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初中化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PDEODE模式的初中化学迷思概念教学策略

摘要: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是学者Ranne和Kolari提出的在POE教学策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是一种逐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构建的教学策略。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具体包含了六个步骤,分别是“预测(Prediction)-讨论(Discussion)-解释(Explanation)-观察(Observation)-讨论(Discussion)-解释(Explanation)”。近几年以来,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在国内外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本研究根据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迷思概念现状,对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优化教学设计。在对迷思概念、“微粒观”概念教学、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等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对象选取105名初三学生,实施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探讨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对初三“微粒观”概念教学的影响以及解决学生迷思概念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初中生关于化学概念学习的迷思概念调查问卷(前测部分)探查初中生在学习“微粒观”前存在的迷思概念及其成因。经过研读文献后,笔者找到在概念转化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概念转化教学模式—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并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下研究初中化学“微粒观”概念教学。选择两个班级(共105名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对象,其中一个实验班(53人)和一个对照班(52人)。在教学策略实施后,再通过初中生关于“微粒观”的迷思概念调查问卷(后测部分)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经研究与实践后,得出以下结论:经“前测”探测发现的,在“微粒观”中存在的迷思概念,经过学习后在一定程度上向科学概念进行了转变。根据“后测”数据分析的结果得知,在迷思概念转化的层面,实施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的实验班相对于对照班转变效果更佳。此外,在“微粒观”概念的实践教学中发现,采用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可以比传统教学模式(POE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合作、探究、反思和预测等综合科学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科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依据本文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概念教学及迷思概念的转化,基于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供广大初三化学教师进行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迷思概念;微粒观;PDEODE教学模式;初中化学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二、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

三、PDEODE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迷思概念与PDEODE模式的研究现状

一、PDEODE模式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二、迷思概念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

一、科学概念本身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环境

四、学生本身

第三节 迷思概念的特点

第四节 迷思概念的诊断工具及方法

一、访谈法

二、二阶层诊断性测试

三、概念图

四、出声思考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

二、科学概念

三、迷思概念

四、概念转变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第三章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迷思概念及成因的学前探查

第一节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迷思概念的探测、筛选及确定

第二节 探测迷思概念半开放式问卷

第三节 “微粒观”迷思概念存在情况的前测结果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二、学生迷思概念诊断情况

第四章 PDEODE模式下的初中迷思概念转变策略实践应用

第一节 教学研究对象的选定

第二节 “微粒观”概念教学中迷思概念教学转变的教学案例

一、学习任务分析

二、学习者分析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四、PDEODE模式的课堂教学实录

第三节 “微粒观”迷思概念的后测及结果分析

一、后测对象

二、后测工具

三、后测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2 关于“微粒观”的迷思概念调查问卷(前测部分)

附录3 关于“微粒观”的迷思概念调查问卷(后测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上一篇:民营医院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房产合同纠纷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