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精选8篇)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1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哺育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中国人民正是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才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历史表明,越是到了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旗帜,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2008年抗击自然灾害和筹办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艰难考验、最终赢得伟大胜利和国际赞誉,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

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因此,当下坚持爱国主义就是要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多民族的国度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感情,更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经历了分裂和统一、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和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团结、统一。中国各族人民深深懂得分裂则弱、联合则强的道理,都反对分裂战乱,希望国家统一、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那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径,都被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所贬斥、所唾弃。对个人来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做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爱国是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爱国,反映的是公民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最基本的规范,是

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道德准则。公民只有在爱国的基础上.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承担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因此,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口号,只有落实到人民群众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无穷力量。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引导人们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的现实行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风险考验,做好长期奋斗、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遵循这些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鲜活、有效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予以汲取和借鉴。从教育内容来看,要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成就作为教育素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从教育形式来看,要善于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和多媒体形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从教育对象来看,要始终将青少年作为重点。去年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受阻时,很多“80后”、“90后”青年走在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前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火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从教育时机来看,要善于把握重大事件。反对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

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给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及时、生动、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口头上,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在社区层面上就是要构建和谐社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

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区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业主的根本利益作为物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业主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园区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园区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业主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2

一、信任关系是合作秩序得以扩展的基础

人类是社会动物, 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产生互动, 形成社会关系, 内容上, 这种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合作关系。原因很简单, 相互争斗的均衡状态是同归于尽。所以, 无论形式如何,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严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繁衍, 必定是因为合作。

根据生物学“亲缘选择”理论, 能够提供“亲缘利他” (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作出某种牺牲) 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 (1) 因此, “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 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所以, 对于早期人类而言, 生活在同一个山洞里的亲属之间产生合作、互相帮助更多的是一种本能, 是无需用理论进行解释的 (不合作的种群在生存竞争中灭绝了) 。需要理论关注的, 是一个个山洞之间猿人的合作, 是更广泛的人群之间的合作。

按照博弈论的逻辑, 从个体理性出发, 合作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上图表示一个简单的二人互动模型。其中, 表中前一个数字表示B的收益, 后一个数字表示A的收益。

从上图可以看出, 合作对双方而言是最佳选择, 但对某一个个体来说, 不合作可能收益会更高。在给定的人性假设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双方都追求自利, 必然会陷入“囚徒困境”, 即双方均选择不合作。

但是, 现实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必须的个体对自身理性的超越确实发生了。关于发生的途径, 有学者给出了解释:第一, 竞争的个体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受到启发, 把“亲缘利他”扩展到血亲以外;第二, 纯粹的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行为, 进而导致个体间的合作。 (2)

从上图可以看出, 信息交流是突破“囚徒困境”、产生合作的必要条件, 如果了解对方意图, 相信对方一定会与自己合作, 那么, 双方的合作就会成功。可见, 信任关系是合作扩展的关键。

生活是最伟大的理论家, 古代人类并不知道博弈论, 但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表达了他们对信任关系重要性的理解。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 在东非的名为“黑夜与黎明交界处”的洞穴中出土了上千片非常小的由土鸡蛋壳打磨出来的小圆片, 中间有孔。按照当时的技术, 一个成年男子必须经过非常艰苦的若干小时, 才能打磨那么一个完整的小圆片, 因为旁边还有大量废弃的碎片。为什么他们要“浪费”宝贵的劳动力去打磨这些东西?当时还没有商品经济, 这些东西不可能是货币, 故而考古学家最后认定, 那是一些被当作“信物”的礼品, 为在洞穴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而被送到其他洞穴里去。礼品, 若要承担信用, 就必须有足够的劳动价值包含在内。 (3)

信任关系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 社会学家认为, 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核心特质是自我意识。 (4)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 人们区分出“我”与“你”、“我们”与“他们”, 并下意识地对“他们”产生排斥,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所以信任关系的建立从而合作秩序的扩展绝非理所当然。哈耶克把一个小群体内的休戚与共、待人如己的情感称为“本能”, 而把合作秩序的扩展视作对本能的背叛。 (5) 所以, 也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带领小群体与其他的更多的小群体进行合作, 尽管这种合作对于该群体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当最后一次冰川期发生时, 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开始养成吃人的习惯。人相食, 是因为没有其他食物可吃, 但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就是绝种。而经历了同一冰川期的智人, 则凭借强大的社会交往能力, 分布到了更广泛的地域, 不仅存活下来, 而且还发展出了语言能力。 (6)

二、法治是人类社会繁荣的关键

生物科学认为, 自从5万年前人类脑结构发生基因突变以来, 人类基因几乎没有变化, 因此5万年以来人类文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基本与自然力无关, 而主要依赖于人们社会交往效率的提高。

美国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研究发现, 世界经济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来一直处于美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所论的“习俗经济”, 几乎没有增长, 只有最近一两百年西方资本主义出现后, 才发生了显著增长。

哈耶克从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出发, 批驳了资本主义是西方独特产物的观点。他认为, 资本主义实际上应该称作“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它的基本要素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事实上, 如果没有合作, 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甚至根本不会出现。因此可以说, 合作秩序的扩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全部的区别仅仅在于是主动扩展还是被动选择。

如同其他的生物种群一样, 古代人类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寻找食物, 是抗拒自然, 是为了生存。那么, 当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人们能够独立生存时, 合作的内容是什么?

是分工。偶然地, 亚当·斯密发现了了西方兴起的秘密, 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 阐释了分工的三大好处:

一, 每人专司一职操作娴熟程度获得提高, 熟练程度的提高必然能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二, 节省了通常在由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中所花费的时间;

三, 由于操作的大大简化而使工具的创造变得可能和容易, 于是发明了许多方便和节省劳力的机器, 因而使一个人可以做多人的工作。 (7)

为什么会有分工?亚当·斯密认为是出于人类交换的天性。交换是因为人有多种欲望。因此, 现今人类合作的核心内容是分工与交换。哈耶克的老师冯·米塞斯认为, 交换是分工着的个人进行合作的方式之一, “合作”是比“交换”含义更广的一个概念。米塞斯因此定义“社会”为分工的人们的合作体。 (8)

所以, 哈耶克所述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实质是亚当·斯密语境中分工的细化, 分工的细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分工、参与合作。

但是, 合作秩序的扩展关键在于信任, 而人的本能又是抗拒对“外人”的信任, 因此合作秩序的扩展步履维艰, 从而市场范围狭小。几千年来, 人们不是没有合作, 但是合作秩序的基础是基于血缘、业缘、地缘而建立起来的私人联系, 所以这种合作秩序的扩展极其缓慢, 效率非常低, 其后果就是诺斯所观察到的几千年来经济周而复始, 没有什么发展。

西方的兴起是一个整体演变过程, 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宪政革命等等, 割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会造就今天的西方世界。就法治而言, 伴随着西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宪政的形成过程。有学者阐述了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工业革命的发祥地的宪政发展历程后得出结论, “宪政民主政制的核心运作理念就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 政府的运作是受种种宪章性法律所制约因而政府官员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是无限的和任意的。总而言之, 宪政就是‘限政’, 就是法治下的政府运作和社会治理。” (9)

事实上, 无论霍布斯、洛克还是美国联邦党人, 都是从公民权利的先验性出发得出上述结论的。他们假设了一个“初始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人人拥有各自的天赋权利, 与他人无涉, 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才签订“社会契约”。这种“原子论个人主义”假设遭致了“社群主义者”的猛烈抨击, 它们宣称, “一个社会不只是经由契约联系在一起的个人间的结合, 它毋宁是一个人们因共享一些相同的习俗和信念而结合在一起的社群。” (10) 因此, 宪政的完善与西方社会的经济迅速增长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仍需进一步解释。

有学者认为, 法治的合法性可以从两个方向得到证实, 其一是洛克、孟德斯鸠及联邦党人的从天赋权利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理性推论;其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演进推理方法, 认为法律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中演进而来。11我认为, 法律更可能不是人的理性的结果, 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

如前述, 合作的基础是互相信任, 互相信任需要信息交流, 交流信息需要时间、物质成本, 陌生人之间这种信息交流成本是巨大的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放弃合作, 因此几千年来人们的合作秩序一直局限在具有私人联系的人们之间, 先是家庭之间, 然后是部落之间, 村庄之间。

“从身份到契约”, 社会的演变使合作秩序的基础由身份关系转变成为契约关系, 法治不仅是理性的结果, 也是实践的结果, 它导致了西方社会的空前繁荣。

以一般性规则取代私人联系作为合作秩序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飞跃, 这种取代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对人的信任转换成了对一般性规则的信任。一般性规则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有学者认为, 人类最早的法律12———公平和正义出自本能, 但哈耶克认为是出自“本能和理性”之间, 但无论如何, 它反复得到遵守并形成习惯。经济学家论证过, 习惯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行为方式。之后, 通过竞争, 凡是不按照这种一般性规则行事的人类种群都失败了并进而模仿采用这种规则, 这大概就是布坎南意义上的“元规则”, 13对元规则的层层加细就有了今天庞大的法律体系。规则承载了以往数代人的知识积累, 它传递出的信息使我们用不着再一对一地进行具体博弈, 在必须要信任才能有合作的前提下, 双方不再需要相识、相熟、相知 (那样效率太低了) , 只要知道大家都遵守法律就能够做出相应的行为。

理性建构主义主张“建构”这种秩序, 而且也可能成功。从前述“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来看, 只要博弈双方都做出相对不利于自己的选择, 合作也会实现。那么,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人类合作秩序模型, 它的失败, 与市场经济的成功相比, 一定是在扩展的效率上不如后者。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效率, 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扩展的广度, 二是扩展的厚度, 三是扩展的速率。具体到市场, 一指市场半径的大小, 二指市场上交易的物品种类多少, 三是交易耗时长短。论证两种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效率差异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这里只给出结论, 那就是哈耶克认为, 在“分立的产权”激励下, “自生自发”的人类合作秩序是效率最高的。

三、弘扬法治文化是新疆和谐稳定的保证

“市场经济”, 是通过制度竞争而被中国人接受的,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41993年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我国根本大法。抛却意识形态的因素, 市场经济就是哈耶克视域中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亚当·斯密认为, 劳动分工是一个社会繁荣发达的惟一源泉, 如果某个地区贫穷落后, 多半是因为劳动分工的秩序无法扩展到当地大多数人口中去。

哈耶克对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研究表明, 作为合作秩序扩展的基础的“法治” (法治精神) 来源于传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没有法治因素。费孝通先生论述过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是一种“差序格局”,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 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15因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位置的,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 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16

在多民族聚居地区, “人伦”关系大致是家庭、家族、部落、部族、民族、其他民族等等。有学者认为, 很多人对民族概念存在误读, 我们通常所称的“民族”更应该被称为“族群”。“民族” (nation) 与17世纪出现于西欧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自决”政治运动相联系, “族群”则用于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文化传统 (包括语言、宗教等) 、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内部认同的群体, 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归类于这些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17尽管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18, 但从人类合作秩序扩展的角度看, 视民族为“亚文化群体”更为恰当。所以, 本文所谓“民族”, 就是在“亚文化群体”的意义上使用的, 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有可能谈得上“民族团结”。

一般而言, 基于私人联系的家庭、家族、部落、甚至民族 (如果人数不是很多的话) 内部的劳动分工秩序都可能维持并扩展。但是, 现代社会“族际之间”的合作秩序的扩展就必须依靠超个人力量———法律。

“民族团结”, 就是分工合作的秩序迅速扩展到各民族的人民之间, 实现各族人民分享分工的好处的目标。在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的今天, 各族人民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在目的各异的情形下, 秩序的形成愈发倚重于法律。

在法治视域中, 民族团结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就是各族人民都严格遵守规则,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经济发展需要的恰恰是遵守规则, 是法治。按照哈耶克的说法, 法治保证了每个人“确获保障的私人领域”不受侵犯, 使每个人都能利用远远超出个人所能获取的知识从而改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因此, 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完美地统一于法治。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就形同虚设。”这句法谚的经济学含义是只有被自觉遵守的法律才是成本最低的扩展人类合作秩序的方式。因此, 法治精神对于族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法治精神的培养有赖于法治文化的熏陶。法治文化的核心是“健康、高尚又不违反人性的遣德, 为求正义、不顾私利的勇气, 对政治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 对自己同类的博爱之心, 诚实信用的行为准则, 容纳异见、Fairplay的胸怀, 等等。”19可见, 法治文化尽管对于新疆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至关重要, 但它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下滑、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更显艰难。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解决。为了新疆的和谐稳定, 为了家园的长治久安, 我们必须要有这种担当, 有这种勇气, 大力弘扬、建设法治文化。

从具体建设层面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其次,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第三, 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机制;第四, 营造崇尚法治的氛围;第五, 弘扬法学理论研究;第六, 繁荣法治文学、艺术、影视创作。20

有学者认为, 法治的中国道路, 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 意味着中国人成为能够真正思考问题的人, 从人性结构的角度看, 法治的中国道路实际上又意味着当代中国人真正长成为人。21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3

习近平主席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地起作用,必须融入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才能更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此,双河社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送书到基层,培养小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

双河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站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安排,持续开展“流动书屋”送基层活动,以“全员读书”活动为契机,组织大家把图书按计划分送到各单位,每季度进行流动周转,扩大员工读书范围。并通过开展“推荐书籍”、“自学一本好书”和“读书交流”等活动,鼓励员工畅谈心得、体会,丰富广大居民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全员读书创造阵地,逐步形成学习、思考、工作、提高的良性循环,提升社区员工队伍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

为了把“流动书屋”这项工作长期有序地开展下去,双河社区工会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健全和完善职工书屋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制定《流动书屋的建设实施方案》,并由双河社区工会、小区居民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定期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汇总,从而形成了“工会组织、居民参与”流动书屋管理模式。

为了让“流动书屋”读书的环境更优雅,书籍常更新,双河社区的“流动书屋”争取各方的支持和援助,在社区党政工积极协调下,为各小区的书屋提供场所,配置电脑、桌椅、灭火器等基础设施。2012年至今,双河社区新购图书10000多册,征订杂志56种、报纸15种。扩大了居民选择的范围,开阔了居民的视野,培养了居民阅读的积极性。

一年来,双河社区的“流动书屋”共为基层的14个单位交换图书8000多本,把知识和先进文化送到各个小区。每到晚上或者节假日,人们争相在书屋里读书的场面成了小区的一道风景线,人们戒掉浮躁,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和文明素质也在逐渐提高,居民不文明现象少了,学生沉浸于网络的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书香满社区。

二、开展“讲·学”活动,实现“学”和“用”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探索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双河社区用“讲座—学习—讨论—应用—提升—再学习”的“讲·学”模式,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效果显著。

双河社区在“讲·学”的过程中,把国学的精髓深入挖掘,让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用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灵魂,也是“讲.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双河社区还通过文化墙、楼道文化来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指引着我们的行动。

三、做好先进人物的“选树”工作,发挥先模的人格感召力

古人说:“百行德为首”,因此,每个人都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在各自工作岗位建功立业。“亲情邻居节”作为双河社区居民提高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每年的9月份都会隆重举行。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社区里的星级文明单元、星级文明窗口、星级文明邻居、星级文明家庭、星级文体协会等先进集体,以及星级文明居民(助人为乐型、见义勇为型、孝老爱亲型、热心公益型、遵纪守法型、邻里和睦型)等进行表彰。让小区居民以先进为榜样,自觉投入到社区的双文明建设中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以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四、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和谐友善之风遍及社区每个角落

在社区的每个基层单位,都有志愿者服务身影。双南区在原有“五支队伍”的基础上,为突出离退休老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2014年7月成立了“爱心服务站”,制定志愿者章程、公约、承诺、标准;规范十大志愿者岗位职责;双中区的“家庭联防”活动,长年坚持义务巡逻不断线,保护了小区居民的平安。

通过这些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居民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出了人人参与和谐示范创建的良好氛围。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4

接受集体主义熏陶,现实中却受唯利是图市侩习气影响;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但又不自觉地把孩子推向个人主义极端。在荣辱观教育中,要协调好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和谐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二是倡导荣辱观文化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对新风尚的树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歌词、论文等创作形式上,要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好传播新风尚的生动氛围。三是创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教育,其中社会教育注重环境育人,学校教育注重课堂育人,家庭教育注重生活育人。时代的发展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村民教育已办进了学校,家长学校已将学生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将三者整合,使它们在内容上、目标上协调一致,在方式、方法上互为补充,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水准和影响力。

评议机制要“贴近”。确定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之后,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就非常必要,它将促进社会新风的形成。评价要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评价贴近工作,即“八荣八耻”要进入各类考核、评选中,要进入党风廉政建设中,要进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评价贴近生活,即要求“八荣八耻”进入学生守则、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中。评价贴近群众,即要求将“八荣八耻”评价、评判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自己评议。为使评价机制做到“三贴近”,一要有评价组织。各级宣传部门及文明办,应引导人们自觉以“八荣八耻”来评议身边的人和事;行业协会,是行风评议的组织者;农村创建活动,是将“八荣八耻”道德教育融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途径。二要有明示行为。评价要评出榜样、先进,并在社会中广泛传颂。三要有批判功能。要将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和行为曝光,通过开展“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广播曝光台”等形式,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舆论场,将荣辱观的评价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奖惩机制要“连心”。惩恶扬善、颂美批丑,是促进社会新风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让正义的行为得到最广泛的赞赏,丑恶的行为才会成为“过街老鼠”。全社会应当形成对“八荣”行为大张旗彭表扬,对“八耻”现象严加制约的机制。一是奖惩意识要深入人心。要建立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运用宣传栏、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方式广而告之,让全社会都掌握奖惩条规。二是精神奖励要震撼人心。对文明单位、文明个人要进行精神上的奖励,给予荣誉称号,进行宣传报道,使之震撼人们的心灵。三是物质奖励要慰藉人心。也许有人认为,弘扬社会新风尚不应当有物质意识。其实不然,对于那些为正义而致残甚至牺牲的人一定要给予足够的物质奖励,决不能出现让“恶者”快,“善者”痛的寒心局面。四是惩恶罚丑赢得人心。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治那些不讲道德的不法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

过滤机制要“严格”。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对的非道德主义还存在,这种对立面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变得模棱两可、流荡不定。因此,必须对非道德主义进行过滤。建立对非道德主义的过滤机制,要弄清楚哪些方面要过滤,怎样才能过滤等问题。当今社会要加强对以下非道德主义现象的过滤:行业方面以权谋私,以职图利,收受贿赂等社会公害行为,传媒信息中黄色成分,社会风气中“第三者”、“性自由”等失范行为。怎样过滤?一是行风建设要自律。行业、企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建立行业协会,开展“共铸诚信”活动。二是文化进口要把关。现代社会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们一定要严把入口关,坚决剔除“泊来品”中的糟粕。三是文化服务要提档。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做好文艺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大优秀作品的创作力度,要形成社会合力,开展好“送文化”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四是传媒通道要净化。我们应当采取有力措施,运用高新技术,净化荧屏声频互联网,加大对传媒通道的管理,依法打击各种丑恶现象。五是社会风气要导向。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激活个体“良知自律”,充分发挥道德谴责力量,宣扬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非道德行为,让一切邪恶和不良现象无所遁形。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根本,评价是必需,奖惩是手段,过滤是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弘扬才能常抓不懈,才能一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5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五彩缤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更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对当时以及现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安居乐业、融洽相处,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没有共同的文化纽带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和谐就难以达成。孝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宣扬人性的真、善、美,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性。长期以来,行孝成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对中华文明的长期赓续发挥了巨大作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弘扬孝文化正当其时。

封建文化中孝道是仅次于忠的道德规范。历代君主基本都是大力推行孝道的,但重点是孝顺的“顺”字,是强调的上下有别。因为圣人说过,“孝慈,则忠”,这话的落脚点是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话的落脚点是只有孝悌的人才不会犯上作乱。因为他们守住了“道”,道当然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之道了。显然出发点是人顺从纲常等级,不能犯上作乱。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我们今天提倡孝道的出发点,我理解是两个方面:一是唤醒人性中美好一面,回报那些养育我们的父母;一是从社会角度提倡一种爱心,一种尊老爱幼的道德。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的支柱、道德的规范。孝在传统文化中,一方面是“善事父母”之伦理意识,体现着亲亲、尊尊、长长、贵老等伦理精神,另一方面,它还具有祖先崇拜、追求永恒的宗法性、人文性宗教意义,从而强化着中国人的家族、宗族意识。“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代以后,董仲舒把“孝”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要“以孝治天下”。同学们,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文化大革命中,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我认为,把“孝”捧到天上也好,踩入地下也好,都不过是加到纯真的“孝”上的历史的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孝”这一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是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美好的品德。应该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

另外,孝还是中国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哲学意识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深层的元意识。孝之文化观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政治、教化等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孝文化是形成一切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和价值基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中国传统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社会责任。一个家庭如果缺乏孝亲尊老氛围,几代人亲情冷漠,互不相顾,这个家庭的美德建设必然是一句空话,也很难想象这个家庭的成员会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孝亲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老年人曾经对社会做过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子女操劳终生,他们理应得到社会、子女及其家庭成员的尊敬、关心和照顾。孝亲尊老是晚辈应尽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子女自觉履行孝敬和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能减轻社会的负担,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人人孝敬父母,个个尊老爱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稳固的基础,我们的社会也就有了和谐的基础。

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还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家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在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作为家庭道德建设基础的孝不仅具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它对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孝是一种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是培养道德情感的着眼点和社会道德的生长点,也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起点,“如果说,一个人,连父母对自己的‘恩惠’都不愿意报答,甚至虐待父母,我们又怎样期望他会报答社会、国家、他人对他的‘恩惠’呢?这样的人,又怎样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正可谓“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 孝作为一种家庭或社

会伦理规范, 其功能与作用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只有家庭稳定才会社会安定, 而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方面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植根于亲子间的血缘亲情, 不仅调节父子关系, 也调节兄弟关系, 成为维系家庭的凝聚力。传统孝道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的社会之爱, 提倡关心和爱护全社会的老人。这对于培养人民大众的群体意识、责任意识, 稳定社会秩序, 治理国家等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传统孝道做出正确评价, 并使之古为今用。道德建设若由孝敬父母、抚爱子女开始,提倡孝文化教育,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尊老爱幼,由爱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扩充到职业生活、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把对亲人的爱心化为对他人的爱、对职业的爱、对国家社会的爱乃至对万物的爱,致使强烈的家庭道德责任感,到社会上就转化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因此,弘扬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加强孝文化的教育,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良性运行,对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传统孝文化还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孝文化本身蕴含着的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等内涵,使孝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孝道中能有效聚拢人心、整合人力的这一合理因素,将全国人民和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贡献,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许多专家学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探寻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中国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的。在老年人口中,80%以上没有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很有限,这就决定了我国家庭养老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因而大多数老年人仍愿意生活在家庭中。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也是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现实的养老方式,是我国最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这种孝文化的熏陶下,中国的家庭不仅功能齐全、广泛,可以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而且它把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用伦理或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我们在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同时,更多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加强中国传统孝文化教育,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有些人认为外国的社会养老体系健全,认为很好,但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永远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总之,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今天我们学《弟子规》也好,学《孝经》也好,《论语》也好,我们主要的目的是要把祖先那些孝的智慧转化成现代孝的智慧,能够与时俱进,融入到现代生活,焕发出人的尊严,人性的光辉,提倡孝道文化最根本就是我们,要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最终是修我们自己的身,练我们自己的心,少做那些蒙蔽孝心的尘土,把自己修好了,才能齐家,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才能成就我们幸福的人生。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6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3.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方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才能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但指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而且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依法治国?教材给出了六条基本要求。从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指出了依法治国的途径。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些要求抽象性、理论性强,难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依法治国”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具体事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结构线索

教材从宪法修正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入手,指出了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在理解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引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本节内容的最后落脚点,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离不开国家和个人的努力。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处于中职的起步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但激发兴趣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中职学生社会经验与知识水平方面的欠缺,会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中职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详密之处,他们往往会分散精力,而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并能积极参与。就本节内容而言,依法治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思考问题: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人治和法治”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二、新课教授: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菲律宾总统鼓励民众击毙毒贩 6万人自首保命.案例2:特朗普颁布移民禁令后,引发了各地大规模抗议行动。该移民禁令随后遭到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否决。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③什么是依法治国?

定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过渡到下一内容)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是法律与制度。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与制度治理国家。请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新16字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本知识点可略讲)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图片:一元钱的官司到底值不值?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1:曹操“割发代首”

案例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至少已有14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

思考问题①:结合材料,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②: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案例分析: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提示:损害法律公信力,损害法律尊严,法院判决成“白条”。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分析提示: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任何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

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措施②: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件(佘祥林案)等

(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的方式学习本知识点)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体验导行】 1.学以致用

(1)列出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法律,认识自己的法律素质现状,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2)收集身边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三、巩固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普法歌》进行课堂小结: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四、作业布臵:

1、《学习指导》P59-60.2、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五、板书设计: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前提,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预习空间,在个人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才会明确,课堂才会实现更多的有效注意。

2.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节内容中“崇尚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精神”知识点与上下环节的衔接不够好。

3.因为施教环境和施教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教学不可能适用所有的学生。课堂讨论应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4.在作业布臵和学以致用环节,可以设臵更多的问题或设计更多的活动让学生完成,巩固强化本节内容。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7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作指导, 为掌握、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风气。它包括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 简单的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个理论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 学风问题本质上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 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态度, 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 两种态度泾渭分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 把它当作发展着的理论, 当作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行动指南, 因此不拘泥于它在某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具体结论, 而是重在领会它的精神实质, 把握它的立场、观点、方法, 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不断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结论僵死化、凝固化, 把它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 不懂得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更谈不上把它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不同态度,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 解决好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树立起科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对于实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至关重要。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必要性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深刻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 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 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想, 由此产生了主观主义的学风。这种学风, 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导致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为此,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教育全党反对主观主义的学风,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经过延安整风, 学风得以端正, 推动了党风的改善,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 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作风保证。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一再强调学风问题的重要性。学风是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强调, 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2009年6月25日,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 要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 并号召全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要求,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的学风。通过切实转变学风, 使领导干部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党的历史表明, 学风问题不是小问题, 也不是虚问题, 它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 学风问题关系党的创新理论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 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越是丰富和深化, 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实践功能、积极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就越是迫切和重要。这对领导干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切实转变学风,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 形成学习理论、应用理论、践行理论的良好风气, 才能使党的创新理论发挥巨大的实践效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果没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作保证, 理论指导实践就有可能流于空谈。

其次, 学风问题反映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的性质是固有的, 具有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它以无产阶级为基础, 但又不等于阶级本身, 只有当无产阶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 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 进而由其中的先进份子组成共产党时, 阶级性才能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升华集中为党性。共产党的党性形成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是共产党人认同马克思主义, 并把马克思主义内在化的过程。只有优良的学风,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人, 才能认同马克思主义,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掌握并运用于实践。

其三, 学风问题反映党的风貌。一个肩负着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立志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身就是一种形象、一种感召力。良好的精神风貌, 离不开思想境界的升华, 需要理论建设的推动, 从而也就与学风内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学风是追求真理, 尊重群众实践的学风。既要深入实际、埋头苦干, 又强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弘扬马克主义学风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推动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过程。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我们党的历史证明学风正则党风正, 学风有问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必然受到影响。当前, 我们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学风是好的, 但个别领导干部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一是不学, 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 认为理论对基层工作帮助不大, 学不学无所谓, 学理论是虚的, 认为经济工作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 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学与不学无所谓。二逃学, 有的借口工作忙、事务多, 经常请假, 却喜欢在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上。三是浅学, 学习不刻苦、不钻研、不思考, 浅尝辄止, 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满足于“已经读过了”, 阅读时走马观花, 囫囵吞枣, 放下书本后头脑里只留下一些肤浅的东西。四是空学, 学习理论空对空, 理论与实际脱节, 生搬硬套, 照本宣科, 不去用或不会用, 单调乏味。形式单调, 缺少新意。费时间。出现了“应酬有时间, 学习没时间”的奇怪现象。五是歪学, 断章取义, 各取所需, 只学语录式的条条和只言片语的论述, 不注意掌握精神实质, 以对当前工作是否有用定取舍;或者断章取义, 片面理解。六是假学, 热衷于搞花架子, 摆样子, 装面子, 甚至言行不一, 说一套做一套, “形式主义”, 视学习为装点门面, 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没有把学习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学用“两张皮”。学风问题上的种种表现, 不利于我们在新形式下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 必须下功夫予以纠正。

重视学风建设,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 我们党制定了许多措施、制度来加强学风建设, 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从而促进了党的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当前, 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 加强学风建设, 应切实把握以下几点: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自己所创造的理论的科学态度,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无比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 后来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科学理论武装。理论就是旗帜, 理论就是方向。坚持什么理论、举什么旗、以什么为指导, 决定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性质和方向。提出这样的命题, 并不是空穴来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 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这个新特点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 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对抗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会以改头换面的花样来进行“交融”, 企图借此兜售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而正是存在“交融”的这么一个新特点, 从而使得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 更容易侵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党坚决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 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增强全党的政治鉴别力。要始终做到“两个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在这一点上必须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同时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在这一点上也必须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

第二、就是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 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具体的就是要搞好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和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尤其是深入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 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要把学习理论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把我们要说的与人们想听的结合起来, 把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 把透彻的说理与鲜活的语言结合起来, 使理论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内容上被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 在实践上被人民群众所拥护, 在效果上真正体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把学习理论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2、坚持科学的学习制度。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制度建设来培育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 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些年来, 为了加强学习, 各地各单位都出台了一些制度, 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有的制度建设则明显滞后, 缺乏针对性, 或是刚性不足, 生命力不强, 没有落到实处。要从偏重于对量的督查考核, 转变为对质的督查考核;要从偏重于对投入的督查考核, 转变为对成效的督查考核。这样, 才能弥补制度建设中的缺陷, 使学习成为实际行动, 学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3、坚持领导干部作表率。

作为社会公众的表率,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解决“为谁而学”的问题, 懂得学习是事业的需要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 自觉从各种应酬和羁绊中解脱出来, 做学习的表率, 当学习的楷模, 不断提高知识涵养, 肩负起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通过学习, 领导干部能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会带动其他同志, 对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学风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对领导干部来说, 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学风是其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选择了学习, 就是选择了进步, 就能与时俱进;淡忘了学习, 就会故步自封, 就意味着落伍。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 篇8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民的使命提了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民族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既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又带有多元性和区域性。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区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与革新。近年来传统文化研究不断兴起,并呈现出向区域文化研究倾斜之势。区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是多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和深化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需要使然,也是壮大区域文化产业、提高区域社会凝聚力和美誉度的需要使然。高度重视区域文化开发利用,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越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吴越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吴越文化从孕育、发展、成熟、兴盛到转型,历经沉浮,兼收并蓄,传承创新,显示出难以比拟的包容性和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前对它的研究、宣传具有重大意义。

数千年来,吴越文化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重视吴越文化的研究,就是要认识浙江传统优秀文化的辉煌;我们大力弘扬吴越文化,就是要推动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吴越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密切交融,支撑着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态势。从浙江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吴越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思想内涵的浙江当代文化。它既始终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质,又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这种文化品质深刻影响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义利并举、求真务实;大气开放、兼容并蓄的浙江精神的形成与拓展,丰富深化了新时期浙江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建设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在复兴中华伟业的征程中,文化创造力将充分释放。

将吴越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提炼出来,将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元素升华,可以为浙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乃至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腾飞,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吴越地域占据了长三角的核心地带,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融合,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特征,逐步发展成一种具有同质内涵的特色文化。植根于吴越文化之中的长三角地区正是由于文化的相容性、开放性而在今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展现出勃勃生机。进一步加强吴越文化的研究,可以发掘和利用吴越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

吴越文化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库。对吴越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度梳理、分析,总结吴越文化的特色、优势,寻找吴越文化遗产当代化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深刻的历史启示。

上一篇:户外音乐节注意事项下一篇:工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