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的岗位职责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项目负责人的岗位职责

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山西大同037016)

摘要: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主体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突出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是修改《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对此,本文拟就单位负责人怎样切实承担起《会计法》赋予的这一职责,谈点粗浅认识。

原《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负责,结果往往无人负责。当某单位因提供虚假会计资料被追究责任时,负责人可以借口推脱,其他有关人员更可推卸责任。这说明原来的会计责任制度约束性不够严密。从前几年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检查情况看,产生违法会计行为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在单位内部。有的单位在已无偿债能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贷款,编制虚假的盈利报表;有的单位为了业绩考核,虚增利润;有的单位为了少交税金或其他目的,故意隐匿利润,等等。这些虚假会计资料,都是为了小团体(或少数领导)的利益,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下,由会计人员“加工”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管理的制约机制不健全,致使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单位内部,因此新《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应承担主要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那么,单位负责人怎样切实承担起《会计法》规定的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如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事务方面事必躬亲。而是要通过制定必要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形成真实、合法会计资料的基础,又是企业各项资产安全、完整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同时,也有了了解和考核相关工作人员制度遵守情况的正常途径。单位负责人抓住了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严格考核,就抓住了“牛鼻子”。从当前情况来看,造成会计资料失真的原因之一,是会计机构对某些经济业务失控。有的收益不入账,有的资金体外循环,有的私自把本部门掌管的财产对外投资,甚至出现某些经济业务绕过财会部门的不正常现象。如果不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健全的内控制度加以制约。

修订后的《会计法》专列条款规定了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如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强调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相关人员之间应当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等,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就能使经济业务有序进行,有效防范经济秩序混乱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保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二、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等。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重要的是内部财务审计,它是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的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单位根本没有内部审计,或者是只做表面文章,不核对账、表、物;也有的单位把内部审计作为财务部门的从属机构,大大削弱了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这些现象一定要坚决纠正。单位负责人要切实承担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应当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

单位内部各职能科室的管理人员都是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要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就必须明确相关人员对会计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如要求相关人员提供正确、真实、合法、完整的原始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等。因为会计工作是对经济业务的记录、计算和监督,而经济业务是通过原始凭证反映的,如果原始凭证不完整,会计处理就可能有偏差;如果原始凭证是虚假的,据以编制的记账凭证、账簿记录、会计报表就必然是不真实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虚假的收料单、领料单、成品入库单、销售发票、费用报销凭证甚至虚假经济合同等,都会造成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会计法》对原始凭证规定了具体要求,单位负责人就应当时提供原始凭证的相关人员明确职责和要求,这样就从会计工作的源头抓起,使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有了可靠的基础。

四、应当确保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单位负责人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为会计人员撑腰,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履行《会计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重视会计管理、支持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财会工作涉及单位内的方方面面,遍及供、产、销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难免会有碰碰磕磕,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该理解与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发挥把关守口和为经济管理服务的作用,是《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不能阻碍会计人员行使其职能,更不能违法干预。

五、应当关心和重视会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继续教育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看,目前部分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单位负责人应依法任用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并依法保障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以促进会计队伍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由于会计工作既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有较高的专业性,近几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许多具体会计准则,单位负责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让会计人员学习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上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部分单位的在职会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甚至还有未系统学习过会计理论的人;有些会计人员则对其他相关知识和法规的了解较少,不利于开展工作。单位负责人应该重视这个严峻的问题。要搞好今后的财会工作,单位负责人务必下决心,舍得继续教育的投入,以关心和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作者:王宏伟

第2篇:汽车客运站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职责

汽车客运站是汽车客运市场的源头,也是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和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立道路运输市场的良好秩序,维护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和减少重特大道路客运事故的发生,保障旅客和客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从最近我们对部分客运站分管安全的负责人的随机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负责人对客运站安全管理的职责不能完整地表述,相当一部分客运站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对安全管理的内容认识不够, 对搞好安全管理的认识也不到位,安全工作不扎实,事故隐患较大。

事故教训:应当深刻吸取

对全国近2年来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70%的特大道路事故與客运有关,其中又有70%与客运站的安全管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最近几年的特大客运事故的问责情况看,客运站负责人受到责任追究的已不少见,而随机接受调查的分管客运站安全的负责人却对此知之甚少,约有近60%的人表示未曾听说过或偶尔听说过一两例。相当一部分客运站从业人员包括客运站负责人普遍认为,道路运输安全是客运公司和车主、驾驶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要客运站本身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就行了。同时,他们认为客运站只是道路运输的辅助岗位,即使发生重特大道路客运事故,自己最多只沾点儿边,不可能受追究或受很重的追究。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可以举几个事故案例来说明。

2001年,凯里汽车运输总公司天柱县汽车运输分公司天柱县汽车站和天柱县联营汽车站因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跨省长途客车配备2名以上合格驾驶员,并进行严格的出站登记检查,致使肇事车多次在只有1名合格驾驶员的情况下,出站进行跨省长途营运,导致桂林“9·21”特大客运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轻伤,天柱县汽车运输分公司经理兼天柱县汽车站站长受到行政撤职处分,天柱县汽车站安全员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该车辆承包人兼售票员因指使他人过度疲劳驾驶,同时自己无证驾驶,受到刑事追究。

2003年,广东省河源市交通集团同发运输有限公司源城第二分公司的1辆大客车(核载30人,实载47人)从河源开往深圳途中,在河源市东源县境内发生翻车坠河事故,造成32人死亡,4人轻伤,河源市源城区汽车客运站副站长因安全责任不落实,严重疏于管理,受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04年,1辆由四川省通江县发往上海的客车在陕西省周至县境内,由于超载超速、临危措施不当致使车辆失控,坠入落差7.5m的河床上,造成26人死亡、46人受伤,车辆严重受损。通江县运管所副所长兼客管站站长因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并在没有清点该车实载人数的情况下,准许其发车出站,以滥用职权罪被立案侦查。

以上几个案例全部都是由于客运站负责人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导致的结果。试想,如果这些管理者能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有些事故显然是有可能避免或减轻的。因此,无论是从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来说,都应当从上述事故中吸取教训,扎实有效地做好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职责:需要进一步明晰

早在1995年交通部令第2号《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中,就对汽车客运站的安全职责做了规定:“汽车客运站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严格执行客车进站检验合格报班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汽车客运站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配备齐全、有效”“汽车客运站应根据条件,设立安全值勤人员,以维护车站治安秩序,保障旅客生命财产、车站和车辆安全”“汽车客运站要加强乘车安全宣传教育,严格查堵危险品,做好旅客行包和携带物品的危险品检查工作,必要时有权会同当事人开包检查,对查获的危险品要按规定登记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这一规定包含了3层含义:一是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包括道路运输车辆本身的安全检查,还包括对驾驶道路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检查,以及乘坐道路运输车辆旅客的安全检查,道路运输车辆装载货物的安全检查;二是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禁止无车辆营运证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三是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交通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153号)还要求加强汽车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以下几项重要制度:一是要严格实行车辆进出站的例检制度,特别是400km以上的长途班车的回场检验、出站把关制度;二是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治安保卫工作制度;三是为提高查堵危险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开包检查给旅客带来的诸多不便,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督促本地区一级汽车客运站和部分旅客流量较大的二级汽车客运站配备危险品检查仪;四是驾乘人员应加强对简易车站途中上下乘客携带的危险品的检查工作,真正做到把危险品堵在站外,堵在车下。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安监管司办字[2004]20号《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检查表》(试行)中的《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和《汽车站现场安全检查表》是规范客运站安全管理的又一依据。其中,《汽车站现场安全检查表》中要求查现场的第三项规定:“严格执行出站班车复核制度,加强对营运驾驶员、车辆安全和经营资质的检查,不发超员(载)车、人货混装车”。第七项规定:“进站班车符合安全要求,停放定点,旅客上下车、进出站秩序井然”。这两项检查要求的目的与《道路运输条例》第四十一条关于对出站车辆安全检查的有关要求是一致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客运站有3种设立模式:第一种是专门型,由运输企业自己设立,专为运输企业自己所属运输单位服务;第二种是综合型,由1家或多家运输企业共同设立,为多家运输企业所属运输单位服务;第三种是社会型,由运输企业之外的经营者设立,与运输服务单位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为运输单位提供社会服务。虽然在第一种模式下,为确保安全检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检查的质量,部分运输企业往往将车辆安全检查工作明确由车队负责,但这只能是企业内部的安全职责分工,并不能完全减轻客运站的安全责任,因为问责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的。作为客运站,在此情况下,也有责任和义务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督促车队将上述安全工作管理到位。在第三种模式下,客运站有责任和义务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全面履行出站车辆的安全检查职责。在第二种模式下,除了按第三种模式履行对本单位运输车辆管理职责外,还要防止出现重本单位运输车辆管理、轻外单位车辆管理的问题。

当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都应当督促汽车客运站遵守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客运车辆出站情况逐车检查制度和危险品检查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各项登记台账;督促汽车客运站检查旅客实际装载情况、从业人员配备情况、车辆技术状况,杜绝车辆超载出站和旅客携带危险化学品出站;督促一级汽车客运站和日均旅客发送量超过5 000人次的二级汽车客运站,按规定配备危险化学品检查设备。

安全管理:认真履行职责

客运站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工作措施不到位的根本原因,而对客运企业,特别是对客运站事故查处的情况通报不够、查处不力,又加重了客运站从业人员包括不少负责人的侥幸心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发生错位和失位。从目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的情况看,即使始发站严重超载,车辆技术状况达不到规定要求、驾驶员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等问题存在,一旦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下的特大交通事故,人们往往也只认为事故主要是由车主利益驱动和驾驶员违章驾驶和不正确操作造成的,与客运站的管理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将重特大道路客运事故发生起数与真正追究客运站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起数比较,问责的确实并不多,这样就使得不少客运站的安全生产责任无法落到实处。站场秩序比较混乱,危险品检查流于形式;客运站进出口管理不严,人车无序流动;危险品查堵不严格、形同虚设;客车进站检验合格报班制度、车辆出站情况逐车检查制度大多没有很好地执行;重收费、轻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客运站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缺少记载,有的缺少当事人的签名。更有甚者,个别安全检查人员为顾及车主和驾驶员的情面,规避责任,不仅对违规行为不坚决制止,还将车辆旅客出站情况、危险品检查情况留给驾驶员自己填写等等。

客运站作为道路运输安全的初始环节,如果在此环节杜绝超载,防止客运车辆带病和不具备从业资格的驾驶人员上路,对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率,减少和防止重特大客运事故的发生是十分有效的。为此,作为客运站的负责人,一是要加强对客运站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从业人员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专家授课、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安全技能考试、考核等形式,使客运企业的分管领导和客运站的负责人掌握客运站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文件。通过开展安全工作研讨、工作交流等形式,增进对政策法规条文的理解。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客运站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客运站安全生产隐患的调查和处理。要完善客运车辆加班的审查审批制度、驾驶员的临时顶班制度和逐车检查制度,依据奖罚措施,严格考核兑现。对安全管理中工作不负责任、弄虚作假、工作失职的,实行待岗制,一经查实,坚决予以重处,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事故的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三是要建立客运企业、客运站重特大安全事故通报制度。通过客运站和与客运站相关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解剖以及责任追究情况的通报教育,吸取其教训,增强客运企业、客运站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四是要强化监督管理。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管,实行定期巡查制度、等级浮动制度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对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的和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客运站应实行等级下浮。同时,要充分发挥驻站机构、客运管理職能部门和运政稽查等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好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三把关、一监督”职能,切实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编辑 林静

作者:李金荣

第3篇:单位负责人如何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摘要]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主要靠单位会计人员来执行。而目前我国多数单位负责人不懂或仅知道一些会计基础知识。因此,单位负责人既要提高自己的会计知识,健立建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带头贯彻执行会计相关法律制度,更要理解、尊重会计人员,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在单位内部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会计行为,防范违法造假现象的发生,规避可能发生的会计违法行为。

[关键词]单位负责人 会计人员 依法履行职责

一、单位负责人要带头学好《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制度

单位一把手不能认为自己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也不能认为会计工作都是会计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更不能认为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仅是一种手续,对其内容不负责任。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个单位的负责人懂得财务会计知识,那他处理各种重大经济事务时都比较理智、符合规定惯例,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只有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坚决持久地支持会计工作。作为单位负责人,懂管理、懂会计应成为必要条件,否则他就不称职。如果是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说明他用人不当,也需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单位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应当重视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审计工作,强化内部监督。内部审计不同与外部审计,是从单位自身的角度出发,在单位内部对各种管理活动与控制系统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等,比外部审计更直接、更有效。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重要的是内部会计审计,它是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的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日常会计管理必须依法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审计人员,有条件的单位要单独设立审计部门,以规范和约束单位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会计行为,堵塞了“跑冒滴漏”,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把虚假的会计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

单位负责人并不实际操作会计业务,为了减少差错、减轻责任,单位负责人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部门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实施会计监督行为。单位负责人应将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审查是否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搞虚假的会计事项,不徇私舞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会计工作相关人员履行职责情况,也可通过内部审计予以检查与监督。

在内部会计审计时,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没有本人签字而入账或开支,或有无假冒自己名义签字等不法行为。有条件的单位,单位负责人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场所安装财务软件客户端,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发现会计人员工作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

三、加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求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负责,并不是要求事必躬亲、直接代替会计人员算账、报账、记账,不要求他深入到会计工作的每项具体业务中去——检查、把关,而是要把精力放到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上。依靠机制和制度的力量来规范会计行为,防范违法造假现象的发生。

单位负责人可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根据我国已颁布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的具体控制制度,结合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实际需要,并考虑到成本与效益原则,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建立相应民主监督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使各部门的工作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规定处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以实现规范会计行为、堵塞漏洞、控制风险、防范舞弊和差错的目的。

四、重视会计机构建设,任用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

大部分单位负责人没有从事过会计方面的工作,也不可能都熟悉具体的会计业务。但单位负责人不能因为自己不懂业务,推卸所应担负的会计责任。单位负责人要掌握单位全局性工作,具体的会计工作则要相关会计人员来执行、完善。从管理上讲,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应当是单位内部委托授权的关系,单位负责人对其委托授权范围内的事务应负有责任,包括对其签字的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必须负责。科学合理地设立会计机构,形成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位负责人逐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保证会计人员围绕单位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会计法》上的相关规定在法律上限制了任用会计人员的随意性,应当依法任用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因此,单位负责人要按照《会计法》的规定,结合现代财经制度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德才兼备会计人员,才能正确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才可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五、理解、尊重会计人员,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现在网络上流传“从小不努力,长大当会计”短文,可以说是会计人员职业的真实写照。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曾流行两句话“苦不苦,看看人家萨达姆:累不累,看看人家克林顿”,相比他们二人,当会计真是又苦又累。如果单位负责人再不理解、支持,那会计工作是真地无法干好了。

一般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都是单位负责人的直接下属和嫡系部队。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会计队伍将是单位负责人的好帮手和好管家,保护他们也就等于保护了自己。制订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被认认真真地执行和落实,也等同于虚设。会计人员直接承担着单位的会计工作,处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特殊位置上,需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业务知识技能,更需要单位负责人的支持和保护。否则,会计人员在这一特殊的岗位上很难做到坚持原则,也就很难保证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理解、尊重会计人员,虚心听取会计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会计人员参与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各种管理中的漏洞,减少各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单位负责人要关心、支持、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处理,善于倾听会计人员的意见,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履行职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在会计人员实行会计监督中遇到违法行为又难以制止时,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为会计人员撑腰,营造重视会计管理、支

持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六、不干预、阻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能为了小集体的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利益干预、阻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虛假财务会计报告。

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单位一把手,对会计工作负责,会计上的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办理违法会计事项,对会计人员的解释、劝阻、抵制,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甚至采取挪位置、摘帽子、所谓平调等手段对认真办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等等。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负责,不是说单位负责人可以胡作非为,可以指使、胁迫会计人员从事违法经济活动。《会计法》中这一针对性很强的规定,就是要约束和制止单位负责人的上述违法行为。

七、引入约束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优胜劣汰,提高会计人员参与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单位负责人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检查考核,结合绩效考评,让有贡献的会计人员多劳多得,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及时撤免违犯会计纪律和不称职的会计人员,避免会计人员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拿平均奖”的不良现象。首先,应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对本单位所有的会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考试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使每个会计人员都有一种压力感和紧迫感,促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考试和考核的内容不仅仅是会计业务,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责任心、管理水平、遵纪守法等各个方面。其次,可采取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给予重奖,以激励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此外,还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它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保证。约束机制的建立可通过对每个会计岗位制定岗位目标责任,签订责任状来完成。对岗位目标责任完成得不好的财会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达到鼓励政绩突出者,鞭策工作平庸者,警戒工作失误者,惩治违法违纪者的目的。

八、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

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就必须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教育,使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会计人员牢固树立法纪观念,增强遵章守纪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对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律制度,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做到正确运用,严格执行,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特别是用法律约束自己,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监督之下,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营造一种学法、懂法、讲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九、重视会计人员在单位工作中的任用,积极协调各部门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单位内部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单位负责人要认识到会计行为的规范性问题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更多的会计原始数据来源于单位各部门所有人员经办事项时形成的原始票据。因此只有做到基础数据在源头规范化,才能保证整个会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单位内部各职能科室的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都是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要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必须明确相关人员对会计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如要求相关人员提供正确、真实、合法、完整的原始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因为会计工作是对经济业务的记录、计量和监督,而经济业务是通过原始凭证反映的。如果原始凭证不完整,会计处理就可能有偏差;如果原始凭证是虚假的,据以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报就必然是不真实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虛假的收料单、领料单、销售发票、费用票据甚至虚假经济合同等,都会造成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会计法》对原始凭证规定了具体要求,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提供原始凭证的相关人员明确职责和要求,这样就从会计工作的源头抓起,使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有了可靠的基础,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十、应当关心和重视会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的培训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部分单位的在职会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甚至还有未系统学习过会计理论的人;有些会计人员则对其他相关知识和法规的了解较少,不利于开展工作。单位负责人应该重视这个严峻的问题。会计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近几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许多具体会计准则,单位负责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给会计人员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教育机会,让会计人员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防止专业知识老化,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上经济形势的发展。

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确立新的理财观,增强风险意识和参与意识,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走出就“账”管“账”的狭小天地,自觉地从过去机械地记账、算账、报账转变为在做好核算的同时,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全面和权威性的有利优势,参与生产经营的决策和管理,自觉适应现代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

十一、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

在搞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单位负责人应从本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出发,鼓励会计人员参加相应专业的职业函授、自学考试、研究生课程进修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对参加各种学习的会计人员,除了在工作上提供便利、在时间上提供保证外,对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者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作为晋升和聘任会计职称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和深造的热情,使会计人员通过各种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学历层次,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十二、做好会计人员横向和纵向交流学习的机会

会计也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学历高不一定能力强,职称高不一定水平强,理论水平高不一定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强。单位负责人可以采取让本单位会计人员到上级或大中型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公司实地参观学习,交流会计技术经验,探讨业务处理技巧,特别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讨,能够较好地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只有单位负责人理解、尊重、支持会计人员,保障他们依法履行职责,他们才能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外界压力,不迎合任何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虛假会计信息,才能保证提供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杨维生: 论单位负责人如何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负责田河北企业,2010;5:33—34

[2]曹淑梅:“不做假账”是财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J],经济师,2009;1:142-143

[3]吉永芳: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刍议。经济研究导刊,2010:16:112-113

作者:温法军

第4篇:项目负责人的岗位职责

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生产经理的安排负责所在项目的全面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一、 制作生产计划表。生产经理下达任务书后,对项目进行精细的分析,做出计划表,交于生产经理审批签字,然后交于办公室主任存储归档。

二、 现场测量。对项目了解透彻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交于生产经理和运算负责人进行审批签字,然后交于办公室主任存储归档。

三、 材料提报。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计算出主料与辅料的数量写于材料单上,并交于生产经理和预算负责人审批签字,然后交于办公室主任进行采购安排和归档。

四、 人员安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技术要求,向生产经理申请人员的配备,并对组员进行项目讲解,包括安全教育,施工技术交底培训,质量规范要求等。

五、 领料与退料。应提前到仓库领好项目所需的主料与辅料以及机具,并在项目完工后将剩料退回到仓库。

六、 填写用工报表。大规模工程项目每隔3天填如实写一次用工报表,小项目则是完工后第二天必须提交给办公室主任等级并存储归档。

七、 反馈问题。施工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填写反馈单至生产经理和办公室主任处。

八、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不延误工期,不弄虚作假。

九、 无条件服从公司领导的其他安排。

第5篇:项目负责人的岗位职责

项目负责人主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成本、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经济合同审核签字、财务等总负责。具体规定如下:

一、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总体协调与沟通;

二、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总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管理监督,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三、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总的成本控制监督,各类经济合同的审核签字,对项目成本支出审核签字;

四、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财务具体管理工作;

五、领导与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质量安全计划,领导项目质量安全体系的运行工作;

六、主持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的工作会议,对整个项目工程的问题处理和决定权;

七、依据项目管理手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职能分配;

八、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现场管理、预结算的管理监督;

九、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资料技术、材料的管理监督;

十、负责对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监督。

第6篇: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一、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管理项目实施过程,对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包括项目成员人身安全、项目实施安全、车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信息安全等全面负责。

二、配合上级做好公司和部门级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做好班组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三、定期组织项目组人员进行安全学习,负责进行项目安全技术交底。

四、执行落实公司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指挥,不强令员工冒险作业,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五、负责编写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实施方案,负责有关施工机具、仪表等安全管理。

六、督促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

七、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防范安全事故,重大问题及时向上报告。

八、配合上级部门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九、组织项目组成员实施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十、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并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协作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十

一、其他有关安全的工作。

第7篇: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 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规程、规定,对本单位安全问题负技术责任。

2、 负责编制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组织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并负责组织向作业人员讲解安全技术要求,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4、 对安全设施和设备出现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5、 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从技术上提出责任认定和整改意见,并予以解决。

6、 参与对一般事故的调查处理,从技术角度提出责任认定和整改意见,并组织有关善后工作的落实。

第8篇: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3.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8.参加、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二)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配备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保证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具和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违反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六)落实本单位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确定消防责任人,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施;

(七)落实本单位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组织岗前和班前安全生产教育;

(八)根据施工进度,落实本单位制定的和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程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九)使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定期组织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安全防护设施有效,机械设备安全使用;

(十)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

(十一)按照本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制定的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等,并组织演练;

(十二)发生事故后,积极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如实报告,积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完成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工作的协调管理。

三、负责设计变更的提出、初步审核及其核定工作。

四、负责工程概、预、决算审核工作。

五、审核、检查单位工程的测量定位、施工放线工作。

六、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七、负责施工现场各分项责任人的协调工作。

八、参加隐蔽工程验收,签署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九、核定预算外工程量及施工现场经济签证以及参加建设工程预验收和正式竣工验收。

十、督促竣工工程保修期内的有关保修工作。

第9篇: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为落实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责任,确保工程施工按程序规范实施,公司承建的工程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为规范、明确项目负责人的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岗位职责。

一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是指经公司董事长聘任,授权专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管理、现场协调、竣工验收、工程移交、资料归档备案、工程结算、工程保修等工作。

二 项目负责人在签订“目标责任状”后,根据工程规模自行组建项目经理部,同时建立项目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体系。

三 项目负责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1 代表公司履行合同规定的职责,严格履行合同各项约定,协调参建各方关系,为工程正常施工提供各种外部条件,确保合同目标的全面实现。

2 督促项目部及时按合同约定上报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方案给业主、监理公司及相关部门。

3 定期对比月进度计划和月实际进度,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有效可行措施纠正,确保节点计划和合同进度目标的实现。

4 工程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合同项目、金额、工期变化需要签证时,必须及时进行书面申请、签证,必要时向公司申请援助。

5 对合同履行进行风险分析、预测,发现潜在风险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提出控制预防措施并同时上报董事长。

6 依法合规及时处理合同纠纷并报公司备案。 7 编写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及后评估工作。

四 项目负责人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和涉及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造价等重大事项,应及时向董事长报告。

五 项目负责人聘任期限与工程施工同期,工程结算完成后自动解除。

上一篇:新时代里再出发下一篇:平安校园自查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