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精选12篇)
革命史诗大戏《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坚毅、浪漫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导演的**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以至生命的觉醒,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导演很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跌宕的命运。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失学了。
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主人公失学之前有两场气氛热烈的戏,一场是篝火晚会,一场是足球赛,这两场戏充满了欢乐和美好。而失学后的邓希贤挨饿受冻、流落街头,从幸福的顶峰一下子苦难的深渊。两厢对比,令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重压和命运的跌宕。正是这种坎坷不平、瞬息多变的命运,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些生动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影片不仅塑造了邓希贤这个感人的青春形象,还塑造了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一批年轻革命者的生动形象,他们当时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他们在苦难中探索,在黑暗中追求,他们在身上表现出了可爱的不成熟,也表现出了激情中的不沉稳,同时也再现了他们理想中的浪漫,但这一切恰恰表现了人物的真实性情,而这种真性情将青春衬托得无比美丽。
二、观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心得体会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坚毅、浪漫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导演的**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以至生命的觉醒,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导演很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跌宕的命运。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失学了。在主人公失学之前有两场气氛热烈的戏,一场是篝火晚会,一场是足球赛,这两场戏充满了欢乐和美好。而失学后的邓希贤挨饿受冻、流落街头,从幸福的顶峰一下子苦难的深渊。两厢对比,令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重压和命运的跌宕。正是这种坎坷不平、瞬息多变的命运,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些生动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CCU是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有固定的探视时间, 一天探视时间分别是早、中、晚三次, 每次时间是半个小时。时间虽短, 但仍可以让患者享受亲情。
依稀记得2012年的12月份, 那个冬天, 科里来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是一位心肌梗死的患者, 病情危重, 为了抢救工作的争分夺秒, 我们在征求家属同意的情况下, 把患者的衣服剪开了。经过一系列抢救, 病人病情终于暂时稳定,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老爹病情平稳后, 对我们有诸多的不满, 首先就是怪我们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把他的衣服剪了, 再就是认为我们科的探视时间太短。躺在病床上半卧位休息的老爹,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戴着一副较大的黑框眼镜, 让本来就消瘦的脸略显小了不少, 病房里, 他一脸严肃地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他的不满, 了解抢救经过的别的患者和家属就告诉老爹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抢救的需要, 慢慢的老爹也就体谅了些。
每天, 老爹的老伴都会给老爹送饭, 风雨无阻。老爹有糖尿病, 每天餐前还要打胰岛素, 老爹是个急性子, 有时老太稍稍来得晚了一点, 病房里就会有一个声音:“老婆子到现在还没有来, 干什么去了, 想饿死我这个老头子啊”, 老太脾气很好, 总是笑眯眯的, 面对老爹的“质问”总是说自己下次一定注意。老爹喜欢喝稀饭, 但是糖尿病的患者, 又不能喝。这时, 我们和老爹又会有一次正面的交流, 最后以至于我们几乎每天每个人都会向他做饮食宣教, 老爹最后一句话总结:“你们这群小鬼, 能坚持。”
日子一天天过去, 老爹的病情也渐渐好转。每天我们会给老爹床上擦浴, 每周三、周六床上洗头, 渐渐地, 我们和老爹的感情与日俱增, 我们把老爹视如自己的爷爷。老爹喜欢喝浓茶, 但我每次给老爹倒水时都只放几片茶叶, 甚至会倒白开水让老爹喝, 老爹便开玩笑地对我说:“你个小丫头, 最抠了, 我劝你要多喝点茶叶茶。”我很诧异, 一副惊讶的表情, 还没有开口问原因, 老爹说道:“你不晓得, 茶叶茶可以减肥。”病房里传来一阵笑声, 突然发现老爹只是表面比较严肃罢了。
一个月下来, 老爹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了不少, 身体也越来越好, 我们和老爹相处得也更为融洽, 用老爹的话说, 是我们的坚持让他改变。这个时候, 根据病情的需要, 医生要将老爹转往普通病房, 在普通病房观察几天后老爹就出院了。出院那天, 老太陪着老爹还特地过来看我们, 老太依旧是老样子, 只是脸上多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看到老爹逐渐康复, 与刚来时候的情况相比较, 我的内心满满的, 特别满足。
老爹年纪大了, 时不时地也会再来到CCU, 然后再从CCU转到普通病房。我们也会跟老爹讲, 不想在医院看到你, 而老爹也总是会说:“我啊, 是在家呆着无聊, 想来看看你们这群小鬼。对了, 丫头, 最近茶叶茶有没有喝, 发现你最近瘦了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我, 老爹的幽默感总是让我有点意外。人生总是充满意外, 去年冬天, 老爹的病情又加重了, 最后抢救无效, 老爹就这样走了, 我们只能默念:一路走好。
1 德罗巴
毫无疑问,魔兽是中超乃至亚洲足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外援。人们和媒体总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他在职业生涯中的辉煌,殊不知他是一个真正的笨鸟先飞的例子,法兰西的岁月对他是天堂,也是炼狱。德罗巴出生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最贫穷的郊区尤布贡,在他只有5岁的时候,跟随曾是足球运动员的叔叔米歇尔·戈巴来到了法国。由于叔叔不停地转会,他也跟着居无定所,就连位置也不固定,起初是踢右后卫,之后位置一步步前移,最终固定在锋线。在瓦讷期间,13岁的德罗巴因学业欠佳,被迫休战一年来取得考试合格。1994年,16岁的德罗巴加盟了巴黎市郊的半职业俱乐部勒瓦卢瓦,但教练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他。期间德罗巴还意外地得到了到巴黎圣日耳曼试训的机会,但法甲豪门根本看不上他。直到21岁时,德罗巴才与法乙球队签署了他的第一份职业合同。从6岁进入球坛,直到21岁才成为职业球员,德罗巴前半生充满了坎坷。在勒芒,德罗巴也险些告别职业足坛,因为他多次和队友发生冲突,几乎被俱乐部开除。直到他邂逅了马里姑娘拉拉,才真正成长了。德罗巴终于把他魔兽般的力量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他和马卢达组成的锋线使小球队甘冈一鸣惊人,这也使德罗巴声名鹊起。最终马赛捷足先登,以330万英镑买下了他。德罗巴用源源不断的进球回击了那些批评声,2003-04赛季,德罗巴不仅在联赛中攻进18球,还在欧洲两大杯中前后打进11球,让马赛在事先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闯入了该赛季的欧洲联盟杯决赛,科特迪瓦人也因此获得法甲最佳球员和法国足球先生称号,就此进入穆里尼奥法眼,在葡萄牙人的授意下,切尔西以创俱乐部历史纪录的2400万英镑将魔兽带到了斯坦福桥,让科特迪瓦人最终名扬天下。可以说,正是在法兰西的磨练,才造就了魔兽不服输的性格,如果没有这样的坚韧,也许蓝军的欧冠梦还要再等数十年。
2 凯塔
中超能够签下凯塔,让世界都感到震惊。要知道凯塔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依然是巴萨不可或缺的球员之一,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超金元的吸引力。凯塔出生于足球世家,他的叔叔是首届非洲足球先生的得主。而在17岁,凯塔就登陆欧洲,加盟了马赛这支劲旅。不过在马赛,凯塔并没有得到重用,3个赛季只出场6次。2000-01赛季,凯塔转投法乙球队洛里昂,事实上,这也凯塔职业生涯的巨大转折,一个赛季后他以绝对主力身份帮助球队升级,次年又为球队夺下历史上第一座顶级冠军奖杯,而在获得法国杯同时,他们还获得了法国联赛杯亚军。凭借如此出色的表现,凯塔得以转会朗斯,在5年中,他不仅帮助球队成为一支法甲劲旅,还成为球队队长。2007年他转投塞维利亚,在西班牙超级杯上,凯塔和国家队队友卡努特帮助球队以总比分6比3战胜皇马夺冠。四年的合同才履行了一年,凯塔就被巴萨以1400万欧元的违约金挖走。当消息宣布后,很多人对这笔交易提出了质疑,认为凯塔只是个干脏活的,根本配不上巴萨豪华的进攻体系。但在巴萨的4年,凯塔默默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马里人为巴萨提供了中场厚度,弥补了球队中场细腻有余、力量不足的缺陷。凯塔几乎可以看作是法甲培养的一个成功典范,从法甲弱旅打起到加盟世界顶级豪门,他能够驾临中超,绝对是中国球迷的福气。
3 卡隆
他的故事也无需过多介绍,塞拉利昂人15岁就成为世界足球史上最年轻的国脚,之后被意甲豪门国际米兰签入,在维埃里和罗纳尔多双双缺阵时,他和文托拉意外挑起大梁,由此名震世界。不过随着马丁斯和阿德里亚诺的崛起,卡隆成了多余的人,他在2004-05赛季与法甲豪门摩纳哥签约4年,顶替离开的两名锋线巨星莫伦特斯和普尔绍。事实证明,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由于和主帅德尚发生争吵,卡隆成了板凳上的常备军。因矛盾不可调和,一个赛季后,卡隆被租给沙特伊蒂哈德,在他的帮助下,沙特豪门轻松夺得了那年的亚冠冠军,他也囊括了赛季最佳射手。2006-07赛季德尚离队后,卡隆回归摩纳哥,却再也找不回昔日的风光,合同未满就惨遭解约。之后卡隆换了不少东家,甚至要委身自己创办的卡隆俱乐部来延续职业生涯。2010年,卡隆以巨星的姿态驾凌中超与陕西队签约一年。赛季结束后,卡隆因表现平平而离队。
4 西利亚克
斯洛文尼亚国脚,因成为2004年欧洲杯预选赛最佳射手而名噪一时,而当时他恰好效力于大连实德队。这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射手,他的风格类似于因扎吉,门前嗅觉很强,捡漏、强点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可惜弱点也很突出,没有突破,缺乏冲击力。在实德队,他的进球率并不低,2个赛季22场比赛曾打进13球。而在2004年亚冠小组赛中,他的表现更是抢眼,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帮助球队提前晋级,并因此获得当年亚冠最佳射手。不过由于后来西利亚克和大佬郝海东发生矛盾,状态出现大滑坡,最终提前解约离开了中国。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缩影,在一家俱乐部从未呆满过三年。西利亚克成名于国内的NK奥林匹亚俱乐部,在以28球获得最佳射手后,转会到法甲巴斯蒂亚,不过在海外淘金他始终水土不服,在法国的两年,他表现平平,只在25场比赛中打进8球,此后他又转会到瑞士、瑞典和希腊等联赛,也未能取得成功。吵吵闹闹离开实德队后,他在比利时仅呆了一个赛季就黯然宣布了退役决定。
5 阿格布
尼日利亚国脚,曾效力过沈阳金德、天津泰达、青岛中能和北京宏登4支中国球队。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成为甲A联赛惟一一个参赛的外援,在与英格兰队的比赛中他首发出场,并打满90分钟。阿格布家境不错,父亲是个商人,这也给他的足球生涯带来了巨大帮助。由于在世青赛中表现出色,阿格布得以加盟法甲朗斯俱乐部,当时他年仅17岁。在阿格布赴法过程中,尼日利亚前国脚伊克佩巴夫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伊克佩巴向朗斯教练推荐阿格布后,阿格布很快就加入了这支法甲球队。而在朗斯,伊克佩巴已故的老婆阿蒂努克给予了阿格布无微不至的照顾,至今阿格布都对阿蒂努克充满感激。在伊克佩巴夫妇的照料下,阿格布迅速进入状态,可还没等到他进入一线队,就被比利时球队买走。之后他在奥地利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得到了“奥地利轰炸机”的称号。2002年他以租借的形式加盟沈阳金德队,可是在中国,阿格布并没有显示出其杀手本色,18场比赛仅打进5球。
nlc202309030938
6 阿尤
加纳国脚,中超史上最出色的射手之一,虽然他既不够高也不够快,但总能保持非常高的进球效率,自2002年转战中国后,阿尤几乎每年都是金靴奖的最有利争夺者。2003年他加盟沈阳金德队,以14个进球并列甲A金靴,次年转战上海国际队,阿尤又以17个进球问鼎中超元年的最佳射手。受哥哥、加纳著名球星阿贝迪·贝利的影响,阿尤也从法甲开始了职业生涯,1991-92赛季,年仅17岁的阿尤被以善于培养年轻球员的梅斯签入。在梅斯的两个赛季,阿尤进步迅速,并因此入选了加纳国奥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他共打进6球力助加纳队获得铜牌。不过之后他出人意料地转投沙特联赛,一个赛季后他又转投意甲莱切,直到转投葡超才由此走向成功之路,在葡萄牙的5年,他曾获得过葡超银靴,还曾加盟过三大豪门之一的里斯本竞技。
7 阿加利
阿加利起点颇高,赴欧第一站就是豪门马赛。不过在马赛,他只获得了5场机会就被扫地出门。之后他加盟法乙球队土伦,才展现出射手风采。在38场比赛打进15球后,他被德甲弱旅罗斯托克签入。在德甲,身高马大的阿加利方才找到了用武之地,在罗斯托克,他成为了球队进攻的支点,也正是依赖阿加利的出色发挥,罗斯托克才能够年年保级成功。2001-02赛季,劲旅沙尔克签入阿加利,不过在豪门,尼日利亚人始终未能展现出在罗斯托克的作用,三年后又被卖回法甲,这次的球队是尼斯,只是他再也未能找回昔日的状态。之后他的职业生涯直线下降,从土超、希腊超级联赛,一直沦落到塞浦路斯联赛,2010年加盟江苏舜天队后,也未能展现出过人的实力。
8 内梅切克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捷克人依然是中国职业联赛最著名的外援之一。他在后腰位置上的传控接球能力十分突出,极大地提升了大连万达队的攻防整体质量。内梅切克曾代表前捷克斯洛伐克队参加了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但他最大的成就是1996年以队长身份带领捷克国家队以大黑马姿态杀入欧洲杯决赛,仅以金球制惜败德国队获得亚军。1998年,31岁的内梅切克加盟大连万达队,两个赛季中,他共出场49次打进5球,帮助万达队提前获得1998年联赛冠军。1999年是万达队的低潮期,而又是他的力挽狂澜,使球队幸免降级。内梅切克也有过在法兰西淘金的经历,1992-93赛季,他离开了效力长达7年的捷克豪门布拉格斯巴达,加盟法甲弱旅图卢兹,不过内梅切克在法国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他很快就失去了主力位置,还在加盟的第二个赛季和球队一起降级。之后他加盟瑞士球队同样不得志。可以说,是在大连的日子让他重新找回了对足球的乐趣,离开大连后,内梅切克宣布退役。
9 安贞焕
历史竟然惊人地巧合,韩国人几乎走了和内梅切克一样的轨迹。2000-01赛季,作为佩鲁贾主席老高奇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安贞焕加盟了这支意甲弱旅。不过由于在韩日世界杯上,韩国队依靠安贞焕的头球淘汰了意大利队,安贞焕成为意大利全民公敌,世界杯后即遭到佩鲁贾清洗。随后他转战日本取得了成功,这使安贞焕又动了返回欧洲的心思。2005-06赛季,安贞焕转会到法甲梅斯,可他的这次淘金更加失败,16场联赛只打进2球,球队也安然降级。转会大连队前,安贞焕已经陷入到了无球可踢的地步。然而在加盟大连队后,安贞焕很快找到了昔日的巅峰状态,成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并重返国家队入选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最终名单。而大连,也同样是安贞焕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10 姆巴米
喀麦隆国脚姆巴米是顶着巨大光环来到中超的,因为他曾效力过巴黎圣日耳曼和马赛两支法甲豪门,并成为球队的绝对主力之一。姆巴米的留洋生涯是从另一支法甲小球队色当开始的,当时姆巴米还不到18岁,但首个赛季就成为球队的主力替补,并帮助球队取得了联赛第5名的佳绩。而在悉尼,年轻的姆巴米在1/4决赛的一粒进球帮助喀麦隆国奥队淘汰了强大的巴西队,并最终夺冠。在俱乐部,姆巴米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此后两个赛季,他成为绝对主力。2002-03赛季色当降级,姆巴米以500万欧元转会到巴黎。在圣日耳曼,他和新队友卡纳的中场绞肉机让所有球队都感到头疼,转会第一年他就帮助球队获得法国杯冠军。第二赛季,姆巴米遭遇伤病,巴黎表现也一落千丈,2005-06赛季一个健康的姆巴米再次帮助球队捧起法国杯。2006年他追随拍档卡纳的脚步来到马赛。一开始极受重用,后来渐渐失宠。2009年,姆巴米转会阿尔梅里亚,成为西甲赛场上数一数二的后腰球员。2011年大连阿尔滨俱乐部将其购入,由于当时外援名额已满,阿尔滨将他租借到长春亚泰队,可惜姆巴米始终未能表现出在法甲和西甲的风采,回到阿尔滨队后,姆巴米被扫地出门,离开中国后,姆巴米一度失业长达半年。
为缅怀革命历史,丰富党员组织生活,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端正党员的入党动机,提升思想境界,改善工作作风,树立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第九期党员积极分子共同参与了“喜迎党代会,同筑中国梦”系列活动之“回首红色经典,追忆峥嵘岁月”观影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了《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影片,之后有很多感想,所谓不吐不快。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邓希贤(邓小平青年时的名字)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会长大的!是的,他会长大的,中国也会长大的。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邓小平爷爷青年时期在法兰西留学时的事迹。20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十六岁的邓希贤满怀一腔热忱,不远万里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旅。在法国期间少年邓小平和同学们经受了命运的考验:不但法国政府停止了援助,他们找工作也十分艰苦,法国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梦幻中的天堂,而是一个磨难开始的地方。但小平没有向困难屈服,他以自己的毅力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执著向命运挑战。在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就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小平在艰
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我会长大的”,这是一句宣言,是少年邓小平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关于自己的宣言。虽然当时我们弱小受欺负,但是,终究有一天“我们会长大的”。通过这句宣言,我感受到了青年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身上的那种不服输、勇于挑战、有骨气和充满自信的朝气。是的,胜利者是拥有胜利心态的人。
后来,少年邓小平结识当时也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陈毅、蔡畅等其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集会上,周恩来两度说起“为中华而崛起”,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心中都会一颤,是呀,这就是周恩来总理一生的追求呀。“为中华之崛起”,这句话显示了,不但是周恩来总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追求。正是为了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不断奋斗。在周恩来的影响下,少年邓小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一系列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为中华之崛起”这句话作为信念,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倔起而奋斗的,我知道了中华之崛起是我们每个人共有的目标。是的,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生活在今天的不断崛起的中国,我们依然面对着国内国外众多的挑战,通过《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影片,我知道我应该紧紧跟随共产党的领导,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当中去。虽然现在作为学生的我们力量还很单薄,但是,为了中华之崛起——我会长大的!在回首着我们上一代伟人们的峥嵘岁月的同时,我们更要传承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之心,怀着中国共产党会更强大,中国会不断地崛起的信仰,共同构建我们的中国梦。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为了中华之崛起,我会长大的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B1009
专业统计学
姓名蔡逸
这部影片是从1975年邓小平同志走访法兰西时在飞机上的一段回忆展开的,又从他踏上法兰西迎接友邦高级领导人的大红地毯结束。望着舷窗外飘浮的白云,邓小平的思绪飞回几十年前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实现少年抱负,他将告别父母双亲、告别热爱的故土,远赴法兰西去留学。慈祥的母亲屈指算着他离开的日子,为他准备了三双新鞋,算计着,等着三双鞋穿烂了、磨破了,她的“贤娃子”也该回来了。年少的“贤娃子”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满怀对母亲的稚爱,告慰母亲,让她放心。还是父亲更加坚强,他豪迈的牵起儿子的手,将他送上码头,望着父亲依依惜别的泪眼和故乡的海岸线渐渐在视线中远去、模糊,“贤娃子”在心底发誓:会很快回来!却不料,他这一走,便踏上了如火如荼的别样的人生之路,再也没能回到故乡。他的父母从此失去一个侍奉床边的孝子,而中国却从此多了一位掌舵引航的领袖。
在法兰西留学的岁月里,坎坷的生活经历培养了邓希贤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同情心、“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民族气节、艰难困苦面对永不低头的革命意志以及为革命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在年轻的邓希贤眼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是不分国界的,他与法国人米歇尔父女成为好朋友。他以自己对生活的自信感染着他们,使已经残疾的米歇尔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顽强的从病床上挣扎起来,不再沉湎与酒精的麻醉,用残疾的身躯承担起生活的严峻挑战。望着拖着一条断腿奋力拉车的米歇尔,邓希贤目光中尽是无限的同情和欣慰。
当他与同行的伙伴因为付不起房租而流离失所时,他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悲观失望,年少的他反而成为同伴的精神支柱。他以理抗争,迫使“教育学会”暂时收留他们。正是这种在艰难困苦面前永不低头的革命意志,激励他在异国他乡、茫茫人海中寻找到革命同志,找到了先进的青年组织。
在那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着沉重的大包,一次次被累倒,被工头辱骂时,邓爷爷没有屈服。巧遇到勤工俭学的聂荣臻、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和他的妹妹蔡畅等一大批学友,他们也是怀揣着同样的救国梦想,邓爷爷有幸加入了“导火者”。
邓爷爷的伟大人格魅力和聪明机智,深深的打动着我,每当他被侮辱时,总是用他最坚强的话说:“我会长大的”。在回忆起他母亲送别时送给他的三双布鞋、叮咛他把鞋穿烂时就该回家了,可是最终一直没能见到他父母,回放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政府铺着红地毯欢迎邓爷爷访问,他向法国人民挥手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六岁的邓希贤怀着一腔救国救世的热忱,历经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旅。
遗憾的是,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失学后,他只能流落街头,经常挨饿受冻。小小年纪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当搬运工,抗十几倍于他体重的货物。
电影画面中还是孩子的邓希贤与他背上沉到几乎把他压垮的大木箱是多么的不协调,但镜头却在此处久久地停住了。我盯着画面里尚未脱尽稚气的他驮着重物一步一步颤颤巍巍地往前挪步的身影,突然鼻子酸酸的:“那时的孩子真苦呀!”
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就没有幸福安康!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十九世纪,有很多很多像邓希贤一样飘洋过海的留学生。他们背井离乡,胸怀“师夷以制夷”的抱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着,拼搏着。这些人不分年龄,无论性别,不论地域,凭着一股信念,团结着、坚持着、奋斗着„„
虽然如此,但是十七八岁,本该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美好年华,然而在战争的年代,这些孩子却过早地承担起了本不该有的重担。“我会长大的”为了得到工作,小小年纪的邓希贤和一个身强体壮的外国成年男士比赛掰手腕,结果不出观众所料,邓希贤输了。但是希贤不屈不挠地喊道:“总有一天,我会长大的”我在钦佩希贤的自信和胆识的同时,也同情于他囧困的处境。
虽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倘若人人都追求和平,就不会有战争,孩子们也就能够享受本该拥有的天真快乐。
《我的法兰西岁月》讲述了1920年至1925年,青年邓小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部电影不仅表现了邓小平在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同时也描写了邓小平与周恩来的相识与相知,展示了他们在为共同的理想奋斗时所结下的深厚情谊。这部电影的导演在表现出以上的同时,以历史的叙述,表现出对当代青少年的关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的法兰西岁月》是一部传记片。它从邓小平决定去法国开始,一直到邓小平被法国驱逐出境,前往前苏联学习为止。影片的一开始是以老年邓小平的回忆展开,让我们回到那动荡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不过,影片开始后的第一幕令我们有些惊讶,它并没有直接去揭示那个时代的中国史多么的**不安,反而是给了我们一种热闹平和的景象。邓希贤出生在四川广安,影片中自然也体现了很多四川的地方特色,比如方言、口音、川剧变脸等等。邓希贤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父亲对他的期望,还是母亲对他无声的爱,都是邓希贤在法国坚持不懈的依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邓希贤的父母是很开明的,他瞧不起那些博取虚名的人,认为学到真本事,为老百姓做些实事才是真有种,同时鼓励邓希贤不畏死,不怕天,不怕地。这对后来邓希贤的人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蔡元培和吴玉章工业救国理念对知识青年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当时每一个去法国留学的学生,都是在工业救国理念的影响下,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踏上前往法国的轮船的。只不过当时的法兰西并不是他们所幻想的那样,法兰西也是一个贫富差距大,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尊在这不平等和压迫的地方。
影片中的一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啥子法兰西,啥子天堂,啥子巴黎,狗屁!
这时的邓希贤逐渐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在一次去工厂应聘工人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位退伍士兵,这名士兵后来与他成为了忘年之交。在与这名退伍士兵的交往中邓希贤对法国的国情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时的中国留法学生急需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也正是在此时,邓希贤认识了周恩来。
1925年5月30日,国内发生了“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法国时,邓希贤一面在《赤光》上发表文章生源,一面参与组织旅欧华人卷起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揭露“五卅惨案”的真实情况,另一面机智果敢地与卖国的北洋政府及其驻法公使进行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邓希贤等人在法国的活动越来越积极,他越来越引起法国当局的注意和警觉。终于,1926年1月初,法国警察发布驱逐令,将邓希贤等人驱逐出境。但这时,邓希贤已经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火车,准备赴苏联学习。他含泪看着那位正在月台上干苦力的忘年之交米歇尔,心里说:“再见了,法兰西!总有一天,法兰西人民和政府会铺着红毯欢迎中国的友好使者重访这个美丽的国家!”
时光荏苒,1973年,当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法国时,邓小平在法国朋友为他铺上的红毯前深情地说:“我们感谢法国,是其用自由浪漫的思想和当时苦难的现实,锻造出最早和最坚定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至此,部影片完毕。
从这部影片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最初一代共产党人在为共产主义视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青春的浪漫激情。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从艰难坎坷中思考世界。他们心中无时不刻不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救中国。他们既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又是一群现实主义者。他们身上,特别是邓小平和周恩来这两位革命的先驱,我看到了我们所缺少的很多东西。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永不服输的信念、敢于斗争的勇气。是这些支撑着他们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时期。
同时,我深深为邓小平和周恩来的深厚情谊所倾倒。在法国共同奋斗4年,互相激励,结下了深情厚谊。后来周恩来回国,将革命的火炬交给邓小平,这更是一种信任的体现。
《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65年,毛泽东发出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于是,“赤脚医生”应运而生。
新中国以新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为依托,建立了一套崭新和独特的医疗卫生制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就在新中国建设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我国的对外关系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六十年代,在与国际霸权主义斗争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小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国家,改善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照片中这位仰天大笑的人就是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透过这张照片,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开怀大笑所蕴含的自信和豪情!经过不懈努力,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支持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这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70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两国领导人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握在了一起。当天下午,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这位导演了这场改变世界格局重大事件的决策者,微笑着对尼克松说,我们俩主要谈谈哲学问题,具体的事情让他们去解决吧。6天后,中美双方签订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开始起步。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掀起同世界各国建立邦交正常化的高潮。在此前后,同中国恢复和建立外交关系的还有意大利、联邦德国等40多个国家。西方世界对中国长达20多年的封锁就这样被打破,一个崭新的外交格局出现了。截止到1976年底,中国已同世界上11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愈益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主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1963年,毛泽东有感而发填了一首《满江红》的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金秋时节,10月13号,周末,成都浣花公园来了这么一帮人。
风光旖丽的浣花公园,每逢周末都来许多的人。这帮人的到来并不格外引人注目。湖畔路边的游客,尤其是如花似玉的姑娘小伙,估计对他们提不起多少兴趣。
一个二个的,身体发福了,头发斑白了,眼角额际,沟壑蜿蜒,阡陌纵横。论级别确实不低,起码都是太婆、大爷级的了。一句话,都不年轻了。倒是他们自己,你对我深深注目,我把你细细端详,尽管38年过去,居然一眼认出对方。
你好你好何军,你好你好建新,哟,你俩咋还这么漂亮又年轻!
咯咯咯,好久没听见这样的表扬了,笑得合不拢嘴。还漂亮?还年轻?泽旗兄,告诉你,咱俩老太婆现在都带孙孙啦!
哦哟,那么这位现在贵姓呢?
哎呀,姓方嘛!方新川你都认不倒了么?何军建新一起叫。王骆大哥在一边捂嘴笑。嘿,哪会认不倒?我是说该同志这么多年过去了都还姓方,咦,方新川你先生坚持得好哟!
难为古道热肠的王骆大哥,不辞辛苦,四方联络,这一天终于将地北天南的这帮人聚在了一起。而这帮人,事实上早在38年前,也就是上世纪的1972年,就聚在一起了。十几岁、二十来岁,一帮朝气蓬勃稚气未褪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组成一支小小的职工文艺宣传队——西昌车务段宣传队,然后从冰天雪地的大凉山,到骄阳似火的攀枝花,逐个车站巡行慰问。半年之间,行程不下千里,演出不下百场。也许按现在的眼光,或者按专业的眼光看,他们的水平的确太业余,他们的节目的确太粗拙,但那时候,在偏僻的山区小站站台伴着飞驰而过的列车,在空旷的露天坝里头顶星星月亮,在深山在峡谷,在寒风中在烈日下„„他们那么尽心尽意地唱,那么热情奔放地跳。即令如今已不必再唱什么高调,但确实可以说,在那个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相当贫脊的特殊年代,他们给沿线职工和当地群众,带去过快乐,带去过欢笑,带去过在当时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食粮。确实可以说,他们把他们的青春和赤诚,献给了那条铁路,献给了那片土地,献给了在那条铁路和那片土地上艰苦工作和生活的人们。而美好青春时代的这一段重要经历,也给他们自己,甚至给他们今后的漫长人生,带来了许多许多。有一部感人的电视连续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2》,讲述的是文革时期一个部队文艺宣传队的故事。那么可以说,当年的西昌车务段宣传队,那一段难忘的经历,那些个难忘的时光,正是这帮人曾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倏忽38年过去,不期今朝再相会。不消说,那份兴奋啊,那份激动啊,那份亲热啊,啊啊啊,不摆喽不摆喽!而这帮生性活泼的前文艺宣传队员,从前是这德性,如今还这德性,一见面就是说不完的笑,逗不尽的乐,以至于忘了情,以至于没了正经。
这不,又来了一个没正经的。小老李—一听这QQ网名就知道没正经——一向喜欢嘻哈打闹的秀兰妹妹,明明自己老公在旁边,偏要挨着泽旗兄坐。泽旗兄顺势一把揽过来。心里唱:“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得那个妹妹笑弯了腰。”
这边厢妹妹笑弯了腰,那边厢那姓方的哥哥心里着了急。咦,泽旗兄,你硬是“凶”。抱了新社会出生的小妹妹还不算,还要抱旧社会出生的老妹妹。一见朱明江就迎上去,来个西式礼节怎么样?不由分说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人家老公也在身边哩。
倒是王骆大哥心胸宽广。人家在自己的QQ上开宗明义引了名言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王大哥于是在心里谆谆训导:方老弟,放宽心。皇帝没急太监急,人家老公都没开腔你吃什么飞醋呢?莫着急,历史的经验已证明,那泽旗兄虽然想法多多,样子也做得凶,其实很让得人的哩。有道是:你不
上,他就上;你一上,他就让。不争也不抢,悄悄闪一旁,高风又亮节,独自话凄凉。不信你就上一个试试如何?
是呀,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自己为什么不试一试,也上前抱一抱呢?从前没勇气也就罢了,今天多好的场合,多好的机会呀,为什么不大胆的上前,譬如说抱一抱当年深深心仪的李妹妹呢?想当初多少人帮着展劲啊,都怪自己不争气,没出息啊。路边小贩都在念,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这其实也是一条深刻的人生哲理啊。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只好做兄妹。方哥哥呀李妹妹,今天是个好机会,再不抓紧就不对!那就向泽旗兄学习吧,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肆时就放肆,方哥哥你说是不是?
不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点泽旗兄人家也懂得起的。譬如见了本家小妹,立时谦谦君子,文明绅士,温文尔雅,礼貌一鞠:淑荣你好,别来无恙?然后,热情握手,久久不放。心里是否在唱《真的好想你》不得而知;而这时耳边又响起了银铃般的爽朗而悦耳笑声,不用说,“小娃儿”——康静妹妹驾到。也是尔雅温文,握手热情,久久不放——只能是这样,人家身边英俊帅哥保驾,虎视而且眈眈,你不装正神还能怎么样?王骆大哥在一旁,把这热闹而风趣的重逢场面,一一看在眼里,滋滋乐在心里。他觉得自己的一番辛苦没白费,忍俊不禁而叹曰:我活泼可爱的宣传队兄弟姐妹们哪,见了你们格外亲,想不思念你们都难哟!
总算有“正神”登场了。宣传队员们性情总是要活跃些儿的,却也不是个个没正经。譬如保安先生,这些年人家不仅在工作单位作正神,当年在宣传队舞台上也尽出演正面人物,甩着胡子积肥的朝鲜族老头儿啦,抵制不良风气的货运员啦„„等等,等等。关于这一点,不知别人如何,相比之下至少泽旗兄便有些儿自惭形秽了。因为即便当年上台,他老兄至多也只能扮个带阿米子看火车的彝族“雀波”队长。虽然也还逗趣,却至多只能在“生旦净末丑”中占一个“丑”字你说是不是?但我们的彝族老“雀波”,其实多年前就想郑重其事地给朝鲜老头提一个意见了。当年就因为前者叫你一声“阶级老表”(括号:享受阶级兄弟待遇),你老人家笑得喘不过气,满嘴白泡子流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给人家一耳巴子呢?你难道忘了我们各族人民的确是亲密的阶级兄弟么?
纪律也来了。已然满头银丝,令人肃然起敬。依然如故一丝不苟的大背头,让人感觉出先生一如既往的沉静和稳重。“纪律”,你听听这名字。当年乐队里最守纪律的自然非该先生莫属,绝不跑调也绝不抢调。而谁跑了调,谁抢了调,他先生听得一清二楚,然后轻言细语、语重心长跟你讲道理绝不含糊。算了嘛,何必那么认真呢?你看王骆先生,分明也听出了谁跑调和抢调,人家就装糊涂。再说了,人家泽旗先生吹笛子唢呐的可比不得你们拉二胡板胡的,挣得脸红筋胀不说,还要跑场带阿米子看火车,累得来一身“帕稀稀”的,容易么?该同志保证下次一定注意改进行了么?(括号:亲爱的同志们哪,还有下次么?你们希望还有下次么?)
一群人先是在一处公馆集合。虽说苦孩子出身的泽旗兄,当年曾经像长工一样每天哼哧哼哧地替地主一般的焦仁骐表少爷扛活背洋琴。而即使如此,泽旗兄此时也要客观地指出,焦仁骐表少爷今天的公馆,比之当年大地主刘文彩的庄园,其实还是差了老大一截的。尤其是,当初刘家庄园里有的是三妻四妾,而我们可怜的焦老表,如今却孤身一人独守空房,盖因唯一的(是唯一的吗?)的焦表嫂已然被发配去独守焦公馆之二了,焦千金也去了焦公馆之三„„唉,什么是奴隶啊?什么是房奴啊?让我们为我们政府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欢呼吧。好在我们的焦老表眼下其实也不寂寞,盖因金屋藏了娇,或者金屋藏了“骄”(对不起,一时没能分辨出其目下同居者之性别)。这时候发了福的焦老表偕其同居者——一头肥硕的牧羊犬——正对大伙的到来表示由衷欢迎。焦老表笑呵呵,热情地对每个人不住点头,牧羊犬呵呵笑(估计是这表情),热情地对每个人不住摇尾。一时间,焦公馆里,然后在温馨的餐厅,然后在美丽的公园,群贤毕至,高朋满座,你拉我的手,我搭你的肩。欢声笑语,娓
娓细语,把酒话当年,我们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当年曾扛过400斤重盐包子的铁路装卸工硬汉泽旗兄的眼睛湿润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涌心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并肩走过。啊,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但愿人长久,愿我们永远是朋友!
第八届河北青年诗会现在开幕。古燕国天高地阔,易水依然,来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博大、厚重、有深意的诗意。大家知道我说话的方式,如同聊天,可能会说得远一点,请大家忍受。每年青年诗人们的聚会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河北青年诗会已经是第八届了,大家也许注意到,这一届青年诗会,与往届有所不同,以往的每一届青年诗会,都是一批新人,七届没有重复,而第八届诗会的参加者,是历届诗会的佼佼者,我称之为河北青年诗会的精华版。
时间真快,尤其对我们这些快老了的人,大家知道,河北青年诗会曾经是我的一个梦想,记得第一届诗会是在我的第二故乡、张家口的宣化召开的,那时候,河北青年诗人几近断档,也有一些青年诗人,但分散在各地,形不成气势和规模,让我很着急,内心也很落寞。但我的性格又注定了我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所以在那一年,终于把大家聚到了一起。
当时大家比现在年轻,大家激动,我外在平静,其实内心也很激动,那次会上我说了很多的话,但还觉得意犹未尽,在即将散会的午餐会之后,我又把大家叫到了我的房间,大家挤在哪个不大的房间里,我对青年朋友们说了“三不”:第一,不趋同。文学创作是一个追求差异的事业,没有心灵的自由就没有所有的自由。第二,不老化。当代诗歌风格越来越多元,要保持先锋的理念和姿态。第三,不是非。诗歌界有很多观点,也有很多是非,不要陷入无目的无意义的争论。要有定力,好好生活,好好写诗,要有写作、写字的幸福感。
晚上的联欢会,我和诗人们一起走在钟楼、鼓楼旁边,宣化那些古老的街道我非常熟悉,15岁我参军,把最好的年华甚至初恋都留在了那里。开会的第二天,我到了我们曾经的营房,树还是那么高,张家口的朋友们知道,那里的树生长缓慢,想到当时那么多年轻的战友们,有的竟然已经成了故人,我就在那里落泪。
以后,到了我这个年龄,你们就会明白,人的经历,才是大诗意。那个时候觉得周围的山矮了,不是山矮了,是这些年,见得高山多了。那天晚上,联欢会上诗人们让我说话,说的什么我忘记了,只记得那天晚上很动情、很情感,当时说的那些话,我脑子里是想过的,但最后四个字我没有想,冲口而出:我爱你们。从那以后,每届的青年诗会,我都要说这几个字,大家说我严谨,甚至不大好接触,但大家知道这几个字是我从骨子里的话。
然后邯郸、霸州、衡水、迁安、华北油田、白洋淀、唐山,我们一站一站地走,我想着把我们的每个市都走遍,走到了哪里诗就在那里扎了根。临来的时候我数了数,将近六百位诗人参加过我们的诗会,不是说这里面每位诗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诗人,但好的诗人创造诗歌经典,一般的诗人创造诗歌氛围。
没有任何一个诗人是可以被忽略的,只要他真的真的是诗歌的热爱者。这些是我的一些经历,也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当这些经历成为很久的故事时候,更觉得它有重量。一个人写诗,最初的那几年尤其重要,这么多年,我也总是说,我在诗歌里,不在所谓“诗坛”里,朋友发信息,说是诗坛怎样怎样,我就对他说,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写诗,编诗,跟诗有关,跟什么“诗坛”什么“圈子”,根本就没有关系。我在意的是作品,在意的是你们,在意是因为爱。
今天不谈诗了,诗没有那么玄奥也没有那么高深,它就在我们中间。记得我小的时候学的第一课是“大小多少”,当时我没有在意,只是把它们当成几个汉字来学的,后来我明白了,这几个字几乎是我一生经历、积累和我的起起伏伏的全部。不是什么经历都能成为记忆,能够保留的那些,就是你与俗世关联的那个点。俗世没什么不好,它包孕所有的不俗。许多俗的不俗的人观念就在不经意中纠结在一起,成为内心一种复杂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关于河北青年诗歌,我在《河北青年诗人论》中已经说的很多了,做了几十年的编辑,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跟我们的青年诗人在一起,我的思维不会老。大家总说是我们这些编辑发现了作者,但却是年轻的诗人们总给我注入活力、激情和才情。这些年我自己在尽量在免俗,世俗的那些东西排除了不少,但归根到底我是一个俗人,有两个俗事我是很在意的,一个是鲁迅文学奖,我一直以为那是对我创作曾经达到的一个高度的认定,得奖没有使我躁起来,而是使我懂得了应该有的谦恭和自信,有了在一种克制的状态下审视自己的可能。
另一个我在意的,是我的职称,我的职称是编辑,因为在省作协工作,很有几次同事们劝我把职称改为作家,我没有改。几次会议上我都说:“我就是个业务干部,让我做什么工作是组织上的事,但我一辈子是编辑,写诗、编诗,这是我的命运。”编辑和纯粹的诗人真的不一样,编辑总要想着为别人做事,这与我的性格吻合,一个真正的职业编辑,看诗的目光,看作者的目光,看诗人的目光,就是说那种眼神,是不一样的,那种眼神干净、暖意、有光泽,我和在座的编辑朋友们都有体会,我们发现了一个好诗人是什么感觉。好诗人是夸出来的人,也许我的这个观点有偏颇,但这么多年一直这么做下来,这些年轻人就真的有的可夸了。
这是经历,是性格,最初接触的那些人,会给自己一生的影子和涵盖,你身上就自觉不自觉地有他的影子。记得田间,那是大师,但好像不记得他跟谁有什么世俗的交往,总在那间15平米的房间里写作。记得王洪涛,我的启蒙老师,他给我写回信都是用小楷毛笔写的。
还有《诗刊》的张志民、邹荻帆、王燕生、寇宗鄂,还有李小雨,她收到我的《的晴空》之后的一个多月就发了头条,那是很长的一组诗,而且几次打电话嘱咐我千万不要把稿子再给别人。这些人可能有各自的性格和性情,但在编辑的专业精神上是值得让人敬重的。
《诗刊》的老主编张志民,一直说自己是河北宛平人。这些细节让我敬重。说这些是为了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感慨,这样做编辑是本能,是编辑的特质。一开始是别人带着我走,后来是我自己走,后来是我们陪着你们走,是我们一起走。
今天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做易县,我在几次会议,包括前些天邯郸的“建安文学奖”座谈会曾经谈到,我一直认定,燕赵文学和诗歌有两种气场,一个是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意义和辉煌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在于三曹、建安七子、蔡文姬,关键是它引伸出来的一种文学品质,叫做“建安风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燕赵风骨”,这是古赵国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价的财富。
再有,就是我们古燕国的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这15个字大家都会背,当然还有其他的版本,这首诗的意义也不在于诗本身,而在于它引伸的又一种文学品质,叫做“慷慨悲歌”。“燕赵风骨”和“慷慨悲歌”,是我们河北文化、文学的骨架和血脉,支撑着我们一代代作家和诗人,还有我们的《诗经》,《诗经》的编者是毛亨、毛苌,我们河北人。
我总想,《诗经》的抒情高度,“燕赵风骨”和“慷慨悲歌”的精神高度,是我们燕赵文学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一段话,我写在了即将出版的《燕赵》的后记中,这部书我尊请几位老先生做了代序:《诗经》邶风中的击鼓、荆轲的《易水歌》、曹操的《观沧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今年,省作协为河北青年诗歌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编辑出版了《河北青年诗典》和《燕赵青年诗丛》一套六本,即将筹资出版《燕赵七子诗选》,为《长城》《诗选刊》投入更多的办刊经费等等,我们还评选了第三届“河北诗人奖”。
在我们的省级文学奖“首届孙犁文学奖”的评奖中,四位诗人获奖,近期我们要召开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个数量和其他文学门类相比,在历次省级文学奖评奖中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奖金也提高了。河北诗人沉潜、不张扬,新时期的一些诗歌现象,似乎都与河北诗人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这说明了我们务实、扎实,但不能说我们低调的理念就一定好,我去外省开会,省外朋友们都知道河北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青年诗人群体,但突出的,成为高峰的,超越我们这一代的还不多,诗当然主要靠作品,但在相对成熟之后,也要有诗歌现象,有的时候留下的是作品,有的时候留下的是现象和事件。
比如河北的冲浪诗社,十位诗人创作风格上、年龄上都有差异,但作为一个诗歌群体,他们的影响延续下来了。这次诗会我们请了国刊、名刊的编辑,请他们来,就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给河北的青年诗人再助一把力,为他们走向全国创造条件。拜托我的各位同行和名编们。
省作协明年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对青年诗人加大投入,我们还要继续编辑河北青年诗人的诗歌选集,刊物也要积极为新诗人的成长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希望大家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建立和完善各市的青年诗人协会、完善各市的青年诗群。
有了这么一个群体,大家在一起,就有气场,创作风格上不会互相制约,反而会促进诗的多元,群体交流,各自发展。要包容,要多元,多元是诗歌发展的前提。这里面有做的好的,唐山的凤凰诗群,邯郸的建安诗群,保定的新保定诗群,衡水的67度诗群,张家口诗群,承德诗群,石家庄诗群等等,我们的沧州、秦皇岛、廊坊、邢台也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希望各市诗群多与当地文联、作协沟通,各市作协要尽可能给诗人以支持,扶持丰富我们的青年诗人队伍。
二、尽力建立自己的阵地,要有刊物。
唐山《凤凰》诗刊、衡水的《67度》诗刊、邯郸的《建安文学》,张家口的《守望》诗刊、《保定诗歌》、张家口诗群等等,质量都非常高。出版方式不一定一样,但要尽快建立自己的平台,包括网络平台。没有出版纸质刊物条件的市要尽量建立网络平台,有了自己的阵地,才好向外推作者。
三、更多的.发现诗歌新人,这是大家的义务也是责任。多开展活动,在当地制造诗歌氛围。这一点石家庄、唐山、邯郸做的比较好。
四、利用《河北青年诗典》、《燕赵青年诗丛》、《燕赵七子诗选》等几部(套)著作出版的机会,有计划地搞好系列推介活动。
五、最要紧的一条,是写好自己的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写唯一的、独有的。
请这些主编、编辑来,除了看看大家的作品,认识一下,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讲课,提升大家艺术的高度,这种高度和尺度上去了你就下不来,我总说境界和品位,有了这些,不愁没有好作品。一直主张尊重每位诗人的独特个性,轻易不用自己的简单理解对一位诗人和他的作品做出判断。我知道诗只可感受不可诠释,因为实际上,诗是内心的东西,而真正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几乎不可能。这不是说诗没有普遍的审美标准,而是在强调艺术的个人特质和多元情感世界中的唯一性。所以我对朋友们说,诗歌就是一种独到的特定的经验。就想起我的感受:无论我站在哪里,我的内心,一定在高处。希望在我们的青年诗人当中出现写这一代人的思想史、生活史、生存史、心灵史的大作,总说什么是大作,这样的作品就是大作。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我们这一代人,当然我们是一个很低的尺度,你们一定能够做到。
代表省作协和我自己说了这些话,再次感谢远道而来的商震主编,他一直对河北青年诗人关爱有加。感谢王振儒处长、振儒也是我们的诗人,多次在《诗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他直接参与谋划了这届诗会,并在资金上给与了全力支持。
感谢《青年文学》的张菁主编,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感谢我的老友,《中国作家》的著名编辑、作家方文,由于是老朋友,我没有问过他的职务。
感谢《诗刊》的彭敏编辑、我的老相识,《作品》杂志编辑部主任、第五届鲁奖获得者王十月、《飞天》杂志社新结识的朋友赵剑云,当然还有王秀云,任职《北京文学》,她是河北的青年诗人,也是我们的骄傲。为了河北诗歌事业的发展,他们一直在关注着我们省的青年诗人,一会他们还要为我们授课,让我们再次给他们以掌声。
感谢保定市文联和辛苦的为本次会议的举办而卓越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优秀诗人,这次他们把大量精力投入会务工作。谢谢他们。
感谢易水砚总公司总经理邹洪利,他为人朴厚,每一届的河北诗人奖奖品都由这位艺术家提供。旭宇先生这次专门为洪利题了词。感谢承德的诗人们,他们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由于我个人的原因,会议没能在承德召开,但我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在承德草原相聚。
还有一句要说的话是:“能够写出杰出诗篇的人,一定是一些最为杰出的人。”我始终相信,我面前的,一定会是这样的一些人。
弹指一挥,我们的初中生活将飘然而去。蓦然回首,从前的酸甜苦辣也都历历在目。在这段充满欢欣的岁月里,有我们成功时的欢笑,有我们失败时的苦恼,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更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殷殷的情谊挽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微微的清风诉说着我们岁月的篇章。
在这难忘的岁月里,我们鼓足勇气,我们积极进取,即使前途道路上充满了艰辛,我们也不畏辛劳,鼓起信心仍对未来充满憧憬。
收起往日的嬉戏,我们静静的,走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走过我们曾经充满欢笑的地方。那阳光明媚的教室,多少次聆听我们书声琅琅。班会课上,下课时,上课时我们都从未离开它。在这里,我们接受过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接受过老师在我们遇到难题时的.循循善诱,我们有过一次次精彩的辩论会……
那沉默无语的黑板,多少次书写我们知识秘方。回想起从前的一点一滴,都是那么的可贵,不容丢弃。
那宽阔平坦的操场,多少次留下我们笑声飘荡。我们与操场情同手足。我们笑,他也在笑;我们伤心,他也在伤心。运动会赛场上,同学们都各尽其能,发挥所长。赛场上的同学如同长箭般奔了出去,场下的啦啦队员们也毫不示弱,屹然临于场下为赛场上鼓劲加油。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成功了,大家一同开心;失败了,大家一同承担。大概就是这时,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担当与责任,我们要以集体的利益为主要目的,要与他人一同分享成功与喜悦。
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多少次提醒我们珍惜时光。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们懂得珍惜时光,我们更明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一深刻道理。
我们正值花季,我们纯净,我们率真。但要知道,时光匆匆,再纯真的人也有长大的一天。我们更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我们的岁月里最多的就是老师与父母的陪伴。感恩父母,感谢他们含辛茹苦凭借自己的双手把我们养大,无怨无悔;感恩老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悉心教导,带着他们的“春蚕”精神,书写我们岁月的篇章。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推荐阅读:
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10-23
法兰的夹具设计说明书11-13
致我们逝去的岁月诗歌05-31
法兰克福学派09-11
法兰盘机械设计说明书06-30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09-24
同上一堂课我们的价值观观后感500字05-31
明天,我们毕业读后感07-16
《再见了我们幼儿园》观后感07-15
《我们一起走》读后感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