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负荷和需求侧管理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意义,接着对电力负荷的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并根据某市的历史数据对温度热累积效应的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基于温度热累积效应,建立了电力可中断负荷预测模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调度具有参考价值。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力市场负荷和需求侧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力市场负荷和需求侧管理论文 篇1:

电力市场中的负荷和需求侧管理

【摘 要】为了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减少能源消耗,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也在各地电网中配备了负荷管理系统。本文在对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措施,同时对面向需求侧管理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负荷管理;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

【Key words】Load management;Demand side management;Electricity market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不管是从装机容量、发电量还是联网规模等方面来看,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除了人均装机用电量之外,发电煤耗以及输配电网损耗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电能耗还需要进一步的降低。国家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也应当要实现900GW的目标,但是必须要控制好用电能耗,这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基础上便提出了用电负荷的管理问题。

1.负荷管理

负荷管理一般是利用降压减载以及对用户的可中断负荷实施分批短时段轮流控制,从而确保其不会对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当然,负荷管理也包含了紧急状态之下的负荷控制。

1.1降压减载

电压以及功率的平方关系通常会导致电压变化时对功率产生较大影响,当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时,不等式约束条件允许电压额定值在某一范围内正常变化,这一点为我们进行降压减载提供了条件。验证说明,每降低1%的电压便能够降低1%的负荷。

1.2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周期控制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对用户可控负荷的最有效的办法,它主要是通过主站以及具备双向通信能力的,具有200万点以上寻址范围的负控终端来实现的。

1.3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

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属于最为简便的降低负荷的措施,只需要借助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便能够实现。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通常存在若干个能够单独进行寻址的继电器以及组地址,同时能够利用更换地址插销的手段来对不同地址进行组合,比如说同一地址对两个继电器进行控制。

另外,可以制定多种管理计划。即是确定哪些负荷组参与控制、哪个控制组选择何种控制方案、各个控制方案的优先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哪些操作。一般来说一个方案内存在若干控制组,而一个控制组能够被多个方案所选择。由此可见,现代化的负荷管理是结合电网以及用户实际,选择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负荷管理手段,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与启停式设备的自启动相结合,从而组建一个良好的供用电环境。这样的负荷管理方式能够和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结合起来,还能够与需量控制挂钩,负荷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广实施DSM需求侧管理。

2.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Demand Side Management的直译,它包含了特定的内容。在市场环境之下,供电侧的供方以及需求侧的需方属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平等交易关系。负荷管理以及需求侧管理差异性主要是:负荷管理一般属于削峰填谷、供需双赢的市场行为,主要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而需求侧管理一般在国家政策以及市场激励环境下所进行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建立实施负荷管理方案,战略节电、节能降耗以及推迟发电投资的实现,不单单对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还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制约,推广普及各种节能设备等。

IEEE DSM委员会对DSM实施方案的分类名目众多,每个参与国所制定出的DSM规划也各有千秋,但一般都会包括下面几点对策:

2.1行政对策

行政措施一般来说是利用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电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借助价格杠杆来实施电力调度管理,科学引导用户进行电力消费,确保供电工作有序开展,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合理的控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以及其他重要用户的供电,保障电网安全等规定。

2.2财政对策

财政对策一般是利用电力市场运营来实施激励/抑制电价的措施,比如说分时电价、区域电价以及优质优价、电量计价和可中断电价等。实质上,国内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借助于价格杠杆来实现削峰的目的,比如说享受优惠电价的高能耗用户在高峰季节进行设备检查维修等措施。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价机制必然会更加有助于需求侧管理的推广普及。

2.3技术对策

在技术对策中,其一可以选择旨在削峰填谷的负荷管理系统来对负荷曲线进行改善,减少或者推迟发电投资,而非是单单用于解决缺电状态下的负荷控制问题;其二,必须要积极推广普及节能技术,比如说无功补偿、绝热保温、高效变压器以及其他低耗家电设备等。

2.4引导对策

引导对策通常包含了宣传、培训等。比如说借助媒体手段对相关节能政策以及技能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定期组织节能讲座或者技能产品展示等活动。

另外,还有很多有助于开源节流以及环境保护的项目都能够归为DSM计划的范畴中来,例如说把非电力部门所经营的分散电源借助DSM系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管理,从而促进热电联产以及循环发电,逐渐加大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力度,着力于解决部分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积极寻找其他的可替代的用能设备。

3.结论

(1)过去的负荷管理一般是对需求侧的可中断负荷实施管理,从而对负荷曲线起到改善作用,而不单单用于电力紧缺时的削峰填谷。

(2)需求侧管理摆脱了可中断负荷的限制,它的内容名目较多,通常联系到行政措施、财政措施、技术措施以及引导措施等多个方面,并借助于相關法律以及市场机制来引导科学用电,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3)负荷管理、调度运行和电力营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必须要严格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的内容来进行系统集成,从而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与功能互补。 [科]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2004.

[2]Chen-Ching Liu.Strategic Power Infrastructure Defense[A].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USA,2004.

[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Z].2004.

作者:刘茜

电力市场负荷和需求侧管理论文 篇2:

基于积温热累积效应的电网可中断负荷预测模型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意义,接着对电力负荷的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并根据某市的历史数据对温度热累积效应的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基于温度热累积效应,建立了电力可中断负荷预测模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调度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负荷;温度热累积效应;可中断预测;线性回归模型

文献标识码:A

电力系统可中断负荷预测涉及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都紧密相关,因此必须要重视负荷预测的相关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程度日益增加,而温度则是最关键的干扰因子,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温度热累积效应的存在给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所以不仅要定性分析温度积累效应,还要将其进行量化研究,才能有助于电网可中断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

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电力系统可中断负荷预测相关概念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指的是对过去和现在的负荷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运用合理的数学统计方法,在充分考虑其他重要影响因素(比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国家政策等)的前提下,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先的估计和判断,从而确定未来(包括一个月、一周、一天后)某个时刻的电力負荷情况。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指在电力市场环境中,国家进行需求侧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它是在供需双方之前就约定好的情况下,供电方在用电负荷严重超载期或者是在遇到紧急事故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中断部分供电[1]。

1.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力系统负荷可中断预测逐渐成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数字化的重要手段。

电力系统可中断预测有利于技术人员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和电力调度运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可中断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电价,电力不同于一般商品,其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对电力负荷做出了准确的预测,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价,同时满足供电企业的利益需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2]。

电力系统可中断预测有利于节煤、节油,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发电成本,有利于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温度热积累效应对电力预测的影响特别大,故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持续炎热天气所产生的积温热累积效应影响下的电力负荷气象预测,从而改善我国的电源建设规划。

2 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1 电力系统负荷结构及特点

电力作为能源形式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根据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电力系统负荷通常可以分为工业用电负荷、城市居民用电负荷、商业用电负荷、农村用电负荷。不同类型的负荷展现出的特性相差很大,表1是对以上4种用电负荷的简要对比。

2.2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电力负荷特性会随着外界因素而周期性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纽带的[3],因此可以根据人们的日常作息习惯以及四季的气候交替情况,具体将电力负荷的特性分为年负荷特性、周负荷特性以及日负荷特性,

3 种电力负荷特性的对比可见表2所示。

2.3 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对于建立科学、实用的负荷预测模型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3大类,即气象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领域对高功率电器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电力需求也在逐年增长。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空调制冷设备的耗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温度每变化一度都会对电力负荷产生巨大影响,再考虑上夏季的温度热积累效应,因此,从事负荷预测、电力生产调度等工作时,都有必要重点重点分析温度因素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4]。

2.3.1 温度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电力负荷的种类越来越多,气象因素对负荷的影响愈显突出[5]。为了研究温度对电力负荷的影响,首先需要确定影响电力负荷的温度因子,通常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先引入相关系数的概念来确定影响因子,本文采用相关系数R来表征两个量之间的相关程度[6],R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上面的式子中,x,y表示两个带测定相关程度的数学变量,由上式可以看出,R的值在-1到1之间,同时,当R的绝对值越趋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就越大,反之,当R的绝对值越趋近于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就越小。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日平均温度与预测电力负荷量的相关系数最趋近于1,也就是说,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日平均温度作为预测模型的自变量来研究夏季负荷与温度的关系[7]。

2.3.2 其他因素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分析

除了气温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较大之外,降雨量、时间等对于负荷波动也有不容小视的影响,但本文重点考虑温度积累效应对电网负荷可中断预测的影响,故不作详细介绍。表3列举了部分影响电力系统负荷的因素。

3 温度积累效应分析

积累效应指的是某一种行为单独作用时并不会起到明显作用,但如果与过去已发生的行为综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电力负荷预测领域中,温度积累效应是指在连续的高温或低温气候环境下,后来的电力系统负荷会出现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

3.1 温度积累效应的典型现象

温度积累效应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炎热的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电路里电力负荷与同等温度水平下的负荷相比,负荷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是因为前几日的高温条件对测量日的电力负荷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比起春季和秋季,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的电力负荷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这也加大了温度热积累效应下电力负荷可中断预测的难度。故在负荷预测模型中考虑温度积累效应的影响对于负荷预测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前文中提到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相关性最强,因此本文的研究均采用日平均温度。

如图1所示为某市夏季部分时期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负荷曲线变化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了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相关性关系,然而由于数据并不多,有些地方的峰谷值出现了偏差,因此收集更多数据,综合分析该市夏季日平均温度与日最大负荷的数据变化趋势,如表4所示,从该表中可以得出日最大负荷与平均气温有如下结论:

1)当前几日的平均气温都较高时,尽管当天的平均气温相比前一天有所下降,但当天的最大负荷不但不会与日平均气温保持同步,反而会出现异常增长,这也表明了该日受到了温度热积累效应的影响。

2)对比两个异常点,得出前几日的平均温度越高,当天的最大负荷也会越高,当天的最大负荷与前几日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这也说明了温度热积累的强度不同,对后来的最大电力负荷的影响效果也会不同。

3)当高温持续的时间不同时,尽管两个测定日的平均气温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温度积累效应的程度不相同,因此影响效果也会出现差异。

4)观察7月中旬的温度变化和最大负荷的变化趋势,得出,当空调等降温设备几乎全部投入使用时,最大负荷会达到一个饱和值,此时,最大负荷不会再受到温度热积累效应的影响,因此,基于温度热积累效应的负荷可中断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3.2 温度积累效应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在炎热的夏季,当日平均温度达到了某一特定值并且经历了一定量的持续高温日时,才会产生温度热积累效应,同时,当最大负荷达到饱和值时,就不会再继续上升。将以上数据制成日最大负荷与日平均温度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当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时,日最大负荷对平均温度的变化开始变得敏感,当平均温度大约在27.5℃时,日最大负荷对平均温度的灵敏度最大,当平均温度继续上升至32℃时,日最大负荷对平均温度的敏感度已明显下降。

根据前文的分析,影响温度积累效应的强度大小的因素可以总结为3点:①测定日当天的气温情况,当天温度越高,温度热积累效应越强;②前几日高温持续的天数情况,高温持续天数越多,温度热积累效应越强;③高温持续期间的平均温度强度,高温持续时的温度越高,温度热积累效应越强。

4 基于积温热累积效应的电力可中断负荷预测模型

进行电力中断负荷预测首先需要建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也就是完成从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因素到电力系统的负荷的映射的过程[8]。

由于前面提到与日最大负荷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是日平均温度,因此本文的模型以日平均温度为输入量,同时需要考虑到温度热积累效应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温度因素进行修正,本文采用对对日平均温度修正的方式。

4.1 温度修正模型

为了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必须要对温度进行修正,现对预测模型的的温度输入量进行修正处理,使其可以正确反映温度积累效应的影响。

对日平均气温的修正公式为:生温度积累效应的最低平均温度,不同温度区间下的温度积累效应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通过离散化的方法,求取温度积累效应系数。

4.2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是基于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方法的一种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统计数据的概括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达到预测的目的,该简单实用,因此本文采用该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通过对历史统计数据的概括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达到预测的目的。

在实际的电力负荷预测工作中,电力负荷不仅仅只受温度的影响,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诸如国家政策、节假日等,而在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中,电力负荷Y为因变量,也就是输出值,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X作为自变量(输入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温度热积累效应的影响,使得电力负荷可中断预测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影响电力负荷因素的前提下,合理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程度,从而才能建立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从而达到电力负荷可中断预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兰,姬星羽,唐陇军,等,基于N-x不确定集的含可中断负荷鲁棒优化调度[J/OL].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1-10。

[2]王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综述[J].电气开关,2020,58(01):6-8+20.

[3]李滨,陆明珍,考虑实时气象耦合作用的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建模[J/OL].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1-16.

[4]黄文思.考虑气象因素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0,37(01):98-105.

[5]周宇,计及气象因素影响的短期電力负荷预测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06):107-113.

[6]吕何,孔政敏,张成刚,基于混合优化随机森林回归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OL].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02):1-9.

[7]姜平,赵保国,石晶晶,等.最大相关系数预测模型在热电厂短期热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力学报,2020,35(01):76-81.

[8]陈寒冬,郭佳田,施海斌,等,考虑气象因素的精细化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研究[J].电力学报,2019,34 (05):423-430.

作者:李建泽 路坦 吴仲超 沈卫兵 孙航 方芳

电力市场负荷和需求侧管理论文 篇3: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应用探究

【摘 要】电能的使用受季节和使用方式的影响,经常出现电力负荷的高峰或低谷,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电力供应和使用上的问题,必须在实际的电力工作中提高对电力负荷的控制,探寻新型的电力负荷控制措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进步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负荷;负荷控制;新形势;应用探究

1 电力负荷系统的简述

作为供电节点设备的电力负荷系统,对电力的管理工作有很大影响,它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要做好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应首先了解其结构设置,然后依据实际需要用电进行现场的调试工作。只有通过实际的调试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寻找到解决办法,运用现场调试技术保证日常生活的用电、供电。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结构类型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差不多,他们主要是控制电路中的电荷的数量已达到监管用电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把工作信号发射到每一个电力设备上,然后针对信号进行设置,传输电力。而电力负荷的控制系统有使用无线电进行控制的,现在主要是采用GPRS信息技术或者采用相应波段的电台进行控制,这主要是能实现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相互控制以得到相应的信息。但就无线电台传输来说,还存在一个弱点,就是它会受高频电压设备的干扰。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以保证无线电台波段的稳定,便于收集相应的电力数据。电力负荷控制就是记录电力的信号,然后运用变电所的信号输出设备发送信号,以便使管理的主机和终端信号连接起来。变电所的终端是音频发射器,它主要是受负荷控制中心的控制,听从指令发射信息。音频发射器的作用是扩大发射信号,因为扩大的信号和载荷信号重叠,有利于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控制。因此,音频发射器的作用很大。

2 新形势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

2.1 在负控管理方面的应用

电力负荷控制管里装置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负荷控制。这种管理手段对于用户的效益而言,可以很方便的把电力负荷的情况以及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高职给装有该装置的电力用户,使用户不仅可以对此有更多更清晰的了解,而且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自己的生产计划。其次,电力公司也可以调整自身的发电计划,从而能够更具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针对性的对于用电高峰期与用电低谷期进行电力输送,从而不仅能够保证发电的安全性,而且也能够床罩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这种管理措施通过该系统对试产的分析以及负荷的抄录,不仅可以达到降低电费的目的,而且也能够提高对于市场的变化的前瞻性,为工厂的电网在分开以后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另外,因为符负荷的二次方与线路损失成比例,如果能控制用电高峰期,那么将能够在和那的程度上降低供电系统因此而产生的损耗。此外,电力负荷控制能够更多的进行供电,从而达到计量装置与电能质量的检测能够自动化,以此为营销阶段达到全程电脑化提供技术支持,便于营销自动化的实现。

2.2 查处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电力系统一直在改进防窃电手段,但是防不胜防,窃彰于为仍然时有发生。而电力负荷控制系绷寻彻底解决这个令人头疼很长时间的问题。该系统对整个电网的使用状况进行翻空,通过对脉冲量的研究,对照使用功率,就可以找出窃电的环疑对象。将该用户的最近数据和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就能确定是否出现了窃电行为。

2.3 对设备的诊断与处理

负荷电量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环境因素与外在干扰因素的分析,继而运用曲线拟合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去除其中各种干扰,保证所提供的数据的真实以及准确性。该系统也可以运用对于网络的识别诊断以及有阈值的诊断等等各种诊断方法从而对用电设备进行智能诊断,并且可以通过对诊断的结果的分析,判断用电设备故障的原因、所发生的故障的位置以及故障是否用严重,从而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帮助进行维修。

2.4在很远距离外可以自动进行抄表

以前经常看见人工抄电表的清形,但是人工抄表难免会出现失误可能错看、错写、漏写等,一旦出现错误查找起来会相当麻烦。而自动远程抄表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如果用户每天的用电量较大系统还可以每天定时抄写数据,而日该些数据会被全部发送到电力负荷控制中心,电力公司将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电费的核算和收取。这样一方面节省了电力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保证了用户用电量的正确性,防止错抄数据造成的多收电费状况。

3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新形势下的有效策略

3.1 保障电力用户为主体

电力负荷控制在新形势下的有效应用也不断促进了电力供应的发展,在这过程中需要以电力用户为主体,不断完善用户需求,实现电力供应的真正目的。电力企业也需要对现象进行合理监控,相关政府部门也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从而保障电力工作的有效实行。

3.2 分析及预测负荷电量

控制电力负荷精准性的主要方式是对电力情况进行预测,掌握基础资料对电力负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具备掌握资料的基本功能,可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从而对负荷电量进行有效分析。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是具备一定的准确性。

3.3 合理化移荷形式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对于电力负荷现象的控制也包含移荷,移荷通常是在用电高峰期前后对热量进行贮存并控制相关电力设备的用电情况。控制电力负荷系统首先应了解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其次对移荷行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保障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

4新时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展望

需求侧管理是电力负荷控制工作新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986年,美国电力研究院提出了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它是在负荷管理的基础上推行的调荷、节电工程,后来逐步被世界各国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电力公司通过加强能源综合规划和用电需求侧管理促进了能源的合理使用与效率的提高,并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地球环境。我国的需求侧管理工作是从早期的电网负荷管理发展起来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各行各业就实行了计划用电的措施,1989年更是明确了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放在优先的位置,同时促进用电管理。目前我國的供电电力企业把负荷管理朝电力需求侧方向发展,以电力需求为导向,以负荷控制技术为辅助手段,加强用电方面的管理。比如电能计量装置的远方抄表、窃电监测、预付售电和电费自动结算;配电线路的故障监测和线损分析;电力负荷预测、调荷节能、平滑负荷曲线等。从大量的文献资料看来,美国对电力负荷管理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的:一是从配电自动化的角度,即配电系统母线分段,配电线路上开关操作和自动化分段、电压和无功控制、配电变压器管理、配电系统手动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配电系统通信联络、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用户负荷管理和远方抄表。而负荷管理又包括直接的负荷控制,远方开、闭供电线路和传递减负荷和电能表分时切换指令。

总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定作用,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运转能力,我国现今的电力政策也推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正荣.简析学校电力负荷控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风,2018(14):160.

[2] 申永健.智能电力负荷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59.

[3] 周敏.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173-174

(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作者:戴园园

上一篇:学校招生宣传发言稿下一篇:毕业典礼高三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