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卫管理岗位职责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门卫管理岗位职责

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职责倦怠的影响

摘 要:教师职责倦怠是一种主观性的教学态度变化,成因可能与生活经历、工作内容或个人因素相关,在缺少干预和监督示范的情况下,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师负面情绪浓烈,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等状况。从心理学层面讲,教师职责倦怠是一种以情绪和行为为载体的表现形式,需要深入探究成因,因人而异,主观随机性较强。而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作为客观影响因素,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等管理内容也影响着教师的个人状态。主要基于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职责倦怠的影响展开论述,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制度;教师职责倦怠;心理问题;评价制度

教师职责倦怠也称为职业倦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而这两者又存在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内因可能包含教师经济压力大、家庭事务长期无法解决、身体存在健康问题等。外因则是基于教师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外部影响。这里的外部是独立于教师主体性以外的影响因素,大到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小到学生群体和学校管理制度。这其中,制度影响对教师来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不但需要长期面对,而且还无法解决自身需求。比如学校评价制度和管理规章存在问题,就会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教师职责倦怠概述

教师职责倦怠在现实意义上与教师的从业经历相关,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都是整个教学从业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包括情感倦怠、去人格化、无力感三个方面;比如超负荷工作导致压抑情绪,产生的应激性状态会使人产生疲劳感,从而对教学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又如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或精神状态存在问题,会出现去人格化、去个性化等人格解体的反应,情绪起伏不明显,淡漠轻视工作内容;再如教学成效或学生问题会打击责任感较强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工作产生无力感。教师职责倦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合理应对主观性因素,降低客观现实的负面影响[1]。

二、从学校管理制度探讨如何应对教师职责倦怠

(一)人本制度的全面推行,落实激励机制

虽然教师职责倦怠主观因素占比较重,但合理的外部干预能有效减轻倦怠程度,改善教师的心态,帮助教师明确人生和职业价值观,让教师正视现状问题,有充实感和安全感,找回工作热情。从某种意义上,环境是影响教师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学校管理制度要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相契合,比如给予教师适当宽松或灵活的政策来维持教师的权威,帮助教师巩固管理地位,让学生服从管教,认可教师的形象[2]。学校领导应当与存在职责倦怠倾向的教师及时沟通,给予帮助和支持,提供相关问题的处理建议,从精神和物质方面对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明确教师的个人需求,因人而异。

(二)优化评价机制,调整管理制度

很多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心态影响很大,比如班级平均分不及格或年级分数排名末位的情况,都会扣除教师绩效或给予负面评价。虽然学生成绩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体现,但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教师的责任。很多末位淘汰制的激进评价制度虽然有助于提升竞争性,但也会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以极端现实的指标来规范化管理教师的业绩,不仅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影响后续整个学期的教学质量,而且还会破坏教师团队的关系[3]。因此,优化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之间的良性竞争,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占优补劣、扬长避短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能力素养发展,比单纯的分数更有说服力。

(三)适当减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无论是奖励待遇还是规章制度,尽可能省略不必要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明确教学侧重,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专项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成效,从而满足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在心态和工作需求方面能够得到矫正。基于减负,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让教师更加配合学校方面的管理政策和要求,让教师有兴趣和意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4]。

职责倦怠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也是教师从业状态下多重因素相互影響的主观性产物。从学校管理制度的角度看待教师职责倦怠,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师个人状态,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体系要推行人本主义,优化评价机制,对教师适当减负,减少对教师心理和精神层面的不良影响,从而帮助教师有效克服职责倦怠问题。

参考文献:

[1]易福侠,胡丽娜.基于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4):100-103.

[2]罗增让,袁瑜钒.特殊教育教师完美主义、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20,36(14):1898-1901.

[3]周育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神州,2020(24):188.

[4]李宜娟,张景焕.环境因素对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教育科学,2020,36(2):71-75.

注:本文系课题“突破小学教师‘职责倦怠’瓶颈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20]GHB1161。

作者:王瑞香

第2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实际情况和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1.承担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适用本指导意见。

2.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3.义务教育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4.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包括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

5.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义务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义务教育学校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科研和日常运行等需要设置。

义务教育学校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对寄宿制学校可适当增加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0%。

三、岗位等级设置

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一般设6个职员等级。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义务教育学校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职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实施办法之前,暂按现行的教师职务制度实施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

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13.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结合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与本地城镇同类学校大体平衡。

教师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到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可以学区为基础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

高级、中级教师岗位的设置要兼顾不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总结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

15.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7.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8.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义务教育学校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特点和义务教育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义务教育学校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20.特设岗位不受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1.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2.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名称:中学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3.义务教育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24.义务教育学校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5.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义务教育学校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6.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7.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0.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1.义务教育学校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3.义务教育学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4.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五)义务教育学校校长

3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受聘校长岗位的人员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岗位基本条件,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7.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8.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9.县(县级市、区)所属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县级市、区)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高等学校附属普通初中、小学的岗位设置的程序,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事管理权限,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4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39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1.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2.义务教育学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按照学校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自主进行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工作,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应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倾斜。

43.义务教育学校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44.义务教育学校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5.义务教育学校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健全聘用组织及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

46.义务教育学校与受聘人员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聘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聘用合同期满前,义务教育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等决定。

47.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特点,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原则上应直接从事部分教学工作,其他管理岗位人员及工勤人员应积极实行一岗多责,提高用人效益。

48.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或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49.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特点,对义务教育学校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0.义务教育学校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工五级岗位。

5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及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52.义务教育学校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53.各地应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所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聘用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各级各类岗位教师的基本需求。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对学校按规定要求聘用的人员,经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办理相应人事关系,兑现工资待遇,严禁产生新的代课人员。

54.地(市)以上教育督导机构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标准,以及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依法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人员聘用及配置状况的督导检查。按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的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应保持相对均衡,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

55.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八、组织实施

56.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事关义务教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工协作,加强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核定各义务教育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持续健康和均衡发展。

57.岗位设置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58.各地在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9.本指导意见由人事部、教育部负责解释。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第3篇:浅析企业岗位制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中的运用

在唯分数论的思想指导下的中考是人生命运的分水岭,一部分学生埋头于书海,沉浸在题海战术,应试能力强,成为重点高中的宠儿;另一部分学生贪玩,有意或无意地离开学习的主流,应试能力差,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成为职高生。大部分职高生,基础知识薄弱,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得过且过,效率低下。他们敏感而自卑,个性张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热衷于网络、游戏,缺乏独立能力,缺少团队精神,好高骛远,浮夸成风。而职高教育是一种培养企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企业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它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规范的行为习惯,组织观念强,服从管理,踏实做事。因此,针对职高生的现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职高教育的要求。于是我按照“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立足于培养企业需要的新型的综合性人才,提出了“岗位制”学生评价方案。

一、“岗位制”学生评价的界说

“岗位制”学生评价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企业对工人的岗位责任管理之间的无缝对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车间实训等每一项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工厂流水线生产,引入企业岗位制责任管理模式,以小组(车间)为单位,对每一位学生定岗定责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管理抓质量,提效率,促安全,以便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纪律安全意识。

二、“岗位制”学生评价方案的意义

大部分职高生因为以往学生生活受挫,经常呆在教师“遗忘的角落”,“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压抑受阻,没有自信心,学习热情不高,学习习惯很差,不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意志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上课东张西望,哗众取宠,小动作不断。有些学生与礼无缘,撒谎成性,出口成“脏”,我行我素。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集中到一块儿,他们因“同病相怜”,爱好一致,趣味相投,很容易拉帮结伙,冲动行事,从而增加管理难度。虽然他们对过去失望,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接触新的专业,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主观上有奋发进取的意愿,只是自我管控的能力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持之以恒的学习。而实行“岗位制”学生评价方案就是锻炼学生自我管控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

三、“岗位制”学生评价方案的具体措施

在实施“岗位制”学生评价方案中,我们细化管理规定,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划分区域及责任人,加强车间现场管理工作。每六(或五)人一桌,形成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是一个车间,车间的每个员工都有其岗位。每个班组的每台设备,工作台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日清扫、周整理、月整顿。现场组人员按照工作标准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补台而不是拆台,随时巡查车间地面,及时清洁卫生,保证了机台现场环境井然有序。

工作中,车间主任(组长)落实各岗位权责及管理考评办法,即实行“六工位管理法”。除组长固定外,“六工位管理法”中的其他工作岗位都是临时的,按顺序实行岗位轮换(先按能力大小依次"定岗",再逆序实行岗位轮换),每个岗位的记录由负责人汇总后在周日晚班级活动前交班委(厂领导)。这样有利于建立上下结合、有效沟通机制,完善班组建设考评与奖惩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岗位制”学生管理方案的“岗位”分配

在每一个车间中,主任(实训学习小组的组长)由教师提前单独培训后成为该小组的技术骨干,即该小组的小老师和组织者,其位置相对固定,其余岗位可根据小组成员能力的大小依次定岗,逆序轮岗。以充分利用“优生”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差生”,避免差生出现不能胜任相应岗位而打消其积极性的情况,而且逆序轮岗既能充分给差生以岗位晋级的感觉,提高其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各岗位的能力,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第一,教室理论学习,学生“岗位”由组长(车间主任)、考勤、纪律、清洁、学习辅导、安全六工位组成。

第二,车间实训,学生“岗位”由组长(车间主任)、主拆、主装、拆装协助、工具记录、安全清洁组成。当然,在具体项目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岗位,例如在大修或需举升汽车等特殊情况下,可将两个小组12人合并为一个大组,主拆、主装各2人,安全清洁岗位可增加为5人。

第三,学生道德素养(平时表现)“岗位制”管理主要由班委宏观管理,其宏观管理依据是:各小组上报班委进行“岗位”考核,及按班规校纪规定的表扬加分、违纪扣分统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评价。其岗位有班长(厂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安全委员。

五、“岗位制”学生评价的评价指标

我们引入企业化的“岗位制”管理,实行“岗位制”学生评价模式,对每一个岗位主要使用量化评价法、综合分析法等评价,并根据个人德(敬业精神、责任感及道德行为规范)、勤(工作态度)、能(技术能力,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出差错率的高低)、绩(工作成果、能否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进行评价,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后续行为的引导作用。

在“岗位制”学生评价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项目任务所得的考评分为该小组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小组分,它是小组共同的劳动成果,是小组每一位成员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是他们的“基本工资”。每个成员的“岗位”均是整个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每个成员的“岗位”也仅是整个任务的一环,犹如机器的一颗螺钉,既重要又渺小。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集体与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观念、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让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合适的岗位,都能得分,都能为小组做贡献,做到人尽其才,有利于调动“差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发挥“优生”的创造性。

作者:梁春富

第4篇:学校门卫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为切实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从源头上杜绝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制定门卫人员安全管理岗位细则如下:

一、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应关闭校门,严禁非教学人员,机动车辆随意进入学校。

二、学校门卫人员应认真查验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的相关证件(工作证、身份证、介绍信等),门卫必须与学校教师联系确认后,方可允许来访人员进入学校。

三、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进行登记,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能证明其身份的,拒不登记的人员,门卫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在上课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经班主任同意(班主任和教导处签署学生出门证),门卫查验出门证后方可放行且将出门证备档。

五、门卫人员要加强对带入或带出学校的物品的盘查,确保学校和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带出的物品必须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并查验后方可放行。

六、门卫人员必须按学校的要求做好节假日、双休日、防汛、上课期间的值班以及其它重大活动时的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或

110、120、119等部门报告。

七、门卫人员非经校长(或主管领导)同意,严禁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学校或占用教室。

九、门卫人员要做好校门口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校门口学生家长及车辆疏散工作,确保师生出入校门通道的安全、畅通,做好校门通道及校园的治安工作。

十、门卫安全管理责任区域,坚持有岗就有职,有职就有责的原则,如因门卫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发生的伤亡事故、财产损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

第5篇:学校门卫管理员职责

为了加强我校的门卫安全管理,更好地做好门卫工作,尽到门卫应尽的职责,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门卫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不得擅自离岗,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岗,需与学校领导或总务处协商,证得同意并且由门卫另行安排好责任性较强的人前来替代方可离岗。

二、外来人员进入校内必须做好登记工作,并与被访问者取得电话联系。特别是对于陌生人进入校区,必须要求其出示相关证件,并作登记,经同意后才可进入;对学生在校期间外出要严格控制并把关,未经班主任老师同意不得放行;对家长接孩子进入校区应尽量做好解释劝说工作。

三、保证学校划分给的包干区常年清洁,乐意接受学校分配给的其它任,配合做好校门口的清卫工作。

四、协助总务处和学校其它条线处理突然事件。

五、记好台帐资料,每月汇报一次。

责任人签名:学校法人签名:

签订时间:学校盖章:

第6篇: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巩留县高级中学警卫职责

及管理制度

一、门卫必须24小时有人在岗,按时登记交接班(北京时间 早晨9:00——晚上21:00),不得擅离职守。严格杜绝无人管理状态。值班人员值班时,不准干私活。

二、早上、下午上课期间和晚自习期间值班人员必须锁上大门,严防学生出校园和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污染的物品进入学校。

三、外来人员出入校门必须严格登记,认真履行登记手续,外来人员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特殊情况除外)

四、上课、晚自习期间学生不得出大门或回寝室,如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或回寝室,必须有班主任假条并在门卫处登记后才能离校。

五、严禁小商贩在校门口摆摊设点,做好门前“三包”。学生骑自行车到校门口必须自觉下车,自行车应按规定位置停放。

六、凡发现校内有陌生人或不明身份的人员,门卫应立即当面询问,劝其离校或上报学校领导共同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应及时通知当天值班领导并赶到现场,冷静处理。

七、节假日未经学校批准,一律禁止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进入校园的,必须做好登记。

八、门卫负责校门一带及门卫室的卫生打扫及保洁。坚持每天清扫至少二次。接受学校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

九、门卫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衣冠整洁,接待来访人员时注重文明礼貌。上班时间不能喝酒。

十、门卫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及请假制度。因病因事须向学校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能调班。

十一、放学后检查所有教室、办公室及其他场所是否能已关门上锁;有权盘查并禁止可疑人员进入校园;晚上要适当在校园巡视,保证学校财产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后寻衅闹事,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

十二、以上制度希望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凡由于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或安全事故者,学校将作出相应处理或处罚,并对造成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第7篇:学校门卫人员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

在校办室的领导下,负责学校门卫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如下:

1、按规定当班时间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离职守;

2、准时开关校门、楼门,除特殊情况(如校领导批准),其它时间校门不得随意开放;

3、若无许可证明,严禁公物外出,有可疑情况应问明检查;

4、本校机动车辆出入校门,要主动开关,非本校车辆出入时要问明情况,检查装载物;

5、做好“四防”工作,对各教学、办公区域及要害部门要经常巡逻检查,保持报警系统完好,搞好安全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果断处理,需要时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或向总校值班、辖区派出所报告,并作好记录;

6、积极主动地做好师生出入校门的管理工作,督促师生出入校门下车;

7、对来访人员要检查介绍证明,填写会客单,作好记录工作;

8、提高警惕,对校门口聚集的学生或社会青年,要及时疏散,杜绝校门口发生打架事件、抽烟现象,如有突发事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做好定点节能工作,夜间及时关闭厕所上水,关闭长明灯电源;

10、随时搞好室内外的卫生,保持值班室环境整洁干净;

11、上班时间,不做私事,积极地完成校办室交付的临时性任务。

永康市爱心学校宣二〇一四年五月

第8篇:学校门卫岗位职责

洛宁高中学校门卫岗位职责

学校门卫是保卫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的的第一道防线,门卫工作人员应增强防患意识, 加强管理力度,提高敬业精神,确保门卫工作的健康运行,为了明确责任特制定以下岗位职责:

一、门卫人员肩负学校安全保卫重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准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与他人闲谈,及时做好来客来访登记,并做好传呼工作。

二、外单位机动车辆(含摩托车)未经学校批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其他为学校服务的车辆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

三、凡来访人员、学生家长,须问清情况填写来访登记单,征得有关人员同意后,方 可放行。

四、按时做好大门的开关工作,做到门开人在。

五、学生须佩戴学生证进出校园,对于无佩戴学生证的学生不允许进出校园,课间不允许学生外出,如有外出学生须有由班主任签字到政教处审批盖章的请假条。

六、闲杂人员、推销商品人员不得放进校。

七、当晚放学后,夜巡工作人员检查学校、办公室内电灯、电扇、门、窗是否关好,发现未关,应及时妥善处理,并向学校相关的办公室汇报。

八、晚上值班要定时巡视校园,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或报警。

九、值班人员实行轮换值班制度,交接班要按时到位,确保每天24小时门卫工作岗值班不间断。

十、携带学校的公用物品出校门的,应有学校有关领导陪同或学校搬运私人大件物品的,应有主人随行或得到主人允许。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放行。

十一、保持值班室内外清洁,发现垃圾或丢弃物应及时清扫。爱护值班室内外的设施、设备,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保修,不得影响工作。

十二、门卫人员如因工作失职,造成学校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需承担相应责任。 洛宁高中政教处 2017年8月20日

洛宁高中学校门卫每日执勤要求及职责

1、执岗人员服装整洁,仪表端正、形象好。

2、执岗人员为人谦和、用语文明,待人热情、乐于助人。

3、执勤室内干净整齐,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4、学生入学,散学。午休期间站立执勤。

5、严肃、认真、公平对待学生,按章办事。

6、工作中文明对待学生,不动粗。若遇突发事件,能够机智能活的处理。

7、对待来访人员一律按章办事(社会闲杂人员),热情接待来宾及学生家长。

8、每日严查学生仪容、仪表,对不合符标准的学生登记,限时整改、拒不整改者通知家长领回家教育。

9、为了维护校园稳定、学生饮食安全,严查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盒饭、烟、酒入校,请背包学生自觉打开背包接受值班人员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没收其物品,并扣班级文明分分;对拒不执行、顶撞执勤人员学生,一律通知家长带回家教育。

10、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时必须佩戴学生证,对不佩戴学生证的学生不允许进出校园。

11、保持值班室内外清洁,发现垃圾或丢弃物应及时清扫。爱护值班室内外的设施、设备,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保修,不得影响工作。

12、携带学校的公用物品出校门的,应有学校有关领导陪同或学校搬运私人大件物品的,应有主人随行或得到主人允许。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放行。

洛宁高中政教处 2017年8月20日

第9篇:学校门卫职责

1、为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在学校上课及教师上班时间,除本校教职工,外来人员出入均需询问,经允许方可进入校园,上课时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得进入校内。

2、在学校放学或放假后,每日必须早晚两次巡视校园、教学楼,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切断电源。假日内关闭校门,不准外来人员进校活动。

3、负责校门口周围卫生清洁工作。

4、负责学校报刊的收发工作。

5、遇有治安等问题,及时汇报校领导或报派出所。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下一篇:党支部共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