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的有关问题

2022-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大部分美术院校开始加大力度培养美术实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美术院校应开设设计素描课程, 代替原有的绘画素描, 作为工艺美术教学的基础课程, 提高美术课程的使用性, 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提高设计素描的教学水平, 教师需要明确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特点, 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提高美术教学的实用性。

一、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

在造型艺术中, 素描是所有造型的基础, 不同的造型艺术需要在素描教学中体现出不同的重点。例如, 油画专业的素描需要分析光影形成的色调、透视以及质感等, 而国画专业的素描则需要体现结构的自身, 妥善的处理形体与线条, 体现出造型的气韵。素描的教学目的不但是进行基础训练, 而且还要考虑颜色、虚实以及整体与局部等方面的规律。尽管不同的专业的素描的教学重点不同, 但都属于绘画素描, 研究造型问题,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艺术家。设计素描与绘画素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工艺美术设计师, 教学中需要解决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方面的问题。在设计师创作工艺作品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作品的原理与功能的合理性, 并保证外形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通过预想图表达出来。设计素描并不是简单的将外形描绘出来, 而是需要将绘画方面的造型意识与工业方面的设计意识结合在一起, 进行工艺创作, 需要从外形出发, 逐渐深入到内部结构。设计素描需要设计师具有更加严谨、细致的造型思考与组织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无法通过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实现。所以, 在进行设计素描教学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外型描绘的局限, 从形体内部出发, 剖析形体的构成规律, 发现形体结构的特点, 建立严谨的结构意识, 能够将设计的构思正确的表达出来。

二、设计素描的特点

为了提高设计教学水平, 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设计素描的特点,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线记性造型设计

设计素面中完全排除了光影对造型的影响, 只通过明暗线条来建立形体, 表达结构。其空间概念不是由明暗色调形成的直觉空间, 而是由线条构成并表达的结构空间, 这种造型的严谨程度较高。

2. 结构规律的表达特点

与绘画素描相比, 设计素描在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时是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进行的, 从内在构成出发, 逐步理解对象的外形并将其描述出来。在描述的过程中, 不仅要描述出我们可以看到的形体结构, 而且需要将被遮挡的形体结构描述出来同时明确的交代出无法看到的形体构成规律。因此, 辅助线是对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的重要方法, 也是描述结构规律的语言, 不能对其进行随意的增减。

3. 理性分析的思维特点

在进行设计素描时, 必须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去除所有的外在偶然因素, 直接表达其内在的结构规律, 并将其作为标准, 通过扩展进行形体结构的推断。这种思维方式的理性化与逻辑化程度更高, 能够形成对形体的特殊认识以及理性的思维方式。

4. 非观赏性特点

在设计素描中, 完成的效果是通过线条描述出的形体与构成规律, 与绘画素描相比, 其构成更加简单, 形式单调, 具有非观赏性的特点。在实际的素描过程中, 这些线条的产生与其位置的确定需要经过严谨的推算, 需要遵守内在构成规律, 保证形体的准确性。通过这种训练, 可以培养设计师的造型思考能力与组织能力, 所以, 设计素描的重要意义在于联系的过程, 并不是最终的效果。

三、设计素描教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设计素描在认识与表现对象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要求,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引导学生对形体进行观察、分析, 保证他们能够理解形体的构成规律, 并准确的表述这种规律。

1. 对形体进行观察、分析、理解

对形体进行观察、分析、理解是进行描绘前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这部分经常被忽视。这部分工作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 观察造型的特点。第二, 分析其中的规律。第三, 理解形体及其构成规律。在练习的初期, 学生对形体的理解并不全面, 一般只停留在外形的最高、最低以及最宽点, 通过定点、连线, 再描绘轮廓的方式进行练习, 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构成规律, 所以, 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的指正:首先, 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为了使学生了解形体的构成规律,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种方式与绘画素描中只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在完成这种观察后, 就能够形成一种立体的外形印象。其次, 对构成规律进行分析。在获得外形印象后, 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的构成规律, 经过这些分析, 我们可以明确几何体在构成中的规律。一般情况下, 这种规律包括依中轴线的对称关系、垂直与水平的角度关系、线段长短的比例关系等。所以, 在分析的过程中, 必须明确中轴线与中线, 综合考虑平行或垂直等因素, 根据立体图形进行分析。快速准确的掌握其中的规律。

2. 选择合适的技法进行描述

在进行设计素描时, 只有选择合适的描述手法, 才能准确的传达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体验, 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将其贯穿起来。因此, 设计素描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学会多种的表现方法:首先, 改变原有的常规再现方式。第一, 改变原有的组合方式与摆放方式, 将无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摆脱以往观看事物的习惯。第二, 改变原有的描绘构图。通过求满、求险、求偏、求局部等方法, 使画面空间的自由度更高。第三, 改变原有的焦点透视模式, 对事物进行扭曲化、夸张化以及平面化的处理。其次, 改变原有的设计语言形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视觉要素, 并通过在这些要素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 探索制造空间等形态语言。将自然形态分解, 在画面中对其进行重新构建。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平面意象、空间构筑以及形象联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形态的构造与探求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绘画艺术领域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对高校展开相关领域的教学和探讨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契机。素描在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单色绘画艺术形式。素描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并于17世纪随着波仑亚学说的创立而确立了素描艺术形式的教学体系, 素描这一西方画种引入中国虽然已有几十年历史, 但是, 之前其发展十分缓慢。自从改革开放之后, 素描艺术在中国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 确实令人欢欣鼓舞。

摘要: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 设计素描是工艺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在进行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时, 教师需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素描水平。与传统的绘画素描相比, 设计素描在教学目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具有其独特的规律, 我们只有充分地理解这些规律, 才能提高设计素描教学水平。本文将对美术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美术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玉琢, 丁思尧.谈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1 (01) :100-101.

[2] 王建峰.地方升格院校素描教学的现状反思及改革探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3] 谢投八.对立统一法则在素描实践中的运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04) :38-43.

[5] 郭晓东.如何加强高等院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

[6] 封治国.素描方式的转换与油画语言形成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2.

[7] 韩超艳, 王肖烨.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9 (03) :77-78.

上一篇:围术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用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下一篇:财务会计与税法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