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精选12篇)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1

我们一直在路上,与灵魂相约,共赏风景,描摹着未来,寄予着希望,看荷莲花在夏夜里倾情地绽放。

我们一直在路上,携手并进,共写辉煌,一路捡拾着美丽,一路放声歌唱,一路赏花儿的娇艳,一路闻小草的芬芳,把欢乐的种子撒向苍茫大地,撒遍沟野河床。

我们一直在路上,尽赏西子湖畔二十四桥美丽的人间天堂,十里长堤述不尽奇闻轶事,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在心中久久激荡。

我们一直在路上,走近世界屋脊,看虔诚的圣僧手捧着洁白的哈达,神情庄重的诵经理佛,凝望天山之颠的雪莲花氤氲着熠熠四射的金光。

我们一直在路上,怀揣梦想,伴着真情,带着渴望,共同拨动四季的音符,随奔涌的河流一路跳跃着,奔向远方……

我们一直在路上,看天安门城楼上的五星红旗高高的迎风飘扬,看骄傲的共和国不断的茁壮成长,尽显大国风范,威震四方。

我们一直在路上,点亮生命的火把,手拉着手,踊跃前行。为了心中的那一片圣洁的土地,为了美好的共同的理想。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2

新鲜的开端, 未知的生活, 我们告别了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涯, 告别了高考的升学压力, 迎接我们的是相对自由和广阔的大学舞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该保有高度的热情, 去学习、工作、生活。如果说高中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的话, 那么现在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尝试着去调整规划自己, 为四年后的理想工作去奋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规划求职之路也应该趁早。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应该理清自己的思绪, 为未来的求职做好准备和规划。那么, 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 现在应该开始规划些什么呢?

角色转变积极适应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 从高中走读到大学住宿的环境改变, 从高中到大学, 我们的身份改变了, 我们的环境改变了, 随之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要求我们的身心也应该随之改变, 做足充分准备, 积极适应新的生活。作为一名成年人, 一名高校学子, 我们应该以更加成熟的心态, 更加独立的态度去对待改变, 去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 从小校园来到大校园, 大学变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大舞台, 在这里有更多展示自己才华, 发挥自己才能, 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是与此同时, 偌大的舞台也反衬出了人的渺小, 绚丽的虹霓也常令人迷醉, 如若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 很容易迷失自己, 放纵自己, 把自己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应该时刻警醒自己, 认知自己从何而来, 又缘何而去。从大一开始, 我们就应该为自己树立一种信仰, 为未来的生活而奋斗, 为以后的求职做好规划, 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我们非常充实而有效率的过好校园生活的每一天。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高考结束、考上大学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上了大学就可以很轻松, 整天无所事事了, 这样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考上大学并不是日后一路坦途的通行证, 大学文凭也并不是我们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能拥有幸福无忧生活的金牌保障。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各大高校的扩招, 大学向更多的学子打开了大门, 然而在毕业时,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国家、政府、社会从多种渠道给予毕业生以支持,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应该更好的锻造自己, 让自己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停滞不前并不能保证你还在原点, 别人在前进时你的停滞不前只会让你落后。当然, 面对就业形势, 我们也不要内心太过恐惧, 应该把压力变成动力, 让自己变成职场上需要的人才, 求职之路还很长, 要不断规划, 不断前行, 求职, 我们一直在路上。

认清自我目标定位

在规划日后的求职之路时, 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待毕业之时我是应该就业、创业还是继续考学呢?就业、创业还有考学, 是毕业生未来求职之路的三条主要途径, 也是我们规划求职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做出选择时, 尽管我们十分需要别人来给予意见和帮助, 但是能做最后决定的还是自己。这时, 就应该问问自己, 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自己的兴趣点和爱好点在哪里等等, 只有认清自己, 全面分析好自我的状况, 才能因地制宜, 适应自己的的具体情况, 给自己对症下药的开出药方。理清自己的思路, 做好自我审视,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好目标定位。如果你做事兢兢业业, 勤奋努力, 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你可以选择就业;如果你富有创新思维, 做事天马行空, 有吃苦的准备和坚韧的毅力, 你可以尝试去创业;如果你热爱学习与科研, 喜欢学术, 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你可以求学继续深造。当然, 以上选择只是参考, 每个人都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我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为自己设置日后的求职目标时, 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 在做目标定位时, 一定要有所取舍。例如:“钱多, 事少, 离家近”是部分求职学子的理想状态, 但是这三者往往不能平衡。有舍才有得, 在很多具体情况下, 我们不可能做到样样兼顾。什么都想要, 所有事情都想紧紧抓牢往往是不可能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我们就应该想清楚,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有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分个次序的先后, 我现在选择前者日后是不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而取得后者等等。其次, 设置求职目标时, 要贴近现实, 切忌好高骛远, 也不能妄自菲薄。一些学子在设定求职目标时, 往往定得过高, 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甚相符。还有一些学子, 因为没有社会经验, 总是觉得自己身上没有可取之处, 目标设置的过于悲观。实际上, 还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状态。对于那些好高骛远者, 我们可以有梦想, 但是又不能太过于幻想, 我们可以先把目标定得较为接近自己的实际一些, 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现有目标后, 再为自己设置更为长远的目标, 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远。对于那些过分悲观者, 我们可能现在基础差一些, 但是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你要相信人都是有潜能的, 只要你肯奋斗, 你肯吃苦, 你肯锻炼, 积极地去融入到求职的浪潮中去, 相信你会看到另外一个更棒的自己。

规划生活努力践行

回归到就业、创业和继续求学的话题。当我们在就业、创业和求学中做好选择之后,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具体的践行。大的方向定好之后, 应该为这一大方向策划出具体的细则以及实现这一求职方向的步骤。在具体落实细节规划时, 可以按照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等方式来划分。在做好细节的规划之后, 应该开始着手去积极地践行, 这一实现过程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充足的耐心和韧性,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切忌半途而废。当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鼓励自己坚持一下,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知与行一定要结合起来, 我们做好求职规划后, 千万不要把规划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求职只落到书面上是不行的, 一定要真真切切的行动起来。

如果选择了就业, 就要开始明确自己适合于从事哪些职位, 哪类行业, 然后弄清楚该类行业中有哪些企业, 这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是什么, 自己在这些企业中有何种发展空间。思考完这些问题之后, 我们就应该开始准备自己, 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所需要的技能, 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包括谈吐、着装等等, 并且亲身的去尝试, 去参与社会, 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积累职场经验。

如果选择了创业, 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在创业中最擅长做的是什么, 创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如何开始创业,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都有哪些……把这些问题都摸清、吃透, 创业之路上的坎坷才会更好跨越一些。在规划创业时, 我们应该考虑好创业项目, 分析好利弊, 并且把发展该项目的策划做好, 然后一步一脚印的去落实。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这时不要太过心急, 把这些麻烦一个一个的解决, 把难关一个一个的去攻克。既然选择了创业之路, 就注定要风雨兼程。一定要行动起来, 不行动起来你不会发现自己有如此的潜力, 你的创业想法真的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下面来具体说一下升学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 我们可以从大一就开始着手准备。选择考研之后, 首先要面对的两个问题就是选择升学院校以及报考专业。前期可以先收集一些院校资料和专业数据, 以便我们更好的做出决定。很多学生在选专业时, 面对的疑惑是我应该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选择更加热门的专业进行学习。这时就要思考自己是否热爱本专业并准备在本专业发光发热, 创造优秀业绩;如果自己对本专业不是特别热衷于钻研, 那是否有相对来说更加倾向的专业, 有更加让自己坚定的目标;若是选择跨专业, 自己是否有学习好新专业的能力与决心, 是否能为新专业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自己没有涉及过的新专业, 自己日后能否有所专长等问题。选择了专业, 可以为选择升学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比如说哪所院校的该专业相对来说更优秀一些。但是选择院校时更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是自己的实际情况。是考本校还是跨校, 是考离家近的学校还是考其他地区的学校, 是考名校还是更接地气的学校等等, 这些问题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解答。在选择学校的时候, 很多同学都有名校情结, 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达到该学校的标准, 或者说在自己十分努力的基础上, 能否有机会考上该校。还有一些同学有跟风倾向, 在选择学校时往往是看其他考研同学选择哪些学校, 自己跟着报考哪所学校, 完全不考虑自身情况, 与自己水平是否符合先不论, 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考研扎堆情况, 对以后考研录取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选择好专业和学校以后, 我们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初试。可以根据考研院校本专业的历年考试情况购买一些专业书籍和历年考研真题。然后, 可以开始计划自己的复习行程, 多久看一本书, 看完书后怎样加以练习巩固, 完整看完一遍后如何复习, 一共可以有几轮复习等等, 这些都是应该列入计划之内的。同时, 我们也可以尝试联系一些已经考上该校该专业的师兄师姐, 时常与他们沟通, 询问一些考研信息以及考研心路历程, 这对我们的考研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当然, 仅仅有蓝图, 是不可能凭空建起宏伟的建筑物的, 这就要求我们去积极的行动, 用自己的实际付出去兑现自己的梦想。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既然选择了一条路, 就要好好的走下去, 即使路上总是布满荆棘, 可是一旦跨过这些坎坷, 将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不断调整力求最佳

事情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应该根据事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求职规划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才大学一年级,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 有些想法可能会不够成熟, 解决问题时技巧还会有所欠缺, 我们的求职思路也会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而有所变化。最初做的求职规划可能还不够完善, 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进度, 一点一点的往求职规划里面添加内容, 及时查漏补缺, 错的及时修正, 对的继续保持, 有更好更新的想法积极加以实施和发扬。抑或是我们的求职想法发生了变化, 不要焦虑, 一切还为时不晚, 因为你是从大一开始准备的, 大学四年可以给你充分调整与改变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的求职思路有所变化, 千万不要着急把之前做的所有准备全部抛掉, 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之后的规划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 我们可以在理清自己的新思路之后, 查看哪些准备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哪些是可以稍加改变再运用的。

需要调整的不只是规划和思路, 还有自己的心理和态度。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态度不端正的话, 所做的求职规划很可能会继续不下去而中途坍塌。作为一名大一新生, 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端正自己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姿态, 在践行求职规划的时候, 直面问题, 认真解决, 不要逃避或退缩, 萎靡不振不仅不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 还会把我们带进问题的深渊。求职之路不可能一马平川, 挫败的出现在所难免, 这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调整自己, 应对问题。我们的心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忽视心态的调整, 筑成的千里求职之堤, 有可能面临着溃于蚁穴的风险, 因此我们要注意心态的保养, 不断的给自己的心态提供新鲜的养料。求职之路, 必须由自己身体力行, 其间难免会有身心疲惫的时候, 要及时作出调整, 保持好最佳状态, 争取能做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求职机会, 实现自己的求职之梦。身体和心理要协调好, 做到身体和心理都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3

(一)

2005年,我13岁,当时还是一名少先队员,离成为真正的共青团员还有大概一年的时间。那一年,我参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次”。也正是这些让我分外感激的“第一次”,让我开始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我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分享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感受;我第一次以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学生委员的身份和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主持人鞠萍姐姐一起参会。当胡锦涛爷爷用他温暖的大手握着我的手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虽然我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但那种“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的小小公民意识已经开始悄悄生长。第二年,我升入初中,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这也是每一个曾经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的蜕变。

(二)

2010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校友。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本科生。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他所在的上海队进行团体比赛,在一个高难度动作中,他的脚不经意碰到了和他交叉翻越的队友,失去了重心。当时,他有两个选择:第一,如果他选择摔倒,势必会影响全队的成绩,但他自己可以安然无恙;第二,如果他选择用另一个更难的动作补救,虽然可能不会影响队伍成绩,但自己面临的是身体受伤甚至是残疾。在场的各位同学,如果你是比赛中的他,将会怎么来选择?为了保持整个表演的流畅性与完整度,他毫不犹豫做出了危险的踺子小翻,落地时左手桡骨骨折、肘部脱臼,身边队友都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声响。可是,他依旧面带微笑,完美地演绎着整套动作,连教练员也没看出丝毫破绽。疼痛让他几乎失去了意识,在同伴的喊叫声下他才停下最后的托举动作,最终帮助上海队获得技巧健美操一等奖。他叫贾守栋,是一名共青团员!

(三)

2011年春节,在场的很多同学可能都和我一样, 因为我们都不是上海本地人,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特别盼着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可是,有这么一群同龄人,他们过年不能回家,选择了留在上海。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度过春节呢?原来,2011年的春节是世博园中国馆延展期间迎来的第一个长假。在这里,世博会需要一些志愿者坚守在这里,为参观者提供服务。我的一位学姐就是世博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去过世博会中国馆的同学应该都有印象,四根巨柱托起了“东方之冠”,建筑底部两台自动扶梯交叉着,它下面就是“9米平台”,这个地方四面透空、风声呼啸,太阳很难照进来。有人把这里叫做“穿风岗”,而我这位学姐的工作地点就是这里。“穿风岗”的风把这个陕西女孩的脸吹成了“高原红”,她的双手也冻得又红又肿。这个爱美的女孩每天都要裹着并不怎么好看的厚厚的大围巾站在那里。她说,“风实在是太大了,帽子随时都会被吹跑”。这个陕西女孩远赴千里到上海读大学,在离家后的第一个春节,她却选择了留在这里。她叫阮静,也是一名共青团员。

(四)

很多同学都曾经听说过国外别针换别墅的故事,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可能用一枚小小的别针就能换来那么大的一幢别墅? 2012年,中国版的“别针换别墅”的故事也真实地上演了。一名贵州女大学生通过微博公益接力,想用一对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在最后一次的交换中,上海的一名神秘网友愿意出资30万元帮助山区孩子建一栋教学楼。现在,很多大学生是通过微博的形式来关注社会,他们也是这次微博公益接力的主力军。在这个故事里,有太多的年轻人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每一次微博的转发,每一颗爱心的传递,都着实让我们感动。

今天我讲的这几个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刚刚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有的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所共有的责任、担当、思辨和创新;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对生活的坚持、对现实的批判、对未来的期许。我突然想起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正是因为在青年团员队伍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为身边的人付出,能够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样年轻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一直行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我也想以此为我今天的演讲做一个结语。

(本文系作者在上海大学生庆祝建团九十周年演讲比赛上的演讲。该演讲荣获一等奖)

【耿旭菲,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1级学生】

责任编辑/张红灵

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篇4

---“千课万人”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在上周末,有幸参加了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的“千课万人”两岸三地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研讨观摩会,能够和众多教育专家、全国名师零距离接触,本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更何况这是“万人磨一课,千课磨万人”的盛会,所以激动的心情更难以用言语表达。此次观摩活动不仅有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更有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知名特级教师,能够亲耳聆听这些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目睹名师教学风采和魅力,感受到了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给予了我们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我由衷地感到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受益颇多。

曾经对于名师讲课一直觉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们的课堂我们只能欣赏,但是这次的学习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精炼得当,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遵引而不发,循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之道,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

在这2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多位大师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是一种享受:许嫣娜老师童真童趣的语言,亲切温柔的语言,就像带来了春天般的气息,《纸马》带给孩子的感悟和触动,必定长留他们心中;黄亢美教授指出的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也就要“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对我识字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张向华老师精妙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到内心的愉悦,不仅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还让学生在学的同时慢慢内化以致会用;林佩菱老师就如雨中的百合,风中的小鸟,把一个个汉子变成了活泼的图画„„在2天的听课中,每一堂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真是‘一言难尽’。来自宝岛台湾的李玉贵老师的一句话我感同身受‘越是教,困惑越多’。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怎样的教学才是能帮助学生成长的教学?各种理论与学说,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形式的课改让人马不停蹄。‘千课万人’给我指引了方向:教育就要遵循自然之道。实现成长教育,落脚点在课堂,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重的课堂。

我们一直在路上小学生作文 篇5

五千年民族精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黄子孙,前赴后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支撑着我们风雨前行,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中国梦正在逐步地实现,中国崛起的.实力正在慢慢地强大。“神十”飞天,中国人实现“太空梦”;北京奥运会,中国人的奥运激情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演绎;莫言荣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出类拔萃的聪慧得到了世界的肯定。

越中山水绝纤尘 ,溪口风光步步新, 若得会稽藏拙处,白云深处亦行春。范仲淹诗中描写的山水风光,正是河上镇的生动写照。河上是我的故乡,近些年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推出庙会、年糕节、清明节里望清明等民俗活动;深入挖掘抗找文化,全区首个抗战纪念馆于去年开馆;深入挖掘水浒文化,祝家庄原形地、水浒三关等内容进一步深化,深入挖掘红石文化,河上红石入围G20峰会国礼18强;引进开拓红酒文化与马术文化,走进梦娜斯庄园,可以体验国际标准马术、品一品来自法国的葡萄酒。不难发现,我的故乡---千年古镇河上正通过“巧借山水、盘活资源”,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旅游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的每一次扬帆远航,难免都会有阻挡,但只要有梦想在鼓掌,未来就充满着希望;每一次张开翅膀去飞翔,难免都会受伤,但只要有梦想在激励,未来就承载着希望。

我们一直在路上,回不去的是故乡 篇6

(一)电影以胡生的旁白开场,没错,是胡生。最简单的胡生,表达方式很直白,“我很高兴、我很难过or我很想他”,简单明了,不用揣测,只是,轻易把情绪不加修饰的表现出来的胡生,是智障。注定经历最少,受伤最少,精彩最少,最易被忽略,最易被遗忘,最有时间去旁观,只是观了,也未必明白。一度以为是故事主角的胡生,原是别人剧本里的配角,哦,也许只是侥幸有了姓名的路人甲。没有故事,无法被关心。毕竟世界上主角那么多,怨不得没人有空关注配角。好在,主角和配角各有所乐。

(二)其实大家一直在路上,不断遇见、离开已知的、未知的人、事和世界,不断和自己熟悉的,陌生的,重新认识的一切say hi、say bye。蓦然发现你自许了解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你曾经不知道他存在的那个人相遇短暂,却相惜相通,你以为的事儿没发生,发生的事儿你不知道。也罢,每个人都有秘密,秘密的本质或多或少不尽相同。可一个人究竟能承载多少秘密呢?不用计较,暂且放肆的带着秘密不断前行,恰如浩汉问周沫:“你去哪儿?”“下一场戏”周沫问浩汉:“你去哪儿?”“下一站”。我们,姑且把这种状态叫永远。

(三)回不去的是故乡。当你离开故乡几年、几十年后,满怀期待归来,却可能不住的傻眼,喏,故乡已不再是故乡,小到你熟悉的冰柜摊、大到你心心念念记着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故乡,是出发的一刻便注定回不到记忆原点的地方。会落寞么?我不知道。只是依稀觉得,离开与否,故乡大抵都已不在。你熟悉的一切和你一起改变,依旧熟悉,却总是陌生。

比正文长的后记:

为了一个约定,写了一篇影评,为了这篇影评,看了一场电影。在被自己弄乱的时间里,选择了昨儿傍晚忙完后一个人看韩岳父的《后会无期》。这是自《北京遇上西雅图》后第一次自己看电影,自感心情超好,虽然上学那会儿最喜欢干这事儿,可很久以后的现在这么做,挺刺激+新鲜。本想着一个人沉下心来看,可以或多或少的写点什么。影音响起才发现,我还是太年轻,天真无极限。除去电影鉴赏结课后,便将什么长镜头、短镜头、灯光怎么样为了怎么样,遗忘得略有保留外,我连基调都没反应过来。写什么影评呢,观后感也算不上了。然而,也还是动笔了,断断续续,不成章法。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7

一、看见:思考的力量

研修活动第一天, 我们聆听了刘濯源教授的《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讲座。他讲课思路清晰, 实例生动, 语言通俗而幽默, 讲座内容信息量大, 密度高。他言简意赅地指出教育改革思路与应试教育现状, 随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优差生之间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 进而展开讲述思维方式与教育教学的层级关系, 最后讲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及正确的绘制方法。

印象最深刻的, 是那一张张神奇而充满智慧的思维导图, 无论是英语语法、数学公式还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 都能在思维导图的指引和帮助下, 化繁为简, 轻松把握, 真让人不得不惊叹智慧的力量、思考的力量。

二、体验:行动的魅力

第二天上午, 我们来到美丽的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参观学习, 聆听上海市特级教师关景双的《主题式研修活动》专题讲座。

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 关老师自始至终都是以站立的讲姿进行的。他饱满的激情、睿智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做“主题式课例研修”的方法。“课例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 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课例研修可以让教师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这样的打磨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越走越宽。

关老师提到, 这个研修活动他已经进行了数十年, 而且还准备继续研究下去。对比关老师, 我们的许多课题研究都是两年, 最多三年就匆匆结束, 很多研究都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我们真的要向关老师多学习。“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只有拥有这样执着的研究精神, 沉下心去, 付诸行动,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迈进:课改的洪流

如果要问我本次研修活动对我影响、触动最大的, 那无疑是著名基础教育大家钟启泉教授的讲座, 钟教授是一名和蔼可亲却又不乏锋芒与个性的学者, 精神矍铄, 谈吐高雅。他的讲座既促人深思, 又催人奋进。听他的讲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多我以前一直感到疑惑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钟教授说:真正的教育不是关注孩子的成绩, 而是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要发展学生的智慧, 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针对当下一些不良的改革风潮, 钟教授更是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教育改革的“三股妖风”和“三种乱象”, 也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改。

钟教授还说:好的学校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 而是敢于挑战的学校, 好的老师不是没有问题的老师, 而是敢于挑战的老师。课堂变了, 教师变了, 学生才会变。是啊!那就让我们在大师的指引下, 迈进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课改洪流中吧!努力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课堂, 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行, 做一名勇于课改的弄潮儿!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8

“F1×PUMA”告诉你: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路上”是一种精神。

自1948年德国人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创建了PUMA以来,PUMA在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见证过一次次运动史上的辉煌时刻:陪伴球王贝利进军世足冠军决赛、伴随网球手贝克在温布敦的草地上称雄……而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的F1(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作为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赛事,它与PUMA从1999年就开始有了交集。在此后的十余年岁月里,“F1×PUMA”成为了一种模式,并一同创造出了一段不断进取和突破自我的非凡历程。

F1×PUMA时间轴

1999年

–PUMA涉足赛车运动,与WilliamsF1 Team 合作提供选手赛车鞋。

– 第一款F1赛车鞋Race Cat诞生(防火材质)。

2000年

–与Porsche保时捷等7个F1 车队合作,共同研发防火材质的赛车鞋。

–Race Cat系列的改革款Speed Cat 诞生。

2001-2004年

–推出Circat与Replicat等更多赛车鞋。

–将触角延伸到功能性服饰,2003年推出时尚生活与复刻系列产品。这一年,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获得了他第六个年度总冠军,成为F1世界第一人!

2004-2005年

– 2004年Future Cat 诞生。

– 2005年PUMA成为法拉利F1车队的官方供应商(Official Supplier),以及全系列衍生商品的授权厂商。

2006-2008年

–2007年,PUMA成为四个红牛车队(Red Bull Racing)的官方赞助商。

–基米·莱科宁(Kimi R?ikk?nen)在同一年驾驶法拉利赛车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首个世界冠军。

4月15日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落下了帷幕,但“F1×PUMA”的合作之旅还将一路向前。当赛道上的车手不断用速度挑战自我时,PUMA也将在年轻人群中带领一种新潮流。近年,PUMA Motorsport法拉利系列在保持高端品质和简约风格的基础上,更多致力于通过对色彩、线条、细节等方面的潮流设计,为我们“在路上”的精神寻找着最佳代言!

分别印着的两位法拉利车手的英文名,是这两款T恤最独特的标志。巴西一级方程式车手菲利佩·马萨(Felipe Massa),秉承南美人常见的自由奔放的运动风格,以速度著称,而来自西班牙,两届F1世界冠军得主的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外表沉着、后发力极强,在多场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不服输精神”为他的职业生涯创造了很多奇迹,也为他在全世界赢得了无数车迷的关注。

经典的黑红色搭配外加炫酷的法拉利Logo,让此款鞋成为帅气阳光型男的佳选。外底与中底都采用了与专业赛车鞋相同的结构,因此结实的质感让你可以体验将专业赛车鞋穿上脚、走上街的不一样优待。做一名真正“快乐的走路族”,你准备好了吗?

一直在路上 篇9

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引言远望

人生长路漫漫,不知不觉俨然回不去那年少的时光。记得还在孩提时代,俨然一个小屁孩儿,就已知道拿书来看。后来爸爸告诉我:“那是一个安静的晚上,我一个人在床尾玩,开始很好动,当爸爸觉察到我安静之时,甚是惊奇。谁知爸爸一看,原来我拿了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看着呢,无语的是书是倒着拿的。”当我听了之后,真的是笑翻了,并不知道那对于一个幼儿发展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原来我还有那么爱学习的时候呢!

故事并不只有开始,还有发展与结局;也不只是有了开始就会有结局;同时也不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有一个好的结尾;当然也不是有一个坏的开始就会有一个不好的结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凡事终有其应该行驶的轨道,也必有其驶去的目的地。

蒙特梭利说过:“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周围的一切。”可是自我开始上学之初,爸爸开始给予了我许多的任务。如:每天一篇日记、一篇铅笔字(后来改写钢笔字)、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他检查、不能用圆珠笔、不能看小说„„我已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对于当时只是几岁的孩子来说面对这太多太多规定时是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然,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贪玩,当然我不会是例外。经常会不按时完成日记、练字等任务,挨骂受训甚至受罚当然是在所难免的。现在想想,其实这我也能接受的。可是当时的我除了接触课本,家中所有的书空空如也„„

每当听着别的孩子诉说自己在家中读书以及读书的内容,羡慕着、心动着、渴望着,但却不会开口去借。第一是不敢违背爸爸的规定,因为当时的爸爸就是我心中伟大的神;第二就是在小小的我的心中已经悄然间住着一个关于“自尊”的小矮人,导致当时的我已不愿意向别人低头或示弱。所以这样的我已经失去了自由的眼睛并且一直过着远望着没有书的日子,并一直持续着„„

邂逅

中考、高考„„太多的字眼,让学生感到紧张,当然那时的我也和众多的学生一样正在考试的苦海之中沉浮着、煎熬着。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自然而然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去想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了。

后来„„

俗语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来到大学以后,内心隐藏的因子不知不觉开始燥动,想着要逐渐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相信只要我逐渐的开始累积,慢慢的就能追上他人的步伐。

曾见到雨果这样的一句话:“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托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也听过罗曼罗兰说过:“社会的狂飙奔跑着,以袭击的步伐推翻墙壁,„„唤醒在人们的心里的精灵。”于是我决定不再沉睡,更加的想去除掉以前的固定思想,我开始了我的新的开始。那是一个偶然的开始。

记得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从同学手中看到的,觉得心动,所以就随手拿来看了。也是保尔的经历与他的坚韧和刚强感染了我,一个人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其实是自己。一个人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克服外界的一切困难与无所谓的诱惑。所以后来我开始去图书馆、去教室、去草地静静地读书,当然也常会在寝室的书桌旁、床铺上看书,总之找一些使自己惬意的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享受了许多,但也让自己受到了许多的自责。因为我终究没能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没有做到驽马十驾而超越骐骥一跃,让那次美丽的邂逅之后的感悟一点点消逝掉。现实生活与学习中有太多的琐事让人不能去坚持,何况我还是一个恒心与毅力欠缺的人,虽然我也感觉得到这理由有些牵强,可是这就是我的真实。该如何做?我思索着„„

希冀

以前的我不懂,现在的我从雨果的一句话中才真正地领悟到凡事都是有太多的原因造成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重大的错误,和粗索子一样,是由许多细微部分组成的。你把一根索子分成线缕,你反所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分析开来,你便可以把它们一一粉碎。”所以我现在终究还是明白了,我不能坚持的原因呢,其实还有太多的因素造成的。就像保尔柯察金一样,要成就什么一定会是经历了许多的磨砺。我必须一一剖析其中的因由,逐个去领悟,逐个去解决。

人类正在狂风暴雨中改变面目,整个世界都在改造中;不能允许任何人到过去时代的美好事物中找一个藏身洞。因此我一味的后悔与抱怨根本无济于事,过去的终将会过去,未来的也终将会到来。

高尔基说过:“在海燕勇敢的叫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我想成为像海燕一样的人,一样的敢于搏击风浪,敢于去冲击困难,可是„„我逐渐的明白如果我要成长,我就必须提升自己,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用知识来改变与完善自己。所以我要重新出发„„

一直在路上作文 篇10

不知是什么年代铺设的了,只知道父亲小时便天天经过这条路去上学。

不久前,姐姐生了个大胖儿子。一日,她带着儿子来我家做客。他刚学会走路,便总是爱在我家门前的路上趔趄地走几步。早晨的太阳还泛着微红,路上的石子还沾着露水,那小不点儿一不小心滑倒了,很快又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我在门前静静地看着,突然觉得这路多了一分与往日不同的生机。阳光泛在光滑的石子上,投射出温暖热惬意的光芒,我知道,它承载了很多经过它的人的梦想,送他们去追求前方灿烂的人生。我的小侄子,你尽情地走吧,你的路还很长。

入冬了,天渐渐凉了起来。外公外婆特地赶来,看看我,还有父母。傍晚十分,天一下就暗了下来,我劝他们早些回家,便送他们到门口,挥了挥手,外公外婆便笑着回去了。路边的小草饱蘸夕阳,淅淅沥沥染红了整条小路。望着两个白发老人,蹒跚地走在路上,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们的身后,是岁月的磨砺,是大半辈子的辛酸。生命的路快到尽头,可心中的路,走不完。

雷军:一直在路上 篇11

年龄37岁

创业 2次

员工人数 超过1640人

2006年营业收入 3.16亿元

上市当日公司市值 6.8亿美元

上市当日个人持股比例 14.9%

2007年10月9日,在经过长达八年的上市准备之后,金山终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金山此次总共融资净额为6.261亿港元,并且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程序员富翁群之一,据估计,身价在100万元的金山员工至少有100名。当天,雷军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信中说:“一起哭过笑过的兄弟们,让我们一起举起庆功的酒杯,一起为我们自己大声欢呼:我们上市了!”

如释重负的心情,溢于言表。“金山上市上了8年才成功,很多人不理解。”雷军解释说,目前来看,中国软件业的市场环境还培育不出微软这样的巨人来,在金山之前,中国没有一家做通用软件公司的上市,金山能上市已属不易。第二,金山之前靠软件业务的利润,足以支撑金山上市,但是“勉勉强强上去了,也就是一年几千万的利润规模,这离金山的目标相差很远,因而放弃了。”

1995年金山在微软Office和盗版的双重打击之下从巅峰跌入谷底之后,雷军带领金山顽强地开始了为生存而战的艰苦长征;而当金山逐步领悟到互联网与公司业务的关系,互联网慢慢融入金山的血液后,金山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金山的长征

1992年雷军刚刚进入金山的时候,金山还处在鼎盛时期。但是,冲击金山的风暴已经在酝酿之中。1995年8月,微软发布了中文版Windows 95和Office,微软的强大攻势和铺天盖地的盗版软件导致的结果是:WPS在办公软件市场全线溃败。1996年,金山一度账面只剩下几十万元,濒临倒闭的境地。金山的苦日子开始了。此后的十多年,微软和盗版一直是金山的心头之痛。

那是雷军最苦闷的时候,1996年4月,他甚至一度提出辞职。但经过半年的调整和思考,雷军最终选择了回到了金山。“让自己的软件运行在千家万户的电脑上”的梦想和对金山现状的不甘心,成了支撑雷军走下去的理由。

雷军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临危受命,带领金山开始了在“盐碱地”的左奔右突。活下去,成了金山的第一要务。然而,怎么才能活下去?雷军提出的方案是“以战养战”的游击战术,不仅仅依靠单一的一款产品,而是全方位进军家用应用软件市场。金山利用自己的技术研发实力,四面出击,开发了诸如金山词霸、金山打字通、金山快译等20多个种类的应用软件产品。金山凭借自己在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无论杀入哪个领域,都做到了市场份额的前列甚至是前三名,引起对手的一片恐慌。

但不论是这些软件的斩获,还是时不时获得的WPS和毒霸的大订单,金山的日子一直都没有宽松过。而2002年开始的重写WPS代码,每年都会吃掉金山1000万元的资金。

雷军一直在寻找让金山过得宽松的道路。2001年,雷军访问韩国,注意到了网游的巨大潜力。当年,金山就开始了网游的研发,但当时并未受到特别重视。

2003年4月,非典爆发,金山的WPS、毒霸等主营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雷军在庞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再次推动金山的转型。当时金山内部有一个X mission计划,一共确立了三个业务拓展方向,一是做彩信软件,二是像用友和金蝶那样做财务和管理软件,三是做网络游戏。彩信软件,市场不够大;而金山一直以来主要是做面向家庭和个人用户的产品,做企业级的财务软件不是金山擅长的。最终金山选择了做网游。因为做游戏,金山“有基础”,而且,网游没有盗版。同时,金山对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办公软件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工具软件、数字娱乐三大业务群。

在雷军的亲自督战之下,2003年9月,耗资3000万元的《剑侠情缘1》正式上线,当年,仅这一款游戏,就给金山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营收。随后,金山又推出了《剑网2》《剑网3》《封神榜》《春秋Q传》等多款游戏,开始扎入其中大展身手。2006年,在网游、办公和杀毒软件三大业务中,网游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8%。

此前,WPS和词霸一年只能给金山带来1000万元收入,毒霸是三四千万元,而进入网游后,金山仅靠游戏的年收入就超过了2亿元。金山,终于“从盐碱地走入大草原”了。

但是,“说向网游转型挽救了金山,其实我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雷军解释说。2003年,金山如果不在网游大量投入资金,财报会更好看,也可以上市。不过,雷军承认,网游的丰厚收入使得金山“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把公司市值做大的平台,‘网游+软件’这种双引擎倍速增长的模式,会让我们朝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一步一步迈进。”

WPS不再重要了吗?不,雷军一再明确表示不会放弃WPS,金山的业务中,WPS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产品,WPS所在的办公软件市场至今仍然是全球除操作系统外第二大的软件市场,每年的市场空间有数百亿美元,远远超过目前的网络游戏等市场。随着正版化环境的改善,金山不放弃WPS,也是着眼未来的战略。

从卓越网理解互联网

如果说游戏使得金山的业务对网络更加依存的话,雷军早年“触网”的经历则加深了他对互联网的理解。

1998年,金山当时获得了联想450万美元现金的投资,而当时中国大批互联网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开始了烧钱之旅。雷军在这个时候创办了卓越网,主要做IT资讯与软件下载。但是,网站做成后,一没有访问量,二没有效率,雷军力主卓越网转型。

2000年初,雷军找到王树彤、陈年,邀请他们来经营卓越网。5月,转型后新的卓越网上线,成为一个主营图书、音像、礼品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和以前的业务完全无关。

卓越网的几个创始人仔细研究,决定不采用亚马逊“大而全”的模式,而采用“精选产品,少品种,大批量”的“精品路线”。再加上“4元卖《大话西游》VCD”等大型促销活动,卓越网业绩迅速上升。2003年,销售额达到了1.6亿元,到2004年,卓越网成了中国最大的B2C网站。

总结卓越网成功的经验,雷军认为是口碑。“第一,送货速度,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卓越首创4小时送货;第二,商品便宜。”

“当时我们半个月见一次面,每次聊三四个小时。任何一个新项目上线,雷军都会认真的看,对细节非常关注。我们换一个新的网页框架,他会仔细地看一天,发一百多个意见和Bug给我,我们再去改。”卓越网创始人之一陈年向《创业邦》回忆。

2004年8月,雷军以7500万美元将卓越网卖给亚马逊,比起500万美元的投入,这是一笔令双方都满意的交易。

互联网玩法

就在办卓越网的同时,雷军也慢慢找到了通用软件与互联网的结合点,也就是所谓“通用软件的互联网玩法”,2004年,金山开始全面向互联网转型。

毒霸和词霸传统的销售方式是借助光盘等形式通过渠道逐级分销,金山决定将软件放到网上,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试用一段时间,期满后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游戏点卡付费继续使用。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06年4月到9月间,一共有1200万人次下载了金山毒霸,而金山以前通过渠道卖出去的毒霸总共才300万份左右。

在传统销售模式中,渠道要消耗产品售价的50%,而通过互联网下载,这50%就完全省下来了。“研发投入更大,利润空间是以前的三倍多,这就是互联网玩法的优势。”雷军说。

传统软件是按版本收费,为了说服用户,就得增加新的功能,最终是产品越来越庞大复杂,却不一定是用户需要的,而按互联网的模式,产品完全免费,只按时段收服务费,而且可以随时升级。

WPS辉煌的时代,金山依靠的是技术;在“长征时代”,金山一度过分重视营销;而对互联网特性的认识让金山重新回归了“技术立业”的轨道。经过漫长的摸索,雷军总结的规律是:借助互联网开展的业务,核心是产品和口碑,“因此我们提出了‘产品王道’的概念,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扎扎实实把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好,自然而然会成功。”

诗歌: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12

成绩:

22013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21岁以下组标准舞第5名、A组新星标准舞第6名

2兵2014年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天津站A组标准舞第7名、A组新星标准舞第3名

2015年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洛阳站职业组标准舞第4名

2015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职业新星组标准舞第1名

阴差阳错的搭伴

每次比赛曹嘉文/刘铭惠子的背号都特别好记——“1号”,再加上他们修长挺拔的身材,让人一看就能记住他们这对年轻的选手。如今搭档已有两年的曹嘉文/刘铭惠子,说起如何搭伴,这其中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嘉文的舞伴因为要考大学,所以他只能另想办法,托朋友为自己物色合适的舞伴。一次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有人向嘉文提起他们学校一个女孩(惠子)还不错,也在找舞伴,但是当时的嘉文并没有放在心上。之前微信还没这么火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微博进行交流。曹嘉文与刘铭惠子在微博上互加了好友,一来二往,聊着聊着就熟悉了起来。一次两人无意中聊到了找舞伴的话题,而此时惠子与嘉文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嘉文说:“最开始是想通过惠子帮忙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女孩,让她找一下。”“他问我说:‘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女孩。’我问他:‘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男孩。”惠子说。既然两人都在找舞伴,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试试呢?

曹嘉文185cm,刘铭惠子174cm,两人在身高及身材上非常合适。在张万富老师的把关下,曹嘉文/刘铭惠子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永远都忘不了的锦标赛

决定了搭档之后,刘铭惠子就从武汉到了吉林。还没开始磨合,他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原来,一个月之后就是2013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了,他们并不想放弃这次试手的好机会。然而,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他们真的能顺利参赛吗?“当时时间太紧了,我们的压力挺大的,每天练舞感觉要练疯了。我们的组合、风格都不一样,需要磨合。”曹嘉文说。

“当时上场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曹嘉文说,“我告诉自己要放松心态,不管成绩好坏,结果当时可能真的是因为想开了,反而没了什么压力。”那一次锦标赛,曹嘉文/刘铭惠子没想到自己在21岁以下组和A组新星都进入了决赛。

第一次的锦标赛对曹嘉文/刘铭惠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比赛回来之后,他们练舞比以前更加用心了。2014年,曹嘉文/刘铭惠子专注于在A组比拼。而今年的第一站武汉站,93年出生的他们转入了职业组,成为职业组里年龄最小的一对选手。组别的改变让他们很有压力,“他们(职业组选手)的水平非常高,怕自己融入不到里面,但是之后比起来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选手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给了我们很多鼓励。”

“赛场有太多我们留恋的东西”

上一篇:整洁又好看尊师重教手抄报下一篇:政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