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2022-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内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内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浅议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内控规范

摘要: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对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规范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由于该基本规范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那么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这一规范呢?笔者认为,应发挥内部审计的特点,监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协助企业管理层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監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又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确认者,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既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定职责,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2、目前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现状

当前,电网企业顺应“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运作要求,通过创一流、同业对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工作,已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受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管理理念或制度运行模式,直接制约或消极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电网企业四大关键业务上;

(1)预算管理能够控制各部门业务的价值创造和资源运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在电网企业中,预算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责任预算和资本预算。成本、资本性支出项目均是电网企业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环节,任何一方面出现不足或执行偏差都可能使预算流于形式。

(2)固定资产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电力行业而言,其固定资产有其行业特殊性,即规模庞大、价值高、分布分散、变化快,要妥善管理好固定资产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账卡物不符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制度规定方面的限制、业务处理记录流转的不及时性、工作中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3)电力工程涉及国计民生,往往耗资巨大,业务流程长,除项目分析、预算、招投标、项目资金拨付、工程物资采购、工程施工、工程决算、工程结算外,还涉及工程变更、余旧物资与资金处理、工程项目审核、技改与大修流程等业务内容。同时涉及部门多,易存在着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

(4)电力销售是供电企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它包括业务报装、电能计量、电费抄核收、电费核算环节。营销部门的“抄核收”过程直接涉及到资金的收取,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对其的控制也一直是各级公司和部门领导所高度重视的。3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协助企业管理层实施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1 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和执行力

内部审计师处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对企业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会计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因素非常熟悉,清楚各项业务活动的关键控制点,通过检查所属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各项业务系统应设置的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是否完整、严密。

3.2 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修订

内部审计作为电网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监督机制,在电网企业经济活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担当着参与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与修订的重要任务。为此,电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企业内部工作的情况,熟悉本行业特点,广泛参与物资采购、生产运行与维护、电力营销、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方面的内部控制工作,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服务,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促进电力事业快速与健康发展。由于内部控制又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在实施中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完善、更新,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既要参与规划和设计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方法和程序,又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不断整合、提升、完善、修正的工作。这样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以下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一是通过对财务收支进行定期审计,加强资金和财产物资管理,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我们重点进行了专项审计,重点对资金收支安全、银行账户和存款安全、现金和票据、等进行审计调查,检查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其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提升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保障电力各项事业发展;二是通过对电力企业大宗物资和设备采购招标、投标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对物资、设备管理使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一方面力求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和最好的服务承诺,另一方面提高物资和设备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对电力修缮工程、基建工程的监督和审计,对工程规划、设计、报建、招标以及开工、施工、竣工、办理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保障修缮及基建资金的投资效益,为企业节约资金;四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五是通过对公司系统各供电公司电力销售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电力销售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进一步规范电力销售管理;六是通过对电力企业集体资产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可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电力企业集体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监督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3.4 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咨询职能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满足管理目标而履行的除保证活动之外的一系列服务职能,也是现代审计功能的拓展。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长期在企业内部开展工作,在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内部审计应通过提供宣传、意见、建议、决定等咨询活动特有的方式,将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政策、制度、企业文化等进行广泛传递和渗透,使企业增强控制意识,改善内部控制的软性环境,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相对于监督、评价来说,提供管理咨询和增值性审计服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电

力企业发展,内部审计理念的转变,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逐步树立起审计服务理念,逐步实现从重审计监督轻审计服务,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更加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之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监督中提供有效服务,在服务中实现严格监督。

3.5 不断拓宽监控领域

当前,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有:一是财务收支审计,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三是以工程结算审价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主的工程审计。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电力企业的内审要转变观念,加大审计创新的力度,将审计关口前移,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源头追踪,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向过程控制,从注重经济领域转向基建、生产、工程、电费电价等领域,不断延伸审计领域和范畴,才能更有利于履行审计职能的发挥。

4、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环境

4.1 推动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保障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根据《内控规范》要求,内部审计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审计委员会。根据电力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建议设立由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负责人由行政一把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批准内部审计机构提出的年度审计计划,授权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查阅企业所有的内部控制资料,定期听取内部审计机构内部控制情况的检查汇报,审阅批准内部审计机构提交的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4.2 内部审计监督要逐步完善监控网络,实施调整监控策略、方式和手段

按照电网企业“SGl86”要求,以审计综合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为重点,建成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审计管理平台,建成审计信息化系统,拓展专项审计辅助分析功能,实现与财务、营销和工程(包括概预算、工程造价审核软件)等系统的数据共享,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实现在线、全过程控制。从对突发事件的监督转向预控、动态、经常性的监督,充分发挥内控的超前预警、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3 加强审计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审计队伍,在《内控规范》实施后,这一需求将会显得更加迫切。当前,我们的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以财务管理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为主,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工作能力和专业背景与《内控规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要大力加强涵盖多个专业的专职审计和兼职审计队伍的建设,采取集中培训、以审代培、以老带新等方式拓展培训模式,做到理论性和实务性相结合。要借鉴内、外部审计的成功做法,积极研究审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提升审计人员能力水平的激励措施,提高审计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要选聘部分专业骨干和专家组成兼职审计队伍,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培训、咨詢、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大学会计系合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S],2005

[2]杨高惠,浅议企业的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9

[3]湖北省电力公司孝感供电公司审计部,关于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华中电力财会,2008第1期

[4]余立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的新契机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2009

作者:侯文臻

第2篇:基于内控视角的EPC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摘要:EPC身为近年来一种新的项目开发管理模式,集设计、施工、采购为一体,有利于加快项目进度、统一控制项目成本和质量,缩短项目管理协调环节具有明显效果,但因其集成度高,项目管理难度加大、管理链条重心下移,需要提升管理手段和水平。站在内控视角,对EPC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跟踪,多角度实施项目管理。基于此,站在内容视角,对EPC工程项目全程跟踪审计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工程项目规范和高效兼备。

关键词:内部控制 EPC 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

前言:EPC总承包模式在发挥节约资源、集约化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方面作用较大。对比传统工程管理,EPC模式中,企业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期间,会面临很多问题。由此,文章站在内控视角分析,就跟踪审计实施全过程展开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希望能合理控制审计风险,确保工程进度、投资规模和质量平衡。

1 EPC模式特点

一直以来,在EPC工程项目应用发展中,加强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管理,可以全面跟踪项目执行和投入情况,客观反映项目执行进度,这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EPC模式具有自身管理特点:

(1)项目经济性较高:由原来一对多的合同关系,变更为投资方和总包方一对一的合同关系,在一份合同范围内全面管理设计、协调、施工、采购,全面发挥设计与施工优势,提升项目集成管理,便于对工程投资与进度进行统一管理,降低各参建方协调成本,降低投资方管理风险。

(2)业主权力下沉:EPC模式承包和传统成本间存在较大差异,签订合同后,实施阶段,人员角色职能将发生改变,总承包商深处主动位置,业主权利主要被限定在合同范围中。承包商负责项目采购、施工、设计过程,便于提供充分设施,做好各项运行准备,与此同时,还要承担设计与施工责任;业主应确定自身需求,工程建设期间,加强管理与监督工作,全面减少项目管理工作量。

(3)项目管理责任下沉: EPC模式下,总承包商是项目责任主体,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承担主要责任,对承担各项工作的下属团队或分包商的履职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减少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推诿扯皮,有利于整个项目风险的归口管理。

(4)投资方管理难度加大:作为项目投资方,是项目的最终责任主体,而其对项目的管理目标主要通过对EPC总包方的管理来实现,虽然有利于克服设计与施工脱节造成的各种矛盾,从而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合理控制项目投资、发挥效益,但其管理路径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

2 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EPC工程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管理很重要,其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项目整体效益。但EPC项目甲乙双方,职权如何划分明确,业主在执行项目全程跟踪审计期间,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具体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 跟踪审计依据问题

现阶段,对EPC工程进行审计监督,其审计监督效力不具强制执行力。承包与发包商应处在相同法律地位,只有通过合同约定对审计监督进行赋能,方能确保跟踪审计工作有据可依。但是,EPC模式属于新型模式,而且设计、施工、采购集成管理,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很难做到事前合同约定面面俱到,承包商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较多也不愿意接受全程审计跟踪。

2.2 跟踪审计定位问题

因EPC项目作为工程总承包项目,参建方包含供应商、分包商,管理层条口很多,协调难度十分大,项目实施期间经常有管理界限不清的问题,基于此,审计机构管理越位情况时常出现,最终很容易导致系列安全隐患与财务风险产生。

2.3 跟踪审计对象风险

在传统模工程管理中各职能有着不同的责任主体,审计工作只需要负责某个特定方向对象的工作。但在EPC模式中仅有一个管理主体,一般存在专业EPC审计人员经验不足、思维传统固化、、审计人员工程知识储备不足等困难,成为EPC模式下审计工作最大难点。

2.4 跟踪审计配合风险

EPC模式下,各参加单位多与总承包签订合同,而与建设方没有直接合同关系,且跟踪审计与自身利益相悖,因此各分包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等配合的积极性不高,,常常会出现妨碍跟踪审计工作情況。此外,因工程款结算和承包商利益密切相关,且容易引起法律与经济纠纷,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程跟踪审计工作落实。

2.5 跟踪审计与其他审计关系

EPC项目多为应急项目,项目建设周期要求高,跟踪审计在有限时间和较高难度下,审计成果难免有不足,而项目很多后期需要工程结算审计和政府审计等,对于跟审结果与其他审计工作的差异可能比传统项目偏差加大。

3 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解决措施

结合EPC项目中的阻碍,业主需要创建将风险作为导向的全程跟踪审计机制,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强化过程控制,降低项目建设风险。

3.1 完善跟踪审计机制保障

EPC业主应结合项目特点,在项目招投标阶段,规划项目审计机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与承包商、施工单位等跟踪审计工作范围、权限和义务,提前预定审计方案,排出与项目建设周期对应的审计时间表。在EPC项目前期立项、征迁与可行性等环节参与工作,做好审计监督准备工作。

3.2 强化跟踪审计资源整合

为发挥EPC项目全程跟踪审计职能,为项目提供准确及时监督与咨询服务,跟踪审计工作应侧重资源整合,包括但不限于审计人员整合要兼具工程和审计知识和经验,整合监理和投资方监督力量,整合自身和各方审计所需资源和条件,优化审计范围,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好项目审计价值。

3.3 优选审计机构

项目发包商和承包商一同审计项目期间,应选择优质审计机构,便于发挥项目跟踪审计作用。选择外部审计机关期间,应做好下面几方面控制:一,全面分析EPC项目特点,联合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层项目要求、监管模式,就审计工作提出明确需求;二,掌握审计机构能力,了解机构背景和服务优势,掌握机构资质信息与服务业绩内容,合理选择审计机构;三,深入挖掘审计机构潜力,认真制定审计方案,合理配置审计人才,确保为项目审计提供最佳服务。

3.4 发挥好审计合同作用

签订科学的跟审合同有利于降低项目风险。一,项目合同除确定甲乙双方权利与职责,对跟踪审计范围进行明确和保障;二,在合同中除确定项目全程跟踪审计沟通形式和审计争议解决方案,也要明确审计成果的质量要求,尽量做到量化指标,界定清晰;三,项目审计期间对于合同约定之外委托事项,预留解决路径,排出跟审单位后顾之忧,比如明确工程重大变更审计费用结算方式。

3.5 科学把握设计和变更区别

EPC项目建设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有时难以区分设计和变更,有人认为EPC施工和设计一体就不存在变更一说。这是不对的。现场审计期间,需要甲乙双方配合,避免“随做随签”行为出现,更不能出现先施工后设计的错误,认真规范把控好设计、工程签证流程。

结语:综上所述,在EPC项目增多和有关制度不断健全的当下,加大EPC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项目建设十分重要。基于此,更新传统审计理念,做好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等过程跟踪审计,应全面发挥跟踪审计风险防范、总结项目等优势,其对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匡盛. 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J]. 居舍,2020(02):4.

[2]邹媚. 基于内控视角的EPC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2):135-136.

[3]徐菲,王斯佳. 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J]. 居舍,2019(31):189.

南京旅游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作者:崔焕海

第3篇: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政府审计部门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一项重要的新的审计业务,是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风险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分别从目标视图、组织视图、内容视图、过程视图、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方法及技术视图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为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关键词〕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视图

Implementation Mode for E-government Project AuditWang Qifeng Yang Jingbo

(Business School,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Ningbo 315100,China)

〔Key words〕e-government;project audit;implementation;views

应用信息化的手段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能够实现政府各项业务管理的电子化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服务,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以及政务运行的透明度。但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营也伴随着高风险,电子政务的投资能否取得预期的回报、电子政务项目能否按进度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能否在提高政务效率和公众服务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运行体系是否完善等直接决定着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成败。如何有效控制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电子政务建设领域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按照电子政务特定要求或针对电子政务特定的问题进行的审计。与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及其信息技术控制测评相比,电子政务专项审计属于非常规性审计,它是为促进电子政务的安全和有效运行,针对其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服务内容、业务基础、保障条件、支撑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特定要求或存在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审计[1]。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内容包括系统投资预算财务审计、功能方案审计、招标审计、开发审计、数据运行审计、软硬件管理审计、安全审计、用户满意度审计、实际支出审计和应用水平审计等方面。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分别从目标视图、组织视图、内容视图、过程视图、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方法及技术视图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

1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研究现状分析

电子政务审计作为加强政府透明和责任不可缺失的手段正在受到各国审计机关的高度重视。审计机关电子政务审计的成熟度,取决于国家电子政务达到的水平,以及审计机关自身的技术。国际上,电子政务审计的内容包括:(1)对软硬件采购的财务审计或者作为收支系统常规检查的一部分;(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3)关于电子政务活动的,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效益审计;(4)系统开发生命发展周期审计等。各国在电子政务进程方面发展水平不同,审计机关在电子政务审计方面经验和审计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英国审计署对政府公共服务目标数据系统质量审计的内容主要有:检查数据系统设置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确定使用的数据是否与公共服务协议目标相关,协议目标规定的绩效内容是否完整;检查数据系统在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操作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确定数据系统是否被明确地定义、建立了相应的文件,数据系统运行期间所产生数据的可靠、可比性;检查数据结果报告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等[1]。

国内外针对电子政务绩效和系统审计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如文献[2]分析了国内外电子政务审计的发展形势,从电子政务审计的目标、内容、法律依据、方法、风险与控制、若干关注事项和审计人员知识构成等做出了分析和研究[2]。文献[3]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实施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的审计监督,并基于我国“金审工程”平台开发了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网络实施审计监督的平台[3]。文献[4]在阐述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新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实施、结项、运营以及专项考核审计的概念、目标、范围和试用标准[4]。文献[5]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和评价报告、审计文档的保存等[5]。文献[6]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3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电子政务效益审计指标体系,从而提供客观科学的电子政务效益审计依据[6]。在实践方面,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开展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及政府绩效的审计工作。如青岛市审计局根据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工作安排,对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杭州市审计局首次组织了对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资金项目的审计调查,通过建立“指标评估+系统测试”的审计模式,初步建立了一套包含应用效益、建设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电子政务项目资金审计、电子政务项目绩效审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审计等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规范和可以参照的实施模式。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和需求,本文从审计目标、组织、内容、过程、法律法规、方法及技术等多个方面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展开研究。

2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传统的财务审计的相关内容,如对电子政务项目的投资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也涉及到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绩效审计,如通过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地提高了政务处理效率、是否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等;也涉及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的审计,如项目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进度完成项目建设等;同时还涉及到电子政务系统的审计,如系统的漏洞审计、系统的安全性审计、系统数据审计以及系统运行的内控制度审计等。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项目审计和财务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需求,因此必须整合相关的资源,有效地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变革现有的审计模式,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合电子政务项目特点的、能够全方位地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方法和模式。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以及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实施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分别从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组织形式、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内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过程、电子政务项目审计依据的标准和法律法规以及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方法与技术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每个维度分别由相应的视图进行描述。

2.1 目标视图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是开展项目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根据电子政务项目的特点和作用,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视图由以下几个目标构成。首先,通过电子政务项目审计要从财务的角度实现电子政务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审计和评价;其次,要从时间、质量、成本、组织等方面实现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绩效评价;再次,要从政务流程优化、政务公开、公众服务优化、效率提高等方面实现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绩效审计和评价;最后,从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对电子政务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和评价。

2.2 组织视图

审计组织是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组织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审计不同与传统的项目审计和财务审计,它既涉及到资金、绩效等传统审计的内容,也涉及到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因此,在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时,我们建立了一种政学产研相结合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组织模式,即该组织模式由政府审计机关、高校、审计研究所及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联合构成项目审计领导小组和审计实施小组。该组织模式的特点在于:(1)政府引导:项目审计的研究与 实施是在市审计局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2)政学产研结合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项 目审计的研究与实施将以市审计局为主体,联合市审计研究所、高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及第 三方独立的专业机构组成的研发队伍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和审计方案确 定;(3)政学产研结合开展信息图1 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化审计实践:在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以市审计局相关业务处室为 主,与市审计研究所、高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及第三方独立的专业机构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小组,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工作。

2.3 内容视图

内容视图是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核心,它既包含电子政务项目相关的财务审计、电子政务建设的项目管理审计、电子政务应用绩效审计以及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等,具体包括投资预算财务审计、功能方案审计、招标审计、开发审计、数据运行审计、软、硬件管理审计、安全审计、用户满意度审计、实际支出审计和应用水平审计等。其中:投资预算财务审计和实际支出审计属于电子政务项目财务相关的审计内容,主要审计电子政务项目投资预算是否合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是否存在资金挪用问题以及资金的使用绩效等问题;招标审计、开发审计则属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项目管理审计,主要审计项目是否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其过程是否公开、公平和公正,招投标的相关文档是否齐全等,而开发审计则是从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全生命周期中的开发进度、质量、文档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审计以评估项目管理的绩效;用户满意度审计、应用水平审计主要是对电子政务应用绩效的审计,评价电子政务的应用对政务流程优化、公务人员满足度、社会公众满意度、办事效率提升、政务公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而数据运行审计、软硬件管理审计和安全审计则是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角度进行信息系统的审计,既包括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面的审计,也包括电子政务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方面的审计。

2.4 过程视图

过程视图是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过程,它包括确定审计主题和审计目标、界定审计的详细范围、确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评估测试结果、与管理层及被审计单位沟通、撰写审计报告等环节。其中:确定审计主题与审计目标是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要确定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主题范围和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既可以是目标视图中提到的完整的目标,也可以围绕着特定的目标展开;界定审计的详细范围则是根据审计的目标,针对被审计单位特定的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审计内容的细化和界定审计的边界;确定审计计划则是根据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审计计划、包括进度计划、审计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和审计资源计划、审计风险控制计划等;实施审计阶段则是根据审计计划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工作,包括收集资料、确定审计及测试方式、列出需要访谈的人员名单并进行访谈、查阅审计所需要的有关部门的政策、标准和准则、利用相关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对所有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等内容;评估测试结果则是根据审计过程获取的相关数据和发现,根据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和相关指标,对电子政务项目的财务绩效、项目管理绩效、应用效果绩效和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与管理层及被审计单位沟通则是根据评估结果与审计领导小组及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交底,提出初步的整改方案或建议;撰写审计报告是项目审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根据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结果完成审计报告。

2.5 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

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是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法律和政策保证,是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依据。目前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可参照的标准包括我国国家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总体组制定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政务系统设计规范、信息资源公开规范、公众服务流程规范、政务资源管理规范、系统运行安全规范等;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制定和颁布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和电子政务相关IT标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1]88号)》、审计署《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汁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

2.6 方法及技术视图

方法与技术视图是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技术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方法与技术既包含传统审计的一些方法,也包含一些特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文档检查、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启发式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访谈、集成化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信息系统测试、信息系统安全评估、联网审计等。

上述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的6个视图是一个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它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目标、组织、依据、方法、内容和过程,通过该模

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撑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工作的开展。

3 结束语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服务型政务的建设需要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支持,而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风险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绩效和推动服务型政务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分别从目标视图、组织视图、内容视图、过程视图、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方法及技术视图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撑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工作的开展,为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美英澳政府信息化专项审计[R].国外审计动态,2007,10(14).

[2]郑伟.试析电子政务审计[J].审计研究,2007,(4):38-42,37.

[3]杨茁,孟宇.黑龙江社会保障基金电子政务管理网络审计监督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3,(21).

[4]吕成戍,史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形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6,(7):33-34.

[5]吕成戍,史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问题[J].情报杂志,2007,(12):43-44,47.

[6]吕俊,黄宏毅.我国电子政务效益审计指标体系初探[J].审计月刊,2006,(2).

作者:王琦峰 杨静波

第4篇: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方案

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按照公司****年审计工作计划,对****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为确保审计有效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审计目的

通过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查找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促进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为20**~20**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可延伸审计其他年度。

三、审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3.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四、审计内容及重点

在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一)预算管理

1. 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是否制定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可行,是否与上级管理部门的预算管理方面的要求一致;

2. 预算编制和审核:预算编制是否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审批”的程序;预算是否涵盖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营业务活动,重点关注除电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审核是否有专业人员的参加;预算项目是否细化,是否存在预算项目过粗,不利于执行和考核的情况(如其他费用支出过大);是否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月份预算或季度预算;预算审核时是否考虑公司发展目标和资产经营目标。

3. 预算执行和调整:经审核批准的预算是否进一步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单位),并形成预算责任体系;是否按照预算目标,并结合实际业务活动逐月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台账;是否按资金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预算外支出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预算调整是否经过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4. 预算分析和考核:是否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月度

(季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是否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预算考核是否真正得到有效执行,考核结果是否兑现。

(二)成本费用管理

1.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建设:获取企业成本费用相关管理制度,分析其是否覆盖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支出,各项费用标准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

2. 成本费用控制审查:成本费用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有无未经审批的预算外支出;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是否到位,监督考核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按制度规定执行成本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如福利费开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差旅费是否符合标准等。

3. 成本费用核算审查:成本核算是否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有无将职工薪酬、招待费、会议费等控制费用列入其他成本费用的情况;有无成本费用挂账的情况;有无通过往来账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

(三)资金管理

1. 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是否按照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资金管理的要求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分离制度、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现金收支控制制度、银行存款控制制度、其他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及货币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等。职责分工

和授权审批程序是否明确规范,办理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 资金预算管理: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否纳入预算管理范围,是否按预算管理的规定定期编制资金月度预算,企业的各项费用开支是否均纳入资金预算。

3. 资金使用、审批、支付:是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分类管理。资本性资金支出、专项管理的成本费用支出及管理费用支出等不同支出的资金是否规定了不同的审批程序,各项支出的审批流程及审批权限是否明确;资金支付的申请、审批、复核和办理是否按照规定执行;财务部门在执行资金支付程序时,是否实行计划、审核、支付的独立程序,并定期核对。各项捐赠支出及大额资金支付的审批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4. 资金安全管理:是否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出纳人员是否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是否存在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的情况;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的情况。使用电子支付的单位,操作人员是否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个人证书和密码是否由责任人保管。

5. 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库存现金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是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是否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金进行盘点,是否存在“白条抵库”等情况;取得的资金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存在收款不入账,账外设账,“坐支”电费收入的情况;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注销是否经上级部门批准;电费资金账户是否专门设立,是否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管理;其他部门和人员是否存在开设、管理银行账户和印鉴的情况;是否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调节不符,是否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出纳人员是否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资金收支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有专人复核,并重点对资金支出凭证、银行对账单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

6. 银行汇票管理:是否按票据管理相关制度,建立银行票据备查登记簿,登记簿登记内容是否规范健全;是否定期对银行票据进行盘点。

7. 票据及印章管理情况:是否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是否严格执行银行预留印鉴分人保管、妥善使用的制度,财务专用章是否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是否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是否存

在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全部印章的情况;印章的保管存放地点是否安全,用章是否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

(四)资产管理

1. 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获取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在建工程)及债权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分析制度是否与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一致;是否合理、科学、可操作,能有效发挥管理和控制作用等制度、

2. 物资管理:物资核算是否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存货的入库、发出是否及时登记,工程物资的发出是否做到项目明确,核算准确;是否与存货保管部门定期对账,定期盘点,对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是否及时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3.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核算是否符合公司规定;是否设臵台账(或卡片),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纳入预算管理,车辆购臵是否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是否经过技术鉴定,是否报经批准;报废资产的处臵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资产处臵收入是否及时入账;财务部门是否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核对、盘点固定资产;是否按照要求购买保险。

4.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是否编制项目资金计划,按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资金的支付,是否存在支付

超过年度计划或因资金计划脱离实际而形成资金大量沉淀;是否按照概预算监督工程投资,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是否能够专款专用,有无挪用工程资金的情况;有无计划外建设,自行扩大或缩小投资规模,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的情况;有无为完成预算指标,在项目未完成的情况下,财务虚列完成的情况;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收取履约保证金、安全保证金;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工程款支付是否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支付依据是否真实、完整、合规;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扣留质保金;待摊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严格控制在概算之内;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是否及时计入固定资产;是否及时办理财务决算。

5. 债权资产管理:是否开展账龄分析,定期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欠费催收;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形成原因,是否存在损失风险;预付账款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财务核算是否正确,有无成本挂账、对外投资挂账的情况;职工借款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冲销,有无长期挂账的情况;关注与外单位的往来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转移国有资产、长期无偿占有国有资金的情况,并检查其合法性、公允性,是否存在损失风险。

(五)收入管理

1. 制度建设:是否建立收入管理的相关制度,是否涵盖企业营销、资产租赁及出售等各项收入,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和

防范收入流失。

2. 电费收入: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是否定期核对应收电费和实收电费;是否每日核对收费报表和电费到账情况;电费坏账的核销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账务处理;财务部门对长期未收回电费,是否定期发函确认;对以实物资产抵偿电费的,其价值是否经过相关机构评估,产权是否存在瑕疵,是否立即办理过户手续,抵债资产(尤其是土地、房屋等)的管理是否有效;违约使用电费、违约金是否按标准收取并按对应科目入账;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预收电费数据是否相符。

3. 其他收入:资产出租收入、报废资产或废旧物资处臵收入及业扩报装收入等其他收入是否及时入账;资产出租是否建立出租台账,财务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是否定期核对;财务部门是否定期与营销部门核对业扩报装收入,并与当期的新增用户核对;是否存在收入挂账或收入不入账的情况。

(六)投资、融资管理

1. 制度建设:是否按照公司的管理要求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是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是否建立筹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建立筹资决策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2. 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是否执行集体决策,是否报上级部门批准;是否对投资项目进行

跟踪管理,掌握被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防范投资风险;对外投资的处臵、转让是否经过集体决策,是否报上级部门批准;处臵或转让价格是否经过评估,价格是否公允;对外投资的财务核算是否符合规定。

3. 对外融资:对外融资是否纳入当年预算,是否编制对外融资方案,是否按制度审核并报经上级审批;银行贷款目的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企业目前经营情况是否能够保证及时归还银行贷款,抵押物是否存在风险。

五、工作时间计划及人员安排

(一)工作时间安排

1、****:审计组进驻现场,进行审计准备。

2、****至****:现场审计时间。审计组收集资料,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根据审计进度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部门沟通,交换意见。

3、****至****:整理工作底稿,汇总审计结果,拟定撰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交被审计单位。

(二)人员安排 组 长:*** 副组长:*** 主 审:*** 审计组成员:***、***、***、***、***

六、审计工作原则

(一)坚持独立、客观、公正、保密的审计原则,做到诚信为本,不虚报、不瞒报和不弄虚作假。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在审计中自始至终保持形式上、实质上的独立。

(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鉴证程序,在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的基础上发表意见和出具报告书。

七、工作纪律

(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努力工作、讲求质量,确保本次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二)廉洁自律,忠于职守,不得接受被审企业的任何馈赠;不得以接业务为理由满足企业任何非正常要求。

(三)遵守被审企业的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如需加班,要征得企业同意。

(四)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企业的商业秘密及相关资料要严加保密,不得对外泄露。

第5篇:巨口铺支局内控制度审计方案

新邵县邮政局巨口铺支局内控管理审计调查实施方案

一、 审计依据

湘邮审通字﹝2011﹞ 第23号《审计通知书》。

二、审计目标

通过调查,摸清巨口铺支局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了解其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举措,促进该局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实现规范经营。

三、审计方式:就地审计

四、计划现场工作时间

2011年11月30日—12月2日日

五、审计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一)内控环境及民主管理

1.了解支局长的个人情况,查看民主评议情况;

2.了解支局员工情况,包括学历水平,员工稳定率等;

3.支局长履职能力情况,是否选拔支局长后备人选;

4.是否成立民主管理小组,小组是否定期召开会议,支局重大事项是否经小组会议确定,查看会议记录。

5.是否建有职工之家,是否有食堂,职工之家是否通过省公司工会验收。

(二)人力资源管理

1.有无岗位职责,分工是否合理,关键岗位是否分离:如支局内钱、账分管,营业前台发票开具与收款分离;了解关键岗位定期轮岗、近亲属回避制度、强制休假制度人员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是否设臵了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如对于不同类别的网点,绩效工 1

资标准不相同时,是否适当调整工资分配方案,稳定职工队伍),是否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并制定与服务质量、业务完成情况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

3.是否推行了员工执证上岗制度,是否积极组织无证人员参加上岗培训。

(三)资金管理

1.邮储资金管理有无资金安全案件;

2.通信代理资金管理、营收款管理、三农销售款管理、集邮预订资金和邮品销售款管理、报刊发行资金管理、代理保险资金管理、代收货款资金管理等是否按上级规定进行归集管理、及时上交,有无坐支及贪污、挪用现象。

(四)安全生产管理

1.邮储网点营业是否执行金融安全有关规定,如:网点执行双人临柜、双线复核、钱账分管、ATM机密码与钥匙分管,无白条抵库现象,库存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保管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规定建立各类登记簿,登记是否符合规定,抽查机构扎帐单检查现金是否超限、空白凭证是否过量请领,缴拨款是否及时入账和核对。

2.网点安全设施是否到位且符合要求,如有无联动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网、防火卷帘门等安全设施、简易金库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配备基本的灭火设备。

3.网点是否建立突发事件预案,及灭火、报警、疏散应急预案,是否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4.网点负责人是否每天对本网点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查看检查记录,看检查是否到位;(可到市局金融分局查找检查记录)核查银行及各级检查部门对网点检查的整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

(五)财务管理

1.了解用户欠费管理情况:是否按客户单位、分专业建立欠费台账,且台账完整清晰,欠费真实,与财务相符,无逾期欠费,上缴资金留有凭据(到县局财务部门了解支局欠费余额,再与支局欠费台账进行核对)。

2.邮票请领是否有登记,资本金是否保存完整;工资、奖励分配是否建立台账,是否有明细签收单;代办费的发放是否及时,是否有截留,发放是否有明细签收清单,发放是否超出省公司核定标准;

3.固定资产是否建立台账,是否账实相符

4.成本费用是否控制在计划之内,有无控制措施,开支是否合理规范;

5.业务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交,收入是否真实,量收系统与业务系统收入是否一致,录入是否及时准确,有无坐支及挪用业务资金现象,营业日报表是否平衡合拢。核查房屋出租合同,核对房租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县局财务。

6.存货管理是否到位,查看贺卡、邮品、农资分销产品是否均建立了规范的台账,账实是否相符,入库、出库手续是否齐全规范,是否定期进行盘库,查看盘存表。

(六)业务管理

1.是否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及时、合理地分解本单位计划,制定相应举措确保计划完成;

2.是否建立了大客户用邮台账及相关信息档案,是否对周边的客户进行定期走访,是否保存了潜在客户资料并保持联系;

3.了解收入完成进度计划情况以及金融类业务发展状况。

(七)服务管理

营业前台是否严格按5S管理法执行到位;是否召开班前会;营业是否遵守内部服务规章,有无有理由投诉;投递员是否按时出班,有无挤压报刊和信

件,有无有理由投诉;支局长履职检查是否到位,记录齐全。

六、时间安排

第一天下午,到新邵县局了解县局对支局的管理模式,与支局有关的管理办法,到县局财务部门了解该支局2011年1-11月收入、成本完成情况,调阅3—5笔代办费发放未一次到位、需落实二次分配情况的凭证并记录数据;到市场部了解该支局的业务经营发展状况;到安保、服务督查部门了解安全、履职检查等情况,到金融分局了解邮政银行、省公司、市局各部门对网点检查情况及整改情况。

第二天上午,听取支局长介绍情况,查看管理制度及办法,并了解其执行情况,完成支局部分调查内容;

第二天下午,调查两个网点及一个三农服务站,了解网点及三农管理情况,完成网点及三农服务站调查内容;

第三天上午,审计组碰头,形成审计底稿,并与支局交换意见后返回县局。

七、审计范围及人员分工

(1)审计范围:截至审计日止的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重点审查2010—2011年的经济业务。

(2)人员分工:审计组4人,组长邓学锋,成员:刘艳(主审)、尹宗秀、王泽荣。

邓学锋:对本次审计总体把关、协调,

刘艳:负责

(一)

(二)

(六)项内容的审计,了解支局全面情况,审查审计底稿,出具审计报告。

尹宗秀:负责

(三)

(五)项内容的审计。

王泽荣:负责

(四)

(七)项内容的审计。

2011年11月28日

第6篇: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规避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经营活动健康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内部动态跟踪审计规定如下:

一、 设置审计部,编制二到三人(审计部负责人一人,业务人员1-2名)

1、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要求: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本规定

(2)恪守审计职业道德

(3)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

(4)具备必要的职业胜任能力

(5)其他职业要求

2、审计人员应当恪守严格执行内部财务制度规定、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职、保守秘密的基本职业道德。

(1) 严格执行内部财务制度规定就是审计人员恪守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

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2) 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

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公司利益。

(3) 客观公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以适当、充

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地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4) 勤勉尽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勤勉高效,严谨细致,认真履

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 保守秘密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公司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如费用支付审批单、拨款审批单、工资发放等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二、审计部对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涉及到公司的费用支付、拨款经营活动安全性、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

1、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被审计部门的责任。

2、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有关规程,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独立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部门的责任。

第二条 审计主要业务

一、 经济目标责任制的审计

经济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公司的规章、责任目标是否清晰、经济管理责任是否到以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 人力资源经济目标的审计

公司考勤制度、工资奖金制度执行是否符合公司法有关规定,保险金制度是否落实,各项经济目标的检查实施是否到位,有无乱发工资和奖金以及人员赔偿乱发有关费用的情况。

三、 财务方面审计

1、 财务制度是否合法合规

2、 会计人员、出纳人员、物资保管是否做到分管,分工责任是否明确。

3、各项审批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有关资料和资产是否真实、合法和有效。

4、部门内控程序和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各部门签字手续是否真实可靠。

5、 银行和现金是否安全,账帐、帐证、帐实是否相符。

四、公司负责人离职审计

主要对负责人经管的职权范围内活动进行经济责任的审查、核查,分清前后责任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核定债权债务的法定责任。

第三条 审计计划

一、 审计部每日对公司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审计。

编制财务资金收支表格,核对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保证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围绕公司工作中心,突出重点,合理安排,不重复审计。

二、 选择审计项目

1、 重点审计资金收付经济活动情况

2、 离职人员责任审计

3、 分析相关数据认为需要核查审定的项目

4、 公司负责人需要调查经济方面的问题

5、 部门负责人要求核查经济方面的问题

6、 需要跟踪经营活动的审计

三、 审计计划由审计部统一下达,一经下达不得擅自变更(实发重大事件

的除外)。

第四条 审计实施

一、 审计部门按照审计计划,编制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

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以公司的名义通知下达有关被审计单位。

二、 审计组成人员:一般要二人组成检查组(设组长和成员)

三、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应当到列名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三、 审计证据

1、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

实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

2、 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 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有适当性和充分性。

适当性是指对审批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真实可信。

充分性是指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审计人员在评估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和审计证据质量的基础上决定应当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

4、 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包括与信息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

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

四、 审计记录

审计人员应当每日做出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动态审记过程,得出结论。 被审计部门应积极配合审计人员提供所有审批单、银行对账单、凭证等。对审计部需要的所有资料中有违反规定及法规,需复印、需录像或摄像的资料要允许,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配合审计人员。

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资料、资产如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并影响审计证据的,审计部门要及时汇报公司总负责人采取制裁措施,给予经济处罚。

第五条 审计报告

一、 审计部门在做好动态跟踪审计记录同时发现资金运行异常及时形成书

面报告向总经理汇报,及时做出整改措施。

二、 审计报告应当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第六条审计整改检查

一、 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督促被审计部门或人员和其他

有关部门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

1、 督促检查执行处理决定的情况。

2、 督促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3、 根据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是否有实质性措施实施情况。

4、 对审计部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对于定期审计,审计部门可以结合下一次审计,检查和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整改情况。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审计部门对审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本规定自2012年01月日起执行。本规定由审计部负责解释。

东营中建国际置业有限公司

2012年01月

第7篇:内控审计工作规划

一、成立内控审计部的意义

公司改制已近尾声,二期生产线即将安装启动,我们xx公司即将迈入一个强力发展的征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因此公司有必要成立一个内控审计部相对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的、能够及时监督和评价公司整体运行状况的机构,以加强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控制、协调与配合,保障各方面业务工作开展的规范、有序,避免重大漏洞和损失,由会计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中,使公司的经营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内控审计部的管理模式。

内部审计部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公司监事会的职责是充分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同时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尽责情况进行监督以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所以内控审计部由监事会负责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从而能够更立体的开展监查工作,更好的实现监查工作的价值。

三、内控审计部的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涵盖公司运转全过程,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的是对各项制度的流程和执行进行监督,发现漏洞,督促各职能部门限期整改。业务范围应涉及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系统与流程审计、工程审计、 1

合同审计和监察等方面专业。其具有5项职能:

1、检查监督职能。检查监督是内控审计部的基本职能,监察范围包括:一对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二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三对公司内部管理和制度执行进行监督。通过监督和对问题的揭示,促使各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为公司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2、管理控制职能。企业最高管理层不可能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检查监督,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公司监事会的直接领导,从公司全局的角度来发现、分析和考虑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3、经营诊断职能。内控审计通过开展各种审计掌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内控审计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剖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诊断。

4、评价监证职能。内部审计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运转及资源优化配置状况。通过开展各种审计对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并为奖惩兑现提供依据;通过开展内控制度审计,对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内部责任审计,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责任评价,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提供依据。通过审计,审计人员评价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针对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

建设性、针对性的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协助高层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经营活动。

5、咨询服务职能。内控审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查出的问题予以揭示并提出整改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领导关心的热点问题、管理薄弱的环节和单位开展审计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内部审计接触面广的特点,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把各部门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公正地反馈给领导,发挥上下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在对各部门实施审计过程中,对存在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内部审计利用其对企业情况熟悉,接触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为被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四、内控审计部的部门架构和岗位设置及考核

结合公司现状内控审计部以产品质量督查室为主、配备财务、技术等专业人员成立内控审计部,在公司监事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内控审计工作。

部门专业人员设定3人,配备若干兼职人员(每个部门明确一名内控审计员)。

岗位及职责

暂定三专职岗位:主任、副主任、专员

岗位职责:

1、建立完善内控审计制度及流程。

2、在公司监事会领导下制定内审计划,带领内控审计部工作人员开展内审工作。

3、提交内控审计报告,预测并明示公司各部存在问题,提出预防建议和整改意见;

4、跟踪内审报告反馈,协调各职能部门与被审公司的审计建议落实工作;

5、参与制定员工的培养和发展方案,提高员工的实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由于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公司主要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在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过程中,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要有出色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品德操守,高度的敬业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及分析判断能力;熟练掌握办公及相关财务软件。

内控人员的考核

由于内控审计工作比较特殊,要和谐的同领导及同事相处,又不能影响内审质量,是件不容易的事。对内审员工的业绩考核方面,应由公司提取奖励基金为固定奖励,确保内审员工的长期有效激励机制,稳定工作积极性;业绩考核则改以考核员工个人综合能力为主,业务量为辅的方式,重点考核员工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

力、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作为保障内审质量的前提。

六、xx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

运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宣传内控审计工作,引导各部门领导、员工内控审计工作有个正确认识。在公司的内部网络上建立了内控审计专栏,通过设置内部管理制度、通知通报、会议纪要、新闻简报、培训资料等子栏目打造出一个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可读性强的专业栏目。展示内控审计相关知识和成果,实现知识积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部门的建章立制工作。

编写《公司内控审计制度》《公司内控审计工作流程》《公司内控审计工作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内控审计专业制度体系。

3、依据国家内控审计原则,从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物质保管、生产流程、产品入库,产品销售、销售回款、后勤管理、劳资人事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跟踪、规范,从而实现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这项工作预计需要1年时间完成。

4、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临时性的项目度内控审计工作。如二期工程建设的全程监控审计。

5、开展实用知识的学习培训,适应公司信息化建设。

6、加强业务学习。外出参观学习与自修学习相结合,适当参加

专业培训。

xx-03-06

第8篇:内控部审计专员岗位职责

1.负责收集、整理公司有关内控方面的规章制度。

2.负责设计内控帘计检查及处理流程和方案。

3.针对公司重大风险点,设计内控监督框架与节点。

4.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临时性工作。

第9篇: 关于对公司审计部内控状况的审计报告的

回复

首先感谢贵小组对审计部内控状况的审计,针对审计报告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我部回复意见如下:

1.审计计划性差

关于审计计划问题,临时性审计计划均为管理层和总经理安排,非审计部所能控制.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审计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2.人员流动频繁

针对人员问题,我部已全部同离职人员进行了离职调查,主要原因一是压力大,二是待遇低,三是不受重视,此问题已上报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

3.内控制度不健全

鉴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特性,在复核、现场管理、底稿、档案管理、内部考评等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足,以后将加强内部审计作业管理,尽量作到能标准化的标准化.

4.审计工作底稿不完善

针对审计工作底稿问题,请详细列明相关具体审计项目.

5.审计工作缺少复核

目前我部采取主管复核制,审计报告经签批发出后即视 为已对审计工作进行了复核.下一步我部将规范审计工作复核流程,完善签字复核手续.

6.培训欠缺

公司无此方面的预算.

请贵小组考虑我部意见,发表客观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并恳请贵小组将审计部现状提交公司最高管理层,以期引起对审计工作的关注.

审计部

XX年4月19日

上一篇:生产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三化学知识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