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应用的优势及缺憾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内科和外科之间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非血管内介入治疗,近年来,后者在临床中的应用率逐渐降低。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应用1~2 mm直径的穿刺针,经浅表动脉穿刺进入血管系统,并根据血管解剖结构,在血管造影仪器的引导定位下,将导管直插至病灶部位,并沿导管注入造影剂至病灶部位,从而显示出病灶部位的形态以及血管分布情况,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因其操作快速简便、微创、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在妇产科中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但该技术仍存在许多尚待提高的方面。该综述就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可能的缺憾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优势

妇产科疾病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例如开腹术、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等,最终均进入腹腔实施病灶切除,甚至是将病灶寄生子宫切除。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逐渐应用血管性介入技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可显著降低对器官的损伤,在各类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1.1 介入治疗对于妇产科学的新认识

介入治疗是以血管为基础,实际上是对血管解剖结构的研究。在介入治疗技术中,通过血管造影,提高了对女性生殖系统中各血管的认识。对于左卵巢动脉的传统认知中,认为左卵巢动脉主要发自左肾动脉,而对其左卵巢动脉进行造影显示,其实际上主要是源自腹主动脉。关于子宫动脉分支的相关研究较少,经动脉造影发现,输尿管支主要承担输尿管宫颈段的血供,此分支栓塞将使输尿管宫颈段发生狭窄和坏死;而膀胱支是膀胱的主要血供,将其栓塞可引起膀胱坏死,从而引发膀胱阴道瘘。经介入治疗后产生的膀胱部分坏死以及输尿管坏死均是妇产科重要并发症,因此,在治疗中要求熟悉血管的解剖结构,避免将输尿管支以及膀胱支栓塞,从而预防上述并发症。

此外,研究发现[1],子宫血管主要来源为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以及卵巢动脉,其中,子宫动脉为主要血供动脉,如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以后,对阴部内动脉以及卵巢动脉造影可发现,子宫能够从上述各动脉中获得少量的血供,从而维持子宫存活。而对卵巢血供的研究中发现,卵巢血供主要来源于卵巢动脉以及子宫动脉卵巢支,两支动脉在卵巢中交错形成血管网,当次全切除子宫或者子宫全切后,卵巢的血供将较正常时减少6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卵巢功能的受损越严重。

基于上述认识[2],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保护其卵巢及子宫功能,具有传统治疗方法无法企及的优势。

1.2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1.2.1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1)宫颈癌,血管性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多集中于宫颈癌。早期治愈率在85%~90%左右,而中国晚期以及巨块型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降低。目前常在宫颈癌术前应用,并辅助化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瘤分期,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大的空间,可提高治愈率,并清除微小病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2)滋养叶细胞疾病。目前,血管性介入技术在滋养叶细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尚不及其在宫颈癌中普及,主要是由于该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相关研究表明[3],该技术在难治性绒癌以及绒癌转移灶方面的应用较困难。但仍有研究发现[4],血管性介入技术在绒癌以及侵蚀性葡萄胎治疗中可有效降低h CG浓度,并可缩短疗程,对于病灶出血者,还可实施栓塞术进行治疗。(3)其他,相关研究报道[5],血管性介入治疗还可用于其他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研究[6]将其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了新思路。

1.2.2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1)妇产科大出血,妇产科大出血主要是由异位妊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病变、宫缩乏力以及产后肿瘤破裂等导致,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尤其是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血管性介入治疗可快速止血,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在治疗妇产科出血方面具有外科手术止血所不具有的优点。(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保守治疗方法较多,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者具有手术禁忌症者,临床处理难度较大。血管性介入治疗可有效避免手术风险,且对于各类难治性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尤其适合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血管性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的创伤小,不良反应少,能够保留患者的子宫及子宫功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个性化、舒适化及微创化的现代医疗理念,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方法。(3)子宫腺肌病,传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是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生育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临床研究表明,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子宫腺肌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具体疗效,目前仍具有较大争议,有必要对其展开大样本的深入研究。(4)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腹术治疗,创伤大,且难以保全患者的生育功能。采用血管性介入治疗不仅可直接杀死胚胎,能够有效预防出血,且对输卵管无损伤作用,有效确保了输卵管畅通,对于患者生育功能影响较小。此外,还可降低麻醉风险[7]。

2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应用的缺憾

2.1 血管性介入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在妇产科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血管性介入治疗前,需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主要是由于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等良性疾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时尚未获得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因此,在治疗前需实施刮宫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MRI检查等,必要时还需进行穿刺检查等。

2.2 副损伤及并发症

血管性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副损伤及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膀胱、输尿管、子宫内膜、卵巢以及血管等的损伤,可引起疼痛等。对于疼痛等固有并发症,通常予以镇痛药物即可解决,也可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性操作,并规范操作技术减少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并发症,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也可缓解。

2.3 操作技术规范化不足

目前,我国关于血管性介入治疗尚无统一的诊疗规范,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副损伤以及并发症等。此外,在操作人员方面,缺乏专科医师,多是由妇产科医师或者放射介入科医师承担,缺乏统一、深入的专业认识。因此,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诊疗规范,并有效避免副损伤及并发症非常重要。

2.4 适应证及禁忌证不够统一

目前,关于产后出血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指征已比较统一,但对于其他的妇产科疾病,如异位妊娠、子宫腺肌病以及子宫肌瘤等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尚不统一,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

3 展望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可使很多复杂的外科手术变得简单化,且使得很多无法认识或者无法治疗的妇产科疾病得到正确、深入的认识,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从全新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解释了妇产科疾病,并应用一种新的思路去认识和解释妇产科疾病的具体发生以及发展过程。血管性介入治疗相比于传统妇产科疾病治疗方法,更加符合多样化、个性化、个体化和微创化的医疗理念及治疗原则。妇产科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其优势尚未充分体现出来,且其缺憾也尚未完全被认识,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应扬长避短,全面优化妇产科介入治疗技术。

摘要: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利用放射学技术,并结合临床诊疗原理,通过运用各类导管及相关器材沿着血管直达病灶,从而诊断和治疗病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因其具有微创、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产科中广泛应用,在治疗产科大出血、异位妊娠、妇科肿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仍不可避免一些治疗缺陷。该文就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可能缺憾进行综述,旨在为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缺憾,优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向阳.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2):881-883.

[2] 包香香,林峰,钱旭芳,等.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35例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3):148-150.

[3] 陈春林,刘萍.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相关问题[C].//2008年全国妇产科围手术期相关问题及治疗并发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6-18.

[4] 潘翠金.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29-30,32.

[5] 蓝爱琴,王丹霞.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28-4029.

[6] 刘萍,祝江红.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发展史[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2,2(1):57-59.

[7] 赵立霞.血管性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9,44(9):60-61.

上一篇:煤炭销售所遇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下一篇:地下车库存在问题研究及优化设计探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