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精选12篇)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1

近年来,阿依库勒乡高度正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益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坚苦群众出发糊口现实问题的政策法子,人平易近群众获得了实其实在的实惠,受到人平易近群众的衷心拥护。可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熟悉到,因为党员队伍的老化和更始开放以来益处名目的转变,在各地党员出格是农村老党员中,也有不少同志糊口坚苦斗劲年夜。在切实抓好解决坚苦群众出产

糊口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实考虑坚苦党员的孔殷需要,给他们以切切实实的关切、帮扶,把党的暖和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能够充实激发泛博党员干事创业的抉择信念和热情,促使他们安身岗位、静心苦干,取得积极的成就,南丰县当真总结做好关心帮扶坚苦党员工作的经验,按照“思惟上扶志,经营上扶技,糊口上扶困”的原则,积极试探关心帮扶坚苦党员的新路子,取得较着成效。在工作中的首要做法是:中国haosc

一、成立“坚苦党员培训基地”,让坚苦党员有一技之长

针对部门坚苦党员缺手艺、少道路的现实情形,南丰县加年夜了对坚苦党员农村适用手艺和城市再就业手艺培训。2001年,该县下发了《关于当真抓好坚苦党员手艺培训的几点定见》,要求在合适前提的处所成立“坚苦党员培训基地”,开展坚苦党员手艺培训工作。昔时在县村子三级共成立“坚苦党员培训基地”93个,其中县城11个,乡镇12个,村(社区)70个。为使基地真正阐扬手艺培训的浸染,南丰县委组织部配套实施了“党员电教科技扶贫工程”,持续三年下拨留存党费24万元,为93个基地购置电视机、vcd等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并购置了一台刻录机,无偿为基地刻录适用手艺和再就业手艺培训电教片1020盘。在抓好基地硬件行动措施培植的同时,南丰县注重对坚苦党员因人施教、按需施教,确保培训下场。对城市坚苦党员,首要进行计较机应用、财会常识、烹饪、服装裁剪设计、衡宇装修、物业打点等内容培训;对农村坚苦党员,首要进行南丰蜜桔种植、团鱼、生猪养殖和蔬菜、磨菇栽培等农村适用手艺培训。南丰县还立异培训体例,采纳“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体例,一方面先后邀请123名农村致强大人和城市再就业楷模走进课堂,用自己的创业履历教育培训坚苦学员。另一方面先后组织258名坚苦党员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参不美观取经,拓宽视野,增强抉择信念。三年来,全县加入基地培训的坚苦党员达975人,有75%以上的坚苦党员经由过程基地一再培训把握了1-2门适用手艺和手艺,走上了勤恳致富或再就业道路,彻底解脱了贫困。

二、成立“坚苦党员帮扶基金”,让坚苦党员缓解经济压力

针对坚苦党员普遍存在的成长出产缺乏资金、糊口斗劲坚苦的情形,2001年,南丰县多方筹措资金22万元成立了“坚苦党员帮扶基金”,试探出一条坚苦党员帮扶保障长效机制。为确保基金来历不“断流”,县委组织部每年从留存党费中拿出4万元实时充作基金。基金实施统一打点,专人负责,首要用于扶持坚苦党员成长出产,启动致富项目和糊口布施。2002年,南丰发生百年未遇的6.16特年夜洪灾,县委组织部从基金中实时拿出4.4万元,用于扶持受灾坚苦党员成长出产,启动致富项目。对“坚苦党员帮扶基金”的使用,南丰县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解决特困党员根基糊口费。每年从基金中拿出1-2万元和部门平易近政布施款设立“特困党员扶助基金”,用于解决特困党员根基糊口费。2001年以来,全县共发放“特困党员扶助基金”4.2万元对12名特困党员进行了持久扶助,确保了他们糊口有保障。二是注重解决下岗职工坚苦党员再就业问题。每年从基金中拿出部门金钱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举办再就业手艺培训,组织一些因企业改制下岗造成糊口坚苦的党员,免费进行再就业培训。三是注重辅佐解决农村坚苦党员成长出产。对有必然经营脑子和出产经验的农村坚苦党员,实时下拨部门资金辅佐坚苦党员解决资金欠缺问题。2002年春播时节,全县有20名农村坚苦党员因各类原因缺乏出产启动资金,县委组织部实时从基金中下拨6000元扶助他们

采办优质稻种和农资农药,解了燃眉之急。今朝,“坚苦党员帮扶基金”被坚苦党员形象地称为“实时雨”。

三、开展“‘2+1’结对帮扶勾当”,让坚苦党员感应感染组织暖和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2

关键词: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相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经济体制和半市场体系的就业模式, 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模式转变, 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就业现象、问题和措施, 特别是针心理、生理、经济、家族及能力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的就业帮扶措施, 进而健全人格魄力, 群策群力, 帮助他们实现完好就业, 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

一、落实责任, 强化管理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把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大事来抓, 长期来抓, 时刻关注就业。其次, 应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的主要领导、老师及学生共同参与, 明确责任, 细化管理, 有的放矢。最后, 把就业帮扶工作纳入主要领导、老师的绩效考核, 以评促改, 以评促教, 全面发展。

二、建立制度, 细化管理

1. 建立档案制度。

以班级为单位, 建立“困难学生”的个人档案和信息卡, 并做好记载工作, 实行动态管理。

2. 建立责任制度。

学校与老师签订责任书, 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困难学生”的“代理家长”, 通过经常与他们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 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 建立交心制度。

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 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召开“留守学生”会议, 帮助他们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 感受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 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4.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要建立困难学生—学校—家长 (监护人) —联系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对重点困难学生实行了“一带一”帮扶。

5. 建立心理档案。

我校每年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全校目前已建立了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科学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软件技术, 科学地分析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档案梳理, 为科学实施心理呵护与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6. 建立资助制度。

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困难学生。第一, 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 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 填写《申请表》, 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乡镇、县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第二, 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 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 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 在学校和所在村公示, 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后, 学校将资助名单, 公示情况上报上级资助小组审核确定。第三, 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审批表》, 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辅导员签字确认。第四、资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 严禁挤占、挪用。

三、加强交流, 情感管理

根据各学校毕业生工作流程安排, 区分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 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和援助, 通过电话、邮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 和学生加强交流, 多方寻找就业单位, 提供就业机会。不得讽刺、挖苦有困难的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丰富主题, 科学管理

爱心育人, 在倡导“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 对困难学生喊出了“爱心育人”的口号。如在生日到来时, 为他们送上写满祝福与鼓励的贺卡;在生活上遇到困难, 心灵上感到困惑时, 为他们解除困境, 解开心结;在同学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 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相互帮助, 携手共进。德育为首, 加强了对“困难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聘请心理咨询室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通过建立心声信箱、开设心声倾诉室等为“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由各班心理委员组成“心灵小天使”, 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与辅导。赏识教育, 注重对“困难学生”因材施教, 发挥个人特长, 如召开困难学生“我独立、我成功、我成材”主题班会, 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开展培训, 利用课内、课外二个阵地, 不断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知识培训, 结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 关注“困难学生”。

五、拓展平台, 延伸管理

通过QQ、短信、电话、面谈、微博等方式, 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免因方式不当引起学生反感) , 详细了解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就业意向、实习情况、家庭情况等, 并对导致其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找准问题, 尽一切能力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采取多种助困形式, 建立起了由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机制与体制;积极寻求多种途径, 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 寻求社会对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针对心理问题学生, 就业联络员以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为主, 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做好由于心理问题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要多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 大胆尝试, 勇敢选择, 主动出击, 尽快找到工作单位, 实现就业;针对存在生理缺陷的毕业生, 要实现一对一的援助和帮扶, 提高自信, 勇敢就业;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 协助他们找到合适岗位, 尽快帮助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

六、积极总结, 完善管理

积极总结工作经验, 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体系。定期召开困难学生转化研讨交流会, 及时掌握全校帮扶教育对象的动态, 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 做细帮扶工作, 实行跟踪调查反馈, 建立困难学生转化情况记载表, 及时鼓励与引导学生, 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 不断调整帮扶计划, 不断总结帮扶经验, 同时, 将好的经验及时交流推广。

学生工作无小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时刻把困难学生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 采取人本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 在经济上扶持、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心理上疏导, 全方位关爱困难学生, 让受助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建立师生之间的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度过生活难关, 帮助心理困惑学生消除心理阴影,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使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插上理想的翅膀, 立志成才, 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挑选。

参考文献

[1]龙银成, 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初探[J].出国 与就业, 2009, (5) .

[2]孙世平, 等.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 业学院学报, 2010, (1) .

[3]龙银成, 等.“创先争优”活动背景下对毕业生党员人格魅力 塑造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9) .

[4]马涛.学生工作无小事[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8, (3) .

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刍议 篇3

关键词: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0-02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相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经济体制和半市场体系的就业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就业现象、问题和措施,特别是针心理、生理、经济、家族及能力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的就业帮扶措施,进而健全人格魄力,群策群力,帮助他们实现完好就业,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构建和谐社会。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大事来抓,长期来抓,时刻关注就业。其次,应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主要领导、老师及学生共同参与,明确责任,细化管理,有的放矢。最后,把就业帮扶工作纳入主要领导、老师的绩效考核,以评促改,以评促教,全面发展。

二、建立制度,细化管理

1.建立档案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困难学生”的个人档案和信息卡,并做好记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2.建立责任制度。学校与老师签订责任书,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困难学生”的“代理家长”,通过经常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建立交心制度。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召开“留守学生”会议,帮助他们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感受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建立困难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联系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重点困难学生实行了“一带一”帮扶。

5.建立心理档案。我校每年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校目前已建立了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科学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软件技术,科学地分析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档案梳理,为科学实施心理呵护与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6.建立资助制度。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困难学生。第一,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乡镇、县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第二,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所在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上级资助小组审核确定。第三,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审批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辅导员签字确认。第四、资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三、加强交流,情感管理

根据各学校毕业生工作流程安排,区分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和援助,通过电话、邮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和学生加强交流,多方寻找就业单位,提供就业机会。不得讽刺、挖苦有困难的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丰富主题,科学管理

爱心育人,在倡导“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困难学生喊出了“爱心育人”的口号。如在生日到来时,为他们送上写满祝福与鼓励的贺卡;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心灵上感到困惑时,为他们解除困境,解开心结;在同学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相互帮助,携手共进。德育为首,加强了对“困难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聘请心理咨询室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建立心声信箱、开设心声倾诉室等为“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由各班心理委员组成“心灵小天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与辅导。赏识教育,注重对“困难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个人特长,如召开困难学生“我独立、我成功、我成材”主题班会,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开展培训,利用课内、课外二个阵地,不断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知识培训,结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关注“困难学生”。

五、拓展平台,延伸管理

通过QQ、短信、电话、面谈、微博等方式,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免因方式不当引起学生反感),详细了解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就业意向、实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并对导致其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找准问题,尽一切能力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采取多种助困形式,建立起了由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机制与体制;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社会对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就业联络员以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为主,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由于心理问题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要多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大胆尝试,勇敢选择,主动出击,尽快找到工作单位,实现就业;针对存在生理缺陷的毕业生,要实现一对一的援助和帮扶,提高自信,勇敢就业;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协助他们找到合适岗位,尽快帮助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

六、积极总结,完善管理

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体系。定期召开困难学生转化研讨交流会,及时掌握全校帮扶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建立困难学生转化情况记载表,及时鼓励与引导学生,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同时,将好的经验及时交流推广。

学生工作无小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把困难学生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采取人本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在经济上扶持、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心理上疏导,全方位关爱困难学生,让受助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建立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度过生活难关,帮助心理困惑学生消除心理阴影,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使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插上理想的翅膀,立志成才,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挑选。

参考文献:

[1]龙银成,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初探[J].出国与就业,2009,(5).

[2]孙世平,等.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1).

[3]龙银成,等.“创先争优”活动背景下对毕业生党员人格魅力塑造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

[4]马涛.学生工作无小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3).

[5]张建.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 篇4

为了促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员干部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学生当中,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实际问题。4月11日,灵宝市实验小学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开展了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座谈会暨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送关怀、送温暖活动。

上午十时许,在濛濛春雨中,灵宝市实验小学“心手相牵,与爱同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难学生座谈会暨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送关怀、送温暖活动在学校大会议室准时开始。活动伊始,白锁民副校长首先做了语重心长、亲切朴实的讲话,他强调了帮扶活动的重要意义,勉励留守儿童、困难学生自信自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留守学生代表李玉杰同学做了表态发言。

帮扶座谈会上,各位党员干部与自己结对帮扶的学生促膝长谈,深入了解受助学生家庭状况,询问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珍惜青春年少,拼搏进取,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送关怀、送温暖活动环节,段军杰校长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送上了精心购置的学习用品。

建立困难党员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篇5

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调动困难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困难党员的安全感和归宿感,质监局实施“阳光普照”工程,建立困难党员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系统内部“关系熟悉型”结对帮扶机制。在单位、系统内、党员干部结合本支部和本系统实际,优先与本支部、本系统困难党员结对,建立帮扶机制,通过系统内部的组织资源优势,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发展上扶业、健康上扶强、教育上扶学”为工作重点,为困难党员想办法、谋出路定期走访问慰,引导困难党员自强自立,确保“离岗不离党,管理不断线”,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党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困难党员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强化党员干部为普通党员服务,基层组织为广大党员服务的意识。二是建立系统外部“关联型结对帮扶机制”。在单位、系统外,结合困难党员生活条件、家庭情况、居住区域等实际状况,将党组织的“扶”和社会各界的“助”有机结合起来,聚合各方力量扩大社会参与。通过生产、生活和居住等平台,掌握困难党员在社会救济、职业指导、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方面的迫切需求,积极

发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开展“一助一”爱心帮扶和“爱心一日捐”活动,使“扶贫帮困、共献爱心”在辖区单位中形成共识。开展“一对一”、“一包一”的挂钩联系困难户活动,通过帮思想、帮资助、帮技术、帮服务、帮项目等各种途径,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三是建立困难党员“再就业帮扶援助机制”。党员再就业帮扶援助体系以各街道、乡镇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为需要帮助的下岗、失业党员建立起集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解答、上岗推荐于一体的立体化就业服务新平台。抓好困难党员的就业观念转化工作,宣传再就业有关政策以及困难党员自主择业、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先进典型,使其了解就业形势、政策和他人的成功经验,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困难党员就业能力。采取劳动网络解决一批,兴办实体吸纳一批,利民便民网点安置一批,共助、共建推荐一批的办法,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困难党员就业信息库,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积极与企业联系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及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把困难党员作为推荐的重点对象,优先向困难党员提供环卫、绿化、基建等季节性公益岗位。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6

员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坚持扶志与扶困相结合长风社区(街道)党工委将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困难党员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担负起直接责任,主动开展好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社区(街道)党工委着眼于普遍提高困难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开展党员的培训教育。以社区学校和各居民区党员服务站为主阵地,组织广大社区党员深入学习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专题讨论,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要求,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领导率先垂范。每逢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街道党政领导、党代表等带队深入困难党员家中进行看望慰问,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定期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曾获各种荣誉称号、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下岗失业等困难党员,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一位困难党员的心坎上。坚持“五必访”制度。为了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五必访”制度。做到党员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党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党员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时必访;党员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及时解除困难党员的思想疙瘩和

消极情绪,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战胜困难。

坚持短扶与长扶相结合近年来,党工委不仅将困难党内帮扶视为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更是将困难党员帮扶转化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和谐共建共享的自觉行动。分类分级建档。按照一般困难、比较困难、特别困难三个层次分类建档,分别在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分类分级明确界定帮扶对象及帮扶标准,实施动态管理。因人施策帮扶。对“等、靠、要、怨”思想的困难党员,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把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和激发党员振奋精神。对因病、因残、因灾、因老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通过走访慰问、医疗救助等解燃眉之急,帮助其渡过难关。搭建互助平台。社区(街道)党工委注重建立完善各种帮扶困难党员制度,形成经常帮、长期帮的长效机制。机关干

部层面,通过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动员党员干部捐出一天的工资;鼓励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一日捐”活动,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各种各样的捐赠活动,广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各基层党组织层面,以“双结对”、党员志愿者行动及走访慰问、爱心行动等多样化的党内互帮互助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困难党员送物资、送信息、送健康、送服务等,面对面地了

解困难党员群众的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7

关键词: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1 基层行帮扶困难员工家庭生活的现状

当前基层行在对待困难员工方面, 大多能本着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原则, 在日常工作中, 能够做到多关注困难员工的工作生活, 为他们建设帮扶台账,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照顾, 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每年底都能及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送去一份组织的关爱之心, 让他们体会到农行大家庭的温暖。

(1) 在职员工陆某, 女, 54岁, 某网点柜员, 其大女儿14年前18岁时不幸被车撞成植物人, 如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丧失咀嚼功能, 仅靠流质度命。由于肇事者下落不明, 相关赔偿不能到位。目前, 全家收入来源长期仅靠陆某每月3千元支撑, 近年来小女儿在南京打工, 情况才稍有好转。因陆某大女儿没有工作, 治疗费用无处报销, 今年开始才办了农村医疗保险, 每年交100多元, 但此医保只有住院才能报销60%费用。陆某一家因考虑住院费用太高, 短期内又不能康复, 故不敢让其女儿住院, 每月只能拿4百余元一些最低限度护理用药维持其女儿生存。长期以来, 该行每年都将其纳入年终帮扶对象, 年底给予一些经济补助, 在工作时间上给予适当照顾。下一步, 该行研究, 将积极制定进一步帮扶政策。一是针对其女儿每月医药费用较多、家庭收入较低的困难, 拟在经济上每季度给予该员工1000元补助;二是在工作时间上让其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回家护理女儿;三是准备帮助该员工与地方民政部门沟通协调, 争取寻求政策支持, 落实其大女儿低保身份。

(2) 在职员工赵某, 男, 40岁, 公司部员工, 三年前被查出为糖尿病I型, 目前是每日注射4次胰岛素, 控制饮食。相关药费该行报销部分, 自己还从其同病的亲戚处开一些药。该行几年前将其调换到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公司部, 没有安排具体工作, 同时纳入帮扶对象, 经常对其进行了心理抚慰、开导, 鼓励其振作精神, 以积极的心态去治疗疾病, 每年底还给予一些经济补助。

(3) 在职员工孙某, 女, 40岁, 综合管理部员工, 26岁生小孩时, 落下了疾病, 浑身长期疼痛, 2001年查出为强直性肌膜炎, 后于2010年又查出肠部有病灶。因久病长期服药, 导致体质较差, 经常夜里疼醒, 遇天气变化, 病情就会反复。长期以来, 该行一直关心该员工, 并纳入帮扶对象, 每年药费约5万元, 该行给予了报销, 年底还给予一些经济补助。在其生病后, 及时将其调换了工作岗位, 近年来, 基本上没有要她出来做事, 让她安心在家养病。同时, 还经常鼓励其增强斗志、积极治疗疾病, 积极为其寻医问药出谋划策, 日前, 还主动利用工会人脉资源为其寻找、联系了医术较高的医生, 送上一份组织的关怀之情。

2 关于对困难员工家庭帮扶的政策建议

针对调研中看到的现象, 我们认为, 当前困难员工家庭生活状况中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关帮扶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此建立起更加健全的“送温暖”与长效帮扶机制相结合机制。

(1) 必须界定家庭成员是员工本人加配偶, 加员工未成婚的子女。

(2) 必须核定家庭收入是员工本人加配偶, 加员工未成婚子女的收入总和。

(3) 申请帮扶的程序及认定权限:应当由当事人书面申请, 网点实地调查, 支行工会实地复查, 市行实地抽查, 并最终认定。

(4) 困难程度的分类标准:家庭收入正常人均可支配额低于或接近于当地的低保水平, 为特别困难户;正常人均可支配额低于或接近于当地的收入平均水平, 为一般困难户。正常人均可支配额, 我为日常基本消费额, 如衣、食、住、行类。非正常支配额, 为突发性或阶段性较大事件导致支配额增加的部分, 如疾病、教育等。我们定义为:家庭收入正常人均可支配额= (家庭总收入-非正常支配额) /家庭总人口。

(5) 分层建立帮扶机制。经济上可采取:特别困难户由支行及市行给予帮扶, 一般困难户由网点或部门及支行给予帮扶。同时, 还要做到人性化帮扶, 政策上给予照顾, 工作上给予方便, 生活上给予帮助。

(6) 明确帮扶资金来源渠道及使用次序。可从每年工会会费中出一部分, 各级行在利润中计提一部分, 上级行要每年向各下级行下拔一部分。在使用次序上, 一般困难户由基层行解决为主, 重在精神安慰、心理疏导, 通过政策倾斜, 同时鼓励其走自力更生之路, 使其尽快脱困;特别困难户由上级行解决为主, 慰问额可分为四六开, 即支行四成, 市行六成。

(7) 明确帮扶金额核定依据。以地方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据。一般困难户, 帮扶金额为一个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别困难户为二个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因重大事件引起的特别困难户, 可视其重大事件引起的困难程度, 另外再给予一定的帮扶金额。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8

调研组先后到被联企业涟钢振兴企业公司了解情况,并与职工代表座谈,现场查看涟源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并听取涟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涟源市“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桂良关于“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情况汇报,与涟源市“双联”成员单位、被联企业及困难职工、农民工代表座谈。

调研组认为娄底“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特点突出、成效显著。一是领导亲自挂点。55名市级领导把困难大、问题多、任务重、环境差、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企业作为自己的联系点。2月2日,市委书记林武到涟钢走访慰问劳动模范和困难职工,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召开座谈会,共谋解困良策。市长张硕辅春节前到百年老矿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慰问,深入生产一线看望劳模和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信卿、市政协主席杨云辉、市委副书记田福德等其他市级领导先后深入31家挂点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慰问劳动模范、困难职工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二是社会广泛参与。近年来不但将市直机关全部纳入参联单位,还将效益好的企业也纳入参联单位,如电力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局、各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这样不但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也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充分整合了“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社会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三是组织保障有力。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成立了娄底市“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田福德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总工会主席李江南,副市长邓建和任副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司法局等16个单位为成员单位,并明确划分了各单位工作职责。市直127家机关事业单位都相继成立了“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确定了“双联”帮扶工作联络员。市直机关深入企业调查走访,摸清困难职工底数,机关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今年,市直机关工委和各县市区将“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以及“三文明”建设考核体系。2010年,市“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双联”和帮扶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各参联单位也把“双联”和帮扶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四是乡镇“双联”别具特色。双峰县各乡镇按照“贴近中心谋发展、贴近职工办实事、贴近基层搞服务”的工作思路,普遍建立了“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困难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和就业培训中心,并积极开展别具特色的“双联”帮扶活动。如该县三塘铺镇党委、政府、工会为农民工搭建出国务工桥梁,进行业务培训,每年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输出劳务工300人以上,同时为在全国各地从事铁路维护建设的5000余农民工建立档案,进行远程管理服务。

刘正华指出,娄底的“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卓有成效,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二是工作扎实,制度健全;三是形势多样,内容齐全。他强调,各地做好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应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参联机关本职工作与“双联”工作的关系;二是正确理解节日慰问与经常性“双联”工作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重点“双联”与一般“双联”的关系。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9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构建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困难党员工作台账,对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困难程度及原因等情况等进行详细登记,做到“五个清楚”,即党员情况清楚、家庭情况清楚、困难原因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和解困方法清楚。在掌握困难党员贫困原因及贫困程度后,制定专项帮扶计划,进行分类帮扶,及时帮助困难党员脱贫致富。同时,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分类施治重点帮扶,构建因情施策机制。坚持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困、经营上扶技,根据困难党员的致困原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确保帮扶效果。针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困难党员,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交心谈心等手段,帮助其解除思想困惑和消极情绪,尽快脱贫致富;针对因“老、残、病、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帮助其解燃眉之急,感受到党的温暖,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针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缺岗位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整合劳动、农技、科技等部门和单位资源优势,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形式,对困难党员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其致富技能;对有脱贫愿望和信心,因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困难党员,积极协调农技、金融等部门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其落实一些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生产项目。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10

党员活动方案

各流动党支部、异地党小组:

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根据中共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委员会(以下简称流动党委)工作安排,拟于年前组织开展困难党员的慰问帮扶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慰问帮扶的对象和条件

慰问帮扶的对象为党组织关系在流动党委,有以下情况的同志:

(一)本人或家庭成员罹患重病、遭受意外伤害或其他重大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

(二)家庭收入水平低于生活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的。

(三)党龄在20年以上或年龄在60岁以上、年老体弱,需要帮助的老党员。

(四)对流动党委作出特殊贡献及其他情况的党员。

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党员,不得列入慰问帮扶对象

(一)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的。

(二)不服从支部管理,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

(三)因不负责任,给工作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不良影响的。

(四)因个人不良行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尚未改正的。

(五)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工作程序

(一)党组织申报。各党支部、异地党小组要在认真调查摸底、了解本支部生活困难党员情况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委员会研究,以支部为单位提出生活困难党员名单,并说明困难情况。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以及申请补助的事由;因病致困的党员还需要医生诊断证明和自费用药单据等。

(二)审核。流动党委办公室将对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

(三)确认。经流动党委初步审批,在“流动党员之家”、相关工作群里公示拟慰问帮扶的名单3天后,正式下达帮扶文件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四)走访慰问。根据时间和工作安排,将采取党委、支部、异地党小组、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落实困难党员慰问帮扶工作。

困难党员帮扶措施 篇11

问:《通知》的出台有何背景?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是我区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高,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责任重大。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切实解决好该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广泛征求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本《通知》,明确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有关问题。目的是帮助解决基层在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工作中的操作难点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我區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

问:《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通知》主要明确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初次申请公益性岗位的就业困难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上岗;二是对享受公益性岗位期满人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向其推荐就业岗位,其本人也应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三是对初次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女性就业困难人员,2003年1月1日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除年满50周岁以上的享受期限可延长至55周岁以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2002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除年满45周岁以上的享受期限可延长至50周岁以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问:为何对初次申请公益性岗位的就业困难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上岗?有何政策依据?

答:《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促进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7号)第二十六条规定: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可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同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区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09]3号)精神,就业困难人员可申请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也就意味着“4050”人员均具备资格申请公益性岗位,但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更为困难,更需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为优先推荐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通知》特明确“对初次申请公益性岗位的就业困难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推荐”。

问:怎么理解“对享受公益性岗位期满人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向其推荐就业岗位,其本人也应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

答: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2008年劳动保障部令第28号公布,2014年人社部令第23号修订)第五章“就业援助”有关规定,为继续做好享受公益性岗位期满人员的就业帮扶服务,《通知》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向其推荐就业岗位,同时,要求其本人也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目的是促进公益性岗位人员期满后积极求职实现就业。

问:“对初次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女性就业困难人员,2003年1月1日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除年满50周岁以上的享受期限可延长至55周岁以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2002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除年满45周岁以上的享受期限可延长至50周岁以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有何政策依据?

答:《广西就业专项资金有关补贴管理办法》(桂财社[2011]213号)之附件4《广西就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险补贴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了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为: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但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目前已不需要退休审批,退休年龄的说法已由“申领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概念取代。根据桂人社发[2011]95号文精神,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申领基本养老金年龄按其参保缴费的时间又分为两类,即:2003年1月1日起参保缴费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2002年12月31日(含)前参保缴费的,女性年满50周岁。为指导基层准确操作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享受期限的认定,以及体现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优先扶持的原则,《通知》特做出此项规定。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对策研究 篇12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帮扶工作的着力点

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分析就业困难的外部成因上, 更要放在解决学生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和情绪问题上, 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任务是释放或者缓解其不合理情绪, 缓解其思想压力, 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校园不稳定因素, 即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心理干预机制, 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辅导。

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不断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帮助其理智认清个人素质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有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稳定作用和实际效果。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典型思想特点

在毕业生求职之际, 为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和求职困难, 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问题, 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多次违约拒签学生三个群体为重点对象, 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多数人具备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1.自我评价低

一部分学生消极看待就业, 将就业形势估计得较为悲观, 将不利因素盲目放大, 勇气不足、瞻前顾后, 缺少主动争取的意识。同时, 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带有自卑胆怯的性格, 面试过程中不敢正视考官, 惧怕公开场合说话, 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 以上特点在农村大学生、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2. 过度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 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等。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适当的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 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逐渐由积极关注转为消极逃避。

3. 盲从

由于普遍缺乏社会经验, 在就业的选择上, 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 如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 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城市, 扎堆考研、考公务员等, 没有考虑自身定位和发展要求, 把别人的就业选择当作了自己的参考标准, 不顾实际情况随大流。在学习成绩优异、素质能力相对突出的毕业生身上, 这类特点出现比例较高, 其后果通常是毕业生的多次违约拒签, 浪费了一次次的面试签约机会, 影响了学校和学生本人的信誉。

4. 过分自信

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评价较高, 脱离现实, 心态上自高、自傲, 盛气凌人。该特点多数出现在城市大学生身上, 他们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 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 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引起重视的是, 当这类学生遇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和剧烈矛盾后,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 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帮扶对策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开展旨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转变认知方式的帮扶工作, 要重点做好“五个引导”。

1.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价, 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很大一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在于“能否找到工作”, 而在于过分期待找到“好的工作”, 希望有良好的工作地点和环境、不算低的薪酬待遇、职位要有发展潜力等。当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和淘汰后,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无情的打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人职匹配”, 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 合理的自我评估、职业评估, 才能使自我评估与职业评估相匹配, 才能真正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理性评价自我, 同时帮助其正确、理性、充分地认识国家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行业、准就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 树立与个人能力及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职业目标,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现个人理想, 切实解决就业困难。

2.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理性面对困境, 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就业指导中, 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自身优势, 调整就业心态,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胜不骄败不馁。首先, 利用就业指导课、班会、座谈会、“一对一”个案咨询等机会, 通过就业困境预演的方式, 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 在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转变心态、战胜自我的过程中锻炼心理素质, 提高耐挫力。其次, 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学会辩证地看待挫折, 以乐观、积极地态度接受生活的磨砺。最后, 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遇事镇定的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情绪, 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敢于自我推荐, 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求职, 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

3.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科学规划求职行动, 认真总结求职经验, 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求职行动缺少目标性、规划性, 比如只准备一份简历, 不管什么单位都投, 双选会上随大流, 哪人多去哪等。首先, 要指导这类学生结合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知识, 在求职行动实施之前, 按照已有的规划和实际情况, 制订出不同层次的求职目标和近期、远期求职规划, 然后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 避免盲目。其次, 通过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求职面试、成功案例交流会等途径, 教会学生科学制作简历, 书写求职自荐材料, 掌握面试礼仪技巧,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自信。最后, 指导学生在面试后, 不论成功与否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修改简历资料, 扬长避短, 提高简历命中率, 理性反思面试中问答的技巧, 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适时地脱颖而出。

4.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主动寻找就业机会, 避免“坐等靠”

在就业困难学生中还存在着“坐等靠”的依赖心理, 只知道查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 只参加到校招聘单位的宣讲和面试, 实在找不到工作等着学校、家庭、社会提供解决办法。首先, 要帮助这类学生养成主动积极、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 如主动在各大招聘网站投递简历, 参加同地区高校、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 主动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 主动投递感谢信等。同时, 努力争取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资助, 免除其后顾之忧, 鼓励他们走出去, 不让他们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更不能因为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最后, 建立学生详细信息数据库, 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他们抓住有利机遇, 增长自身的求职经验。特别是那些离校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 鼓励他们多尝试。

5.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观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国家、省级相关单位的促进就业政策, 如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相关政策解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引导学生放弃陈旧的就业观念, 如国企事业单位才最稳定、找到工作就不再变动、为了逃避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等, 放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 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让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潮流中。此外, 要指导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没有工作经验, 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里, 要通过工作的磨炼才能树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择业, 过早为自己定型定性, 没有实际意义。

总之, 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应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主, 学校教育引导为辅, “五个引导”之间协同作用、互相补充, 共同帮助其走出就业困境。

摘要:包括政府、高校在内的国家各级部门和组织都在积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本文基于心理学ABC理论, 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实践, 总结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努力调整其认知方式, 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正龙、马娟、齐敏华.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援助策略[J].高校辅导员, 2012 (3)

[2]丁怡颖.挫折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探析[J].教书育人 (学术理论) , 2006 (12)

上一篇:鲁教版初三化学册教案下一篇:秋游蒙山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