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进去看看,给爸爸买件衬衣。”

“不去不去,这里衣服太贵了。”

“爸爸经常出差,得穿得上档次一点……要想马儿跑得快,不给马儿吃草怎么行?”

“草要吃的,但不用吃太好。”

“你这个小东西啊!”

“呵呵呵……”

“哈哈哈……”

万华广场一楼某个男装品牌店门口,我们俩前拉后扯,嘻嘻哈哈,没大没小。

彼时,你和我一样高了,陪我逛街只是偶尔对我的“赏赐”,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事没事被我提溜着大街小巷穷逛。在家的时候,你要写作业,要画画,要练书法,要玩手机,雅兴来了还想弹琴,如果有同学约你,你还要跟她们一起玩。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能不能匀一点给我得看具体情况。

有好友戏称为“犀利姐”,还真没错,你的眼光和语言常常绕过现象直抵本质,话不多但能一语中的。你说得对,你爸爸的确是一匹对“草料”质量没有要求的只管奔跑的“笨马儿”。

刚上小学的时候,你在作文里写到:“我爸爸很忙,他每天都要写作文,但我妈妈的工作很清闲,只有开学初和放假前有点忙。”这句话表达的字面意义不太准确。

你爸爸毕业于西北一所老牌大学,本科和硕士学的是这个学校最牛气的专业。这个专业195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2001年开始培养博士后。1993年,你爸爸从淮河边出发,乘坐绿皮火车走了一天一夜零半天,来到位于黄河边的一所大学,念了这所大学里最牛气的专业,本硕没挪窝,原地奋斗七年,硕士毕业后应聘到这座小城里当了大学老师。到了工作岗位以后,他发现所学非所用,他引以为荣的专业在这所大学里并不吃香。在本科生培养计划里,只有一两门专业选修课接近于他的专业,其余的他一概不懂,更别提他所在学科的核心专业内容。

为人师者,要想给徒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给大学生当老师,不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照葫芦画瓢原样贩给学生,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研究,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解构、重构,通过一系列再加工,然后再拿到课堂上与学生讲解、讨论,让学生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唯有这样,才能站稳、站好大学里的三尺讲台,才不至于在课堂上被“问题学生”“刁难”。既然认定了这份工作,既然要在这里扎根,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找准立足之本。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人生的关键节点往往都是窄门,可选余地不大,且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专业方向、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是眼下必须要通过的“窄门”,在认识清楚这一点之后,你爸爸跟所有从农村奋斗出来的草根一样,把一身的蛮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不分寒暑假,不分上下班,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三年之后,你爸爸获得他所在学科的博士学位,成功转型,同时解决了学历问题。但是,学历不等于学问,学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拿来的,学问需要在不断地研究和应用中探索、积累。

这就是你所看到的你爸爸每天“写作文”的样子。

你爸爸的工作属于业务性质,而我是行政管理人员,做的是事務性工作,事务性工作以服务为主,不需要做高深的理论研究,只要用责任心和耐心,在上班时间内,按照规范和流程做好相关工作就可以了,如果自甘平庸、不想追求进步的话,下班之后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因此,我的工作和生活之间有明显的时间界限:朝九晚五属于办公室,寒暑假以及双休日属于家庭。至于说清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行政工作就是服务工作,而服务只是起点,满意没有终点。一个人长期荷重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道路上,那他除了劳累就剩挫败感了。尽管服务工作不可缺少,但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服务工作者的地位却是不重要的。打个看得见的比方,就好像一本书,业务工作者相当于书页,服务工作者相当于书脊缝隙里的胶水,前者被人捧读,后者被人忽略,甚至嘲笑。涉世未深的你像你爸爸及大部分人一样,经常取笑我这个“胶水”,并且认为我上班很清闲。

“妈妈明天得参与一场面试,到时候既要做记录,又要按秒表,以前没做过,有点担心出错。”

“按秒表是做什么?”

“高三的学生来我们学校面试,面试时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讲清楚自己的成绩和特长。妈妈手里拿一只秒表,三分钟一到就要喊停。”

“哦,原来你就是个按秒表的啊,这有什么难的?”你的口气里充满了戏谑和调侃,似乎还有些失落。

我就像被人踩着尾巴尖的老猫,神经质地跳起来维护自己:

“按秒表怎么啦?这面试就相当于高考!学生一旦入选,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能不能入选,就看他们在这三分钟内的表现,如果秒表操作不规范,短时或者超时,是不是就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

“行行行,是我不懂,按秒表真的很重要……”你仍然嘻嘻哈哈,但好歹算是妥协了,我这个“胶水”勉强得到了你的认可。

总的说来,我的工作还是比你爸爸的轻松。

你爸爸要么上课,要么出差,要么坐在办公室敲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寒暑假和周末对他来说都是工作日。只要坐在电脑跟前,他全身的细胞都好像处在“冲锋陷阵”的状态:脖子朝前抻着,眼睛盯着电脑屏幕,十指在键盘上飞奔,两条瘦腿扭成麻花,用双脚打个结塞到凳子底下。我说你这样坐着血液不畅通,对身体不好,他不理我。我弯腰朝桌子底下看了一眼,发现桌子下面有块横板,就认定了他奇怪的坐姿是那块板造成的,就去借了个螺丝刀,钻到桌子底下把那个板给卸了。我还没来得及扑打干净身上的尘土,桌子“吱呀呀”呻吟着朝一边歪去,电脑显示器、打印机、一大摞书、图纸、水杯、烟灰缸等等,桌面上的东西危如累卵。对这“从天而降”的危险,你爸爸一时没回过神来,只凭本能手忙脚乱保护他的财物,危险过后知道了缘由,他很生气,批评我没事找事。人做错事不是不懂道理,而是在做错之前只考虑问题的A面而无意忽略了B面。桌子也是有平衡阀的,破坏平衡就得承担被颠覆的危险。我好心办了坏事,不得不为自己的鲁莽买单,一边应承着马上去买桌子,一边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后来从四楼仓库里借了一张旧桌子应急。中午家居市场把新桌子送过来,我三下五除二就给安装起来了。没想到你爸爸嘟嘟囔囔不满意,嫌桌子太小。没办法,我只得第二次自掏腰包赔他一张更大的桌子。事实上他的办公条件很好,几个人共用一间教室那么大的办公室,每个人都有统一配置的办公桌和电脑桌,但他不用,嫌小,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一张其他用途的桌子,放在一排书柜后面,面壁而坐。你爸爸温吞柔软的性格里带点犟劲,还有些孩子气的特立独行的“小怪癖”,但他聪明、上进。平时我们的相处之道也是嘻哈玩笑,互黑自黑以取乐。生活本身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如果还要装得一本正经煞有介事,那人生就更累更无聊了。

后来,你爸爸的腰椎果然出问题了,有一段时间,病情严重到夜不能寐的程度。

对于“我爸爸很忙,他每天都要写作文”这件事,我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因为缺少他的陪伴而产生抱怨和委屈。我是有过抱怨和委屈的。旧式家庭里夫妻间的合作模式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但现在不是那个年代了,现在的女人不光得主内,同时还得主外,自己的屋子得自己扫,自己的天空也得自己顶。生活上要独自挑起洒扫庭院、哺育孩子的重担,工作上要和男人一起竞争、共同进步,而那个忙得让人焦头烂额的工作,未必能给你可观的待遇和价值感。房贷要还,孩子要照顾。微薄的收入一半上交银行还贷款,一半寄回两边原生家庭救急救穷,而自己视为命根子的唯一的孩子却没有人帮忙照顾。你体弱多病,要么感冒发烧,要么头疼肚子疼。最初的那几年,我觉得日子过成了云端独舞的样子,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没有成就感。

记得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你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汗气(叹气)?”

我心里一惊,自己叹气竟然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人们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你的妈妈确实不是个好妈妈,生活能力和抗压能力极差,缺乏哲学思维和快乐细胞,脾气急躁、悲观。本质上,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地鸡毛的那一面,但乐观的人将其忽略不计,而悲观的人却能将之放大数倍,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那时候还不理解人生真正的苦,总觉得自己过得太艰辛,所以会时不时吐一口闷气。事实上,过去的苦难都已经过去了,眼下的生活也并不是很糟糕,我和你爸爸认识于大学校园,感情基础深厚,纵有严寒霜冻,也不过是外力而已,眼前的困境总有熬过去的一天,而你也在慢慢长大。但有的时候,我忍不住心浮气躁。你绝大多数时候都很懂事,偶尔会无理取闹。当我们俩的坏情绪恰好相遇的时候,不愉快的事就发生了。所以在你三年级之前,你的小屁股偶尔会遭遇我的巴掌。有几个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成了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疤。

你五岁那年春节,我们没有回安徽老家过年,跟阿婆一家去了阿婆女儿的婆婆家太湖源。江南乡村美得让人忧伤,门外竹翠雪白、炊烟袅袅、溪水叮咚,门内柴火盆噼啪燃烧,暖意融融,挂在墙上的酱鸭丰腴诱人……陌生新鲜的环境、热情周到的主人、温暖祥和的年味,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而这美好是人家的,我们只是一株无依无靠的浮萍……我多愁善感的心田上升起一丝孤独和悲伤。

阿姨的婆婆烧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正要吃饭的时候,村里的一个孤寡老人来了,主人热情邀请老人入座,就在大家推来让去的时候,你莫名其妙开始哇哇大哭,不要老人坐下来,我赶紧哄你,可是你哭得更厉害了,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老人颤颤巍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我把你抱到门外去哄,你还是一个劲地哭。我的魔鬼脾气终于爆发了,把你拽到堂屋后面,抬手就在你屁股上拍了两巴掌,然后架着胳肢窝把你扔到了雪地里,那是个斜坡,坡上的雪有半尺厚,你顺着斜坡躺在雪里继续哭,我蹲在你身旁冷眼看着。那天,你穿了一条厚厚的紫色条绒棉裤,上衣是法兰绒料子,也是紫色的,上面印着白色小圆点,袖子已经有些短了,小手露在外面,冻得通红通红,小脸蛋也因为冷和哭而变得红通通的。我一直记得那一幕,也一直为自己的狠心而肝肠寸断。

还有一次打你是在琴行。我给你报的班是一对二,也就是同一时间老师只教两个学生。老师教你俩打节拍,那个小朋友乐感强学得快一些,被老师表扬了,然后你就哭了,怎么哄都不行,哪怕老师再补夸你也没有用,老师只好说先休息一下。我把你拉到表演大厅的无人处,抬手就在你屁股上拍了两巴掌,随着巴掌的起落,我的心已经疼得抽搐,又赶紧好言哄劝。

有时候,你做作业不会了要哭,和小朋友玩得不開心也要哭,你一哭我就烦躁,烦躁起来巴掌就落下来了,巴掌落下去之后我就后悔。

因为烦躁而对你没有耐心,因为揍你而懊悔,因为懊悔而冲你爸爸发脾气。你妈妈跟所有没能耐的中年妇女一样,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把丈夫当成最安全的出气筒,一生气就控诉他的各种不是。而你爸爸的确是有“罪过”的,他的“罪过”就是不陪你、不管家、心里只有工作。对于我冤屈滔天的控诉,你爸爸就像一头装睡的狮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既不申辩,也不改正,任由我发泄。我一个人自说自唱,气出完了,话说尽了,抹一把眼泪,带着更加浓厚的爱意继续围绕在你左右,继续为这个家忙来忙去,你爸爸则继续去办公室忙他的工作,一切又回到控诉之前的状态。烦躁、唠叨、和解,生活就这样循环着、继续着。好在这样的日子慢慢在改善,大概从你上三年级开始,我再没有打过你的屁股。与此同时,我也尽量控制情绪,减少跟你爸爸唠叨的次数。

一方面是你突然间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爱哭爱闹,你变得懂事、自律、上进,学习刻苦认真,不用提醒催促,你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你的手机就在身边,但我们不用担心你沉迷于手机游戏,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也有一起玩耍的朋友。你的书桌、书架、衣柜和床铺任何时候都整齐有序,各样东西都有固定的存放处。你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几乎不用我操心费神。有时我暗自感叹,觉得连我自己都不如你。

另一方面,我也逐渐理解了你爸爸的不易。当一个合格的大学专任教师,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奉献和能力:一是讲课,二是做研究。讲课两小时,备课可能需要十小时甚至更久,而做研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无法量化。你爸爸所学专业和所从事专业之间的跨度大,难度高,要弥合这一段差距,就得从零开始学习一门新专业,这其中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计算的。这是客观事实对他提出的要求。主观上,你爸爸是一个不懂生活的人,生活琐事他做不了,也不愿意做,为了避免“麻烦”,索性就拿工作当挡箭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性格使然。改变不了你爸爸,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你爸爸“每天都要写作文”,庆幸的是你妈妈的工作没有这项要求,所以不上班的日子,我基本上不离你左右。

前世上千次的回眸,才换回你我今生的相遇和十五年六个月零九天的陪伴。

怀胎十个月,受难十个月。我每天吐啊吐啊,吐完胆汁吐空气,吐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但是没有食欲,偶尔想吃一口,也得自食其力。晚上躺在床上“翻烙饼”,朝左边躺不舒服,朝右边躺不舒服,平躺更不舒服,双腿蜷得又酸又麻,一寸寸伸展开来,还没伸到底,小腿肚子上的肌肉“嘎巴”一下“石化”了。身体遭受抽筋扒皮的磨难,内心也忧虑不安:他/她会不会是三瓣嘴,会不会多一根指头,会不会少一个耳朵,会不会不聪明……我相信所有生育过的妈妈都曾有过这样的担心,但我的忧虑比别人多一些。因为妊娠反应强烈,厌食、孕吐、缺钙、营养不良,孕后第一个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过感冒药。更不幸的是,那年还发生了一场要命的传染性疾病,一种名叫“SARS”的病毒威胁到了全人类的性命。4月19日,杭州市首次出现三例“非典”病人。“兵”临城下,人人自危。危难面前,保护学生是学校的天职,而我的工作职责是管理学生,所以,尽管我肚子里也有一个正在萌芽的、同样需要保护的生命,但是,个人利益得服从集体利益,小利益得服从大利益,所以我顾不得你,得先顾大学生。我每天挺着已经明显凸起的肚子,穿梭在学生中间,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头疼脑热,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

2003年10月13日下午2:31,老天爷把你恩赐给了我。你长得可真小啊,只有2.7公斤重,49厘米高。瘦瘦小小的你被裹在一个红艳艳的包被里,小脑袋露在外面,头发湿漉漉的,皮肤红通通的,肿泡眼,塌鼻子,小嘴巴,总而言之,你看起来皱皱巴巴,有点怪,有点丑。

我和你爸爸活到将近三十岁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小人儿,事先也没有想清楚,当一个小人儿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素质和能力,甚至,是否得搞清楚双方家族五代之内的基因是否健康,有没有遗传和变异的风险,等等,这些统统都没有想过。我们只是机械地遵循着世代的传统观念,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该生孩子了。从做出这个毛糙的决定,到妇幼保健院医生告知我怀孕了,期间没有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世界上所有带点技术性的职业都有门槛,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资格方可入行。如果说当人之父母也可以算作是一种职业的话,那么这个既带科学性又带玄学性的职业,它的准入要求实在是太低了,这应当是人类最不负责的一种表现。所以,当老天爷把你恩赐给我们的时候,我和你爸爸就像两个傻子,六神无主,手足无措,除了满心欢喜,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连抱你一下都不会、不敢,只敢伸长了脖子小心翼翼地瞅你,生怕看疼了你,却又怎么都看不够。

每天,我和你爸爸半躺半卧在你左右两侧,用手支棱着腮帮,半张着嘴巴,眼睛痴痴地看着你,你的样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小脸逐渐不那么红了,眼睛也没有那么肿了,皮肤也不太皱巴了,五官渐渐饱满圆润起来,看着不像刚出生时那么怪、那么丑了。看得久了,梦被惊扰了,你似乎有点不高兴,嘬嘴、蹙眉、睁眼、闭眼、打哈欠……小脸上的表情丰富极了,两只鸡爪一样的小手举到耳旁,像是投降,又像是抓挠,小脑袋左右转动,小身子在被窝里又屈又伸又扭又转,就像被树叶盖住的大毛毛虫,使出浑身的劲儿挣扎着,样子惹人怜惜得不知所措。我脑袋里灵光一闪,转头对你爸爸说:“哎,小名就叫她妞妞吧。”

“那就叫妞妞吧。”

于是,“妞妞”就成了你的小名。

小名“妞妞”是在你出生之后偶然得来的,只图个可爱,好听,没有赋予过多的含义,但大名却费了一番思量,在你出生之前,你爸爸和我就开始琢磨了,几番讨论之后才确定下来。三个字,依次是你爸爸的姓氏、我姓氏的谐音、你生肖的谐音。这三个字写起来简单,读起来上口,回味起来有意思:馬氏和孟氏的太阳。不错,你就是我和你爸爸的太阳,我们视你为生命。每当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你爸爸总是抢先回答,小名一带而过,大名报得郑重其事,先说出那三个字,再分别组三个词语,外带两句解释,生怕别人听不明白其中的寓意。问话的人原本只是随口一问,答话的人却一丝不苟,这样一来,问话的人免不了得多说一句:“哇,这个名字好。”

你爸爸腰杆一挺:“这名字是我起的。”

“哦,这个当爸爸的真有水平,有水平。”问话的人有口无心地赞扬着。

等那人走开了,我就找你爸爸理论:“谁说是你起的?我记得明明是我先想出来的。”

“我先想出来的,你脑子那么笨,怎么能想得出来?”你爸爸强词夺理,寸土不让。

一个言语笨拙、向来不屑于争名夺利的人,却在女儿名字的“版权”问题上风度尽失。看着他一反常态的表现,我嗤之以鼻,内心又好气又好笑。

你爸爸说:“妞妞长得真漂亮。”

“就是,你看她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我把你的漂亮之处说得更具体一些。

你爸爸又补充了一句:“嘴巴是嘴巴。”

我们两个就像语言贫乏的傻子,想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夸你。精致、清秀、眉清目秀,等等,书本上那些个洋气的字眼,表达效果远不如口头语言来得精准、传神,而你确实很漂亮:小圆脸、尖下巴、高鼻梁、丹凤眼、樱桃嘴、粉腮、柳眉……五官虽小,气韵十足。

当你的目光抚过我的脸庞时,我的心就暖化了。你的眼珠又黑又亮,眼底白里透蓝,温润得像玉,纯净得像雨后晴空。沐浴春风,不如被你看上一眼。

《红楼梦》上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觉得不对,女儿应该是花儿做的,水哪里有这么美、这么香、这么软?你的肤色、你的五官、你的样子,你所有的一切,只能用花来形容。你的气息里带着迷人的奶香味,你穿过的衣服上散发着春天的树木的清香。你个子和我一样高了,你的气质里依然蕴含着花儿的特质:细腻、敏感、脆弱、羞怯,就像开放在晨雾里的花儿一样干净、纯洁,眼神像小鹿一样清纯柔顺,说话声音甜甜的,走路脚步轻轻的,双脚习惯性地带点小内八字,手指修长,柔若无骨。

这么美好的你,我和你爸爸依然用最土气的语言来夸你:“我们妞妞长得真漂亮啊,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我说到这里就为止了,你爸爸总不忘补充一句:“嘴巴是嘴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果然,几个月之后,被你爸爸夸过无数次的樱桃小嘴会说话了,一开口就叫“爸爸”,只是“刹车”不灵,叫起来是一连串的“爸爸爸”,就像安徽老家人召唤小狗,你爸爸开心极了,逢人就炫耀,说你会叫爸爸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同此一理,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我们已经步入中年。我们既没有一大群兄弟姐妹,也没有一大群儿子女儿,小孩子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始终是陌生的、稀缺的。因此,当你来到我们生命里的时候,我们是稀罕的,同时也是笨拙的,爱你却不会养你。而你的确很难养。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到小学毕业之前,我们是医院里的常客,平均以每个月两次的频率往医院跑。吃奶阶段经常便秘,后来感冒发烧,再后来又陆续增添了胃痛、头痛、鼻炎、痛经,等等。曾经得过两次肺炎,住过三次院,胳膊骨折过一次,脚脖子骨裂过一次,有些毛病生得莫名其妙。虽然这些毛病不会致命,但很折磨人。你有三分不适,我和你爸爸就有七分揪心。我们三天两头带着你往医院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然而,吃下去的各种抗生素治标不治本,你的体质依然很弱,常年手脚冰凉。比这更艰难的,是我和你爸爸出门上班的时候,不知道把嗷嗷待哺的你托付给谁来照顾。当你身陷困境的时候,往往四顾无亲。

万幸的是,在你22个月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周阿婆——一个和我們不沾亲带故的老人,她和她的家人给了你亲人般的呵护。从幼儿园到整个小学的十余年时间里,阿婆给你做饭,接送你上学放学,甚至供应你的穿戴。我和你爸爸上班的时候,她的家就是你的家。

阿婆和阿公在我们小区对面经营一爿小店,卖些生活用品。老两口人缘好,小店每天像码头一样热闹,买香烟啤酒的、串门聊天的、打牌嗑瓜子的,小店内外都是人。认识阿婆之前,你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平常接触的只有几个人,突然看见这么多陌生人,天生胆小害羞的你东躲西藏。那些爱玩的人故意逗你:

“妞妞,你是谁家的妞妞啊?”

听见有人跟你说话,你赶紧把脸拱进阿婆怀里躲起来。阿婆鼓励你回答人家的问话,你极不情愿地从阿婆怀里探出半张脸,怯生生地说:

“我戏(是)妈妈家的。”

逗你的人乐呵呵地,又问:

“你叫牛牛(妞妞),是不是喝牛奶长大的啊?”

那人说得不对,你有点急了,大声纠正道:

“不戏(不是),我小习头(小时候)戏(是)喝妈妈牛奶长大的。”

问话的人乐得哈哈大笑。这一问一答就成了你和他们之间的“经典”对话。

阿婆坐在玻璃柜后面的沙发上,你坐在阿婆腿上,阿婆教你唱歌、陪你看动画、陪你玩游戏。慢慢地,你适应了人多喧闹的环境。

阿婆家小店旁边有两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姐姐,阳阳哥哥家开小餐馆,小波哥哥家开粮油店,婷婷姐姐家开水果店。他们三个都比你大一两岁,已经上幼儿园了,每天放学后,阿婆带你去找他们玩。小波哥哥最有男子汉气概,而且心地善良,他就像贴身保镖一样保护着你。他家的大米袋子就是你们的“堡垒”,“敌人”来了,哥哥姐姐们踩着大米袋子爬到房顶上,你爬不上去,急得大哭,小波哥哥从房顶上出溜下来,蹲到地上,让你踩着他的肩膀往上爬。玩完“堡垒”又开始“长征”,他们一溜烟跑到房子后面不见了,你又开始大哭,小波哥哥回头来找你,拽着你的小手歪歪斜斜往前跑。像英雄一样的小波哥哥也爱哭鼻子,不过他哭的样子跟你不一样,他很“低调”,受委屈了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抽泣,哭完了又跑出去找人家玩,而你一旦哭起来,全世界都能听见,眼睛一闭,嘴巴一张,对着天空大嚎,还得等着人家来哄你才肯罢休。

阿婆女儿的未婚夫你叫他舅舅。舅舅给你买了一辆红色扭扭车,你骑着扭扭车在阿婆家小店门前轰隆隆开过来,轰隆隆开过去,玩累了冲进小店,躺在阿婆怀里美美地睡上一觉。等我下班回来,你已经在阿婆家吃过晚饭了。

你上幼儿园时还不到两周岁半,说话口齿不太利索,也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每天早上去幼儿园就像上战场一样悲壮,去了之后却能带回来一肚子新鲜话题:

“妈妈,我们班有养个咬吸(两个老师)。”

“妈妈,我今天七西哇(吃西瓜)啦。”

“妈妈,我在幼儿园费觉(睡觉)不哭。”

“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幼儿园咬吸(老师)。”

我每天回家看见你的第一眼先往腿上瞅,如果腿上穿的裤子跟早上去幼儿园时穿的那条不一样,就说明你今天尿裤子了,尿裤子必然又害怕又害羞,当然得哭。这大概也是你去幼儿园时爱哭的原因之一。后来我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时得到启发,“发现”了一种“尿袋长大药水”,每天早上送你去幼儿园时给你舔一点,然后告诉你说:

“妞妞,今天你到幼儿园不会尿裤子啦,因为你吃过尿袋长大药水了,尿袋变大了。”

有了这个“保证”,你的心情放松了,人也变得大胆自信起来,想上厕所的时候就敢报告老师了,尿裤子的概率也就降低了,当然,这个办法偶尔也会失灵,但你对我的“伟大发现”深信不疑,有时候出门忘记吃“药水”了,走到半路上还得折回去补吃。

上幼儿园不久,你的口齿利索了,小嘴巴越来越能说,言语幽默,出口成章。

“妈妈,可以续碗吗?我还想喝汤。”

你文绉绉的一句“续碗”,瞬间让这个路边小饭馆里的清汤身价倍增,我感觉这汤好喝极了。

“妈妈,我给你作首诗吧。”

你奶奶的头——

你奶奶的脚

我奶奶的头——

我奶奶的脚

你奶奶的头和脚,在天上

我奶奶的头和脚,在地上

我奶奶刚刚去了天堂,你奶奶还在人间,这首“诗”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还真挑不出毛病来。不会写字却会“写诗”,说话漏气唱歌跑调,“吟诗”却抑扬顿挫。你简直就像个小精灵一样惹人喜爱。

你刚上大班的时候,幼儿园组建体操队,准备参加省里的第十八届“长鼻王杯”幼儿体操比赛。老师精心挑选了十一个小朋友集中训练,你没有被选上。我找老师商量,想让你跟他们一起学习,愿意交学费,但不要求参加正式比赛,老师同意了。交了五百元训练费,你成了体操队的“旁听生”。后来有个小朋友不愿意参加训练,老师让你做了她的替补,你成了正式体操运动员。

你协调性不太好,在幼儿园训练受了委屈,回家找我撒气,“胁迫”我陪你一起练习。我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也不好,但我相信通过锻炼可以改善,同时也想给你树立个榜样,所以我愿意陪你练习。但是,劈叉、下腰、肩肘倒立这些动作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了,勉强为之既怕拗断了我苍老的关节,又怕让你失望而泄气。急中生智,我宣布“游戏”规则:你当老师,你得给我做示范,我当学生,我学不会罚自己不吃饭。这一招果然灵验,你士气高涨,认真扮演起了老师的角色,又是理论讲解,又是实践演示,一套动作演示完毕,回头看见我还在手脚乱舞,不得要领,你怒气冲冲,威胁说不教我了,过一会儿又耐着性子示范,嘴上不住地提醒:

“你注意看好了,是这样的……”

在反复示范的过程中,你的协调性得到了改善,动作越来越熟练、规范。当“老师”的责任心让你忘记了苦和抱怨。

那次比赛你们获得省二等奖。十一个体操运动员,每人脖子上挂着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凯旋归来的那一刻,我喜不自胜。这对你来说是一次小小的自我挑战,训练的过程中,你流泪流汗流鼻涕,但你没有放弃,也没有掉队。你看起来柔弱,骨子里却有一股倔强的不认输的特质。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你学习古筝、拉丁舞和画画。其实我心里清楚,老天爷并没有眷顾你,赏赐给你特殊的艺术天赋,你自己也承认“我什么都是中等的”,但是你愿意学习,我也乐意陪同。我的想法是闲着也是闲着,学到就是赚到,学不到拉倒。

每次去幼儿园接你的时候,看到有些孩子孤零零的不合群,我感觉特别心疼,怕你也是那样,所以就告诉你做人很难,要学会宽容和善良,学会跟各种人相处,没想到你早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你自信地说:“做人一点都不难,只要不得罪班上那个‘王’就没事了。”

你给我举例说今天谁谁得罪了“王”,没有一个人跟她玩,哭了一整天都没有人理她。这就是做人的难处啊,你首先得认识清楚谁是“王”,然后还得学会怎么才能不得罪“王”,并且让“王”不讨厌你,同时还得让“王”周围的人也不讨厌你。要在这么多关系中保持平衡,这还不难啊?怕你孤独,怕你受人排挤,又怕你委曲求全、丧失自我。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有各种各样担心你的理由。

后来的事实证明,你适应集体的能力还不错。在学校,你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也能跟大家和谐相处,并且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后,你要么在阿婆家小店和哥哥姐姐们玩,要么在小区和你的同学朋友们玩。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你幼儿园毕业了。毕业晚会上,你穿着漂亮的红色旗袍,像个端庄优雅的小妇人,镇定自若地弹奏了一曲《凤翔歌》。那时候,你学习古筝才三个月。

那天晚上,我应园长的要求,代表家长们慷慨激昂地念了一张讲话稿,详细内容已经忘了,但主题思想一直记得:感恩、感谢。感谢小朋友、感谢老师、感谢幼儿园、感谢祖国、感谢时代。不理解的人以为我的发言虚伪又无聊,事实上,我的一字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的。我有多爱你,就有多热爱这人间。

毕业照上,你身穿黑色长袍,肩披红色垂布,头戴乌黑方帽,一缕大红流苏从方帽左沿挂下来,垂在稚嫩的小肩头上。雪白的立领衬衣和鲜红的领结,烘托着花儿一样娇嫩、白皙的小圆脸,眼波温柔的单眼皮小眼睛直视前方,红润的小嘴巴微闭,嘴角和眼梢不动声色,却有淡淡的笑意荡漾。胸前,双手斜握着一卷用红丝带扎紧的“博士文凭”。大气、温婉、美丽的你,成了咱们家的第一个“博士”。你的毕业鉴定表上,班主任写的评价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那一年是我们仨在学业上的“丰收年”。先是你幼儿园“博士”毕业,再是你爸爸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毕业,最后是我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我有幸见证了“小博士”和“大博士”的毕业场景。

你爸爸接到博士毕业典礼的通知后,带我们娘俩火速赶往南京。黑色长袍、灰色垂布、绿色饰边、黑方帽、红流苏、红领带、白衬衣、西装裤、黑皮鞋。那一次,你爸爸打扮得比当新郎官都正式,那是他这辈子穿着最正经的一次,也是照相最多的一次。顶着六月的大太阳,你爸爸穿着长袍马褂,抱着你满校园拍照留念,大楼前面、铜鼎侧旁、翠竹影下,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景点,都留下了你们父女俩的合影。女儿和事业是他全部的幸福和追求。

你上小学之后,我每天最在意的是你在学校开不开心,至于学习成绩,我并不是很担心。起初,我认为以你的聪明伶俐,再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至少在小学阶段,你的成绩必定会“冒尖”。后来我发现事实不是这样,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我及时纠正了自己的认知,同时也坦然接受了你学习成绩中等的事实。我之所以坦然,并且能够悦纳这个事实,一方面是拿自己做参照,从小到大,我的智商水平中等也许偏下,學习成绩中等有时垫底,唯一的优点是肯吃苦,爱学习。就凭这一点,我也算是实现了我的人生理想。有了这样的经验垫底,我不怕你“跑”得慢;另一方面是因为爱你,舍不得逼你,养一个比自己有出息的孩子当然好,可以给自己的得意人生锦上添花,或者替自己不得意的人生出一口窝囊气,同时还可以在供奉列祖列宗的庙堂前扬眉吐气一下,但如果养不出来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那也没什么,照样爱她就是了,孩子毕竟是有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某种工具。秉持爱和信任,才不会对所爱之人要求过高。

你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带你到我们学校观看元旦晚会,在台上与台下的互动环节,你抽到了“幸运观众奖”,可以领一个小礼品,但领礼品之前需要上台表演节目。为了得到那个毛绒玩具,你大大方方走到台上,用古筝独奏了一首曲子《小猫钓鱼》,合着琴弦上的“喵、喵”声,你的小脑袋一歪一歪,头顶上蓬松的秀发丸子也跟着一歪一歪,稚气而又认真,台下的大学生被惹得哄堂大笑,掌声如雷,替你拿麦克风的主持人大哥哥笑弯了腰。敢在六百多个观众面前露一手,你比我和你爸爸强多了。

弹琴对你来说谈不上特别喜欢,但也不排斥,为了带动你的积极性,我也跟着你学了起来。老师教你的时候,我在旁边全神贯注“偷学”,回家再向你请教。时间久了,我们俩也可以一起“切磋”了,有时候你指导我,有时候我纠正你。周末学习累了,或者雅兴来了,你会自觉自愿坐到古筝前面,挑几首曲子弹上个把小时,不在乎节奏和音准,单是那种感觉就很美好。学到六级阶段以后,你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学习技法和背谱子都不再是难事。你一级又一级轻轻松松通关了,而我却掉队了,心里想弹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手和脑却不配合,看了谱子找不着弦,找到弦又忘了谱子,后来颈椎出问题了,脖子酸胀难忍,我不得不停下追求艺术的脚步。小学毕业之前,你顺利通过古筝十级考试。而我只有一个四级证书。

二年级的时候,你加入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学打乒乓球,学了一段时间又让我在校外给你报培训班。新教练全盘否定了老教练的技法,这对你造成很大困扰,所以球技一直没有提高。

有一个周末,教练组织学员去富阳市某个乒乓球俱乐部打比赛,我自告奋勇给你们当司机。你爸爸自己不会开车,却不信任我的车技,只要我开车去的地方超过十公里,他都要坐在副驾驶座亲自指挥:“前面有车,慢点,靠边,让货车先走……”跟十三年前教过我的那个教练同样的口气。一个座位被闲人浪费了,我只拉了三个球员。

俱乐部在一个小镇上,场地很大,那天比赛的阵势也很大,有很多家长和学员围观。第一轮初赛你就被淘汰了。你的对手是个小妹妹,个头比你小,但气场却比你大,她简直就像一枚小辣椒,气势呛人,球技高超,你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她发过来的每一个球都被你接飞,你发过去的球直接被她扣死,一个回合都打不起来。兵败如山倒,看样子你要突破零都很艰难,除非对方失手,但那个小辣椒太强了,又稳又准又狠。你像是被吓到了,发球磨磨蹭蹭、犹犹豫豫,乒乓球也好像是被吓到了,使出浑身的劲儿,也只够擦着网子从这边跳到那边,小辣椒胳膊短够不到,一个球失误了,她大惊,抬头看看你,马上调整位置,站到台子左侧等着,你又发了一个球,软绵绵地跳过网子落在对方那头的右侧,小辣椒又失误一个球,她几乎气急败坏了。轮到她发球了。“啪”的一声,只见一条白色闪电从她手里射出。同样“啪”的一声,但球台上空空空如也,乒乓球被你接飞了,几十秒之后落到两米开外的地方。小辣椒再发一个球,又被你接飞了,飞得更高更远。强力上旋球,这对你来说是太难了。但是,你已经把零突破了,还赢了两三个球。结局必然是你输了。一场乒乓球比赛被两个小丫头演绎成了“猫戏老鼠”的游戏,围观者全都看乐了。我像傻子一样,两只手都拍麻了,只仅仅满足于你的机灵,输赢根本不重要,因为你努力的过程我都知道。每次送你去训练的时候,我无事可干,也没地方去,就带本小说坐在训练场的角落里打发时间,偶尔抬头看你一眼,但我很自觉,从来不会越过教练瞎指挥。我以“透明人”的姿态赢得了跟随你的机会,所以你努力的过程我都看见了,并且认可,而且我也知道,你比我更想赢。

不久以后,你对乒乓球失去了兴趣,不想学了,我也不勉强你,有弹琴和画画这两样业余爱好也够了。

你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中不溜的位置,既高不上去,也低不下来,牢牢地稳居班级最中心的位置。校外辅导班满大街都是,每天放学时,校门口关于辅导班的广告纸像万国旗一样,在学生和家长们眼前飞来飞去。广告宣传让人精神振奋,只要你愿意掏腰包,蛰居在某些不知名的巷道里的教育专家们,轻轻松松就能帮你培养出一个翰林学士(学而优则仕)。奥数、作文、英语、科学、才艺、美育、德育,等等,民间教育专家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在卖方市场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人们的胆量和智慧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包装能力和广告能力让人真假莫辨。那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你不想参加,我和你爸爸也不逼你参加,不是吝啬钱财,而是觉得不必要。我们自信、安心于自己的平凡。

虽然学习成绩不“冒尖”,但并不代表你没有理想,相反,你的想法很多。有一天你告诉我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小学老师。”

“怎么又想当小学老师了,我记得你以前说要当幼儿园老师?”

“还是当小学老师好,中午想吃多少点心就吃多少点心,想让谁当班长就让谁当班长。”你不无向往地说。

看着你天真而又严肃的样子,我哭笑不得:“你这个小东西真没出息,几颗小枣、半个苹果或者两块夹心饼就把你吸引走了?家里缺你这一口吃的了吗?”

话一出口,我豁然开朗。你的理想看似不足挂齿,事实上却比天都大。那是对“王”手里那个权利或者自由的向往啊,有了这个权利和自由,数量有限的“好东西”,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你愿意对谁好就对谁好。原来平凡的理想背后隐藏着大大的野心呢!

果然,你又說话了:“妈妈,我本来想当个科学家,发明很多很多东西,可是你把我生得太晚了,像飞机、电灯泡、牛顿定律这些都被人家发明过了,我就不能再发明了。”

我嬉笑着说:“那妈妈对不起你了,你再想想看,也许还有别人没发明过的。”

“没有了,都被人家发明完了。”你肯定地说。

我假装很痛心地说:“那妈妈真对不起你啦,把你生晚了。”

“哎,算了,没关系,这也不能怪你,你出生得也晚啊。”你大度地说。

及时找台阶,让别人下来,也让自己下来,你总是那么善良、通透、古灵精怪。

日子在不咸不淡中慢慢地过着。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七点左右,我们仨同时出门,我开车送你去学校,然后匆忙回办公室上班,你爸爸步行去办公室备课上课或者“写作文”。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早上,我们俩睡到自然醒,你爸爸如果不出差的话,照常去办公室,甚至比平时去得还早。有时候,他出門时我们还在睡梦里,有时候醒来了。看到我们醒来,你爸爸像是因为自己要去办公室而内心歉疚似的,主动殷勤地把他的iPad拿到你房间,婆婆妈妈地叮咛:

“妞妞,你和妈妈多睡一会,等下起来玩会游戏再写作业,爸爸把iPad给你拿来,电都充好了。”转头又对我说,“中午你给妞妞做点好吃的,我就不回来了,到食堂吃完休息一会,下午把那篇文章修改一下投出去,晚上我早点回来吃饭……”

你爸爸啰里啰嗦说完就走了,有时候到小区对面的小吃店吃早饭,有时候从家里带点零食。无论是出差还是平常上下班,他的肩上永远斜背着个空电脑包,包里通常少不了一包烟、一两个打火机、几支笔、一个厚厚的记事本。记事本里写得密密麻麻,就像中医开的药方子。这样的“药方子”差不多半年就能“制造”一本。你爸爸对他这个“创举”很得意,每次我忘记做什么事情了,他就赶紧现身说法:“我都是把重要工作记到本子上,每天到办公室翻开看一下,做完了打个勾,有时候临时产生的一些新思路马上写到本子上。你包里也装个小本子,把要做的事记下来,经常翻开来看看,这样就不会忘了……”近些年来,你爸爸似乎老了,说话特别啰嗦。

偶尔,下午三四点钟,你爸爸从办公室回来了。

“我回来了,大脑疲劳不想工作了。”一边进门换鞋一边解释,好像不工作就对不起哪个人似的。但这样的时候不多,多数时候晚饭做好了还得电话催好几遍才回来。学校大门正对小区的后门,从办公室到家步行只需十五分钟左右。要是回来早的话,他必定会特意绕一圈,从小区的正大门走回来,为的是在门口的小商店给你买零食:可乐、圆筒薯片、冰淇淋、棒棒糖,等等。

“妞妞,看爸爸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你爸爸斜背着电脑包,一边往你房间走一边说,两只手背在身后制造神秘感。这个把戏早就没有新意了,你都懒得猜了,只是停下手里的笔,静坐等吃就是了。你爸爸自导自演,一只手从背后缓缓地亮出一筒薯片,另一只手亮出一瓶可乐,有时还能从某个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哈密瓜味的冰激凌蛋筒。你坐在书桌前带轮子的转椅里,两只脚翘到桌沿上,吃着薯片,舔着手指,喝着可乐,傻乎乎地陶醉在简单浅显的幸福里。你爸爸瘫坐在你桌旁的沙发上,眼睛看着你,同样傻乎乎的,像痴人说梦一般喃喃自语:“爱她爱得跟命一样。”

“就是,爱这个小东西爱得跟命一样。”我胡乱躺在你的床上看书,随口接上一句。

在表达对你的爱这件事情上,我和你爸爸一直都像两个傻子,语言都组织不顺溜。

你爸爸去办公室之后,家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了。太阳透过粉红色的窗帘照进你的卧室,窗台上的铁艺花架及上面的吊兰、窗前蓝绿相间的双人布艺沙发、红门红地板、白墙白家具、公主大床、床头靠墙的角落里一大一小两只抱抱熊……房间里所有物什都沐浴在柔和的朝阳里,宁静、温馨。我偎依在你身边陪你睡到自然醒。如果没有急事的话,睁开眼睛之后,我们先各自刷一会儿手机,然后再决定等会做什么。

有时候,你把胖乎乎的胳膊和腿搭到我身上让我给你做按摩,我喜欢被你亲密依赖的感觉,赶紧从被窝里爬起来,背靠床头坐好,你头枕在我的小肚子上,我用手指梳理你乱蓬蓬的头发,按摩你的太阳穴,揉搓你的小脸蛋,拿捏你柔软的胳膊和手指,但身上是不能碰的,因为你怕痒。从头发梢到手指甲盖全都仔细按摩过了,你很满意,懒洋洋地说:“A面好了,再按摩B面。”

你说的B面就是小腿以下的部分。我赶紧乐颠颠地挪到脚边,捧起你那胖乎乎的脚丫,一个一个拿捏你花生米一样圆乎乎的脚指头。

阳光越过窗台和沙发照到我们的床上,不得不起床下楼吃早饭了,我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给你穿衣打扮。不记得是从四年级还是什么时候开始,你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品味,不愿意让我随意打扮你了,并且开始嫌弃我的衣品和眼光。你说:“我们学校的女老师都特别漂亮,每天化妆,每天穿新衣服,一周之内从来不穿重样的,哪像你们大学里的女老师,素面朝天就去上班,天天都穿一样的衣服。”

我很不服气地说:“我们大学老师把天下的书都念完了,形象靠知识支撑,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用不着化妆。”

“化妆不光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看,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在公司上班,就必须得化妆,每天都要换衣服……”你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和我争论。

“上了年纪的女人,衣服不一定要多,但质量一定要好,做工要精细。”你不仅向我灌输穿衣打扮的各种理论,还多次积极主动地陪我去杭州银泰大厦买衣服。最近这几年,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你帮我选的。

你希望我打扮得漂漂亮亮,而你自己擦脸油都很少用,每当我提出要你给买衣服的时候,你总是说:“我不要,我的衣服很多,你给你自己买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宠爱我,就像贤惠妈妈对待女儿那样,眼里和心里满是怜惜和疼爱。

我们俩去万华广场采购,每次从超市门口往停车场走的时候,你总是抢着拿最大最重的购物袋,胳膊上挎的,怀里抱的,把自己坠得歪歪斜斜,只留下一两个最轻的袋子给我。你才十几岁啊,本该是最任性、最不懂事的样子才对,而且我也没有老到需要人特别照顾的年纪,可你总是这样。看到你与年龄不相称的懂事的样子,我有一种莫名的心痛和不安:

“宝贝啊,你只管自己漂漂亮亮的就好了,不要把自己搞得像仆人一样,那样妈妈会心疼的……”听着我的唠叨,你淡然一笑。

我出门不记路,开车技术也不好,每次开车带你出去,有时候在岔路口一走神开错了,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却停不进去。每次遇到这样的时候,你都会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妈妈,你这么笨到底怎么办啊?”

我享受着你的宠溺,乐呵呵地说:“傻子命好。妈妈有你就行了啊。”

周末,我照着手机手忙脚乱学做几样菜,你爸爸一上桌就自顾自吃起来了,而你一遍遍走进厨房催我:“妈妈,你快点来吃吧,菜都凉了。”我坐下来,你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妈妈,你多吃一点。”

说实在的,我已经人到中年了,对自己的长辈都做不到这样体貼入微,而你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那么地自然、真诚。你先吃完了,会主动把自己的碗筷收进厨房,拿纸巾把眼前的桌子擦拭干净,有时候还会等我吃完你再离开。你从小就养成了这些习惯。并且从来都不挑食,有时候菜炒咸了或者淡了,你仍然不挑不拣,该吃多少还吃多少,我要是自责的话,你反过来会安慰我:“这有什么关系,能吃就行。”

四五年前,一沓有关家族历史的陈年资料引发了我写一本书的梦想,我多次不知天高地厚地向你吹牛:你妈妈我正在创作一部长达四百年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别小看我写的是草根家族的家长里短,它实际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水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同样,小民的人生也可以映射大国的面貌……我喋喋不休地向你发表演说,甚至还说过将来一定要请某位大作家给我的“巨著”写序。就像走夜路的人大声唱歌一样,我用豪言壮语给自己壮胆,同时也想试探你对我有几分信心。你就像个贤惠的妈妈,任由孩子躺在你的怀抱里天马行空地幻想,却从来不会泼冷水,甚至还会和她一起幻想。有一次我们俩去杭州大厦,我看见一套精致的欧式骨瓷茶具,念叨说这个当见面礼送给那位大作家最合适,后来觉得太贵没舍得买。我们又去别的地方闲逛,你突然问我卡里还有多少钱,我告诉你还有多少,然后你拉着我就往回走,一定要我把那套茶具买下来。我把自己的构思拿出来和你探讨,每次都要遭遇你言辞犀利的点评,点评完之后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末了再给几句真诚的鼓励。你既是我的指导老师,又是我的读者和听众,偶尔还得替我跑图书馆借书。论“写作”经验,我远不如你。你上小学时就开始偷偷摸摸写“小说”了,边写边在网上发布,据你说经常有读者留言,催你更文,具体写的什么你一直对我保密。某个周末,我在书房敲电脑,你作业写累了过来找我聊天。我抓住机会向你朗诵自认为满意的章节,你躺在床上听我念完一大段文字后哈哈大笑,笑够了从床上坐起来,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孔开始“训导”我:

“妈妈,你太笨了,人家一个老太太就自己养的一只猫都能写一本书,还很畅销,你把你祖宗八代写了个遍都写不出一本书来,你怎么就这么笨啊。你要多看看这方面的书,向人家学习,改天我陪你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我被你又嘲笑又批评,但我不生气。我们俩在一起经常这样,把自己的囧事、丑事、欢乐事、伤心事,等等,毫无保留地抖落给对方,被对方批评、笑话,然后再获取安慰和力量。你对我是这样,我对你也是这样。

你对你爸爸没有像对我这么亲热,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和他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变少了,但在内心深处,你是爱你爸爸的。每次我唠叨他,你都认为是我不对。你爸爸工作上取得了成绩,说给你听的时候你也很高兴。小时候你问爸爸到底是教授还是副教授,我说是副教授,你问这有什么区别,我随口说区别就像你们班的第一名和第十名。你回头对爸爸说:“赶紧去办公室,你要好好工作。”大前年你爸爸到杭州体检,一个指标有些偏差,医生让三个月后再去复查,后来去复查了一切正常。过了一段时间你突然问我,爸爸的复查结果出来了吗,身体要不要紧?我已经忘了这个事,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心里热乎乎的。

你爸爸口笨心拙,不善于表达感情,但他心里是爱你的。前年有一次出差,他居然买回来一盒油炸知了给你吃,你惊叫着把拆了一半的包装袋扔到地上,你爸爸讪笑着捡起来,解释说油炸知了营养价值很高,特别好吃,他小时候经常爬到树上抓知了,回家偷偷拿油炸了吃,你奶奶看见了要打人的,她嫌把油浪费了。你们父女俩一个说好吃,一个说恶心,最终,你爸爸没能争得过你,他头一次对这个童年“美味”产生了怀疑。后来油炸知了谁也没吃,扔了。

因为你晕车,每年回安徽老家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为怎么坐车而争论不休。我说自己开车回家,你爸爸说租车回家。我的理由是租车太贵,你爸爸的理由是自己开车不安全。一个嫌贵,一个嫌不安全,那么折中的办法是坐大巴,但你爸爸又不同意,他说你晕车,坐大巴太受罪了。争论的结果是租车回家。早上六点甚至更早就出发了,到县城十二点多,匆匆忙忙请司机吃饭,饭后让司机原路返回,剩下的六七十里路我们乘出租车回去。为什么要转车呢?这是你爸爸的可爱和善良之处,他说让司机早点回去,尽量赶在天黑之前到家,来回一千多公里路,又是大过年的,司机也不容易。

2017年,老家打电话说你奶奶得了尿毒症,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你爸爸似乎老了好几岁,这些年一直忙忙碌碌,和自己的老母亲聚少离多,也没有陪她旅游过,除了到咱们家来过几趟之外,七十岁的老人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接完电话,你爸爸租了一辆商务车回老家了,他要带他的母亲出门走走看看。奶奶是忠实的基督教信徒,思想单纯乐观,虽然被疾病折磨得手足无力,但当儿子说要带她去看风景的时候,奶奶瘦弱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从安徽出发,经过江苏、浙江,一路走走停停,有风景了下车看风景,走累了原地坐下休息,天黑了住酒店,天亮了继续出发。第四天到达普陀山,普陀山是你爸爸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他要去跪拜南海观音,给你奶奶祈福。后来,你爸爸说那次上山捐了好多钱,他替奶奶许了愿,也替你许了愿,希望你健健康康,学业顺利。

我们对耶稣、释迦摩尼以及其他各路神灵知之甚少,更别说顶礼膜拜了。有病就医我们当然知道。但是,当我们最重要的亲人得了重疾的时候,当我们明知医药也无能为力的时候,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学着上一辈人的样子,虔诚地跪倒在耶稣或者观音菩萨的脚下,祈求保佑。你爸爸也不例外。当他母亲得了严重的尿毒症的时候,他在寄希望于科学的同时,还需要一份来自天外的神的力量。他太想保护他最爱的亲人了,他以为神可以帮他。

你爸爸以他自己的方式爱着他的亲人,爱着他唯一的宝贝女儿。那年大学同学聚会,你爸爸精挑细选了你从小到大的照片,拷贝到U盘里带去兰州参加同学会。当年青涩、如今人到中年的同学聚在一起,不谈论高官厚禄、不攀比功成名就,除了互相打趣当年的囧事之外,每个人心底里最在乎、最自豪的就是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当然,他们的孩子还都是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头顶上还没有成年人眼中的光环,仅仅只是一个成长中的毛头孩子,即便如此,也已经足够让他们的爸爸妈妈自豪:“我女儿如何如何、我儿子如何如何……”晚宴上,他们把各自孩子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投影到大屏幕上,一遍又一遍循环播放。觥筹交错间,时光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来回穿梭转换。这群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七零后”中年人,他们吃过苦受过穷,从小到大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生儿育女高于一切人生追求。但是,国家政策只允许他们生一个孩子,所以,他们终生的幸福与希望,全都寄托在这唯一的一个孩子身上。

我和你爸爸疼爱你,娇惯你,但你却惯而不娇,反而爱你越多,你越懂事。不记得从几岁开始,你独立分房睡了,每天晚上临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袜子找出来,整整齐齐放在书桌前的椅子上,早上闹钟一响就起来,很少有赖床的习惯。反倒是我自己离不开你,总想腻着你,每到周末和假期,我就央求你和你一起睡,为的是跟你多说说话,天冷的时候帮你捂手脚,天热的时候帮你赶蚊子。早上为了让你多睡几分钟,我经常偷偷把你的闹钟关掉,在送你去学校的路上,我抱着饭盒慌慌张张跑到路边餐厅买早饭,带到车上让你吃。

上初中以后,你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决定高考考美术专业,摩拳擦掌说要向“八大美院”冲刺。我知道这个难度很大,赶紧替你“松绑”:“不一定要考‘八大美院’,有些普通高校的美术专业也很不错。”

有一个时期,你的微信签名是“中国美院”,朋友圈封面上写着“艺术家生活规律”:1.每天晚上必须十一点前睡觉;2.总是保持好心情;3.少吃冷的和辣的;4.多睡觉。你是一个大艺术家,要照顾好自己。这四点规律是用汉语和荷兰语写的,语气像你,但你怎么懂荷兰语,我很好奇,上网一搜,发现这是小红书APP上的壁纸。虽然话不是你的原话,但思想是你的思想,作为你的忠实拥趸,我赶紧把这个图片截图保存下来。但你爸爸有不同意见,他不支持你考美术专业,他的思想大概还停留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用主义意识里。你从幼儿园开始学画画,一直没有间断过,但也没有当真过。上初中以后,你坚定了目标,把画画和学习放在了同等重要位置。初中毕业之前,关于艺考招生及各大美院的信息,你掌握得清清楚楚,而且绘画技能也突飞猛进。看到你的执着和努力,你爸爸由反对变为积极支持。

初三毕业班要考体育,体育一直是你的弱项,你告诉我说必须拿游泳的成绩往上拉铅球和八百米,所以游泳一定得拿满分,其实游泳要拿满分也不容易,你小时候在海边玩耍被水淹过,所以不喜欢游泳。但为了考试,你咬牙坚持。初二暑假,你报了游泳培训班,培训班人员爆满,第一批从早上六点开始训练,你恰好被安排在第一批。虽然是三伏天,但凌晨时候露天的水温很低。为了对付下水时刺骨的寒冷,你坚持要五点起床,从家里跑步去游泳场。游泳本来就很消耗体力,而且从家到游泳场的路程不算近,开车也得将近十分钟。我心疼你,费尽口舌才劝服你同意我开车送你。虽然下水之前有几分钟的热身运动,但入水的那一瞬间,你冷得牙齿“咯咯咯”打颤,我站在水池边偷偷抹眼泪。为了确保拿满分,第一期训练结束后,你又报了第二期。最终,游泳考试你拿到了满分,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个月来例假的时候,你肚子痛得在床上打滚。

小学和初中前两年你没有参加过文化课补习班,我们一直固执地认为,上补习班的意义不大,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学习方法和态度,而如何改变方法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总之,你没有要求参加补习班,我和你爸爸也不逼你参加。到了初三以后,你不淡定了,觉得有必要报补习班。联系好辅导老师后你才告诉我说要补课,然后特意强调说学费很贵。面对你不上不下的学习成绩,以及中考后的择校问题,要说我和你爸爸心里波澜不惊,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努力把自己的焦虑藏在心底,不给你施加压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你的一切要求。我们知道,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爸爸妈妈心里想什么。那年,你的中考成绩不算好,但也超过普高招生分数线四十五分。对于这个结果,我和你爸爸很知足,毕竟还有三成同学没有够着普高招生分数线。谁家的孩子都不是笨蛋,各人有各人的优势。

中考塵埃落定后,你风风火火动身去杭州参加绘画集训。为了三年之后的高考,为了你喜欢的美术专业,你甘愿放弃暑假休息的时间。我和你爸爸开车送你去画室,心里有不舍,有牵挂,这是你第一次离开我们,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生活,但看到你信心十足、热情饱满的状态,我和你爸爸心里不舍的同时,更多的是欣慰,我们的宝贝真的长大了。

在我心里,你几乎是个完美的孩子,我对你唯一的遗憾就是觉得你过分善良、懂事、隐忍,虽然这些都是传统美德,但我不希望你这样。上初中以后,你的性格更加内敛,尤其是那低头一瞬间的温柔以及浅浅的悲悯,这让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刺痛和不安。我没有见过天使,但你的言行里总是充满了对一切人和事的包容、关爱和慈悲,这根本不像你这个年纪该有的心性。

大概是初一的时候,有一次开班会,班主任特别点名表扬了你。大意是说班上有个女生反应有点慢,家境也很不好,同学们都欺负她,孤立她,拿她开玩笑,一个班五十几个同学,只有你不嫌弃她,下课了拉着她找别的同学一起玩。在你的帮助下,那个沉默自卑的同学脸上竟然有了笑容,上课都敢主动回答问题了。听了老师的表扬,我感觉幸福、自豪。也许有的人嗤之以鼻,认为孩子学习好才是值得骄傲的事,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要求你出人头地,只要你有闪光的品行,你的人生照样不会差。而且,“养儿防老”,我和你爸爸只有你一个孩子,我们的晚年生活还得靠你料理呢,你善良,我们才能善终。会后回家,我向你转述了班主任表扬你的原话,你听了很开心,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你是怎么帮助那个同学的。你说有些女生很高傲,看你和那个“弱智”走得近就不和你好了,你又去找别的女生玩。因为女生爱记仇,你不敢批评欺负那个同学的女生,但是对男生你就不客气了,你“警告”他们说:“某某归我罩着,你再敢欺负她我就去告诉老师……”你就像个可爱而又幼稚的小英雄。

初三的时候,有一天上完课外辅导班回家后你哭了,不愿补课了。你说老师在课堂上评论一个跟她补过课的刚刚去世的初三学生,你讨厌这个老师那副嘴脸,不想再看见她了。她是你在学校多方打听来的民间“高师”,你抱着求学的心态去深巷里跟她学习,没想到她会在课堂上口无遮拦地评论一个刚去世的孩子,她的恶毒让你伤心失望,你宁可失去提高成绩的机会,也不想再看见那种人。听你说完这件事,我内心悲愤交加,尽管我们不认识那个去世的同学,但仍然替他难过,对这个内心阴毒的老太婆,我和你一样感觉愤怒。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活在世上,谁都看不透自己的生前身后事。所以,对于他人的生老病死,旁观者如果做不到敬畏和同情,至少可以保持沉默,绝不应该以此为话题谈笑风生。因此,我爽快地答应你放弃补课。你说你同桌也哭了,她也不想再看见这个老师了,但她爸爸还是要她去补课。你很仗义地要了她爸爸的电话号码,让我来做说客。这个同学是另外一个中学的,我不认识她和她爸爸,但鉴于你对朋友的仗义,我还是按照你教给我的说法给她爸爸打了电话。果然,那个爸爸的态度很淡漠,他的意思是关键时期不能放松学习,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他大概觉得我们太矫情了。

2018年春节期间辅导班要上课,你说假期太短不想回老家过年,让我留下来陪你,让你爸爸回安徽陪奶奶,你知道奶奶生了重病。你爸爸回家之前,你像往年一样给老家的大门上写好对联,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三年了。每年春节把你写的对联带回家,你爷爷都很高兴,他把大红对联铺在院子里,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品,然后仔仔细细刷上浆糊,贴在各个对应的屋门上。

2018年秋天,照顾了你十年的阿公生了重病。那时候你已经上高中了,隔一周回家过一次周末,每次回家,我都带你去阿婆家坐坐,陪阿婆和阿公说说话。这两位老人和我们不沾亲带故,但他们是除我和你爸爸之外对你最好的人。有一个周末,你没来得及去看阿公,到学校之后,你给阿婆打电话,问阿公身体怎么样了。后来阿婆告诉我,接到你的电话她感动得哭了,她说你这么懂事,这些年没有白疼你。听了阿婆的诉说,我也很感动,我知道你打电话不方便,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准带手机,用公用电话每次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2019年春节过后,你爷爷又得了重病,详细病情我们没有告诉你,但你似乎很难过,有一个周末我去学校接你,你说你折了一颗纸星星,和五角钱硬币一起埋到教学楼下面的花丛里,你替爷爷许了愿,希望他快点好起来。你还说本来打算把硬币抛进校园的水池里,又怕被同学看见了笑话。我理解你的意思,有些景区里有许愿池,虔诚的人会向池子里的水泥乌龟抛硬币以祈福。

你幼稚的心灵上承载着所有人的悲苦。

“金鸡刚唱丰收曲,黄犬又开幸福门。”2018年春节贴在老家堂屋门上的春联,到了2019年的四月份,纸张除了褪色和卷边之外,你那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仍然清晰完整。

生命脆弱,尚不如一张字纸牢固。

己亥年季春,你走了,独自去了天堂,撇下我和你爸爸。我们仨,走散了。

一切猝不及防,一切又似乎命中注定。“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3年秋天,淮河边某个村庄里走出一位身板瘦弱的小青年,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搭乘绿皮火车去往黄河边的一所大学上学。这个青年长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和一双眼梢上挑的细长丹凤眼。1997年秋天,在这所大学的篮球场上,一场热烈的篮球赛正在進行,球场外围,一簇簇男女同学伸长了脖子为自己的班级摇旗呐喊。啦啦队中,有个女青年多看了一眼那个长着细长丹凤眼的男青年,男青年还她以同样的注视。后来,这对男女青年成了恋人。大学毕业后,女青年跨过重重阻碍,跟随男青年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南方小城,这里不是她的故乡,也不是他的故乡,两个来自贫穷乡村的外地青年在这里安营扎寨,组建了一个两口之家。2003年秋天,这个两口之家迎来了第三个成员——一个长得像他也像她的女宝宝。

蓦然回首。1993年从淮河边走来的那个小青年,除了身板依旧瘦弱之外,全然看不出当年的模样。乌黑浓密的头发如今稀疏花白,眼梢上挑的细长丹凤眼如今变成眼角下垂的三角眼。1997年大学校园里那场篮球赛,以及球赛啦啦队中男女小青年对望的眼神,早已被携带黄河水汽的秋风吹得无影无踪。2003年秋天诞生的那个小小的女宝宝,如今换了人间。

佛教讲万事万物随着外部和内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和恒常性。简单说就是万物无常。但普通众生极力逃避这一事实,固执地追求永恒。逃避的结果就成了我执,同时也成了痛苦的根源。

把昨天还给昨天,坦然接受今天,勇敢拥抱明天,破除我执,接受无常,努力保持向前和向上的姿态。惟其如此,才是一个人最清醒的活法。

(责任编辑:钱益清)

作者:人淡如菊

第2篇:杨绛《我们仨》的人文情怀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散文,是回忆录体式,抒写了一家三口人温馨和谐的生活,也写了丈夫钱钟书的有趣“坏事”,甚至还写了争执和不愉快。这种真实细腻抒情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更让读者动容的是“我们仨”身上流露出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祖国至上的大爱境界,在社会与家庭动荡变故中对理想的坚守,对爱的守候。也正是在剧变和磨难中,“我们仨”心靠得越来越紧,在生命之路上享受着相守相助的温暖,也品尝着离散相失的心痛。无论聚与散,生与死,无论阳光明媚还是狂风暴雨,他们都初心不改——相互依靠,坚守根本,热爱故土。尤其是作者始终把回忆的痛苦转化为对理想和人格的坚守,对脚下热地的坚守。作品这种思想感情境界、朴实的文风、淡泊的格调是其产生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一、《我们仨》的意蕴

杨绛为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的语言简单而有力,平实而细腻。散文《我们仨》在时间上跨越了半个世纪,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描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我们仨》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佳作,主要是因为“我们仨”的品格与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杨绛的后半生,失夫丧女,心灵受到严重摧残,可她依然热爱人生,微笑生活。她留给人的印象,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妻子,更一个恪尽职守的母亲。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精神与美德。读者从她与钱钟书几十年来风雨同舟、伉俪情深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她的精神风貌。她是一位把生活过成了诗的极品女性。

《我们仨》全文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都老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梦境里的感情是离别与思念。叙述作者在一个人的孤独岁月里,把思念的痛苦转化为梦境,也只有在梦里,爱人与女儿才能回来,亲情相融才得以实现。其中每一个梦都让作者无法释怀,因而相拥离痛成为常态。杨绛用艺术的表达,传达出一个个体对亲情的深切感受。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似真似幻的形式,讲述了“我们仨”在一起生活的最后阶段,这是一种既艰难又无奈的生活。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爱人和女儿,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因为猝不及防的病痛而面临离别,而这种离别作者又不能不承受。先是要舔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口,继而还要再一次遭受重创。以前的欢声笑语忽然变成了一个人独守空房。她内心的冲突是,既要直面无力承受的打击,但亦不能撒手人寰。因而,离痛变成了万里长征。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顾了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后一起赴英法求学。刚到海外的日子,他们过得不宽裕,可夫妻俩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祖国战乱,他们越来越担心国家的安危和国内的亲人,便匆匆携女回国,寄居在亲戚家,而钱钟书则前往外地教书。后来,一家人终于在上海团聚。当时上海是沦陷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他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然而,他们从未向生活低头。

一家三学者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我们仨”的氛围和谐温暖、互相帮助、自给自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和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微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二、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

孟子说:“知人论世”,谈论知识分子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环境。进入21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尊严与地位受到了影响,他们也在适应中思考并坚守。杨绛说自己只在“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但透过语言层面,读者不难发现其身上和笔下的时代底色。作为知识女性,杨绛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冷静高傲和与淡泊宁静,正如她所说“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杨绛又说,我们在旧社会的感受是卖掉了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在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都由国家包了,我们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只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争”与“服务”并不矛盾,在杨绛这里得到了完好的统一。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与人格之所以被敬重,正是因为他们用坚定的信念、独立的精神、美好的品格赢得的。

(一)理想的坚守

杨绛说:“解放后,中国面貌一新,成了新中国。不过我们夫妇始终是好的‘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我们也一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良民。”(《我们仨》)真正的知识分子,都追求报效祖国的理想和家国大爱情怀。可平日里他们往往表现为宠辱不惊、安分守己。然而,在国家需要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带上知识技术为自己的国家去效力,表现为对理想的追求与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仨”都爱读书,爱女圆圆更是像父亲一样,从小便书不离手,留校任教的几年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撰写学术论文。母亲希望她“轻松”点,她却以加倍的努力反驳,表现为对“工作理想”的坚守。在备受煎熬的“文革”岁月,杨绛与钱钟书依旧阅读书籍,在书籍中寻求自我价值。因而才有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才有可能被读者评为“最喜爱的版本”。两个人都不追逐名利,不随波逐流,更不怨天尤人,共同在书的滋润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初心不改”和“闹中取静”,是坚守理想,不与浮躁妥协。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是的,坚守才是不与世界妥协的利器。

杨绛是一位把理想当生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理想還是爱情,她都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坚守理想,成为她的人生名片,是她毕生的信念。

(二)人格坚守

杨绛与钱钟书从相遇到相许,恩恩爱爱,相濡以沫。他们在爱情里没有消磨时光,反而更加热烈地投身到知识的海洋中。杨绛觉得别人给她最好的称呼便是“钱钟书夫人”,她认为自己的最大贡献是保持了钱钟书的童真,即保持了知识分子高尚的人格境界,免遭世俗生活的侵扰,能平心静气沉入工作,才成为著名学者和翻译家。

《我们仨》没有直接宣扬人格境界,而是在真实记录三个人的点滴生活中,自然流露出这种高洁品格。杨绛怀孕,钱钟书对杨绛的爱,表现为他对她说不要儿子,只要女儿,像她的。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增添了欢声笑语,女儿很会选饭馆儿,好像擅长在书店能买到好书,到绸布庄能选出好布料。钱钟书近视,耳朵却特聪明,所以总能在吃馆子的时候连带着看戏。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乐趣。女儿钱媛的去世给了杨绛沉重打击,爱人又先走一步,把她孤零零留在世上。她發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感慨。虽然孤身一人,她还是坚强的活着;因为她知道,就算梦醒了,钟书也一定会在某个地方陪着她。创作《我们仨》时便不再感觉孤独与落寞。

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源于家庭,其父为文人,她自幼酷爱读书,达到了“三日不读书则人生无味”的程度。正是在书籍滋养下,对自己严格要求下,她才实现了走进清华大学的梦想。钱钟书父亲一开始不认这个儿媳,可最终承认杨绛识大体,顾大局,在恋爱阶段依旧能保持理性。这些细节都可见杨绛的涵养与气质。

“我们仨”在一起很少冲突,因为都有知识分子的理智和涵养,更重要的是因为三个人特别珍惜亲情与爱情。他们无论在一起还是分开,都彼此怀有一份浓浓的牵挂;就是仅剩一个人,也一定是一个人怀念“我们仨”。那种“向死而生”力量时刻提醒着“我们仨”,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这不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感情的坚守。这种相依相守,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力量。杨绛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我们仨》)是的,命运不可捉摸,但最可贵的是我们可以做到一边探索美好,一边负重前行。

三、知识分子的情感抒发

人是情感动物,无论对亲人、爱人、朋友,情感的流露都是时间留给人们最好的礼物。杨绛一家三口,从相聚到离散,就是一场“万里长征梦”。在梦里,从轻盈欢快到沉重伤痛,情感在时间和死亡的催促下变得越来越浓。《我们仨》抒发的朴实却真挚的感情,正是作品产生动情力的主要原因。

(一)家国大爱

杨绛在上海沦陷期间写过一段话:“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仨》)对知识分子来说,任何感情用文字描述都是一种矫情。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深埋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最热的情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描述“我们仨”在海外听到祖国有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怀抱,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待遇。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仨”聚少离多,但从未想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这句话正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律与自省。杨绛女儿出生已获得英国国籍,但他们还是回到祖国。这正体现一种大爱情感、大美情操和知识分子良知。

(二)挚爱亲情

亲情是人世间最基本、最温暖的情感,也是维系家人关系的纽带。因此,若某种挚爱亲情不能再延伸,那么这份爱的坚守便陷入无休止的苦难中。散文中女儿的中途夭折,让杨绛心如刀绞;两年后丈夫又因病去世,让杨绛彻底品尝了诀别的滋味。杨绛发出“人间没有永远”的感叹。对杨绛来说,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是孤独痛苦的,可在回忆里能重拾往日幸福时光,何尝不是一种温情。钱钟书与杨绛的离别是漫长而又凄凉的,所以离别的时候才会“用力的告别”。杨绛在心里默默流泪:“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散文起笔处,用一辆黑色汽车象征着死神的步步逼近。钱钟书住进了驿道旁边的小船,杨绛随即住进了驿道旁边的客栈。一切都不能问,不能说,但杨绛还是每日一程又一程的目送小船远行。这里的叙述包含了无尽的爱与思念。这种无力与孤独,仿佛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海风漂流,不知归处。

亲人一声不响的走了,我们的人生之路便也走到尽头,这是一种无言的悲伤:“我能感觉到她腰间的痛,我也能感觉到她舍不得离开妈妈去住医院,舍不得撇我一人在古驿道上来来往往”。这是从女儿的角度猜测母亲的心,看似轻描淡写,但其内心的不平静早已掩饰不住。两年里目睹最爱的亲人离去,普通人的精神也许早已散成一堆残骸,可杨绛心情平静下来后,却能用尽气力去回忆那段不堪回首却又温馨浪漫的幸福。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证明自己还有回忆的力气,还有想念的精力。杨绛咬牙坚持,不嫌劳累,主动接受现实与梦境的用力撕扯。她只能一步步地走,一路上都是离情。当只剩下她一个人四顾徘徊,怎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影”;也正是因为曾经拥有“我们仨”,“我”才更相信了爱情变成亲情的美好,相信了勇敢和坚强的力量。

四、结语

杨绛散文《我们仨》蕴涵丰富,但最动人之处还是她的不忘初心。正是由于用真挚抒情的笔墨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知识分子的理想坚守、家国大爱、高尚品格、独立精神、亲情挚爱,才使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获得了社会效能与好评。“杨绛式”的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既是人生的一种豁达,也是知识分子的独特品质。《我们仨》不仅守住了岁月的良缘与恩赐,也守住了知识分子的人品与尊严。

责任编辑五十弦

参考文献:

[1]田惠兰等.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99.

[2]杨建民.宁静、平和、智慧、清洁——杨绛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01-10(8).

[3]方菊.杨绛小说《我们仨》的叙事空间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6-127.

[4]林少雄.论杨绛《我们仨》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2-114.

[5]凌晓蕾.涓涓细流终归海平凡当中见真情[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1):74-77.

[6]百芷.豪华落尽见真淳——访杨绛先生[N].中国文化报,1987-03-08.

[7]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高静

第3篇: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_杨绛作品我们仨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第4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我们仨》小记

22120232 历史师范 钱敏

或许应该感谢老师布置了这么一份暑假作业,否则,也许真的会与这么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说实话,这本早就躺在了当当的购物车里,却到今天才到手,才翻开第一页,才真正定下心去读,是因为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仍止于钱钟书先生,而对于钱老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仅限于《围城》,出于一种对大家的敬畏,我迟疑不已。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触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着长久分离,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对于每一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屋子也仅仅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第5篇:《我们仨》读后感

导语:读杨绛先生的作品,一篇一篇细细读来,好像与她老人家促膝谈心,似曾相识的情感油然而生。接下来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女儿钱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杨绛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写完出版的回忆录,也是完成了女儿一份未尽的夙愿。《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得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而杨绛的价值观,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看出他们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杨绛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声。’”

钱钟书个性鲜明,他不见蒋介石,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顾问,不当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时,他们又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建国之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从不后悔,钱媛出生在英国,天然拥有英国国籍,他们都放弃了,并说:“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乡土情怀和坚守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一个寻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第6篇:我们仨读后感

张廷(1995--),女,汉族,重庆市合川区人,在读大学生,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全科 李代华(1996——),女,汉族,重庆市永川人,在读大学生,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全科 姜世平(1994——),女,汉族,重庆市大足区人,在读大学生,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全科

作者简介:唐田(1995——),女,汉族,重庆市潼南人,在读大学生,本科,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全科

邮寄地址: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初等教育学院团山堡1号 收件人:张廷 联系电话:1872328400

4《我们仨》读后感

张廷 李代华 姜世平 唐田

【摘要】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浮于言表的悲伤。可细细品来,原来这才是生活的味道。

【关键词】 初遇先生; 恍然心动; 遗失的美好

《我们仨》作者是杨绛先生。《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一、初遇先生

偶然接触这本书是在是室友的推荐下,室友说,这本书中的爱情让她禁不住的流泪,可嘴角却又不由自主的扬起。室友又说了,没有狗血剧情没有求而不得之苦,有的仅是平淡幸福的爱情,以及一位老人刻骨的思念。

周遭的环境就像生活大爆炸,充斥靡靡之音。我没遇见过爱情,或许有所期待却从未想过强求。我从未见过爱情的模样,我想或许杨绛先生可以叙说一二。

我所以为的幸福终老的定义是:两个人一直在一起,虽有磕磕绊绊的小波折,但并无大事,直到一方年老而终,而非意外,另一方怀着无比幸福的记忆缅怀对方,珍重此后的生活,带着两个人的记忆继续好好生活。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原以为《我们仨》写得很好呢,没想到这么没意思,什么东西嘛。现在人都浮躁不安,都喜欢喝鸡汤、打鸡血,一定要追求很有效率的干货、很有目的性的职场经验,最好能直接带来经历利益的,没讲大道理的,仿佛就是没意思;然而杨绛的《我们仨》什么大道理都没讲,平实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来的朴素生活,点点滴滴,这也许才是生活本有的颜色。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后,写下的大半生经历。没有说教,没讲大道理,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行云流水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的生活。牛津留学、结婚生女、国家动荡、上海沦陷、解放、„„,经历了不少苦难,这些不仅仅是他们的,更是那个年代人的。

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他们是知福之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历经的艰难仿佛只要一家团聚就化作云烟,随时光逝去。

二、恍然心动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先生做的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梦。是寻梦回忆梦,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希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

想来也是的吧,若知离别在即,有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人影飞去。还不如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梦,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长,对有情的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为,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反观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有时想想,他们的幸福也是应得的吧。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三、遗失的美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可我却不爱这句话,我终归更愿相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荷尔蒙有退去的时刻,可爱情却是不会褪色的记忆。

无疑杨绛先生这文章在文学上价值斐然,但我却从伤而不悲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在如今的快餐时代,我已不太能分清人生的路途,如果非得说《我们仨》的意义,或许是太阳,温暖我漂浮在尘世的冰寂的心;又或许是希望,明白我所坚持的,我所信仰的终归有所去向。

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先生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浮于言表的悲伤。可细细品来,原来这才是生活的味道。先生的娓娓道来仿佛在我心底燃起了焰火。那一股子温暖酸涩以及不舍无奈,紧紧的缠绕在心间。一挥手、一抬头即可拂去,可终究舍不得这股子味道。也许这样的人生是我羡慕向往,却极难得到的,所以不愿离去。

参考文献:

【1】杨绛 《我们俩都老了》 2003-7 【2】杨绛 《我们仨失散了》 2003-7 【3】杨绛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2003-7

第7篇:《我们仨》读后感

朴素的心疼,淡淡的感动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旌德二中

张萍

这天一天热比一天,连着几天四十度的高温,正好给懒人一个借口,整日猫在家里,或看看书,或上上网,一杯茶,一本书,在柔柔的灯下,慢慢看,细细读,感觉真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兰德诗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品茶,听音乐,看小说,精彩处,我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读得自己泪流满面,读得自己声音哽咽,读得自己心口阵阵疼痛。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围城>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更觉得这是个聪明而又灵巧的女子,而后来果真见识了她的智慧,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翻译名著《堂吉诃德》等更让她从钱钟书的光环里走了出来,和她的丈夫一样高,然而‚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是怎样的一种孤独的痛呢?一个年已八九十岁的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儿,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后在一个人的时间里独自默默地思念他们仨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包含了心血的,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做作,有的是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通过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让我们感到的是爱,思念,和美丽的回忆。

《我们仨》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

正如作者在书中云: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之女)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这一段话,我以为是杨先生这本书中的点睛之语。这一段文字,概括了一家三口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换的,并非传统的家庭所要求的那样:父即为父,要有父的尊严,而这个家里的父亲大多时候是一个顽童,与女儿争食斗智,却又互为‛哥们‛;母既为母,要有母亲的形象,而这个家里的母亲有时候很弱小,很胆怯,需要女儿的保护;女既为女,要有女之规范,而这个家里的女儿却时常笑妈妈笨,让爸爸称她为‛哥哥‛,做妈妈的保护神。

在这些角色的变换中,不断的应情应景应事应物的变换中,一个家庭的生活就变的这般的丰富多彩,犹如调出来的不同的却都是上好的鸡尾酒,无穷尽的颜色,无穷尽的感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又合情合理,永远经得住品评。

这段文字使我忆起了早年在三毛的一本书中读到的一句话,原句已忘,但意义仍是记得清楚,是讲给荷西的话,大概是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仅是你的妻子,同时还是你的朋友,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也是我的爱人,我的父亲,我的孩子。

几年前读这句话时,就对婚姻有了些许的感受,应该是这样子的吧?心意相通,知彼如已。我喜欢它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这样的人,建立这样的家,却是多么的不容易,须得老天多少垂青?须得自身多少年的修练?

《我们仨》让我聆听深情絮语。杨先生的笔触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更无华丽词句。但这一段描写却痛到让读者泪眼婆娑。

梦魇中,女儿来道别,是人生的永别。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娘,你曾要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

白发人送黑发人,情苦至此。读到此处时,眼泪不自禁的下来。其间情意,凡读者自明,我不敢赘述了。

这样的语句,在第二部中处处可拾。

第三部中,与钱钟书先生在国外生活的片段,写的自然流畅,信手拈来,生活中的小快乐小烦恼都是那么可爱,在回忆的眼中,他们都是可爱的。

《我们仨》让我感知人格光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磨难是一种积累。

在战乱的日子,在文革中,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证明了这个知识份子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品行,他们对学问的孜孜不倦,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宁做可爱的人,而不做无聊的神,尤其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看轻名利,不为名利所累,诚挚待人做事,一位优秀学者的品行在这些点滴的生活记述中豁然明朗,同时也真实可爱起来。

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些人的文字,骂钱先生一生不理政事,只顾埋头作学问;更有人骂《围城》的作者笔调立意过于高雅,脱离当时的形势,由此推导出作者一定是不管国家存亡,众生疾苦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于世,各有其道,有人热心于政治生活,有人醉心于名利道场,有人却只愿钻研学问,自得其乐,建树在次,兴趣第一。这都无可厚非。关键是无碍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大不必你认为自己喜欢吃米饭,就认为天下人都得吃米饭,你认为这条道能救国,那所有的人都得追着你的想法走。中国有一心为国的政治家,也得有一心为学问的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类人。这样的世界才是多彩的,才是现实而不可怕的。文革时期倒是全国上下同心同志,结果是什么,大家明白的很。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里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此话让我思索良久。对两位老人的人生境界何止钦佩。

比较现在社会中人的种种言行,更感二老的性情高洁可贵。

阖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75年冬天的煤气中毒……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一开始,杨绛先生就说我们走散了做了一个好长的梦醒来责怪钱钟书先生说怎么不等等自己,让自己是那么无助与迷茫。钱先生说那是老人家的梦自己也常做。是啊!他们都老了,看到后来才知道那些梦其实是作者后半生的真实写照,然而却把风雨几十载的回忆留给了我们,留给了这个喧嚣的社会,让我不止一刻的想我到底再赶什么,为了学业,为了以后的工作,我做了多少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了自己的内心我做了什么,我在赶什么?不禁问自己,羡慕杨先生平凡幸福的家庭,于是试着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原来自己的爸妈是这么可爱,原来哥哥是这么爱和我这个做妹妹的玩耍,原来周遭的风景是这么美好,于是不知何时我又一次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而这些感悟和美好都是《我们仨》带来的,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

杨先生似乎始终在高处俯瞰,她难道看透了生死,和离散。越看自己感到了无知的痛苦和难以言喻对作者的羡恨。不管怎么样感谢《我们仨》带给我的美好。

第8篇:我们仨读后感1000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仨读后感1000是小编为大家精心编辑的,欢迎阅读借鉴。更多内容尽在聘才网。

朋友说过一句很犀利的话:现在网上的追悼会就像在赶场子,一旦哪个名人死了,谁都要来表示下,凑个热闹,哪怕他们对此人根本不了解,一部作品也没看过。

我不敢给这话公开点赞,因为相信这种事很多人做过。但我向来是不愿给陌生人悼念的,如果悼念,必要心存一些真实的情感,发自肺腑。

可惜我喜爱的作家多半已经死了很久,比如我挚爱的、对我写作有深刻影响的三个人:张爱玲、三毛、王小波。一个是孤独终老,一个是上吊自杀,一个是心脏病发,都死了。也好,虽然读到他们的文字觉得相见恨晚,但至少不必在他们死的时候难过伤心,像被打击了一样。

但是,昨天得知杨绛去世,我难过伤感了好久,像被打击了。

很奇怪,前不久陈忠实去世,我只是惋惜,但并不伤感。明明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推荐他的那本《白鹿原》。在我心目中,《白鹿原》是国内近代堪称第一的长篇小说,鸿篇巨制、历史背景、社会变革、家族情仇、情节跌宕起伏、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我最爱白嘉轩和朱先生,朱先生过世的那段我看哭了),文学艺术成分很高。在那么多部茅盾文学奖小说里,在我的排名里,《白鹿原》在最前,然后是《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

大概是因为,《白鹿原》是陈忠实创作的小说,而《我们仨》是杨绛的真人故事。所以,《白鹿原》的艺术成分虽高,但杨绛更打动我心。

在看杨绛的《我们仨》之前,最打动我的人是三毛。看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笑死了。这女人真是天真烂漫。沙漠生活多枯燥无味,她却活得这般有滋有味,用指甲油给人补牙、偷看女人洗澡灌肠、跟外国人说黄瓜就是笋、而笋就是春天下的雨、„„该是有怎样一颗慧心?该是如何得赤子之心?三毛的纯真、对生活的敏感,叫人非常羡慕。她和荷西的幸福爱情,是我对美好婚姻的向往。但可惜,他们结局悲惨,荷西意外身亡,三毛自杀。

后来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后,三毛总是郁郁不乐,跟爸妈说,要是有一天她选择死亡,一定要接受,因为这对于她来说,是非常幸福的。吓得妈妈劝她:请你一定要试着活下去。结果三毛还是自杀了。

三毛的死让我很难过,因为她是给我无比巨大的幸福幻想的人。我所以为的幸福范本,就是她和荷西。存在于现实人间的神仙眷侣。可惜悲剧收场。

后来看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我被王小波的文采思想和人品征服了。应了那句:我很丑,但我很温柔。他对李银河的爱,无比深沉,无比热烈,无比坦白。总说: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了微笑。„„我整天在想,今天快过去吧,日子过得越快,李银河就越快回来了。你不要觉得这话肉麻,真话不肉麻。„„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得一点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他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人,谁听了他那些情话,都要爱上他。可惜,他也死了。

后来看白先勇的《树犹如此》,写相伴几十年的伴侣一朝走了,树犹如此,下一句便是:人何以堪?那本书我没看下去。因为实在不忍心。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生经历。

直到去年我爸去世,看到我妈的样子,我想到了白先勇。虽然有时我怨怼爸妈很早就把我丢给爷爷奶奶,两个人在外打工,使我童年缺失父爱母爱;但他们彼此是很相爱的,使我相信婚姻的忠诚。就算我爸后来重病七八年去世,我妈依然不离不弃,喂饭喂药、倒屎倒尿。他们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是患难见真情。

三毛、王小波、白先勇、我妈妈,都是幸福过的人,但未能幸福终老。

所以看杨绛的《我们仨》时,我感动万分。天大地大,终于让我找到一对幸福终老的人了!人间真情!

我所以为的幸福终老的定义是:两个人一直在一起,虽有磕磕绊绊的小波折,但并无大事,直到一方年老而终,而非意外,另一方怀着无比幸福的记忆缅怀对方,珍重此后的生活,带着两个人的记忆继续好好生活。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原以为《我们仨》写得很好呢,没想到这么没意思,什么东西嘛。

我反驳:现在人都浮躁不安,都喜欢喝鸡汤、打鸡血,一定要追求很有效率的干货、很有目的性的职场经验,最好能直接带来经历利益的,没讲大道理的,仿佛就是没意思;然而杨绛的《我们仨》什么大道理都没讲,平实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来的朴素生活,点点滴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之风。

现在人都喜欢功利、或者娱乐吐槽,能真正静下心来欣赏文字、品味生活的已经不多。

我只看过杨绛的《我们仨》一本书,但已经足够我终生记得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后,写下的大半生经历。没有说教,没讲大道理,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行云流水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的生活。牛津留学、结婚生女、国家动荡、上海沦陷、解放、„„,经历了不少苦难,不仅仅是他们的,更是那个年代人的。

之前看《撒哈拉的故事》很羡慕三毛和荷西,很温馨,很有趣。可惜他们命运不佳。看了《我们仨》,更羡慕钱钟书和杨绛这对平实的学术夫妻,虽然一路也有不少坎坷,但好歹两个人相互扶持着,带着女儿,执手相伴到老。非常温馨,处处都是真挚的情意。这才是真正的治愈系。这才是我所向往的平淡而幸福的美好生活。这才是我想要的一个温暖的家。

虽然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去世了,但是杨绛还在,带着那些幸福而美好的记忆,并把它们书写了下来,让世人看到,让我看到,让我羡慕,让我永远相信美好幸福的存在。

常有人开玩笑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尤其当娱乐圈的某些明星又分手或离婚。然而,因为三毛、王小波、白先勇、杨绛,我一直相信爱情。从未有过动摇。他们给了我无比巨大的幸福幻想。无论他人的心思如何动摇,我不会。我坚信。谁说世上没有幸福?看,杨绛,她好好地活着,她有幸福的记忆,看她的《我们仨》,你不羡慕?

偶尔看到别人写的关于她的文章,看到配图里她很健朗的模样,就觉得很幸福:看,这个女人给过我幸福的幻想,希望我将来也能活成她这样。希望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和爱人幸福终老。

没想到,她去世了。105岁高龄,是很高寿,但是,我总以为,她还能活得更长久。毕竟在我心中,她是一个幸福幻想的模板。是范本。她不在了,我的幻想也有点碎裂,受了打击。没有一个真实可证明的记忆。很难过。很伤感。

但是,我们写作群里有人说:杨绛去世,也是好事,我们仨终于团圆,老人家不用一个人孤孤单单。

这样一想似乎也有道理。假如有一天我奶奶、妈妈去世了,我必然是万分难过、万分不舍的,但之于她们,大概也是幸福的:终于能和爷爷、爸爸团圆,不用一个人孤孤单单。

愿老人家安息。我们仨终于团圆,老人家不再孤单。

《我们仨》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二部分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站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书中这样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绛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

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称之为“石子”。杨绛先生也描写许多当时如火如荼运动,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笔下的核心内容,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下,他们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厮守在一起才是她要说的她想说的,狂风暴雨也变成了那和风细雨,她写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他们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数次搬家,如何离群索居远离政治运动,看是平淡,可是平静何尝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又怎么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亲,一位妻子。而她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

杨绛先生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虽然亲人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寓所独自生活,杨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一点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二,体会期中平淡的幸福。

自从知道了杨绛老师写了一本关于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他们的女儿的书——《我们仨》,我就一直有想翻阅的想法。

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借阅,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在系阅读。虽然一直觉得读纸质书的感觉更好,可掌上阅读也有它的方便之处。

《我们仨》这本书,杨老师分为三部分写的:开篇写的是她和钱老师都老了,步入了暮年;第二篇写的是他们仨失散了,曾经的家变成了客栈;第三篇是杨老师追忆他们仨曾经共同的美好生活。

刚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对于杨老师如梦境又似描述现实的手法,我看的有些云里雾里,实在有点摸不清头脑。

可渐渐地翻阅下去的时候,却似乎能明白之前看到的那些文字的意思。

杨老师用梦境的方式,写了钱老师住院治疗,她在女儿的陪同下搬到了方便照顾钱老师的“客栈”,因为医生的要求,她们每天看望钱老师的时间都受到了限制,而在病中的钱老师似乎也一直在昏睡中度过,难得清醒地和杨老师说上些话,尤其在谈论女儿的时候,二老是那样的疼爱。然后,就是他们所心心疼爱的女儿,却也因为病痛而住院了。

年老的杨老师,一下子就成了孤家寡人,她要一个人慌忙地找寻着钱老师那条漂泊不停的“311船”,又想在梦中去医院探望女儿的病情。

梦,看到杨老师和钱老师的女儿也生病住院的那一段,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杨先生要以这样的梦境来回忆她的那段生活。那真的是像梦一样的生活。无助,坚强,年老,丈夫,女儿,有多少人能理解那时杨老师的心境。

看杨老师写的女儿去世的那一段,和他们来告别,钱老师让女儿回家的那些字句的时候,我是半躺在床上看的,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为杨老师的情感,为杨老师的文字。

杨老师的文字中没有渲染太多的悲哀之情,她就那样写着,记录着她的心境,却让读者看的纠心,看的落泪。

原来一位大家,用她的文字描述她的真实情感时是如此的有震撼力!

上一篇:医务科行风自查报告下一篇:贷款买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