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心得

对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几点思考

【摘 要】自从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随之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促使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博物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文物安全遭到威胁、观众参观质量下降等。本文试着对以上几方面谈一点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博物馆 参观者 影响 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的永久社会机构,它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服务。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像书本看得多了气质自然不同的道理一样,一个人参观了越多的博物馆,那么他的品位也会越发出众,甚至有研究表明经常逛博物馆的人能变得更聪明,能够提高人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我国博物馆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中地,是培养国人爱国情感的重要场地,它吸引着不同的观众前来参观。尤其是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就激发了参观者的数量骤增,星期天以及节假日参观者更是人山人海,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很多人担心博物馆会成为人们“冬天取暖夏天乘凉的地方”。

针对这一现象,世界上有许多博物馆采取了应对措施,例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因它的地下厅无法容纳越来越多慕名前来的观众,卢浮宫博物馆不得不再次邀请美籍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为其扩充空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建成了地上和地下对称的玻璃的卢浮宫金字塔·卢浮宫内倒金字塔。

但是也有许多比较著名的博物馆由于参观人数骤增对博物馆造成很大压力的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笔者在2015年4月份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就看到了博物馆人满为患的状况。

一 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

造成博物馆参观人数骤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类博物馆又层出不穷,有的博物馆还在进行扩建或是重新布展,博物馆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地吸引观众前去观看;其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人们有追求更高精神的需求,而经济能力的提高也使他们有实力出去旅游参观。最后,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好。近年来,以重庆歌乐山烈士纪念馆为突出代表的一批博物馆,之所以能摆脱“门庭冷落”的困境,在社会上红火起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顺应了时代要求,把宣传教育职能摆到了主导地位,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时代精神和大众心声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带来的影响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对文物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人员以及服务设施跟不上的方面,现场的治安人员忙不过来,便会有不自觉的参观者使用相机或手机闪光灯甚至抽烟、洒水等不良行为,危害文物安全,或大声喧哗推搡等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人数太多,造成观众的参观质量下降,使博物馆公益性形象受到影响,这样一些观众就会对博物馆的展览感到失望,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效果使他们再不愿意到博物馆中来,不利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参观者数量的暴增,博物馆所需的空间、人员以及维护费用等越来越高,加上许多博物馆专业人才短缺,免费开放后只靠政府补贴来度日,没有找到有效的博物馆营销之路来实现自给自足,博物馆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多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问题,很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就抱怨免费政策实施得过早,认为现阶段的博物馆事业与体制还未达到免费开放的相关要求,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素质也较低,这些都影响了博物馆利民作用的发挥,许多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提出了质疑。

三 针对这些现象博物馆应采取的发展对策分析

1.博物馆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有许多人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于参观者的素质不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淡季、旺季开放时间,参观人数上限,合理安排人员等。制定政策一定要在充分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并不失博物馆的公益性。还可以设定博物馆参观预定制度,针对旅游团人员数目进行详细的设定,使博物馆内部管理井井有条,防止民众不满现象的产生;在博物馆硬件设施检修方面,博物馆相关单位需制定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这与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得不够成熟也有一定关系。

2.引进博物馆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应该拥有一个从上到下的人才管理体制,在馆长负责下,各部门紧密合作,井井有条,才能保证馆内工作的正常运营。博物馆不仅要引进博物馆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博物馆研究人员、有管理经验的人员、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促进馆内软件建设、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还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为满足越来越多参观者的要求,还要适当地增加服务人员,如保洁人员、安检人员等。

3.做好博物馆营销,扩大资金来源,改善服务设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开始自发地关注博物馆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具体业务活动中。可以预见,博物馆营销将对提升博物馆社会形象和社会教育活动效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更广泛地进入博物馆管理过程,成为博物馆业务的常态化环节。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主要收入是靠政府补贴,博物馆应加强自己的造血功能实现自给自足,其中博物馆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吸引赞助、发售纪念品以及博物馆商店等营销手段来扩大资金来源。充足的资金是博物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如洗手间、休息椅、存包柜等服务设施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4.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并进行流动展览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试想如果我国13亿人口都要走进博物馆可能吗?肯定不行。那怎么解决似乎可以依赖现在先进的科技手段——数字化博物馆。随着网络的风靡,我们已能够实现不出家门就可以参观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了活灵活现的文物,使我们一饱眼福还免了舟车劳顿、节省了开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有赖于博物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观众需求,并可以解决很多由此而带来的现实问题。

年龄似乎是影响参观博物馆频率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地位低下的年迈公众最不可能来博物馆。又因博物馆一般是建立在城市地区的,参观者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而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条件不好且没有机会出去旅游参观的,便失去了参观博物馆的机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博物馆怎样做到使民众精神上“共同富裕”呢?使用“大篷车”或者是流动展览便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对于那些坐落于县城的相对较小的博物馆可做好宣传之后,有组织地用大巴车等免费接送观众进城参观,但要注意做好文保工作。

四 结束语

博物馆真的是参观者越多越好吗?不是的。但是观众越少也不能达到它最大程度的教育职能,重要的是观众能否真正达到参观的目的,能够实现精神收获。博物馆实行免票以来,确实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甚至发生文物被损坏的现象,这除了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有关外,还因为我国的博物馆先前一直都没有实行免票,而且都偏贵,才会导致人们蜂拥而来。随着免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大众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样的状况肯定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持怀疑态度甚至要废止免费开放政策肯定是不妥当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能够大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总之,只有使博物馆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及评估体系,实行有效的博物馆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才能使其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福利.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刍议[J].中原文物,1998(1)

[2]张慧.博物馆管理工作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5(4)

[3]陆建松.博物馆观众:调查与分析[J].东南文化,1993(2)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魏亚明

第2篇: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中创新应用的趋势

摘要:残障人士数量庞大加之教育民主化趋势日渐强盛,完善残障人士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主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是残障人士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不同类型身体缺陷在其参观过程面临行动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掌握位置信息障碍、感知展品障碍及沟通交流障碍等,使残障人士场馆学习无法顺利进行。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在提升正常人士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为消除残障人士生活障碍提供新契机。安全导航技术、眼控技术、室内定位技术、力触觉反馈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凭借各自功能优势极大提升了人类生活水平,并且不同技术对于消除残障人士不同生活障碍提供强大动力。因此,为实现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应分析不同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从残障人士角度出发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中,结合新兴信息技术各自功能特点,发挥各自功能优势,针对性地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最终使残障人士参观体验实现全方位优化。

关键词:博物馆;残障人士;参观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非正式学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残疾人总数已超过1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多,残疾率还在不断上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残疾人类型繁多,主要包括肢体残障人士、视力残障人士、听力残障人士、语言残障人士及多重残障人士等。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面临巨大挑战。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提供了新动力,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各种参观障碍。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建设与展教支持服务中,全面优化残障人士参观体验,成为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的首要任务。总体来看,根据残障人士的不同类型,当前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其博物馆参观体验中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肢体残障人士的安全导航技术与眼 控技术

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肢体残障人士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行动不便和获取展品信息不便。博物馆提供的相关辅助设施主要有无障碍电梯、轮椅、语音导览及APP等,但由于相关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程序不够人性化等原因,大部分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仍未能真正消除。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全面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带来新希望:智能轮椅凭借多样化操控、安全导航功能等优势,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肢体残障人士消除行动障碍;眼控技术凭借其易用且高效的操控方式可以帮助重度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1.利用安全导航技术解决行动障碍:路径规划、避障与实时导航

在博物馆环境中,行动障碍主要指因肢体缺陷而无法进入博物馆或抵达展品展示处的障碍。安全导航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定位分析为导航提供可靠依据,为肢体残障人士挑选最优路径,保证其安全准确抵达目标展示处。

(1)安全导航技术的系统架构及其基本功能

安全导航技术一般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三部分构成(李雪莲,2014),其系统架构与基本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用于确保收集数据和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准确性,为系统正确决策提供可靠导航依据。参观者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一般处于非结构化环境,周围环境信息常为多义或不准确的,并且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对以轮椅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肢体残障人士的行动造成很大困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协同多种传感器将各种传感信息有效结合,来保证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导航的实时性和避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从而为肢体残障人士行动提供高效且准确的导航。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主要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应信息确定参考系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以为进一步导航提供基础依据。博物馆主要为室内环境,对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多种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肢体残障人士在博物馆的具体位置,保证其顺利抵达展品处或展览项目处。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最终结合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和定位技术确定的参考系位姿,可以实时规划可行性路径,并根据具体环境实施避障、转弯等操控,保证肢体残障人士安全且准确抵达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

(2)基于安全导航技术的智能轮椅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智能轮椅主要以安全导航技术为支撑,结合人机界面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自主导航、自主避障、防碰撞等功能,从而消除肢体残障人士抵达目标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目前,博物馆针对肢体残障人士的辅助服务主要有轮椅租借和无障碍电梯,但因轮椅对道路条件要求高,无障碍电梯设置范围小、数量有限等,肢体残障人士仍无法实现无障碍化博物馆参观。智能轮椅凭借安全导航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日本东京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和奈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轮椅,一方面利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编码器确定自身位置并发现障碍物,为到达目的地制定详细路线并实时躲避障碍物;另一方面提供有人性化人机界面系统,方便四肢残障、瘫痪等重度肢体残障人士以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形式输入命令(Montesano et al.,2010)。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智能轮椅,通过跟踪头部动作及面部表情输入动作命令,导航系统结合命令与环境规划路径实施导航(Jia et al.,2007)。此外,为方便残障人士操控轮椅,其人机界面还可以包含语音形式、眼控形式、脑波控制形式等多种交互形式(Tomari et al.,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智能轮椅凭借支持多种形式输入的人机界面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程度残障人士的输入需求,而安全导航技术则可以根据输入要求结合参观者周围环境,实施避障、防碰撞、实时导航等操作,消除残障人士抵达展品处和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保证其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化。

2.利用眼控技术消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眼控查询、眼控浏览

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因手部或上肢缺陷无法操控电子查询屏或自带移动设备来获取展品信息。眼睛作为其传输意图的主要途径,成为解决获取展品信息障碍的关键。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球运动操控相应设备以获取展品信息,消除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眼控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动追踪记录分析用户眼睛的注视、跳动和移动轨迹等活动,得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及注意的指向和移动过程,人机交互利用以上信息实施相应操作,最终在显示屏上做出相应反馈。眼控交互控制系统一般由视线跟踪与校准模块、视线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系统首先通过红外线眼动设备捕捉用户眼动轨迹,经由红外眼动追踪设备确定被试视点的精确位置,并将其传输至眼动程序捕捉电脑即服务器,最后经运行程序电脑即客户端处理,直接在客户端呈现运行结果或将运行结果在投影屏幕上显示,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视线追踪与校准模块主要用于追踪和记录用户视线所集中的区域,确定关注点的精确位置(Ford,2007)。视线追踪主要用于根据角膜反射的红外线计算注视点位置。借此,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想要做进一步了解时,可通过眼睛动作发布相关指令,系统通过瞳孔——角膜反射技术(PCCR)实现视线追踪,并经过专门处理算法得到残障人士关注的具体展品。视线校准则主要保证视线追踪获取眼动信息的准确性,防止眼动特征和眼动设备对注视点判断的影响。视线控制模块主要通过交互界面的区域识别和跟踪模块的相关信息,根据用户关注的目标区域完成相应操作,并在屏幕中呈现相关反馈信息。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时,肢体残障人士在人机界面对展品实施眼动操作,经过系统识别判定其眼睛关注的目标区域,系统分析目标区域指令实施相应操作,最终让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2)眼控查询屏、眼控移动设备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电子查询屏和移动设备作为博物馆环境中获取展品信息的主要形式,结合眼控技术构成眼控查询系统,有利于肢体残障人士避免身体缺陷限制,通过眼睛进行操控来获取展品信息。目前来看,眼控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针对残疾人领域的应用则有大量研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2010年曾报道,为让手部残疾人士克服无法使用电话的障碍,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发眼控式手机技术,眼控笔记本和眼控相机等产品也相继面世,帮助残障人士克服生活障碍。来自丹麦技术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基于眼动的文本输入系统——StarGazer,能够保证残障人士平均每分钟输入3.47个单词(Hansen et al.,2008)。西班牙眼动研究人员针对残疾人上网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眼动的浏览器,并以EOG信号为基础定义了上下左右及眨眼五个动作,支持残障人士进行相应输入与浏览(Lledó et al.,2013)。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无法通过肢体自主操作查询设备,面对不同展品不能获取相关信息。将眼控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自主查询屏或肢体残障人士的移动设备中,利用眼控技术,可以让他们避免肢体缺陷限制,通过转动眼球控制查询屏或移动设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品对其来源、历史、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眼控操作挑选具体信息进行浏览,甚至还可以对相关展品进行拍摄或通过社交工具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最终消除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进一步优化其参观体验。

二、面向视障人士的室内定位技术和力触觉 反馈技术

视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掌握位置信息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感知展品障碍等。为此博物馆提供有触摸展品、语音导览、字幕系统等相关辅助设施,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触摸展品数量有限、辅助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不够简洁等问题,致使视障人士参观障碍无法全面消除。室内定位则凭借高精确度定位优势,向视障人士推送在博物馆环境内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展品信息;力触觉反馈技术为其感知展品提供新途径,促进了其对展品特征的全面感知。

1.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帮助掌握位置信息:室内楼层导览、展品导览

掌握位置信息障碍主要指因视力缺陷无法辨别当前位置或确定行动方向。室内定位则突破了室外定位信号无法抵达室内的局限,利用与室内定位相适应的信号技术,经由不同定位方法和距离测定手段确定视障人士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同时为其提供具体展品的详细位置信息。最终,视障人士可随时随地获取所处位置信息,为抵达目的地提供指引,并能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展品相关信息。

(1)室内定位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室内定位主要解决室外定位系统所用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信号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等问题,它通过红外线、超声波、蓝牙等实现对室内空间人员和物体的定位,同样在博物馆环境中可帮助视障人士实现对具体展品和自身所处位置的精确定位。室内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信号媒介、信号测量技术和位置估算三方面,其具体定位流程如图3所示(梁韵基等,2010)。其中信号媒介主要作为通信工具,保证展品或自身位置信息在定位系统中的顺利传递。为保证室内定位在不同环境中的精确性,信号媒介逐渐发展出不同种类,主要包括红外线、超声波、蓝牙、WiFi、RFID等,它们在定位精度、对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的依赖程度、抗干扰能力、成本高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博物馆应根据具体环境和不同需求选定相应信号媒介,保证位置信息在博物馆环境中的顺利传递。信号测量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置信息,从原理来讲主要包括邻近信息法、场景分析法、几何特征定位法等。根据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和操作难易程度的衡量,博物馆要选择相应定位方法,同时还要考虑与信号媒介的匹配程度。位置估算则最终计算并确定待测目标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通常包括到达时间(TOA)、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度(AOA)、RSSI等方法,根据相应环境设施的支持、精确度和计算难易程度,结合定位方法和信号媒介选择合适的距离确定方法,最终确定特定展品即待测目标的具体位置。

(2)路线导航与展品导览:博物馆中基于室内定位的信息推送服务

室内定位作为位基服务的新兴形式,能够为视障人士提供其在博物馆中的精确位置,并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室内定位将定位技术扩展至建筑和室内空间,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大幅提高。对于视障人士,室内定位不仅能判断其在博物馆中的平面位置信息,同时还能确定其三维立体位置,如判别用户在博物馆建筑中的第几层(Johnson et al.,2015)。借此,室内定位可结合导航功能为视障人士提供室内导航,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不仅帮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成功躲避障碍物,同时还可以为其抵达展品展示处制定安全路径。维多利亚皇家博物馆作为首个引进室内定位技术的博物馆,运用Wifarer移动APP为参观者提供位置感知,将相应展品展现在虚拟地图上(Fitchard,2012);史密森博物馆提供有“Tours”APP,为参观者依次提供五个展馆的导航(Haberacker et al.,2012)。此外,还可将室内定位与导览功能相结合,在精确确定展品位置的基础上为视障人士提供相关展品的讲解。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引进Facebook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相关展品介绍(Ann,2015);iBeacons和其他公司合作提供给博物馆参观者一款APP,当参观者靠近某一展品或展览活动时,则会为其提供语音、图片及文字等相关信息,促进参观者对展品的了解。

2.利用力触觉反馈技术促进对展品的感知:虚拟环境、真实触摸

感知展品障碍主要指参观者因视力缺陷无法认识展品形状、质地等信息,同时博物馆内多数展品禁止触摸,阻碍了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直接途径。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交互技术之一,在虚拟环境下为视障人士提供对不同展品表面纹理、粗糙程度等特性的触觉感知,对速度、压力、惯性的力觉感知,保证视障人士对各种展品的全面感知,加深对展品的理解。

(1)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之一,主要作用是能够为用户提供虚拟环境生成的力感和触感反馈,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测量用户的位置与姿态,通过力触觉设备合成与虚拟环境相匹配的多自由度点信号,再经过虚拟环境中的力场发生器和力信号发生器实现由电信号到多自由度力信号的转换,并向力触觉设备发布动作命令,使其向用户提供力与力矩的感知,具体如图4所示(Jacobus et al.,1997)。在博物馆环境中,系统首先通过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测量视障人士与展品的交互动作及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信息,将数据实时、准确地输入主控计算机,帮助视障人士完成对不同展品的质地、形状、重力等信息的输入。接下来,力场发生器通过空间匹配算法将力触觉反馈设备输入的位姿即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动作状态,映射成为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即相关展品的具体形态,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随操作者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虚拟展品与视障人士操作动作的同步变化。力信号发生器则主要根据虚拟展品被操作点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的交互状态进行反馈计算,并及时将反馈力的计算结果发送给力触觉设备进行输出,最终视障人士得以对展品的形状、质地、纹理、重量等形态特征形成真实且准确的感知。

(2)力触觉反馈手套在消除展品感知障碍中的应用

数据手套作为借助虚拟现实进行触觉交互的主要技术设备,结合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残障人士摆脱视觉缺陷和禁止触摸展品的限制,使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任意展品的特征形态的全面感知。力触觉交互设备按照尺寸和工作空间范围一般分为手指型、手臂型和全身型。力触觉反馈手套则属于手指型,其结构较小,允许活动范围仅限于手指关节舒展,有利于模拟虚拟环境下视障人士抓握、抚摸展品的感觉。它主要根据各关节舒展程度施加不同大小阻力到关节上,使视障人士体验真实博物馆环境中抓握展品的感觉。目前,力触觉反馈技术主要应用于娱乐、医疗、军事、工程等领域,在博物馆领域很少投入应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改装的具有反馈功能的内窥镜手术模拟系统,通过保证力触觉感知提升手术操作的真实性(Tavakoli et al.,2006);意大利Perceptual Robotics实验室研制了用于心血管手术模拟的HERMES系统(Raspolli et al.,2005);不少Android程序将触觉反馈技术应用于移动游戏中以创造逼真的震撼感,如射击游戏中某种武器的后座力或爆炸时的冲击力,或乐器应用程序中弹动吉他琴弦时的振颤感,甚至是玩过山车游戏时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如月,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同样可利用力触觉反馈手套为视障人士感知展品提供新路径,摆脱博物馆“禁止触摸”规则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不同展品的感知,帮助他们了解展品具体形状、质地、纹理及重量等特征,最终实现对展品的全面感知。

三、面向聋哑人士的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 别与合成技术

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主要面临听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沟通交流障碍。博物馆对此提供有声音增强系统 、字幕系统、电子查询屏和人工手语翻译等相关服务,但因实际实施与应用过程中存在支持资源内容有限、仅对部分展品有用、工作效率低、人力支持有限等问题,使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仍无法全面、个性化获取展品信息,无法顺利与讲解人员或其他博物馆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分别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针对性地解决了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排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虚实融合、同步呈现

在聋哑人士的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取展品信息障碍主要指因听力缺陷而无法获取展品讲解信息、无法感知展品相关听觉信息等。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把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融合,通过将虚拟数据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的展品,将展品信息以视觉形式实时呈现给参观者,同时呈现三维立体环境渲染展品,使听力与语言残障人士全面感知展品。

(1)增强现实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实现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的叠加,使用户从感官上确信虚拟环境是其真实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经过摄像机获取真实场景信息;接着对真实场景和相机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保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的准确匹配;实现准确融合后,通过特定显示设备呈现增强信息,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交互技术、跟踪与定位技术和成像技术(朱淼良等,2004)。交互技术以三维空间为基础,主要采用人体动作捕捉或手势识别,并辅助以语音识别、虚拟触感反馈等多模态交互技术,有利于聋哑人士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准确输入相关指令。跟踪与定位技术则主要保证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在三维空间中位置的一致性,通过追踪和定位现实场景中的图像或物体计算出对应坐标关系,据此可以将有关展品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使聋哑人士在观看展品同时可直接获取展品相关信息。目前主要有图像实时识别追踪和基于传感器的物体运动追踪两种实现方式(钟慧娟等,2008)。成像技术总体分为平板三维显示和真三维立体显示,增强现实场景通常采用平板三维显示技术进行显示,主要通过模拟人眼视差的双镜头摄像对实景进行视频捕捉,经过相关处理,最终实现增强现实场景的3D展示。增强现实利用跟踪与定位技术保证虚拟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通过特殊成像技术将展品的虚拟数字信息与真实展品实现实时融合,并将融合之后的图像经3D展现技术呈现给听障人士,以帮助他们实现对任意展品之相关信息的获取。

(2)增强现实APP、谷歌眼镜在博物馆场景下消除信息获取障碍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APP和谷歌眼镜作为增强现实技术便携化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将虚拟数字展品信息与真实场景中的展品相融合,以视觉信息形式实时呈现给听障参观者,使听障人士实现对展品信息的个性化获取。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多采取移动APP形式,谷歌眼镜的应用则相对较少。其中,史密森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发布有一款名为“皮骨”(Skin and Bones)的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将摄像头对准骨骼标本,可获得相应3D图像及相关细节展示(Marques et al.,2015)。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实施了一项名为“ARTours”的项目,参观者在参观展品的同时,使用手机可以获取展品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生平、展品介绍、他人评论等(Schavemaker et al.,2011)。增强现实APP在提升普通人士参观体验时,还可以从视觉上为听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提供支持,让他们凭借手机、平板电脑等自带设备即可实时获取任意展品相关信息。除了增强现实APP之外,谷歌眼镜作为典型的可穿戴设备,以其易用、便携、信息获取快速且准确等优势为参观者提供了个性化体验。曼彻斯特美术馆实施的“通用学习成果”(GLO)项目通过调查谷歌眼镜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的影响,发现谷歌眼镜通过参观者个性且便捷化的操控,可以提供深入且全面的展品信息,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有显著改善(Leue et al.,2015)。同样,听障参观者凭借谷歌眼镜只需通过观看展品即可在镜片上获得增强现实的展品信息,以此克服听觉上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

2.利用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克服沟通交流障碍:手语翻译、口语转换

在博物馆环境中,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沟通交流障碍主要指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理解作为聋哑人士主要沟通方式的手语,同时聋哑人士不能听到或理解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口语。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能分别实现将手语转换为对应文字或语音,将语音转换为聋哑人士能够理解的手语,保证聋哑人士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正常交流。

(1)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主要功能

手语识别与手语合成分别从聋哑人士和健全人士角度出发,保证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实时沟通与交流。手语识别系统主要保证健全人士对手语的理解,根据输入形式不同主要分为基于数据手套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两种类型(Abdo et al.,2013)。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的识别率高但因穿戴设备而使用户活动受限;与之相反,基于视觉的识别则方便用户使用,但识别精确度有待提升。手语识别工作的原理为:系统首先将代表不同意义的手势存入数据库,通过数据手套或手势图像搜集手势动作数据,然后经过特征提取和相应算法对搜集手势与数据库中的手势做相应匹配,最后将手势代表意义以文字或语音形式输出,具体如图6所示。针对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应以博物馆环境为核心将相关词汇纳入系统数据库,把基于数据手套的识别和基于视觉的识别相结合,保证手语翻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手语合成系统则主要支持聋哑人士对普通口语或文本的理解,主要涉及文本分析与手语码转换、手语库的建立与基于手语词的手语运动合成和手语的显示等方面(高文等,2000)。其中,文本分析和手语码转换主要解决从文本或口语转换到手语过程中的基本词汇和部分词序差别,手语词库则记录每个手语词的手语运动信息,为手语合成奠定基础,最后将合成的手语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传递给用户,使其能够顺利理解手语意义。

(2)Kinect体感设备、翻译手套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常被应用于Kinect体感设备和翻译手套,实现手语和文字语音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辅助聋哑人士与健全人士的沟通交流。其中,利用Kinect体感设备实现手语识别,主要采用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肢体动作完成相关指令输入,与翻译手套相比其易用性较高,但识别精准性对于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还存在一定难度。Kinect主要应用于娱乐游戏领域,近几年其在手语翻译上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SEERC(The South-East European Research Centre)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开展的“Kinect手语识别”项目可以实现对科索沃手语的基本翻译(Mustafa et al.,2014);微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关于手语识别系统的研究,利用Kinect实时动态捕捉动作和声音,以完成手语和语音文字间的彼此转换(Chai et al.,2013)。相比之下,翻译手套则主要采用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技术,利用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测量手势在空间位置运动轨迹和时序信息,其系统识别率较高,但复杂的穿戴设备使用户活动受到限制。数据手套常用于虚拟现实和力反馈领域,近年来在手语翻译方面也受到广泛关注,为聋哑人士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进一步保障。博物馆同样可通过Kinect和翻译手套帮助聋哑人士实现手语识别和合成,以消除其参观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博物馆环境为依据进行相应设置,系统数据库存储手势应主要以博物馆参观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汇为主,Kinect和翻译手套需要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展品、易用性或精确度做相应安排,保证系统在博物馆中的高效运行,实现博物馆环境中手语与口语的全面转换,使聋哑人士与博物馆讲解人员及其他人员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

四、结语

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提供强大动力,更加为残障人士消除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带来新契机。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进行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引进新兴信息技术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是保证其顺利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的具体应用中,首先分析不同残障人士具体的参观障碍,总结不同新兴信息技术功能优势,据此,对不同残障人士匹配使用相应信息技术,则能够针对性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同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要注重同一技术的应用可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如增强现实技术在解决聋哑人士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同时,还能够帮助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应深入把握新兴技术功能优势,保证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提倡多种信息技术融合使用,以全面消除参观障碍,如将眼控技术与安全导航技术同时应用于智能轮椅,则能够在保证残障人士安全抵达目的地的同时,还能够为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操控轮椅提供便利,使其实现无障碍化参观。当然,对于残障人士参观博物馆,虽然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其参观过程中行为方面的障碍,但心理障碍依然存在,一方面要依靠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针对残障人士的相关设置和辅助服务,另一方面还有赖于身体健全的参观人士对残障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高文, 陈熙霖(2000). 基于多模式接口技术的聋人与正常人交流系统[J]. 计算机学报, (12): 1253-1260.

[2]李雪莲(2014). 老年智能轮椅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 (4): 100-105.

[3]梁韵基, 周兴社, 於志文等(2010). 普适环境室内定位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3): 112-116.

[4]如月(2012). Immersion: 触觉反馈是移动终端差异化竞争关键[EB/OL]. [2016-05-06].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2/0621/A20120621126734.shtml.

[5]钟慧娟, 刘肖琳, 吴晓莉(2008). 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仿真, (1): 252-255.

[6]朱淼良, 姚远, 蒋云良(2004). 增强现实综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 767-774.

[7]Abdo, M. Z., Hamdy, A. M., & Salem, S. A. E. R. et al.(2013). C30. An Interpolation Based Technique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A]. El-Badaw, H., Azer, M., & Saafan, A.(2013). Proceedings of 2013 30th National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NRSC)[C]. New York :IEEE: 401-408.

[8]Ann, C.(2015). Facebook Testing New ‘Place Tips’ App, Its Location Based Recommendations Service in New York[EB/OL]. [2016-06-17]. http://www.industryleadersmagazine.com/facebook-testing-new-place-tips-app-location-based-

recommendations-service-new-york/.

[9]Chai, X., Li, G., & Lin, Y. et al.(2013).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and Translation with Kinect[A]. Chellappa, R., Chen, X., & Ji, Q.(2013).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C]. New York: IEEE: 1-6.

[10]Fitchard, K.(2012). Wifarer's Mobile App Doesn't Just Map the Indoors: It Maps the Objects within[J/OL]. [2016-06-17]. https://gigaom.com/2012/08/01/wifarers-mobile-app-doesnt-just-

map-the-indoors-it-maps-the-objects-within/.

[11]Ford J.(2007). Eye Control Technology[J]. Techno Talk, 16(3).

[12]Jacobus, C. J., Riggs, A. J., & Taylor, M. J.(1997). Force Feedback System: U.S. Patent No. 5, 629, 594[P]. Washington, DC: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13]Jia, P., Hu, H. H., & Lu, T. et al.(2007). Head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Hands-Free Control of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J].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4(1): 60-68.

[14]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 Estrada, V. et al.(2015).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5 Museum Edition[M]. Austin: New Media Consortium: 40.

[15]Haberacker, B., & Py-Lieberman, B.(2012). Smithsonian Announces New Visitors Guide Mobile App[EB/OL]. [2016-06-17]. http://newsdesk.si.edu/releases/smithsonian-announces-new-visitors-guide-mobile-app.

[16]Hansen, D. W., Skovsgaard, H. H. T., & Hansen, J. P.(2008). Noise Tolerant Selection by Gaze-Controlled Pan and Zoom in 3D[A]. Kari-Jouko R?ih?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Symposium on Eye Tracking Research & Applications[C]. New York: ACM: 205-212.

[17]Leue, M. C., Jung, T., & tom Dieck, D.(2015). Google Glass Augmented Reality: Generic Learning Outcomes for Art Galleries[A]. Tussyadiah, I., & Inversini, A.(2015).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 2015[M].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463-476.

[18]Lledó, L. D., Ubeda, A., & Iá?ez, E. et al.(2013). Internet Brows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Electrooculography for Disabled People[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40(7): 2640-2648.

[19]Marques, D., & Costello, R.(2015). Skin & Bones: An Artistic Repair of a Science Exhibition by a Mobile App[J]. MIDAS. Museus e estudos interdisciplinares, (5).

[20]Montesano, L., Díaz, M., & Bhaskar, S. et al.(2010). Towards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 System for Users with Cerebral Palsy[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18(2): 193-202.

[21]Mustafa, E., & Dimopoulos, K. (2014).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Kinect[A]. Dautov, R., Gkasis, P., & Karamanos, A. et al. (2014). Proceedings of the 9th South East European Doctoral Student Conference[C]. Thessaloniki: SEERC: 271-285.

[22]Raspolli, M., Avizzano, C. A., & Facenza, G. et al.(2005). HERMES: An Angioplasty Surgery Simulator[A]. Bicchi, A., & Bergamasco, M.(2005).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Joint Eurohaptics Conference and Symposiun on Haptic Interfac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Teleoperator Systems[C].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rty: 148-156.

[23]Schavemaker, M., Wils, H., & Stork, P. et al.(2011).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Museum Experience[A]. Trant, J., & Bearman, D.(2011). Proceedings of the Museums and the Web 2011[C]. Toronto: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11.

[24]Tavakoli, M., Patel, R. V., & Moallem, M.(2006). A Haptic Interface for Computer-Integrated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ining[J]. Virtual Reality, 9(2): 160-176.

[25]Tomari, M. R. M., Kobayashi, Y., & Kuno, Y.(2012). Development of Smart Wheelchair System for a User with Severe Motor Impairment[J]. Procedia Engineering, 41: 538-546.

[2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xi.

收稿日期 2016-09-06 责任编辑 田党瑞

作者:陈荣 梁美荣 郑旭东

第3篇: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心得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年的历史,俗话说“唯楚有才”,而湖北就是以前的楚国,作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博物馆是这种文化的记录者,他像一卷史画,记录了历史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每一个痕迹。5月8日,党校组织我们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金色的阳光照得我们的脸颊闪闪发亮,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个都是满脸的兴奋。我们井然有序的排着队进入博物馆大门,

党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对湖北的历史有了深入的认识,更教会了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学无止境。

我们参观了楚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最有震撼力的是编钟,雄伟壮阔,精美绝伦。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有那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他依然寒光熠熠,昭示着一种王者之风,使人不禁又回到了那个战乱的年代,感受到了那种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恢弘气势,那种卧薪尝胆的勇气。那种王者之气依稀环绕在剑的旁边,历经千年不去,壮哉!

在三楼,我们一睹各种革命先驱的尊容,看着他们的画像,看着他们留下的各种生活用品,仿佛回到了战争时期,顿时热血沸腾,这就是我们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员!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到历史的昨天去看那一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但是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一件物品都鲜明的记录了每一个历史的瞬间!我们俨然可以从那些陈列的物品中看见近代中国发展的脉络,每一件物品,每一张图片无不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历史,这时又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提到武汉就不能不说武昌起义,在近代中国,武汉是全国工业和交通重镇。革命先烈选择在武昌发动起义,摧毁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似乎又有其必然性。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还有记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武汉留下的点点滴滴。1921年,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的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将革命的火种带入湖北,让湖北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发展基地。从此,武汉,作为了革命发展一个重要基地,无论是京汉铁路大罢工还是后来作为全国农民运动的指挥所,武汉都在革命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它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会永远被历史铭记!

一天的省博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省博,看到的是作品,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以怎样的决心来改造现实,以及用怎样的理想去憧憬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实践发展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行作用,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全身心投入国家的建设中去,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美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党的誓言。

第4篇: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心得

湖北位于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先秦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湖北省博物馆是这种历史文化的记录者,是一卷史画,记录着历史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闲步其堂,与历史气息拂面,品位屡屡文化清香。

那雄伟壮阔,精美绝伦的编钟、如此精美绝伦,让人震撼,仿佛听到楚国艺人敲响叮咚的乐曲,眼前浮起长袖飘然、佳人粉面;那越王勾践剑,岁月洗礼,依然寒光熠熠,昭示着一种王者之风,遥想战乱纷争,卧薪尝胆,感受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恢弘气势,王者之气依稀环绕在剑的旁边,历经千年不去,壮哉! ……

那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我们畅游在楚文化的浩瀚中,感慨万千。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步上阶梯,我们一睹各种革命先驱的尊容,看着他们的画像,看着他们留下的各种生活用品,仿佛回到了战争时期,顿时热血沸腾,这就是我们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员!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到历史的昨天去看那一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但是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一件物品都鲜明的记录了每一个历史的瞬间!我们俨然可以从那些陈列的物品中看见近代中国发展的脉络。

每一件物品,每一张图片无不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历史,这时又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提到武汉就不能不说武昌起义,在近代中国,武汉是全国工业和交通重镇。革命先烈选择在武昌发动起义,摧毁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似乎又有其必然性。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还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武汉留下的点点滴滴。1921年,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的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将革命的火种带入湖北,让湖北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发展基地。从此,武汉,作为了革命发展一个重要基地,无论是京汉铁路大罢工还是后来作为全国农民运动的指挥所,武汉都在革命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它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会永远被历史铭记!

我们看到的是作品,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铭记着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提醒着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以怎样的决心来改造现实,以及用怎样的理想去憧憬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实践发展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行作用,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全身心投入国家的建设中去,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第5篇:博物馆参观心得

虽然博物馆参观已经结束,但当时所见场景还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这次收获颇多,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入历史,走到自然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备更多的能量。阅历较浅的我很高兴去到博物馆,因为对那些从未谋面的事物感到新鲜与刺激,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同学探讨历史的神奇,为革命英雄所倾服,为先辈的智慧而惊叹,为中华子民的强烈爱国精神而鼓掌!

忆起走进博物馆大门的那一刻,我仿佛感觉自己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长河,那些看似残破的文物作为历史宝贵的见证者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与此同时,很多历史人物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这些展品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足以让人惊叹!

还记得古代的器具虽没有今日器具之鲜艳,其实反成就了它自身的古典美,更能引起参观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还记得古代客栈之简约,虽没有今日旅馆之高楼大厦,却更能让人觉得温馨;还记得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让人真假不分,触动你的心弦;还记得宝成车站的那辆火车,彰显着科技的进步;还记得佛架前那尊观音佛像,凝固着佛教的文化,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还记得游戏中历史人物连连看,和朋友闯关成功时抑制不住的开心;还记得那尊郑潮炯雕像,为他卖子救国的事迹而感动;还记得飞虎队曾穿过的军服,和那琳琅满目的勋章,那时,或许,我在心里默默的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还记得曾经犯人写下的认罪录,让人仔细揣摩他们的字体;还记得残缺的碑墓余块,被历史的风沙吹过,更显沧桑气息…………

让我不禁感慨中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各种文物反映了先民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风貌!

最值得一提的是与外国人的邂逅,令人心情激动。通过交谈。我发现外国人很热情,他遇见你,会笑容满面的跟你打招呼,他们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令我惊讶的是他掌握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比我还多,这确实让人羞愧,自此,我也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学好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与外国人的这次幸运偶遇,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还让我对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充满了浓烈的兴趣!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中国人并未给祖国蒙羞,同学们在博物馆的优秀表现体现了中国人的良好素质,在参观的过程,我并没有看到大声喧哗,吵闹等不文雅的行为,相反同学们至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处处礼让他人,在拍照合影留念时也时时谨慎着,不让自己成为文物的威胁。

在一层一层的上楼前进着,我了解到的解放抗战事迹越来越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正是这些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想象着他们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死搏斗的一幕幕血腥场景,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想到他们的壮烈牺牲,心情又无比沉重,目光凝视着革命先烈的遗像,感觉在与他们面对面的进行一次醍醐灌顶的谈话,让我受益匪浅!

先辈们一比一步艰辛的走来,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回想起中国历史的辛酸和荣辱,不禁欣慰,如今的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那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状态,她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并努力遵循着,同世界上其它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达到全世界人的共同目标——世界和平。博物馆的一切便是最好的见证!

旧中国从那里灭亡,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这次参加博物馆后,我更加热爱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享受生活!

陈思

140807

3214004172

第6篇:参观简牍博物馆心得

Visiting Changsha Jian Du Museum

It’s my first time to experience such a fieldwork in June that it i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e amazing bamboo printed the every ancient words that could pursuit for our Han Dynasty, until now these words have still stored thoroughly and totally in the world. Nearl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we could attain the rich knowledge and treasure materials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even our whole ancient society in this museum.

Firstly, I also think that why we would visit the Changsha Jian Du Museum in our university period. After that, I got the idea to possess my whole mind that would lead me to the whole project in my fifth fieldwork. Factually, I know some of the handicraft about the Han Dynasty. Especially I also learn calligraphy for finishing my part-time course. Therefore, I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nce appreciating our ancestors who could be called old art great architects. And then the whole creation process is not easy so that they are discovered over from the underground displaying in the museum. However, when we admire our ancient ancestors’ wisdom, we could not consider the excellent work that needs to be completed difficulty. If all the treasures are true to show their distinguished priceless, to all of us, they are fortune for all human beings. As we all known, the paper was originally created by ancient Chinese many years ago, and it could be knew to the calligraph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rt treasure that has been popular with many centuries in China. And even until now, many foreigners have travelled in Changsha, in China to look forward to appreciating its distinctive char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pay their attention to our nation treasure, certainly, including our nation culture calligraphy. From the paper to its handicraft, and even the developed system, I have recommenced about because I couldn’t really express my feeling standing there. But it is the civilization that I never forget and become my unforgettable supporting pole. Certainly, I am a Business English major student, although I could understand the

1 history of the Jian Du a little, I need to improve my interest on my architecture about our nation. Today, I close to the treasure that someone could hardly touch so clearly. No wander am I really excited about, and all the students I think should be as the same as me. If I wanted to recommend, I should remember the interpreter who is the linkage people in these visiting fieldwork. A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 would learn from the nearly perfect explaining about the history or the sculptures or the exhibition. And my tasks are referenced in the contents of the interpreting, I need to listen carefully but if I needn’t, I also follow her in the excellent course of the museum unconsciously.

Visiting the museum, I want to know the story of the Chu and Han culture,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instant time limited in the picture or scene in my eyes, and I also want to discover more fortune of our human beings. Sometimes, many people would think the dizzy bamboo and the ancient tools and instruments that is no magic in recent people’s eyes. However, you can relat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period, I am also curious about the legend on the rarity, which has been testified our civilization for many centuries. As you consider, I have something impulse feeling going through from the real world to the strange but very similar world in my memory so that I also estimate the many first creations in our ancient China, such as the first piece of paper, the first Han Dynasty draft of the handwriting, the first bamboo calligraphy, the first music of the Yao, the first piece of glass, the first vein jade bracelet, the first colorful vein pot, and the roasting processes of bronze and the typical China and so on.

In a word, it seems to be very late for leaving that we are still stayed 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Facing to the huge handicrafts, I also look like a small size, I have learnt for growth by the visiting experience. As the maturity attitude of the value and the fortune, I could be inspired and enlightened by the limitless motion. 俸翠红 200860130122 商务英语0901班

第7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2015年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攻坚年”为积极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创建氛围,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党委组织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伊犁州博物馆,首先感谢院党委能给我这次参观的机会。

当接到院党委通知后,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了解新疆及伊犁的历史。终于我们经党办组织安排前往目的地,不一会就到达了伊犁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了第一个管厅,一进门就看到了很大的立体地图,上面标记着新疆每一个县市,让我直观的了解到了新疆各民族的居住地、重要的河流以及湖泊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接着我们参观了出土于新疆各地的一些文物,从石器时代到瓷器时代的都有,讲解员耐心的对每一件文物都说的很详细,看着这些文物再加上讲解员的讲解,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幕又一幕的美好景象。让我生动的了解到了新疆及伊犁的发展过程。

接着讲解员又带领我们到了第二个展厅,那里主要是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一些文物,刚进门左拐就看到了完整的一具骨体,期初我还有点害怕,但是经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心中的恐惧不翼而飞,从这些骨头身上了解到几千年前人类的生活习惯,埋葬方式及文化等。又看到一些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这些文物很吸引我,而讲解员也说明了每一件文物的来源,从而延伸到文物年代各种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等等,让我知道了各民族的历史及由来。

最后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第三个展厅,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在新疆生活的各个少数民族的雕塑,一动不动雕像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中,让我感觉到仿佛是在看动画篇似的,放映着各民族的来历、发展及他们的生活过程,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在一段陶醉后我们也参观完了第三个展厅。

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早点回到工作单位,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即使在回单位的路上,我还在沉迷于博物馆的一点一滴。马路上的车流声、鸣笛声都未能打断我的思绪。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新疆的历史,了解了各民族的由来、发展、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以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地方,所以我身为一名少数民族,更好做好民族团结,反对一切极端宗教思想,维护祖国统一。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和管理者,医院工作中会接触各民族的患者及同事,我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什么民族,都要一视同仁,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管理方面,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带领科室的人员积极相应院党委的号召,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攻坚年”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相信在我院党委的组织领导和全院同事们支持下,各民族会齐心协力,共同促进伊犁州妇幼保健院发展繁荣。

第8篇:参观南越王博物馆心得

今天小主人报的所有队员们来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了解探索。

首先小记者集合在一起。有三名同学勇敢地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我们到录像厅看录像,录像主要是讲家如何把文物挖出来的……

看完录像,讲解员阿姨带领我们到南越王的墓址,据阿姨讲,这些文物就储存在象牙山里。1983年的时候,广东省政府在象牙山上搞地建,建旁边的大楼打地基的时候,就发现了南越王的墓。我们从墓道去到各个室,墓道两旁有许多大石块,在墓板下工作人员发现了两具尸体靠在墙上,专家认为,这两具尸体应该是两位士兵。从墓道向前走,也发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手上拿着一个玉玺,据上面的字推测出这时当年的管家。在旁边一个房门里放着许多乐器,还有一具尸体,据工作人员推出他是一位乐器师。在另一房间发现南越王生前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就是当年发现南越王的地方,由于他的馆衣是木头做的,所以出土时已经腐烂了,他身穿的衣服发现了玉片的原件,上面还有一些丝绸。再前走几米,左右有两个小房子,在右边房子里发现有四具尸体,这四位尸体是南越王的妻子。这四位夫人,其中一位夫人手里拿着一柄纯金的,其它三位夫人拿的是金的。左边的小房也有四具尸体,这四具尸体是奴才,因为他们手上拿着碗、碟子、高脚杯。

接着我们去参观陈列楼,里面的珍宝形态各异,都是无价天宝。然后我们又去各个陈列室,里面都是香港雕刻家送给南越王博物馆的礼物,它们分别是虎威枕、把脉枕……

最后我们通过采访工作人员,更加加深了我对西汉时期的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的了解。对我今后学习历史有了更大的帮助。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二年级一班

郭子凡

2012-4-20

上一篇:高中散文课文下一篇:港口理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