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申报个税的后果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不申报个税的后果

个税自行申报的困境与出路

进入3月份,始自元旦之日、为期3个月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期,也就到了接近鸣金收兵、盘点战绩的阶段。

然而,从两个多月来的情形看,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进程并不十分顺利,遭遇到了许多难以跨越的沟坎儿。稍稍做一下清点,比较重要的大致有如下几条:

第一,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将个人收入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就不同类别计税。不同类别的收入,适用不同的税率表格。与之相配套,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行代扣代缴制——在各类收入的支付环节,由支付人或扣缴义务人将应纳税款代扣下来,并代缴给税务机关。今年推出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则在此基础上,额外附加了一道程序:让纳税人按照综合所得税制的口径,将各种应纳税的收入合并计算,并由纳税人自行向税务部门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在分类所得税制的基础上“嫁接”综合申报,不仅在世界税收发展史上是个特例,而且事实上这种“分类计税”加“综合申报”的“双轨制”,把个人所得税带入了计税、缴税和自行报税互不搭界、各行其道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纳税人的应纳税款,仍然由各类收入的支付人或扣缴义务人代为计算、代为扣缴。另一方面,除非有无扣缴义务人的收入项目,否则纳税人自行归集并申报的收入和纳税信息,又不作为重新核定税款并实行汇算清缴的依据,该缴多少税,还缴多少税。两个渠道彼此脱节的格局,至少在形式上,使得自行申报表现为附加于纳税人的一种额外负担。因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基本没有积极性,便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

第二,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尚处于转轨时期,有待规范。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纳税人的收入项目极不规则,而且每月或每年的收入,变化很大。即便收入来源单一、只有工资薪金收入的纳税人,除非具有每笔收入即时记录的习惯并具有区分哪一项收入计税、哪一项收入免税的技能,否则很难清楚的说清其每月、每年的收入水平究竟为多少,更难以通过某一个月的收入推算全年的收入。对于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纳税人,情况就更为复杂:从多种来源取得了收入,又在多个环节被代扣代缴了税款,不同收入项目的计税规定也极为不同,其在年收入汇算以及收入信息归集上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周折,更是可想而知。

第三,在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制度的条件下,纳税人在每月或在每个收入环节实际拿到的都是完税之后的税后收入。按照规定,纳税人要自行申报的收入,则是税前的收入而非税后的收入。将税后的收入还原为税前的收入,特别是将在多个环节、多个来源取得的各项收入逐一分项还原为税前的收入,并且将各项税前收入及其应纳税额、已缴税额分别并列申报,无论是对于具有税收知识背景的纳税人还是对税收知识所知甚少的纳税人,都不是容易办到的。

第四,进一步看,今年是实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第一年。既然是开局之年,既然自行申报的又是上一年取得的收入,并且既然具体的申报办法在去年的11月间才刚刚出台,故而在纳税人的心理准备不足、尚无申报经验且基本没有保存好收入记录的情况下,采用追溯的办法汇集并申报收入和纳税信息,自然难以保证申报信息的准确性。相应的,纳税人申报信息与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信息的非一致性也在所难免。由此传递下去,其结果无论纳税人还是扣缴义务人,事实上都被推上了一个诚信风险的平台。而且在难以鉴别哪一方信息更为准确的情况下,税务机关的征税依据也会因此而产生混乱。

诸如此类的难题,还可列出一些。但总体看来,它们大都根植于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以及始自今年的这种“分类计税”加“综合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双轨制”运行模式。这就意味着,除非改变现行税制,或者除非放弃现行的综合申报办法,否则这些难题都非局部微调所能解决。鉴于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确立了“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向,鉴于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正是未来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的“试验”或“预演”,在如此的条件下,走出眼前困境的惟一可行且根本性的办法,就在于缩短过渡期,加快个人所得税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转轨的步伐。

也就是说,眼下在分类所得税制基础上嫁接综合申报的“双轨制”办法不宜长期实施,必须尽快实现并轨。这应当成为“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高培勇

第2篇:家庭申报:未来个税改革的选择

【摘要】通过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出我国应采用以综合能力纳税的家庭申报方式。家庭税制具有体现社会公平、体现夫妻财产共有性、缩小家庭贫富差距等优势。但实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报或漏报、操作难度过大等问题。只有完善我国税收的配套工程和征管条件才有望推行家庭申报。

【关键词】家庭申报 个人所得税 分类综合税制 个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又称家庭税制)是以家庭代替个人作为纳税单位,即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以家庭中夫妻双方共同所得进行联合申报纳税的制度。家庭申报的基本扣除数能根据纳税人家庭中的赡养、抚养、就业和教育等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扣除数。当前西方国家实行的家庭税制实践对我国家庭申报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的实践经验

美国个税最基本原则是多收入多缴税,收入低的先缴税后退税。美国缴纳个税十分重视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儿童的数量,同收入两对夫妇是否有孩子所缴纳的税额相差很大。法国个税也是按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子女数不同所缴纳的所得税均不同。如一个纳税户有夫妇两人,则两人合填报税单,以两人总收入除二来计算。如有小孩需负担,总收入中则应减去小孩份额。德国对不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个税起征点,根据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分,如单身、已婚等。但是有几种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如:已婚家庭但有仍在上学子女且子女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如生病)。日本实行对纳税者个体及家庭生活费用、抚养家属费用及社保费等均免征所得税的“所得税扣除制度”。假如涉及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数量不同,对应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也有所出入。新加坡则实行综合计税制,即在计税时要考虑不同家庭情况而制定繁多的特殊减免项目,包括家庭中妻子没有工作或收入极低、供养老人、抚养小孩、照顾残疾兄弟姐妹、向慈善组织进行捐助、专业技术课程学费、人寿保险保费及生养第3个孩子等,在报税时都可选择相应的免税额度。发达国家的家庭税制体现了税收的人性化与和谐性。在效用经济学中,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最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总收入扣除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和保障人类再发展所需的费用支出以后的部分。

我国个人所得税选择家庭申报的优势

当前,在我国实行家庭课税制的条件虽然还不成熟,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制度优势的家庭申报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未来必然选择。

家庭税制能更好体现公平优势。在税制完善和治税公平的政府纳税中,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税前根据纳税人家庭具体情况不同规定不同名目的扣除额,例如抚养子女数不同而扣除额有所区别;抚养健康子女数与残疾子女数的扣除额有所区别等。家庭申报税制能充分考虑一个家庭的实际支出情况,这比当前实行个人所得税“定额扣除”更能体现量能征税原则,体现了社会公平。

家庭税制能体现夫妻拥有财产的共有性。借鉴我国《婚姻法》中的规定,在夫妻双方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夫妻双方共同所有,这些财产具备夫妻共有性质。但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只针对个人收入所得课征,纳税人不是共同就同一财产纳税。从社会角度看,这样的税制没有体现财产夫妻共有性质。例如三口之家中仅丈夫赚取工资,从现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来看,只对丈夫赚取的工资缴纳税款,体现不出家庭税制财产夫妻共有性质。

家庭税制能缩小家庭贫富差距。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06年升至0.49。从现实来看,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最终体现为家庭贫富差距的扩大。因此,更多学者呼吁通过家庭征税来调节收入差距。据统计,2008年我国中低收入阶层的个人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只占税收总额30%左右。因此,家庭税制可使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以缩小收入差距来缓和社会矛盾。

我国实施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的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实行家庭课税制能够弥补个人所得税的种种弊端,能解决税负不公平现象,但实行过程中多数人会质疑家庭申报可能会产生少报或漏报、操作难度过大和短期内不易实现等问题,主要是家庭申报存在诸多的制约瓶颈。

现行课征模式有待改革。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一刀切”的分类所得税制,并未向分类综合所得税过渡,还不具备家庭申报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因为我国现行税制不仅要考虑纳税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也要考虑纳税人家庭的具体不同情况。所以,选择恰当的机会来推动分类所得税向分类和综合所得税的改革,可为实行家庭税制创造基础条件。

纳税单位过于复杂。当前我国家庭结构一般分为核心结构的三口之家;占多数的有两对夫妻的三代同堂家庭;还有一小部分的四世同堂。远比西方国家家庭结构要复杂许多,加上纳税单位转换不便,个人信息采集系统尚未完善,给准确衡量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收支水平带来了重重困难。在我国现有个人税制条件下,一旦以家庭申报个人所得税,对家庭成员收支的统计和监管将更加复杂。

信息采集技术不完善。税收征管手段不先进,征信系统还不健全,不易系统完整地掌握家庭纳税人口数、赡养和抚养情况、就业和教育情况等。在国内,要实现个税深层次制度改良,考虑到以家庭为单位征税,相关部门首先应建立个人信息系统。在征信系统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统计个体与配偶的收入及整个家庭的支出和负担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操作起来非常不易,如果急于推出这项制度,无疑将给税收征管带来麻烦。

存在信用建设障碍。在自我申报过程中,由于我国信用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制度不完善,公民纳税意识薄弱,公众的信用和诚信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诚实报告收入的程度,所以导致真实家庭收入难以核算。同时保证家庭收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是实施家庭课税制的前提。国外实施家庭税制的国家,采用现金纳税不超过2%的极低概率,主要依据非现形式的信用卡和储蓄卡等比较透明、公平的金融手段来体现收入和税收统计。当前我国的现金使用率极高,加上灰色收入或隐形收入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税务机关无法掌握家庭成员的真实收支。

实施我国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的设计思路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按家庭征税模式在操作上确实有难度,但并非不可操作。只有完善我国的配套工程和征管条件才有望推行家庭申报。

选择正确的课税模式。在当前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采用的分类所得税制已不能准确系统地衡量纳税人真实的纳税能力,出现了收入渠道多,应税所得总额较大但分属若干税目的纳税人税负却相对较轻,而那些收入渠道单一、应税所得总额较小的纳税人税负较重的情况,难以实现纳税人的税负公平。而夫妻联合申报是综合所得税制的具体化,即将夫妻综合所得,扣除费用后按累进税率申报纳税。可以采用“扣除法”进行综合扣除,要全面考虑纳税人家庭、子女、老人以及住房贷款、医疗支出等因素,其中根据“抚养扣除法”,还可扣除家里无劳动能力但需抚养的人口花费支出,或可设“家庭税号”,由夫妻双方其中一方进行申报。国际上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的综合“扣除法”比我国现行的“定额扣除法”更加公平合理。

建立诚信纳税机制。我国应建立纳税人永久税号,实行同居民身份证号码类似的固定终身税号,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税务号码体系;应尽快建立个人报酬完全货币化,将纳税人财产和收入显性化,为税务机关掌握个人收入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还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税源不透明、不公平、不规范的问题;推行非现金结算,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减少现金交易与流通;推动税收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实行家庭课税制打下完备的技术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与稽查监控的配套机制,建立财政、税务、国库和银行的联网系统,实现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全国信息管理共享,通过联网来监控个人收支流向。

转换过于复杂的纳税单位。由于设计税率时一般以三口之家为基本单位,对于有两对夫妻以上的家庭,可以采取拆分方式,即以法律意义上的一对夫妻为一个纳税单位,不以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为纳税单位。此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如果实行家庭申报和个人申报并存的课税模式,其纳税单位、应税所得、费用扣除和税率、申报方式及征管方式等都将发生相应变化。

增强纳税意识。根据各纳税人不同层次的文化水平以及纳税人不同的纳税项目,采取宣传家庭税制的优势性与和谐性来提高居民纳税意识;增强相关人员家庭税制纳税知识的培训,建设有效的家庭收入监控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有效地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建立家庭诚信纳税档案和激励机制,对积极主动纳税的家庭给予丰厚奖励。夫妻联合申报就需要纳税人能主动诚实申报共同收入,因此,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特别是提高家庭税制意识是实施家庭申报制度的前提。(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个人所得税综合项目费用扣除及家庭联合申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200806044)

作者:吴从慧

第3篇:个税新规年所得超过12万不申报最高罚1万

个税新规:年所得超过12万不申报 最高罚1万 全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个税监控。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当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纳税人,除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外,必须在次年3月31日前自主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该《办法》同时明确,如果年所得超12万元的个人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办理申报,将要负法律责任,而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昨日省地税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会根据国税总局的要求执行新《办法》,但一些执行的细则还未确定。

事实上,广州去年7月已开始试点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个税,但该人士暂未能提供广州已自行申报的确切人数。

年所得超12万元须“自行申报”

此前,个人所得税主要采取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征收方式,法律上并没有赋予高收入者自行纳税申报的义务。

而按照《办法》规定,从今年起,如果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得超过12万元,即使其平常取得各项收入时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在年度终了后,还应当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办法》还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同样也需要自行申报: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去年修订的税法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必须自行纳税申报,从法律上明确了其申报义务和法律责任,拓宽了税务机关获知个人收入信息的渠道,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掌握高收入者的各项收入,进而有利于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申报时限为每年3月31日前

根据《办法》规定,自行纳税申报的期限为当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即每年的公历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的任何一天,纳税人均可办理纳税申报。

也就是说,2007年,是《办法》实施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年;2006年全年所得达到12万元的个人纳税人,应该在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事实上,广州市已经从去年7月份开始,在全市14个区(市)范围内分期分批推行了“全员全额双向申报”工作,即除了用人单位每月如实申报其所得外,该纳税人还应当于次年3月底前自主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年度全部所得(包括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所有收入)。“双向申报”最早是在高收入行业、高等院校等单位推开,采用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到今年年初,这项制度已逐步向全省推广。

未按时申报最高罚1万元

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未在纳税申报期内(即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办理纳税申报,按规定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被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而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纳税人真的因故需要延期纳税申报的,必须事先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获得核准后方可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

同时,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因此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进行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处应补交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同时,如果纳税人不如实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对其处应补交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此外,扣缴义务人(比如说用人单位)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4篇:公司不注销的后果

注销一个公司需要多少钱和代价?终于明白:注册容易,注销难了!

虽然说创业基数一直在往上涨,但创业的成功率呢?有些半死不活的僵尸企业,想卖又卖不出去,想继续经营又实在是力不从心,那该怎么办呢?送你两个字——注销!

注销公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价格一般都是6000元起步,贵的都是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去注销一个公司。

先来看看公司注销和公司注册的流程图!你就知道为什么注销公司比注册公司难了!

什么样的公司才允许被注销

一、公司注销的条件: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3、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4、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二、公司注销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注销公司依法依照如下步骤组织清算后,方能办理注销登记,公告终止公司。

1、依法成立清算组;

2、公告并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依法对债权进行登记;

3、清算组接管公司,展开清算工作;

4、清算组全面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5、清算组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6、根据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的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财产;

7、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注销公司为什么那么贵?

一、注销公司流程非常复杂繁琐

工商局先备案 → 登报 → 国税局申请注销 → 地税局申请注销 → 工商局递交注销资料 →代码注销 → 银行注销

整个注销公司流程下来一般都是5至7个月左右,分公司注销时间为4-5个月左右。如果公司出现一些严重问题,甚至要花费一年时间才能注销。

二、注销来回跑的次数多,且资料要求多

注销公司的时间光国税局注销一般平均要10趟,地税局10趟,工商局也要4-5趟,银行3-4趟,这还是工商代理机构办理的时间,如果不懂流程的小白去办理,估计来回跑的次数会更多,浪费的时间也更多。

另外,需要整理企业所有的账本、凭证、财务报表,上传国税地税报表,如果企业以前的账务没有整理或者没有做,那么还需要补齐全。其次,税局还会核查企业所有的税务问题,看看是否有纳税异常或者抽逃税款的情况。

三、注销的补税情况或者罚款较多

一般公司注销往往是因为公司出了一些问题才去注销,但注销的时候也会查出一些问题。比如:企业的租金发票开了没有,是否还在那里经营了,企业的租赁合同都找不到,前几年企业的税收偏低等等情况。注销的手续又要增加,费用自然又要增加了。这就是为什么注销公司比注册公司还贵的原因。

四、如果你嫌注销麻烦,不注销,那你的公司将会被工商吊销,而注销和吊销的区别是

注销: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经过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并经过规定清算程序后主体资格消灭。公司完全消失,法人资格合法终止,所有员工遣散,所有银行的钱收回,所有债权债务结束。注销是合法行为,也是一家公司停止经营的最终唯一结果。

吊销:是指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工商行政部门强制停止其经营活动的行为。在吊销后注销前,公司依然存在,还要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不过不得开展经营业务。 被吊销公司的后果

公司注销又贵又麻烦,干脆不注销了,让公司自生自灭吧!千万别引火自焚!让公司自生自灭,公司就会有信用污点,后果很严重。

只要公司涉及到的法人代表、股东,以后办理如下事情,都会受到相关限制的:

1、工商局黑名单,永远办理不了公司(带你股东、法人代表、监事的任何信息)。

2、法人代表不能领养老保险。

3、法人代表不能贷款买房、移民。

4、开不了国税、地税办不了税务登记,涉及欠税的会公告企业信息。如果涉及有欠税款,企业法人代表会被阻止出境,不能称作飞机和高铁。

5、长期不报税,发票会被锁机。

6、长期不报税,税务局可能上门检查。

7、工商信用网进经营异常名录,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全部限制。

8、纳入正在我们诚信系统,以后很多都要受限制。 总而言之,不注销公司的后果很严重!

最后特别提醒:最后的银行户一定要注销掉,不然即使公司已经注销了,后期银行盘点起来也可能把你纳入异常状态...

王先生

电话

13528704432

第5篇:上课不听讲的后果

“哎,这到底怎么做呢,3张12元,一张不就是4元吗?可为什么不对呢?难道是我前面一步错了?„„”

晚饭上,我咬着笔杆,苦苦地思考着作业中的一题。

“你上课不听讲,现在题目做不出来了吧!这就是上课不认真的后果。” 耳边又响起了老妈地训斥声,要是以前,我必定会马上反驳,可现在,我无理可说,老师上课讲过这道题,可我偏偏没听,现在能怪谁呢?我不禁回想起上课那一幕来: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我不耐烦地听着,什么分配律、结合律„„我强制性将它们塞进脑子里,课上了一半时,我已听得昏昏沉沉的,听到最后,我抑制不住了,开始跟同桌窃窃私语,不知不觉,一堂课过去了,“咛铃铃”的下课铃打响了。

谁知,正当我和同桌说话之时,老师已经将这类似的题目讲过了,而造成我这时作业写不出来。

上次考试,是老师出的试卷,上面几乎全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题目,同学们都考出了好成绩,而我呢,考了个70多分,回家挨打不说,在老师的眼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瞬间从中等生变成了差等生。

哎,谁叫我不课不听讲呢,现在我才觉悟到这一点,太迟了!上课不听讲是一个连续性的大问题,一是作业苦思冥想不起作用,二是考试成绩飞速下降,遭到父母气愤,同学歧视,老师责骂,我真是自作自受呀。 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呀,现在还是绞尽脑汁去想这一题怎么做吧? „„

看看表,九点了,我竟为这一题想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想出来,哎!看来只好明天硬着头皮去问老师了,下次,我一定要上课认真,可不能重蹈覆履,故伎重演呀。

石化三小602班陈伟康

指导老师:吴琳

第6篇:思考影响个税自行申报的原因

文章标题:思考影响个税自行申报的原因

 

 

一、部分纳税人对取得的所得额难以准确界定

比如,个人获得的实物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如何计算所得额的问题。个人获得的此类所得怎样确定所得额,由于现行税法未予以明确,扣缴义务人难以进行扣缴税款的操作,基层征收单位在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情况下,难以征收税款。如,张某2005年度

因业绩突出于2006年1月获得企业奖励的1辆小轿车的3年免费使用权,该小轿车购置价100万元,企业未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张某也感到为难,该怎么计算自己2006年的该项所得额,是按轿车的使用寿命来分摊年所得额,还是按获得的使用权一次性计算所得额,没有政策依据。

 

二、申报地点的不确定性,影响自行申报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规定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地点,但由于其中有些情形不具备唯一性,给了纳税人较大的自由,这部分纳税人完全可能未进行申报或是不进行纳税申报。如,赵某分别受雇于相邻的A市甲单位、B市乙单位。2006年每月在甲单位获得工资、薪金所得6000元,在乙单位获得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赵某未就个人所得向A市或B市的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对这个问题,应由A市的主管税务机关查处,还是B市的主管税务机关查处,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主管税务机关的不确定性,影响自行申报

《办法》规定了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由于申报地点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管税务机关来监督这部分纳税人的申报及对其进行处罚。如,金某2006年将位于S县城的房产用于出租,每月租金收入1500元,已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及个人所得税;2006年度在K市银行存款获得利息6万元,已被扣个人所得税1.2万元;2006年10月购买体育彩票中奖20万元,到省城兑奖时已被扣缴个人所得税4万元。金某在2007年1月~3月未进行自行申报。这里主管税务机关既涉及国税局,又涉及地税局,谁是真正意义上的主管税务机关,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关于税务机关依法为纳税人的申报情况保密问题

由于税务机关内部有征收、管理、稽查诸多环节,纳税人的收入信息在各环节资料的移送过程中随时都有泄密的可能。纳税人的信息资料若被外人知悉并被恶意利用,将会给纳税人以及扣缴义务人造成损失。对此,尽管《办法》有规定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纳税人难以进行有效监督。

对于以上问题,建议国家税务总局细化《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制定出具体的操作办法,既有利于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又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对难以界定的所得额,发布规范性文件予以明确;对申报地点应重新进行明确,使其具有唯一性,以利于纳税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双向确认。税务机关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为纳税人的情况保密的制度和规定,以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思考影响个税自行申报的原因》来源于,欢迎阅读思考影响个税自行申报的原因。

第7篇: 公司歇业不注销的法律后果

公司歇业不注销有什么法律后果?公司歇业即停业,是指公司因某种原因关闭。歇业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该企业应当依法停止其经营活动;二是该企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停止经营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期。公司歇业不注销的法律后果一是无法免除债务清算主体的相关法律责任;二是有可能遭受罚款,税务列入监控黑名单。

公司歇业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歇业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六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视同歇业。”这是我们找到的有关“歇业”概念的仅有一条法律规定。

公司法中可认定为歇业的情形

(1)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业后六个月内未从事经营活动;

(2)企业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至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措施或执行措施时,企业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

(3)是在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

掌握企业法人的歇业时间

(1)对于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掌握应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或执行过程中首先采取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为准。

(2)明确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必要性。鉴于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后至执行完毕时,可能时间较长,在此期间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按比例分配的申请人,故有必要明确界定“歇业”的基准时间。

(3)歇业时间以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的时间为准。即在此基准时间以前符合上述“歇业”标准的即可按比例分配,在此基准时间以后符合“歇业”标准的则不能按比例分配。

公司歇业不注销的法律后果

1、无法免除债务清算主体的相关法律责任。公司歇业后未办理注销登记,也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公司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诉讼主体;公司歇业后,虽办理注销登记,但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负有清算之责的主体为诉讼主体。因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公司及负有清算责任的清算主体才能免除相关的法律责任。

2、有可能遭受罚款,税务列入监控黑名单。如果公司不正常注销,也不按规定参加工商年检,将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公司之法定代表人、股东将被工商局列入监控黑名单,在三年内无法再注册公司;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罚款;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如再注册公司,将被税务机关追溯补税罚款。

从法理角度来说,公司的注销是有很多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一般来说,属于下列原因之一的,应该在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3)股东会决议解散;

(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第8篇:透支信用卡不还的法律后果

信用卡透支逾期还款的后果主要有五项。

1、信用卡滞纳金。所谓信用卡滞纳金,是指当持卡人未在到期还款日(含)前还款或还款金额不足最低还款额时,按规定应向发卡银行支付的费用。

2、逾期利息。用户使用信用卡透支以后,一般有20多天到50多天不等的免息还款期,就是只要持卡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清所有的透支费用,那么该持卡人上月的所有费用都不再享受银行的免息待遇,而循环日息高达万分之五,即年利率达到18%。

3、诉讼费用。如果用户在透支2个月后还不还款,银行就打电话提醒用户还款。如果还不还款,银行就请律师向用户发出律师函。

4、 不良信用记录。信用卡用户逾期还款将被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且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实现全国联网,只要居民个人在银行办理过借贷业务、申领过信用卡,或为别人提供过担保等行为,那么就能在国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查到信用报告。

5、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将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件在于,恶意透支金额在5000元以上并经发卡行催收3个月以上。

《刑法》196条规定了4种信用卡诈骗行为,其中一种就是恶意透支,指的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单位催收后仍不还款的行为。恶意透支5000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可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两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来源:北京律师张德满

上一篇:伦理工程下一篇:灾害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