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你我他”三帮扶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三帮扶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研究的意义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 党和国家现阶段对高校育人工作的任务和改革取向十分明确。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提高, 90后和00后学生的人格特点更加独立、个性更加复杂化, 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在变化, 学生也在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高校育人工作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需要适应学生的特点。高校在改革育人理念的同时, 机制建设上需要提供有力保障。高校的党建工作, 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 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党管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党建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是响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求,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形势下, 深化高校育人机制改革, 构建党员教师育人帮扶平台, 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三帮扶”即一名党员教师联系一名学困生、一个困难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 通过构建一个党员教师帮扶困难群众的平台,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努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非党员教师, 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所改善, 这也是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党员教师联系群众不够, 局限于学科技能教育工作

按照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模式,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进行的, 任课教师专注于学科技能传授, 学科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分离严重。在这样的机制下, 很多党员教师也忽视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理念落实不深入。从学生角度出发, 除了课堂与教师的互动, 很少有机会跟老师进行专业技能以外的交流, 难以满足育人需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 我们要改革高校育人机制, 提供“党建+育人”平台。

(二) 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与作用发挥缺乏先进性

很多教师平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学校交代的各项工作, 有些按部就班, 缺少主动意识、开拓意识, 思想不够解放。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充分以自身能力服务社会, 引领时代发展。但很多时候青年教师党员因以上种种原因在平时的生活中较难体现出这种先进性, 导致不能在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没有树立应有的威信, 长此以往自身会慢慢动摇党员信仰, 需要党组织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

(三)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发展, 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 工作引领作用不强, 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党员活动的形式有些枯燥呆板。高校党建队伍结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 很多学校将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重合, 工作队伍年龄偏低, 工作经验有限。另外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培养和培训的长效机制, 学生党员队伍没有形成“经常化、定期化、长期化”的培训机制, 这些都导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党建工作需要跟上形势发展, 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提升党建育人质量, 提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坚强保证。

三、“情系你我他”三帮扶育人机制的构建

(一) 高校育人工作需“以人为本”, 让“党建+教育”工作温暖人心

“党建+教育”工作要密切联系师生, 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育人机制的调整, 需秉持“尊重人, 依靠人, 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原则。党员教师在工作中, 要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从老师中来, 到老师中去。每名党员教师联系一名学困生、一个困难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站在师生角度想问题,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 帮助他们解决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团学工作、职业规划、考级考证、顺利就业等困惑;对于教师,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幸福感、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发展等困惑。从“人”上找出工作焦点, 有效服务学校发展, 服务师生群众, 推进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让党建工作更加有深度、有温度。

(二) 高校育人工作需“服务发展”, 让“党建+教育”工作服务产教融合

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 这样远远不够, 要将所学所悟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育人机制的调整, 需秉持“地方性、行业性、开放性”的原则, 党员教师在工作中, 带领一名学困生、一个困难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深入企业。要从企业中来, 到企业中去, 深入研究校企结合、产教融合, 重视实践, 将育人工作与地方经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三) 高校育人工作需“面向人人”, 让“党建+教育”工作服务终身教育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摇篮, “育人”是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 同时“育人”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党员教师在工作中, 联系一名学困生、一个困难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 建立终身职教的育人机制。衔接多元的教育模式, 与时俱进, 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 让学校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四) 高校育人工作需“人人出彩”, 让“党建+教育”工作引领专业发展

高校党员队伍代表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党员教师在工作中, 带领一名学困生、一个困难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的人才培养环境, 积极调动师生, 深入了解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差距, 以竞赛促学习、以科研促教学。让每个学生可以成才, 让每位老师可以出彩。

四、“情系你我他”三帮扶育人平台的构建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 三帮扶工作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 高校要做到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信息平台的构建是以人为本的创新形式, 通过线上平台可实现信息的发布, 让师生坚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政策, 及时掌握最新社会动态;实现线上信息共享, 让党员教师及时了解班级、学生动向;实现师生线上交流互助;还可在网络上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专题教育, 指导入党流程。

“三帮扶”平台让党员教师身上多了一份明确的责任, 有自己联系的班级、学生、非党员教师, 给师生一个拉近距离的机会和沟通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专业知识、生活工作困惑、家庭问题等。其次, 需要构建良好的党性教育培训体系, 以先进的理论武装教师党员头脑,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 化被动要求为主动工作。

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党性教育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高校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工作生活舒适愉悦、积极上进;教职工生活幸福, 工作有斗志, 这样的环境不愁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学校不愁做不出名堂, 共建人人幸福愉悦, 斗志昂扬的和谐校园。

五、结语

“三帮扶”工作同党的先进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党的先进性不能只停留在思想里, 挂在嘴上, 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 在实践中去探索、去修炼。

能否很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对困难班级、学生、教师的帮扶体现了党员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经实践检验, “情系你我他”三帮扶育人机制与平台符合高校发展实际, 能够有效促进提升育人质量。高校必须与时俱进, 跟上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帮扶机制, 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摘要:本研究是在多年从事高校育人工作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结合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进行的三帮扶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研究, 实现“党建+育人”。党员作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 要更加发挥好带头作用, 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发展的栋梁, 高校党员教师需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党建育人机制, 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地服务。本研究旨在促进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 更好地辅助高校管理, 努力改进师生学习、生活质量, 营造和谐校园。

关键词:党建,三帮扶,高校,育人机制,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赵磊.协同育人视阈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路径[J].智库时代, 2018 (39) :19-20.

[2] 高鹏.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7) :144-145.

[3] 王强, 柳静.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系统工程”的构建——以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 (1) :34-35.

[4] 陶萍萍.职业院校党建育人工作探讨[J].智库时代, 2019 (17) :20-21.

上一篇:9例宫颈妊娠的临床分析下一篇:探析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实践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