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2023-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关于民俗与家乡民俗文化的理性心思考

摘要:顾颉刚等老一辈民俗文化学者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关注家乡民俗文化,应该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本质,以及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正确的研究方法,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众立场;家乡情结;家乡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发的刘半农、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征集我国近世歌谣简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学的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成立第一个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一刊。顾颉刚所撰发刊辞提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检讨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的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的研究高潮,但内容仅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战乱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处于隐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状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民间文化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国民俗学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队伍已经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国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民俗学研究的繁荣。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是一个文化遗存与继承并享受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组织人们、约束人们、娱乐人们的作用。这种文化有其自发性、根源性和传承性。我国农耕文明十分久远,从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国家,人们均以农耕为生,这种生产是以家庭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数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组成一个村落,长期居住在一地,逐渐形成地缘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周礼》中描述的:“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且是“家乡”称谓的渊源。在人们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顾颉刚老先生在《民俗》发刊辞的说法,民俗学正是要研究这种自发性、根源性、传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和建设,必须以乡村为基点,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终应该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因为我们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童年时已深深打上乡风民俗的烙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目前,这种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乡民俗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学专家深入家乡,进行家乡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与保护,并指导其开发利用,如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白庚胜、安德明、张晓虹、刘铁梁等,分别研究了东北、纳西族、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生活在家乡的民俗文化学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对家乡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们手头现有出版的书籍,就有山东张士闪出版的《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贵州孙兆霞出版的《屯堡乡民社会》;陕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风情》及《续集》、《乡风乡韵》散文集、《旬邑文史资料》和《乡韵醴尘》;陕西长安的崔浩出版的《长安社火艺术》;陕西宝鸡赵德利出版的《情系黄土地》;陕西榆林郭冰庐出版的《窑洞风俗文化》;陕西商洛黄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等十几本,这些作者自觉地以自己身处地域的民俗文化为对象,比较详尽地记录和分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状,为当地的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自觉研究的过程中,对民俗的理解不尽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现代观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词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这种偏差和失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自觉研究民俗文化的热情得到保护,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贴近民族民众,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国的先贤们对民俗的理解主要是从风俗习惯上来理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所以,他们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这一解释是作为士的文人们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对治理国家、统治民众而对民俗的认识,是从“上”对“下”的教化或所谓的风化来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触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反映着乡村与群体的意愿,并通过人为载体,进行着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者,平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俗者,一说:“俗,习也。”(见许慎《说文解字》)俗,从人从谷,就字面来看,也应是人与五谷杂粮,即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一说:俗通欲,“俗当为欲”,我们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自己意愿的追求,这种俗不但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而且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俗的产生,正是民在自己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和过程中形成的,因之,我们可以说,民俗产生于家乡。家乡在今天已不再是狭隘的乡村,而是每个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按照认识发生论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的观点,每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长的地域环境熏陶下发生和发展的,这种记忆和情感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的意识中会越来越清晰,它时时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乡情”或“家乡情结”的本质所在。更何况我们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这种“乡情”或“家乡情结”就更加浓烈,这正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母题,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挚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如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王维《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陈忠实、贾平凹等均有描写故乡的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成为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了家乡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风土人情正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家乡民俗文化。作家关注的是在这种家乡民俗文化中生产生活的人,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今天则应该更多关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产生活环境——家乡民俗文化。

研究家乡民俗文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国古代先贤们“上行谓之风,下行谓之俗”的窠臼,其立场始终站在治道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是“观民风,察民俗”,是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它的视角是一种俯瞰,而非平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由于研究立场的偏差,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表现出几种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胆涉足,动辄以封建迷信冠之,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如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该节日原本是民间“推恩超本,行善行孝”,从根本上看是我国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能深刻挖掘,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新加坡这一节日已成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重要契机,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怕指责为搞封建迷信,此节日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更谈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国文化研究领域,有崇雅抑俗的倾向,对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对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组织机构到经费均表现出这种倾向,长期以来,各地群众文化研究机构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何谈经费上的支持;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民族学专家白庚胜在他著的《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一书中讲的“我们过去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用汉字记载在文献里的东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经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语言、民俗、信仰、风俗一直都不是文化。……这把文化理解得越来越窄,让文化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产业”。明确提出我国文化研究方面的观念存在的问题,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仅凭自觉的文化意识,自发而无序地进行着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的支撑。自发而无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与展示方面,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不深入乡村,不深入民众,不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以经典文献为依据,来指导民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既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研究产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像白庚胜讲的“那种学究式的、以‘穷首皓发、索章摘句’来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文化的存在,只关心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去夺取权力地位”,尖锐地批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五是在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另一种销蚀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就是用西方的节日名称取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掺杂了许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负责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观念上的混乱。以上这些倾向很难将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还原回与民众生存的质量有关的一种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呢?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首要的问题应该是端正立场,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真实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复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方面,首先应该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观念,将民俗文化真正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系。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众为了生存所创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毛泽东讲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正应将民俗文化作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顾颉刚老先生所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比如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现在人们均认为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在蔡伦之前,西安长安区北张村村民已采用秦岭山产的桑树、枸树、麻等原料进行造纸,蔡伦只是在此视察时,看到民间的造纸情况,将其技艺进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纸称为“蔡伦纸”而已。民俗文化这种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更是以后众多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来产生发展的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均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这些学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婚姻家庭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及人类历史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极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扰,才能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确对待民间的信仰、民间的风俗、民间的艺术……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式地指导民间文化建设,而会以民众为主体,不断深入民众,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挖掘、整理、研究与民众生存质量有关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关名词来命名我国传统节日的弊病,进而建立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今,我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还是以农耕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为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家乡而存在,如长期以来我国达则“衣锦还乡”,挫则“解甲归田”,亡则“魂归故里”,游则“思故乡”。这种“家乡情结”几千年来已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乡文化。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乡情结”的优良品德,研究我们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这种研究方法将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家乡的山水和世代相习的风土人情之中,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乡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驾轻就熟,特别是以学者的眼光审视家乡民俗文化,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家乡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确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为此,我们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自觉地走进家乡,开展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刘永刚]

作者:傅功振

第2篇:关于农民工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的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壁垒和行政资源配置,使得城乡社会经济差距愈来愈大,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又急需大量劳动力,迫使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求生存,谋发展。我们通过实际调查,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类,分析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现状及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后对家乡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 医疗保险制度 家乡社会变迁 解决措施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省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逐渐摈弃了在家务农生活的观念,选择外出打工。我们在春节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期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和鹤庆县两地回乡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72份,回收率为80%,被调查对象中63%属于少数民族,37%为汉族。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总体规模、基本特征、流向分布、就业情况、外出收入和居住情况、权益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2013年虽然云南省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本地农民工增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的好形势,但是农民工外出过程中也产生和遇到一些问题。

1 农民工生存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分析

1.1 关于就业问题

关于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严峻的一个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今天的农民工,尤其是已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基本整体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中超过80%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国家统计局,2008),而且他们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城市融入意愿和生活质量追求(刘传江,2007)。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们在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显示,目前中国农民工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另外,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层次普遍偏低。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有相当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和鹤庆县两地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就业还是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技术要求比较低的领域,这些领域基本是就业门坎较低、人员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6.3%,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8%(国家统计局,2009)。

从整体上来看,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目前的劳动竞争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竞争力仍然集中于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其次,农民工在健康风险方面仍然是弱势群体。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限制,很多还是集中在苦、脏、累、险、差的工种中,这样的行业一般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但是他们很多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和医疗保健意识,往往在生病时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就医,容易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1.2 关于生活状况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1)农民工在外打工超过65%居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卫生间、洗澡间都是共用的,一个集体寝室居住的人数基本都不低于20人,由于公用资源比较有限,这给他们平时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2)超过72%都是集体就餐,而其中有超过50%的农民工对集体就餐伙食不满意,,由于工资又较低,所以外出租个小房间解决伙食等问题问题,基本很难实现;(3)每当生病时,超过30%选择能拖就拖,其中超过80%生病者反映在外看病根本看不起,如果去医院,即便是简单的开点药,花去的医药费就相当于他们几天的劳工费,这让他们苦不堪言,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覆盖全国联保的医疗合作体系,很多来自乡下的农民工只有呆在家才能享受到农村医保,如果一旦离开家乡,特别是到外省的,基本就处于一个盲区;(4)在空闲之余,40%的选择睡觉或是看电视,提供给他们的休息娱乐设施极其匮乏,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精神生活严重困乏,使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1.3 关于参保意识问题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有2.53亿人。[1]这些农民工再加上待业大学生和下岗工人,形成了较大的劳动力供方市场,使劳动力供大于求。在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让用人单位轻松地占据了在人员选择方面的主动权。

作为农民工,但很多农民工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关于农民工事件知之甚少。据有关数据显示,超过80%的农民工不知道刘汉黄持刀捅单位老板事件,超过60%的农民工不知道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足矣体现出社会上很多农民工在获取工伤维权信息的缺乏程度。再之农民工在工伤认知方面也极其缺乏,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道获知,超过50%以上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工伤保险,60%以上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更不知道在工作过程中该怎么预防,而对于工伤赔偿的标准的认知就更少了,超过90%农民工不知道,86.5%的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是否建立关于伤亡的赔偿制度。

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不仅体现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上,而且在自我保护意识上也尤为突出,致使他们即便在高危环境下工作都缺乏积极主动加入医疗保险的理念,再一个受长期劳动供需失衡的影响,农民工在求职时基本不会与企业提出关于医疗保险的条件。而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很多时候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重视不够,不愿意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20%的企业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即便在类似建筑这样的危险职业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对于出现工伤事故百般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医疗救治等合法费用,使出事的农民工苦不堪言。正是有这么一些没有良知的企业漠视农民工生命,才致使发生诸如刘汉黄,张海超等恶性事件。

1.4 关于外出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问题

受长时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大量农民工在给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廉价劳动力,把城市建设得愈来愈美好的时候,农民工家乡发展滞后的问题愈来愈凸显。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在当地村落而言文化素质比较高,事业心比较强,有远见的农民,这些农民大量外出,留在家乡大的部分是老、弱、小者,或是文化素质比较低,基本没有什么事业心,思想保守,得过且过的农民。长时间这样下去,致使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愈来愈滞后,城乡差距愈来愈大。而外出务工的这些人,有的留在了城市,有的即便回到家乡都会到县级或乡镇一级从事做生意、创业等工作,不会或是不愿回去继续从事务农的生活。对于现在很多农民工而言外出、赚钱、回乡、建房、再出来,已经不是他们外出打工的唯一选择。人生的路,在他们的脚下,越走越宽。[2]

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农村大量未婚女性外出务工几年后,大部分都在外结识男性伴侣,并直接在外结婚生子,这使得当地未结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出现愈来愈多的远超过适婚年龄的男性找不到异性伴侣,初步统计得知超过10%的年龄在30至45岁间的男性还没有找到对象,这些人将来生活实在令人堪忧。

1.5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农民工外出务工,一是为了改善家庭环境,二是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是在选择外出挣钱还是在家好好照顾和教育孩子对于很多农村家庭父母来说是矛盾的。

通过调查发现,超过45%的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有早熟的现象,而这些孩子虽在从事家务活方面变现很能干,但大部分小孩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父母长时间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或是外婆外公在家照料他们,由于老人精力有限,受教育低,思想比较陈旧,在孩子教育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再加上年龄在十七八岁及以下的小孩自制能力比较弱,观念不成熟,很容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等。

2 解决农民工生存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农民工就业稳定

受经济不景气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用工制度发生变化,用工缩减,这给一直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雪上加霜。因此,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帮扶的力度,农民工迁入地和迁出地政府要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库,两地加强协作和沟通,时时了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适当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补贴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宽就业门路。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咨询处,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其次,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换代或是技术变革时,要在企业用工制度方面加大对农民工的帮助倾斜力度,比如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比重和关心、支持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等,实现农民工在就业中成长,在就业中受益。

2.2 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改善农民工社会现状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城市务工和创业的农民没有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无法享受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破户籍限制,吸纳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民,让农民工真正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要从相关法律法规入手,依法维权,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3 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工享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有2.53亿人。我们建议给农民工建立一个独立综合的医疗保险体系,为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建立一个独立的医疗保障体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式。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相关规定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处在一个盲区,他们没有居住在家乡,致使他们享受不到参保带来的实惠。

在综合医疗保险体系下,如果该农民工有相对固定的单位工作,那么其保险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金额为基数的12.5%,农民工自己则无需缴费;而如果参保人在外地施工企业工作,则缴费金额为基数的7.5%,农民工自己也同样不需要缴费。在灵活的就业人员医疗人员医疗保险模式下,一是可以保大病,即首要解决了农民工住院以及门诊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障问题;二是参保方式灵活,与用人单位建立明确劳动关系的人员,均可以按照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方法缴费参保,其他人员则必须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3]

2.4 加大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重要原因还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狭窄,运输困难,因此要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枢纽作用。提前科学规划,同时也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2)从农村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规划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养殖业,实施种、产、销产业链模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增产。(3)在财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保障现代化农业和养殖业的顺利推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和竞争力。(4)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养殖业技术支持,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5)加大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对扶贫政策的落实结果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考核人员应该由上级相关部门和农村代表组成,考核应该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6)鼓励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对这部分人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跟踪指导,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在农村形成一种创业潮流,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逐渐消除农村落后、保守的思想障碍。(7)加强区域间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消除城乡壁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与农村社会经济紧密相连的企业到农村开办工厂,早日实现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家周边就业。(8)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放宽对农村贷款条件的限制,早日实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2.5 联动社会多方力量,高度关注、关怀和帮助留守儿童

2.5.1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作用

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初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的公平,特别是要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学上。二是完善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法律层面上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三是打破户籍壁垒,鼓励有条件的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城市就近接受教育,与城市小孩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四是完善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在生活、学习、心理方面对寄宿学生多加关怀,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5.2 坚持加大学校的关注力度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必须要坚持的。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教育,农村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还只停留在仅知识的传授方面。二是班主任要担负起学生在校家长的职责,要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学习、生活上多加关心、关爱。

2.5.3 家长要高度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再怎么忙,再怎么累,都要适时给孩子通话沟通、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了解孩子的情况。其次,父母外出前要选好孩子的在家监护人,尽量选个有一定文化素质,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的监护人,负起孩子在家的监护责任。

3 坚持社会的大力宣传为辅助的作用

一是,社会组织或部门要做好相关教育宣传工作,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的帮扶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二是,地方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留守儿童帮扶方面发挥社会主力军的作用。三是,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农村相邻里负起对留守儿童第三方监护人的作用。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数据.

[2] 新生代农民工[EB/OL].百度百科.

[3] 白亚凡,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研究——以阳泉市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2012.

作者:姚灿斌 向丽

第3篇:思念的诗句,关于思念家乡、亲人、故乡的诗句

思念的诗句,关于思念家乡、亲人、故乡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18、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2、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2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

2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南唐

第4篇: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1、天涯一望断人肠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5、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苏轼

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7、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8、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9、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10、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11、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14、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

1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1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17、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1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0、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21、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22、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23、少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2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2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2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28、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2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

3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第5篇:关于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第6篇:思念家乡的诗句摘抄

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8.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南唐.李煜.《相见欢》)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12.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1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1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8.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0.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夜忆舍弟》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5.滞雨 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6.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第7篇:思念家乡的诗句(精选)

思念家乡的诗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慈母吟陆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黄鹤楼崔颢hao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栗榕20120523

第8篇:反映思念家乡的诗句大全

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以下是“反映思念家乡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反映思念家乡的诗句

1)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2)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3)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5)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6)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7) 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8)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9)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10)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11)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12) 江山重叠倍销魂。——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13)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14)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5)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6)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17) 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8) 水涵空,山照市。——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19)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20)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21)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22)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23)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24) 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5) 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6)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27)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28)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29)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30)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31)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2)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33)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思念故乡的句子

1、“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中看出了游子们思念故乡的深情。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中,流露出身处异乡的伤感。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更是吟出了其对家乡的思念。故乡,那孕育我生长的地方,在那里,留下了我多少欢声笑语!

2、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3、忘记昨夜的疯狂,享受静谧的月光。在他乡,随处都是惆怅,时时思念故乡。想念儿时的桂花糖,槐树下的大水缸,祖母做的豆瓣酱,妈妈炖的鱼肉香。望家乡,路远水长。思故乡,一片苍茫。中秋节,爱我爹娘!

4、家乡是一幅画。阳春三月,无论是哪个角落,都点燃了春天的色彩——绿。树木从沉睡中苏醒,伸出嫩芽和嫩枝,显得是那样地生机勃勃,小草也将它那小小的头探出地面,东瞧瞧,西望望,好不惬意。放眼望去,不知是那位丹青高手为之润墨染豪,潇潇洒洒,琳琳点点,甩挪拨挑,摇洒倩影,花香妙舞,怡乐神态,兴然纸上。

5、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6、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书屋。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梅花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石路。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同学们。啊!故乡,此时此刻我在皎洁的月光下思念你!你此时此刻又是否和我一样在思念对方呢我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等着你。

7、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昔日母亲的呼唤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当我们在生活中疲惫不堪时,母亲温馨而又精神饱满地鼓励我们振作……这一切都源于人间最温暖、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母爱。

8、打工的路上忙,但是没有忘记思念家乡,虽然自己心中对着很多人说话,但是在自己的内心却时常回忆起在乡下的亲人。路上忙,不忘家乡,心里烦,依然徘徊着曾经亲人嘱咐给自己的话语。

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凡是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挚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

10、故乡的庄稼不知道还记得我们么?春天的时候我们排着队来播种和施肥,秋天的时候我们来收割。夜幕降临的时候劳累的我们躺在拉柴火的马车上数着星星竟然也那么惬意。

11、出门在外,免不了有一种淡淡的思乡这情,这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也说不清。说到女孩子恋家吧,这我并不反对。那男孩呢,看来不应该有思乡之情吧,这也许是对的,就像我一样,常年在外,一年只回家一次,而且只在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春节才回家一次。大学毕业以后,为了工作我东奔西走,早就习惯了那种漂泊的日子,也许是那种四海为家,浪迹江湖的感觉了。

12、家乡的味道藏在那美丽的景色里。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挺拔的松树,还有一棵是美丽的桂花树。桂花的香味和松树的顽强的精神,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爱家乡。

13、故乡是我们生长的根,故乡是我们记忆的家园。故乡见证着我们的快乐,故乡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远在他乡的游子事故乡为母亲,不改乡音的儿女是故乡为磁场。浓浓乡情,悠悠情思,谁也割不断那绵绵的故乡情。

14、家乡是一曲悠扬的清笛,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家乡是一抹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不已。家乡是一串永恒的记忆,总是让人想起就思念。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记忆中最深刻。

15、那些追求梦想的人们,或点燃一根烟,或倒上一樽酒,双目凝望着窗外宁静的夜色,思念家乡路口的那棵古树,那乐趣无边、嬉戏纯真、牧童笛声的童年岁月。或躺在床上,任凭晚风挤过帘缝、月光舞着完美的旋律,甜甜的濡睡。梦里,与心爱的人携手漫步于山谷小径,萤火虫轻翔着,载着暖光而来,花儿的香味,弥漫着空气,舒适着美丽的心情。

16、我的家乡风景如画。树木苍翠,鲜花盛开,人们自由自在地休憩、游戏。开车行驶在滨河大道上,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在你的眼前铺开,真的是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我爱你我的家乡!

17、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不禁使人忆起千年前诗人落寞的感叹“月是故乡明”。

18、想起故乡,我就默默地思念故乡。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19、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20、出来打拼已经4年多了,也算还可以,一个人在外,最多的时候时思乡,想家乡的美食,想家乡的山,想家乡人的淳朴,想家乡的妈妈,想家乡的亲人,有家里,累了可以休息,烦了可以找人聊聊天,迷茫了有人给你指路,偷懒的时候有人督促,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你们都好吗,都在忙什么?

21、世易时迁,时代不断的变化,人也不断的变化,但唯有不变的是出门在外的一颗思乡情,像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也许对我来说不太合适,但至少也是我心情的一种吧。不管它,还是出门看看吧。

22、难舍故乡亲,更难舍故乡情。游子们寄乡愁于酒上,托感情于杜康。“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微弱的烛光下,伴着泪水,带着惆怅,饮下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乡愁是青丝,常系在心头。心中有泪,只感到故乡的亲切,只感到故乡的温暖,只感受到故乡的姹紫嫣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何时我才能再次走进你的心房

23、想起故乡,我无名地思念起故乡。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24、举头望明月,低头起思念,又是一年中秋至。中秋月,月如盘,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意却无,沉醉思念中。平台徘回心不宁,家乡亲人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今夜托明月,捎去思念!

25、想念在中秋的夜晚,想念在月圆的时节!独在异乡为异客,在这个中秋佳节,思念如潮水把我包围,家乡的亲人可好?祝愿你们永远开心快乐,永远幸福无忧!让我的爱托清风吹送到你们的身边,祝福你们,我爱的人!

26、无论你走多远的路,你是谁的过客,亦或谁是你的过客,随着时光的消逝都会渐渐融在岁月的尘里,只有一个人会始终悬浮在你的记忆中,留下那一丝丝久违的甘甜,千山万水,或许对方是你未了的尘缘,虽不能相伴身边,却永远无法停止思念,浅浅的想起,深深的挂念,成为心里不可诉说的惦念和依恋。

27、思乡虽会给人带来一抹淡淡的愁绪,但它仍然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维系游子和家乡、祖国的精神纽带。我愿意为这种情感高唱颂歌。

28、突然间热泪盈旷,因为想到了那个时候的邻居。想住就住在邻居家,想吃就吃在邻居家,邻居的叔叔、大爷、婶子、哥哥弟弟还一万分的宠着我,好的都一遭拿给我。而我还调皮地和邻居家的太姥姥耍闹,惹得太姥姥拄着拐杖和那双莲花小脚追赶我,我还边跑边等的嘲笑。如今,这样的幸福和欢乐都烟一般的消失。又好似在眼前,当你伸手去触摸,他们却风化成沙。

29、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故乡。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回忆。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朵美丽的云彩。我很快乐,因为我有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30、家乡的味道藏在那快乐的时光里。每当我回到家乡,都有几个好朋友来陪我玩,我们玩我们喜欢的游戏。那一刻快乐的时光,我永远无法忘记。

31、家乡的草,是那么的鲜明亮丽,阳光一照就展现出了它的明丽。我们这里的草,比你们的草还要新奇,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梯形的,各种各样,你见了肯定会喜欢!

32、每年回到家乡,我都喜欢到野外也看看。走在熟悉的田间小路上,看到那绿绿的红花草,黄黄的油菜花,闻到那久违的泥土的芬芳,感到又回到了儿时的我。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个人,也许多年的不在一起,各自的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感到说的话好像不在一个层次里。虽然如此,但每次回到家乡,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总能看到一些不同的变化,或许就是喊了好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点缀吧。其实,我所看的的,还是太慢了,这也许是我不愿呆在家里太久的原因吧,我回家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

33、家乡的味道沁心的山野的味道。家乡是我永远不愿醒来的梦境。家乡是一坛陈年的老酒,以至于我常年沉醉于对它的思念中。

34、乡情是一支清远的笛,悠扬而深远,乡情是一个古老的童话,美丽而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清香而醇厚……

35、故乡,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不需要理由。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36、亲爱的故乡啊,你越来越年轻。你的子女却不再青春,我在轻轻的思念你,我在缓缓的梦着你,我默默的祈祷,你能永远美丽常在。

37、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吹不散这点点情,也隔不断这相思愁,唯寄一颗相思的心,诉于皓皓的明月,正如明月千里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8、家乡在远方,思念家乡、更思念家乡的亲人,是每一个飘泊在外的人都曾有过的心情,特别是心情郁闷的时候,就更思念家乡和亲人,遭遇痛苦时亲人的安慰和关怀更显得无比重要,但家乡的亲人在此时此刻也如我们一样,在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在叨念着异乡流浪的人。

39、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怀念故人我心独伤。长江长长,苇叶飘香,思念故乡无限迷茫。西楼西厢,一抹残阳,沦落天涯从此断肠。茅屋藤窗,败柳枯杨,曾经为歌舞场。端午节,想朋友,念家乡,祝君快乐早辉煌!

40、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山村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手挽手呵护着这里的人们,如同一个慈祥的母亲深情的凝视着怀中的孩子。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邃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故乡。

41、红色的是游子的心。黄色的是平凡的脸。蓝色的是思念的河。绿色的是家乡的水。白色的是母亲的头。永远牵挂的是故乡的人。愿家人:健康快乐…

42、故乡遥,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回故乡,乘一支长蒿,随着心的河流,向故乡漂流,向故乡漫溯。游子们还在徘徊,他们仍没能回故乡,因为他们的事业在四方。他们要载着一船的星辉,带着闪耀的光芒重回故乡。就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声,期待与他们在灿烂的季节里的重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必定要让你以我为豪。

43、月儿在走着,几朵白云擦过月儿身边,银白色的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人们的脸上,映在茶几的中秋食品上,摆列得很整齐,基本没动。电视里精彩的节目,越发撩动人们的心绪,大家的心,此时已经飞向那离大海很远的家。

44、说起落日就是奇怪同是那个落日我为什么总是怀念家园的落日?这么多年来每每看见西下的落日我总是勾起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也许就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乡给了我太多太多,别处的往往只是相像而不能替代家乡的那轮落日罢了!

上一篇:医者仁心下句是什么下一篇:印刷厂技术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