗木3万余亩。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食用菌已建成双百亩以上产业园区10个、500亩园区3个、千亩园区1个,全 县种植总量突破4000万棒,年实现产值2亿元。肉牛、肉羊、生猪、肉鸡、中药材、有机杂粮等富民产业统筹推进,产业脱贫格局初步形成。

(三)突出社会事业,提升幸福指数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京津冀一体化,打造承德交通次枢纽、内蒙进京出海能源通道,加快铁路、高速建设,加强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改造升级以及通村、通组路硬化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张唐铁路、虎蓝铁路进展顺利,虎蓝铁路复线得到批复,并先期开展了拆迁征占工作;张承高速丰宁段主线完成路基和桥隧工程,张承高速县城连接线及南关连接线近期开工,2015年与主线同期竣工;御大公路、半虎线张承界至大滩段竣工通车;怀丰一级路11月中旬全线贯通;抽水蓄能电站进场道路完成路基工程量的92%,2015年8月竣工;县城至赤城界等5条段178公里二级路改造列入省交通“十二五”规划;投资3436万元,完成18个行政村128.4公里通村路项目,使丰宁真正实现了“村村通”;结合全县电网改造升级,重点对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进行优化,保障率有效提升,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进一步融合;强化公共服务,以文教卫生为重点,通过全县范围内大的布局调整,以优质资源、优质服务,惠及全县人口,提高幸福指数。以教育体育园区建设为龙头优化教育格局。新建投资3.55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米,可容纳5000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牵动全县教育格局调整,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教学楼及宿舍楼12所、农村幼儿园26所、学校餐厅80所,提高初中办学 规模,高标准建设覆盖全县、布局合理的村级教学点和幼儿园,让贫困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以卫生园区建设为龙头优化卫生服务网络。新建投资3.7亿元、建筑面积7.8万平米的三级综合医院,提升服务水平辐射周边县区90万人,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预计2015年投入使用;完成12所乡镇卫生院、197所村级卫生室建设,使全县98%的乡镇卫生院、95%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化要求;强化民生保障,实施惠民工程,新农合标准由原来的280元提高到320元,报销比例达到85%;城乡低保对象总数达到5万人,低保覆盖率达到12.4%,位居全省第三;完成各类社会保险征缴5.2亿元,实现城乡居民社保全覆盖;投入资金3000万元,解决了61个贫困村、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15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万余户;强化农民工培训,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促使我县由劳务经济大县向劳务经济强县转变,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目前累计培训学员1万余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5300余份。通过专业培训,不仅使农民工有体面、有尊严的外出务工,而且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收入水平明显增加。取得证书后,外出务工农民年均增收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增收5000余万元。

(四)突出社会帮扶,凝聚攻坚合力

紧紧围绕帮扶部门特点,采取“贴近帮扶部门专长、贴近帮扶部门职能,贴近丰宁发展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坚持“引智与引力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密切与帮扶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帮扶部门的沟通,着力从思路、规划、项目、资金等全方面、多角度寻求支持和帮助,取得了显著成效。扶贫攻坚开展以来,累计争取各类帮扶资金2亿元,其中在张庆伟省长直接协调下,10家央企帮扶我县资金3750万元;国家发改委、民建中央两家中直部门在我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上给予了鼎力支持;省政府办公厅促成我县部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落实,为做好新民居建设奠定基础;依托航天商务网“航天-丰宁绿色产业协作平台”,全力打造丰宁生态有机农产品整体品牌,使丰宁优质的奶、菜、肉、蛋、杂粮等农产品营销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加强与义乌市的区域扶贫合作,推动达成了11个方面的合作事项;积极与商务部联系,为丰宁剪纸、滕氏布糊画、刻瓷、彩砂工艺画等特色工艺品和农副土特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狠抓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机遇,与北京怀柔区就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两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互有交流沟通,在项目摆放、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为加快脱贫进程增添了持久动力。

(五)突出资金投入,破解瓶颈制约

一是建立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打捆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核把关工作。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年制定出具体的涉农项目整合使用规划,明确项目投放方向、布局、地点、规模等关键环节,提交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后,相关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的原则,依据规划分口向上申报,确保项目跟着规 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捆绑整合、集中投放。三年来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0亿余元,全部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破解农业融资难题。利用省支持的1.5亿元扶贫资金,县政府成立了农业政策金融担保中心,可为农业产业项目提供7.5亿元信贷担保。目前担保中心已开展业务100余笔,担保总额突破5亿元。为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农业,自2014年开始,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对全县生态有机农业进行全产业链扶持。同时,对于使用信贷资金建设的产业项目,按照国开行贷款利率的50%-60%连续三年给予贷款贴息。为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实施了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相互协作的“政--银--保”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迈出土地资本化市场化的新路子。三是拓展小额贷款业务。积极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成立农户自立服务社,对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通过5户联保方式进行扶持,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4011万元,所放贷款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六)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创新政策引导。配套出台了《坝上和接坝地区生态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园扶持政策》、《有机奶业发展扶持政策》。一是突出生态有机发展导向。把产业的“生态、有机”放在第一位,在生态方面重点支持舍饲圈养、节水农业、地膜回收等;在有机方面重点支持土壤有机质提升,对于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种植的,政策给予相应补贴。二是突出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项目必须与农民之间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必须是农民合作经营或农民入股比例不低于50%的才给予扶持。三是产业项目达到一 定规模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才予以扶持。通过设臵相应的门槛,避免了一个村产业多头发展、小而散,形不成主导产业的局面,同时也为推进全县标准化、生态化种养殖创造了条件。

创新管理体制。一是构建农业发展一体化平台,在农牧局成立了农业发展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把全县农业的政策扶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市场开拓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实行大力度、精准化、无缝隙、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全县农业发展一体化平台。二是理顺农业政策担保中心管理体制,农业政策金融担保中心由财政局划归到农牧局管理,担保公司从产业项目评审、立项、实施、验收、扶持等一系列环节入手,进行整体把握,提高了信贷资金扶持的精准性。三是抓紧抓实土地确权工作。利用三个月时间,全县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2781个居民组,全部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成立了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了土地流转指导价制度,完善了土地仲裁机构,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脱贫机制。一是实施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按照以前“资金到户、项目到户”的要求,有限的资金被分散使用。由于到户资金量较少,贫困户很难发展产业。我县自2012年开始,把扶贫到户资金统一做为本金,入股到龙头企业及合作社,贫困户每年得到一定比例分红。通过这种“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的股份经营模式,既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支持了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实施整村、整乡推进模式。在省、市及国家发改委支持下,我县在云雾山村、十七道沟村实 施了整村推进模式,在小坝子乡实施了整乡推进模式,结合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增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易地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打造“一步到位”的脱贫模式。三是实施区域推进模式。坝上及接坝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为此县委、县政府编制了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实施精准化扶贫,推动整个区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帐管理办法》滞后,与目前扶贫工作形势不相适应。建议出台这方面的支撑政策,比如实行股份合作的扶贫资金要明确市场主体的使用门槛、分红比例、分红年限等,既让基层有所遵循,又符合审计方面的相关规定。同时简化报帐程序,缩短报帐周期,加快资金拨付速度,以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是燕山-太行山片区规划批复我县项目总数为374个,资金总额为1416.4 亿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规划得以批复,但进展较慢,项目资金落实滞后,建议省级层面出面协调,推动片区规划的落实。

三是我县地域广阔、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通路里程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普遍比较偏远,易地移民搬迁扶贫仍是一条有效的出路,建议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时,缩短土地复垦的验收和审批手续时限,同时提高生态移民补贴标准,增加危房改造补贴资金。

四是我县贫困面大,贫困户多,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总量相比之下就显得不足,每年到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概3000 万元,但平均到村每村不足3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时对片区县和环首县给予倾斜。

五是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县级地方财政困难,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中县本级配套能力弱。建议上级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免除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同时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2月份出台的《关于支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及阜平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意见中明确的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使用、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人才、定点帮扶等9大方面30个小项,给予我县大力倾斜。

六是我县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明确了生态有机的方向,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发展成本升高,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希望省级层面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对环首县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进行生态补偿。同时建议省延续安排每年5000万元的财政担保资金,支持环首县破解融资难题,推动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上一篇:妙不可言成语的释义及近义词下一篇:村财乡管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