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

2023-03-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逻辑严谨、观点突出的演讲稿,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为帮大家了解演讲稿的写作格式与技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共促教育发展繁荣

1997年4月27日

距1997年7月1日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还有65天

深圳银湖宾馆八角亭

从清晨起八角亭就充溢着浓浓的亲情。一幅“罗湖桥头话回归座谈会”会标高高悬挂,北京、深圳、香港20余位教育界。新闻界的新老朋友聚集一堂,欢声笑语,春意盎然。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举世瞩目、令炎黄子孙高歌志庆的日子。那一天,全世界人民将会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美丽的紫荆花旗取代英国“米”字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上空,我们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百年企盼。世纪梦圓。7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近。”座谈会在《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刘堂江一番充满激情的话语中拉开了序幕。劉堂江(《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

由《人民教育》编辑部,深圳市教育局、香港《大公报》、香港教

育工作者联会联合主办的“罗湖桥头话回归”座谈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出席今天会议的香港教育界、新闻界的朋友,向深圳市教育界、新闻界的朋友,向所有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百年企盼,世纪梦圆。7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近。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统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重大胜利,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翘首企盼的特大喜事。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们内地和香港教育界、新闻界的同行、朋友,欢聚在罗湖桥头,举行这样一个喜迎回归的盛会,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们这次会议的宗旨是:畅叙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促内地和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廖槎武首先在座谈会上发言。

廖槎武(深圳市教育局局长)

深圳教育是和深圳特区的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前夕,今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和北京、香港的各位同仁、朋友们欢聚一堂,畅谈回归盛事,共叙同业友情,同商教育发展,这对我们深圳的教育界来说,实在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

在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候,我们特别不能忘怀的是敬爱的小平同志,是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后得以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完成香港回归的历史使命,早在70年代末期,小平同志就提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他的这一远见卓识,在17年后的今天使深圳以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圳教育是和深圳特区的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17年来,深圳的教育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完成了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的转变,正在迈出由城市教育向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进程。目前。深圳的教育形成了学校德育、英语教学、学校管理、计算机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特殊教育等五大特色,教育综合水平已跃居广东省的前列。

深圳教育17年来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比较大的成绩,但是要达到国家对特区教育的要求,要做到完全适应特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还很大。因此,深圳教育界的同志们,在深圳第二次创业期间,就必须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做出更大地努力,就必须继续坚持“广学百家,自成一格”的方针,更好地向国内外各城市的同仁们学习。

近年来,随着香港回归日期临近,我们同香港教育界的交往与合作也日益增多,通过教育界同行互相参观访问、深港青少年夏令营、深港青少年作文大赛等各种形式,两地教育的交流渠道不断拓宽,了解不断加深。日前,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在“九七香港回归学术研讨会”上指出,香港回归祖国,将给我市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深圳要利用香港,发展自己;借助香港,走向国际;学习香港,科学管理;合作香港,互惠互利;携手香港,辐射内地。我们热切地希望,在香港回归以后,深圳与香港的教育交流合作在国家教委的指导下,在《人民教育》编辑部、香港《大公报》等单位的支持下,将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增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

杨耀忠(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香港香岛中学校长)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成立于1975年,是香港主要的教育社团之一,拥有万名以上的会员。20多年来,香港教联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为香港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杨耀忠会长曾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

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杨会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怀激情地说:

推行爱国教育是当前急务

香港回归,不仅是香港人的一件大事,也是全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一件大事。香港的回归标志着香港从英国150多年的殖民式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中华民族迈向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世界来说,香港的回归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圖际纠纷的一个典范,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对我们教育界来说,香港的回归不单纯是一个政权的交接、主权的回归,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心的回归、文化思想的回归。因为一百多年来,港英政府推行殖民式统治、殖民式教育,疏远港人与祖国的关系和感情,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较为薄弱。不少青少年只有香港人的市民意识,缺乏作为中国人的国民意识。

再过65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结束英国150多年的殖民式统治,开创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纪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港人首要的任务是确立自己的身份归属,从香港市民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只认同自己是一个港人转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由于爱国教育关系到国民身份的确立,关系到港人对祖国的立场和感情,关系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政策的贯彻落空,关系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我们认为,当前推行爱国教育,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所谓爱国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它是一种情感教育,爱国情怀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具体活动的参与,才能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说到这里,杨耀忠会长不由大声地动情地说——]

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公民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教育。因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全力以赴地在青少年学生中推行爱国教育。

李凤琼(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秘书长)

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十分重要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离开祖国150多年的香港,重回祖国的怀抱,这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大喜事,亲身见证这一历史巨变,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祖国强盛,香港的回归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人心的回归,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香港奉行了一百多年的殖民主义教育制度,在这个教育制度下,它使受教育者淡薄了国家民族现念,削弱了民族感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优良的传统都缺少认识。因此,迎接香港回归,教育青少年一代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十分重要。

我们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作为一个爱国的教育团体,一直坚持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各项活动,自从中英签署联合声明以来,我们为迎接九七回归,着重开展了加强认识国家、民族的各项活动。

一、积极宣传推介《基本法》,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

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推介《基本法》,与多个团体组成《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举办大型展览,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为使《基本法》的宣传深入到青少年学生,我们教联会除了出版多种宣传资料,如《基本法ABC》《基本法基础篇》等外,还先后策划和编制了三辑宣传的录影(像)带,送给全港中小学。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师生对《基本法》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

二、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加深对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以及中国文化的认识。

由于香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环境,不少师生对内地的情况了解片面,受负面影响多。香港回归在即,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不行。为此,我们联同其他教育团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活动。如举行研讨会,并邀请内地的学校到香港交流;开办有关“中国知多少”的培训课程。设计《认识祖国。知多一点》的展览板供学校展览借用;向全港中小学校推介内地摄制的《中华民族之魂》大型录影带;出版《认识我们的祖国》《九七回归备忘录》《中国,中国一百问》等书籍,派送给中小学校。另外,我们结合国际、社会大事举办多种大型的活动,如中国申办奥运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每年的“十一’国庆节联欢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倒数五百日、四百曰至一百日等项活动,这些都贯穿着增强国家观念、民族情怀、加强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广泛开展与内地的交流活動,加强联系,增进友谊。

每年我们都组织多项与内地交流的活动,让香港的师生亲身体验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亲眼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的新貌,这些交流、参观、访问,给香港师生们以极为深刻、生动的教育。如每年举办的大型活动《华夏园丁迎新年》交流活动,受到欢迎,名额都无法满足要求;每年暑假期间举办到北京的教师进修班,平时假期举办的参观、交流团,广大师生都踊跃参加。深圳更是我们经常组织参观、访问的地方。

李凤琼秘书长在临结束发言前,满怀深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香港回归祖国前景美好的祝愿。

站在罗湖桥头,回顾香港百年风云,令我们无限感慨!回归在即,我们更感到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担,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香港美好的明天,作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正是:

罗湖桥头话回归,

同胞共聚庆家齐。

中华腾飞当自强,

香港前程更光辉!

李凤琼秘书长是参加此次座谈会香港方面代表中的唯一的一位女性。由于在教联会担任秘书长职务,工作需要也经常讲普通话。对此次座谈会,她在精心组织筹备有关事宜时,特为仔细地关照每一位香港代表:“座谈会发言一定要用普通话噢。”她对我们说:“迎接九七回归,讲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重要內容,我们香港代表准备利用这次交流活动这个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学讲普通话,请你们给我们打分啦。”

高俊镇(香港圣三一堂学校校长)

在内地,公民教育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强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对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保持国家繁荣、稳定和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香港,国家民族观念教育与内地有着不同的环境与氛围,百余年来,港英政府推行殖民式统治、殖民式教育,公民教育薄弱,国家民族教育在公民教育中更是一片空白。在香港回归前后,应该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中的国家民族教育,通过翔实的资料,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参加座谈会的香港同仁对此有着强烈的感受,高俊镇校长有深切的体会和积极的建议。

加强公民教育中的国家民族教育

在香港,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只局限在个人品德的培养(修身,自律、自省、尊重别人、诚实、友爱),对家庭的责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社会的责任(守望相助。公平、守法、维护权益)。至于国家民族教育则列为“禁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大部分香港人,只有个人、家庭、社会(地区)观念,而国家民族观念十分薄弱。

《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是因应香港回归祖国于1996年编写的,它强调学校需要帮助学生确认香港新的政治身份,了解1997年7月1日以后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和作为行政制度基础的《基本法》。香港市民需要积极建立新的国民身份,了解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成为一个有参与意识和有贡献的公民。

在国家民族教育方面,建议学校从“认知、反思及行动”三个层次去培养学生建立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深入认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对培养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精神至为重要。

在幼稚园及小学阶段的目标是:

引导学生了解香港与中国的关系及香港与邻近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并启发他们关注本港、中国及世界大事。

幼稚园认识中国的节日及有关故事、中国的民族群体。

初小认识国歌、国旗、国徽,中国节日及习俗,中国的重要城市和地方。

高小认识中国行政区分,地理,人口、民族、语言和文化艺术等。

在中学阶段的目标是:

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香港、中国及世界所关注的事情。

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初中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传统,当前的问题(现代化问题),政府的机构等。

高中认识中国的宪法、政治体制及经济体制,政府的组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

公民教育中的国家民族教育已具备了,但教育工作如何落实呢?

《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提出“以学生为本”的公民教育,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对中国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香港回归祖国不只是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改变,更重要是了解有了自己国家公民身份的意义。但是推行手法要生动活泼,轻松自然,避免陈腔滥调,使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学校要成立公民教育小组,负责统筹和计划整年的公民教育事宜。

小学目前是在各学科中渗透公民教育,利用周会、早会。班主任堂进行,同时依据辅导计划,为全学年订下主题,如“我爱香港”、“认识《基本法》”等。

中学除渗透式进行外,应设立一个独立的学科,以全校参与方式进行。课程发展议会已接立建议,设立中学公民教育科目委员会,负责编写课程纲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认清目的和要求,重新承担这个公民教育的使命。此外,加强师资的培训,提供充足的支援(出版及制作有关的教学资源)也是刻不容缓的。

黄升光(香港黄棣珊纪念中学教师)

“1997年7月1日,香港市民在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风雨雨的历史洗礼后,正正式式、堂堂皇皇地回归中国怀抱。从此,我们不再需要那身份不明的身份证明书,再不是一个没有国籍、没有身份的人。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是正正当当的中国国民。这个体会,你们在座的内地人是没有的……”黄升光老师用这番发自肺腑,振撼人心的开场白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国民道德的重拾

作为一个国民,应有一个国民的道德,1997年7月1日后的香港市民,将变成理所当然的中国公民,不过,这六七百万新国民,与一般中国公民有所不同。因为这些新国民曾被外国人统治了超过一百年以上,因此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后,国民道德必须重建,谨将个人愚见,析列如下。

一、国家意识的呼唤。

随着7月1日迫近,香港市民变成中国公民的同時首先要唤起他们对祖国的认识,热爱祖国,建立国家观念,明白清楚地知道,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的国家,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再深化下去,就是要对自己国家有责任感、归属感!古语有云:树生千丈,落叶归根。尽管您入了外国籍,还是改变不了中华民族血统赋予您黑头发、黄皮肤的特征。最后就是一个国民自己应有个人操守,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我们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应有中国的风范,不要丢了中国人的面。失了中国人的威。

二、国民应有的修养。

重拾港人国民道德,不是挂在嘴上说爱国说自己是中国人就足够,还要每一个香港同胞发扬中国优良传统的博爱的心。简而言之,中国是一个爱和平及善良的国家,每一个国民不仅要爱国,还要爱人,互相合作,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继续发扬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美品德,每个中国国民都要充满爱心。现在香港九七重归祖国,中国人的国民信心正是要确切建立起来的时候了。

三、社会责任的建立。

港英管治香港,造成港人对社会缺乏信心。七一回归后,香港同胞必须要对祖国负责。对自己生活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因为21世纪当是中国人的世纪,每一个香港公民必须对社会尽责,不仅要香港安定繁荣,更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加强交流 外引内联 优势互补

倪振良(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

香港回归以后,内地和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联系会日趋频繁和密切。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内地和香港如何加强教育方面的交流,共同发展,这是与会教育界同仁。新闻界同行关心的一个共同话题。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倪振良就这一话题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香港和内地应加强交流促进优势互补

香港回归前后,内地和香港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以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与会代表的共同心愿。

我曾在国家教委机关刊工作20多年,走了百余所学校,写过深圳教育的报告文学,对深圳的教育有些了解,现在《大公报》工作,对香港的情况也有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2万多人的小镇发展成100多万常住人口、300万人的中等城市,香港从6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什么原因。我的看法加强交流、外引内联是一个重要原因。

香港与内地的教育都有许多优势,香港的教育是在国际大都市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有很多特点与长处。如香港英语教学水平,学生的法制观念,青年人的奋斗意识与自强不息精神、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能力等都比较突出,值得内地借鉴。而内地的优势则在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可敬可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系统规范,基础教育的严谨扎实,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全面深入等都值得香港学习借鉴。香港和内地可采取互访、通讯传媒、座谈活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大家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增进了解、发展友谊。总之,交流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放远,大家就能站得高些,了解得多些,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翟福英(《人民教育》杂志副总编辑)

宣传各地基础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典型经验,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教育》杂志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地、香港在教育工作中有各自优势,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人民教育》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宣传报道方式来加强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的联系。更好地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多做工作。

《人民教育》要成为教育交流发展的纽带

这次能有机会参加以“迎回归,话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心情十分激动,尤其是听了大家的发言,更为代表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投入教育工作的精神所感动。香港回归,举世瞩目,《人民教育》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感到由衷的喜悦。《人民教育》杂志为了配合这一盛事的宣传,从今年第三期起特开辟“’97话回归”专栏。今天召开的“罗湖桥头话回归”座谈会也是编辑部为庆祝香港回归而策划的一项重大的编辑活动。

《人民教育》杂志是国家教委主办的主要面向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教师、师范学校的师生和各级教育行政千部的全国性、综合性的教育期刊。自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人民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密切配合国家教委的中心工作,准确、及时地将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使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能及时了解中央的精神;《人民教育》恪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宣传宗旨,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极为注重典型经验、典型人物的深度、力度报道。近年来刊登的《他们在创造性地工作》《跨世纪教育工程》《教育现代化的领先实验》《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等大型通讯在全国产生强烈的反响;《人民教育》努力贴近学校、贴近教师,不断增强刊物的实用性。可读性,努力使刊物的宣传内容面向基层,为广大教师。干部提高思想、业务素质服务;《人民教育》重视加强思想性、指导性,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生动活泼。《人民教育》受到全国教育界读者的普遍欢迎。《人民教育》非常乐意为香港和内地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听了翟副总编的介绍,参加座谈会的香港朋友对《人民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认为《人民教育》是了解祖国基础教育发展,学习内地教育教学改革经验非常好的“窗口”。在座谈会休息时,就有人找本刊记者询问订阅事宜。

廖翔显(香港教联会小学部主任、柴湾角天主教小学校长)

组织师生交流亲见祖国发展

八角亭内谈教育,罗湖桥头话回归。在离香港回归祖国还有65天的日子里,在即将恢复我们中华民族尊严的历史性时刻,谈胶我们为小学生组织回归活动的检验是十分有意义的。

百多年来,我们在强权欺侮下,离开了我们的祖国,现在即将重回祖国的怀抱,对我们香港同胞来说是一件盼望己久,令人振奋的大事。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现实,多数香港人面对祖国的一切免不了感到陌生和模糊。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完全没有接触过祖国的事物。对祖国一无所知,而所得到的消息很多是外国传媒负面的、扭曲的、别有用心的报道。因此在香港回归前夕,我们组织学生,甚至家长到内地进行交流和访问,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学校近年来多次接待内地的教育团体到本校访问,先后有黑龙江、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教育同仁到过我们学校,深圳市实验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也曾到过本校访问。而我们曾访问了深圳小学、中山中心小学等学校。今年3月31日,我校组织了小学生和家长到北京访问了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小朋友踏足祖国土地上,那种自豪、喜悦是无法想像的。特别是在长城和天津市的小朋友共同绘画,在天安门看升旗仪式,都可以感受到小学生已经打开了热爱祖国的心扉。这是一次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不会再认为自己只是香港人,而骄傲地承认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努力加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是内地参加座谈会的朋友们共同的心声。

芮利文(深圳中学高级教师)

加强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的途径

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教育本是同根同源,香港与广东深圳还是同一方言。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与祖国的分隔已经100多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不只是一种主权意义上的回归,在教育和文化上也应该是一种回归,加强教育上的联系是一种必然。

香港内地教师交流的途径:

一、积极加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组织师生进行互访,通过参观、座谈,听课、观摩等形式,了解和发掘两地教育各自特色与互补之处。我们深圳中学己接待了好几批香港同行,如香岛中学、基朗中学、香港政府教育行政人员协会等。他们到我校听课,看第二课堂活动,加深了深港两地教师的了解,两地教师收获不少。

二、组织召开各层次教师的教育研讨会,今天的“罗湖桥头话回归”座谈会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还可以组织教育展览,分别介绍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思想等等。

三、联合创办教育交流的刊物,对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四、香港的中学生可按照内地有关招生规定,报考内地的院校。从1994年开始,香港政府实施引进中国专才计划,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毕业于内地重点大学的学生赴港工作。几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向香港各界证明祖国内地培养的学士、硕士、博士是名副其实的。

五、两地教师到对方举办的研修班进行学习,内地与香港相应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也可互聘对方教师为访问教师等,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回归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展望21世纪明天的教育会更加美好

刘堂江(《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

携手步入新世纪

共促两地教育发展繁荣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大门,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可以说,内地和香港教育界的同行是相会在21世纪的大门口。我们共同面临着21世纪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挑战。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21世纪的竞争中,谁能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的国民素质高,谁就能稳操胜券。这个竞争说到底都与国民教育有密切关系。因此。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面向21世纪本国的教育的对策。

早在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就发布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只有加强教育改革,才能挽救经济免于衰败没落的命运。1988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为了在明天的世界里同日本、法国以及美国进行竞争并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的、具有创造性的青年人。如果今天的教育落后,明天国家的业绩就会落后。”1989年4月公布的《法国教育指导法》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事业。”1993年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育领域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经济发达国家对教育的发展改革尚且如此紧迫,那么我们中国怎么办呢?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如果说有障碍的话,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问题,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的素质问题。”“资金可以自己积累,还可以引进;技术可以自己发明创造,也可以引进。但是13亿人口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提高。人口众多,如果能提高素质,那在世界上是占绝对优势的;人口众多,而又素质不高,那就不是优势,反而会成为一个很沉重的包袱。所以我觉得,面向21世纪要扎扎实实地提高国民素质。”

对于内地来讲,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时代呼唤的最强音。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什么要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因为应试教育存在种种弊端,不能承担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任务。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性至少有三条:(1)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2)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规律。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主要有三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不能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强化普及意识——大面积丰收,而要淡化选拔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我们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2)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如果德。体、美、劳被削弱的状况不改变,那就不可能实施完整的素质教育。

(3)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培养的人才多样化,将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当前至少要抓五项工作: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2)把“以盲人为根本”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抓手”。(3)加强美育。(4)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

实施素质教育,是内地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有很大进展,多种类型、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办学效益有所提高,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投入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加快了步伐。

香港的教育事业,有它特有的优势:资源充足;设备和师资现代化、规范化的程度高;教师待遇在社会各行业中偏高,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普及率也已接近90%;17-20岁年龄段的青年接受大专教育的已达18%;近年来公民教育很有成就;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等方面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真诚地希望内地和香港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增进了解,加强交流与合作,携起手来,共同步入21世纪,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与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教育会更加美好!

黄均瑜(香港教联会教研部主任、顺德联谊会李兆基中学副校长)

还有65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实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建设美好的特区,是每一个香港人的愿望,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黄校长就香港教育如何面对21世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香港教育如何面对21世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必须作出调整和适应,以配合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隨着回归的到来,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必然更加密切。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展望21世纪,香港将会成为全国的一个金融贸易中心、旅游中心、货运中心、经济服务的中心。香港将会是中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桥梁。

因此,面对21世纪,在摆脱了殖民式教育以后,香港的教育必须:

1.加强对学生的国家民族教育。

殖民式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极力回避国家民族教育。回归以后,需要加强学生对祖国文化、历史、现状的认识和了解,由认识到认同。教育学生热爱国家,以中国人为荣。这不但是一个感情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需要的问题。

2.加强与内地的交流。

加强交流是促进了解、增进感情、增加信任的好办法。回归以后,应该加强香港与内地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活动。

3.加强对教育的长远及全面的规划。

殖民式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只顾眼前、不管将来,教育一向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回归以后,我们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强对教育的规划,增加职业教育的比例,培养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商业人才、金融与及旅游服务人才。

4.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中文、英文、普通话的水平。以适应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应当加快普通话的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5.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香港如果不尽快地推行素质教育,尽快地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将无法面对日益激烈的、来自内地和东南亚各个城市的竞争。

6,加强《基本法》教育。

《基本法》是特区政府的治港大法,是“一国两制”的基础,认识并且遵守《基本法》是实现“一国两制”,长期维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保证。

7.加强教师的使命感。

要让香港的教师感到教育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育的使命,不但是为香港培养治港建港人才,更是为祖国在21世纪的腾飞而作贡献。

邓继新(深圳中学校长)

深圳中学系广东省重点中学,今年建校50周年。随着特区的建立与发展,深圳中学旧貌变新颜,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深圳中学校长邓继新在发言中介绍了创办现代化学校的思路和做法。

关于办现代化学校的思考

办现代化学校是时代的呼唤。作为的重点中学其自身存在的价值绝非是高的升学率,而应该是走在改革前列,成为现代化学校的表率。通过办现代化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从而成为新型的素质教育学校。当前各级领导、政府重视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有极大地改善,为办现代化学校奠定了物质基础。

办现代化学校,关键是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改革:

第一,办现代化学校要坚定不移走科研兴校之路。

现代化学校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按教育规律办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因而必须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我们为实现学校现代化,成立了科研处。学校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制定了教育思想学习制度、学校科研条例;举办高层次的教师研修班(硕士学位课程班),有76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其中45人已经获硕士学位课程班毕业证书,学校设立深中教师出版基金,每年投入10万元,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已有五本教师专著出。版。

第二,办现代化学校要建立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素质优良的人才,现代化素质的培养必须依赖素质教育体系,否则就没有素质教育的载体。我校素质教育的体系表现为管理重活力——即建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强化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完善素质教育的硬件体系。德育重实效——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做到自主性、感染性、实践性和持久性并重。教学重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隐性课构成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建立常规教学系列和实验教学系列,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第三,办现代化学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教职工现代化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现代化的水平。教职工的现代化水平表现为科学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会教书、会育人、会科研。为适应办现代化学校的需要,我们要建立专家化的教职工群体,学校要培养和拥有管理专家、教育专家、教学专家,还要有教辅部门的专家,如电教专家、绿化美化专家、学校形象设计专家等。

第四,办现代化学校要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

现代化学校一定要体现时代感,学校的办学条件一定要实现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手段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在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要有规划,做到有的放矢,不重复建设,不浪费资源;第二要完善教学设备,注重补缺和提高;第三,最重要的是注重教育设备的开发,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的功能,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孙振东(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如何面对21世纪带来的機遇和挑战。发展具有中国特区特色的特殊教育,是摆在深圳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元平特校是深圳特殊教育的中心基地,是目前全国总体规模最大的一所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青少年提供从学前教育到中专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借鉴参考香港特殊教育的基本经验——特殊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服务系统比较完善。特殊教育对象广泛等,几年来,学校在特殊教育的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整体改革。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区特色的功能全、体制活、辐射广的特殊教育体系,为深圳每一个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充分的教育、康复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为他们参与社会、适应家庭生活和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借鉴香港经验促进特教改革

一、走教育、康复、就业有机融合的办学路子。

传统的特殊教育,基本上是以学习文化为主的教育,不适应残疾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实施残疾儿童教育、康复、就业有机融合,是对特殊教育进行整体结构的宏观变革,就是在对残疾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同时,对其身心缺陷进行康复补偿,还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提高整体素质,为参与社会、适应家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还积极创造条件,安排适量毕业生在我校的劳动就业基地就业。今年“全国助残日”(5月18日),我校首次安排8名弱智毕业生在校劳动就业,以唤起全社会对弱智人员就业的关注。

二、逐步扩大特殊教育对象,积极推进“人人受教育”。

目前,全国各地对盲、聋哑学生提供了较充分的教育和训练。但在弱智教育方面,仅限于轻度弱智儿童教育,极少数学校开始了中度弱智儿童教育的试验。借鉴香港的经验。从深圳的实际出发,我校开办伊始,即为轻、中、重度弱智儿童少年提供教育,而且还为脑瘫和孤独症(即白闭症)儿童提供教育。

为提高各类残疾学生的整体素质,适应自身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还积极进行了课程设買的改革。我们率先在聋教育中开设英语课,在聋教育的各个年级开设计算机课等。

三、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科学研究于一体,努力把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办成一个现代化的特殊教育的综合基地。

深圳毗邻香港,是联系内地和香港的桥梁。为加强内地和香港特殊教育的联系,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我校加强了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在国家教委、中国残联、广东省教育厅和深圳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广东省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所”及“全国特殊教育信息中心”,今年将在我校建成。今年2月初,我校与美国帕金斯盲校结成友好学校。根据协议,将在我校建立盲文打字机装配线,今后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盲文打字机即可由我校提供。

孙振东校长表示,香港回归在即,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曰益密切,元平学校将为内地——香港特殊教育的繁荣作出不懈地努力。

植柏(香港圣公会圣西门吕明才工业中学校长)

“九七回归”是香港广大同胞及全世界炎黄子孙所热切期望及衷心拥护的。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段备受列强侵略与凌辱的历史,直到近代,全民奋起走民族振兴的光辉历程,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数百万香港同胞真的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多么的使人感到振奋,多么的可喜可贺!九七香港回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因为香港的回归正标志着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得到彻底的湔雪,是昭示后世子孙永远难忘的盛事。

教育新路向

香港回归祖圖,我认为香港教育的新路向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有爱国精神——百多年来英国在香港推行的殖民式教育,学生对中国文化、历史、地理一无所知。所以,培养学生清楚认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要爱民族、爱国家。这是当前急务。

二、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香港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缺乏品格操守的训练,所以要重视学生品格和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德,勇于承担、勇于接受挑战。

三、重视中国历史的学习——要学生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必先要认清自己的民族历史,明白前人艰辛发展历程,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修读中国历史。

四、加强普通话训练——要提高学生中文水平,要有能力与。2亿同胞沟通,学生必须学好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科要放在重点课稈。

五、掌握现代新科技——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学生要保持良好英语水平,更要掌握新科技、新知识,将来好为社会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有能力接受21世纪的挑战。

香港新的历史展开了,愿大家共同努力,为未来特区政府尽力贡献,深信香港定必安定繁荣;中国定必强大昌盛。我们一同去迎接这灿烂美好的明天。

张东前(香港裘锦秋中学<元朗>副校长)

张东前先生因故未能出席座谈会。他在提交的书面发言中介绍了香港学校公民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情况。目前香港的中学,在行政结构上设有一个负责推行公民教育的组织,有的称为“公民教育委员会”,有的称“公民教育小组”,由学校委任一位主任负责,小组内有二名以上的组员。公民教育老师,除了日常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外,主要是负责策划及推行公民教育的课程与活动。在香港,学校推行公民教育,大致上可以分为三方面,第一是正规课程,第二是非正规课程(课外活动),第三是隐蔽课程(校规、校风等)。

公民教育怎样面向未来

一、面对九七香港回归祖国。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之后,学校公民教育的取向和内容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面对这种改变,要不断摸索有关的内容和推行方法。在以往的公民教育内容上,民族教育是被故意忽略的。九七回归,正好是一个契机,让老师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爱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树立民族观念;同时加强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公民教育的课题进行摸索。

二、面对公民独立科的开設。

香港教育署公布1998年在中学设立公民科。现在的中学,大部分没有开办这一个科目,没有系统的课程。开办独立科目,一切从头开始,所谓“万事起头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教育当局应早日公布新课程的纲要与指引,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大学和教育学院也应尽快开办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师资。

三、面对21世纪的信息时代。

21世纪即将来临。它是一个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如何提高公民素质,是老师吋时刻刻要抓紧的问题。

香港回归祖国,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泊港”的新年代,作为公民教育老师,面对着种种的挑战。我们有共同的使命,愿为年轻一代付出心思,为培养他们成为良好公民而努力。内地的同行,在推动公民教育的工作上,比香港有经验,而有关的课程教材也比香港完备,但愿大家多一点交流,互相学习促进。
同叙教育改革 共促教育繁荣

王雅梅(深圳海丽小学校长)

海丽小学创办于1993年9月,学校地处深圳河畔,与香港只有一水之隔。为了深港两地的教学沟通、文化交流,学校沟通了深港两地的联系与交往。学校多次接待香港教育界同行的参观访问,也组织了教师到香港的学校进行考察和学习。海丽小学的“双语教学”、“电脑辅助语文教学”等己形成特色。

“双语”教学架金桥

“双语”教学是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再强化英语教学。这种强化,不仅是英语课用英语来授课,而且除英语课外,再选一门学科也用英语来传授。这样的教学加大了词汇量、培养了兴趣,同时创设了更广泛的语言交际环境。长期训练的结果,学生不但能用英语来表达,而且还能用英语来思维。

目前我校四年级“双语”试验班的学生外语水平已达到重点中学初二的水平。学生初步达到简单日常对话用英语交谈,和外籍教师简单交流不用带翻译。我们的教学经验先后在“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及“第十一届世界超常儿童学术研讨会”上交流。1996年12月国家教委点名要求我校为联合国儿童基金會校长培训班上了一节《多媒体英语环境课例》,这节课受到专家、教授们的好评。

今年香港回归,又有部分深圳学生准备过港与家人团聚。不管是优秀生还是一般学生,只要有证明他们将陆续过港定居的,我校都为他们开方便之门。家长开心地说:“在海丽小学读书,孩子开心,我们家长放心”。

“语言金桥”连接着深圳、香港和世界各地,到深圳来的投资商,得知我校“双语”教学搞得好,带孩子慕名来校求学。曾在我校“双语”班就读过的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小朋友。投资商见到自己的小孩开心地在学校读书,高兴地说:“在深圳投资好,既能赚钱又能解决后顾之忧。这样的环境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深投浴。”

潘步钊(香港裘锦秋中学(元朗)文学科主任)中国语文教学在香港中学

教育中面临的困难

中国语文教学牵涉的问题很复杂,造成教学上的困难也就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我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很深入的研究,在这里谈的,也只能算是作为一个香港的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点体验,希望可以让在座的朋友们,多一点了解中国语文教学在香港中学教育中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如果要问香港的中学中国语文教师要面对什么困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先想到工作量的问题。以现在的情况来说,香港的老师,即使不计算校内其它的工作,单以课堂教学来说,平均每星期一般都有30节课左右,语文老师一般要负责两至四个班的语文教学,比起其它科目的老师,工作量十分繁重。工作量大,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中国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备课、批改作业和课堂设计等方面,都可能因时间不足和身心的疲惫而受到影响。

除了工作量,香港社会本身的特点,也常成为中国语文教学上的一些困难。比较容易理解和想像的是中文在香港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因素,香港社会长期以来出现了一种“重英轻中”的社会心理。学生、家长甚至有部分教育界人士,都相当轻视中文的教学及其社会地位。虽然随着九七主权的回归,中文的地位渐渐变得比以前重要,可是“重英轻中”的心态还是多少存在的,就以最近香港教育署大力推行的母语教学产生不少争论,正好作为一千例子说明和反映出香港社会这种“重英轻中”的心态。这种社会心理的存在,很明显会影响香港中国语文的教学。

从语文环境方面看,香港以广东话作为母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距离相当大,学生日常所接触和运用的全是广东话,一旦拿起笔来,就会出现“我手写我口”的毛病。因此香港中小学生的写作,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粤化”,而且是相当严重的“粤化”。和香港相比,广州。深圳等以广东话作为主要沟通语言的城市,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比较小,这从日常的用语可以看得出来,例如“工资”。“车票”等词语,就比香港人的用语来得贴近书画语了。

造成学生写不好书面语的另一原因是传播媒介的影响。例如报刊、广告等,都并不重视语文的规范,只求取悦读者,迁就读者,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报上读到一些用广东话写作的文章。面对这样一种不良薰染,香港的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在教学上,的确是有着很大的阻力的。

此外,香港社会的影像媒介十分发达,录影带、电视、电影和电脑等,全都不大需要文字作沟通的媒介,于是香港学生就有了不爱阅读的习惯。阅读风气的薄弱,也造成了我们作为中文老师的困难。香港学生一般不爱阅读课外书,文字的浸淫工夫很不足,这和香港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影像媒介的发达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上面所说的,都是课程以外的问题。从香港的中学中国语文的课程编排来看,我个人觉得有一些问题。首先是整合性的问题,虽然香港的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清楚列明此科的教学目标是要兼顾读写听说各方面,但就现在香港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是以读和写占大部分,这情况在初中的中文教学中更加明显。对于学生的语文训练,这种编排是不够全面的。

另外,在课程设计上,也看不出有明显要兼顾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成分。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较多停留在传统模式,也就是侧重于老师的“串读”,未见有较新颖或生动的教学法的积极引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向他们提供建立系统的语文训练,都变成个别老师“单枪匹马”的工作,并不容易。

在范文的选取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缺乏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我觉得如果能够多选一些当代的作家,再以现实生活和现代都市人的心理来作范文的阅读背景,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更投入。总之,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的经验范围,不但使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而且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不利于我们语文教学的。

中国语文教学在香港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复杂,牵涉的层面很广,与教育政策,教学理论和社会现实都有关系。我不是语文教育的研究者,只是以一个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谈一谈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希望将来大家都能为改善祖国的中国语文教育尽一点力。

李建国(深圳市梅林中学校长)

梅林中学是深圳特区的一所新学校,创办仅三年多,进行课程结构改革还不到两年时间。但由于梅林中学大胆地改、认真地试,坚决走素质教育之路,因此,无论是校风,还是学风;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全面的教学质量;无论是一般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是教育教学规律的探讨都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

课程结构改革的初步尝试

我校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单一的必修课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架构。我们不仅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设计出合理的课时比例,而且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三类课程进行适当的分工,进而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我们把必修课作为课程的基础,时间上占课时总量的75%-80%(给不同的年级保留一定的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学科的教学计划。我们把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时间上占课时总量的10%-15%,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的特长、爱好及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我们把活动课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大型的集体活动,进一步实施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方面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安排学生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类是在选修课基础上的提高和拔尖活动,活动课在时间上占课时总量的10%左右。以上三类课程构成一种立体的课程结构,形成一种覆盖面较宽的课程网络,从现阶段看,它可以基本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精心设计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需要的课程设计,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同时,选修课程的开设,必须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特色和个性的选修课程,仍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的选修课程分为四大类,即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和劳技类,每类包含数门具体课程。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如一学期)选择一门。一个学段三年下来,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成三门或三门以上的选修课程。目前,我校选修课程已开到近30门,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参加了选修。尽管在选修课教材和器材方面仍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在师资、计划、内容、时间,场地等方面落实得较好,选修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三、认真进行活动课程的安排。活动课程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既要考虑活动内容,又要考虑活动形式。从内容方面看,为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活动课内容应该侧重于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兼顾到或者兼顾不够的一些方面。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我们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垃圾处理中心参观考察等。从形式方面看,活动课的形式真正可以百花齐放,课堂、球场、舞台,图书馆、影院、大厦、公园、草坪、水库……都是我校开展活动课的好地方。活动课不同于传统说法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没有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游离于课程结构之外;而活动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有课时计划,有专任教师,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教学目标,甚至还有必要的考查或考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还准备编写部分活动课教材。

四、调整学校课程总表的编排方式,让选修课和活动课在课表上“登堂入席”,享受必修课的同等待遇。而我们的做法是:把选修课和活动课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周课时总表上,并把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选修和开展活动,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诸如师资、时间、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矛盾,进而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按计划参加选修和活动。

周欣(深圳市荔园小学教师)激发兴趣、激励思考是最好的教育

我喜欢教书,也喜欢孩子,常庆幸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喜欢做的。从教以来,我始终把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作为教学方向。

1994年,为了搞好深港教育交流,深圳市开始进行“双语”教学教改实验。“双语”教学即同时在教学中运用两种语言(汉语、英语)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作为全市六个试点之一,我担当了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新的课题、新的教学模式给我带来新的挑战。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我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力收集各种资料以便参考,找来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的英语教学资料。通过比较借鉴并结合国内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爱学、好学,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在唱、游、玩中学,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讲语法时态是行不通的,我就通过大量原版的视听材料来辅助教学,通过大量的原文阅读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要求学生自查字典理解文章,大声、清晰、快速地阅读短文,并经常采用打擂台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阅读、理解、朗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有了较清晰的概念。此外,我也根据儿童模仿力强、记忆力好的特点,找来适合他们年齡段的材料,让他们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扩展课外知识。春节过后,我找来一篇关于春节习俗的200字的短文,短文从词汇到句型都存在一定难度,引导学生自学、模仿录音、背诵比赛,全班学生都极有兴趣地掌握了这篇文章,并可以头头是道地用英文讲述春节的习俗。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短短的两年时间,双语班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英语课程,进入了初中英语教程。通过大量的视,听、说、读、写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并超过了初一学生的水平。

我觉得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变,不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和活跃课堂气氛,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用、有效。

刘荣青(南粤教坛新秀深圳市笋岗中学一级教师)

实现“教学型”向“学教型”转变,转移教学重心

我在多年的多媒体教改实践中,深切感到,在教学中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现教学重心的转变,即由以往教学、教改重心在教,兼顾学——且把这类教学称“教学型”,转变到现代教学、教改重心在学,兼顾教——且把这类教学称“学教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如何教给学生更多知识,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以追求高分为最终目标。这种把考试成绩绝对化,作为教育价值的终极判断的标准,必然使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知识传授的恶性膨胀过程,致使教师成了“教书机器”,学生成为“学习机器”。即使是进行一些教改项目,也是以加快“教书机器”主动轮的转速,达到提高“学习机器”被动轮转速为目的。这些教改、教学的重心仍在教的一侧,它严重扭曲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使我们的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

我从多年的多媒体的教改实践中,体会到有些多媒体教学改革,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功效,只是用多媒體去表达书本文字和图片,甚至仅以投影替代黑板,录像代替讲课。所以有的人以为只要用了投影、幻灯,便认为是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是进行了教学改革。其实不然,至少这不叫教改,只是换了一种教学手段或形式。颇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这种多媒体教学的重心仍在教一侧,充其量仅减轻了教师的部分负担,如果有的教师使用不当,频繁使用各种媒体,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益,反而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这就使教改走入了歧途。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教改呢?我以为,关键是必须转移教学重心。即由传统教学的重在教一侧,转移到教学重在学一侧。也就是说一切教改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这是“学教型”的精髓。

有一个实例对我们认识强调“学教型”有一定启示。小孩学步在生活中常见,基本有二种:一是父母在前牵着小孩手,引导学步,其主要是怕小孩摔跤或走错方向,这时小孩的走路是完全被动的,这即为“教学型”的教为主;另一是小孩在前走,父母在后照顾左右,小孩的走向主要依据自己对前方兴趣点而定,是主动的,家长则视其小孩情况或加以指导。纠正,或在前方设玩具作刺激点,吸引孩子向某方向前进。这是“学教型”的学为中心,教为学提供其发展所需的各种有利条件。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学步方式,虽达到了学步的目的,但在学步过程中,养成了依赖、被动,缺乏主动性和个性;而第二种学步方式,以同样达到学步目的的同时,在学步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性、主动性,并发展了个性。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摆在我们面前。势必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从学生出发,转移教学的重心,

以实现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目标。

陈丽江(深圳市元干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团委委员)

从“小”抓起,提高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残疾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也是特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残疾学生由于智力缺陷或其它方面的障碍,造成了思想品德的教育比正常学生难度大。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就是:从“小”抓起。在这里,“小”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年龄上讲;二是从事件上讲。

首先,我想谈谈“小”的第一个含义,“从年龄小抓起,提高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的。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黄金时间进行教育。弱智学生自制能力差,情感不稳定;聋童则非常爱模仿,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不管是好是环)。残疾学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分辨是非能力差。就以聋童来说,对于“偷”和“拿”的区别基本没有。因为“偷”与“拿”从视觉表象来看,动作是一致的。学生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拿时,如果拿了就是“偷”。一个聋生从家里带了一件玩具,另一个聋生很喜欢,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占为己有,他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对刚入学学生就进行教育,教育他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他们从一入学就开始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二,我想谈谈“小”的第二含义,“从小事抓起,提高残疾学生的思想素质”。

由于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在对他们思想教育方面,有着不同于正常孩子的方面。德育要求内容简单,务实性强,学生学了就能见到效果。内容简单并不是对残疾孩子的要求降低一层次,而是教育事件小事化、具体化。大家都知道,精神文明看起来似乎很大,其实它就是由无数良好习惯、优秀美德组合起来的。同样道理,残疾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要从小事抓起,从点点滴滴抓起。

如对于聋生来说,我们是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校根据聋生的身心特点把“五爱”具体化,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在我们学校,星期五送学生回家时,聋生从来都是让弱智孩子先上车,大学生让小学生。在车上,常常会出现老师和学生互相让座的情景。不小心碰了对方,双方立即会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和“没关系”。以上事情看起来很小,其实不小,它是“五爱”的具体体现:要爱人民,首先要爱同学;要爱劳动,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小事情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校风,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柏生在代表发言结束后,做了总结发言!

杨柏生(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再过65天,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将重新回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在这庄严时刻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有机会和北京、香港的教育界的朋友们聚集一堂,畅谈回归的伟大意义,共叙友情,共同探讨两地教育发展大计,我认为意义重大,机会难得。

座谈会上有21位代表作了精彩而深刻的发言,很受启发和教育。我谈三点体会:

一、这次座谈会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共同心声。今年7月1日是一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人民将洗刷一百年来的历史耻辱,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与会代表的发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家相信在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构想一定能够贯彻实施。有伟大祖国做坚强后盾,有600万勤劳智慧的香港同胞的努力,被世人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

二、代表们从战略高度探讨了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更多的人才;探讨了深港两地教育如何加强交流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之间的联系,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所有这些,我认为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深港两地的共同繁荣、稳定和发展寄希望于青少年身上。

三、会议探讨了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香港代表发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意见。这一方面香港教联会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以会长杨耀忠为首的教联会的同仁不遗余力地推进了香港与内地之间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成效。在内地方面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與会代表也作了深刻的发言。《人民教育》刘堂江总编辑就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做了很深刻的发言,对于我市今后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有指导意义。

这次座谈会虽然要结束了,但我认为这次座谈会是加强我们之间联系的开始。希望大家今后多来深圳走一走,看一看,指导我们的工作。再次感谢《人民教育》、香港《大公报》、香港教联会对这次座谈会所做的努力。谢谢大家。

一天的欢聚,一天的畅叙,热烈、欢快的气氛,浓浓的亲情时时洋溢在八角亭内,参加座谈会的教育同行们深信,回归之后的香港将会更加繁荣,展望明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会更加灿烂美好。

作者:程淑华 陈晓光 梁伟国

第2篇: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探析

摘要:爱国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和生活中最深厚、最坚固的情感,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立德之源和立功之本。是我们与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根植在自己内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根本推动。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继承者和弘扬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一场场讴歌时代、献礼国家的活动,既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真挚的爱国情感,也在全社会汇聚起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我们从自身的国情、区情出发,针对我们党和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坚持和弘扬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进一步促使爱国主义的精神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目中的滋育和发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主义

爱国情感是指一个人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理解到自己和祖国之间的生死与共、血脉紧密相連的一种依存性关系,是对于祖国特殊的情感,包括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以及作为国家成员的尊严感和荣誉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素质教育重点对象,培养出一批富有爱国意识和情怀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才有永不停滞的动力。当代青年处于成长“拔节孕穗期”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力精心地引导。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广大学生中进行深入持久、活泼生动、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能够牢牢地扎根于青年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奋斗的不竭动力。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长期的可持续、严谨、内容丰富、形式丰富多样化的“四史教育”,主要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这进一步加强了高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成效进行了调研,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认识不够清晰

在对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烈的民族爱国情怀,为自己身处的国家、社会而感到自豪,对自己的人民和生活而感到幸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领导也给予高度的支持和拥护。但对于学生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具体如何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表达,就出现想法不明确或者没有具体想法的结果。有些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现在国富民安,没有需要自己表达的机会;有些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属于情感上的内容,没办法考量,更多的是情感。在情感上高度爱国但由于思想政治认识偏差,这就导致不少中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行为上并没有相应的爱国主义表现,呈现出一个人在情感上的爱国与实际行动上的爱国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的问题。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运用所学专业技能践行报国行动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在调查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反馈高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以老师讲述为主,学生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不够多。导致许多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引导学生理性科学爱国。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属于“00后”,在高职学习阶段,对“00后”的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持之以恒,使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体系中,使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性分析,高职院校要在“传承好方法、改变老方法、找寻新方法”上下功夫,引导高职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融入到个人学习中,融入到个人报国之志中,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

第一,坚守课堂主阵地,持续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方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管理意识形态工作为根本原则,必须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贯穿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坚持推进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课堂、走教材、走头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利用每周固定的“团课”、德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实践活动是根植观念的平台之一,高职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将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与爱国主义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例如数字媒体专业在进行摄影课程、图形图形处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开展举办爱国主义摄影展、爱国主义平面作品设计展等;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可以开设红色网页设计比赛活动;对全体学生可以开展红色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在完成个人作品时,梳理个人情感,找寻爱国主义情感的输出方式,用有个性、有特点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例如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关注基本学习内容,自觉、主动地将建国建党、国家发展的大事件、历史进程牢记心中。

第三,通过重大纪念活动来凸显爱国主义。

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讲,重大的历史纪念性思想教育宣传活动一直以来是其不断凸显自身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庆典、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日、一二九纪念等活动的开展,都是强化学生家国情怀、担当民族责任、激发为国奉献的时机。同时还要充分与学生以往各个学段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关联,例如每周固定的时间举办升国旗的仪式、集体齐唱国歌、在国旗下讲话、入党入团的专项活动仪式上都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时机,用仪式感、教育过程引导学生领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报效之志。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时,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老师尽量与学生同时参加,在活动中无论是时间的遵守、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用师德师风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用活动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接受教育时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知识获得双收。

第四,多角度来解读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博大、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爱国情怀,从红色诗歌、历史人物、信仰信念、精神角度、伟人语录的温读、画作的解读、重大事件、文献角度等多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可以立足个人实际来展现爱国之心。例如在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中,就可以推荐红色歌曲练唱,在练唱过程中讲解曲目包含的爱国情怀,词曲作者个人经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在这个基础之上,每一个曲目练唱者都会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同理心,同时产生歌曲所赋予的爱国情怀。

第五,充分利用“网络+”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学生的教育学习时段考虑,每年都有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休息时间,在这些时段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相对松散的,这也是其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乘虚而入的重要时段。因而,学校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这些时段,要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与学生保持爱国主义教育同步,接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给其他错误思潮以可趁之机。例如开展青大团课、假期实践活动网络秀一秀、社会实践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六,挖掘学生及其家庭所蕴含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元素。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想要起到最好的效果,必然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开展专题活动,让每个学生挖掘自己家庭的爱国主义故事及社会贡献成就,开展分享、讲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个人对家庭爱国主义事迹的自豪感和珍惜感,当这些感受被学生认可并升华,就会使爱国主义变成学生个人的珍贵精神财产并终生坚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家长的贡献与付出,分析付出背后的信念及成就,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党对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家长对社会的贡献、家长对个人成长的榜样作用。在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会自觉自愿用行动来体现个人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高职学生继承和发扬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让爱国主义的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同学心中,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思想行动自觉,是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把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复兴大业中去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胜男,浅谈提升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方法路径[J].科技风,2020 (3):254.

[2]漆昌彬,劉志清.新时代高校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J].现代交际,2019(13).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IB180526)阶段成果。

作者:沙红梅 许文艳

第3篇: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渊源、时代内涵及弘扬路径

〔摘要〕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爱国主义精神秉承践行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按照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做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本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抓住中国青年这个关键;倡导理性爱国,自觉抵制错误观念。

〔关键词〕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渊源;时代内涵;弘扬路径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自古以来,我国就注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历史使命,但其本质却从未发生改变,都饱含著人们对国家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虽久经磨难却依旧能够以雄伟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之一。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渊源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作为把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的最深沉、最稳固的情感,是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和以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秉承,都构成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渊源。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精神奠基者,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析。尽管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但在他们关于民族、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许多重要论述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的民族情结,作为社会价值观的爱国主义必然会受到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的影响,从而具有相应的差异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爱国主义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因此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空谈爱国,否则在实践中是有害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联系起来,深刻地指出,工人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 〔1 〕,这时的无产阶级才能称得上有国可爱,才能真正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同时,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凭借无产阶级自身的先进性和无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不仅要推翻本国的资产阶级,还要团结起来推翻国际上资产阶级的侵略,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斗精神。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背景下,列宁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著名论断,积极将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并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爱国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狭隘的爱国主义实质,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在爱国主义观点上新的内涵,且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理论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爱国主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全过程。古代历史上有着许多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演绎和深刻表达。从夏朝开始,当中国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的时候,爱国主义思想便开始萌芽,但由于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没有真正建立,因此那时候的爱国主义思想通常表现为对故土的热爱,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忠君爱国”思想。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行为就很典型,对其爱国行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对自己故土楚国的热爱之上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从《论语·宪问》一文所包含的“民到于今受其赐”“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这些对话中,我们发现当时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超越了“忠君”的层面,进一步强调爱国要把天下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忠于民众而非忠于君王个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丰富。秦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割据分裂的状态。汉朝在秦朝之后兴盛起来,中国进入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封建专制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更高层面的发展,特别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正统儒家思想的色彩。这种正统的儒家文化与当时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相适应,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使得民族和国家两者有了更多的同一性,因此这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常与维护国家统一、排斥分裂国家的行为相联系。汉朝爱国大将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是对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演绎。到了明朝,统治者推崇程朱理学,“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了当时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强调爱国就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效国家,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便是对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到了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下,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威胁,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必须联合起来抵御外国侵略者。于是,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者,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主义志士,如林则徐、关天培等。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但爱国主义精神自古就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命脉。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基础——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秉承践行

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代领导集体都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揚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而不断奋斗。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认为,在封建社会中把爱国主义精神等同于忠君,这种思想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带有明显的狭隘性,要纠正这种思想认识,就必须唤醒国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打破原有的政治体系和形成这种体系的思想根源,还必须革新国民的观念,呼吁“德先生”和“赛先生”。他指出,除了唤醒国民意识,还要改善国民行为,那些不顾实际条件的限制而盲目为国捐躯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顾全大局的行为对积贫积弱的国家更为可贵。李大钊也认为应当自觉爱国和理性爱国,他指出,近代以来兴起的以“救亡”为迫切任务、以建立现代国家为目标的爱国主义运动,对推动国家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建立起现代国家,从根本上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现有理论是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缺乏正确思想的指导,则无法在民众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现代国家的理想也就无从谈起。李大钊发现了当时理论的不足,立志要通过“深研政理”来探索救国道路,同时他还针对陈独秀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困惑,指出爱国应自觉和理性。毛泽东对早期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带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独立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国家没有独立之前,爱国主义就是要争取民族独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就应该联系起来。同时,毛泽东认为爱国主义应该与爱民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践行者,他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找到了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正确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强调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坚决抵制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他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2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他强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3 〕习近平总书记把爱国主义精神放在民族精神核心的高度进行了阐释,发展升华了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始终能够做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当时的具体时代主题将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其也会根据新的时代需要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既与过去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又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形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新主题,是对以往爱国主义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4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最持久的动力,又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使其可以按照不同的时代发展要求获得生机和活力。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也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必将经历曲折和坎坷,开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这条航船也会在途中遭遇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作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从不回避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勇于站在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高度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地分析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从世情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改变,大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博弈不断加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在不断加剧。从国内来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也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不仅面临着“发展起来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从党情来看,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狠抓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仍大量存在,等等,这些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拦路虎”。而要克服这些艰难险阻,科学理性地应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国内形势,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与困难,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强大而深沉的精神力量只能是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只有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我们才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做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于是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华儿女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也都是空前的。从林则徐到孙中山,无数民族英雄为振兴中华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爱国运动,但由于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历次爱国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在中国人民付出艰辛探索却又屡遭重大挫折之际,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其科学的指导思想、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领导队伍、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近代爱国运动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革命问题,确定了革命的性质、对象、道路、目标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彻底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扩大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注重吸收借鉴外国有益的成功经验,经过40多年的开放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高,成功步入世界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有力。可见,我们党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遵循者和弘扬者,因此,新时代爱国与爱党是统一的。此外,爱国与爱社会主义也是高度统一的,唯物史观认为,作为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与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什么可以建立在国家制度之外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统一性,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科学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走上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党和人民才能找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激励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就是要把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5 〕。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不仅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自身的发展,还要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快速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结合在一起,既是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国际主义者。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国际主义思想,提出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无法分割的,他还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作为无产阶级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也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把这一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他指出,我们是爱国主义者,绝不允许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主权遭受到任何侵犯,同时我们也是国际主义者,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全体人类利益是休戚相关的。进入新时代,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不断深化,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相结合,使家国情怀和人类历史担当相结合,遵循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种利益也愈加休戚相关,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不仅涉及本国的利益、本国人民的福祉,还会延伸到全球的利益、涉及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因此,各国之间应该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使人类利益达到最大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6 〕。因此,新时代爱國主义精神应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责任担当。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路径

爱国主义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被赋予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因此,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结合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内涵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既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需要抓住青年这个关键,同时还需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理性爱国。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则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最深沉的力量,也是我们风雨无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虽屡经挫折但屹立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历史上孕育的古老深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儿女不竭奋斗提供了最持久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在中国文明长河中被保留下来的优秀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并将这一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从小抓起,从学校、从教育载体抓起。从家庭层面来讲,家庭作为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其教育伴随着每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并且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的爱国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对孩子平时的启蒙教育中,对于涉及国家利益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事情,必须态度坚决、立场坚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言传身教,为孩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对自身定位有个清醒的认知,要认识到自身在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教育、基础性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各个领域,并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从而使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也应不断创新,寓教于乐,从而使爱国主义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从教育载体来看,进入新时代,除了要发挥好传统节日教育、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途径的作用外,还应该意识到新媒体已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成为宣传意识形态、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效载体。实践中,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实现传统教育途径和新媒体教育这个高效途径的良性互动,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当然,在利用新媒体这个教育途径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净化网络空间,加强法律监管,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使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二)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7 〕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自秦汉以来,在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程中,我们虽然有过短暂的冲突和分裂,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以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主流的。今天我国共有56个民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无数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统一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捍卫祖国统一的感人篇章:有19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各族人民联合起来瓦解帝国主义瓜分图谋的战争,有20世纪西藏人民抗击英国殖民侵略者的江孜保卫战等,更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志士义无反顾、不怕牺牲为捍卫祖国主权而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反复证明,没有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局面,更不会有国家的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4 〕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还是推动历史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做爱国主义精神的自觉践行者,坚决同任何分裂祖国统一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必须抓住青年这个关键

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中国青年更是这个奋斗过程中的生力军。100年前,正是因为一群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才使得积贫积弱的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00年后,我们昂首阔步地踏上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广大中国青年更是用爱国之情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新时代的“大我”之中,绘出了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浓墨重彩的一笔。积极、向上的中国青年,是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中国青年,是抱有深深家国情怀的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因此,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牢牢抓住中国青年这个关键。首先,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5 〕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胸怀爱国爱民之心,不断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伟大事业中,才能继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国家的辉煌篇章。其次,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把爱国之志转化为具体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当代青年正处于祖国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可遇而不可求的建功立业的伟大时代机遇,也承担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重大使命,因此更需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赛中继续跑出好成绩。当前,有些青年存在自己没有出生在战火云起的年代,爱国之志无处施展的错误想法,对此一定要予以纠正,激励广大青年的爱国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可以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细小的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爱国情怀、施展爱国之志。当然,新时代我们要赋予爱国主义精神以新的内涵,对广大青年来讲,就要用奋斗精神来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自己的爱国之志在砥砺奋斗中升华。

(四)倡导理性爱国,自觉抵制错误观念

当前,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断碰撞,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也遭遇了冲击。有人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不需要爱国主义,应该发扬世界主义和普遍主义;也有人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应该坚持民族主义,只需要继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个人的选择,国家无权干涉,更不需要强制和进行宣传性教育等。针对这些错误观念,新时代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应该从理性出发,自觉抵制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首先,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理性对待全球化和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抵制那些认为全球化背景下不需要爱国主义的错误思想。尽管全球化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全球化的主要動力仍然是单个民族国家,在国家的有序组织下,各国才能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速全球化的进程。倘若没有民族国家的参与,全球化就会成为泡影,不仅在全球问题的解决上会出现问题,还会阻止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仍然要强调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依然是主流意识形态。其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理性对待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站在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作为核心的基本立场上,而民族主义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从人类民族国家产生以来,这两种主义就相互交织,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不同。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其明确指向是国家利益;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民族,是指人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世界范围内,国家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大多数民族都内嵌于国家之中。新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不能奉行狭隘的民族主义。再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理性对待个人权利和爱国主义的关系。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与国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个人在享受国家带来的各种资源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定义务。爱国主义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是法律规定个人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既然公民在天然地享受着国家赋予的权利,也就必须天然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同时爱国主义还是公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任何公民都不能置爱国主义于不顾,凌驾于国家底线之上。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8.

〔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2).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6.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7.

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梁冰倩

第4篇:党课讲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做爱岗敬业担当的执法干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为我们全党提出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政治要求。对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期,通过集中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我们对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按照主题教育节点要求,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就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与大家共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创制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天下共主统一管理、分封诸侯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在政治体制上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从那个时候起,虽然朝代更迭连绵不断,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方向,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兵驱逐沙俄收复伊犁捍卫领土主权,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反击法国侵略军,甲午海战中北洋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大东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试图引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

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充分激发而不能遭到限制约束。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压制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华儿女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条件下全体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为准则,从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这里,爱国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要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好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牢记历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扭曲为屈辱史教育,异化为对仇恨记忆的强化,甚至是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把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不仅要记住遭受侵略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好国家,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特别是要突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在反抗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努力。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这种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更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主题,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这一奋斗历史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主题的转换,还把力量过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题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必然会严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让人民更多地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形成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大历史合力。

——立足本职岗位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在讲这部分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送儿打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大地战火熊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一句“全部战死沙场”,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和平,是人类共同的企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变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要共产党人在,“初心”就不会被遗忘,因此,无论革命时期、和平时期,“不忘初心”的故事都将依然继续。

故事二:“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道曾让习近平为之流泪。

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谈起了这段往事:“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

他说到焦裕禄在病痛折磨下仍以超人毅力工作的故事:“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自此,焦裕禄精神在习近平心中扎根,50多年来,无论是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这个名字始终闪耀在习近平心中。

这个名字意味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意味着凡事求真务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意味着“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意味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意味着一颗“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的“初心”。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总书记的发问令人深思。

故事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议长向习近平主席提了一个问题,“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国领袖的铿锵誓言,这是百年大党不变的本色。

这些故事,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好昭示,更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发扬爱国精神的典范。

就在昨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了袁隆平等40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总书记讲“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感恩党的伟大领导,感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强化思想认识,严格政治标准,立足本职岗位,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才是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战争年代,爱国奋斗精神体现在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终身乃至生命。而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就要充分认识到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不能有在如今和平年代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时代无需要爱国奋斗精神的错误思想,也不能有可以麻痹松懈的错误理念。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精神,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思想认识,紧听习总书记的召唤,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二要严格政治标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干部,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从而为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三要爱岗敬业担当。在新时代,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即是在自身的本质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杜绝假大空的爱国腔调和“远大理想”,摈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观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发光发热,从一点一滴做起,工作中不拉后腿,不满腹牢骚抱怨,不好高骛远,不斤斤计较,做到问心无愧,不要忘记初心。尤其作为一名执法干部,要对群众有感情,对党和人民负责,做到公正执法、依法执法、清廉执法,扎实工作,敬业奉献,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对得起所从事的这份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爱国奋斗之曲,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篇: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弘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

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弘扬“五四

青年”的爱国精神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是永远不变的旋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与战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强的国就不可能拥有一个安定的家,不可能有幸福快乐可言。爱国情怀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因此以爱国为基点的“五四精神”既是时代之需、社会之需,也是个人的修为之需,好好传承并发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弘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五四精神”是时代精神,教诲我们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新一代,我们青年人要敢于责任,担任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不怕事情的繁琐,不怕时间的紧迫。坚守在生产的第一线,坚守在保障安全的环节点,坚守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面对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到事无大小,力求尽善尽美。我们广大青年就像是一块块青砖,只有众人的担当才垒成那万里长城;又如一台运转的机器,少不了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我们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凝聚忠诚于热情。

弘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热爱工作,积极进取。“五四精神”不是口号,是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发扬。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岗位、更要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让我们牢记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含义。让“五四精神”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弘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年轻的一代是祖国的栋梁,我们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困难时不要退缩,而是重磅出击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立足自己的岗位,不畏艰辛,挑战一切困难。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工作才有干劲,国家才能日益昌盛。

第6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从此以后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因此,我今天演讲的的题目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正因为历史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所以××*同志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得以延续,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有晏子“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大声疾呼,有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悲壮高歌,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实践,有陆游“位卑未敢忘优国”的千古佳句。事实上,爱国主义是以对民族和国家的关注和定位为基础的,它虽然可以由热爱国土、历史、文化等感情的形式萌生,但必由民族意识洗礼方能获得成熟化的表现形式。无论在东方西方,从18世纪开始,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命运都成为最鼓舞人心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在今天被看成西方近代民族意识的一

次最大规模的爆发,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纷纷宣誓,放弃分歧来保卫国家,在东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惊醒了千年氤氲沉醉的梦境,国破家亡唤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说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爱国意识的不竭源泉,但这传统无法与时代同日而语,曲折艰难的生存状态却提供了一种空前清晰的关于国家命运的自觉意识。于是,在中华大地上,人们内忧政治腐败,外患列强瓜分。为救亡图存,前有康有为变法半途夭折,后有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众多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返顾。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为历史掀开了展新的一页。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注入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伴随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顽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爱国主义提倡的价值观与现实大相径庭。爱国主义提倡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人门崇尚金钱,追逐名利。正如马克思所说:“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却能办到”,人们讲求“实惠”,要求付出与获取成正比,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个体在情景中的行为选择是以能否获取金钱来衡量,凡是不能获取金钱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都是个体所极力回避的行为,所谓“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观念日益盛行。

此刻,闻国歌而兴爱国之思,这不应随时间而渐渐远离,而是应被赋予时代特有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科技的进步和全球性经济发展使爱国主义

得到了升华,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乡土观、民族观、国家观,以面向全球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试问,如果以个人主义替代国家利益,人类如何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

饱经风霜祖国母亲的孩子们,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是我们一展宏图之地;祖国美好的明天,这xxxx字激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热血、热情、热泪,让正义之血为之喷涌,让自由之泪为之洒落,让真理之情为之坚定吧!

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稿: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

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7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

篇一: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岭下中学志愿者打扫上楼红军墓活动 清明节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使我校精神文明的建设。4月5日,在我校团委书记张珠娟老师的组织下,我校上楼籍青年志愿者学生前往上楼红军墓进行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扫墓悼念活动。

早上8点10分,我校上楼籍志愿者们带着纸花徒步来到了红军墓。在张珠娟老师的组织下,校学生会会长代表全体志愿者向革命先烈敬献上素有崇敬之意的纸花。我校志愿者在上楼红军墓前进行打扫并且把红军墓周围的草进行清除。打扫完后,大家在红军墓墓碑下低头默哀,寄托对烈士们的哀思,全体志愿者低头表达心中那份对革命先烈们的沉重情感,以示对先烈们的缅怀和敬意。

本次红军墓扫墓活动的开展更有力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并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岭下中学优秀志愿者的时代先进性。(岭下中学 余深海)

篇二:缅怀先烈演讲稿10篇

缅怀先烈演讲稿

(一):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各位老师、同学们: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清明时节。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数百年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斗争的,曾把鲜血洒在人民解放道路上的英雄们。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美援朝。英烈们用自我的鲜血,用自我的宝贵生命赢得最后的胜利,换来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历史不会忘记,那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就是用你们热血浸染的,那高耸的胜利丰碑,正是用你们的头颅堆砌的。立足这天,放眼未来,让我们一同来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忆往昔,看见你们置自我的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付出自我宝贵的生命,舍己为人、视死如归、赴汤蹈火、至死不渝??

毛泽东同志以前说过: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作为走进新世纪的小学生,在我们享受和煦的春风,美丽的校园,优等的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要把革命传统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完美生活。

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的颜色,用自我的身躯筑起了万里长城。请相信你们的后代必须会踏着你们的足迹,珍惜完美时光,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勤奋好学,诚信守纪,开拓进取,培养优秀的品德,锻炼强健的体魄,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准备为建设完美家园贡献自我的智慧和力量。

缅怀先烈演讲稿

(二):

缅怀革命先烈演讲稿

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是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昨日永远属于过去,这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完美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缅怀先烈演讲稿

(三):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既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x年国务院把将传统的清明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以前是世界四大礼貌发源地之

一。中国的先人们以自我的聪明和努力,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同样为我们书写了耀眼的中华礼貌史。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领土被瓜分、人民被杀戮、资源被劫掠、尊严被剥夺、礼貌被破坏,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应对破碎的国土,应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中华民族不屈的个性在一个个爱国的仁人志士身上迸发,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始对侵略者进行英勇的还击;在共产党人带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屈的中国人不仅仅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更是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华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于是我们就能记住一串串英雄的名字:不屈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应对敌人的铡刀也不肯屈服的刘虎兰、严刑拷打也不改变信仰的江姐、牺牲自我保护战友的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的事迹被国人传颂至今??正是有无数这

样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才在灾难中寻找到了救国之路;正是有这样的英雄,中华民族才打败了侵略者,结束了外族的入侵。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就应是我们永远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怀的偶像!

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向世人展示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就应看到,我们的国家尽管在飞速发展和壮大,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距离,缩短这个大差距,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个努力的群体中就应有你有我,同学们,这天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老师们,这天的爱校敬业就是爱国的最好体现,让我们在红色精神闪耀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完美明天!

值此之际我以毛泽东的一句诗结束演讲,与大家共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多谢!

[篇五]:继承革命遗志,奋发图强

曾记得多少烈士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惜自我的生命为我们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空,让我们无忧无虑地自由飞翔,而他们却在那里静静地躺了下去,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在他们之中有共产党员,也有普通的中华儿女,但他们的言行却都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这片神圣的土地。也许我们无法明白他们的名字,也许他们没有像毛主席、周总理那样伟大。但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我们这天在那里歌颂他们、缅怀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造就了我们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们的坚定信念,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儿女的真正精神面貌。

再看今朝,改革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而今,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应对未来,祖国的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就应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身为入党用心分子的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烈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感人事迹,继承先烈遗志,端正入党动机,对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增强政治上的敏锐性和辨别是非的潜力,真正经得起各种风险的考验。在组织关心下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砥砺意志,不断坚定对党的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本职学习、工作中,融入到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当青年先锋,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员的行列。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缅怀先烈演讲稿

(四):

这天大家怀着对先烈崇敬的情绪来到烈士园祭扫烈士陵墓,缅怀革命先烈,这是很有好处的活动。今年悼念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先烈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在烈士园的英烈事迹展示厅中,展示了我县××名烈士的光辉业绩,如勇敢的斗士××烈士,抗战英雄××烈士,为国争光、为国流血的××()等等。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周年,在抗日战争中,千百万中华优秀儿女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为国捐躯,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纪念这段历史,能够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使历史的杯具永远不再重演。

青少年朋友们,x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宏愿,青少年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代,在你们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党和人民殷切期望你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珍惜完美时光,勤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品德,锻炼强

健体魄,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准备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我的智慧和力量。

青少年朋友们,奋发努力吧!

缅怀先烈演讲稿

(五):

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

告别了漫天的飞雪,告别了凛冽的寒风,我们迈步走进春天的校园。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都感到万分的自豪,无比的幸福。然而,这完美的生活来得多么不易啊!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期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我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血染的风采。

烈士们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燃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也必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完美的环境为我们带给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就应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就应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职责和历史使命。

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的少先队员,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

让我们在春天里播种理想,在秋天里收获辉煌!

缅怀先烈演讲稿

(六):

篇三:“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班会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班会

一(3)中队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故事比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

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

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通过小品、真实事件的讨论,知道网络游戏、毒品威胁着我们生命,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就会减少许多

麻烦,社会才能更和谐。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

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远离游戏和毒品。

【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教育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师:同学们,本周的队会主题是: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弘

扬爱国精神”。4月4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你知道

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

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

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

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二)、学会去爱

1、故事 《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交流作文:《在坟前》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

体会: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 “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为世界上唯一买不到的药就是——后悔药。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小事,多去换位思考,就能给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快其实,生活很平凡,爱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心中装着他人,多为别人着想,做乐。

谈谈你以后怎样爱父母、爱同学。

5、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

(1)远离毒品

毒品在全球蔓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学生可以展开讨论。

(2)生活中的危险

通过讨论: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不乱穿马路;不做危险游戏。

6、诵读和清明节相关的诗句,加强感性认识。

【教师总结】 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就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大的慰藉!最后随着歌曲《清明的月》,结束这次主题教育活动。

2

第8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稿(精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从此以后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因此,我今天演讲的的题目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正因为历史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所以××*同志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得以延续,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有晏子“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大声疾呼,有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悲壮高歌,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实践,有陆游“位卑未敢忘优国”的千古佳句。

事实上,爱国主义是以对民族和国家的关注和定位为基础的,它虽然可以由热爱国土、历史、文化等感情的形式萌生,但必由民族意识洗礼方能获得成熟化的表现形式。无论在东方西方,从18世纪开始,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命运都成为最鼓舞人心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在今天被看成西方近代民族意识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爆发,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纷纷宣誓,放弃分歧来保卫国家,在东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惊醒了千年氤氲沉醉的梦境,国破家亡唤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说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爱国意识的不竭源泉,但这传统无法与时代同日而语,曲折艰难的生存状态却提供了一种空前清晰的关于国家命运的自觉意识。于是,在中华大地上,人们内忧政治腐败,外患列强瓜分。为救亡图存,前有康有为变法半途夭折,后有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众多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返顾。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为历史掀开了展新的一页。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注入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伴随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顽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爱国主义提倡的价值观与现实大相径庭。爱国主义提倡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人门崇尚金钱,追逐名利。正如马克思所说:“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却能办到”,人们讲求“实惠”,要求付出与获取成正比,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个体在情景中的行为选择是以能否获取金钱来衡量,凡是不能获取金钱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都是个体所极力回避的行为,所谓“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观念日益盛行。

此刻,闻国歌而兴爱国之思,这不应随时间而渐渐远离,而是应被赋予时代特有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科技的进步和全球性经济发展使爱国主义得到了升华,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乡土观、民族观、国家观,以面向全球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

第9篇:小学生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

爱国就是屈原的千古绝唱;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牙山五壮士的大义凛然;放牛娃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欢迎查阅!

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国,是民族的灵魂》。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演讲。再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了,在我们为放假高兴的时候,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我们必须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古代,有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郑成功……近代以来,为了保卫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主权而慷慨就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杰出人物,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曾经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话,每一个有正气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并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学校的老师为培养我们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作为学校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的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尊重所有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叔叔、阿姨们;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美化自然环境,创造高雅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乐园;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欢乐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夺取各学段的优异成绩,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来报答养育了我们的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康城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康城学子吧!

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

我们在圆明园里认识了祖国的屈辱和悲愤;在长城岭上,认识了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大漠荒原,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大道上,认识了祖国的悠久和渊博。

当看到书本里祖国的那段被列强侵略的苦难时,我们义愤填膺,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神舟六号遨游太空,我们欢呼,我们雀跃,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香港回归祖国时,我们激动,我们流泪,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举国上下迎接着__年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燃烧,我们沸腾,这也是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

祖国,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无法割舍的灵魂之根,是我们身心栖居的家园。近百年来,那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为了让这个家园繁荣富强,为了能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哪一个不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奋斗。_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一代伟人,不就因为他从小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鞭策自己;现代科学家童第周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这股动力不就来自他的坚定信念——“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不畏艰辛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因为他一直以来不变的崇高信仰是他归国时感人肺腑的“祖国啊,我回来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祖国历史的长河,在这段悠长的记忆里,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刘胡兰、董存瑞……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拚搏,直至献出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发向上。

粱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3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山河,关心祖国的命运,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侵略者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作为学生的,要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4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祖国》。

提起祖国,我们心底涌动着的是激动,是爱戴,是崇敬!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端庄、美丽、得体;她正直、伟岸、无私;她以往过屈辱,她默默忍受着,等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日子;她默默地注视,注视儿女们为国拼搏的身影,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于是,她越活越年轻,越变越矫健,越来越强大!

打开《中国近代史》,那是一个充满耻辱的时代!从__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九一八”事变到南京大屠杀。我们这位祖国母亲,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辱,她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可是,那些抗战英雄,哪个不是豪气冲天!有不屈不挠的赵一曼,有视死如归的杨靖宇,有慷慨激昂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奋不顾身儿童团长的王二小。个个都是顶天立地,气冲霄汉,尽显英雄本色,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合力抗敌,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翻开《中国现当代史》,这是一个充满荣耀的时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日成立了!”中国人再也不是外国人口中的东亚病夫了,祖国母亲从此坚强地站起来了,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此刻,中国提高了!中国强大了!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同年,“神舟一号”飞船成功试飞,在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2010年5月,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向世界人民展现着我国科技的发达;2010年11月,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

当中国航母第一次下水,当“歼-31”隐形战机成功试飞,当“东风-41”洲际导弹成功试射,当我国蛟龙号深潜超7000米……我感到无比自豪!

长城,故宫,你们庞大艰巨的工程,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黄山,黄河,你们气势磅礴,是祖国美丽的根本!

造纸,火药,哪个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是炎皇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为我祖国的富强,民主,礼貌,和谐而自豪!

最终,我祝祖国繁荣昌盛,带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和平的新时代!

我的演讲完毕,多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5

教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国爱校,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守则》明确要求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学校。世界上,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非洲贫穷落后的国家,爱国都是人民所推崇的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呢?”爱国“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应立足于我们身边的具体行为。

我想和大家先讲一个事例:在新加坡这个被誉为”花园城市“的国家里,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最起码的礼貌礼貌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答案令每一个中国人汗颜:因为有这些不礼貌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在今年暑假里,有一批中国的小学生到新加坡游学访问,也做出了在一些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在宾馆里追逐打闹等不礼貌的行为,导致一些当地人向该校的领队投诉,这又为祖国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我讲这个事例到底要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道理很简单:小事,也关系着尊严!所以爱国就请大家从小事做起。

对我们每位学生来说,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我们的爱国,首先要爱自我的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班级、爱教师、爱周围的人、爱周围的环境。

同学们,擦亮一块玻璃,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学好每一门功课,对学校财产爱惜有加,认真遵守校纪班规,这些就是我们爱国爱校的具体表现。同学们,学校的成绩就是你们的成绩,学校的荣誉就是你们的荣誉。所以,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爱国爱校;上课认真听讲是爱国爱校;尊重教师是爱国爱校;团结同学是爱国爱校;班级在楼上的同学不向教室北面窗外乱扔纸屑是爱国爱校;下课后不追逐打闹是爱国爱校;看见水管滴水主动上前关掉,主动关掉教室里无人使用的电灯,又何尝不是爱国爱校的表现?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爱自我的母亲,我们会为了母亲一个满意的微笑而竭尽全力,那么就让我们像爱自我的母亲一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学校吧!

小学生弘扬爱国精神演讲稿

上一篇:学校年度工作亮点下一篇:服务质量运行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