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事诉讼的起诉与答辩程序是整个民诉程序的基础性阶段,它是开启民事诉讼的钥匙。但是在我国,被告的答辩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理论界的研究也很匮乏。这与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被告答辩的缺失导致了举证失权制度虚有其表,当事人双方的争点难以明确,诉讼突袭的情形屡见不鲜,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司法资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1:

民事诉讼中提交答辩状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初探

摘 要:提交答辩状是被告或被上诉人的民诉权利,但当前,当事人提交答辩状制度却在立法上过于笼统、限制不足,在司法实践中或被束之高阁,或被用来进行“诉讼偷袭”。在《民事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出台,并对审前准备阶段做出具体规定的背景下,提交答辩状对证据交换、争点固定的指引作用不可替代,因此,立法有必要从丰富提交答辩状的形式、明确提交答辩状时限、借鉴大陆法国家做法合理规制不提交答辩状的法律后果及强化法官释明权角度出发,对我国的提交答辩状制度进行改善。

关键词:提交答辩状;现实困境;司法重构

一、被告或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的价值解析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拥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原告或上诉人按照法律的要求,在起诉状或上诉状中列明诉讼请求及事实根据、理由,为被告或被上诉人应诉提供了指引。同样,被告或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才能体现平等的基本原则。作为文书往来的体现,这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弥补资源优势引起的信息不对等,防止“诉讼偷袭”,也有利于法官集中、高效地审理案件。

二、被告或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的现实困境

(一)立法现状。我国在提交答辩状的立法较为笼统。《民事诉讼法》第125条就当事人基本信息、提交期限以及逾期后果三个方面对被告提交答辩状做了规定。第167规定了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的期限。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证据规定》)第32条对答辩状的应有内容做了更全面的概括,答辩状应“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以上几个条文基本构成了我国被告或被上诉人提交答辩状制度的全部框架。

(二)司法现状。我国当前大量的诉讼活动中,不提交答辩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导致我国民事诉讼审理前准备阶段功能弱化的重要原因。提交答辩状作为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之一,其价值之一在于帮助审判人员提前整理可能的争点,促使庭审能够集中、高效的运行。实践中,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所承受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微乎其微,当事人将不提交答辩状作为一种诉讼技巧,如此难免导致争点的整理与固定迟延,审前准备阶段的目的相应落空。

三、提交答辩状制度的改善

提交答辩状作為审前准备阶段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对提交答辩状进行明确、合理的架构。

(一)答辩状的形式。由于我国尚未实施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因此对于当事人必须进行书面答辩实质是一种苛求,而口头提出答辩状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陷。因此,就答辩状目前没有具体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类推民事诉讼法对起诉状形式的规定,这也有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行使。

(二)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关于答辩期间的设计,笔者认为应该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整体期间设计相一致,同时兼顾我国的司法实践。2015年2月4日开始实施的最高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对庭前准备阶段的举证期限进行了限缩。所以,笔者认为提交答辩状的期间也应该相应的缩短。与此同时,对于被告或被上诉人因为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等特殊情况下,法律应允许其通过说明理由来申请延期提交答辩状,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法官予以准许,但延长的期限不得高于法定的举证期限。

(三) 引入答辩失权制度。从诉讼效率、公平正义及诚实信用等方面出发可以证成我国引入答辩失权制度正当性及必要性,笔者不再赘述。但问题是,我国抉择何种模式?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例中对答辩制度大都做了严谨细致的规定,它们在答辩失权的规定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表现为该制度均由答辩规则及不及时答辩的后果规则组成,但是在具体进路上则大相径庭:德国关注逾期答辩能否在随后的诉讼阶段甚至开庭时提出,强调的是失权的事中要件审查;英美则从广泛意义上的不应诉出发,先基于逾期不答辩的事实做出不应诉判决从而直接判定被告败诉,但允许当事人事后申请撤销程序。①笔者赞同借鉴德日的答辩失权制度,即当事人应该在法律规定的答辩期内提交答辩状,答辩状限定了当事人在庭审过程的事实主张范围;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或逾时提出的事实主张,应经法官进行失权审查。

一方面,结合诉讼程序来看,英美法国家奉行的陪审团制度,要求诉讼进行要遵循集中审理原则,因此,在审前准备程序中,会通过调查取证程序、审前会议来固定案件争点。如果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将导致诉讼无法进行,所以英美法会通过不应诉判决进行阶段性结案。大陆法国家奉行职权主义模式,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虽然将争点的固定延伸至庭审过程,但法官仍可依职权来消除程序瑕疵。我国在诉讼程序上与大陆法国家相仿,法官有较强的职权来主导诉讼过程。虽然我国诉讼模式正在由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过渡,但这样的转变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我国的诉讼模式仍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呈现出职权主义模式的特征。因此,大陆法关于答辩失权制度的立法例更加契合我国的诉讼程序。

另一方面,借鉴何种答辩制度尚需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法治环境,衡量当事人利益。英美法系在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的情形下会做出不应诉判决,原告获得胜诉,虽然通过此种惩罚手段实现了诉讼效率,但无疑会牺牲当事人实体性权利。为此,英美法也确立了异议制度,旨在恢复当事人丧失的陈述机会。大陆法对于逾期提出的防御方法,经审查不符合失权要件的,仍会被作为裁判基础,甚至在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的情形下,也并不必然导致在此后的程序中丧失提出抗辩的机会。在我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陆法对答辩失权的立法例应作为我们借鉴的不二选择。

(四)强化法官释明制度。释明制度是指在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资料含义不清或者法律效果不明确时,由法官通过发问、告知等方式,让当事人对不清楚、不明确的诉讼资料进行补充。②

我国《证据规定》第3条仅从原告的举证方面解释了法官的释明制度,无论从立法规范还是司法实践来说,我国的法官释明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我国司法现状及现实状况来看,与其把法官释明当做一项权利不如将其视为一项义务更容易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因为法官释明制度体现了法官审判权对于当事人诉权的保障,通过法院中立的协助可以弥补当事人因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诉讼过程中能力的欠缺。尽管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于诉讼主体地位,但是如果“当事人的处分可能因为知识的缺乏、能力的差异而无法正确行使,当事人可能未声明、声明不清楚或者声明不当,或者所主张并经过证明的事实与其所声明的权利不一致时,若法院判其败诉,对当事人而言较为残酷,诉讼的正当性无法体现”。③因此法官有义务向当事人释明提交答辩状制度。

四、结语

诉讼进程的整体推进需要每一个制度设计都合乎法理和实践。在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审前准备阶段做出具体规定的背景下,答辩状作为举证期限制度、证据交换制度、庭前会议制度等程序顺利运行的指南,当事人是否提交就会在整个民事诉讼的进程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当事人不提交答辩状作为常态存在在此时就会显得殊不合理。既然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的浪潮之中,那么,在此契机下重塑当事人提交答辩状制度将会对我国诉讼模式的完善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注解:

① 曹志勋:《论普通程序中的答辩失权》[J].《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

② 闵振华:《试论民事诉讼法中确立法官释明制度》[J],《人民司法》,2002(09).

③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版,第299页.

作者:麻帅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2:

浅议民诉中的答辩失权制度

摘 要 民事诉讼的起诉与答辩程序是整个民诉程序的基础性阶段,它是开启民事诉讼的钥匙。但是在我国,被告的答辩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理论界的研究也很匮乏。这与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被告答辩的缺失导致了举证失权制度虚有其表,当事人双方的争点难以明确,诉讼突袭的情形屡见不鲜,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司法资源。鉴于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在借鉴两大法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笔者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答辩 答辩失权

一、答辩失权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答辩失权的含义。

答辩失权一词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它的含义是如果被告未在规定的答辩期限内对原告的诉讼主张予以回复,或提交实质意义上的答辩状的话,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不应诉判决以终结诉讼,法院将被告不答辩的行为视为对原告诉求的承认。在大陆法系国家,并没有答辩失权的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防御方法提出权的丧失。

我国民诉法中通说认为答辩失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应当提交答辩状进行答辩的一审被告、二审中的被上诉人没有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在期限经过后不得再次提出并因此而丧失答辩权利的一项制度。简单地说,答辩失权即被告答辩权利的丧失。

(二)答辩失权的功能。

1、明确争点。

争点的整理与明确使得法官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案件的信息,加快确定庭审的内容,排除与双方争点不相关的因素,针对性地审理案件。被告如果没有在法定的期限内对原告的诉求进行答辩的话,将承担失权的后果,很有可能导致败诉的结果。所以被告为了维护其权利,也会积极的对待原告的诉讼主张。这时逆向思维被告为了自己的权利不被剥夺也会促进争点的明确。这也是答辩失权的功能之一。

2、便于集中审理案件。

案件的集中审理,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言词辩论,这对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省司法资源、维护诉讼的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提高了诉前程序的效率,使法官在迅速确定争点的基础上进入庭审程序。所以说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是集中审理原则得以贯穿庭审程序的有利条件。

3、防止诉讼突袭。

答辩失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可以防止被告在庭审过程中的诉讼突袭。可想而知,在答辩失权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被告很有可能在开庭时突然提出令原告方意想不到的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主张或证据等,在原告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突袭”的手段影响审判结果。在实践中,法官在开庭审理时遇到被告提出新的主张或证据“突袭”时,往往很无奈地宣布暂时中止诉讼,待原告在庭下准备好“对付突袭”的手段后在恢复审理。很显然,诉讼突袭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增加原告的诉累同时也是被告方拖延诉讼的重要手段。为此,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防止诉讼突袭的发生。

二、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现状及反思

(一)我国民诉答辩失权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應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第150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民诉法中规定了被告应该提出答辩状,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法律后果。由此可见,我国民诉法中对于被告的答辩的立法是任意性的不具有强制意义和可操作性。

分析上述的法律条文可以得出,在我国被告的答辩是权利而不是义务。而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被告的答辩不仅是他的权利更是他不可放弃的义务。正是由于我们对于被告答辩的性质定位导致了我国至今没有建立答辩失权制度。

(二)对于我国答辩失权制度现状的反思。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告不答辩的现象十分严重。那么反思现状,我国的立法上为什么没有建立被告答辩失权的强行性规范呢?为什么被告答辩的性质不是义务而是权利呢?

笔者认为,把被告的答辩的性质定位成义务也有不妥之处。

虽然我国现行的立法中对于原告起诉中的权利义务及被告答辩中的权利义务的规定有些失衡,原告起诉的条件不可谓不苛刻,并且被告的答辩又具有任意性。但是在诉讼活动中,原被告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是对等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原告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被告就得同样具有对等的权利义务。根据辩论主义原则,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享有自由的主张事实,提出证据等的权利。而法官则处于中立的地位,法官裁判的依据限定在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主张的事实和提出的证据,不得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当事人的主张。由此可见,按照辩论原则的要求,当事人双方都应当尽可能多的享有权利而不是背上沉重的义务包袱,所以把被告的答辩作为一种义务的做法有失合理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在立法中改变现有的被告答辩的任意性。

被告答辩的任意性除了立法上的原因之外还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其影响,人们厌恶诉讼,担心诉讼会伤了和气,不愿参加诉讼,更别说什么提交答辩状了。

三、两大法系答辩失权制度比较

(一)英美法系答辩失权制度。

1、英国答辩失权制度简介。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规定,被告在向法院提交送达认收书或收到送达诉状明细之日起14日内作出答辩,并且在《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15.3条规定了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法律后果:(1)如被告未提出送达认收书,或者未对诉讼请求(或对诉讼请求的任何部分)进行答辩,且提出送达认收书或答辩状的有关期间业已届满,除原告或被告系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不经开庭审理径行作出判决,原告方可获得不应诉判决;(2)被告已提出送达认收书,但未提出答辩的,以及提出答辩的期限已届满,原告方同样可以基于此获得不应诉决。

2、美国的答辩失权制度简介。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被告应在起诉状和传唤状送达之日起20日内提出答辩,此种答辩可以分为两种方式:(1)提交答辩状。被告在答辩状中主要有三种抗辩的方式:否认、积极抗辩、反诉和交叉诉讼。(2)向法院提出“动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例如:被告认为法院对诉讼标的或者当事人缺乏管辖权或者原告没有清楚的陈述他所要求的诉讼救济时,被告可以不提交答辩状而向法院提出此类的“动议”。

以上两种被告答辩的方式,前者实际上是对原告诉求的实体上的抗辩,而后则是在程序上的抗辩。

(二)大陆法系有关立法例的介绍。

在大陆法系国家并没有答辩失权的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防御方法提出权的丧失。

1、法国民诉中被告的防御方法简介。

在法国,被告的防御可分为三种情形:对原告诉求的实体部分的防御、对案件诉讼程序方面问题的防御、提出疑问使得原告的诉讼请求不被法院受理,如原告无资格等。

法国的大审法院实行律师强制代理制度,所以当事人事前的诉讼活动主要是通过律师代为完成。若律师没有在法官指定的期限内完成诉讼活动,法官可以依职权或一方的申请决定终止诉讼程序。由此可见,在法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中,要求被告的防御方必须在审前程序中提出,否则法官将不予采纳。

2、德国民诉中被告防御方法提出权丧失的规定。

在德国民事诉讼理论中,被告对于原告在起诉状中提出的诉讼请求可以进行答辩也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如果被告没有进行答辩,则法院可以依原告的申请作出缺席判决。因此,在德国虽然没有将被告提出防御的方法(答辩)定性为义务,但是,它规定了不提出防御方法的法律后果。

四、构建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

(一)明确答辩失权制度的适用前提。

首先,答辩失权制度应当建立在直接送达和留置送达两种送达方式的案件上。因为答辩失权制度的宗旨在于制裁恶意拖延诉讼不提交答辩状的被告,对那些因为客观原因没有收到送达状的被告应该区别对待。

其次,答辩失权制度不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因为在简易审理案件中,被告可以不事先答辩而可以当庭口头答辩,简易程序中往往忽略审前准备程序,而答辩失权制度又是建立在审前准备程序基础上的,因此,在简易程序审中不适用答辩失权制度。

一般情况下,二审诉讼程序中也不适用答辩失权制度(排除二审中上诉人提出了新的诉讼主张的情况)。在二审中,即使被告没有答辩,法官也可以援引其在一审中裁判确定的内容,视为被告在二审中的抗辩。如此一来,既可以节省诉讼时间,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又可以维护一审裁判的依据。因此,在上诉人没有提出新的主张时,被告答辩与否对诉讼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故答辩失权一般不适用于二审程序。

(二)被告答辩的方式。

被告的答辩应以书面答辩为原则,对于那些不熟悉法律程序且没有聘请律师的被告,没有能力提交书面答辩状的,可以向法官提出口头答辩并由书记员记录在案,此时的答辩视为书面答辩。

一些被告为了能赶在答辯期限内提交答辩状避免失权,可能在答辩状中表达了非自己的真实意思,为了防止被告提交答辩状的内容与其在庭审过程中的主张不一致,有必要对答辩状的内容作出限制。

(三)答辩失权的救济。

被告在接到诉状副本时认为原告的诉状用词模糊不清无法答辩的时候,可以申请法院要求原告对其诉状中的内容作出明确的说明。经人民法院的审查,认为原告确应作出进一步澄清的,应当延长被告的答辩期限。

被告对于未作出答辩而被法院缺席判决提出异议的,经法院审查认为确属不能归结于被告的原因造成的,可以裁定异议成立,案件恢复到被告提交答辩状的状态。

(四)答辩失权的例外。

由于答辩失权能够对当事人产生权利上的消极影响,因此应当严格限制答辩失权的范围。例如,在被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案件中,被告就不可能提交高质量的答辩状,若因此就判定被告答辩失权的话,那对于被告而言就太不公平了。除此之外,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与身份权有关的民事案件,不适用当事人的自认。既然自认制度在涉及身份权关系的案件中(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被否认,那么答辩失权制度在这些案件中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五)强化法官的释明权。

答辩失权作为一项制裁措施,它与当事人的权利息息相关,并且答辩失权要求被告具有很高的法律素养和诚信度。这些加在被告身上的“负担”很有可能造成被告的不适应(之前被告答辩的任意性),所以需要法官做进一步的引导,使得被告方接受此制度进而顺利地提交答辩状。当然,法官的引导不能过分干预被告的答辩,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坐好法官中立者的位子,否则对于原告而言有失公正。□

(作者:郑州大学法学院08级诉讼法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肖良平.论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求索.2006年第1期.

[2]徐听.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汤维建.答辩失权是大势所趋.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20日.

[6]傅郁林.诉答程序.程序时效.诚信机制——答辩失权的基础性问题.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13日B版.

作者:李慧雯

答辩制度民事诉讼论文 篇3: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现状、反思及完善

摘要:与其他程序相比,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普通程序的规定相对而言比较详细,但普通程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被告答辩义务、法院依职权追加当事人、撤诉制度以及缺席审判制度等,现有的法律规定存在侵犯当事人权利的嫌疑,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普通程序;答辩;追加;撤诉;缺席判决

一、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现状与反思(一)被告答辩义务的不明确及答辩失权的缺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2条,在答辩期满前被告应当提出书面答辩,答辩内容是对原告诉讼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反驳意见。该条规定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对于答辩的性质,有三种观点:答辩只是被告的诉讼义务;答辩只是被告的诉讼权利以及答辩既是被告的一项诉讼义务又是其一项诉讼权利。法律对此并未明确进行说明,主流观点认为答辩是被告的诉讼权利。依据的理由是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的规定,根据该条,原告起诉被告后,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被告答辩状后,应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但是如果被告在此期间不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继续审理。因此,被告提不提交答辩状是其自主决定的,可以由其自由选择,不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从这一方面讲,答辩单纯就是被告的诉讼权利。

诚然,被告可以针对原告起诉的诉讼请求及依据和理由进行答辩,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也可以选择不答辩,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答辩是被告的诉讼权利又会造成一些困境。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被告在收到原告起诉状副本后不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反驳观点,而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对对方突然袭击,原告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辩论,对原告权利是一大损害,而且也拖延了诉讼的进程,严重影响诉讼的公正和效率。

第二,我国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答辩失权制度,答辩失权是指被告如果没有在法律规定的答辩期限内提交答辩状的,那么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就丧失了再进行答辩的权利。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被告在收到原告起诉状副本后的15日内没有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继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仍然可以继续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反驳,据此,被告不提交答辩状对被告没有任何后果。实践中被告往往不提交答辩状,而原告又必须要提交起诉状,显然地将导致诉讼地位不平等。

(二)法院依职权追加当事人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追加当事人,包括共同诉讼的原告和被告,也包括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这里就存在侵害当事人诉权的嫌疑。法院是公正审理案件的第三方,其依据职权追加原告或被告,当然目的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但是却是在损害当事人权利的基础上,这样显然不合适。在追加共同原告的案例中,人民法院直接将未实施起诉权的主体追加进来而不管对方是否要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实际上是侵犯了原告对是否行使起诉权的选择权,人民法院用强制手段代替了原告行使。而在追加共同被告的案例中,也侵犯了原告的起诉权,起诉谁要谁承担责任,这是原告的自由选择的问题,法院追加被告进入诉讼与原告的起诉初衷并不一致。根据人民法院的不告不理原则,原告不起诉的人民法院无权自主决定审理,但是法院依职权追加当事人的做法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三)撤诉制度立法缺陷

第一,对于原告的撤诉申请,法院享有非限制的否决权,损害了当事人的处分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原告可以在人民法院宣判前申请撤诉,但是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因此这条实际上赋予了人民法院在作出是否同意撤诉问题上享有绝对职权,但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准予撤诉,无论民事诉讼立法还是司法解释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范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第16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当事人违反法律的申请撤诉行为不准撤诉。结合《意见》第109条规定,违反法律一般认为是当事人的撤诉损害了国家或集体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予准许撤诉。

第二,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审查裁定是否准许撤诉,因此只要人民法院单方许可,撤诉就达到终结诉讼的目的,而整个撤诉过程无需被告的参与,欠缺对被告诉讼权利的保护。但是诉讼程序是因为原告起诉行为引起后被告参与进来的,被告被人民法院拉近诉讼程序中,此时被告已经享有诉讼上的一些权利了,但是如果一旦诉讼程序终结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利益,可是原告撤诉人民院裁定准许,从而终结诉讼程序,整个过程根本不考虑被告的利益,这种做法有待商榷。

第三,当事人的撤诉权在实际行使过程中常常遇到障碍。撤诉权是原告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但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完善以及司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践中当事人行使撤诉权并不顺利。司法实践中经常存在强迫和变相强迫原告撤诉的现象。撤诉是当事人自愿的诉讼行为,但是在实践中,人民法院有时为了偏袒被告或者为了避免做出错误的判决从而减少上诉判决被撤销的可能,积极动员原告撤诉,或者以作出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为威胁变相强迫原告撤诉。(四)缺席判决法律规定漏洞

缺席判决是保护法庭审理正常进行的一种保障性的制度,目的在于防止和处理一方当事人不到庭情况的发生,维护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威,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般认为,我国的缺席判决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缺席判决由人民法院直接依据职权做出,而不论当事人是否同意,这样做缺乏对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尊重。因为在一方缺席时,另一方当事人未必就希望人民法院通过缺席审判做出判决。

第二,我国缺席判决对原告和被告区别对待,违背了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对原告,一般按撤诉处理,在被告缺席时,又可以缺席判决,这显然违反了当事人平等原则。

第三,缺席判决并不是对缺席一方的制裁手段,如果认为是制裁手段就违背了缺席判决制度的功能。因为到不到庭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缺席实际上是当事人自己对其权利的一种处分。因此,缺席和妨碍诉讼进行是有根本不同的。

第四,立法上对缺席判决制度规定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由于立法的粗疏,只规定了缺席判决的情形,缺乏对具体的适用条件和审理方式作出规定,导致其功能萎缩。审判实践中,审判人员对于可以适用缺席判决的因为心存顾虑而不敢适用,改为延期审理或再次传票传唤等等。二、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完善(一)建立答辩失权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2条规定,在答辩期满前被告应当提出书面答辩,答辩内容是对原告诉讼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反驳意见。一般认为,该条规定了被告的答辩义务。根据该条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期满前提出书面答辩,换言之,被告的答辩义务必须在答辩期限内完成。为了和该证据规定相符合,民事诉讼中也应当做如下规定:

第一,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交答辩状,否则将导致答辩失权的后果。也就是说被告答辩权行使的法定条件是在答辩期间提交答辩状,如果不提交答辩状的后果就是直接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这种规定虽然严格,但答辩对于被告而言,属于基本的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被告应当首先履行该义务。如果被告不答辩,后面的诉讼程序将无法进行。

第二,规定被告的答辩行为对以后的辩论行为具有约束力,也即是说,被告不得随意推翻自己在答辩状中陈述的内容,如果有违反者,变更后的答辩无效。否则,将会导致当事人采取虚假答辩从而侵犯原告方利益的情况出现。

第三,被告在答辩状中应当如实写明答辩的事实以及理由依据等,即对答辩状的内容有形式上的要求。保证诉讼结果建立在案件事实基础之上,而不是靠当事人诉讼突袭等技巧。(二)强化法院的释明义务

必须改革我国法院依职权追加案外当事人的做法,通过强化法院的释明义务,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决定是否参加诉讼或者是否引入案外第三人。我国目前公民的诉讼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当正在进行的诉讼在事实和法律适用上影响到案外人的时候,法院应对当事人履行释明义务,对本案当事人进行说明,告知他们利害关系,引入案外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可能后果等等,再由当事人通知、告知案外人参加诉讼或者由案外人申请参加诉讼,人民法院不行使追加权力,只是情况的说明和告知者。(三)完善撤诉制度

第一,对原告撤诉,人民法院不得进行实质性审查,只进行程序性审查,如该诉讼行为是否程序合法,有无意思瑕疵等;

第二,被告可以对原告撤诉的申请不予同意。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需要征求被告的意见,被告不同意的,诉讼继续进行;

第三,完善民事诉讼法对撤诉的规定。一些具体的程序由立法加以明确。如原告撤诉对被告的通知义务,人民法院进行审查的期限,对被人民法院否决的撤诉,规定对原告的救济权等;

第四,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撤诉合意,应当赋予诉讼法上的效力。当事人达成和解双方形成撤诉合意,该书面协议具有诉讼合意的效力,任何一方均可以要求撤诉。(四)完善缺席判决制度

第一,我国应当建立以一方辩论主义为主的缺席判决制度。一方辩论主义能够更好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第二,缺席判决对双方当事人平等对待,对任何一方当事人缺席,一视同仁。对于原告不出庭且没有合法理由的,按照法律规定做撤诉处理剥夺了被告对应的诉讼权利,为其滥诉或逃避败诉提供了方便。因此,应平等对待原告和被告的缺席情况。

第三,人民法院在作出缺席判决前应经出席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也就是没有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能够依据职权做出缺席判决。[参考文献]

[1]郭小东.浅议民事被告答辩行为之性质[J].当代法学,2011(11).

[2]相庆梅.从逻辑到经验/民事诉权的一种分析框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高海鹏.论我国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之重新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

作者:唐三元

上一篇:护理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乡村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