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研究

摘   要: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影响着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工作长效机制未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缺乏专业性、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必须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引领,“多元参与”为主导,长效激励机制为着眼点,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从而达到完善社会整体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 社区; 防灾减灾; 应急能力

Key words: commun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mergency ability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最前线。“重心下移”“建设防灾能力强的社区”已成为全球共识[1]。2007以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以提升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截止2017年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量突破11000个[3]。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9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31个。然而,从陕西省约20000个社区的总量来看,创建工作所期望达到的“以点带面”效果,远未显现。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现状如何?短板在哪里?如何推进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未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探析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并据此进一步探寻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路径,为应急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指导。

一、研究设计

笔者结合文献资料、预调查結果和民政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民发〔2018〕20号),设计了“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组织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与演练、宣传教育培训、社区应急储备、社会力量参与”,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

二、结果分析

为总结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现状,深入挖掘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陕西省基层社区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有效率为94.3%。从区位分布看,参与调查的社区干部来自陕北(占比19%)、关中(占55.2%)及陕南(占25.9%),其中来自城市社区的占比39.1%,来自城镇社区的占比45.7%,来自农村社区的占比14.6%。从社区人数看,参与调查的社区干部所在社区的平均人口数为9270人,最大的社区人数为39800人,其中10000人以上的社区有32个。

(一)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管理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管理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实现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载体。

1.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全面程度。从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来看,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较为齐全,职责划分明确的社区不足半数,仅有11.9%的社区报告无应急组织机构。(见表1)

2. 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从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来看,隐患排查制度、应急值守制度、科普宣教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在社区中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71.40%、68.80%、58.00%和55.40%,其中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值守制度达到70%左右,但绩效评估制度只有9.80%,应急保障制度只有27.70%,应急预案编制制度、灾害预警制度和应急演练制度的完善程度不到一半(分别为44.6%、43.8%和42.9%)。(见图1)可见,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仍不完善,没有形成管理闭环。

3. 社区防灾减灾规章执行情况。社区防灾减灾规章执行情况良好,12.10%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社区制度执行情况很好,44.80%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35.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认为较差占0.9%,另有7.80%的被调查者未作答或答案无效。

(二)社区风险评估

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根本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识别、分析、评价系统当中或者与某项行为相关的潜在危险的持续管理过程[4]。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讲,管理者必须清楚社区内的风险隐患种类、级别、危害程度、发生概率,才能对社区内的风险做到有的放矢、科学管理。

1. 社区风险隐患种类。从社区的风险隐患情况来看, 火灾、危房和交通事故是社区存在的最大隐患。除此之外,社区还存在如下安全隐患,依次是安全生产、煤气中毒、治安、卫生防疫、洪涝、宠物咬人、市政管网问题、地震、触电和溺水等。(见图2)

2. 社区风险隐患排查。社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执行情况良好,91.7%的被调查者反映所在社区做过风险隐患排查,仅有8.39%的被调查者反映所在社区未做过风险隐患排查。

3. 社区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能够为各类灾害的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能够为编制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等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基本依据[5]。风险评估执行情况一般,57.8%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没有做过风险评估,28.4%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曾做过风险评估,另有13.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三)社区应急预案及演练

1. 社区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是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6]。应急预案编制是社区防灾减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区普遍重视针对防汛和火灾等常见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而针对地震、滑坡、疫情、环境、停水、停电、涉外等应急预案所占比重较低,针对涉外的应急预案仅占1.9%。(见图3)

2. 社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成效,43.97%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社区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较好,4.31%的被调查者回答非常好,37.93%的被调查者回答一般,有3.45%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差,还有10.34%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3. 社区应急演练。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演练的目的包括: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近年来,社区不断推进应急演练工作,67.6%的被调查者回答近三年所在社区做过火灾应急演练,54.3%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做过防汛应急演练。而其他灾种应急演练所占比重均低于35%,有的甚至是个位数。(见图4)

4. 社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社区应急演练可以促使社区居民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所以,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结果显示社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并不理想,43.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居民参与应急演练情况一般,6%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差;有37.1%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好,6%的被调查者回答非常好,另有7.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5. 社区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是应急演练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总结演练的结果和改进应急预案乃至应急管理工作。从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来看,50%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没有演练效果评估,有40.5%的被调查者回答有进行效果评估.另有9.5%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四)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

宣教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相关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社区干部参加過的应急培训类型较为集中。从社区干部参加过的应急培训类型来看,77.59%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消防相关培训,61.2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防灾减灾相关培训,57.76%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自救互救相关培训,另有2.59%的被调查者回答参加过防洪相关培训,有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见图5)可见,消防相关培训的覆盖面最广(约占77.8%),防灾减灾相关培训次之(约占61.21%)。

2.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效果较好。从培训效果来看,50.9%的被调查者回答曾参加过的应急培训效果较好,28.4%的被调查者回答培训效果一般,12.9%的被调查者回答培训效果非常好,另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效果,还有5.2%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3.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教。各个社区在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社区三年内未曾开展过相关活动,但也有社区开展的活动次数有20次之多,平均为4.16次,中位数是3。(见图6)社区科普宣教活动形式多为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专题讲座、应急演练等。

4.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建议。本次调查设置了开放式问题: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培训方面,你有哪些需求?被调查者的回答中,强调最多的是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指导,特别是有多位干部提到需要实地指导。可见,在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工作中,如何提升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是下一阶段工作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五)社区应急储备

1. 社区应急通讯设备。应急通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尤为重要,它决定了决策者能否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直接影响应急决策乃至抢险救援行动效果。从社区应急通讯设备来看,80%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喇叭,20.7%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对讲机,还有一些被调查者回答通知一般使用微信群、电话、铜锣、报警器等。可见,应急喇叭的普及率较高,但是无线通信设备仍然紧缺。

2. 社区干部在手机通讯中断下的应急通讯方式。在手机通讯中断的情况下,43.10%的被调查者回答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有49.14%(57人)的被调查者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另有7.7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但在回答与上级取得联系的方式中,有57.89%的被调查者(33人)未作答,有21.05%的被调查者(12人)回答通过到家里或者到单位找到本人,有7.02%的被调查者(4人)回答通过人员传达,有5.26%的被调查者(3人)通过固定电话,3.51%的被调查者(2人)通过对讲机,分别有1人通过北斗手机、喇叭和到具体地点集合的方式进行联系。

3. 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调查发现,在社区应急物资储备方面,铁锹、灭火器、照明工具储备率高,但生活物资、应急药品和担架等储备率低。(见图7)

(六)社区防灾减灾社会力量参与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原则,研究制定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近年来,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社会力量成为重要参与方,发挥了一定作用。

1. 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良好,61.2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31.03%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另有7.7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2. 社区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情况。社区防灾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不密切,49.14%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未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过,41.38%的被调查者回答联系过,另有9.4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制度体系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形成

調查结果显示,社区的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情况不理想、应急组织机构设置不足等成为制约社区防灾减灾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我国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看,社区仍然是政府行政机构的下延,担负着基层政府的诸多行政职能[7]。社区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但其普遍缺乏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目前,社区一般会在“5·12”等相关纪念日制作宣传展板或在橱窗中展示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部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仅仅依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申报评选活动开展,是社区常规工作以外的“自选项目”。这导致防灾减灾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等待上级部门要求的状态;没有要求时,除消防、防洪工作日常有序运转外,科普宣教、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就不一定做了。所以,多数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碎片化状态,除消防风险隐患排查、防汛值班、应急避难场所知晓率较好外,其他方面或弱或无,制度上没有形成体系,工作上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二)风险评估环节缺失,掣肘整个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干部对社区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从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来看,多数社区只涉及火灾和洪涝两个灾种,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覆盖灾种过于单一;应急预案与演练是否符合各个社区自身风险特点,进一步讲是否涉及各个社区自身面临的危害最大风险和发生概率最高风险,无从知晓。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多数社区没有经过专业的风险评估,那么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风险评估环节的缺失或者涉及的灾种单一,导致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工作缺乏评估结果的指导,社区很可能没有针对风险最大的灾种进行预案编制和演练,存在将发生概率更高或者一旦发生损害巨大的灾害排除在管理机制之外的风险,放任了这些种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将严重影响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风险评估工作将直接影响应急预案中关于风险等级、应急响应条件等关键事项的确定,从而严重影响预案的可操作性,特别是难以对应急决策起到支持作用。

(三)居民参与度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回答一般及较差的人数占到约一半。由于体制机制及历史的原因,目前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总体参与率较低,以退休人员为主,非政治性参与、被动或动员性参与为主[8]。六成社区有志愿者队伍;但约有半数社区未与应急救援队取得联系。从结果来看,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多元参与之路任重道远。

(四)科普宣教社区间差异大,培训效果总体满意

公众防灾减灾知识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社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三年内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的次数从0到20不等,平均约为4次,也就是一年1.3次,这个频率显然与防灾减灾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而社区干部对参加过的相关培训效果较为满意;在关于培训需求的建议方面,结果显示,社区干部认为培训应在普及自救知识的同时,加强实地的专业指导。一直以来,社区普遍采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主题橱窗专栏等形式开展相关科普宣教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这种形式只能实现知识传输,无法形成技能习得。而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人们的行动及所采取的措施上。

(五)应急物资储备单一、通讯体系脆弱

从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方面看,社区普遍对于火灾和洪涝灾害的防范是最好的,然而在具体的洪涝灾害相关情境性题目中,却出现了矛盾。关于社区防汛人员值班到岗、通知居民撤离、脆弱人群清单建立、脆弱人群清单帮扶人员安排这几方面的情况,从作答情况来看,都比较好,但是在手机通讯中断下的通讯这一题目的回答中,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回答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在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的问卷中,又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采用何种联系方式”一题未作答;作答的人中通过到家里或到单位找到本人、人员传达,固定电话三种联系方式总计占到三分之一,这三种方式在真正发生洪涝、火灾、地震灾害时基本无效。也就是说,在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的被调查者中,只有4人(占全体被调查者的0.03%)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方式:2人通过对讲机,1人通过北斗手机,1人到具体地点集合。这一结果反映出,社区物资储备单一,且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作为应急处置中的基础条件——通讯体系,仍然非常脆弱,难以通过真实灾害情境的检验。这进一步暴露出社区覆盖率极高的传统灾种的防灾减灾工作效果仍然令人担忧。

四、提升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的对策建议

“多元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基于社区工作繁杂、防灾减灾工作专业性强等现实情况的必然选择。以“创建工作”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框架下的多元参与”为主导必将成为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的突破口。

(一)以“创建工作”引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1. 将社区在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为搭平台、促合作。社区将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的障碍是人力不足、专业技能缺乏。但是,如果转变思路,这一难题就可能迎刃而解。社区内形成长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各方都是受益者。将社区在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为搭平台、促合作,社区工作人员并非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实施者,而仅仅是组织者与监督者。调动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的积极性,搭建合作平台,让各方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完成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必将成为新的趋势。

2. 强化社会监督作保障,提升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任何良好的管理机制的运行,都与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分不开。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也是如此。社区应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制度,让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广大居民都参与进来,从营造社区安全环境的角度,形成良性工作氛围。

(二)建立多元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治理主体多元化[9];而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管理所强调的除了全灾种管理、全过程管理,还有就是多主体管理[10]。可見,多元参与是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

从社区的资源和需求着眼,充分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制定多元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既能破解社区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又能整合专业资源提升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我国一些沿海发达省份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是采用项目招标的形式引入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服务。例如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永联村,采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其社区经济投入主要来自当地村办集体经济。然而,陕西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就现阶段的条件而言,无论是财政上,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力上,都难以长期支持这种模式。因此,应了解参与各方的真实需求,因地制宜,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多从政策上找资源,为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比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从企业税费减免、养老积分、教育部门对社会实践的要求等方面探寻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健全社区风险评估制度

1.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助力社区风险评估工作。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发挥院校、专业科研机构的专业优势,以“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为重点,制定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标准和流程,形成操作手册,并建设相应课程体系,定期为社区培训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帮助社区干部掌握完整系统的风险评估流程及操作,不断提高社区主体人群对灾害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专家参与和指导社区风险评估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答疑解惑,完善社区“两图一预案”(两图:灾害风险示意图和疏散撤离图,一预案:社区应急预案),夯实风险评估工作效果。

2. 保障社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系统化。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知识技能输入等方法,保障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系统化,最大限度降低隐患发展为危害的可能性。其中,重点开展三个方面排查:一是社区生产、生活等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和危化品存储地等情况;二是社区居民家庭成员、居住环境的具体情况;三是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以及外来人口的情况。

3. 提高风险评估居民参与度。社区要通过入户走访,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邀请居民参与风险评估全过程,以此工作为纽带,帮助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关注并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

4. 风险管理流程化。确保“以防为主”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进行分类分级,自上而下形成畅通的风险处置渠道,让风险评估成果真正落地。借鉴南京等地先进实践经验,采取信息化手段搭建风险管理多方参与平台,将“隐患排查(发现)-隐患上报-风险分类-风险定级-隐患处置 ”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证风险及时排除,真正实现“关口前移”、“以防为主”。

(四)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最初起源于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前提就是危险源辨别[11]。所以必须坚持应急预案的编写以风险评估为前提和基础。从基础操作角度考虑,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优秀应急预案稍加修改作为范本在全省推广。就如美国联邦事务管理局编写的《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对社区居民进行灾害教育的范本[12]。该指南为家庭提供了多灾种防灾备灾应对灾害的具体指导,是家庭应急预案编写的“辅导手册”,实践性非常强。同时,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审环节,以应急演练作为评审环节,通过观看社区应急演练、在演练中提出相关应急处置问题、制造突发状况等,切实了解社区的应急准备情况、预案的可操作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并辅以查阅社区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等资料。采用这一形式进行评审,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重点突出防灾减灾工作“实战性”,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同时兼顾这一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五)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创新科普宣教工作形式

据统计, 在日本阪神大地震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依靠自救和互救生还的灾民合计为 98%,而政府的“公救”非常有限, 只有 1.7%[1]。日本自此提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自己的城市和社区自己保护”的基本防灾理念。而公民的灾害意识淡薄、防灾素养偏低[13],一直是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短板。

社区科普宣教工作应以能力建设为目标,不能满足于科普宣教就是发发宣传页、听听讲座,应强调体验式的灾害教育,使受教育者受到触动,才能有动力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同时,可以引进专业救援队突出实际操作能力,让社区居民在熟悉防灾减灾的理念、掌握防灾备灾知识的同时,提高自救互救技能。遇到突发状况,能够科学自救施救,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加强社区间交流学习,不断丰富科普宣教工作形式。

(六)加大投入提升社区应急储备水平

加大对社区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完善社区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社区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以实用性为标准向社区提供应急储备基本清单,作为社区购置应急物资的参考。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下发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重点解决基础薄弱社区的基本应急物资储备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社区管理人员之间的通讯都无法保障,应急处置将无从谈起。社区应急储备中,作为所有应急处置措施的前提条件,通讯物资应该重点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林生.国外基层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评析[J].中国减灾,2007(6):30-35.

[2]俸锡金,朱晓丹,杨洁.社区减灾模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39-40.

[3]吴竞妍,倪维,杨赛霓.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发展演變与创建成效评价[J].灾害学,2019(3):184-188.

[4]马文·拉桑德.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5]于汐,唐彦东.灾害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57.

[6]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80-381.

[7]葛天任,薛澜.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问题、理念与对策[J].社会治理,2015(4):37-43.

[8]滕五晓,陈磊,万蓓蕾.社区安全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上海社区风险评估实践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6):70-75.

[9]薛澜,李宇环.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4(5):61-70.

[10]张海波.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公共管理变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4):57-65,158.

[11]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1):132-146,223-224.

[12]吴新燕.美国社区减灾体系简介及其启示[J].城市与减灾,2004(3):2-4.

[13]张英.学校灾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其启示[J].灾害学,2015(1):161-166.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作者:刘妍

第2篇:2009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妥善地处置洪涝灾害和干旱带来的险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并使收费中心干部(职工)职责明确、任务清楚、责任落实,真正做到防汛抗旱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结合中心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与分工

在本预案启动以后,为更好地组织、协调中心及职工的防汛抗旱工作,分工如下:

(一)领导机构

成立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市政园林局、环卫处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组长:陈建中电话:88370356 手机:13736770901 成员:苏恭修电话:88363278 手机:13736770096许晓尧电话:88370310 手机:13736770200郑增崇电话:88370310 手机:13736770533

(二)领导分工

组长陈建中负责中心防灾减灾抢险救灾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和部署中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任务、协调等工作; 苏恭修和郑增崇协助组长陈建中抓好防灾减灾抢险后勤保障工作;

许晓尧负责联系本单位出租房防灾减灾抢险工作,联系

承租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职工职责分工

(一)后勤保障组

组长:苏恭修电话:88370310 手机:13736770096 成员:杨丹、李小茶、邵若谷、黄建芬;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所需物资、生活保障、车辆调度、环境卫生、文字资料上报等有关保障工作。

(二)防汛抗旱突击抢险组

组长:许晓尧电话:88370310 手机:13736770200 成员:陈 焕、郑增崇、林加祥、王乐杰、王明龙、蔡一新、谢敦桥、黄美云;

主要职责:负责出租房、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车辆应急调配等各项措施,对以上安全进行突击抢险,保证中心财产和人身安全。

三、工作预案启动和响应

当发生台风、干旱、洪涝灾情后,收费中心立即召开会议,全体职工各就各位,同时启动预案。

四、工作预案处理程序

1、本工作预案启动后,中心应立即向处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并向中心全体职工通报相关情况。

2、根据出租房出险情况,派员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组织人员参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

3、出租房险情发生过后,应及时应对处置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向上级汇报。

五、工作预案实施

1、工作预案启动后,中心主任陈建中做全面动员,围绕防台抗洪抢险和成立救灾工作中心,全力处置防台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2、中心领导根据防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分工,带领各自分管工作机构和人员进入岗位,落实工作人员,检查工作准备情况,履行本工作预案的工作职责。

3、中心职工要及时了解险情,掌握信息,组织人员到受灾地区核实灾情和险情,掌握各地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提出抗台救灾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六、工作预案保障措施

1、平时要组织中心干部职工开展预案演练。

2、对在防灾减灾抢险救灾中工作表现突出,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

收费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

第3篇:2009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1]

2011年道宝村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妥善地处置洪涝灾害和干旱带来的险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并使村干部职责明确、任务清楚、责任落实,真正做到防汛抗旱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结合我村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与分工

在本预案启动以后,为更好地组织、协调村“两委”及党员,村民代表的防汛抗旱工作,分工如下:

(一)领导机构

成立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民政局、镇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村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组长:刘福民电话:8392345 手机:13836773666 成员:张崇电话:8392191 手机:13946912765陈宝全电话:8392087 手机:13946917311单彬电话:8392118 手机:13624596118

(二)领导分工

组长刘福民负责中心防灾减灾抢险救灾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和部署各岗位人员的工作任务、协调等工作;

张崇和单斌协助组长刘福民抓好防灾减灾抢险后勤保障工作;

陈宝全负责联系本村出租房防灾减灾抢险工作,联系承

租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职工职责分工

(一)后勤保障组

组长:夏恩波电话:8932000 手机:13936956678 成员:王伟华、刘文庆、李艳民、毕忠波;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所需物资、生活保障、车辆调度、环境卫生、文字资料上报等有关保障工作。

(二)防汛抗旱突击抢险组

组长:侯希才,电话:8392123 手机:13836738055 成员:陆德全、杨大力、于福全、张野、金子清、刘福祥、王树军、张中国;

主要职责:负责出租房、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车辆应急调配等各项措施,对以上安全进行突击抢险,保证村民财产和人身安全。

三、工作预案启动和响应

当发生台风、干旱、洪涝灾情后,村委会立即召开会议,全体职工各就各位,同时启动预案。

四、工作预案处理程序

1、本工作预案启动后,村委会应立即向处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并向村内全体村民通报相关情况。

2、根据出租房出险情况,派员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组织人员参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

3、出租房险情发生过后,应及时应对处置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向上级汇报。

五、工作预案实施

1、工作预案启动后,村书记刘福民做全面动员,围绕防台抗洪抢险和成立救灾工作中心,全力处置防台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2、村领导根据防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分工,带领各自分管工作机构和人员进入岗位,落实工作人员,检查工作准备情况,履行本工作预案的工作职责。

3、村干部要及时了解险情,掌握信息,组织人员到受灾地区核实灾情和险情,掌握各地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提出抗台救灾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六、工作预案保障措施

1、平时要组织村干部和社员开展预案演练。

2、对在防灾减灾抢险救灾中工作表现突出,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

七、本预案自2011年开始实施。

古龙镇道宝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

第4篇:高渠小学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高渠小学

防灾减灾工抢险作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妥善地处置洪涝灾害和干旱带来的险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并使学校职责明确、任务清楚、责任落实,真正做到防汛抗灾抢险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结合我校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与分工

在本预案启动以后,为更好地组织、协调本校的防汛抗灾抢险工作,分工如下:

(一)领导机构

成立防汛抗灾抢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房麦存 副组长:王殿东 池建斌

成 员:池抗战 赵大平 程宏勋 梁满盈

杜占虎 杜云峰 曹宏录

(二)领导分工

组长房麦存负责学校防灾减灾抢险救灾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和部署人员的工作任务、协调等工作;

池建斌协助组长房麦存抓好防灾减灾抢险后勤保障工作;

王殿东负责联系本校防灾减灾抢险工作,联系队员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职工职责分工

(一)后勤保障组

组长:池建斌

成员:池抗战 程宏勋 杜占虎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所需物资、生活保障、车辆调度、环境卫生、文字资料上报等有关保障工作。

(二)防汛抗旱突击抢险组 组长:王殿东

成员:梁满盈 杜云峰 曹宏录 赵大平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工作、保证在第一时间应急调配等各项措施,对以上安全进行突击抢险,保证学校财产和人身安全。

三、工作预案启动和响应

当发生灾情后,抢险大队立即召开会议,全体职工各就各位,同时启动预案。

四、工作预案处理程序

1、本工作预案启动后,学校应立即向处上级报告,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相关情况。

2、根据出险情况,派员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组织人员参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

3、险情发生过后,应及时应对处置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向上级汇报。

五、工作预案实施

1、工作预案启动后,组长做全面动员,围绕险情全力

处置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2、组长根据抢险救灾工作分工,带领各自分管工作机构和人员进入岗位,落实工作人员,检查工作准备情况,履行本工作预案的工作职责。

3、教职工要及时了解险情,掌握信息,组织人员核实灾情和险情,掌握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提出抗台救灾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六、工作预案保障措施

1、平时要组织教职工开展预案演练。

2、对在防灾减灾抢险救灾中工作表现突出,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

高渠学校

2013年5月8日

第5篇: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1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确保遇重大旱情灾情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抗旱抢险救灾,保证我村村民正常饮水,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我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镇《抗旱应急预案》和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情况

本村位于xx路南,距离镇政府xx公里,全村总人口xx人,总户数xx户,xx个生产小组,全村耕地面积xx亩。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1、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抗旱应急预案。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3、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干旱灾害的预防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灾情、险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4、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

5、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干旱灾害,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

1、xx村抗旱指挥机构由村支书xx任指挥,村委主任xx任副指挥,村委员任成员(见附表1),并明确职责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村相关安全重点区域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工配合组织指挥好本村旱情、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2、建立抗旱抢险突击队:

从各村民小组抽调25名年轻力壮的村民组成抗旱抢险突击队,各组组长任突击队长。配合各级抢险救灾工作。

五、主要职责

(一)、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迅速接收和传达上级抗旱部门和上级领导关于抗旱救灾的各项指令,根据镇确定的应急响应等级及启动条件,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按照预案的要求部署和指挥实施抗旱救灾行动。

3、掌握抗旱工作基本情况,了解旱情、灾情、社情、民情并及时上报。

4、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抗旱抢险突击队职责

1、接收和上报抗旱救灾情况。

2、直接参与抗旱救灾行动。

3、协助做好灾后处置和村民生产恢复工作。

4、执行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其他任务。

六、抢险救灾领导机构设置地点

xx村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设在xx村村委会。

七、旱情灾情后的应急措施

(一)、普通旱情灾情应急

1、加强与上级抗旱部门及镇抗旱指挥部的沟通,加强旱情灾情监测预报。

2、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对各组提出抗旱要求,必要时由各组对群众有组织地进行生活生产自救。

3、采取措施,保证联络畅通。

4、对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

5、根据有关部门的灾情判断意见,加强对村民的防抗旱宣传教育,平息谣传,稳定民心,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重大旱情灾情应急

1、在接到镇政府重大旱情灾情应急通知后,村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位,抗旱抢险突击队快速集中,投入抗旱抢险工作中。

2、组织力量做好村民灾后安置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3、、组织非受灾群众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援。

4、组织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财产不受损失。

5、深入灾区了解旱情、灾情、社情、民情,做好宣传工作,平息谣传、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旱灾后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2

为做好我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设备,及时通报灾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委会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避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乡辖区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四、应急机构及职责

抗洪抢险、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乡上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和7个组,指挥部机构设置及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 指 挥:XXX(襄南乡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XXX(襄南乡政府乡长)

XXX(襄南乡人大主席)

成 员:XXX(襄南乡党委副书记)

XXX(纪检书记)、XXX(副乡长)

XXX(副乡长)、XXX(综治办主任)

XXX(武装部长)、XXX(司法所长)

XXX(民政站长)、XXX(党委委员)

XXX(党委委员)、XXX(派出所所长)

XXX(国土所所长)、XXX(供电所所长)

XXX(卫生院副院长)、XXX(学区校长)

工作职责:指挥、组织全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XXX兼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职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组织日夜值班,随时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情、水情、

险情、灾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联络、协调、监督、检查各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上级三防部门上报险情、灾情。

(二)各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重点地段防御洪灾、地质灾害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XXX

2、地质灾害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工作职责:负责填写工作责任书和到户避险明白卡,发至各重点户,对辖区内的危房、傍山建房、易受浸房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群众撤离。

3、抗洪抢险组

组 长:XXX副组长:司程健 徐进军

成 员:XXX

工作职责:发现险情时,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快速将险情通知群众,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受灾群众及物资,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4、救灾安置组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住、疫情控制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5、治安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工作职责: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的畅通无阻。

6、卫生救护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工作职责:负责在全乡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医疗救护点,加强前方医疗救护与后方医院急救中心的联系,供应所需医疗药物器械,确保灾民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水源水质的检验和饮用水消毒,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7、电力抢修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工作职责:保障辖区内防灾、抗洪、救灾的用电以及乡指挥部办公室用电,对易发生触电伤及人员地区及时停电,灾后保障恢复供电。

五、防洪、防地质灾害实施方案

(一)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1、汛期(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畅通。

2、指挥部成员及各组应按分工职责,密切注意和主动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做好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当预计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情况下,全体人员进入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紧急状态,指挥部及各组按责职分工,组织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工作要服从救灾抢险。

(1)以救灾抢险为中心,全民动员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2)派出所、乡公路所等部门立即行动,做好抗洪抢险、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到达。

(3)指挥部办公室要准备车辆,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维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救灾安置组必须遵循“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3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xx、xx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xx和治安员xx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医疗救护小组:由社区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开展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xxx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

综合保障小组:由社区居(村)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物业公司(或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和后勤服务保障;协助疏散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引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xx、xx组成,负责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四、灾害隐患

(一)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自然灾害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事故灾难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公共卫生事件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社会治安

第6篇:XX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小组体系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副组长组成,负责组织调查人员灾情破坏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安全地或疏散过渡点。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服务站成员组成,负责组织抗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

二、应急响应

1、响应程序

灾害发生后,根据灾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稳定社区、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

2、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启动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员开展工作。

3、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尽快沟通、汇集和上报灾情破坏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必要时疏散群众。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4、群众的安全防护

社区及时制定具体的群众能够疏散撤离方式、程序、行动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并分区分片逐一落实。

5、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灾害事件发生后,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参加抢险救灾。

6、应急结束

经防灾减灾小组评估,认为灾害处置工作已经完成,报街道办事处批准后,终止应急状态。

XX社区

二〇一二年元月

第7篇:辛集小学校汛期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减灾方针,共同做好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工作,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和师生生命安全及学校财产的安全,能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汛期学校灾害事件,特制定《辛集小学校汛期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牢记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汛期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汛期灾害给学校带来的损失,在汛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集中一切力量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吕连忠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汛期防灾减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按分工和各自分管范围负责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吕连忠

副组长:程军

组员:刘秀民张舵 付彦明及各班主任

2、小组成员及分工

吕连忠:全面领导、统一协调,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各级领导的接待;各相关单位协调;相关处理意见的发布。

程军: 具体落实各项应急工作;协调指挥监管各应急小组协同工作 。 程军: 主要负责各应急小组人员的到岗到位;协调指挥监管各应急小组协同工作 。

刘秀民: 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持指挥;各类人员的疏散和接洽;信息的收集整理。

张舵: 主要负责本部汛期防灾减灾处理期间参加处理人员的课时安排,保障教学秩序正常;协助通知其他相关人员;电话的接转工作。 付彦明: 负责汛期防灾减灾处理期间所需的场地、物资、器具、设备的落实;资料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和相关领导汇报;负责把领导小组意见向上级汇报;其他后勤服务。

付彦明: 负责所需资金的落实;协助后勤处理实际问题。

三、主要处置措施

1、汛期来临时按灾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按程序和要求及时向上级领导、县教育局等报告情况,以取得上级领导的指示,便于采取下一步行动。

3、学校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小组成员,召开简短的紧急会议,商量布置处置办法,工作小组必须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责,开展工作。

4 、未经过应急领导的同意,小组成员和教职工不得向新闻媒体传递事件的相关信息。不得在网上上传相关资料。

四、各种汛期灾情的应急程序

1、防暴雨雷击应急程序

(1)、暴雨来临时段,学校值周人员和班主任注重在学校各处巡视和观察,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周领导和单位领导报告。

(2)、若房屋内漏雨,立即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学生,关闭所有门窗。

(3)、若有雷电,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侵袭。

(4)、组织师生,有秩序地转移,学生行走时有老师在旁引导,避免推挤踩踏,堵塞通道。

(5)、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6)、通知学生监护人到校接学生。

(7)、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并将处理情况上报中心校。

2、校园灾害应急程序

(1)、获得灾害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和单位领导报告。

(2)、单位领导或值班领导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立即实施应急行动。通讯小组应当立即进行广播,指导师生疏散。

(3)、立即组织师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同时立刻向领导、县教育局及消防部门报告灾情。

(4)、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校园灾害财产损失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领导、县教育局汇报。

(5)、应急小组根据应急预案,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迅速地组织师生撤离建筑物。

(6)、疏散引导小组、班主任赶赴指定位置,在特殊地段,引导学生安全撤离。

(7)、班主任应当在集合地点对学校所有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清点,寻找滞留在现场的人员。

(8)、后勤人员努力营救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9)、门卫及其他人员要立即在事故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3、学生紧急疏散

(1)、平时在校上课期间,将教室前后门开启,这样一旦发生意外,师生可开启后门增加逃生的机会(班主任教师事先将学生划分好小组,指定好路线,避免出现拥堵)。

(2)、指定师生参加升旗、集会、上操的行走路线,形成有序流动,避免拥挤。(具体行走路线由教务处拟定)

(3)、师生在校期间早晨、午间、课间及傍晚,每日安排教职工在校内值班、巡视,配合值周生指导、维持课间楼内、外的秩序,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偶发事件,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上一篇:车间工艺员述职报告下一篇:英语期末复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