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就个人信息而言, 早在学术界就已经有明确定义, 即可以分为三类信息, 其一是关系信息, 主要是与个人存在关系的信息, 诸如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身体状况、社会评价等等;其二是私密信息, 即不想向公众公布的敏感信息, 诸如婚姻情况、家庭情况等等;其三就是认证信息, 即如个人的性别、姓名、年龄、住址、学历、职位、种族、长相等等, 而认证信息也是目前多数公众关注的重要信息。而网络的随机性和隐蔽性主要体现在IP地址的随机性以及个人身份的虚拟性, 而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都是源于这些网络存在的不定因素, 而网络对个人行为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性, 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对个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而笔者将通过本文, 就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方面, 将提出相应的探讨与研究。

二、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侵害分类

(一) 其它用户的侵害表现

其它用户的侵害表现主要体现在网络本身的信息真假参半, 多数网民往往无法辨认这些信息, 而是盲目跟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评论甚至转载, 进而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以及转发, 最后形成舆论影响, 甚至导致网络暴力, 对当事人的生活、名誉都将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而且网络的随机性, 让更多不法分子肆无忌惮, 再加上社会行为约束力不足, 进而形成网络犯罪问题[1]。

(二) 网络运营商的侵害表现

网络运营商就是网络服务的供应商, 他们在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 即如一般在账户注册过程中, 用户需要填写一系列的信息, 而这些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一些账户的注册甚至要绑定个人邮箱或者手机号;此外, 还有一些用户在浏览网页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留下个人信息, 特别是在一些购物网站中, 当用户关闭和开启各个购物网页时, 页面也会抓取用户的浏览记录, 这也是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一种无形侵害[2]。

(三) 商业行为的侵害表现

所有运营公司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其中也不乏很多不乏的网络调查公司, 他们往往会通过相应的病毒、木马、蠕虫或者绑定广告软件对用户信息进行窃取, 然后用于非法商业盈利。即便是一些正规的商业网站, 也会存在一系列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 即如某宝为例, 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早在2014年该平台的成交额高达1.172万亿人民币, 而这些也代表着多数用户的信息都已经被该平台获取, 因为网购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户提供真实的姓名、居住地、电话, 而支付的软件多数为支付宝, 这也暴露了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若这些信息泄露或者出售给不法分子, 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即如近年来网络诈骗的猖獗, 很多典型诈骗分子对用户信息了如指掌, 这也暗示了多数个人信息已经泄露的重要社会问题。

三、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建议

(一) 明确个人信息的权力

对于我国民法而言, 要保护网络个人的信息, 则需要赋予信息人相应的权力, 即如, 所有与使用权, 即信息属于个人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为他人使用;再者是管控权, 即个人对个体信息具有管控权力, 即信息可以被获取、处理、存放, 而在信息收集单位获取个人信息后应当与信息对象进行沟通, 从而对信息进行改正或者删减;再者是损害赔偿获取权, 即当事人在发现个人信息受到个体或者平台损害后, 当事人有权利向侵害个人或者平台提出赔偿, 而赔偿可以包含多类, 即如精神赔偿、名誉赔偿等等。

(二) 强化侵权责任认定

虽然在虚拟网络中, 针对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存在应当难度性,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法律放纵侵权行为的理由。即根据学术界研究指出, 个人信息侵害追责应当遵循过错推定法, 受害人提供证据证明侵权人存在过错, 但是却无法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 但是对无过错行为进行追责, 则会存在不公平性, 因而在受害人无需证实侵权人行为时, 侵权人需要例举证据以证明个人行为不具有过错性即可。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 针对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应当进一步推行, 而且推行过程除了需要个人对自身信息各项权力、强化侵权责任认定, 同时还需要落实明确的赔偿标准, 进而最大程度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的进一步普及, 时代的发展也进入到新的篇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信息传播的广泛化以及高效化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但是也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网络的随意性、多元性以及不定性, 往往会让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最为常见的就是诸多不法企业以及个人抱着侥幸心理, 将网络通过窃取、欺骗等手段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非法兜售, 进而导致更多网络用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危害巨大, 应当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关键词: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

参考文献

[1] 刘小霞, 陈秋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搜索与个人信息保护[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05 (05) :125-127.

[2] 王燃.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视野下的电子取证——以网络平台为视角[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 09 (09) :126-128.

上一篇: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分析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