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个人隐私权的概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只需通过各大平台注册用户, 填写相关信息, 就能利用手机或电脑来网络购物、手机订餐、网上办事。平台通过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数据, 并经过筛选、分类、处理, 整合保存在数据库中。用户在注册时填入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个人地址、个人邮箱等个人信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稍不注意就可能通过各大平台泄露, 被不法分子利用, 以致于许多人经常收到各式各样的广告邮件和骚扰诈骗电话, 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财产损失。

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活中是不欲为他人所知的信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个人隐私进行支配并不被他人非法干涉的人格权。然而, 个人隐私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个人隐私的研究有许多, 但却没有明确的界定。从传统意义上, 个人隐私不具有商业价值, 是自然人享受私人生活安定与私人信息秘密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人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个人隐私也有了新的含义, 侵权主体涉及互联网相关企业、商业公司等。对于隐私的保护也有了更大的界定:除个人传统隐私权的特征外, 还包括个人在各大平台自愿泄出的私人信息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

二、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在信息时代下, 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有许多, 这使我国的个人隐私保护工作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 用户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互联网平台用户缺乏对隐私信息的保护意识。互联网的普及使广大用户信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中, 绝大多数用户缺乏对自己信息安全保护的认识。虽然大多数平台会设置应用软件的安全保护功能, 但对于相关的安全设置多数用户并不了解, 导致这些安全功能被搁置, 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许多网络勒索病毒都是因为用户对其没有防范心理, 随意点开不明链接, 才导致自己用户号被盗。大多数人的手机里不光有社交软件, 还有许多交易软件。一旦社交软件账号被盗, 会联动个人交易信息的安全, 甚至影响社交好友的信息安全, 被不法分子利用, 造成财产损失。

(二)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数据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 个人信息数据化已经成为常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采集信息:例如到银行办理业务、网上购物、购买车票、在手机上办理业务、网上购物点餐等, 这些都会产生敏感信息, 而这些信息会因为相关企业保护不当, 管理不健全而流入信息交易市场。而大多数人在使用后不会及时删除相关信息, 就会被数据库保存下来, 而这种保存手段明显侵害了个人隐私权。学校、医院、移动电信、银行、铁路运输、民政部门、公安部门、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等都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由于利益的驱使, 使部分企业和个人利用不法手段倒卖信息个人隐私在数据采集阶段就遭到了侵害。

(三) 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环境的好坏也是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否得当的重要因素。如果社会氛围良好, 那相对的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会更加有利。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相关部门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宣传不到位

虽然有关部门会在每年定期举行信息安全宣传活动, 但这种宣传还未成为常态, 无法净化社会环境。

2. 企业没有处理好相关信息保管企业利益与信息公益化的关系

保护用户信息是每个企业能够维持良好形象的关键, 企业又是需要盈利的,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 难保不会有企业铤而走险, 贩卖信息。解决用户信息安全与企业利益冲突的问题是必要的。

(四) 信息贩卖问题严重, 违法成本低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许多企业都有大量的用户信息, 因为利益的驱使, 会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利用这些用户信息赚取不正当利益。这种情况日益严重, 虽然公安部门等对其进行了严打, 也摧毁了不少不法分子的窝点, 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所导致的, 特别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的法律体系。通常人们在信息泄漏时是以侵犯名誉权, 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方式进行。个人隐私一旦泄露, 其造成的损失, 带来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我国现在缺乏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和具体的处罚原则, 这导致对个人隐私侵犯的维权难以操作。

三、对于个人隐私泄露的相应措施

个人信息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上文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 采取多管齐下的预防措施。

(一) 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个人信息安全观念, 提高全国人民信息安全意识, 有效防止一定的个人信息泄露。企业也要营造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氛围, 加强内部员工的监管, 对用户信息倒卖的现象进行打击。公民个人要增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通过学习来提高技能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不点开那些突然跳出来的广告页面, 不安装安全性不明的插件不在和陌生人聊天时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减少个人敏感信息的泄出, 不分享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约束自己的网上社交行为, 不轻易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在办理需要填写个人敏感信息的业务时, 注意相关企业是否有保护用户信息的条款, 是否会对信息安全负责。如果信息不慎泄露, 及时向相关企业维权, 要求删除信息。如有损失, 经过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如不能解决, 还可使用诉讼手段维权。

(二)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技术

通过对数据层面的信息保护技术的不断更新, 来适应这个日益变化的网络环境。有关技术部门要加大对应用技术的投入, 提高社交软件的安全性能。性能良好的社交软件是信息保护的基础。所以有关技术部门:

(1) 应尽快制定社交网络开发的安全性标准, 制定软件安全等级和测评标准。 (2) 及时修补社交网络安全漏洞, 加强开发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安全意识, 提高开发人员的业务能力。 (3) 限制第三方软件获取个人隐私, 减少第三方软件采集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4) 赋予用户对自己信息的掌控权, 对于一些不需要的软件上的个人信息, 用户能够自主删除。 (5) 社交平台应提供加密的安全平台供用户传输加密信息和重要数据。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正对我国存在的信息倒卖严重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相关隐私保护法, 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法律体系,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制定相关的专门性法律

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社交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商业化的相关法律。

2. 补充完善现有相关法律

在侵权责任法和刑法、民法、宪法等法律中完善修正关于个人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让相关的违法行为有明确的制裁措施, 并得到遏制。

(四)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安全方面也要加强监管,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对侵害隐私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加强对全社会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 通过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报, 在电视上投放公益广告, 尤其要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投放用户需知, 提醒用户增强安全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泄露。

四、总结

信息社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也使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因此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十分必要。而且, 个人隐私属于社会联动性工作, 不仅需要技术和法律层面的完善, 还需要增强公民个人对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 来提高个人隐私的安全性。政府需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全社会人们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有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加强监管和自律, 给用户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 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完善信息保护技术, 推动信息保护技术的研究, 为社交网络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通过这些方面同时进步, 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才可能有效进行。

摘要: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 用户缺乏信息保护意识, 大数据时代信息透明化, 社会环境不足以维持个人信息安全, 信息贩卖问题严重缺少相关的法律保护隐私权, 要加强信息保护意识, 提高相关技术, 完善法律, 加强监管。

关键词:个人隐私权,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

参考文献

[1] 朱珊.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方法探究[J].农家参谋, 2017 (21) :203.

[2] 孙波, 王岩.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权保护[J].中国冶金教育, 2018 (3) :96-98.

[3] 孟晓明, 贺敏伟.社交网络大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中的个人隐私保护[J].图书馆论坛, 2015, 35 (6) :67-75.

[4] 马舲.浅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隐私保护[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 18 (4) :120-123.

上一篇:浅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下一篇:聚焦城建理论领域集合业界精英智慧发布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中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