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的思考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个人信息泄漏的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一般是指不愿意让外界知道的个人信息被外界知晓。个人信息一旦泄漏,轻则导致被骚扰、个人隐私被曝光,严重的会导致个人经济利益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

1)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个人备受骚扰。个人信息手机号码泄露后,可能会不时接到广告短信和电话。比如经常收到某些商场打折广告,购房者经常收到房屋中介、装修公司的推销短信,购车者经常会接到推销保险的电话等等。经常接到这种骚扰电话,会影响人的心情,增添烦恼。

2)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经济损失。当前,网上炒股、电子银行和网络购物已经越来越流行,个人电子账户增多。而网上交易具有多种安全风险,如果信息泄露,特别是个人电子账户等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大。

3)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涉及到个人家庭、住址与收入等敏感信息的泄露,有可能导致损害个人安全的犯罪事件。有些小偷获得了他人的信息后,先拨打电话,确定家中是否有人,然后再进行盗窃。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沦为一些不法分子打击报复、绑架、敲诈、勒索、抢劫甚至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作案的工具。

4)个人信息的泄露甚或威胁到国家安全。许多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情报机构获得,有可能从这些看似保密程度不高的信息中提取出重要的情报。

2 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找工作或购物,在网上填写求职信息或收件信息,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经常接到垃圾短息甚至骚扰电话,非常困扰。现在各种骗子猖獗,很多人不敢在网上存放关于个人信息的东西,因为一不小心自己的信息就被泄露,造成很多麻烦,现在的互联网缺少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让我们在使用网络时非常不安心。因此加强互联网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加以重视,任由个人信息在网上泛滥,将会引起社会极大的混乱。人们将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的环境中。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在当今社会,网上购物大有取代实体店销售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已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电子商务就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任由信息泛滥,每个公司都开始盗窃、贩卖他人信息。不仅是对他人隐私权的践踏,还是对整个电商行业的伤害。长此以往,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将极大的减少。缺少了真实性,将无法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更谈不上获取利润。

3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面对互联网时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网络安全威胁,人们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学习,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应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家庭电脑的防护应当加强,平时可以多进行病毒、木马的查杀,弥补系统漏洞;不要图一时方便,在电脑上留下重要的登录信息,比如银行卡密码、卡号等;尽量少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对于注册邮箱的防护应当加强,陌生邮件尽量少接收、少打开;及时安装有效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增强电脑的自我防护能力。

2)重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帮助普通民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威胁和安全防护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从而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达到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同时还要做好计算机的使用安全,定时对计算机进行排查、杀毒、清理插件、检查上网环境是否安全等,使用网络时一定要做到:不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程序、注意保护账号和密码、程序要及时打补丁。

3)完善法律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用法律手段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维护网络安全有重要意义。一是保护个人隐私和生活安宁,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三是规范网络活动,维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个人信息不仅是个人隐私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当今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让互联网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明确个人信息的概念和界限,明确网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处罚措施;应当加强对已有法律的普及和宣传,做好互联网法律与《民法》《刑法》《物权法》的衔接;应加大对互联网信息违法犯罪的执法力度和打击力度,以严厉的手段震慑犯罪分子。

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个人信息的安全不仅要依靠法律,还要靠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所有没有经本人同意或授权而在网络上盗取、传播、出售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更是不道德的。许多网络运营商掌握着客户大量的个人信息资料,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信息安全部门都更要加强防范机制,以免造成信息的丢失。各个互联网从业者应该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秩序,共同规范互联网行为。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同时,网民个人也要树立信息防护意识。多管齐下,才能真正的保护好个人信息。

摘要:个人信息安全事关人们的切身利益,要解决网络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网络的净化,还需要加强学习与防范,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关键词: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任伟.密码学与现代密码学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8):1-3.

[2] 冯伟.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J].中国科技投资,2012(04).

[3] 程士安.以搜索引擎为导向的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管理[J].广告大观,2012(08).

上一篇:开颅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68例临床分析下一篇:可实施的“微改造”——九江租界历史街区活力提升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