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题材电影文化意义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相当一部分走入残障人内心世界,以反映残障人生活状态为题材,以残障人为主人公或主要配角的影片,这些影片叙事模式基本采用了“单亲家庭+残障孩子”的苦难模式或“身残志坚,终成大器”的励志模式;叙事基调趋于理想化;叙事技巧多用半纪实的现实主义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多以健全人视角出发,审视残障人生存处境;叙事深度上普遍不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聋人题材电影文化意义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聋人题材电影文化意义论文 篇1:

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的聋文化解读

1986年上映的《失宠于上帝的孩子》(Children of a Lesser God)是一部美国聋人题材的爱情电影。导演是兰达·海因斯(Randa Haines),编剧海斯颇·安德森(Hesper Anderson)和马克·梅多夫(Mark Medoff)。电影由马克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舞台剧上演便引起了轰动,共演出887场,并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托尼奖。改编后的电影作品影响巨大。女主角萨拉·诺曼的扮演者聋人影星玛莉·马特林也因该片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了1986年秋季的最受欢迎戏剧改编片大奖。

影片讲述了偏远小镇聋校里的爱情故事。詹姆斯·利兹是一名理想主义的言语治疗师,来到小镇聋校给残疾人孩子做老师。詹姆斯尝试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教学方法,引导聋人孩子开口说话,慢慢地这些聋人孩子开始通过读唇进行交流,这让詹姆斯颇受鼓舞。然而他很快被学校里一个年轻的聋人清洁工萨拉所吸引。25岁的萨拉原本就是这所聋校的学生,而且是这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却留在学校当了一名清洁工,打扫卫生。萨拉生来聋哑,学习说话对她来说非常困难。她排斥利兹的教学方法,坚持认为自己不需要说话也能通过手语交流。同时,影片特别叙述了其他两个詹姆斯教授的学生莉迪亚和奥林,这两个学生都有残余的听力,有一定的口语能力。10多岁的莉迪亚非常喜欢詹姆斯,妒忌他对萨拉的关心。而奥林则一心要学好口语,这样就不用别人可怜他,他就可以实现自己为聋人权利大声疾呼的目的。

即便影片中萨拉和詹姆斯的师生关系一直冲突不断,然而他们却始终彼此吸引。詹姆斯拜访了萨拉的母亲诺曼太太,希望更多地了解萨拉。诺曼太太讲述了萨拉不幸的童年。一开始,人们认为萨拉比一般的小孩反应迟钝,后来发现她完全失聪后,萨拉5岁就被送到聋校生活。放假期间,萨拉认识了姐姐的朋友,与他们相处的非常好。然而当他们发现她是聋女时,他们就开始欺负她,对她冷嘲热讽。

萨拉开始经常躲避詹姆斯,但最终两人还是走在了一起。奥林和莉迪亚出于不同的目的都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校长富兰克林先生也经常警告詹姆斯,认为他们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然而萨拉向詹姆斯告白,希望自己能结婚过普通人的生活,她还想到学校去教书。詹姆斯不顾奥林和富兰克林的阻拦和警告,鼓励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两个人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决定结婚,并拜访了萨拉的母亲。萨拉与詹姆斯在一起后,慢慢地得到了富兰克林和母亲的认同。富兰克林先生还称赞了詹姆斯对萨拉的帮助,让萨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詹姆斯则表示会坚持尝试让萨拉学习开口说话。

与此同时,奥林请萨拉帮助他起诉聋校在招聘员工上对聋人的歧视对待(影片的这一情节映射了1988年华盛顿加劳德特大学的一次示威运动,要求董事会任命金·乔丹为这所世界上唯一的聋人大学的第一任聋人校长),萨拉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尽管詹姆斯反对,她愈发感觉到自己要为聋人在听人为主的社会环境中争取权利。结果两个人矛盾爆发,萨拉指责詹姆斯所谓的帮助是在怜悯自己,詹姆斯则指责她利用聋哑残疾来利用人们,通过拒绝说话来博得其他人的关注。萨拉因为伤心、失望对詹姆斯大发雷霆后,离家出走。冷静下来后,詹姆斯逐渐意识到自己努力让萨拉进入听人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莉迪亚试图借机勾引詹姆斯,而奥林的起诉此时得到了学校的少许让步,詹姆斯则一心都想弥补和萨拉的关系。最终,詹姆斯和萨拉都意识到他们各自来自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相互妥协,决定重新开始“相会在一个既不是无声的,也不是有声的地方”。

一、《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映射的聋人文化

影片中,导演插入了秋天美丽的落叶、秀丽的渔港和翱翔的海鸥等迷人的景色,使影片的色彩十分鲜明,充满了浪漫气息,表面上让人觉得这不过就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片。然而影片却是以轻松的形式表达了深刻主题,通过詹姆斯和萨拉的爱情纠葛反映了聋人社团所面对的种种复杂问题。

(一)电影中的美国聋人文化

影片《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美国聋人文化。影片中除了叙述詹姆斯和萨拉的关系,还提到了聋人和听人世界的文化冲突。1960年起,美国人开始关注聋人社团。这一时期聋人国家剧院建立;教育方面,聋人全国工学院使聋人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文化方面,全美戏剧联合会成立,促进了聋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法律方面,民权立法开启了对残疾个体的保护;政治运动方面,1988年华盛顿加劳德特大学发生了校长人选示威运动。正如剧中所表明的,聋人社团开始为他们自己要求方方面面的权利。年轻人可能无法意识到完全失聪和听力受损的不同,也不可能了解他们学习唇读和说话所要进行的大量训练和练习的艰辛,更不明白美国手语同各式各样的手势英语的区别。大多数的聋人文化都围绕着寄宿制聋校产生(如电影中的聋校),而这些聋人社团都非常封闭,孤立于主流文化之外。

詹姆斯的工作是教授学生说话,这是听人世界的标准。但是学生们无法听出或感觉正确的发音。影片中一组镜头展示了奥林无法告诉詹姆斯哪个发音是正确的,每次都需要詹姆斯告诉他。而口语恰恰是通往听人世界的门票,而且也只有在听人世界聋人才能实现里面传统意义的成功。因此,奥林希望练好口语,为聋人社团争取权利,事与愿违的是等到他的口语变好,他在聋人社团的位置也开始被边缘化。正因为如此,他不得不请求萨拉帮助,因为只有萨拉“才是正直的聋人”,也只有萨拉帮忙才能让奥林为聋人争取权利的政治目的合情合理。萨拉感到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却发现她不得不让别人替她开口说话。然而帮奥林打官司的,来自平等就业委员会的律师对聋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无所知,对奥林和萨拉也摆出一副恩人自居的姿态。电影的这一情节反映了大部分听人对待聋人的态度。

电影中的一切正如电影的名字一样,讽刺了聋人所承受的来自听人世界的偏见。他们被怜悯,被看作低人一等,只是因为他们生来就失去的听说能力。最后,詹姆斯也意识到了这种偏见,和萨拉两个人开始尝试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对方。

(二)电影反映的聋人所处的不公地位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整个影片的交流活动都以有声语言为主,这一处理显然是不公正的,带有歧视性。影片中詹姆斯认为萨拉应该学习唇读和发声,而萨拉却持相反的想法。她一直都希望使用手语进行交流,而且认为“如果他爱她的话,就应该进入她的无声世界。”影片面对这一核心矛盾,巧妙地站在了“听人”世界这一边。这或许是出于票房的考虑。大部分观众都是“听人”,即便他们希望观看聋人题材的影片,但并不意味这他们有充足的勇气去体验真正的“无声世界”。

影片还使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就是所有屏幕上的文字都被说出来。萨拉的所有对话都是用手语表达的,而詹姆斯则会大声的重复萨拉的话,看似是在自言自语,如影片中詹姆斯曾说过:“我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实则他悄然间成了一个手语译者,承担了给“听人”受众的翻译工作。

詹姆斯既能听又懂手语,而萨拉听力缺失,只能用手语交流。在众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来自两个视角的情境。然而在《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中,所有的情境都是从詹姆斯的视角出发,都是有声的,这大大降低了电影两个不同语言世界人物沟通主题的渲染效果。而且从詹姆斯的有声视角出发,影片会造成女主人公给人以不可理喻、固执等印象。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个情境都是无声的,需要去猜测手语的意思,而是说可以通过几个带字幕翻译的手语场景,让人们可以体会到与聋人相同的体验。

影片本来可以更好。电影作为视觉传播媒介,只要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或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应该就能够完美地讲述一个聋人故事。否则,恐怕给聋人拍一部有声电影就同给盲人上演一部无声电影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结语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改变了大众文化中聋人的形象。电影通过马特林饰演的角色萨拉这个人物完成了这一观念的转变。马特林的表演给影片注入了她自己对聋人权利的强烈要求。萨拉是一个固执的聋人形象,她并没有因为耳聋而气馁。这是一个新的美国聋人形象。这是继长达25年前的《奇迹的缔造者》以后,又一部关于聋人的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聋人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情感,除了耳聋这个生理差异,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长期以来听人一直对聋人有众多的误解,例如聋人无法阅读、跳舞,甚至哭、笑。而这部电影向人们展示了虽然耳聋让人与人的沟通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聋人一样有喜有悲,有努力,也有梦想。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客观上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聋人这个群体,有助于聋人和听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影片除了促进美国聋人文化传播,也促进了美国手语的发展。它向美国大众充分展示了美国手语,使手语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影片表明美国手语和其他自然语言一样,也是一门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手语是影片的一大特点。主人公萨拉和詹姆斯自始至终都是通过手语交流。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手语讲述的爱情故事。

作者:贾振峰 李凤英 唐宏

聋人题材电影文化意义论文 篇2:

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关于残障人的叙事实践

摘要: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相当一部分走入残障人内心世界,以反映残障人生活状态为题材,以残障人为主人公或主要配角的影片,这些影片叙事模式基本采用了“单亲家庭+残障孩子”的苦难模式或“身残志坚,终成大器”的励志模式;叙事基调趋于理想化;叙事技巧多用半纪实的现实主义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多以健全人视角出发,审视残障人生存处境;叙事深度上普遍不足。本文考察这些影片在残障人叙事中所采取的实践手法,辨析出残疾人影片叙事实践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对此进行思考。

关键词:残障;叙事;电影

回顾百年光影,涉及到残障人的影视作品不可谓不多①,但多数作品中的残障人只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对他们真正关注的不多。本文所指的中国电影,不是那些在影片中出现残障人形象的作品,而是走入残障人内心,贴近残障人生活,以正面视角来反映、关注残障人生活的电影作品,或者说,是以残障人为主角或主要配角的影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数量相当稀缺,除1925年的《盲孤女》②以及1977年台湾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③外,其余主要作品多集中在近20年左右,主要有:1992年谢晋导演的《启明星》(智障),1995年黄健中导演的《中国妈妈》(哑),1997年陈国星导演的《黑眼睛》(盲人),1999年孙周导演的《漂亮妈妈》(聋哑),2000年宁敬武导演的《无声的河》(聋哑),2009年薛晓璐导演的《海洋天堂》(孤独症)等。2012年,陈苗导演继续关注自闭症群体,拍出了《星星的孩子》,该片目前尚未公开上映。本文主要以《启明星》、《漂亮妈妈》、《无声的河》和《海洋天堂》等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下面介绍一下这些作品的具体情况。

《启明星》发行于1992年,是著名导演谢晋的作品,编剧航鹰,故事讲述的是癌症晚期的父亲谢长庚十分担心弱智儿子晨晨今后的命运,绝望中欲同儿子一起结束生命。在街道办事处的干事石铁的救助下,谢长庚住进医院,晨晨被送进了启明星学校。在学校里,晨晨的智力得到了提高。不久,谢病情恶化,晨晨把在校得到的奖励“启明星”送给爸爸,谢握着“启明星”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漂亮妈妈》发行于1999年,导演孙周。讲述的是年轻妈妈孙丽英带着聋哑儿子郑大艰难生活,一心想让郑大学会说话,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却频招挫折的故事。《无声的河》发行于2000年,导演和编剧均为宁敬武。电影描写了一群聋哑学校学生帮助他们年轻失意的实习老师,一个正常人走出人生阴影,找回自信的故事,表达了正常人与残疾人的平等主题。《海洋天堂》发行于2010年,讲述李连杰饰演的父亲与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相依为命,在被查出身患绝症后,父亲竭尽所能为儿子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的家,却历尽波折的故事。

在这些影片中,出现了诸多相似的叙事手法,诸如叙事模式基本采用了“单亲家庭+残障孩子”的苦难模式或“身残志坚,终成大器”的励志模式;叙事基调趋于理想化;叙事技巧多用半纪实的现实主义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多以健全人视角出发,审视残障人生存处境,另外在叙事深度上普遍不足。

一、叙事模式:苦难,或励志

1.叙事模式一:“单亲家庭+残障孩子”的苦难模式

稍微考察一下残障人影片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影片在人物设计上都选择了无障碍的父母和有障碍的子女这一模式,通过子女的残障身份来反衬出父母的无私付出,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并且家庭模式多半设计为单亲家庭,呈现出一对一的父子模式或母子模式。

《启明星》和《海洋天堂》中均出现了一个病重的生命危在旦夕的父亲形象,极其相似地采用了一个生病的生命危在旦夕的父亲形象,与父爱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的缺席。《漂亮妈妈》中,父子关系被替换成了母子关系,巩俐主演的孙丽英和她患有听觉障碍的儿子郑大,同样缺席的是已经离异并另外成立了新家的父亲。导演和编剧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单亲家庭+身体残障子女”这样的悲惨模式来进行影片叙事,从另一个层面也能反映出主流社会对残障人士的看法:他们的出生是不幸的,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家庭、社會的不幸。《无声的河》虽不是亲子模式,却可以看出这一模式的衍生。家庭场景被置换成了学校场景,亲子模式被置换成了师生模式。通过以“单亲家庭+残障孩子”这种加倍不幸的模式组合,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以“催泪”为导向,试图唤起观众的同情感、怜悯感,这也构成了许多残疾人影片的叙事基调和价值取向。

残障者的“子女”身份,而非“父母”身份某种意义显示了社会无意识层面的定性:他们是弱小的,需要帮助和救护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父母乃至社会的累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中国电影凡是涉及到亲子模式的残障人形象鲜有自立、自足的描写,亲子关系表现为操控与被操控的关系。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雨人》《阿甘正传》《钢琴师》《我是山姆》等片中的残障者都是成年人,影片并未刻意凸显残障者需要救助的过程,而是表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特别《我是山姆》中,残障人以父亲形象出现,尽管抚养能力受到社会质疑,却通过诸多努力使社会最终认可他的价值。法国影片《第八日》中,智障人和健全人的生活价值甚至出现了颠倒,开心快乐的智障人与有钱但不开心的健全人以对立的组合出现。当然中西影片的差异背后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但就残障人本身而言,在中国社会与家庭内部处于被动、压抑的角色状态却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来以“妈妈”进行命名的片子就有4部,都写了妈妈如何含辛茹苦培养教育家有残疾的孩子,这4部片子分别是:张元导演的处女作《妈妈》,讲述被丈夫抛弃的年轻母亲梁丹独立抚养患癫痫性痉挛而脑残疾的儿子冬冬,试图用各种方法唤醒儿子的记忆。孙周导演的《漂亮妈妈》,由巩俐等人主演,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想把听力弱的儿子送进学校的故事。黄健中导演的《中国妈妈》讲述女工王秀琴在儿子耿辉9岁那年忽然发现儿子的听力出了问题,治疗后丧失了听力,在老医生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下,最终将爱子培养成一名成功的记者的故事。此外还有周勇导演的《网络妈妈》。这些不约而同的命名与思路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中国电影对于残障人关注的努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却显示出创作者们介入这一题材思路的狭隘与单一。

2012年陈苗导演即将推出的《星星的孩子》同样是以自闭症为题材的影片,同样采用了亲子模式的描述。根据编剧绕晖的叙述,最初导演找他想做一个自闭症的故事,后来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母亲本身的心理变化④,由此走上了残障人影片叙事的套路,不得不令人叹息。这样一种叙事模式似乎成为残障人题材不可回避的鸿沟,甚至延续到了电视剧领域,在2012年新开播的22集电视剧《花开有声》中,这一熟悉的模式又出现了,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阿桃刚死了丈夫,独子通州在学校运动会上为救一个小同学摔断了腿,阿桃在携子看病的过程中收养了另外三个残疾孩子,有此展开了故事的叙述。

诚然,残障孩子的出生很容易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编剧们的设计也并不是空缺来风,而有其一定的现实凭据。但几乎在所有的残疾人题材影片中都用了这样的模式组合,就不能不让人思考背后的因素。我们对于残障人家庭的了解有多少,是不是过于单调和模式化了呢?

2.叙事模式二:“身残志坚,终成大器”的励志模式

反映残障人生活的影片另一常见模式就是“身残志坚,终成大器”的励志模式。这一模式多选用生活中卓有成效的残障人对象为实例,还原他们走向成功的经历,带有明显的精英文化启蒙色彩。

主要的影片有:台湾导演李行的《汪洋中的一条船》,以台湾杰出肢残青年郑丰喜为原型创作,叙述了郑丰喜从一个天生不能行走的残疾人通过奋斗成为一名大学生,最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中学老师的经历。这个曾经在台湾家喻户晓的真实故事,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后,便在台湾文化界掀起一股热潮。

以残疾人运动员平亚丽为原型的《黑眼睛》,1984年,平亚丽在残奥会盲人跳远B2级的比赛中获得金牌,这是我国在残奥会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影片讲述盲女丁丽华偶然被体校教练选中,成为一名残疾运动员,努力拼搏,终于在奥运会上为祖国夺得了第一枚金牌的故事。

根据张海迪经历改编的《我的少女时代》,故事講述了残疾少女方丹与好友黎江的纯真情感,以及教书育人,为乡亲们治病的故事。本片由张海迪亲自编剧并撰写主题曲。

反映肢残少女的《隐形的翅膀》,影片根据三位残疾模范青年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一位双臂高位截肢的残疾少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这部影片参加演出的约有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游泳运动员。其中有在残奥会上共夺得5枚游泳金牌、打破3项世界纪录的何军权;还有在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共获得6枚金牌的游泳冠军江福英。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定为重点推荐影片,并被奥组委确定为“奥林匹克国际体育电影节”开幕影片。

2006年徐松子导演和编剧的《舟舟》根据具有传奇色彩的指挥家舟舟的成长经历改编。影片定性为“献给为抚养残疾人付出艰辛代价的父母”的作品,舟舟本人在影片中担当男一号,本色出演成年舟舟。

香港影片《12秒58》讲述患有黄疸病、弱听与痉挛症的残疾运动员苏桦伟从一个站立都有困难的伤残人士成长为可以在田径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并在2000年残奥会上以12秒58夺取了100米冠军的故事。

模式的单一化,情节的雷同化构成了残障人题材影视作品的硬伤,以至于观众一看到类似题材的时候,便有了充分的心理预期,从而降低了观影热情。这也正是关于残障人影片之所以频频获奖,但在观众中却很难引起反响的原因。可以说,我们电影关于残障人的认识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过于渲染悲痛和苦难,另一个则是过于乐观,集中宣传事业上取得成效的少数残障人。独独缺少了数量最多、群体最广的普通残障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能客观反映这些残障人真实生活的影片。

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残障人叙事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如:2008年吴祖云执导的电影《绽放》,并非在讲述残疾人自己的奋斗故事,而是讲述了健全人与残疾人剧团、与残疾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故事,故事全篇以帮残助残为主题,以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和谐共进、励志奋发为主线,是“2008中国残疾人奥运会”的献礼影片。同年发行的周勇导演的《网络妈妈》根据江西真实人物“十年十大杰出母亲”——刘焕荣 (片中改名为刘学萍)事迹改编,讲述花季少女刘学萍遭遇不幸,双手残废后学会了用仅存的一根手指上网,帮助不少迷恋网络荒废学业的孩子重返课堂的故事。但这些影片依旧存在质量不高、叙事老化、社会影响不大的缺陷。

二、理想化的叙事基调与半纪实的叙事手法

无论是何种模式的残障人影片,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讴歌现象明显,理想化色彩浓重。不管影片如何愁云惨雾地写到了现实的苦难,残障主人公总有贵人相助,从而迎来影片的光明结尾。

《启明星》和《海洋天堂》都讲述了一个因为残障孩子遭受挫败,乃至对生活绝望的父亲,但是在相关人士的帮助下,父亲们最终欣慰地离开了人世。《漂亮妈妈》里的孙丽英为孩子入学的事情尽管困顿无比,却依然拥有美好的希望。《无声的河》导演宁敬武追求“诗化”的境界,构筑了一部白日梦似的残障人叙事。

理想化基调的重要体现是角色设计上求助于精神导师的出现。不管这类残疾人影片如何致力表现悲惨的生活现实,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拥有为数不多的但绝不会缺席的社会支持。总有一个人像精神导师一样引领他们前行,《启明星》和《无声的河》中的老师,《漂亮妈妈》中的方老师,《海洋天堂》中的玲玲,他们俨然取代现有的社会体制,成为残障人最有依靠的力量。这些人仿佛黑暗中的一缕幽光,尽管并不耀眼,却总能给片中人物指出光明,带来希望。这也正是中国电影关于残障人叙事的理想化基调下的产物。当导演在现实世界上无法寻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解决之道的时候,只能设置这些“理想导师”,以拯救者、救赎者的形象现身,为影片带来一些亮色。

叙事手法上,这些影片都采用了现实主义表现的手法,并且都采用了半纪实的叙事策略。谢晋导演身为智障孩子的父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拍出了这部大爱之作奉献给残障群体,不可谓是残障群体的一大幸事。许多影片选择了生活中真实的残障人出演,为的就是达到“真实”的艺术目的。《启明星》用的是弱智学校的孩子,《漂亮妈妈》中大福的扮演者本身就是聋哑人。《无声的河》中的中学生们都由真实的聋哑孩子扮演,并且用字幕“翻译”聋哑学生的手语,使观众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的世界,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这都说明导演试图真实地还原残障人的生活场景,赋予影片一种“纪实”的风格。《海洋天堂》导演薛晓路10多年来在自闭症学校“星星雨”担任义工的亲身体验使她萌生了为孤独症孩子拍摄电影的想法,尽管用的是明星演出,但文章为了揣摩角色进入特殊学校长期学习,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如前所叙,励志类的影片打出的噱头多是“根据真人事迹改编”,这一意图也正体现出导演追求纪实风格的努力。

三、叙事立场:健全人视角下的苍白主体

不得不遗憾指出的就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影片中的残障人士依旧流于“符号化”,他们很多作为某种苦难的象征而出现,并未能真正成为影片着力表现的主体,人物形象也未能推动故事进展的核心动力,人物过于苍白,也就导致这些形象无法真正赢得观众认同,走进他们内心深处。许多电影中的残障人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的道具出现,见证主人公的苦难。无论《启明星》中的孩子,还是《漂亮妈妈》中的聋哑儿,《无声的河》中的聋哑学生,《海洋天堂》中的大福,尽管与其他出现残障人形象的影片如《米香》《孔雀》《阳光灿烂的日子》等比较起来叙事比重大量增加了,但叙事者的视角和基本立场却是健全人的,残障人留给观众的只是一个背影,自身并未占据叙事的核心位置。在为数不多的涉及残疾人的文艺作品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健全人”立场,以健全人的视角关照,价值判断以维护健全人的利益牺牲残疾人的利益为主。就《漂亮妈妈》而言,残障人本身并未成为思考的对象,影片着力表现的妈妈乃是一个健全人,与其说是写残疾人的影片,倒不如说是写了一部健全人为了残疾人如何含辛茹苦如何艰难生存的影片。其价值立场依旧是健全人的。即使是《海洋天堂》这样一部半公益的影片中,所描述的对象依旧是为了残疾人四处奔走的父亲形象,讴歌的依旧是残疾人背后的群落以及他们为之承受的苦难。

除了残障人士缺乏生动的描述,就连健全人,特别是片中出现的父母亲,也都被简单地符号化了。《启明星》中的爸爸和《海洋天堂》中的爸爸如出一辙,都是慈父形象,为了临终前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费尽周折,最后含笑西去。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具有中国社会传统女性被颂扬的美德:隐忍耐劳,任劳任怨。《漂亮妈妈》中的母亲孙丽英这一角色把一个东方女性的形象诠释到了极点,身负苦难而不怨天尤人。孙丽英两次提到了“要是他爸爸在就好了”、“你要是男人就好了”,这部片子中女性的独立只是被逼向一步步的境地,面对男人的离去,她无怨无悔,面对女友的帮助,她遗憾地发出了“你要是个男人就好了”这样的感慨。面对孙老师,她感慨“要是他爸爸在就好了”,在她的思想深处,她是个依赖男性的女人,甚至不乏愚昧。

诚然,苦难是存在的,讴歌也是必要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与残疾人有关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选取了这一立场,而忽视了残疾人自身的关照,是否也不够正常呢?胡克曾经这样尖锐地评论过《无声的河》中的实习老师形象:“不知是否是作者的本意他被设计得过于高高在上,总是以教育残疾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健全人的优越感让人看了不舒服。”⑤“《无》片实质上是一个意识到自己“正常人”身份的非聋人在讲述他所看到、理解到的聋人,完成他对聋人想象的建构。” ⑥残疾人的苦难展示呈现为不断被创建和修改的能指,一种不断讲述和被讲述的故事。在健全人对残障人的拯救过程中,謳歌了健全人的付出,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影片乃是主流立场的表达,而并非真正出自于残障人角度的体察。

四、叙事深度普遍不足

当然,这些现实主义影片中除了乐观理想的层面之外,也不乏残酷现实的渗透表现。《启明星》和《漂亮妈妈》中,都有身有残障的孩子被不懂事的孩子嘲笑取笑的细节,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期人的价值理念的沦落。《漂亮妈妈》中孙丽英困顿的处境中引来了“富豪”的觊觎,影片中设置的贾老板形象是富裕起来的新一代中国人,他们有钱无德,用金钱衡量一切。但这些批判都是停留在道德的谴责,对于社会层面应有的批判,这几部影片都未能更深一层。无论是《启明星》中的谢长庚,《漂亮妈妈》中的孙丽英,还是《海洋天堂》中的爸爸,他们在遭受到人生不幸,生下残疾孩子的那一霎那开始,个人的人生悲剧便隆隆重重地拉开了大幕,他们无所依傍,只有个人隐忍地选择负重前行。与之相应的,是社会责任的缺失。很多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残疾群体缺失关照的社会现实。《漂亮妈妈》里那个背后的权威力量——吕丽萍所饰演的焦校长,始终高高在上地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在银幕中,不管是求救的还是接受救助的,都出于个人的人道主义,背后的责任既无现实依据,也无思想筹备。国家层面的不作为增加了普通人的悲剧,这或许是《漂亮妈妈》带给我们的最令人警醒的思考。《海洋天堂》之所以震动人心,爸爸说出的话相当有分量:“孤儿院嫌他大,养老院又嫌他小”⑦,也耐人寻味。

这些本应着力表现和批判的题材,在中国电影中令人遗憾地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当然原因是复杂的,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的影片审查制度下,真正走向人物内心的尤其是负面因素的作品不可能问世。香港导演尔冬升在最新的一次采访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在内地拍片,不是考虑我想拍什么,而是我能拍什么”,“我们就像是绑着双手拍电影,题材多方受限制,令合拍片都变得温驯,缺乏力度。”⑧想要表现出残疾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和主体,就必须直面这些边缘人很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探讨社会和国家层面可能为这一群体做出的制度建立的努力,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视为社会的负累和包袱,成为苦难隐喻的象征。

影片的理想化基调缺乏现实的支撑,经不起追问,使得影片建立在虚无飘渺的理想化状态基础上,缺乏根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批评《无声的河》时发出一连串的问题:“对于这些行将中学毕业走上社会又处在青春期的特殊孩子来说,他们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未来不会没有比现在影片中复杂得多的考虑。对此,影片现在基本采用忽略政策,好像惟恐会冲掉那些为散文诗风格量身定做的笔触。而我们期待的比如薛天南没被美术学院录取后她还会做什么?比如要是安静女孩在新人舞蹈比赛上没有得到第一名,又会发生什么?尤其是在心中偶像中国第一哑探牺牲之后,张彻有没有重新设想自己的人生?在经历了一连串事情后,老师和学生之间难道还停留在彼此做好事的关系?”⑨然而这样的追问在影片中被忽视了。同样的,《启明星》中的谢晨晨长大以后,何处安生?他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漂亮妈妈》中的孙丽英即使被迫接受了生活的现实,对儿子得出“你和别人不一样”的结论后,选择依旧让孩子考学进入正常学校读书。入学以后,又会怎样?孩子在一个健全儿童的群体中,他会不会受到更多的嘲弄、打击?《海洋天堂》中的大福会永远在海洋馆工作下去吗?一旦疾病或失业,他如何自处?这些影片是经不起这样的追问的。

另一个未能严肃对待的主题是健全人社会对残障人社会依旧存在的隐形歧视。《漂亮妈妈》中的孙丽英喊出“有你这样的孩子我能去哪?”这样悲怆的控诉,自然也不难理解她那个“总有一天,你会和别人一样的”的自欺欺人的希望,她依旧生活在一个虚幻的梦想中,灼尽自身的能量,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孩子。当孩子说“我一定能考上”,“明年考不上后年再来”的时候,彻底放大了一個健全人社会对残障人社会的无知压迫。

事实上,残疾人文化有其自足存在,特别是聋人群体和自闭症群体,他们活在自己的圈内,形成一套独特的价值观。残疾人文化和健全人文化并存,并各自发展是最好的局面,然而健全人文化以其强大的文化霸权,侵蚀了残疾人文化的空间。在今天,残疾孩子究竟往哪里走?融合教育和隔离教育究竟孰优孰劣?这些特殊教育界依旧争论不休的话题,或许身为电影人,要求他们预先地超前地得出结论是某种苛求。无论如何,残疾孩子的生存现状举步维艰,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付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总体来说,这些与残障人有关的电影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残障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始终唤醒不了公众对残障人的正确认知,也难以消除残障人和健全人之间巨大的社会鸿沟。当然,指望通过电影改变这一切,也许是徒劳的。但无论如何,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门,应该承担起某种职责。

①如1925年《盲孤女》中的盲女,1934年《渔光曲》中的盲女,1937年《夜半歌声》中被毁容的宋丹萍,1957年《五更寒》中的刘拐子,1975年《海霞》中的残疾特务刘阿太,1977年《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郑丰喜,1979《小城故事》中的哑女,1982年《城南旧事》中的疯女人,1983年《大桥下面》下肢瘫痪的萧云,1988年《春桃》中的残疾人李茂,1989年《悲情城市》中的哑巴文清,1991《边走边唱》中的盲童,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傻子,《赢家》中的伤残运动员,1997《黑眼睛》中的盲女,2000年《漂亮妈妈》中的失聪儿,2001《幸福时光》中的盲女,2006年《孔雀》中的智障哥哥,2008年《网络妈妈》中双手残废的刘学萍,2009年《海洋天堂》中的孤独症儿子,2010年《米香》中的智障儿子等等。

②1925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盲孤女》可能要算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残疾人为主角的影片,是一部黑白默片,由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编导。电影讲述丧父的孤女翠英生存处境恶劣,终日以泪洗面,不幸双目失明。历经磨难后在恋人帮助下请医生治好了眼睛的故事。

③《汪洋中的一条船》原是部长篇自传小说,叙述了郑丰喜从一个天生不能行走的残疾人通过奋斗成为一名大学生,最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中学老师的经历。小说先后再版10次,在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这20多年时间里一直都被认为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读物之一。郑丰喜也被评为“台湾十大青年”。1975年9月21日,郑丰喜因癌症与世长辞,年仅32岁。台湾乡土文艺电影大师李行导演将它改拍成电影,由秦汉与林凤娇主演,上映后催泪无数,造成空前的轰动。该片获得第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和演技优良特别奖(欧弟)6项大奖。

④王淳《〈星星的孩子〉观摩研讨会纪要》,《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⑤胡克《有益的探索——简评〈无声的河〉的编剧》,《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⑥张锦《无声的河——聋人题材电影中的文化意义》,http://bbs.eduol.cn/2011-8/23/22353923529.html。

⑦电影《海洋天堂》台词。

⑧尔冬升、罗卡《应变有道处变不惊——尔冬升访谈》,《电影艺术》,2012年第2期。

⑨郑洞天《无声的河》导演创作三题,《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作者:景银辉

聋人题材电影文化意义论文 篇3:

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调查分析

摘 要 论文以全国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图书馆网站(页)调查、实时参考咨询、文献查阅等方法,调查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认为图书馆开始招募文化志愿者,为其日常管理、讲座、展览、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助残等活动提供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志愿服务未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细分出来形成专业化趋势;没有建立专门的文化志愿者网站;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文化志愿服务趋于同质化,较少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志愿者

分类号 G252

Survey of the Culture Volunteer Services in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Xie Haihua

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的重要补充。欧美、日本、港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界早已引入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总体起步较晚。从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最先引入志愿者[1]到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再到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多年,虽然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各地发展也不平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较少,长期持续开展的品牌不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 其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体现了当今图书馆界文化志愿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全国31所省馆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及开展现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特点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抛砖引玉。

1 调查方法及调查数据

1.1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图书馆网站(页)调查、实时参考咨询、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访问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主页,查找相关“文化志愿者”栏目、公告信息,或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补充查找各省馆有关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网页新闻报道,调查了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1.2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从调查的数据得知,截至2014年4月8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除四川省图书馆和西藏图书馆未找到相关信息之外)已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 21所省馆公开向社会招募讲座类、阅读推广类及文化助残类志愿者。其中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河北省图书馆在读者园地栏目中设立“志愿者服务”专栏,贵州省图书馆在少儿园地栏目中设有“志愿者之家”(见表1)。但未见有省馆建立独立的以“文化志愿者服务”命名的网站。

表1 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网站建设情况

统计表

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比较广,大致可分为:图书整理、秩序维持、读者导引、回复读者咨询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型服务;开展讲座、展览、大型读者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服务社区;服务残障弱势群体等文化助残等一系列活动。少数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从事网页制作、网站维护、图书馆官方微博的构建和维护、古籍普查整理和修复工作。总的说来,公共图书馆文献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各馆在新时期提供的各项服务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2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

2.1 基础型服务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常规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借还、图书上架、架位整理、图书加工与修补、图书著录、维护残书等。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都明确了参与到基础型服务这一项。在已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占比100%。较其他文化服务类型而言,基础型服务对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知识要求不高,只要具有社会奉献精神,具有灵活的服务时间,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开始服务。正因为这些特点,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安排具体的文化志愿者做基础型服务时一定要做到具体的岗位安排具体的人员,否则文化志愿者会在志愿活动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易引起他们的失落感,造成文化志愿者流失。

2.2 协助开展讲座、展览、读者活动

讲座、展览、各类大型读者活动是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产物,文化讲坛是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传播、普及知识的重要载体,举办公益性讲座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在读者与专家学者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据调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有28所已开展了文化讲座、讲坛或论坛[2]。目前,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广西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图书馆等17所省馆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讲座专家志愿者或是志愿者听众。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津讲坛”“中国古籍与文化”讲座,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辽宁图书馆“辽海讲坛”、湖南图书馆“湘图百姓课堂”、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成为各地较有影响的文化服务品牌。湖南图书馆改变以往讲座“精英主导”的模式,通过招募具有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平民专家或草根人物,向全社会普及生活、经济、艺术、法律和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知识,达到对广大百姓实行“零门槛”社会教育普及的目的。自2004年以来,“上图讲座”招募在校大学生等青年志愿者为主要力量参与到上图讲座的服务工作中,为讲座的有效开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实现新老结合,2012年开始公开招募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文化志愿者,主要担任讲座特约通讯员,讲座会场管理员,从事整理公益讲座的笔记摘要,参与主题策划等方面的文化志愿工作。

2.3 服务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助残服务,较之常规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残障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需要特殊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文化服务模式。这要求图书馆将志愿者机制引入文化助残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吸纳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以弥补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同时将这些各具所长的文化志愿者组织起来,因才施用,按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分配于合适的岗位,形成一支由志愿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能力全面、行动高效的文化助残队伍,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助残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巨大作用[3]。目前,公共图书馆已广泛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性地为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盲用电脑培训,“一对一朗读服务”,录制语音读物服务,上门送取书服务以及读书、读报、讲解电影等文化志愿服务[4]。如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共同创立助残文化讲坛——“文津·阳光讲坛”,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以文化类题材为主,选择残疾人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直观的交流消除残疾人获取文化信息的困难,为残疾人建构时代常识、分享文化人生搭建平台。浙江图书馆招募电影讲评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和电影讲解,为视障读者现场讲电影。天津图书馆联合天津经济广播面向社会招募服务视障读者志愿者,帮助视障读者使用阅读设备,一对一服务视障读者。辽宁省图书馆招募了大量具有盲文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志愿者,按照盲人读者的需求制作盲人书籍;招募懂手语的志愿者投入聋人读者服务;招募电台专业播音人员为盲人读者录制音频资料等。

2.4 参与全民阅读及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因为其公益性、专业性及丰富的阅读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成为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之一,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5]。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依靠图书馆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应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幼儿园及家庭的支持。因而来自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又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目前,有些省公共图书馆通过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与大专院校的师生及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合作形成一种阅读推广模式,开展大量与图书有关的志愿者活动,在营造阅读氛围、传播阅读价值、提供阅读指导、建设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和帮助。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响应省委省政府“三湘读书月”活动号召,以“阅读点亮童年”为主题走进市内中小学,开展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福建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志愿者组建志愿者专家团,以“全民科普阅读月”为主题,在全省各地、县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在省内各地、县图书馆巡回开展业务培训辅导。河南省图书馆成立省图少儿阅读推广志愿者服务队,招募讲故事志愿者,并联系更多的社区、学校,让孩子们从故事开始享受阅读。

2.5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文化部已经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明确以基层城乡社区为重点,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制度进社区,带动全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6]。在此思想方针的指引下,目前已有15所省馆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以演出、展示、培训、讲座等形式,将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或参与社区文化管理,或牵头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或积极倡议参与开展读书、捐书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如福建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故事妈妈”以推广早期阅读为主,将亲子阅读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现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接受社区、幼儿园以及福利机构的早期阅读指导活动预约。

2.6 其他服务

在以上几大类型的服务之外,有些省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色,拓展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譬如,山东省图书馆招募“真人图书馆”志愿者,河北省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南京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进行古籍普查和修复整理工作,广西省图书馆要求文化志愿者参与网页制作,河南省图书馆招聘少儿互联网监管文化志愿者,山西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建立和维护省图官方微博。还有少数省馆文化志愿者参与读者交流,收集读者建议,参与图书采购等方面的服务。

3 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文化志愿服务未形成专业化趋势

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已普遍开始了志愿者招募,开展了相应的文化服务工作,但由于公共图书馆界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文化志愿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解释,未将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具体细分出来,还未形成专业化趋势。目前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少数省馆实际出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公告或管理条例,其他还有少数省馆如辽宁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通用各省文化厅频布的文化志愿者招募管理条例。

3.2 没有建立专业的文化志愿服务网站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关志愿者及服务方面的网络信息主要是通过图书馆主站一级栏目、博客及论坛发贴的方式存在,有关志愿者方面的信息不多且内容单调,形式简单,形成一定规模的独立网站并不多见,而以“文化志愿者”或是“文化志愿服务”为名称的网站更是少之又少。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除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外,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独立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站。

3.3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方面,则要求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能随着读者群文化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有相当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志愿者机制,开始了文化志愿服务,但目前主要局限于各馆自身内部和周围社区等场所,开展书刊借阅、整架、读者引导、秩序维持等基础服务,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内容、服务场所较为狭窄,同时,有些服务过于流于形式,群众参与度不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不利于文化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3.4 文化志愿服务趋于同质化,较少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

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项目主要集中在书刊整理、秩序维持的基础型服务,服务讲座展览,为聋哑盲等残障群体以及农民工、老年读者、劳教人员等弱势群体、青少年儿童等提供阅读推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过多关注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以扶贫、助人、助学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以缓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为主要活动目的,在外在形式和内在理念上均缺乏创新。而像“真人图书馆”、古籍修复整理、网页制作和管理、图书采购等服务项目只占少数,暂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和网络社区的管理中。

4 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细分出来,形成专业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或文化、艺术及体育等技能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文化服务的人[7]。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的文化身份以及文化专业背景更为突出,一方面,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科学知识技术或文化艺术本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志愿者,缺乏此类素质的尽管从事志愿服务但是不能称其为文化志愿者。另一方面,文化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要与文化密切相关,诸如文化讲座、艺术鉴赏、科学普及、知识培训、文艺演出等,只有承担此类相关活动的志愿者才能称之为文化志愿者。但像普通的维护阅览室秩序,帮助大扫除等都不能列入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各馆一旦明确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志愿者招募准则,设置相应的岗位,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开展服务。

4.2 加大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

加大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图书馆网站或主页作为图书馆信息发布的便捷通道,通过网站可发布志愿者招募通告,在第一时间完成图书馆需求信息的传送,省时省力。同时公共馆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网上招募平台,以网络预报名的方式收集志愿者的姓名、性别、专业、联系方式、可服务时间等基本信息,建立志愿者信息库,从而实现网络招募[8]。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各公共图书馆之间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志愿者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由各省馆牵头,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文化志愿者合作网络,制订相关的政策,有助于各馆在开展重大活动时及时调配到所需的文化志愿者,保证文化志愿者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

4.3 采取多种服务方式,提供“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

通过采取“菜单式”的文化志愿服务的方式,即将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按专业特长分类,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通过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向全社会用户公开,再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潜能,达到文化志愿服务品质最优化;另一方面,“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宽覆盖、广渠道、多层次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服务流于形式这种现状。

4.4 创新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形成长期持续品牌

针对目前省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未能形成自身持续品牌的问题,管理者应该改变思路,不能光从文化志愿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单方面看问题,将文化志愿服务的种类局限在一定的范围,而应该多听听文化志愿服务的受予者的实际需求,让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生活,更应该充分利用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文化特长,挖掘其潜能,从而创新服务内容,做到人尽其才。

从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有少数省馆走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的前头,如“真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古籍整理修复志愿者等,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并未形成品牌。目前,我国古籍整理、修复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匮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整理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馆作为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可通过招募古籍修复专家志愿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修复珍贵典籍,充分发挥其在古籍方面的特长,同时通过免费培训一批志愿者学员,指导他们投身到古籍修复保护工作当中。

在国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普遍会参与到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而现阶段,为了缓解资源建设的压力,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已建立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有12所省馆如广东中山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加入到该联盟中,为全国各地的读者免费提供文献,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目前的月传递量达到11万余篇,有数百名专职文献传递员在提供该项服务,这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参与的工作,如果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能够在网上招募那些熟悉数据库资源、具有较强检索能力同时又有大量空余时间可上网的志愿者参与到此项工作,通过给予其一些适当物质上的补贴,则这项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能为更多更广范围的读者提供服务。

5 结语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服务场所之一。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三馆免费开放、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并将2014年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借势把文化志愿队伍建设与上述一系列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搭建信息平台,形成及时、共享的交互式网络管理机制;建立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图书馆五级文化志愿者管理网络。借助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徐恩元,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1(6):102-108,114.

[ 2 ] 孙振领.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现状调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2):41-45.

[ 3 ] 苏秀芳.关于公共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5):81-83.

[ 4 ] 陈艳伟.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引入志愿者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37-39.

[ 5 ] 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85-88.

[ 6 ] 王立元.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N].中国文化报,2014-01-17(03).

[ 7 ] 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6):81-86.

[ 8 ] 李英.图书馆志愿者网站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93-95.

谢海华 湘潭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南湘潭,411105。

(收稿日期:2014-06-04 编校:刘勇定)

作者:谢海华

上一篇:商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年终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