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共14篇)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4月26日,工商管理学院的40多名党员在蒋老师和党总支成员的带领下到湖北省博物馆去参观。虽然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但是浩浩荡荡的的队伍还是给这次参观增添了不少色彩。另外,这也应该是最后一次全体党员一起出动了,大家很珍惜这一次的出游机会,所以整体来说这次出游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很气派、庄严,里面的文物之类非常多,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收藏文物20万余件,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省博共有11个专题陈列,我们第一支部一行人在悠闲地时间里参观了其中的绝大部分。《郧县人》以镇馆之宝“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扩展至湖北省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辅以世界范围内早期人类起源的资料,让我们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有了概略的了解;《屈家岭》则上推至距今八千多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下连到距今四千多年的石家河文化,全方位地解释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然后就是《盘龙城》、《曾侯乙墓》、《秦汉漆器艺术》、《书写历史》、《荆楚百年英杰》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屈家岭》和《荆楚百年英杰》,一方面《屈家岭》是我家乡那边的,看到这些猛然就觉得很亲切、甚至骄傲,另一方面《荆楚百年英杰》它展示了近代以来,对中国历史、科学文化和经济建设有过突出贡献的湖北籍或是长期在湖北工作过的革命家、历史人物、文化俊杰和科教精英的简要生平事迹,近代离我们最近,我也在历史书上学过,所以记得住,看着也觉得挺有意思。

虽然以前也参观过别的博物馆,但其规模远远比不上省博,展品也不是很多,很多带有地方色彩,但是省博展览试图通过不同的截面,展示湖北历史和文化的闪光点,通过文物勾勒湖北历史发展的粗略线条。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有义务去了解湖北的优秀的文化,进而为湖北而骄傲,为湖北的建设而奋斗,而省博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

看着人们使用工具由木器石器到铁骑到如今的先进的发达的科技的变化,我们见证了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每一个优美的艺术品,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留下的那些杰作,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创造出那么多令现在的人都惊叹的艺术品的呢?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现在的条件这么优越,我们又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命的足迹让我们回想,革命先烈让我们自省,祖先们的智慧让我们敬畏,远古生命虽已逝去,但生命的足迹却将永远存在,各种远古生命为现代的我们留下那无声逝去的美丽。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繁衍生息,有些事已经淡去,但那些艺术品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篇2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 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 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整数除以整数, 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用0占位。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 愉快的双休日又要到了, 这次的双休日小兵、小红等四位同学准备去博物馆参观, 我们也一起去吧。

生:好呀。

师板书课题:参观博物馆

这节课, 我们来比比谁的收获多, 哪个小组的表现优秀。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课件演示四个去参观的学生进入博物馆, 出现字幕:门票和车费共花了26元。

师:看到这个情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个人花了多少钱?

师:好, 我们现在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求平均每人花的钱数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将他们所花的钱数平均分, 看每人应拿多少钱。

生:平均分, 将26元平均分成4份。

生:用算式26÷4来计算。

(二)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探索整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时, 在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1) 师: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平均每人大约花了多少钱。

生:平均每人大约花了6元。

师:那同学们就用竖式算一下看实际每人花了多少钱。计算时可以直接商6, 看结果怎么样, 独立计算, 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商量一下怎样解决。

(2) 教师巡视, 发现有代表性的做法让学生板演于黑板上。

(3) 两种结果对比, 第一种:商6余2;第二种:将26元写成260角除以4得65角, 也就是6元5角。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生1:第一种解法不能准确地说明每人花了多少钱。

生2:而第二种又好像太麻烦。

师:那我们就来找一种既能说明问题, 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引导学生将改写的过程体现在除法竖式中, 也就是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在商6的后面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 接着写商。

师生小结: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 可以在个位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添0继续除。

2.探索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 要在个位用0占位。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博物馆里有卖纪念品的, 快来帮老师算一算买一个纪念品要用多少钱?

(课件演示:买16个纪念品共需要12元, 每个纪念品多少元?)

(2) 学生讨论。

生1:不到1元。

生2:用算式12÷16来计算。

生3:还是用竖式来算一算吧。

(3) 师引导学生在商的个位不够1时要用0来占位。

(4) 学生用竖式做完后, 交流竖式的写法。

(5) 师生小结。

3.探索列除法算式的方法。

(1)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来观察每个算式 (指扳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列除法算式。

学生找出规律:求每份数是多少, 就要用问题中的总数除以份数, 简单地说, 就是要求的每份数中的“每”字后面的量词为份数的单位名称, 用含有这个单位名称的数量作除数, 用另一个数量作被除数, 列出除法算式求商。

(2) 练习验证这一规律。

师:博物馆中的服务员看到我们来了这么多同学, 就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看题。

(要求只列算式不计算)

※6个苹果1.26千克,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小红买了5个苹果共用去了3.12元, 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4个袋子共装了78千克的苹果, 平均每个袋子装了多少千克的苹果?

※5个人合买一个蛋糕用了38元, 平均每个人应付多少钱?

师生评价后再总结一次列除法算式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1.观察算式判断商的最高位是几。

1.26÷6 3.12÷6

78÷4 38÷5

2.判断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1的大小关系。

32÷5○1 4÷25○1 435÷12○1

54÷36○1 7079÷95○1 35÷56○1

四、拓展练习

(1) 师:同学们快来看, 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蓝鲸!

师边介绍蓝鲸边出示数学问题: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体重可达198吨。相当于36头大象的体重。

生:呀!蓝鲸好大呀!

师:那你能算出一头大象的体重吗?

生:用198÷36可算出大象的体重。

(2) 蓝鲸对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满意, 你们看它还会笑呢!屏幕演示蓝鲸的笑, 并演示蓝鲸的话:同学们, 我也有四个数学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答一下。

※老师今天早晨用2元钱买了8个馒头, 每个馒头多少钱?

※我们班级60个同学, 一天能喝25千克的水, 平均每个人喝了几千克的水?

※3元钱能买6个冰砖, 平均每个冰砖几元钱?

※105千克的饮料可以倒在4个杯子里, 平均每个杯子能装多少千克饮料?

五、总结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数学书62页—63页的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遍数学课文, 看还有什么疑问。

2.师:请小组内四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63页第四题, 每组四个人每人做一道, 再互相检查, 没有问题的就把4道题的结果填在书上。

生计算后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哪组得红旗) 。

参观州博物馆有感 篇3

星期一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车到伊犁州博物馆参观。那里的展品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参观以后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从学校乘车到博物馆的途中大家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博物馆。我们走进博物馆,不禁惊呆了,在展览柜前,我们看到了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中有不少草原文物精品,比如大型的草原青铜器、鹿石,以及草原石人、铜币等。听馆内讲解员介绍,这里的一些文物珍品还参加过国外展览。

跟着讲解员阿姨我们又看见了展示有旧石器、细石器、青铜器、骨器、陶器以及锄耕农具等珍贵文物,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见识了伊犁州的地貌沙盘。在讲解员阿姨的讲解下我们还了解到了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哈萨克族的手工艺品、哈萨克族的饮食、哈萨克族的服饰、哈萨克族的毡房等。

最后,属于自由活动,我们来到博物馆三楼,发现了一个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的地震仪。大家还做了测试,震动哪个方向的龙头,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就会吐出来。通过大屏幕中讲的防震知识,我知道了,如果其中一个方向的龙口中吐珠,就预示着那个方向会发生地震了,这应该就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太神奇了!

最后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希望下次还能来这里参观。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四(5)班

指导教师:廖书新

参观博物馆 篇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星期一上午没有课,我和寝室的朋友一块参观了位于农业路上的河南省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当我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陈列室,《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

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展览选择河南历代古玉、河南淅川楚国墓地的青铜器、馆藏石刻等文物精品,分门别类向观众开放。而《天地经纬》展览则是从古代天文学、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观众进行科普教育,有多种可供参与的模型与仪器。中原远古文明辉煌成就的震撼会使观众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河南省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

值。

在博物院里的珍贵院藏是莲鹤方壶、骨笛、云纹铜禁和象牙萝卜、象牙白菜,其中最让我喜欢和迷恋的事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这两件艺术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备。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连萝卜上面的根须,和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真是美丽极了。据说具有代表的作品是莲鹤方壶,此精品够思新颖。设计巧妙。集清新活泼与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品之象征。其造形复杂,是春秋时期青铜器分范合铸的工艺代表作,与龙耳双壶相比一南一北,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

当然,博物院还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共九件宝物。

在这九件宝物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神运气图:画面上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及云气纹等,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这幅西汉时期的墓室壁画比煌壁画还要早上600多年。国家档案里就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它。站在它的面前,安静的展厅只有从别处传来的隐隐人声,感觉自己好像就要被四神兽带着踏云而去了。

还有就是贾湖骨笛。它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通过这次观光,我更好的了解到了我们祖国先祖的古代历史文明,也让我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这能让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得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倡导了固有文化、提倡了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而且还促进社会文明,让我了解从前,从而更好的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在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文明之后,我了解到了古代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奋进。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我还应当在这件艺术品上了解到更多更好的感受,以促进我以后的发展,同时让我也对祖先们有了更深刻的敬仰之情,对现在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感觉到,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够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参观博物馆 篇5

下了车以后,来到玻璃博物馆的大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别具一格的玻璃了,这块玻璃上贴着各种白的黑的英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整个玻璃馆从远处看,就像一件袖珍的工艺艺术品。

买了票,走进去看。“哇!”这里的一切都是由玻璃制成的;墙是玻璃,地板是玻璃,天花板还是玻璃。这里还写了玻璃的用途:玻璃的触屏度,玻璃能发电,自洁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的区别,神奇的LEO灯泡……

走上二楼,许许多多的玻璃展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有五彩缤纷的玻璃竹子、燃烧的河、凝固的夜色、秦岭、坐夏、孔夫子,还有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用一片片深褐色与黄色玻璃片编织而成的“玻璃衣服”。再往上面走,一个长长的玻璃制品令我炫目地睁不开眼,挡住光看去,原来是灯塔,十二个颜色各异,形态万千的小圆球,用一根长长地而又精巧的钢棍串在一起,就像一串五彩的老北京糖葫芦。一看简介,原来是一位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全世界有九件,中国仅有一件,真不愧为“镇馆之宝”啊!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6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

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地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可我们的心却是澎湃的,依旧在爸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我们挨个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室。展室内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展室又有各自的特点,让我们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一一看清。我们一边仔细地看,还一边小声地议论着。我觉得在所有的展室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生平纪念厅。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我们临澧,是我国近代影响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922年,丁玲怀着对自己封建家庭的强烈不满离开了临澧,从此走上了艰苦的革命道路。丁玲的性情豪放,不拘束,也不比排场;不摆架子,也不和当官的套近乎。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慈祥的奶奶;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丁玲被关进了监狱,可她始终想党会把自己救出去。怀着这种信念,丁玲在狱中还创作出了《韦护》、《水》、《在黑暗中》等作品。她的一生,正如毛主席很准确的概括“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我真为自己是她的同乡而骄傲!

再来看看林伯渠吧。林伯渠,临澧修梅人,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与毛主席一起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是甘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孺子牛!大家知道吗?1949年10月1日,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林伯渠就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还是当时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呢!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很快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之中,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参观完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跟着爸爸情不自禁吟诵起诗来: 沅澧汤汤,浮山苍苍。

可亲可敬的丁玲奶奶!

是沅澧的琼浆滋润了您的灵感,是浮山的巍峨挺拔了您的脊梁,您用毕生的心血歌唱着祖国,歌唱着人民,歌唱着您所钟爱的文学事业,您用满腔的热情呼唤正义,维护和平,推动着女权运动蓬勃开展。

您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巾帼英豪,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你一生笔耕不辍,把近四百万字的优秀作品留给了人 类,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我到霞村的时候》,从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魍魉世界》,丁玲奶奶,您用母性的细腻,演绎了荡气回肠的文学之歌。

您是耀眼的世界瑰宝。……

我一边吟诗一边思索,眼前总浮现出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身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我的誓言: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我希望总书记率领全国人民收回钓鱼岛,千万不能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篇7

一、挖掘建筑设计的最大潜能

建筑本体原有的内部结构对展示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示设计师期望能够克服建筑结构对大型的、无差别的展示空间的限制, 设计出具有震撼力的焦点区域以及清晰的游客动线, 给参观者以方向感。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充分挖掘建筑设计的最大潜能, 通过对建筑内部再设计以及展项内容的权衡, 找到最有效的平面布局以及展览空间设计, 为观众策划清晰的参观流线, 争取最大化地利用建筑空间, 并规划出大小、形状以及位置适宜的展览空间。如在宜兴博物馆大厅处, 设计师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层高较高的区域和可用来俯瞰的平台区域, 将关键性的展区设置在这些较高层高的区域;在平台区创造一些令人激动的景象和场景。在大厅巧妙地复制了相国牌坊, 使之成为极具震撼力的视觉中心。拾阶而上, 巨幅山水画卷沿着台阶倾泻而下, 大气磅礴, 台阶两侧浅浮雕描绘龙窑盛景, 成功将龙窑的形态特征与台阶融合, 绘声绘色, 有画有陶, 彰显宜兴特色。同时也将序厅和场馆大厅衔接, 有效地引导了参观者的参观路线 (如图1) 。

二、基于历史形态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规划

一个展览的平面布局不仅仅是对功能需求的回应, 更应表达出展览的核心意味。宜兴博物馆中展厅空间布局创意都是取自历史的, 每个主要展区都将以历史文化的几何元素应用来反映这个展区的主要创意。同时, 设计师充分运用设计原理, 以保证游客流线在展区之间直接清晰, 每个展区的入口易于辨认, 展区之间方便流动。

三、激励弧线

为了成功地激励参观者获得信息、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在宜兴博物馆设计中, 设计师通过提供观众一个激起强烈情感的参观过程来引领他们步入“激励弧线”。以下是具体步骤:

1. 首先是吸引观众、抓住观众眼球, 通过令人激动的入口体验, 激发观众对宜兴发展历史典故的好奇心;

2. 然后通过朝代演变, 来帮助观众理顺宜兴历史发展脉络:

3. 随后通过场景的完全还原, 让观众亲身体会重要历史时刻, 激动其心情, 向观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普及文物考古知识;

4. 最后促使观众行动, 由对宜兴文化知识的了解, 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激励弧线”的应用将有助于创设展览的戏剧性, 包括真正具有激励性的游客体验所需的感情、节奏和壮观场景。可以提炼的要素如下:

(1) 吸引。这些话题的阐释将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2) 知识。这些话题的阐释将提升观众的关注度。

(3) 激励。这些话题的阐释将鼓励观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普及文物考古知识。

(4) 行动授权。这些话题的阐释将给予观众行为上的选择, 鼓励他们采取行动。

四、基于科学的学习策略

宜兴博物馆的设计方案是围绕教育框架构建的, 此框架将对人的一系列自然反应, 如好奇、批判性思考以及觉悟的建立做出回应。通过开创一次“发现、调查、应用”的旅程, 即“知识的获取路径”, 来规划、拓展观众体验。随着观众的参观, 其体验的每一步都映射着观众脑海中自然浮现的问题。先激发观众头脑中的问题, 然后提供参与机会, 允许观众探索并解答自己的问题, 尤其在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环境下学习, 这个方法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策略。

五、借助电子媒介

“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信息的载体, 新的媒介或者媒介的发展可以为传播和沟通创造新的一种方式, 而这种方式很有可能是颠覆的。”[2]可见, 传统展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关系对定义如今参观者的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宜兴博物馆的设计中, 设计师在展品较少区域通过设置大型媒体秀, 如声光电技术、触摸媒体、信息查询等媒介, 将展厅由三维空间转为四维空间, 打造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独具特色且令人惊叹的展览馆, 让参观者有非常难忘的体验。

如宜兴博物馆序厅——溪山华章的设计 (如图2) 。该厅设置在二楼上楼梯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其功能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重要的交通流线枢纽;二是体现整个博物馆的主题定位。上方柔性灯箱上龛嵌着馆名“溪山华章”, 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大纲涉及的面较广、时间跨度也较大, 在设计时以宜兴沙盘模型为主题, 沙盘上方是半透明的沙漠投影幕, 多媒体的包容性和戏剧化的效果把宜兴历史通过精美影片结合沙盘进行生动的演绎, 突出了宜兴历史文明的三大高峰。地面是由石材雕刻而成的宜兴大事记。两侧墙面是极具现代感的投影墙面, 投影文字记录名家在宜兴抑或描写宜兴的华章绝句。正是借助了电子媒介, 结合木结构的使用, 才使序厅的设计兼具醇厚、幽远的特点, 让参观者感受到温和明朗的氛围, 激起其继续参观兴趣, 非常符合文化场所的气氛要求。

因此, 笔者认为, 新媒体和技术是拓展参观者体验的工具, 而不是刻意为了标新立异或吸引注意的摆设。

六、“活态展示”的理念

“运动的物体格外容易吸引人的视觉注意”[3], 借助动态陈列的手段即“活态展示”, 可以实现展品和信息由静止到运动的转变, 能够“使内容免于沦为一堆有文字注释的静态的展品”[4]。时间、空间的变化能够促成观展者体验的完整性, 展厅中的现场演绎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充分体验到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宜兴博物管民俗非遗厅内容为宜兴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根据展项特征我们采用“活态展示”方式, 就是以现场表演和非遗场景为主体, 图版、实物展示和媒体查询为辅的形式。整体空间复原整条老街的形式, 将分类划分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文学等版块内容嵌入不同街道店铺或情境中, 图版等信息分布其中, 保证了即使在没有表演的情况下也能完整地展示非遗相关的知识点。在展厅设置表演台, 展示内容不是固定的, 根据时令或者表演者的档期以及馆方的需求可灵活调整, 包括台前的展板、视频, 还有移动式的平柜都是可变的。真正做到了内容的“活态性” (传承人表演) , 功能的“活态性” (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主题) 。

七、注重设计美学的引入

展示空间设计离不开设计美学的应用, 参观者的体验归根到底是美的体验。将美学的核心放到展示设计活动中, 用美的观念指导设计过程, 把一切与人类设计思维相关的造物现象概括于视野之内, 寻求体验与审美之间的内在关系, 表现出现代设计美学在审美环境上的优越性。此外, 设计美学的意义还体现在指导设计活动向审美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 领先对设计活动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引导与表征。

宜兴博物馆的设计美学方案立足馆方所要求的大气、简洁以及历史氛围, 设计主题主要体现为历史、文化、传承三大方面。三个方面相互关联, 除了在不同展厅处理上有所不同外, 总体上呈同一风格。同时, 随着观众参观过程的推进, 展示设计风格也发生着转变, 以突出特殊区域中展览的重点与主题。这保证了整个项目的风格对观众而言是新鲜、活泼的, 也维持了参观的连续性, 服务于中心主题的游客体验。

总之, 展示设计师只有站在参观者的角度之上, 以参观者的视角, 将参观者体验纳入展示空间设计中, 其设计的展示空间才更具灵动性和生命力, 才能形成展览与参观者之间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派恩, 吉尔.体验经济:珍藏版[M].毕崇毅,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13.

[2]赵莉, 钱维多, 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65.

[3]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41.

上海邮政博物馆参观记 篇8

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先生题写的“上海邮政博物馆”七个金光闪闪、刚劲有力的大字。左转进入前厅,看到的是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朱学范先生的雕像。再往前走,看到了珍贵的甲骨文片,上面记载了那个时期通信的情形。之后看到了古代的烽火通信展示台和清朝时期的邮筒,邮筒上缠绕着一条怒目圆睁的蟠龙,看上去威风凛凛。

接下来走进的是网络与科技展区。在这里我体验了一下邮递员的工作。我骑上仿真自行车,根据大屏幕的提示选择好送信路线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我使出全身力气踩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屏幕上的街道、房屋也跟着快速移动起来。转弯、直行、再转弯,目的地终于到了,我的腿也酸痛不已,连跨下车的力气都快没了。心想,以前的邮递员用自行车送信可真辛苦啊!这个地方还有邮件分拣样机、不同种类的邮政专用秤等邮政用具。

继续向前,我看到了展馆陈列的千奇百怪的邮票,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邮票的形状多种多样:中国的三角形邮票,韩国的八边形邮票,法国的心形邮票……邮票的材质更是出人意料:波兰的丝绸邮票虽年代久远,仍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瑞士的木头邮票,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奥地利的水晶邮票,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夺人眼球……邮票不仅可以贴在信封上邮寄,还有许多特殊功能呢!中国的香味邮票,不但色彩明艳,还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丹的唱片邮票,若放在留声机上,还能飘出一首首悦耳的不丹民歌;瑞士的巧克力香味邮票,让人看着垂涎三尺,恨不得咬上一口……

之后,我又参观了博物馆的其他楼层。这一趟邮政博物馆之行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这个原本对邮政一无所知的小男孩被那一枚枚邮票的魅力深深吸引。活动最后,我亲手写了张明信片,并贴上精心挑选的邮票,给爸爸送去溫暖的祝福。

(226100)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

指导老师 施懿芸

简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要求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小作者按照参观顺序将所看到、了解到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描述出来,读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睹上海邮政博物馆的风采。文章行文舒展自如、层次清晰、段落分明,让人一目了然,不失为一篇佳作。

参观自然博物馆 篇9

今天下午我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顶着炎炎的太阳来到了自然博物馆。

走到博物馆门前。我看到了8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要4个人才合抱的过来,有七层楼那么高。抬头一看,楼中间有五个醒目的大字“自然博物馆”。

走到里面,我感到非常凉爽,那里的珍贵物品可真多呀!我有点目不暇接。

我最喜欢的要数蝴蝶展了,各种各样的蝴蝶差不多都有。我最喜欢的蝴蝶是绿凤蝶,身上黑里发紫。最有特色的蝴蝶要数美眼蛱蝶了。美眼蛱蝶翅膀上有4个小圆圈,不仔细看,还以为是4只小眼睛呢!长尾彩虹蛾尾巴最长,身上的颜色像彩虹一样鲜艳,所以叫长尾彩蛾。

在那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里,我最喜欢的要数绿萤石了,那绿莹莹的石头闪闪发光。像那耀眼的夜明珠一样美丽。石英-萤石,有三种颜色:红、白、黄,就像人们故意描上的一样。我们又到了五楼去参观了许多恐龙化石。站在高大的恐龙旁边,好像真的有一只活生生的恐龙正昂着头奔跑。在地下室又观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4点多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自然博物馆。

参观嘉定博物馆 篇10

陈宇娇

6月26日嘉定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刚开放就迎来了一个“重磅炸弹”—— 首批展示的就是来自圆明园的兽首铜像,暨南北朝石刻佛教造像和其他极具嘉定特色的艺术展览。由于本人曾经担任过科举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所以对中国和嘉定的历史一直很有兴趣。而这次的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荣幸地能成为首批瞻仰这些国宝的容貌的参观者。

说到圆明园就会让人联想到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华,洗劫焚烧那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的皇家园林。风华正茂的圆明园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苟延残喘的遗址,坐落在海晏堂的十二生肖也因此下落不明。十二生肖其实是“水力钟”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巧夺天工。

刚走进国宝展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就像昏暗的灯光包围了我。在外部展览的是一些石刻佛教造像,上面细致的花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佛像身上有着一条条的刮痕。这些都好像在诉说着历史轨迹留下的伤痕,莫名地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往里走就是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四个铜像——牛首、虎首、猴首和猪首。凑近端详,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看着这四个兽首和其他已经回归祖国的国宝,首先要感谢那些无私捐赠的朋友,但是我仍然为还在海外漂泊的珍宝担忧,它们何时才能真正回归到祖国,回归到家乡。虽然我们不能像那些人斥巨资捐赠,但是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和尊重文物,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圆明园国宝展教会了我很多,在参观中看到的是瑰丽的国宝,听到的是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的喘息。由于文章篇幅,其他嘉定特色历史文物,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说了。最后衷心地祝愿十二生肖兽首能早日相聚,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观上海博物馆 篇11

啊,上海博物馆到了!眼前的博物馆高大雄伟,共有四层楼,外形像个中国古代的青铜大鼎。走进馆内,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这两个馆内陈列着许多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制造的青铜器和雕刻的塑像,这些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参观完一楼,紧接着,我们上二楼参观中国古代陶瓷馆。馆内的展品中,我最喜欢的是景德镇窑粉彩蟠桃纹橄榄瓶。它整体是白色的,形状像一个橄榄,花瓶身上画着一颗大蟠桃树,树上结着又大又圆的粉红色蟠桃,画面非常逼真,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博物馆的三楼是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法馆。书法馆展出的是从甲骨文起始,直至楷书的历代书法作品,包括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佳作在内的名家真迹七十余件,这些展品十分珍贵,书写出了“篆隶行草楷”的无限可能性,让我大饱眼福。我最喜欢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行书《景楼诗册》,这幅作品布局精巧别致,书写苍劲有力。

最后,我们来到四楼,参观中国古代玉器馆和中国明清家具馆。我比较喜欢玉器馆,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玉就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馆内三百多件精美的玉器,从红山、良渚时期的质朴神秘,到明清两代的精雕绝品,无一不让我为之心动。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有近百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有十三万件,藏品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等二十一个门类,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特色。

上海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中国历史知识,了解了众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真是不虚此行啊!

指导老师:龚菊芳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12

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而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汉唐时期的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科学缜密,经济开放,艺术灿烂,军事强大。根植在统治者内心的,不是玩虚假的数字游戏,搞面子工程,与民夺利,而是建设一个“外硬内软”的国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满足。人民也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连税负也降到了最低,医疗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在这片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竟成为统治者卖弄的噱头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拥有三百万人口,城市规划谨偌棋盘,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国商贾穿梭其间,市民百姓安居乐业。女人们可以不用为了病态美的骨感身姿而放弃享受美食的权利,可以身着男服甚至胡服,骑马,射箭,狩猎,蹴鞠,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弥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丰腴的身材。女人是可以当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儿媳妇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爱。

走出博物馆,回到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不甘,方才想起历史发展中出现倒退。

篇二:参观博物馆有感

就在前天冒着寒冷的天气缓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饱满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历史情怀参观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加了解了我们祖国成长的历史。我在参观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了祖**亲的伟大,决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展览中最深刻体会是此刻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祖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列强的屠戮和欺辱之中,这印证了“国家弱注定要被外族侵略”的规律。为了避免让历史重演,建设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还未绽开的花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奉献自我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少年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我,积累知识,锻炼能力,磨练品质。只有少年强大才会给祖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参观中使我愤愤不平的那就是有很多国家来侵占中国的领土在听见解说员慷慨激昂说到南京大屠杀时我仿佛看见那惨目人睹的场景时我的心里是阵阵凄凉但是我也仿佛看见中国人民在顽强与日本侵略者斗争时我立刻就想到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带领顽强的中国人民,与国民党积极合作,坚忍不拔、坚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我参观了明、清与抗日战争时看见了虎门销烟、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等在清代无能统治下迫使这些事情一一发生。抚今追昔、缅怀历史,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不能不谨记这样一个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中国人民和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所印证了的真理和教训,也是历史上无数国家和人民用他们的命运所引证了的真理和教训。社会发展局面,使我们的国家永保安全、稳定、繁荣、文明和强大。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更应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真抓实干的精神、以严谨活拨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开辟美好的未来……

一、鹅头桶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温州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只什么桶呀?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回头展望的鹅,使我想起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爸爸告诉我说:这种桶是温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鹅头桶,是古人用来装洗衣服的,因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里的,人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然后用手挎着鹅头桶提回家,这样既轻松又好看。我心想古人真聪明,我也要好好读书,假如我也发明一些东西放到博物馆,让将来的观看,那该多好啊!

二、蝴蝶盘

呀,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可好看了。听爸爸说,“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盘。”我们家也有果盘,但那是玻璃做的,虽然看起来很洋气,也很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字盘,在爸爸的讲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发展史。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要印书,先在一块磨平了的蜡石上将文章刻上去,然后一张纸一张纸地拓印出来,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就把原来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这样很费时,而且无法再版。后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人们觉得方便多了,毕升把一个个字刻在特制的泥块上。然后烧硬要排版时,就按文章将这些字排在一个特制的字盘里再去印刷,印完了放起来以后还可以再用。到了近代,人们发明了机械印刷,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还是要手工操作的,其实也没多大进步,现在可好了,采用电脑激光排版了,不但印刷速度加快,质量也越来越好,不知道将来的印刷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篇三:参观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去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了荆楚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展览。

在展出的鄂尔多斯地区(今内蒙古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有小型的兵器和一些动物形状的小饰物。展出的荆楚地区(今湖北省)的出土青铜器有兵器、器皿等等。相比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器只是简单模仿动物外形来说,荆楚地区的青铜器除了外形比较大、比较多之外,刻在兵器和器皿上的图案款式多而复杂,这些图案有人、动植物甚至几何图形。无论在鄂尔多斯地区或者是荆楚地区的出土青铜器都是工艺精细,形态逼真。如果不看介绍,恐怕你不会相信这些青铜器是我们的老祖先在二千多年前制造出来的。

展品中有一口青铜簋,外形象现在的饭锅,簋的两边各有一只耳环,一条不算长的铜链系着两只耳环,每个环上竟然看不到任何一点的接驳的痕迹,真是鬼斧神工!

我注意到展出的青铜器都是三只脚的,成语“三足鼎立”大概就是指这种鼎。为什么那时的器皿做成三只脚而不是模仿动物做四只脚呢?是为了节省材料或者从审美角度做出如此的设计呢?难道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有如此环保意识了吗?另外,设计三足鼎比四足鼎难得多,如果三足之间距离分布不当的话,鼎很容易就会倾倒。古人是用数学公式计算出三足之间的准确的距离还是用什么土方法来确定的呢?

博物馆参观收获 篇13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初一和初二的同学去参观国家博物馆。到了集合的地点,我心情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终于,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等待,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国家博物馆雄伟的建筑、大方的格局所吸引,真是太壮观了。

首先我们参观了远古时期展厅,看到了元谋人的牙齿,北京人的头盖骨,令我大开眼界,从中我感受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曾经生活的气息,仿佛我能看到他们钻木取火的样子。

接下来,我参观了商夏西周时期展馆,我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还有镇馆之宝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从中我看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当时经济的发达,我不禁赞叹到:古人们还真是技术高超啊!然后,我们进入了秦汉时期展馆,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中看到了专制封建王朝的霸气与秦始皇的气势磅礴。秦汉时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钱币,统一了度量衡,这让我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才干。

接着,我们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局面动荡,诸侯争霸,七雄并立。我们从精美的青铜鼎和吴越兵器中看到了手工业的发达。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博物馆中还收藏着非洲的藏品,这些木雕被非洲人民刻画的栩栩如生,造型饱满而充满张力,雕刻手法简练,既生动有趣、手法朴实,也不缺乏精巧细致的构思,形态各异,外貌也各不相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人物,非洲雕像在反映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表现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生灵。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 篇14

我说:“去博物馆吧,其他时间帮你们在家带孩子。”

侄媳妇很高兴,规划了路线图。侄子知道后有些不高兴,说:“叔叔婶婶来一趟不易,怎么净带着孩子去博物馆,那样只能是孩子看不懂,大人看不好。”

侄媳妇的看法则不同,法国父母最喜欢带着孩子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我们平时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正好叔叔婶婶来了,也喜欢去博物馆,带着孩子一起去,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我觉得侄媳妇的话很有道理,多带孩子到博物馆看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看到平日里不多见的历史景物,还可以看作是对他们心灵的一次洗礼。

至此,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所效力的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全天候无缝衔接的民工式操作与管理的单位,以能拼命的年轻人居多。慢慢地,我们“打天下”的这帮弟兄成家生子,家务成为摆在眼前的大事。孩子上了幼儿园,接着上学,平时好办,接接送送,老人帮衬着,放假了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个人拿大头,单位适当资助一点,抽两个责任心强,喜欢孩子,自己又有孩子参加的员工带队,组成“夏令营”,其实就是我们单位的夏季“托儿所”。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法子,孩子喜欢,比自己无聊呆在家里好多了;家长喜欢,总算可以清闲一下,认真对付来自工作上的各种压力。最初是到近郊,搞个三五天的野营拉练,再后是到省内的景区住几天,然后开始与旅行社联手去逛祖国的大好河山,新疆、云南、东北、内蒙古统统去过。从1996年夏天尝试着走得更远,先去了中国的香港、台湾,之后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瑞士、奥地利。一些不大的孩子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大人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孩子们已经去过了。大人们感叹,我们单位的孩子多幸福啊,年轻的职工也一直鼓励有关领导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坚持到他们的孩子长大,参与进去。

遗憾的是,这样的活动在我们单位职工的一片叫好之中,持续了13年还是停止了。直接停办的原因很简单,组团容易,选个带队的团长难,就是没有职工愿意带队出去了。而其背后的复杂情况是我们的孩子太不听话了,带不了,怕出事,更重要的是丢不起这个人。在决定停办这个活动之前,为了给职工一个能够交待过去的理由,就请最后一位带队出去的员工到单位的中层会上,专门做了有关的讲说。记得很清楚,当说到我们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怎么不听指挥、不听话、我行我素、行为出格怪异的时候,他是情绪激昂。而当说到下面这件事的时候,却是情绪低落,不禁潸然泪下。

这位员工不止一次作为团长带着孩子出去,从一般员工干到中层干部,工作有激情,关键时刻完全能够顶得上去。他说,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到了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有两位地接导游,还有从国内去的旅行社代表,以及单位的三个人,是一个阵容很强的管理团队。进去的时候我们先在大门外举着带有单位标志的旗帜合影,增强孩子们的团队荣誉感,并一再强调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为此还为每人发了一面小的五星红旗,举在手里,一个是容易看到,再一个是告诫自己是一个中国的孩子,你的一举一动事关国家形象。孩子们都答应得很好,几乎是像仪仗队那样齐刷刷高喊:好。看上去特别有团队感、荣誉感,中国孩子的自豪感。

进去的时候,正好有日本和韩国的学生参观团也在排队。开始我们的团队与相邻的日本、韩国团队差不多,都是按部就班地在等待中慢慢前行。但是时间一久,问题出来了,我们团队中的许多孩子开始变得烦躁、不安,抱怨声一片。随之便是找洗手间、打闹、嬉笑、喧哗、吃东西,队伍近乎散了。带队的大人开始安慰,让孩子们坚持一下,向日本和韩国的小朋友学习,不能输给他们。好家伙,不说不打紧,此话一出,也不知谁带的头,“打倒日本鬼子”的喊声立刻响彻凡尔赛宫,引来参观者的茫然侧视和不解。好不容易安抚下孩子们高昂的“抗日”情绪,在漫长的等待中走进凡尔赛宫,令人没有想到这才是我们团队混乱的开始。

在前一天的准备会上,地接导游反复交代孩子们,如果你不愿意听导游的解说,就跟在队伍的后边不要出声。再退一步,假如实在不想在里边参观了,就跟导游说,会留一个大人在进口处带着你们。不愿耐着性子听导游讲解,也不光是孩子,就是成人团也没几个认真听讲的,这已经成为我们旅行团的一个顽疾,影响极差。导游讲了不到五分钟,我们的团队已经完全失控,吵闹、追打、喊叫,搅得整个大厅乌烟瘴气。这时候在拐角处出现了一个商店,不经导游和带队人员同意,孩子们一拥而进,不大的商店迅速被占领,参观活动被无情地打断。

很无奈,包括地接在内的大人们只能站在商店外,唉声叹气,任由孩子们闹翻天。更让他们遗憾和无言以对的是,与我们的孩子一起进入凡尔赛宫的日本和韩国的孩子们,正跟在导游后边津津有味地听着讲解,整齐的团队,鸦雀无声,国旗一直紧紧地握在手里。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与人家孩子的差距吗?讲到这里,我的同事终于忍不住落下眼泪。会议室也一片寂静,无奈、忧虑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老板一怒,当下拍板:不办了!丢不起这个人!

私下里这位同事还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在一次被他批评之后,竟然以威胁的口吻对他说:你官不如我爸大,回去告诉我爸,看他怎么整你!看似笑话,实则荒唐,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忍受博物馆那种静谧、神圣的氛围呢!

此事就出自身边,尽管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经常被我们说起,个中因由一言难尽。时下,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很多家长利用假期带着孩子进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接受所谓的艺术熏陶。不惜重金让孩子出国游学,走进世界著名高校,开眼界沾仙气,期望孩子将来能够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此举,当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大丰富的体现,同时也需要厘清“为什么”,你为什么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为什么让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当你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群一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当然也是煞有介事地在参观。可以肯定,这些孩子是很难理解老师或是解说员所说的那些话,至多是弄个一知半解。比如大英博物馆、凡尔赛宫,不要说孩子,即便成年人没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知识,恐怕也很难看出个究竟,听出点门道。但是,老外之所以乐此不疲,我想并非为了让孩子了解多少历史与艺术,主要是感受博物馆那种与生俱来的庄严、庄重。让孩子在历史面前学会尊重、敬重、敬畏,让他们知晓在这样的场合该怎样举止得体,言语合适。到音乐厅也是如此,小小年纪谁能懂得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那些深奥的音乐思想,甚至也听不出音乐旋律的激缓与畅想。去了,就是为让孩子感知音乐带给人们的精神享乐,学会静静聆听,在悠扬的乐声中陶冶性情。

无论是带孩子去博物馆还是音乐厅,记住,这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形成与实践,决非放羊式、毫无规矩地大开大合。在这可以学不到知识,但一定要接受一般性的常识与训导,那就是遵守博物馆、音乐厅的基本约束。可以看不懂、听不懂,但不能够任性挥发,坏了大家的好事,毁了一锅粥。

其实,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去博物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雅兴。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应当有区别而待之,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蔡元培这样说:“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还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教育历来就有普及与精英两种形式,说得难听点,就是有些孩子可以经常去博物馆、音乐厅之类的地方,有一些就不必了。他的最爱,他的兴奋点在足球场、篮球场,甚至在田间地头,那里才是他们最好的战场。这点特别考验家长的心理承受力,盲目跟风,不但泯灭孩子的个性,还可能适得其反,把对孩子的教育煮成夹生饭。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啥意思呢?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穿透程度为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一样。这是古时候的规矩。生活在那么多年前的孔子就明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活在当下的人们怎么还能越活越糊涂呢!

这是个问题。

上一篇:高空施工合同下一篇:感恩的心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