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共4篇)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篇1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这一到了周末就是感觉精力十足呢,怎么都不想睡而到了周一上班时却只想睡觉,真是搞不懂呢,偶然在网上阅读了鲁迅先生在一九一九年十月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原载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6卷6号),现在去读这篇80多年前的文章,虽然内容有点过时,但思想仍觉得很超前,十分敬佩鲁迅先生,他对这个男人必经的阶段分析独到,也告诉了我生命的意义、爱情的价值、人生的责任。突然想写点什么在博客上。

回看现在,“丁克”一词似乎在流行中,但它注定难成主流,因为这一源自享乐或者说是逃避责任的想法如果真的成主流,人类也就灭亡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是否就为“家”?其实这倒未必,同居也好,结婚也好,甚至是婚外情也好,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家,虽然电视里经常吹嘘二人世界是如何的浪漫,单纯的爱情是如何令人羡慕,但如果两个人只是简单地生活在一起,过着“丁克”的生活,我想这爱情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有时候,男人在慨叹现代女性的爱慕虚荣,必须有房、有车、有存款才能结婚。其实,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女人们都是爱慕虚荣的,恰好是这一点,说明了女人天生的责任心比男人大,女人有时候是出于母性去考虑这些实在的问题,她们当然也想要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浪漫的烛光晚餐,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一种选择的本能,她们需要一个优秀的男人去组织家庭,保证生活再去繁衍后代。女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注定会比男人痛苦,因为她们考虑的问题远比男人想的繁琐而复杂,同时又要承担身边的很多人强加给的压力,虽然女人通常都是外表柔弱,但我一直认为女人比男人的心理素质好,女人这种天生的母性决定了母亲通常都会比父亲更称职。

或许在恋爱中,大多数男人都没有考虑过,以后自己必然会成为一个父亲,甚至有很多人心里是„„

随机推荐

·鲁迅《呐喊》 读后感

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描写鲁迅的文章(不要读后感)

搜集碑帖、拓片有几千种。怀着无比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鲁迅博物馆。有许多人都来参观鲁迅博物馆,可见,虽然鲁迅先生早已过世,但现今的人们还是那样爱戴他、敬仰他。我们坐在博物馆干净的地上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要把我带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封建社。

·鲁迅文章教学的几点感想

他对世人说的一些话,难懂的或难以一下子领会的,还真是不少,陈丹青先生在“鲁迅与死亡”一文中提到的先生的遗言“谁他们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谈了好些自己的理解,及诸人对先生的不理解,先生之意深由此可见一斑),那就看难在哪里。

相关阅读·鲁迅《呐喊》 读后感 ·描写鲁迅的文章(不要读后感)·鲁迅文章教学的几点感想 ·父亲是最优秀的广告人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推荐文章·李倩玲: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进口门窗五金配件的英文翻译本站简介 ┊ About Us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English Version ┊ 会员注册 ┊ 网站统计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篇2

可见, 由《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引申开去, 前人已有颇多精彩的论述。 但正如鲁迅的其他很多作品一样, 此文依然具有研读的空间和价值。 本文将尝试结合鲁迅笔下涉及父子关系的多篇杂文、散文和小说, 对《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做出解读。解读的重点, 集中于鲁迅“父子观”中的两个关键词———爱和使命。

一、爱:剥除虚伪, 返归自然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一文发表于 “五四”时期, 文章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提出了“爱”的命题。 须知在此之前, 被世人普遍接受的理想父子关系不外乎 “父慈子孝”、“子承父志”。 这样的传统道德观鲜少提及亲子之爱, 而是以“恩”代替父亲对儿子的爱, 以“孝”代替儿子对父亲的爱。此外, 又加以繁缛的礼数, 以显示人伦的完满、和谐。 长此以往, 纯然天性的爱被压抑乃至遗忘, 父子关系便扭曲、畸形。

在这样的文化现实面前, 鲁迅提出本属人之天性的“爱”, 便带有一种重新发现的意味, 恰似于茫茫黑夜中重新点亮一座被人弃置已久的灯塔。 他说:“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 便只是‘爱’。 ” (6) 父子关系, 或亲子关系, 本就应该唯“爱”而已矣。 “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 那便任凭什么‘恩威, 名分, 天经, 地义’之类, 更是钩连不住。” (7) 鲁迅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嘉许“爱”的伟力, 同时对一味强调“施恩———报恩”的传统伦理道德提出了质疑, 不仅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也质疑其是否真能发挥劝人尽孝进而维护人伦秩序的作用。

在《二十四孝图》中, 鲁迅这样表白自己幼年时的心迹:“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 对于父母, 倒是极愿意孝顺的。 ” (8) 这是未经“污染”的童心对于尽孝的向往, 因为孩子天性是爱父母、愿意亲近父母的。 然而, 在听完二十四个故事, 尤其是“郭巨埋儿”的故事之后, 年幼的鲁迅对行孝一事感到绝望且恐惧:

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 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家景正在坏下去, 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 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 那么, 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我想, 事情虽然未必实现,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 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 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 至少, 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9)

劝人尽孝的《二十四孝图》却恰恰泯灭了一个孩子对长辈的亲近之心, 在亲子间筑起一座恐怖的高墙, 导致亲子间的隔绝乃至仇视。 可见, “以不情为伦纪”的道德寓言在孩童心中只是投下了大片的阴影, 毫无劝善的功效。 对成人来说, 它也同样不起作用, 因为谁都知道“这些老玩意, 本来谁也不实行” (10) 。

“郭巨埋儿”之外, 让鲁迅深觉反感的另一个故事是“老莱娱亲”。 这二者及其他类似的“二十四孝”故事均有一个共同的弊病———虚伪。 因为它们既然是封建道德的训喻工具, 就必然被附加了太多政治教化的色彩, 也自然脱离了人之本心。 这种教化, 究其根本, 是为了确立至高无上的君权。 在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 父权、君权是一体的, “孝亲”与“忠君”也是相通的。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其逻辑在于, 首先贬抑子的权利, 方可树立父的权威。 而封建君主又是万民之父, 孝的概念于一般民众中巩固了, 便可培养出顺遂的子民。 鲁迅正是看破了这层关系, 才要求拆穿传统道德的虚伪性, 弃绝片面强调孝道的传统父子观。 继而要求返归自然, 回到人性的初始, 回到“爱”。

自然界的安排, 虽不免也有缺点, 但结合长幼的方法, 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 却给予动物以一种天性, 我们称他为“爱”。 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 总是挚爱他的幼子, 不但绝无利益心情, 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 让他的将来的生命, 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11)

摒弃利益关系, 甘于自我牺牲, 愿其生存、发展———在鲁迅看来, 这就是爱, 是连动物都具有的天性, 也是真正合乎自然的。 基于这样自然主义的思想, 鲁迅希望唤醒父子之间的天性之爱, 亦即“无我的爱”, 要求前者的生命牺牲于后起的生命。 他还肯定了“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的观点。 在他看来, 父母子女“前前后后, 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 仅有先后的不同, 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 (12) 甚至可以说, 该领受感谢的, 反而是孩子, 因其接过了生命的重担, 来到人世, 使父母的生命趋于完满, 并得以延续。 鲁迅在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后不久, 读到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与幼者》, “觉得很有许多好的话”, 便一一摘录出来, 成《“与幼者”》一篇。 其中, 就有这样一段:

我对于‘教我学会了爱你们的你们’的要求, 只是受取我的感谢罢了……像吃尽了亲死尸, 贮着力量的小狮子一样, 刚强勇猛, 舍了我, 踏到人生上去就是了。 (13)

在这里, 鲁迅所激赏的, 正是那种对幼者心存感激的态度, 以及舍绝自身以滋养新生命的爱的举动。 这种选择才是真正觉醒的“人”之父的选择, 毫无虚伪的矫揉造作, 体现了顺应自然的、全然天性的爱。

二、使命:因爱而起, 合于大道

以“爱”为核心的现代父子观与以“恩”为核心的传统父子观相比, 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行为主体的侧重点不同。 传统父子观的规约更多地是向“子”一辈提出的。 因其信奉“施恩———报恩”的逻辑, 为了构建符合道德规范的父子关系, 就必然要求甚至强迫子辈遵循孝道、 奉献自身。 鲁迅则不然, 他更强调父亲对孩子负有义务和使命。 他不向后起的生命提“你们将来怎样做儿子”, 而是阐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仅这一提法本身, 就已显示了鲁迅与传统道德判然两分的立场。

如前文所述, 鲁迅认为做父亲的首先要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对后起生命的“爱”是万千生物的共有本能, 是顺应自然的, 所以可取。 然而, 有人就此提出质疑———“基于进化论的自然主义思想方法, 却有将人的存在还原为自然存在的潜在危险。 须知, 不顺应自然, 人可能还不如动物;不超越自然, 人还只是动物。 ” (14)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但作者显然没有看到鲁迅父子观中不仅有自然主义的“爱”, 也已包含了超越自然性的要求。

在鲁迅看来, 中国的父亲们大都“权利思想很重, 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 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 幼者的全部, 便应为长者所有”。 (15) 这种企图“一劳永逸”的懒汉道德背后潜藏着致使社会停顿甚至灭亡的危险。 因而他提出“此后觉醒的人, 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 对于子女, 义务思想须加多, 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 (16) 这里, 鲁迅用了“义务”这个词, 也就是说, 爱子女不仅是本能, 更有必要成为义务乃至使命。 为人父母当对子女尽义务, 这义务源起于“爱”, 也包含了“爱”, 是“天然相爱, 愿他生存”, 以及“愿他比自己更好” (17) 。 更进一步的, 这义务还要求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 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 (18) 。 我们看到, 源自天性的“爱”, 在增添了这番社会性的内涵后, 便超越了一般生物纯粹本能的“爱”。 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 这社会性的内涵也并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与自然相违逆, 而是在求发展、求进化这一点上与自然规律不谋而合。

而鲁迅之所以要求建构新型的父子关系, 是因为他深感历史的滞重, 担忧着民族的未来。《随想录二十五》中写道:“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 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 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 (19) 在小说《幸福的家庭》中, 主人公面对着自己的女儿, 忽而觉得女儿“那可爱的天真的脸, 正像五年前她的母亲, 通红的嘴唇尤其像, 不过缩小了轮廓”, 爱怜之心油然而生。 但再一想到孩子的母亲如今已因疲于应付柴米油盐的生活褪去了所有可爱之处, 便禁不住冷淡下来, 揣度着孩子的未来, “恐怕将来也就是五五二十五, 九九八十一! ……而且两只眼睛阴凄凄的……” (20) 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也有类似的书写:

你年青么? 不要紧, 过两年就老了。 这里, 青春是不希罕的。 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 新的明亮的眼睛, 新的红嫩的嘴, 新的智慧。 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 眼睛钝了, 人钝了, 下一代又生出来了。 (21)

历史的停滞触目惊心———时间徒然地流逝, 新生命的诞生没有任何意义, 而只是对以往的复制。 这样的社会没有进步的希望, 只能日益萎顿下去, 直至灭亡。这与“铁屋子”的意象所昭示的是同样的危机。 对捣毁“铁屋”, 鲁迅是悲观多于乐观的。 在他看来, “中国的老年, 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 已“无法可救” (22) , 甚至先觉者自身也可能在无意之中犯下了“吃人”的罪孽, 难以逃脱“被吃”的命运。 但鲁迅仍葆有对后起新生命的瞩目和希望———“没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 至少要“救救孩子” (23) 。

也就是说, 要捣毁那“铁屋子”, 推动历史的车轮, 挽救民族的命运, 唯一的希望就是“救救孩子”, 做理想的“人”之父。这是先觉者们力所能及的, 也因此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没有法, 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 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 (24)

结语

综上所述, 就《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来看, 爱与使命是鲁迅父子观中的两个关键元素。 这两点各有侧重, 又相互关联。

首先, 鲁迅质疑传统父子观中“施恩———报恩”的逻辑, 指出其荒谬性、虚伪性。 而这种虚伪性, 主要根植于其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本质。因此, 鲁迅提出以“爱”来取代“恩”, 剥除传统道德观念中关于“孝”的虚伪内涵, 建构新型的父子关系。 这种新型父子关系以“爱”为核心, 要求为人父者排除“交换利害关系”等杂念, 全心全意地呵护、照料幼者, 帮助后代更好地生存、发展。 做出这样的选择, 与自然进化之道相符, 是人性返归自然的表现。

其次, 鲁迅的父子观并不止步于自然主义思想, 它还有着相当深厚的社会性内涵。 鲁迅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要求建构以“爱”为核心的新型父子关系, 与以“孝”为主要道德要求的传统父子观相比, 这里更强调为人父者的“义务”而非“权利”或“权力”。鲁迅心目中的理想父亲不仅应当爱孩子, 还应当对下一代承担起“理解”、“指导”、“解放”的责任。此外,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鲁迅所说的“义务”其实更多地具有“使命”的意味。 鲁迅深感中国历史的滞重, 为了推动历史的进步, 拯救民族的未来, 鲁迅借狂人之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做理想的“人”之父, 培育心智健全的真正的“人”, 才有可能把下一代从黑暗中解放出来, 整个民族也才有可能走上进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同心出版社, 2014.

[2]朱自强.《鲁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视角》.载《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5) .

[3]蒋风, 韩进.《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载《鲁迅研究月刊》, 1994 (2) .

[4]于述胜.《论自然的合理性与文化的合理性———以鲁迅论父子关系为中心》.载《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5]张向东.《“救救孩子”还是“救救父亲”?———从鲁迅小说中“孩子”命运看其对启蒙和自我启蒙的思考》.载《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6]梁培辉.《论鲁迅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篇3

是“狼爸效应”还是“北大效应”?

“狼爸”之所以引人关注,其实并不完全在于他的教育方式,而主要在于这种方式作用下的重要成果——四个孩子中三个考上北大。在中國,能考上北大无疑是无数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意味着对教育成果的最高认可。但是,细细想来,“三天一顿打”、北大、教育成功三者之间是否一定存在必然联系呢?恐怕未必。如果我们认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尚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如果我们认可对教育成果的最终检验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一纸标签,如果我们认可对人才的最好鉴定是社会贡献而不是出身北大,那么,“狼爸”的成功与否并不那么明确。而“狼爸”因“北大”受关注,多少折射了我们这个社会教育评价太过功利、单一的一面。

“狼爸”的方式有何不妥?

“狼爸”的成功似乎印证了“不打不成才”的中国古训。中国的家庭中,有几个孩子能说从未挨过父母几下子?但“狼爸”真正引起争议的不在于他教育中的暴力因素,而是这种暴力背后隐藏的专横意志。在“狼爸”眼中,自己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主仆,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必须自己代子女“立法”。“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快乐”,这构成了萧百佑教育理念的基石。而这样一些判断,在讲求文明民主的现代社会大可质疑。以“善打”来炫耀,以结果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似乎并不值得推崇。尽管萧百佑成功了,但也有无数事实表明,不科学、不文明的教育方式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恶化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育走向失败。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在于还原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律精神。自尊才能树立高尚人格,卓然独立;自信才能不畏人生险途,迎难而上;自律才能不为诱惑所扰,决然前行。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人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样的教育才算真正成功。在《爱弥儿》一书中,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要保护人的天性,以使其免受恶劣风气的败坏,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友谊和自由的基础上。鲁迅也曾激烈批判蛮横的家长意志和封建礼法,主张“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并说:“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康德有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今天的中国教育中包含了太多急功近利的因素,为了追求表面的成功竭泽而渔,掠夺性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过早地透支孩子们的智慧兴趣,扼杀了青春的创造活力,使其泯灭了天真烂漫的天性。如此,当他们进入该真正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阶段,却对知识已心生厌倦,逃避成为灵魂的出路,疲惫的神经未老先衰……这大概也是当今中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奇缺的重要原因。

1919年一个月光如水的秋夜,鲁迅先生在书房写下一行字——“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未料到,90年过去了,这仍然是个问题。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篇4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有强大的责任心,还得拥有超人的智慧。做了几年班主任,我感觉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是迎来一个新的挑战,我要不断地学习、领悟,才能不断进步。

今年暑假,我读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这本书,蓦然发觉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思路比以前清晰了。这本书建立在我们班主任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很多建议提得相当中肯,既反映了现实问题,又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法;精要的理论加上生动的案例,让人既看得有趣,又能很快地消化。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班主任工作:

一、如何走近中学生;

二、怎样构建和谐班级;

三、怎样培养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四、怎样做个既专业又幸福的班主任。前苏联教育家柯鲁普斯卡娅指出:“只有在集体中,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定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

下面,我以之前所带的八(6)班为例,就怎样构建和谐班级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建设班级环境文化

教室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高品位的班级教室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教室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有特色的教室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也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第一步:利用课室墙壁的空白处悬挂班名、班训、班徽、班集体照和名言名句等,时刻勉励和鼓舞着学生。譬如,八(6)班的个性班名是“铭志轩”。(古语有云:“人无志而不立”,“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一个人倘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所以,我们六班的班名是“铭志轩”。)八(6)班的班训是“志存高远冲霄汉,壮志凌云彻九天”。(我希望同学们以坚定的信心团结一致,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并 1

为之付诸努力!)

第二步:注重黑板报的制作。因为精彩纷呈的黑板报能把人带到一个多姿多彩的知识殿堂。黑板报的设计要求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可读性和时代性的内容,有合理的、图文并茂的版面设计。黑板报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而且还能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

第三步:设立“书香角”。“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使人明智。所以,入学初我在六班中摆放一个书柜,提议班中每一位同学至少捐出四本有益的书籍,把所有捐赠的书籍统一编号、排放,并且安排一名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书籍的借还管理和维护。

第四步:设立“评比栏”和“荣誉栏”。不定期更新的“评比栏”为同学们自我监督起到重要的作用;“荣誉栏”不但表扬了先进、激励了先进,更让同学们感到榜样就在身边,让学生们意识到努力就会进步,努力就会成功„„

第五步:个性化园地的创设。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我发现六班的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漫画和卡通画人物,个别同学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画漫画人物,画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艺术感强。所以我把这些“艺术家”组织起来,动员他们为班级设计一些漫画人物头像。孩子们欣喜之余还积极创作,他们的作品为班级增色不少。还有我们班同学设计的京剧脸谱,不仅是班级的个性展示,也传扬了国粹文化。

第六步:摆设花草。绿色,是生命的源泉;绿色,是生机和活力。在课室的角落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既能给人视觉的享受,又能使人如融入大自然一般的心静神怡;给学生一个家的感觉,一个祥和的学习环境。

这些墙壁文化和墙角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一间地面整洁,窗户明亮,台凳摆放整齐,环境优美的教室,是一个读书的好场所,更是一个育人的好场所。

二、规范班级制度文化

正所谓: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学生如果人人“守法”、个个“守纪”,该班集体就是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的集体。要创建这样一个有向心力的班集体,班主任就要对班级实行优质的管理。

第一步:形成“班级自治”共识。

班级管理首要问题是先要使“班级自治”成为学生的共识,使其成为班级的奋斗目标。自律是建立在班级民主管理内核的基础上的,是学生们自发的、内在的一致要求。他们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将班集体引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是他们的强烈愿望。所

以,七年级入学初,我就让宣传小组在墙报上书写:“我爱我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我以班级为骄傲,班级因我而精彩”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这样的标语,使学生一进班就能看到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努力。

第二步:建立完善的《班规》、《班约》和《德育评分制度》。

建立比较完善的班规、班约和德育评分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我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德育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动员班级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并制订了班级的量化管理方案。方案里面明确规定了学生从入校到离校各个时间段的行为要求,以及各项行为的量化评分标准,形成一股“自我量化、自我监督”的约束力。

第三步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做到“自主管理、责任细化,逐层上报、权力下放”。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实行自动化管理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主要的监督者。能否发现并培养一批强有力的班干部,是班级自主管理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入学初,先由我提出班委会候选人名单,候选人在全班公开发表竞选演说,再让全班同学民主投票表决,选出班委会。这样就产生了能力强、威信高、与同学关系融洽的班委会成员,这就为班级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1.纪律、卫生的管理

纪律、卫生的管理由“分组管理”和“值日班干部”管理相结合。六班共分为四大组,正副班长各两名,每个班长负责管理一个大组。组长(即班长)对本组成员负有监管、教育的义务和职责,凡是违反《班规》、《班约》或《德育评分制度》的同学,组长可以自行教育和警告,多次违纪又不改正的,组长将情况上报给班主任,请求班主任处理。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班级的情况,我制定了值日班干的“值日制度”。值日制度规定:每天的值日班干上午、下午和晚自习上课前必须检查教室的卫生、座椅摆放、同学们的仪容仪表和纪律等情况,并及时向我汇报。如果我认为班干部能处理的问题交由他们自行处理,处理不了的问题我再出面处理。

2.学习的管理

学习管理按照“小组长-科代表-负责管理学习的班长”这样的递进模式来进行。小组长的职责是:负责收发本小组成员的作业,帮助本组成员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并把每天作业的收发情况向科代表汇报。科代表的职责是:及时收发本科作业,传达科任老师的各项要求;

向负责学习的班长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负责管理学习的班长的职责:及时把班级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测试情况向班主任汇报,并对多次不交作业或迟交作业的同学进行处罚。

3.宿舍的管理

宿舍的管理实行“舍长”负责制。舍长可以挑选本宿舍的成员、安排宿舍的床位和值日轮值,同时也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宿舍的情况。

当然,班级的管理还要调动班级全员参与,使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诸如图书管理、讲台的整理、花卉的浇灌、电化教具的保管和检查、清洁用具的摆设、粉笔的保管、桌凳的摆放、墙壁的保洁、学校通知的记录与传达、学生胸卡的检查等均一一承包给学生专管。专项任务的承包,在班级中营造了“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发挥出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使每个人都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有了集体责任感,个人成就感,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力,同时也减轻了班干部的工作量。

每个月,班级都对四个大组进行德育、学习和宿舍方面的评比,“以评促管”。通过一系列“以生为本、自我管理”的措施,我对班级的管理得心应手。

三、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鼓舞和鞭策学生为班级服务,为班级奉献。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班级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就有了自己的形象,这文化就是一种精神,它看不到,但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班会课就是培养这种精神的最好阵地。

入学初,我和同学们一起商量着把 “团结友爱,钻研创新”定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并在班中实现“小组管理”,强化小组的培养、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我通过让学生设计小组名、小组口号和小组组徽等形式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与合作。并且在班会课和平时的学习以及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分组比赛,使同学们在竞争中团结、竞争中进步,以此来让“团结友爱,钻研创新”的班风深入人心。

当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有很多钻不完的学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首先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学会教育机智”,“学习反思,自强自立”,给学生以积极引导。我要学会当一名智慧型班主任,除了爱,还必须让自己爱得有方法。

上一篇:跳动中国心-800字作文下一篇:新材料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