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训总结

2022-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质实训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地质实训总结

地质录井地质师岩屑描述总结

砂岩

灰白一般为粉砂岩

浅灰

棕红色内蒙一般粉砂岩

泥岩

紫红色

棕红色

褐色

灰色

灰绿色

棕黄色

褐灰色

深灰色灰黑色一般为碳质泥岩 杂色馆陶底砂砾岩

砂岩带显示的颜色标示大多为细粉砂岩有

褐色

灰褐色

褐灰色

灰色一般是荧光或油迹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训报告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地质土力学综合》实训报告

班 级: 铁道工程技术12006班 姓 名: 黄远水 学 号: 12040530602 指导老师: 梁引乐 实训地点: 宝鸡市 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13日

- 17.调查滑坡,观察滑坡的断面,了解其内部构造。 8.观察滑坡的治理,并了解其相关知识。 9.使用罗盘测岩石的产状要素。 10.地质对工程的影响(主要是公路)

(四) :实习要求

1. 能认识和判别一般的岩石。学会对岩石肉眼判别。 2. 会使用罗盘,能使用罗盘测出岩石的产状要素。

3. 能判别出沉积剖面的各层组成物质,并根据物质的颜色厚度及上下顺序,判断出其形成年份。根据当地的地形判断出是沉积剖面还是冲积剖面。

4. 能认出滑坡的断面,并了解滑坡的内部构造。

5. 能认识岩石的裂系,岩石的纹理,岩石的断层。并认识剪切系。 6. 认识黄土,并了解黄土的分类基本知识。

7. 能调查公路裂缝,公路的挡土墙。了解公路裂缝其形成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8. 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

(五) :实习人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铁道工程技术12006班全体同学。

(六) :实习线路

周三(2013年10月8日)早上我们班全体同学在杨凌火车站乘车前往宝鸡火车站,宝鸡车站下车后乘车去宝桥集团在宝桥宾馆住

- 3接部位,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多斯台向斜区三个地质构造单元。渭河断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和秦岭褶皱系之间,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高原。

(二):实习地区地形及地理位置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宝鸡地处东径106 18′~108 03′,北纬33 35′~35 06′。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东连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5平。

(三):实习地区交通情况

宝鸡是通向我国西北和西南的中枢要地,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古代通往巴蜀的两条最重要的“蜀道”——褒斜栈道和陈仓栈道都始于宝鸡;古丝绸之路也从宝鸡经过。现在宝鸡的交通非常发达,陇海、宝成和宝中线在此交汇,310过道横贯宝鸡已经实现高等级化,将很快与郑(郑州)潼(潼关)、大(大同)风(风凌渡)等高速公路相通。宝鸡到各郊县都有二级公路贯连,法门寺至太白山森林公园有旅

- 56地带。全世界黄土分布的总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我国的黄土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脉的东端,东至山西、河南、河北交接处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包括陕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五个省区的220多个县市,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2)黄土的基本属性

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自生矿物3类。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占碎屑矿物的80%,其次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等;此外,黄土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多,主要是方解石。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含水赤铁矿等。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占优势,黄土是指原生黄土,即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均一土体;黄土状沉积是指经过流水改造的次生黄土。

黄土是优质的土壤。它不仅具备土壤腐殖层、淋溶层、淀积层三层的分层特征,还有其他土壤所不具备的独特品质。

黄土是一种很肥沃的土层,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都造成严重的危害,需要科学治理。 (3)黄土的特性 ①多孔性

由于黄土主要是由极小的粉状颗粒所组成,而在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它们相互之间结合得很不紧密,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颗粒

- 8黄土经常具有独特的沉陷性质,这是任何其他岩石较少有的。粉末性是黄土颗粒组成的最大特征之一。粉末性表明黄土粉末颗粒间的相互结合是不够紧密的,所以每当土层浸湿时或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黄土层本身就失去了它的固结的性能,因而也就常常引起强烈的沉陷和变形。此外,黄土的多孔性,大气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影响,对黄土中可溶性盐类的溶解和黄土沉陷的数量与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4)黄土的分类

(几种黄土的对比) ①.按生成年代分类 午城黄土 离石黄土 马兰黄土

②.按生成过程分类:

风积黄土、坡积黄土、残积黄土、洪积黄土、冲积黄土等 ③.按塑性指数IP分类

黄土质粘土 IP>17 黄土质砂粘土 7

湿陷性 : 自重湿陷性 非自重湿陷性 非 湿 陷 性 3. 公路裂缝

此图公路裂缝为炎帝陵的盘山公路,有很多地段出现公路裂缝。裂缝有横向裂系,也有纵向裂系。下面为公路裂缝的相关知识。

(此图为公路裂缝的图) (1)公路裂缝的分类

可以将公路裂缝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2)公路裂缝的因素分析

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设计参数的选用、道路结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 后天因素:气候条件、交通荷载、交通频率、养护工艺。 (3)公路裂缝概况和形成原因分析 概况:

上图所见裂缝为炎帝陵上山公路所见的公路裂缝。上山公路有多处裂缝上图为其中一处。其中裂缝大部分宽为0.5cm左右,长短不一。最短的就如上图有1.5m长、最长的有十几米长。其中最长的裂缝为一段纵向裂缝长10左右。

- 1213挡土墙排水的作用在于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表水下渗后积水,以免墙后积水致使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挡土墙的排水措施通常由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两部分组成。地面排水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渗入墙后土体或地基,地面排水措施有 ①设置地面排水沟,截引地表水;

②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设铺砌层;路堑挡土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泄水孔的尺寸可视泄水量大小分别采用0.05m×0.1m、0.1m×0.1m、0.15m×0.2m的方孔或直径为0.05~0.2m的圆孔。孔眼间距一般为2~3m,干旱地区可予增大,多雨地区则可减小。浸水挡土墙则为1.0~1.5m,孔眼应上下交错设置。 6. 沉积物和沉积剖面

沉积物和沉积剖面,在本次实习的炎帝陵上山公路内侧。下图

(1)定义

沉积物为任何可以由流体流动所移动的微粒,并最终成为在水或其他液体底下的一层固体微粒。

沉积物亦可以由风及冰川搬运。沙漠的沙丘及黄土是风成运输及沉积的例子。冰川的冰碛石矿床及冰碛是由冰所运输的沉积物。简单的重力崩塌制造了如碎石堆、山崩沉积及喀斯特崩塌特色的沉积物。每一种类型的沉积物有不同的沉降速度,依据其大小、容量、密度及形状而定。

江河、海洋及湖泊均会累积产生沉积物。这些物质可以在陆地沉积或是在海洋沉积。陆生的沉积物由陆地产生,但是也可以在陆地、海洋或湖泊沉积。沉积物是沉积岩的原料,沉积岩可以包含水栖生物的化石。这些水栖生物在死后被累积的沉积物所覆盖。未石化的湖床沉积物可以用来测定以前的气候环境。 (2)概述

此剖面在炎帝陵上山公路中断坡里面,沉积剖面高差为10m,沉

- 161718(1)定义

岩层或岩体在受力发生断裂变形时,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快状山地或高地,如中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中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5. 正长岩 (1)定义

一种中性深成侵入岩。浅灰色,具等粒状、斑状结构。

二氧化硅含量约60%,碱质(K,Na)含量稍高。主要由长 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石英。长石中碱 性长石(通常为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约占70%以上。常呈小的岩株,与基性岩、碱性岩组成杂岩体。狭义的正长岩属钙碱性正长岩类,通常石英含量小于5%,依所含暗色矿物种类分为黑云母正长岩、角闪石正长岩和辉石正长岩等。 6. 层岩

7.罗盘的使用

由于本班没带罗盘,只是讲一下.没有实地操作. (1)定义

地质罗盘又称“袖珍经纬仪”。野外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针、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可分为底盘、外壳和上盖,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结成整体。可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2)原理和结构

地质罗盘上有一个指针,用它指明磁子午线的方向,可以粗略确定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位角,并利用水准器装置测其垂直角(俯角或仰角)以确定被测物体所处的位置。

地质罗盘式样很多,但结构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常用的是圆盆式地质罗盘仪。由磁针、刻度盘、测斜仪、瞄准觇板、水准器等几部分安装在一铜、铝或木制的圆盆内组成 (3)岩石要素的测定 ①.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②.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③.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 2223①层状结构滑坡、②块状结构滑坡、③块裂状结构滑坡 (3)滑坡的治理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

四:实习心得体会

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短短的三天,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地质罗盘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

- 2627 -

第三篇:2010年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总结

2010年山西XXXXXXXX有限公司

大宁煤矿防治水(水害防治)工作总结

编制:

审核:

总工办经理:

总工办水文地质组

2010年12月26日

大宁煤矿2010年防治水及水害防治工作总结

本年初制定的防治水工作计划包括,在70区巷道进行探白沟煤矿采空区,是否存在水害威胁巷道掘进及后期一〇六工作面回采;南大巷、西大巷和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继续施钻探水,查清前方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为各掘进队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310区继续向北掘进并探水,保证安全生产。

本矿井生产在矿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及总工办全体同事的共同配合下,总工办地质组圆满的完成了2010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工作内容,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鼓足信心做好2011大宁煤矿井上下防治水工作,现将今年防治水工作总结如下:

1、70区探水

由总工程师组织牵头,由总工办联合抽放部设计了70区探放白沟煤矿采空区积水的设计,并经过安全部、质量办、生产部共同监督参与,抽放队施工,并顺利完成探水工作,探清了白沟煤矿的情况,为70区巷道掘进和后期一〇六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2、雨季三防及防治水制度

由总工办牵头编制矿井防治水制度汇编,并成立专门的矿井防治水机构,并以公司文件下发。根据人事、组织关系变化,及时下发了今年“雨季三防”文件,重新划定了工作职责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提前储备抢险物资,组建了抢险队伍;对“雨季三防”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了多次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迅速进行了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认真细致地工作,保证了我矿汛期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了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3、完成了106工作面的坑透工作

采用坑透仪,对106工作面进行井下电磁波透视工作,提前为106工作面的回采做好准备,对工作面内可能存在的构造进行分析,为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310区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瓦斯较大,经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对310区巷道进行工作面补打钻孔,不仅降低了该区域煤层瓦斯浓度,也对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该区的掘进工作正常进行。

4、继续正常进行南大巷、西大巷、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的探水工作

抽放队继续施工南大巷、西大巷、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区域的探水钻孔,为这三个面的安全掘进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5、每周二的大检查及雨季三防检查中,发现地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裂缝、沉陷,均是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影响。由环保办牵头对地面较大裂缝进行黄泥填堵,保证雨水不会通过地面裂隙渗入井底,保证井下各工作面的正常工作。在以后的检查中,要严格执行矿井水害防治制度,在检查中做到不留死角,面面俱到,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最大的保证。

6、每月都对各回采工作面及异常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2010年全年共下发12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临时性地质预报(地质联系卡)共54份,同时对各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编制和提交了掘进地质说明书,并预测预报了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指导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7、每月月初对本月采掘计划内的工作面进行了防治水隐患排查分析;月底对本月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每个季度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预报和总结;在年底对本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下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预报。

8、每月不定时的对全矿各个涌水点进行水情观测,及时观测涌水点水量变化,建立完善了涌水台帐,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时为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9、为了及时准确的判断矿井部分采掘工作面出水水源,105工作面502/5003巷、105工作面603/6021巷、702/7039巷、西大7/W

14、106工作面603/6047巷共取水样4份,并经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进行水质化验,对比分析化验结果,为以后的防治水方案的制定及排水设施合理配置提供有效依据。

10、对于西区大巷和南大巷未掘进区域的地质异常区分析,及106工作面靠近白沟煤矿采空区附近的区域观测,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关注,研究做新的方案,可以及时探清前方地质及水文情况,为矿井的掘进和回采提供详尽的资料,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1、建立与周围煤矿预警预报机制,每月对周围煤矿进行采掘调查、水患分析,交换防治水经验;2010年共与周边四个煤矿进行了采掘图纸的交换,交换周围煤矿调查表48月次,有效地杜绝了周边煤矿的水害威胁。

总结2010年的防治水工作,我们也暴露一些不足,主要有地面钻孔水位观测不足、水文地质人员的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

整体来说,2010年的地质及防治水工作整体完成较好,应该继续发扬过去一年工作的积极细致的优点,克服人员不足的实际,努力学习,积极提高业务素质,恪心职守,尽心履职把大宁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大宁煤矿总工办水文地质组

2010年12月26日

第四篇:地质员工作总结

一. 个人简历

***,2007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7月获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年主要从事桩基础施工,担任施工员;2008年10月至今,主要从事公路、铁路、核电的岩土工程勘察,担任项目负责及技术负责工作。 二. 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

1、施工方面

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共参与了新钢三百万吨薄板三期技改、京沪高铁滁州段桩基础工程及湖南省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基坑降水工程施工,基本掌握了桩基础和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并基本掌握了桩基础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规避方法;基本掌握了桩基础和降水井施工项目内业资料整理工作。

作为一名施工技术人员,我认为工作中要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各个工序和生产要素,提前安排好后续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确保在后续工作实施时,不手忙脚乱,不缺东少西,不影响工期。施工员是工作在施工一线的,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要负起责任。及时汇报施工中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并向领导提出解决方案。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与甲方、监理和业主的关系,一切以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为前提。总之,我觉得要做好一名施工员,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现场管理能力,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2、勘察方面

本人多次参与公路、铁路、工民建及核电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尤其对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较为熟悉,工程勘察现场的生产管理及技术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独立完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以下是我这几年从事的一些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和心得体会:

(1)公路勘察方面:主要参与了九江长江公路大桥A

2、A3标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奉新-铜鼓高速公路B2标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寻乌-全南高速公路SB2标初步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寻乌-全南高速公路SC1-SC3标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察、铜棋公路花山隧道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主要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一职,并负责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工作。

(2)铁路勘察方面:参与了杭长线(初测)、杭黄线(定测)、郑徐线(补定测)及南龙线(定测)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主要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一职,并负责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工作。

(3)工民建勘察方面:参与了核工业720厂军工异地安置房岩土工程勘察、南昌市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岩土工程勘察、南昌县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主要担任项目负责一职,负责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工作。

通过这些项目的工作,我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如下: ①收集资料,做好进场准备工作 熟悉工程勘察合同,明确勘察任务及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组织项目部,确定人员及分工。在各阶段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搜集和研究勘察区内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 ②路线地质调查

进场后,应尽快安排进行路线地质调查、物探等工作,初步查明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对线路方案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 ③测量放孔

在放孔之前首先要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每一个钻孔在图纸上的大体位置,在放孔的时候要记住每一个孔的周边环境特点,大致选出方便钻机进出的路线,为接下来的钻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铁路勘察对钻孔位置的精度要求较高,对于必须要移动位置才能施工的钻孔,要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才能挪孔。 ④钻机布置

由于场地广、孔数多、任务紧、钻机多,在安排钻机方面就要按照“尽量减少钻机搬家距离,多钻孔”的原则选择好钻机钻探方向,这样既能节省劳动力,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⑤钻探

大多人以为钻探只是机长的事情,其实不然。钻机进场后,有必要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钻探技术要求、终孔标准、先进施工工艺等。由于施工现场大都交通和信息不畅通,项目部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生产材料供给和维修地点信息、天气信息等。钻探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涉及到青苗赔偿和搬运补助等,也需要勘察项目部同钻探方协调好。

⑥现场编录、终孔及取样

现场编录根据工程性质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铁路勘察项目通常要求现场每个编录员只能负责1-2台钻机,对每个回次钻探作业(起下钻较正进尺、钻进、原位测试、岩性描述)作旁站式编录,终孔要求较为严格:深度误差不能超过20厘米,各个地层岩芯采取率必须合格等,取样也有特定要求。公路及工民建勘察项目 ⑦内业资料整理及编写报告

内业资料的归拢和整理较为繁琐,这就需要每次终孔回来,及时把钻孔资料输入信息系统,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存放。报告的编写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熟悉相关的规范规程,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审查的意见建议,对具体勘察项目做出正确的结论,对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⑧安全文明生产

钻探工作是一项既艰苦、又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钻探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当钻孔位于特殊位置(公路、铁路)还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工程最后阶段,是一个工程事故突发的阶段,更要提醒钻探施工人员不要因为赶工程进度而忽略安全生产。

通过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觉得自己尽管在业务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没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个别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五篇:地质总结

1. 地质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其主要研究对象还只能是地球

的壳层---地壳。即主要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构造、地壳的发展历史及其各种地质作用、地壳中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是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3. 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4.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场地及周围的岩体、土体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各种

自然地质作用

5. 地球的内圈层构造:地核、地幔、地壳

6. 地球的形状:三轴旋转“梨形”椭球体

7. 矿物: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8. +岩石:矿物在地壳中按一定规律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由某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9.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10.+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

11.地质作用: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1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3.内力地质作用按动力和作用方式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14.外力作用的方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块体运动

15.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最基本单位

1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化学元素单质或化合物,是

组成岩石的基本物质:

17.矿物光学性质: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8.矿物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19.矿物力学性质:解理和断口;硬度

20.岩浆:是存在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富含挥发性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

的熔融体

21.岩浆作用:地下深处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岩浆,受地壳运动影响,就会沿着地壳中薄弱、开裂地带向地

表方向运行、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

22.岩性:岩石的地质特性(包括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23.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25.岩浆岩结构:岩浆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相互关

系的特征

26.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27.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原岩经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

的层状岩石

28.沉积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7.9%;占陆地面积75%

29.沉积岩形成的过程:原岩风化破碎作用、沉积物的搬运作用、沉积物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0.+成岩作用: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新结晶

31.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及胶结方式)、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化学结

32.胶结物: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石膏质;

33.胶结方式:基底式;空隙式;接触式

34.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包括层理构造及块状构造、层面构

造、结核及化石

35.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先期生成的岩石在各种变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或矿物成分发

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36.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特性的岩石

37.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38.变质作用的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区域

39.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

40.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相对密度;密度;空隙性

41.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

42.岩石的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拉;抗剪

43.+岩石的风化作用: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作用下,

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的过程

44.岩石的工程分类:岩石按坚硬程度划分(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岩土施工工程

分级(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45.黄土: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

46.黄土颜色为:淡色;褐色或灰黄色

47.黄土失陷性问题:原则p56

48. 湿陷系数

49.黄土失陷性的防治措施:防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地基进行处理,降低黄土的空

隙度,加强内部联结和土的整体性,提高土体强度)

50.软土:一般指天然含水率高、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很低、渗透能力差的呈软塑

一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51.软土的地基加固措施:堆裁预压法;强夯法;砂垫层;砂井;生石灰桩;旋喷注浆法

52.膨胀土:是一种区域性的富含亲水矿物并在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或当其变化受约束时常产生较

大内应力的特性粘性土

53.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致建筑物变形;开裂;下沉;失稳破坏

54.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防治措施:地基(防水保湿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土中水分蒸发,保持地基

土湿度,控制其胀缩变形。地基土改良措施:消除或减小土的胀缩性能);路基边坡变形(p69)

55.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层岩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56.地质形态的类型:不同产状的岩层;褶皱和断层

57.岩层:指被两个平行或近乎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58.岩层厚度变化形态:正常层;夹层;尖灭;透镜体

59.岩层(状态)分为:水平;倾斜;直立

60.岩层产状描述:水平岩层;陡倾;缓倾;直立

61.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

62.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63.褶皱构造:在构造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4.褶曲:指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分为背斜、向斜

65.褶皱构造类型:复背斜与复向斜、隔挡式与隔槽式

66.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

产生断裂

67.节理: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节理的断裂面

68.断层: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69.断层分类:p8

270.断裂构造的工程评价: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及稳定性;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

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发生坍塌

71.地质图: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

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72.地质图包括:平面;剖面和综合地层柱状

73.水分为大小循环

74.水岩土存状:气态水;洗着;薄膜;毛细;重力;固态

75.地下水类型:按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76.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部分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地面沉降;流沙和浅蚀

77.滑坡: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内部一定得软弱面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

移的破体变形

78.滑坡分类:按滑动性质分(牵引式;推动式;混合式)

79.滑坡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

80.滑坡防治措施:排水(排除地表、地下水)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刷方减载;滑坡前部加载;抗

滑挡墙;抗滑桩;锚杆锚固和锚杆挡墙;其他)

81.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82.泥石流的防止措施:生物工程及稳固山林;拦挡工程;排导工程

83.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第六篇: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5万(或1:2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评价,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基础地质信息。

3.“区调”的基本准则:是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 “区调”的五个程序(阶段):⑴.前期准备工作和立项论证,⑵.区调设计书的编写和审批。⑶.野外填图及阶段性资料整理、野外资料验收。⑷.最终资料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最终成果的评审。⑸.最终成果的出版和“区调”原本档案汇交。

6. “区调”设计的五个基本程序:认真研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收集和阅读各种资料、野外踏勘、实测剖面、设计书的编制。

7.出队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准备、统一地质认识、统一地质观察点的编号、按设计书附件的要求,统一图式图例和各种地质体花纹、符号,代号等。

8.野外填图路线的布置原则:一般是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相结合,而以穿越路线为主。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⑴目测法:⑵.交绘法与目测法相结合:⑶间接定位法:⑷GPS定位法

9.野外填图阶段的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保证野外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整个填图阶段和野外工作结束后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工作步骤。按工作进度可分为:日常的资料整理和阶段性资料整理。 10.野外资料验收包括:⑴野外地质工作报告;⑵复印着色的地质清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⑶野外填图和实测剖面的各类原始资料;⑷已经取得的分析鉴定成果;⑸实物资料(包括重要化石标本、岩石标本);⑹部分过渡性资料:(包括巳完成和待完成的各类地质卡片、登记表册);⑺以上各种资料目录。

二、沉积岩区

11.沉积岩区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是以地层学、沉积学为理论依据,从我国的现实地质工作出发,以多重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较准确地描述沉积地层的组成、结构、变化和识别特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填图,查明并具体表示其时空存在状况、纵横变化、以及与地质年代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模型;探讨和阐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环境、沉积作用、区域地质发展史与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12.剖面小结的主要内容:(1)工作概况(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3)剖面分层简述(4)剖面综合描述(5) 主要收获和尚存在的地质问题

13.岩石地层单位两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14.生物地层单位: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和间隔带。

15.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

16.年代地层划分研究方法:即生物地层法、同位素测年、年代地层综合研究。生物地层法与年代地层综合研究法最为经济实用。

17.基本层序的概念: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能在露头范围内观察到的,代表一定地层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岩石分层或多层岩石组合,它是同一微环境或亚环境的沉积产物,一般上下都有明显的沉积界面分开。基本层序的类型按其性质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和非旋回性基本层序,其中旋回性基本层序中的一部分又可称为韵律性基本层序。

18.第I类型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Ⅰ的形成被认为是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海平面下降的速率超过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下降的时期形成的。

19.第Ⅱ类型层序: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没有任何相对的海平面下降。因而没有下切谷,并且其也缺少明显的侵蚀削蚀;第Ⅱ类型的层序边界被认为是在层序的(当时的)沉积岸线坡折处,在海平面下降时期,在海平面下降的速率略小于或等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形成的。

识别IⅡ标志是:层序边界的不整合类型;层序边界之间的体系域组合。

20.地层格架一般概念: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有序排列形式,区域地层格架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阐明不整合界限单位的垂向叠覆及其内部地层的侧向堆积规律,一般可用一定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地层格架按物理含义又可分为空间格架和时间格架。 通常以岩石地层格间架(岩石地层的沉积格架)为基础,它是进行沉积盆地分析和沉积地层及层控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基础,年代地层格架(时间格架)是解释性格架。

21.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层序地层学划分的基本单位为层序。层序之内又可分为不同的体系域。

各体系域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主要岩相和形态几乎都是固定的。各体系域之间系如:低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之间以海侵面(TS)为界,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之间有一过渡层段,即饥饿段(SS),饥饿段也称凝缩段(CS)或低速沉积层。饥饿段的中部有一最大海侵面(mfs),它将饥饿段分为上、下两部分。饥饿段上部属高水位体系域的底部;饥饿段下部属海侵体系域的顶部。最大海泛面才是高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的水位体系域的岩层下超于该面之上。

(3)层序:顶、底以不整合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有成因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它由—系列体系域组成,并被认为是在全球海面升降曲线—下降拐点之间时间隔沉积的。

(4)副层序:由海泛面及其相当的面限定的,相对整合且成因上有联的岩层或岩层组序列。

(5)进积:沉积物由陆架向盆地迁移,称为进积。因进积作用造成的向盆地原始的地层层理为进积型层理;具有进积型层理的地层体是原始倾斜的,也可为具有进积型结构的地层体。(6)加积:沉积中心不变,垂向堆积的沉积作用,称为加积。加积作用产生的层理是水平层理,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体可称为具有加积型结构的地层体。 (7)退积:海侵期由于沉积中心向陆地迁移,造成沉积地层向陆后退超覆,称为退积。具有退积型结构的地层体均显示向下伏不整合超覆(或上超)的特点,其沉积的最大厚度出现在近陆地一侧而不在近盆地一侧。

(12)海侵体系域:为海平面低水位期以后的海侵期沉积在陆架上的体系域,由—系列后退的或退积的副层序组成。底界为低水位体系域之顶的第—要海侵面,顶界为饥饿段中的最大海泛面。

(13)饥饿段(或称凝缩段):一个薄的以非常低速沉积(<1—10mm/1000a)为特征的海相地层间隔。它由贫陆源物质的半远洋或远洋沉积物成,是相对海面最高或滨线最大海侵时沉积在陆架中至外部、大陆斜坡以及盆地底部的。 (14)高水位体系域:以副层序的进积型堆积逐渐增强为特征,被认为是全球海平面高水位期的沉积。

27.地层模型:地层实体的组成、结构、时空存在状况的简化表达形式,是表现地层序列中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分布规律和组成与结构变化的解释性模型。可以用区域岩石地层格架上代表性剖面模型来表示。地层模型对于研究区进一步调查能起到检查作用、预测作用、指导作用,还可以解释本区的沉积环境与作用及速率、地质发展史和矿产分布规律等。

三、花岗岩区

28 .归并花岗岩类超单元主要标志: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紧密相关 、成分上演化的亲缘关系、结构演化的规律性、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

29.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正式单位:超单元组合、超单元、单元;非正式单位:侵入体;不具等级意义的单位:岩浆杂岩 31.脉动型与涌动型接触关系的区别及识别标志

(1).脉动型 (突变型):来自深部岩浆的单独一次贯入。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被后侵入体所侵入的接触界面。特点:在两次脉动的岩体间形成一个1—2mm宽的较为清楚的接触界线。有时接触面两侧岩石成分或结构上发生突变,甚至在标本或薄片上可以被发现,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清楚。先后生成标志为:(1)沿接触带常有断续发育的伟晶岩包体或似伟晶岩带,其宽度常为几十厘米,其矿物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岩体;(2)有时有接触带上出现火成砾岩带,早期者为角砾,晚期为胶结物,(3)晚期侵入体有时具冷凝边。

(2)涌动型(隐蔽型)接触:涌动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然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其特点: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显,通常在1—2cm距离内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但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涌动侵入体成分和结构的快速过渡表现在,岩石成分中含角闪石→不含角闪石,含包体→不含包体;粒度的有序快速变化,斑晶大小和丰度的循序快速变化及颜色的快速变化。生成先后标志:两期岩体间优势具有1~2cm混染带;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出现富钾矿物(黑云母、钾长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两期侵入体内矿物成分、结构的突变或某些矿物含量的突变或色率突变,而两者间无明显界面。 32.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标志:⑴基本一致的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 (2)基本一致的岩石结构,⑶基本一致的年龄值:(对复式岩体内各单元的侵入体年龄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⑷所含包体的特征一致或相似⑸岩体中所赋存的脉岩组成一致;岩体的物理性质和矿化 特征也基本相同。

33.单元:岩石谱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中的“组”,也是深成侵入岩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岩段或岩石区内,不同的深成岩体中各侵入体的岩石特征相似(岩石类型、成分、结构、矿物形态、包体的形态和数量、岩墙组合)而且侵入时代也基本相似的可是为同—个单元。划归同一个单元所有侵入体,在花岗岩侵入顺序中占据着同一个特定的位置,并具有特有的岩石学特征(特别是结构、构造)。命名:地名+岩石名称+单元;地名+单元,如西后峪单元

35. 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方法(将不同侵入体划归为同一个岩石单元),其方法:(1).对比的方法有四种:标本对比、薄片对比、地球化学对比、同位素年龄对比。(2)对比的标志有四种:成分标志、结构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同位素年龄标志。

36.强力定位的特点:(1)岩体呈圆形或椭圆形;(2)岩体与围岩有规则而清楚的界面;(3)区域性构造线方向因岩体的强力侵位,而被调整到与岩体构造线一致;(4)岩体中矿物和暗色包体定向排列显示同心环状构造。这种构造主要发育在岩体边缘,平行于接触带(5)具有同心环状的岩石类型分带,(6)在岩体周围的围岩中出现环状向斜或发育有热变质的矿物(矽线石,硅灰石等) 类型:穹起、底辟、气球膨胀

37被动定位的特点:(1)在平面上岩体的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构造线不一致(环状岩墙除外),而且有锯齿状不规则接触界线.其原因是围岩在岩浆侵位时没有明显的变形而得以保留原来构造线方向(2)岩体内部缺乏定向组构(3)常有岩枝穿入围岩,有时岩体边部常有围岩棱角状捕虏体。 类型:顶蚀、破火山口沉陷、断裂扩张等

四、火山岩区

38、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火山地层法、岩性及岩相制图法),具体工作要求如下:①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②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③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39.火山构造的分类:火山机构是火山构造调查的基本单元,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裂隙式,中心式;复(合)式。 40.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

五、变质岩区

41、变质岩区“区调”填图方法体系: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因此,在变质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应该正确处理建造与改造的关系,用构造分析的方法研究填图中有关变质地质学问题。从而可以建立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理论为指导,以同一成因类型原岩建造的变质岩石或变质岩石组合填图单位为基础,以构造分析方法为手段,以地质事件为主线的填图方法体系。根据原岩建造的性质和改造作用的程度,可分为: ①构造一地层--事件法;②构造一岩层--事件法;③构造一岩石--事件法;

岩组:是构造复杂区变质岩主要和基本的填图单位,它是以构造界面的围限的一种岩石地层,它可以是单一岩性而更多的情况是两种以上的岩性组合组成的填图单位(正式单位).岩组内具连续性特征。岩群:由区域性规模构造变质岩带所围限的多个组或岩组组成的高级正式单位,常常缺失群级岩石地层单位所固有的顶底不整合面.岩群常常以反映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原岩建造类型和变质作用类型。

42.变质侵入体为主的变质岩区工作方法——构造-岩石-事件法:在大面积分布着已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改造的侵入岩,原岩的侵入体面貌及组构特征已基本消失,并被改造为各类片麻岩和麻粒岩。因此,不再适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进行填图。而采用构造-岩石-事件法进行填图。

43.变质岩区岩石填图单位的野外识别标志:① 不同岩石之间的切割关系;② 所含包体或捕虏体的差异;③ 所含脉岩的特征;④ 注意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接触界线的变化:同一岩石填图单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界线是过渡的。而不同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有的清楚、截然,有的显得模糊,但界线两侧岩石都有明显差异。

45. 变质作用的研究: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或地壳与地慢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件重要地质作用。它基本上是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或应力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形成相应的变质岩石。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是以反映热流变化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为基础,并结合变质作用在发生发展期间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的。 研究内容包括:( a)变质作用的起始态,即大地构造环境和原岩建造( b)变质作用的进行态,主要包括反映变质作用物化状态的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以及pTt 轨迹( C)变质作用的后继态,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鉴别划分变质相,变质相的研究不仅靠镜下对岩石进行矿物学、矿相学研究来完成,同时在野外要观察研究岩石的变质特征、确定变质相的空间、时序关系及相互转变的特征,研究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等,尤其要注意麻粒岩相的退变质及其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以正确识别判断变质相。

46.浅、中浅变质侵入体的研究方法:(1)产状特征的研究不仅要靠岩体与围岩之间的关系确定,还要通过对岩体的应变状态的研究来恢复其原始产状特征;(2)接触关系有3 种:韧性剪切带接触,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糜棱岩带;侵入接触,只在局部地段或在岩体内部花岗质岩石与捕虏体之间才能见到穿切的侵入体;沉积接触,常呈渐变过渡关系;(3)变质特征很明显,并经常与围岩变质保持同步(4)变形特征:岩体与围岩有类似变形构造,岩体可变成片麻岩、糜棱状片麻岩、糜棱岩。围岩中见到的褶皱、叠加褶皱、韧性剪切带在岩体中均相应有反映。( 5 )分析对比围岩与岩体变形构造之间的关系,确定岩体相对时代。

47、变质基性岩墙的研究内容:

1、详细观察描述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和组构(包括原生的、变形的)以及它们的均匀程度、变形、变质作用,是否有其他岩石或矿物的包体、混合岩化现象等。

2、形状、产状、规模、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与围岩的关系。

3、内部构造研究:如内部组构和矿物成分是否均一,有否冷凝边以及是否出现新生的叶理等

4、变形特征的研究:岩墙是否遭受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的褶皱样式和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在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的地区要注意与包体的区分。

上一篇:电厂检修安全总结下一篇:德育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