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美术素描造型及教学的思考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 素描教学就是以事物的形态为基础建立视觉艺术语言, 因此, 素描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目前的高校美术素描教学中, 我们发现, 有近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基础差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造型功底弱, 知识掌握概念化等问题。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高校美术素描造型及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素描造型水平的提高。

一、强化素描中对形体与结构的认识

在我们素描时, 如果画出一个没有进行光影、明暗以及虚实处理的图形, 即使结构非常简单, 也能确定其是一个准确的图形。而画出一个经过光影、明暗以及虚实处理的图形, 这个图形自身也不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 在素描造型中, 其结构是保持不变的, 只要结构固定了, 形象就是一致的。而对于造型来说, 光影、明暗以及虚实处理是其中的可变因素, 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结构的制约, 必须与结构结合在一起, 才能够表现出造型, 如果独立的看待这些因素, 将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 结构是素描造型中最重要的概念。结构可以分为解剖结构与几何结构, 其中解剖结构的基础是人物, 主要指人体的骨骼结构, 而骨骼结构中的表现重点是关节与骨骼的外露点。而几何结构就是形体, 是形象结构外形的概括。将事物形体间的联系通过结构表示出来是素描造型的关键, 这种联系包括较差关系与透视关系。素描造型能够概括的表现出对形体与结构的分析认识, 根据结构形体来建立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在进行教学时, 需要让学生明确造型的过程, 首先看到形体, 再对形体的每个面进行分析, 最后分析边线。在表现造型的过程中, 需要重点表现面与轮廓线的转折、明暗的交界线以及高光部位等, 同时需要从物体的形体特征入手, 才能建立起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找好基本形

在素描造型中, 我们对事物整体特点的自觉意识叫做基本形, 基本形可以将形象概括至最简化, 忽略外形的细节, 简洁的仍是对象的轮廓。与此同时, 还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几何形特点来认识对立体效果, 概括事物的基本形。将多个基本形结合在一起, 就能够将这些局部概括, 就会出现整体效果, 这种方法是我们找好基本形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认识了基本形, 就可以开始练习以基本形为基础进行造型。基本形代表了我们对艺术的感受与追求, 是对事物形象进行认真观察与思考的结果, 具有鲜明的个性, 只要确定好基本形, 就能够激发我们的艺术想象力与表现欲望, 因此, 基本形式造型的基础。

三、通过准确的比例动态体现事物特征

在事物形象的特征中, 比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比例进行妥善的处理, 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体现出个人特点。比例能够使形象具有外在特点, 并通过外在特点表达内在内容。在人物造型中, 不同艺术家对比例的处理有不同的特点, 这表明比例不完全是尺度标准, 而是具有其自己的规律, 需要保证整体的协调性。只有保证比例的整体协调性, 才能提升视觉印象的舒适感, 表现出个性特点, 并不是符合尺度方面的标准, 艺术中的准确是相对的,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进行素描教学时, 教师不应通过尺度的准确性来对学生进行约束, 而是要让他们建立整体感受, 具备足够的自信, 能够对形象进行夸张处理, 只有在造型中把握好形象的动态, 才能体现出形象的生命与神韵。动态能够准确的传达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一件好作品, 可以存在技巧方面的缺陷, 但不能存在动态方面的缺陷。在人物造型中, 头、胸、髋的空间位置移动决定了人物的动态, 而脊柱与胸腹中线的弯曲与倾斜等变化可以作为人体动态的计量器, 需要我国重点关注。在动作过程中, 人体部位会出现空间位置的移动, 就会出现透视变化, 因此, 透视形的准确性也成为了表现形象动态的关键。在对透视进行处理时, 必须掌握好形体与结构发生的透视变化, 就更容易把握好尺度。动态是展现形象美的关键, 一些动作能够使形象展现出哲理美, 也有一些动作能够使形象展现出自然美, 因此, 造型时需要重点关注协调一致的动态表现。

四、准确的掌握观察要点

素描造型时可以采用多种观察方法, 除常用的教学方法外, 教师需要不断积累自身的艺术经验, 开阔眼界, 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 因此, 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观察要点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以下是一种观察要点:第一, 将局部观察转变为整体观察。现实生活与画面的不同在于现实生活是正式存在的, 而画面是创造出来的, 是通过整体观察描绘出的蓝图。在画之前需要先进行观察与构思, 构思完成后再开始画, 这样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 而看一部分画一部分, 就会失去了作品的整体性与艺术性。第二, 将明暗光影观察转变为形体与结构观察。事物明暗光影的变化是由形体决定的, 而形体则是由结构决定的。即使画面的明暗效果强烈, 也需要有结构作为基础框架。在进行素描造型时, 应适当减少明暗层次, 发挥出结构与形体的作用, 找出形象的本质, 将形象描述的更加深刻。第三, 将平面观察转变为立体观察。立体观察能够通过几何形的观念对事物进行概括认识, 建立立体的图像。平面观察只停留在形体的表面, 立体观察则能够对形体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观察。在素描造型中, 我们需要把握形象的共性, 观察并发现形象的特点, 并突出表现这些特点, 使这些特点能够更加突出, 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加生动。对于事物共同规律的认识, 我们应将其作为一种尺度, 用于区别并发现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自己的艺术特点作为学生学习的标准, 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做到认识共性特点但不会受到约束, 并通过这些共性特点发现个性特点, 提高艺术创作的生动性与敏感性。但是, 个性的表现需要有生后的文化积淀, 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不能对个性进行正确的引导, 并不是对个性的尊重, 所以,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并传授给他们相应的知识。

五、结语

因为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比较强, 但相对的理论基础知识不太扎实, 这是不争的实事, 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 普遍出现了素描造型的认知简单化, 以及素描造型观念模糊化等问题, 对美术素描造型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高校美术素描教学,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会对文化艺术方面需求与日俱增, 社会对艺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呈现高涨之势, 对高校相关专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体系中, 素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学好美术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素描造型时, 通常存在观念与认识概念化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提高素描造型教学水平。本文将对高校美术素描造型及教学进行思考与分析, 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素描造型水平。

关键词:美术教学,素描,造型

参考文献

[1] 秦明华.对高校美术素描造型及教学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6 (05) :69-71.

[2] 李鑫.浅议画面因素在素描造型中的主动运用[J].艺术研究, 2008 (01) :116-117.

上一篇: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研究下一篇: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