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配电网工程改造后的运行管理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城市配电网改造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使得配网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今后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满足各方面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供重要的保证。我部管辖的配电公用变压器有1300多台,10kV架空线路680多km,地下电力电缆800km,环网柜、分接箱600多台,如何加强工程改造后的运行管理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具有良好的设备、完善的配电网络、高素质的人才是保证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三个重要条件。惠城区城市配电网改造始于1997年中,改造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将市区负荷中心地带的架空线路改为地下电力电缆,建设新型的电力分接箱和环网柜,通过线路“手拉手”的形式形成环网供电;二是对一些重载、过负荷、高损耗、过时淘汰的配电公用变压器、柱上开关、低压线路等设备进行更换,以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设备使用寿命。在2003~2006年,我局每年都投入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用于城市配电网改造工程,其中包括新建配电网工程,修理、技改及小区改造工程等。在这些年的工程改造中,我们共改造10kV线路约450km,新装电缆分接箱230多台,对一大批重载、过负荷、高损耗或过时淘汰的变压器(主要是S7油浸式变压器)进行增容更换;对居民提出电压低,电压不稳定的台区进行改造,措施主要有新增公变点,或改造低压线路,或对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进行整改。经过一系列的工程改造,我部管辖的配电网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不断提高。2006年,我部管辖10kV配电网设备理论线损率为2.64%,供电可靠率为99.925%,电压合格率为99.088%,这些比起往年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1 工程管理存在遗漏

在这些年的城市配电网改造工程中,我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凡经改造的地区,配电网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0kV线路的供电能力得到增强,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不断提高,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生产和生活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工程改造后,由于管理工作步伐的滞后、遗漏,运维人员技术不够等因素,使得配电网的管理出现了一些漏洞,影响了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也为今后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埋下不良伏笔。总体而言,这些问题表现在:

回顾以往某些地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投入少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与运行管理、工程管理、规划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也不无关系,主要表现在:有的资产家底不清,有的缺陷情况不明,有的随意布点发展,有的新建项目发挥不了作用,图纸资料缺失等等。使得我们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负荷统计、资产核查时无法准确填报;图纸资料未及时更新,造成停电时通报用户和计算可靠性时出现遗漏、偏差等等。这些以往的经验教训要认真吸取,当新配电网项目完成以后,就要从头做起,从严抓好管理。

2 工程质量遗留问题带来影响

由于配电网改造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分布面广、工期短,可能有一些工程遗留质量问题,这也需要抓紧做好相应的事后完善工作。例如,在个别工程中就曾发现厂家供应的水泥电杆在厂养护期不足、机械强度不合要求,在立杆时发生电杆断裂问题;有的工程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绞线,其材质偏硬、偏脆;再如工程竣工验收时,由于配电线路的特点往往是一条线路工程改造,验收、送电是在同一天完成,所以有可能发生工程验收检查不够细致,一些设备缺陷未能及时发现,有的工程竣工图纸资料不全,这些都会给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3 工程的规划和工程配套存在问题

(1)由于网改工程前期规划负荷与实际负荷不尽相同,故而导致少数竣工配电变压器投运后有欠负荷和二次电压偏高的问题。配电变压器欠载,设备利用率低,使线损增大;二次电压偏高,就要影响用电器具的寿命,增加用电器具的空载损失。

(2)有些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的改造,在改造接户线时,忽略了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以致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有的不平衡度很大,这样不仅增加了线损和电压降,而且增加变压器的发热,降低变压器使用寿命。

(3)由于资金和其它因素,在配电网改造中,一些用户的老式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同步改造,公共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在绝缘、保护动作选择性和熔丝动作特性等方面存在难以配合的问题,给今后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在我市区就曾发生过多起用户设备内部故障引起公用线路跳闸,扩大了停电范围,分析原因与上面所述问题不无关系。

4 新技术、新设备对巡维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配电网改造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配电网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线路采用几回路同杆架设方式多了;变电站之间的配电线路大多实现了“手拉手”环网结构,许多设备可以从两条线路取得电源,故而“双电源”问题多了;线路加了隔断设备,线路分段多了;许多城市配电线路也采用了电缆和开关站等供电设备等,这就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调度操作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加强运行管理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工程的工作,不缺项、漏项,包括前期规划、设备定点、定位、设备选型、人员培训、工程施工及完工后后期管理等。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5.1 严把材料,完善图纸资料,加强巡维

(1)为防止不合格的器材进入配电网,要详细复查设备器材的试验报告、质保书,特别是对在施工中已发现有问题的器材,要按生产厂家和产品批次进行复查,必要时到现场抽查,如仍有使用,应列出专门档案,以备今后运行中注意。

(2)对工程改造后配电网的竣工图纸、资料 (产品说明书、器材质保书、合格证、试验资料等) 、记录 (设备安装记录、与有关单位的合同协议、线路交跨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等) 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必须及时抓紧收集整理,缺少的请有关人员及时补充,否则事过境迁,就很难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资料。例如,电缆线路的设计,由于城建部门提供的现场管线资料的局限性,往往图纸所标明的路径及其沿线交叉跨越管线情况和施工开挖遇到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有的因与地下管线和建筑设施交跨困难而不得不改变路径,这就需要现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实际的竣工图,以便正确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

(3)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对改造后的配电网进行一次全面的特殊巡视与检查。

(1) 核查线杆埋入深度、导体接头连接情况、设备接地线是否良好、线路和房屋建筑的间距、电缆埋设标志桩是否符合要求等(特别是电力电缆标志牌,以往用户工程建设的电缆曾因没有标志牌导致运行人员在故障查找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以防因施工阶段工作量大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2) 检查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的临时措施,由于工程改造不同步,在其接合部采取的临时措施;手拉手线路中间“握手”采取的临时过渡方式等是否已改为正常接线方式等。

(3) 检查两变电站之间的“手拉手”线路在拉手处的线路名称和在杆上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防止“握”错手。检查变电站出线名称和杆上线路名称是否相符,防止“张冠李戴”。检查双电源支线的两个电源线路名称是否与设计相符,防止认错“主人”。

(4) 核对各开关站及线路上的开关、重合器的继电保护动作定值是否进行过整定,检查各熔丝具的熔丝装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防止施工中用铜、铝线代替熔丝,防止熔丝容量选用不当。

(5) 检查各配电变压器台测量仪器工作状况。

(6) 检查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上安装的补偿电力电容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有没有投入运行,防止因控制回路问题或因配变低压侧电压过高而不能正常工作。

(7) 根据测得的配变负荷资料,经过分析,对欠载较多的配变进行调整,或调整加大其供电范围,或更换较小容量的配变,对于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规程规定的,要调整其低压三相负荷。

5.2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配电线路与输变电设备不同,它的分布面广、变动性大、管理渠道复杂,所以以往配电资产乱了清、清了乱,始终不清。现在设备改造了,技术含量大大提高,管理工作就要相应跟上,其中设备资产管理是重要的一环;加上现在许多地方搞生产MIS系统,在MIS系统中所录入的设备、资产情况必须与现场保持一致。因此,建议:

(1)配电网管理必须归口,实现安全责任与管理责任统一,任何有关配电网的变动、拆换、新建、停用、复用等都必须由配电网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确定。

(2)确定工作流程,实现与配电网设备变动有关的运行维护、资产管理、业扩管理、MIS系统等有关责任人员的互动联系制度,使设备档案、资产管理、MIS实现随现场变动而变动的动态管理。

(3)从头抓起、从严抓起,收集、补充、健全有关设备的图纸资料、记录等,建立健全资产、设备管理制度。

5.3 加强线路的正常巡视,及时消缺

从以往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看,造成配电线路事故和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外力破坏,如大风吹断树枝压断导线、树枝烧坏导线、建筑施工单位工具材料碰触导线、施工机械挖断电缆、汽车撞坏电杆等。这些问题固然是外力破坏,但与能否按周期巡线或特殊情况时加强巡线,及时发现问题都有直接关系。其次在设备上出现问题,近年来发生较多的是变压器桩头烧坏、跌落式熔断器接触点接触不良和导线接头连接不良等问题,也与能否正常巡视检查有关。为保证安全运行、防患于未然,组织正常巡视和特殊巡视,及时发现排除设备缺陷和隐患是很重要的。在巡线过程中,一是线行保护的宣传工作,按季节特点开展预防各种外力破坏的宣传;二是加强对线路保护区域内的房屋和道路建设工程实行有序的跟踪管理,制订一个管理办法,监护好建筑物(或竹、树等植物)与线路的距离,必要时加强修剪,这些都应在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当中;三是对设备巡视和检测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日后工作开展。

5.4 从严检修,严抓安全

停电检修要从严控制,正确安排停电周期和范围,要改变以往整条线或大片地区停电搞检修的方式,停电线路应多以“段”为单位进行 (即两个隔断器之间的线路,或两个环网开关之间的线路) ,以尽量缩小因工作而停电的范围。改造后配电网结构比较复杂,必须预先制订停电检修的安全措施,即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对有施工危险的地方着重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按线路的“段”为单位,根据图纸资料和现场设备的具体情况 (同杆架设、交跨、平行、支线、支接其它电源、线路路经的道路交通等) ,制订每一“段”的停电检修安全措施。

5.5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鉴于城乡配电网改造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而现有配电管理、运行维护人员对这些是可能还不熟悉,因此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以期达到:

(1)熟悉新系统的结线和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

(2)了解新设备如重合器、负荷开关、环网开关、箱式变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3)了解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MIS系统、资产管理等系统功能及使用方法;

(4)熟悉新配电网络的调度管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证配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增强设备的健康水平,建设一个既能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又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配电网。

摘要:本文结合对配电网工程改造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主要概述了如何加强配电网工程改造后的运行管理, 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和配网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配电网,改造,出现问题,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 《中低压配电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3]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第二版1994年12月第二版.

上一篇:可编程控制器及现场总线实验系统的构建下一篇:长江流域生态农业的实践发展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